語文第八冊教案:豫章故郡風景勝天下_第1頁
語文第八冊教案:豫章故郡風景勝天下_第2頁
語文第八冊教案:豫章故郡風景勝天下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語文第八冊教案:豫章故郡,風景勝天下。一、歷史豫章故郡是南昌市的一個區(qū),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那時豫章故郡是依山傍水、繁華麗景的地方,西漢建縣時曾是豫章縣的所在地之一。在南朝時期,豫章故郡曾是東南漢、齊、楚、梁、陳五代王朝的都城。唐朝時期,豫章故郡是臨川路的路治所。到了宋朝,它成為了江南路萬象監(jiān)的監(jiān)察所。元朝時,豫章故郡成為了江西路的路治所,明朝時成為了江西的通判治所,清朝時則是江西布政使司主管所在地。經(jīng)過了這么多朝代的更替,豫章故郡依然保存了很多歷史建筑和遺跡。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豫章書院和滕王閣。豫章書院坐落在南昌市進賢縣的余家山七峰之一的海晏山麓,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一座古代私人教育機構(gòu)建筑,被譽為“東南學(xué)府第一”。它的建筑群整齊劃一,風格古樸,古色古香,盡顯古代文化魅力。豫章書院規(guī)模宏大,為七進院式,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800平方米。經(jīng)過千年風雨依然保持完好的清朝建筑群,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跡,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文化瑰寶。滕王閣是一座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閣公園內(nèi)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塔。滕王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末期,到了元朝時期,世祖忽必烈下詔重修滕王閣,并讓馬可·波羅伴隨父親將它完全重建一新。在明清兩代,滕王閣又進行了數(shù)次全面的修繕和擴建。目前的滕王閣建筑于1989年建成,已成為南昌市的地標性建筑之一。閣高72米,重4100多噸,共九層,有閣門、大清真樓、小清真樓、菩薩閣、地藏王菩薩閣等組成,是一座巨大而宏偉,富有濃郁漢文化色彩的宗教文化建筑。二、自然豫章故郡的自然氣息更是令人陶醉,山水之間,翠竹密布,山上之水潺潺,亭臺樓閣之間,流泉叮咚,靜謐幽雅,充滿了自然的美景。余家山位于南昌市郊區(qū),門前懸掛著“元代文學(xué)家周密訪學(xué)之地”的名牌。余家山伯公閣是余家山的標志性建筑,閣面寬17米,高20米,為雙層八方形,輪廓矯健,氣勢磅礴,又稱為“中國南方的閣樓”。登到伯公閣,可以飽覽全城的美景,享受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黃鶴山則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景點,這里座落著世界上第一條紅色鐵路路段——金寨鐵路,也是“溫氏理學(xué)”的發(fā)源地之一。這里還有著清代的文物造型——烈士堅毅像,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豫章故郡那氤氳著古風古韻的丹霞地貌,喀斯特山崗和玄武巖洞穴,保留了獨特的自然風貌。這里的迷霧、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深邃、浩渺的自然風景,吸引著無數(shù)人來此游玩和探索。豫章故郡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壯美的自然風景、厚重的文化底蘊,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片美麗的土地。許多文化名勝和景點,讓這個古老的城市充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