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測評A湘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測評A湘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測評A湘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測評A湘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4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氣測評A湘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測評(A)(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圍繞在地球周圍的厚厚的大氣,阻擋了來自宇宙和太陽的有害輻射,成為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護層;大氣既提供了動植物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氣體,又對地球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據(jù)此完成1~2題。1.關于大氣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汽是干潔空氣的重要組成部分B.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氫C.臭氧在各層大氣中都有大量分布D.水汽和雜質(zhì)集中在對流層2.低層大氣的組成物質(zhì)中()①氧氣是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②CO2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③水汽和雜質(zhì)可成云致雨④氧和氮是生物體的基本元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D2.C解析:第1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水汽和雜質(zhì)集中在近地面,即對流層底部,D項正確。低層大氣主要由干潔空氣、水汽和雜質(zhì)組成;干潔空氣由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組成,A、B兩項錯誤。臭氧大多分布在平流層,對流層和高層大氣分布較少,C項錯誤。故選D項。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臭氧是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①錯誤;CO2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②正確;水汽和雜質(zhì)可成云致雨,③正確;氮是生物體的基本成分,④錯誤。故選C項。臭氧層是大氣層中臭氧濃度較高的區(qū)域,主要位于距離地面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線,保護人類健康。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臭氧層主要分布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A.對流層B.平流層C.高層大氣D.對流層和平流層4.大氣對流層氣溫垂直變化規(guī)律的主要原因是()A.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D.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答案:3.B4.D解析:第3題,臭氧層主要分布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平流層。第4題,大氣對流層氣溫垂直變化規(guī)律的主要原因為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高度越高,氣溫越低。氣溫垂直遞減率反映大氣隨海拔上升的過程中氣溫的變化情況,一般在對流層內(nèi),氣溫垂直遞減率約0.6℃/100米。研究表明,空氣濕度和山谷風共同影響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北坡地區(qū)氣溫垂直遞減率。下圖示意喜馬拉雅山北坡4001~4301米(簡稱北坡低海拔區(qū))和4301~5750米(簡稱北坡高海拔區(qū))兩段高程內(nèi)的氣溫垂直遞減率的變化。讀圖,完成5~6題。5.大部分時間內(nèi),北坡高海拔區(qū)的氣溫垂直遞減率低于低海拔區(qū)且年內(nèi)變化較小,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區(qū)()A.降水較多B.植被覆蓋率高,空氣濕度大C.離冰川更近,相對濕度更大D.氣溫低,空氣濕度小6.山谷風對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北坡地區(qū)氣溫垂直遞減率的影響是()A.山風—降低、谷風—增大B.山風—增大、谷風—降低C.山風—增大、谷風—增大D.山風—降低、谷風—降低答案:5.C6.D解析:第5題,高海拔處,離冰川更近,受冰川融水蒸發(fā)及冰面升華作用等影響,相對濕度較大,C項正確;隨海拔的上升降水的分布呈少—多—少的趨勢,高海拔地區(qū)并不一定降水多,A項錯誤;高海拔地區(qū)因氣溫低,植被覆蓋率較差,B項錯誤;空氣濕度受溫度、風力大小、下墊面性質(zh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高海拔地區(qū)氣溫雖低,但接近冰川,濕度并不小,D項錯誤。第6題,白天,山坡上的暖空氣不斷上升,風由谷底吹向山坡,形成谷風,將谷底暖空氣帶至空中。到了夜間,山坡上的空氣受冷下沉,順山坡流入谷底,風由山坡吹向谷底,形成山風,造成谷底氣溫下降。因此無論山風或谷風均會使上、下溫差減小,氣溫垂直遞減率降低。D項正確。讀某日部分城市天氣預報表和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7~8題。部分城市某日天氣預報城市天氣現(xiàn)象(白天/夜間)最高溫/最低溫北京28℃/18℃上海25℃/19℃哈爾濱24℃/11℃西寧22℃/3℃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7.該日某城市晝夜溫差最小,圖中能反映其產(chǎn)生原因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據(jù)表及所學知識分析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受臺風影響B(tài).該日北京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12時C.該日哈爾濱的大霧天氣可能是寒潮降溫所致D.西寧晝夜溫差最大與日落晚、日照時間長有直接關系答案:7.C8.A解析:第7題,從表中可讀出上海晝夜溫差最小,白天中雨,云層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低;夜間小雨,大氣逆輻射作用強,氣溫高。第8題,從表中看,我國南北普遍高溫,為夏季,上海降水可能是受臺風影響;一天中最高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寒潮一般出現(xiàn)在冬半年;西寧夜間氣溫低是因為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保溫作用弱。夜光云是形成于高緯度地區(qū)距地表約80千米大氣層中的一種發(fā)光而透明的波狀云,因云中的冰晶顆粒散射太陽光而發(fā)光。當?shù)蛯哟髿膺M入地球陰影,夜光云被日光照射時方可肉眼觀察到。下圖示意夜光云景觀。據(jù)此完成9~10題。9.夜光云主要分布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A.對流層 B.平流層C.臭氧層 D.高層大氣10.當肉眼可見夜光云時,圖中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關系正確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9.D10.C解析:第9題,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對流層平均高度為12千米,平流層平均高度為50千米,臭氧層位于平流層中,材料描述夜光云的高度為80千米,應位于高層大氣,D項正確。第10題,據(jù)材料可知,當?shù)蛯哟髿膺M入地球的陰影時,也就是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高層大氣的冰晶產(chǎn)生散射現(xiàn)象,肉眼方可見夜光云。①②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無法觀測到,A、B兩項錯誤;③太陽剛好低于地平線,通過散射現(xiàn)象能夠看到高層大氣的夜光云,C項正確;④太陽高度角太小,散射無法大幅度改變光的方向,D項錯誤。故選C項。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其中箭頭表示不同的輻射。讀圖,完成11~12題。11.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A.① B.②C.③ D.④12.下列關于大氣受熱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氣中灰塵數(shù)量和顆粒越大,①越多B.大氣中的云層越厚,②越少C.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越大,③越多D.地表冰雪覆蓋面積越大,④越多答案:11.D12.C解析:第11題,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圖中④表示地面輻射。第12題,③表示大氣逆輻射,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越大,大氣逆輻射越強;①表示進入大氣層前的太陽輻射,與灰塵數(shù)量和顆粒無關;②表示云層反射的太陽輻射,大氣中的云層越厚,反射的太陽輻射越多;④表示地面輻射,地表冰雪覆蓋面積越大,反射作用越強,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越少,地面溫度低,地面輻射弱。堅持打好藍天保衛(wèi)戰(zhàn),加強對霧霾形成的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精準性,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結(jié)合所學知識,完成13~15題。13.濃霧天氣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濃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B.濃霧削弱了地面輻射C.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D.濃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14.濃霧天氣能見度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號燈卻很醒目。運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霧期間,紅、綠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是()A.紅、綠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紅、綠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紅、綠色光不容易被遮擋D.紅、綠色光不容易被吸收15.霧霾天氣,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對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危害較大。作為中學生,下列做法有利于減少霧霾天氣發(fā)生的是()A.早晨起床去晨跑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私家車去上學C.去醫(yī)藥超市買一副可隔離細顆粒物的口罩D.去郊區(qū)外婆家休假以遠離霧霾答案:13.C14.A15.B解析:第13題,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能見度降低,C項正確。第14題,紅、綠色光的穿透力較強,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如大霧天)也容易被看見,不易發(fā)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顏色的光在大霧天很容易被散射,A項正確。第15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有利于減輕城市大氣污染,從而減少霧霾天氣的發(fā)生,B項正確;晨跑、買口罩、遠離霧霾區(qū)去休假可減輕對自身的危害,但不能解決霧霾問題。讀北半球某地區(qū)的熱力環(huán)流剖面示意圖,完成16~17題。16.若①②③④處的氣壓分別為P1、P2、P3、P4,則()A.P1<P2 B.P2<P3C.P2=P4 D.P3>P417.下列對圖示的判斷,正確的是()A.M處氣溫較N處高B.環(huán)流方向為逆時針C.氣流a自東向西運動D.d處盛行上升氣流答案:16.D17.B解析:第16題,同一水平高度,等壓線上凸的地方為高壓區(qū),下凹的地方為低壓區(qū),所以P3>P4,P1>P2,A項錯誤,D項正確;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所以P2>P3,則P2>P4,B、C兩項錯誤。第17題,據(jù)上題分析可知,M處近地面形成高氣壓,垂直方向上氣流下沉;N處近地面形成低氣壓,垂直方向上氣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氣流a由①處流向②處。說明M處氣溫低于N處,d處盛行下沉氣流,A、D兩項錯誤;環(huán)流方向為逆時針,B項正確;氣流a自西向東運動,C項錯誤。大湖湖泊與湖岸之間存在著局部環(huán)流,下圖為我國某大湖東湖岸某時刻實測風速(單位:米/秒)垂直剖面圖。讀圖,完成18~19題。18.形成大湖湖泊與湖岸之間局部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是()A.湖、岸地形高低差異B.湖、岸熱力性質(zhì)差異C.湖、岸太陽輻射差異D.湖、岸植被類型差異19.圖示環(huán)流發(fā)生時間可能是()A.夏季白天 B.夏季晚上C.冬季晴天 D.冬季陰天答案:18.B19.A解析:第18題,大湖和湖岸存在著熱力性質(zhì)差異,形成熱力環(huán)流,導致高空和近地面的風向相反,選B項。第19題,近地面為偏西風,從湖面吹向湖岸,高空為偏東風,從湖岸高空吹向湖面高空,說明近地面湖面氣壓高,氣溫低,湖岸氣壓低,氣溫高,最可能發(fā)生在夏季白天,選A項。下圖示意我國太行山某谷地的山風。讀圖,完成20~21題。20.此時()A.山谷氣流穩(wěn)定B.山頂氣壓較山谷高C.山坡升溫較快D.谷地可能有降水21.與此現(xiàn)象類似的有()①海陸風②溫室效應③熱島效應④太陽風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20.D21.A解析:第20題,該山谷此時吹山風,應為夜晚,由于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溫快,因此冷空氣循著山坡下沉至谷地,而谷地的暖空氣被迫上升,形成谷地夜雨的概率較大,C項錯誤,D項正確;山谷氣流上升,不穩(wěn)定,A項錯誤;此時為夜晚,根據(jù)海拔升高氣壓降低原理,山頂氣壓較山谷低,且山頂氣壓較同一水平面谷地上方的自由大氣氣壓高,B項錯誤。故選D項。第21題,山谷風、海陸風、城市風都是由下墊面性質(zhì)差異導致受熱不均,進而引發(fā)熱力環(huán)流產(chǎn)生的局地風,空間尺度較小,且易受較大尺度氣流的影響,①正確;熱島效應屬于城市風,③正確;溫室效應主要使大氣增溫,②錯誤;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一種形式,④錯誤。故A項正確。下圖是在東北地區(qū)某蔬菜大棚里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22~23題。22.冬春季節(jié),菜農(nóng)常在大棚內(nèi)墻上懸掛光亮鏡面膜,對其懸掛位置及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南墻,提高棚內(nèi)溫度B.北墻,增加棚內(nèi)光照C.南墻,增加棚內(nèi)光照D.北墻,提高棚內(nèi)濕度23.夏季,菜農(nóng)有時會給大棚覆蓋黑色尼龍網(wǎng),目的是()A.增加大氣逆輻射,降低棚內(nèi)溫度B.阻止地面輻射,防止夜間溫度過低C.削弱太陽輻射,減少農(nóng)作物水分蒸騰D.增強地面輻射,提高農(nóng)作物存活率答案:22.B23.C解析:第22題,冬春季節(jié),太陽光照條件差,正午陽光照射北墻,在北墻懸掛光亮鏡面膜,可通過反射陽光增加棚內(nèi)光照,促進光合作用。第23題,夏季光照強,黑色尼龍網(wǎng)可削弱過強的太陽輻射,減少作物水分蒸騰。下圖為某山區(qū)降水量日變化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24~25題。24.圖中顯示的降水特點是()A.山頂晝雨少B.河谷夜雨多C.河谷日降水量變幅大D.從河谷到山頂,日降水量減少25.造成山頂與河谷降水日變化差異的直接原因是()A.熱力環(huán)流B.太陽輻射C.植被狀況D.地形起伏答案:24.B25.A解析:第24題,讀圖分析可知,山頂晝雨多,出現(xiàn)在16時左右,A項錯誤;根據(jù)降水量柱狀差異可知,河谷降水量變幅小于山頂,C項錯誤;從河谷到山頂,日降水總量增加,D項錯誤;圖中顯示河谷夜雨多,B項正確。第25題,由于山頂與河谷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白天形成谷風,夜晚形成山風,所以降水日變化差異的直接原因是熱力環(huán)流;太陽輻射是根本原因;植被、地形是重要影響因素,不是直接原因。故A項正確。二、綜合題(共50分)26.(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山體效應是指由隆起山體造成的垂直帶界線如林線(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線)、雪線等在內(nèi)陸的巨型山體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圍地區(qū)分布要高的現(xiàn)象。形成原因是山體的熱力效應所產(chǎn)生的山體內(nèi)部比外部(或外圍低地)溫度高的溫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響山體效應強度的因素主要是山體基面高度和降水。圖a示意山體效應概念模型,圖b、c示意某山脈不同緯度帶山體內(nèi)外最熱月10℃等溫線分布高度。(1)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山體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2)簡述10℃等溫線在該山體的分布高度差異。答案:(1)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山體內(nèi)部海拔高,空氣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較山體外部多,傳遞給大氣的熱量也較多;山體外部的地面熱量傳遞到同山體相同海拔時已大為減弱。(2)山體內(nèi)部分布高于山體外部;不同緯度山體內(nèi)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沿線差異較大(最大高度差達700米),40°N沿線差異較小(最大高度差約400米);山體外部西側(cè)較山體外部東側(cè)分布較高。解析:第(1)題,通過閱讀材料,理解什么是山體效應,再根據(jù)題干提示“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及對圖a的解讀,總結(jié)答案。第(2)題,圖中反映了曲線整體分布的高度、曲線的變化、曲線分段對比等不同。27.(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某學者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模擬冬、夏季河谷地區(qū)山谷風的特征,發(fā)現(xiàn)不同季節(jié)山谷風的特征不同,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注:上坡風為谷風,下坡風為山風。材料二浙江省某年強寒潮天氣期間,柑橘研究所的山谷柑橘園受災嚴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谷地柑橘園的最低氣溫為-9℃,柑橘受凍嚴重,而鄰近的150米高度的山坡上氣溫為-5℃,凍害程度明顯較輕。(1)據(jù)圖說出山谷風的日變化特點。(2)從熱量輸送的角度,分析山谷風能夠增大山腰處晝夜溫差的原因。(3)從山谷風的角度,分析谷地柑橘比山坡柑橘受凍嚴重的原因。答案:(1)白天吹谷風,夜晚吹山風;與冬季相比,夏季谷風風速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而山風風速較小,持續(xù)時間較短。(2)白天,谷風從山谷向山腰輸送熱量,使山腰處氣溫升高;夜晚,山風從山頂吹向山谷,降低山腰處的氣溫,故山谷風能夠增大山腰處的晝夜溫差。(3)冬季,夜晚山坡上的空氣冷卻很快;冷空氣順坡下沉到谷底擠壓抬升谷地中原來的暖空氣,且冷空氣密度大,不易擴散,使谷地快速降溫,導致谷地柑橘受凍更嚴重。解析:第(1)題,讀圖分析,山谷風的日變化特點如下:①白天(6時或8時至18時)吹谷風(上坡風),夜晚(18時至次日6時或8時)吹山風(下坡風);②與冬季相比,夏季谷風(上坡風)風速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而山風(下坡風)風速較小,持續(xù)時間較短。第(2)題,白天,谷風從山谷吹向山頂,能夠把山谷內(nèi)的暖空氣輸送給山腰處,使山腰處氣溫升高;而夜晚,山風從山頂吹向山谷,能夠帶來高處的冷空氣,從而降低山腰處的氣溫。所以山谷風能夠增大山腰處的晝夜溫差。第(3)題,冬季特別是強寒潮天氣期間,夜晚時,相比較同高度的谷地上空,山坡處的空氣冷卻很快,氣壓升高,形成山風;冷空氣順坡下沉到谷底,擠壓抬升谷地中原來的暖空氣,使冷空氣堆積在谷底(因冷空氣密度大,不易擴散),從而使谷地快速降溫,導致谷地柑橘受凍更嚴重,而山坡處由于受谷地內(nèi)抬升的暖空氣影響,凍害程度較輕。28.(15分)在學習大氣受熱過程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繪制了大氣保溫作用的示意圖(下圖),并就大氣受熱過程展開激烈的討論。根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小明認為地面和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熱量來源相同,而小芳持不同的觀點,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為什么?(2)二氧化碳為什么被稱為溫室氣體?(3)用圖中原理解釋為什么“高處不勝寒”。答案:(1)小芳。地面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對流層大氣通過吸收少量太陽輻射和大量地面輻射而實現(xiàn)受熱過程,即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2)二氧化碳是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主要物質(zhì),當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后,大氣增溫,同時二氧化碳含量高,大氣逆輻射的保溫作用也強,因此二氧化碳被稱為溫室氣體。(3)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高處”離地面較遠,吸收的地面輻射較少,氣溫較低。解析:第(1)題,地面的直接熱源是太陽輻射,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二者不同。第(2)題,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給大氣增溫,同時大氣的保溫作用也能增強,利于溫度升高。第(3)題,地面是對流層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