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簡介學期周數:18學時每周:2教材:第一頁第二頁,共93頁??己朔椒ㄆ诮K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表現、作業(yè)等)占40%課程要求按時出勤課上無不良記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課程簡介第二頁第三頁,共93頁。學習和研究旅游地理的目的:提高從事旅游業(yè)所需的意識水平和文化素質直接和具體滿足從事旅行社經營與導游業(yè)務工作的需要為從事我國區(qū)域經濟開發(fā)與旅游業(yè)經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相關知識為進一步從事有關旅游地理的科學研究打好區(qū)域旅游地理的知識基礎第三頁第四頁,共93頁。第一章總論學習內容1.中國的旅游與旅游業(yè)2.旅游地理學3.中國旅游地理學第四頁第五頁,共93頁。第一節(jié)中國的旅游與旅游業(yè)思考:馬踏飛燕中國旅游標志?中國旅游日?5月19日第五頁第六頁,共93頁。第六頁第七頁,共93頁。
我國旅游標志的奔馬,原本是我國著名的東漢文物———“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一件青銅馬的工藝品,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臺的東漢墓。它頭短頸長,身體渾圓,軀干粗實,四肢修長,彎尾上揚,張口嘶鳴;在四蹄騰空的右后蹄下踏著一只展翅飛翔的燕子,故名“馬踏飛燕”。其神采正如漢武帝的《西極天馬歌》所吟:“天馬來兮從西極,徑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苯腥艘娏舜笋R凌云飛奔之感油然而生。巍巍中華國富民強,真是神采飛揚,氣勢磅礴,不愧于“千古一馬”之美譽也!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作為中國旅游業(yè)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征前程似錦的中國旅游業(yè);(2)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國盡興旅游;(3)馬超龍雀的表銅制品,象征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第七頁第八頁,共93頁。馬踏飛燕
主體由長城烽火臺,地球和中國旅游標志——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銅奔馬“馬踏飛燕”三個部分組成。意義如下:
——下面的銅質鍍金長城烽火臺,既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標志,也是一個城堡的象征,表明中國的旅游業(yè)歷史源遠流長和城市旅游業(yè)在中國旅游業(y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
——中部的銅鑄鍍金浮雕地球,正面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象征著中國旅游業(yè)是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yè),也表明了中國的旅游城市要面向世界,向現代、國際化的目標奮進;
——頂部的銅鑄“馬踏飛燕”,瀟灑奮蹄于地球之上,象征著中國旅游業(yè)蓬勃崛起的形象和光輝燦爛的前景,也表明中國旅游業(yè)已昂首屹立于世界。
第八頁第九頁,共93頁。一、什么是旅游?長城游西雙版納潑水節(jié)南京夫子廟天下第一奇山第九頁第十頁,共93頁。一、什么是旅游?旅游是人們?yōu)榱颂囟ǖ哪康亩x開他們慣常的環(huán)境前往某些地方并作短暫停留(不超過一年)的活動,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從訪問地獲取經濟收益。旅游者往旅游者返旅游客源地旅游資源旅游目的地自然、文化、社會、經濟、政治、技術環(huán)境等旅游服務旅游設施收入富裕時間充裕旅游欲望強烈旅游交通連接旅游業(yè)旅游業(yè)旅游系統(tǒng)示意圖第十頁第十一頁,共93頁。關于旅游地理學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93頁。第二節(jié)旅游地理學旅游地理學科的形成發(fā)展旅游地理學的范疇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趨勢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93頁。一、旅游地理學科的形成發(fā)展二戰(zhàn)之前二戰(zhàn)之后至20世紀60年代初20世紀60年代中以后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20世紀80年代初
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93頁。(一)二戰(zhàn)之前這一時期地理學者對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自覺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時將旅游作為一種土地利用方式而加以研究,涉及到這一領域的地理學者也只是個別的,美國地理學家克·麥克默里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游憩活動與土地利用的關系》疑問,被公認為旅游地理學的開世之作。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93頁。(二)二戰(zhàn)之后至20世紀60年代初過去了的戰(zhàn)爭氣氛、惡化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社會經濟的較快發(fā)展使得發(fā)達國家國內旅游需求急增,以相鄰國家為目的地的國際旅游業(yè)得到初步發(fā)展,總的來說,地理學者對于旅游的研究沒有明顯的方向和興趣,所做的研究工作仍然是零散的,這一時期參與旅游研究的地理學者人數仍然有限,如英國人文地理學家科波克(CoppockJT),美國克萊門特(ClementHG)。在城市規(guī)劃中的城市休閑和旅游環(huán)境的改善,包括城市公園用地、娛樂設施的監(jiān)理等問題;在國家公園的建立,鄉(xiāng)村土地利用研究討論到旅游需求和設施的建立;地中海、加勒比海、西太平洋旅游地大開發(fā)和規(guī)劃研究。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93頁。(三)20世紀60年代中以后世界旅游業(yè)在此時期也進入發(fā)展最快最穩(wěn)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理學者對于旅游的研究以主動參與和多樣化的研究內容為特點。地理學者在這一時期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的實際工作,為旅游地理學的科學化和迅速發(fā)展提供了基礎。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93頁。
(四)20世紀70年代中期
包括旅游地理學者在內的各學科旅游學者在繼續(xù)實用研究的同時,開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總結。
(五)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
旅游地理學這一學科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架,發(fā)展是相當快的。旅游地理學已形成其基本的理論體系和方法構架。
1976年,在莫斯科召開的第23屆國際地理學大會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為大會的一個專業(yè)組,這標志著旅游地理這門新學科得到了地理學家的承認,從此,旅游地理學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分支被確立下來。
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93頁。二、旅游地理學的范疇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93頁。
由于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學者們對旅游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國際上,旅游地理學又有游憩地理學、閑暇地理學、觀光地理學、娛樂地理學或康樂地理學等別稱。名稱雖有不同,但其研究對象卻基本一致,即旅游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休閑娛樂、康樂消遣等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相互關系的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93頁。閑暇(leisure)是指人們扣除謀生活動時間、睡眠時間、個人和家庭事務活動時間之外剩余的時間。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們在閑暇時間所進行的各種活動,游憩可以恢復人的體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圍極其廣泛,從在家看電視到外出度假都屬于游憩。旅游(tourism)是在閑暇時間所從事的游憩活動的一部分。閑暇、游憩和旅游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93頁。
閑暇時間工作時間
各種娛樂活動
地理范圍
閑暇游憩閑暇、游憩和旅游之間的關系家庭休閑:閱讀、園藝、看電視社交活動日常休閑:看戲劇、上餐館、觀看比賽等一日游:游覽觀光、野餐等旅游:離開常住地家庭本地市內國內國際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93頁。1、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旅游者從居住地經過旅游通道到達旅游目的地參觀、游覽再回到居住地這個過程是旅游的本質屬性。旅游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休憩療養(yǎng)、康樂消遣同地理環(huán)境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郭來喜,1985)。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旅游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93頁。2、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皮爾斯(Pearce,1989)、郭來喜(1985)。皮爾斯比較重視旅游主體的研究,郭來喜相對重視旅游客體的研究。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93頁。皮爾斯認為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包括以下六項:1、供給的空間模式2、需求的空間模式3、旅游地理4、旅游流5、旅游影響6、旅游空間模式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93頁。郭來喜認為旅游地理學的
基本內容有:1、旅游地的起因及其產生的地理背景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移動規(guī)律與發(fā)展預測3、旅游資源的類型與地域組合及其技術經濟評價、開發(fā)利用論證4、旅游區(qū)(點)布局與建設規(guī)劃5、旅游區(qū)劃與旅游地域組織體系6、適合不同對象的旅游路線組織與方案設計7、旅游與環(huán)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對策8、旅游業(yè)對地域經濟綜合體形成的作用于影響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93頁。研究內容簡析
旅游產生的條件及其地理背景。
旅游者行為規(guī)律。
旅游流(旅游需求)預測。旅游通道。
旅游資源評價。旅游地演化規(guī)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環(huán)境容量。旅游區(qū)劃。旅游開發(fā)的區(qū)域影響。旅游規(guī)劃。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93頁。旅游產生的條件及其地理背景。影響旅游產生的條件可以分為兩大類。一般要素涉及到一個國家的旅游需求水平,包括一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人口特征和政策制度。另一類是專門要素,指旅游者個人的情況。第二十七頁第二十八頁,共93頁。旅游者行為規(guī)律。旅游者構成旅游活動的主體對旅游者行為規(guī)律的研究,包括旅游動機,旅游動力、決策行為、空間行為以及旅游者行為規(guī)律的實踐意義等。旅游者行為規(guī)律的研究不僅在于揭示其規(guī)律,對于旅游資源開發(fā)、評價旅游規(guī)劃市場開發(fā)等提供依據。第二十八頁第二十九頁,共93頁。旅游流(旅游需求)預測。旅游流——旅游客源地與目的地相互作用的形式。
旅游通道。旅游通道——為旅游者有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為旅游目的地的各種旅游活動而提供的設施和服務的整體。從地理學的角度講其研究的主要是對可進入性的研究以及各種交通方式——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之間的匹配研究。第二十九頁第三十頁,共93頁。旅游資源評價。旅游資源——是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與文化歷史遺存、文化環(huán)境、以及直接作用于游娛目的的人工創(chuàng)造物。
旅游地演化規(guī)律
旅游環(huán)境容量。旅游環(huán)境容量——各種旅游資源(場所)各種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態(tài)指標、社會經濟承受指標、旅游者個人的空間標準等第三十頁第三十一頁,共93頁。旅游區(qū)劃。旅游區(qū)——含有若干共同特征的旅游景點與接待設施組成的地域綜合體。旅游區(qū)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客觀地了解各個旅游區(qū)的不同性質和特征,查明其區(qū)域基本優(yōu)勢,為開發(fā)和保護旅游資源,制定與實施中長期旅游的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推動區(qū)域旅游經濟的提供科學依據。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二頁,共93頁。
旅游開發(fā)的區(qū)域影響。旅游開發(fā)式旅游目的地區(qū)域的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都發(fā)生變化,正確評價旅游開發(fā)的區(qū)域影響,對指導旅游業(yè)發(fā)展具有極其積極的意義,其研究內容包括:
經濟影響:有關旅游與經濟發(fā)展、旅游與投資、旅游與收支平衡、旅游與就業(yè)、旅游與通貨膨脹等的關系。
環(huán)境影響:旅游對動植物的影響、旅游對水體、大氣的影響、旅游對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
社會文化影響:旅游與社會變化、旅游示范效應、旅游與宗教、旅游與語言變化等。第三十二頁第三十三頁,共93頁。旅游規(guī)劃。旅游地理學從旅游資源調查評價出發(fā),分析旅游者的行為規(guī)律,旅游需求要素、旅游地演化規(guī)律,綜合評價區(qū)位和區(qū)域經濟條件,兼顧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效益,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關系,研究和制訂旅游規(guī)劃。旅游規(guī)劃分為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和旅游地規(guī)劃兩個層次。第三十三頁第三十四頁,共93頁。自然、經濟、社會、政治、技術環(huán)境地理學將旅游作為人類活動的一種空間形勢來研究,從地理學觀點來看,旅游活動由三個成分構成,即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聯(lián)系兩者之間的旅游通道。如圖所示:旅游系統(tǒng):地理學的旅游系統(tǒng)觀點
旅游者離開旅游客源地
旅游者返回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到達、暫停、游覽旅游通道第三十四頁第三十五頁,共93頁。地理學:地表一切自然、人文現象的分布規(guī)律與空間關系的學科。地理學要回答三個問題(對一切人文現象):
“這是什么”“在哪里”“為什么”旅游地理學:何地何種因素決定旅游客源的方向和強度何種影響第三十五頁第三十六頁,共93頁。3、旅游地理學與相關學科
的關系根據本學科的對象和內容,旅游地理學同許多相鄰學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補充的聯(lián)系。
第三十六頁第三十七頁,共93頁。1.綜合性:與地理學的關系
旅游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部分,它屬于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但與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都關系密切,兩者都是這門學科發(fā)展的前提。從旅游活動的行為性質講,它是偏向于社會文化的,因此旅游地隸屬于人文地理學。但旅游資源的自然部分自然地理學也要研究,討論自然旅游資源離不開自然地理學,旅游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一部分,是一項產業(yè),因此經濟地理也要研究它。2.邊緣性:與旅游學科的關系
可以認為旅游地理學是地理學和旅游學科的邊緣學科。旅游經濟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社會學等。都是旅游地理學的平行姐妹學科,他們分別從不同的側面來研究旅游活動這個復雜多面的社會經濟現象。與這些平行學科比較,旅游地理學研究的特點是在空間上進行綜合。3.應用性: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學科知識如園林學、建筑學、經濟學、環(huán)境學、交通運輸學、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古典文學、美學、心理學等。旅游地理研究這要學習掌握這些學科與旅游相關的基本知識。并且它適應旅游業(yè)發(fā)展而產生,最終應用到旅游開發(fā)和規(guī)劃當中。第三十七頁第三十八頁,共93頁。旅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心理學計量地理土木工程學零售地理學福利經濟學區(qū)域科學經濟地理學地貌學氣候學生態(tài)學自然地理學第三十八頁第三十九頁,共93頁。3、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趨勢1.各國學者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的稱謂雖略有差別,總的趨勢是將研究視野放到閑暇時間從事的所有活動。2.研究旅游和休閑的地理學者中大部分同時還有其他的研究領域。第三十九頁第四十頁,共93頁。3.轉移到以服務設施的空間經濟分析、旅游者的空間行為與旅游目的地的推銷、大區(qū)域旅游開發(fā)與規(guī)劃、旅游對于區(qū)域自然、經濟和社會文化影響的過程與機制為研究主題。
4.理論和實用研究各不偏廢。
5.參與多學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術手段的運用。
第四十頁第四十一頁,共93頁。第三節(jié)、中國旅游地理學
旅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瑰麗多姿的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著大量的詩詞、歌賦、散文、游記、專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祖國的錦銹山河,廣闊而深邃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壯美與情趣。一、古代樸素的旅游地理記述二、近代﹑現代中國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三、中國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四、中國旅游地理學發(fā)展的主體方向
第四十一頁第四十二頁,共93頁。一、古代樸素的旅游地理記述人類歷史上旅行出游活動發(fā)源地之一的中國,樸素的旅游地理記述廣泛出現于詩歌、散文、游記、專著等文獻中《山海經》最早載有我國各地山川風物與古跡的典籍
(戰(zhàn)國時代)《詩經》
以詩歌形式頌揚了當時的民間出游活動(殷商西周時代
)《水經注》綜合性地理名著。(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一生考山探水而撰成的
)第四十二頁第四十三頁,共93頁?!妒酚?/p>
》蘊含有豐富的旅游地理內容
。(西漢史學家、旅行家司馬遷周游塞北江南各地而撰成的)《佛國跡》世界最早的規(guī)??涨暗穆糜尉拗?。(晉代僧人法顯歷時15年旅行考察南亞和東南亞30余國所著
)第四十三頁第四十四頁,共93頁。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等國探求佛法,回國后著成的《大唐西域記》,記述了他親踐的110個國家和傳聞國家的交通、城邑、關防、氣候、物產、風土、習俗等極為豐富的旅游地理內容還有宋代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陸游的《入蜀記》;元代耶律楚材的《西游錄》、李志常的《長春真人西游記》;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清代魏源的《海國圖志》等中國古代的旅游地理史料和著作,以描述羅列形式為主,種類廣泛,內容豐富,文學藝術色彩濃烈。第四十四頁第四十五頁,共93頁。一、古代樸素的旅游地理記述1、《易經.系辭》出現了“地理”一詞2、《詩經》殷商到西周暑期的旅游活動,具有生動描寫3、《論語》孔子周游列國,總結出高山與流水不同美學效果?!?、《山海經》記載了各地的形勢5、《穆天子傳》記述了周穆王西游時會見西王母的情景6﹑《史記》司馬遷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7、《扶南記》三國康泰出使西洋經歷8、《水經注》北魏酈道元,記載祖國山川9、《徐霞客游記》徐宏祖10、《海國圖志》清代魏源第四十五頁第四十六頁,共93頁。周易卷之三--右第三章4.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
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
土敦乎仁,故能愛。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
神無方而易無體。第四十六頁第四十七頁,共93頁。詩經名句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对娊洝L·周南·關雎》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蒹葭(jiānjiā
)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对娊洝L·秦風·蒹葭》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wèi)風·碩人》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第四十七頁第四十八頁,共93頁?!对娊?、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第四十八頁第四十九頁,共93頁?!墩撜Z》樂山樂水之樂,五孝反,音耀,喜好之義??鬃右娚剿F象及其大用,而發(fā)此觀感?!钢邩匪?,仁者樂山?!拱唬骸钢邩愤\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也。仁者樂山之安固,自然不動而萬物生焉?!埂钢邉?,仁者靜?!拱唬骸溉者M故動?!箍装矅唬骸笩o欲故靜?!埂钢邩?,仁者壽?!灌嵭唬骸钢咦砸?,得其志,故樂?!剐鲜瑁骸秆灾咭塾貌胖晒Φ弥?,故歡樂也?!拱唬骸感造o者多壽考?!沟谒氖彭摰谖迨?,共93頁。神話傳奇式地圖:《山海經圖》第五十頁第五十一頁,共93頁?!渡胶=洝肥且徊吭缙谟袃r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經》地理價值最高。
歷代對《山海經》的地學價值的認識經歷著一個反復曲折的過程。東漢時,著名的治水專家王景,從治卞入手治河,臨行,明帝贈送給他的參考書中就有《山海經》。北魏酈道元作《水經注》時,引用《山海經》達80余處。以后《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及王堯臣《崇文總目》皆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書。明清時代是《山海經》地學價值被貶時期,被說成“多雜以神怪”、“道里山川難考據”。至近代,顧頡剛作《五藏山經試探》,發(fā)表了許多極為精辟的見解,使人們重新認識《山海經》的科學價值。其后,譚其驤又作《“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用《山海經》中豐富的河道資料,將《北山經》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條一條梳理,并加以排比,考證出一條最古的黃河故道。此文的發(fā)表,進一步確立了《山海經》尤其是《五藏山經》在地理學上的科學地位。
《山海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眾說紛紜。東漢劉秀《上山海經表》中,主張該書出于唐虞之際,系禹、益所作。以后《爾雅》、《論衡》、《吳越春秋》皆從其說。此說比現最早,流傳時間也長。
《山海經》的今傳本為18卷39篇,其中《山經》(又稱《五藏山經》)5卷,包括《南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共21000字,占全書的2/3?!逗冉洝?、《海外經》8卷,4200字?!洞蠡慕洝芳啊洞蠡暮冉洝?卷,5300字。
第五十一頁第五十二頁,共93頁?!赌绿熳觽鳌?/p>
西王母之名最初見于《山海經》?!肝鳌怪阜轿?,「王母」即神名。西王母為女仙之宗,相傳王母居昆侖之間,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在《穆天子傳》里,西王母的言行是一位溫文儒雅的統(tǒng)治者。當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駕馭的八駿周游天下,西巡到了昆侖山區(qū),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見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瑤池宴請西王母,兩人都清唱了一些詩句相互祝福。第五十二頁第五十三頁,共93頁?!赌绿熳觽鳌酚置吨苣峦跤涡杏洝?,撰者不詳,是西晉咸寧五年(279)在今汲縣西戰(zhàn)國墓中發(fā)現的竹書之一。西晉荀勖為之作序,分五篇;東晉郭璞為之作注,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六卷,是為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編,相較古本有所殘缺?!端鍟そ浖尽穼⑵錃w入史部起居注類;也有論者因其多虛構與想象,認為是傳聞故事;明代胡應麟稱之為“小說濫觴”,《四庫全書總目》亦歸入小說家。
《穆天子傳》以日月為序,詳細記載了周穆王(約公元前九世紀)駕八駿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萬里,會見西王母。其周游路線自洛陽渡黃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門,抵包頭,過賀蘭山,穿鄂爾圖期沙漠,經涼州至天山東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至新疆和田河、葉爾羌河一帶;又北行二千馀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曠原”,即中亞地區(qū);回國時走天山北路。沿途與各民族頻繁往來贈答,如:珠澤人“獻白玉石……食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賜“黃金環(huán)三五,朱帶貝飾三十,工布之四”等。這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旅行活動。周穆王可稱是我國最早的旅行家。
《穆天子傳》傳世版本較多,主要有《四部叢刊》影印明天一閣本、《道藏》本、《漢魏叢書》本、《四部備要》本、《四庫全書》本、《碧琳瑯館叢書》等,其中清人洪頤煊校注本較為完備,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又有王貽梁、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五十三頁第五十四頁,共93頁?!妒酚洝匪抉R遷的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愿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愿。后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后,終于完成。
漢武帝元朔三年,司馬遷二十歲,滿懷求知的欲望,走訪神州大地,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跡,聽取民間故事,采集傳說?!妒酚洝啡〔南喈攺V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第五十四頁第五十五頁,共93頁。徐宏祖徐宏祖(1586-1641),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自幼喜讀古今史籍、地理方志和山海圖經等書,立志朝碧海而暮蒼梧。從二十一歲起開始漫游,歷時三十馀年,足跡遍及現在的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等十六省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第五十五頁第五十六頁,共93頁?!逗鴪D志》是魏源受林則徐囑托而編著的一部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它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不足九萬字的《四洲志》為基礎,將當時搜集到的其他文獻書刊資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論文進行擴編,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為五十卷。道光二十七年增補刊刻為六十卷。隨后,又輯錄徐繼畬在道光二十八年所成的《瀛環(huán)志略》及其他資料,補成一百卷,于咸豐二年刊行于世。全書詳細敘述了世界輿地和各國歷史政制、風土人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
第五十六頁第五十七頁,共93頁。二、近代、現代中國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近代、現代旅游地理學是伴隨著旅游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國外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1930年美國《地理學評論》刊登的K.c.麥克默里的“娛樂活動與土地利用關系”—文,被認為是地理學家研究現代旅游的第一篇論文。
1934年,張其昀《浙江風景區(qū)之比較觀》
在中國,真正有系統(tǒng)地開展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其明顯標志是1979年底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組建旅游地理學科組。第五十七頁第五十八頁,共93頁。
1.在中國系統(tǒng)地開展旅游地理學的科學研究是以1979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組建旅游地理學科組為標志開始的。
2.陳傳康、郭來喜、楊冠雄等是當代中國旅游地理學的主要開拓者。
3.經過20年的努力,旅游地理學已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在整個地理學領域中逐漸確定了其相應的地位,并開始受到廣泛的重視。
第五十八頁第五十九頁,共93頁。1984年,中國第一名旅游地理碩士研究生
畢業(yè)。
1989年,第一名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比美國晚
38年)。
1999年,已有15名以旅游地理為選題的地理
學博士生取得博士學位。
這些標志著中國旅游地理學高層次專業(yè)人才
的培養(yǎng)也得到了重視。第五十九頁第六十頁,共93頁。中國旅游地理學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令人欣慰。但從總體上說來,中國旅游地理學的發(fā)展同國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這主要表現在我國旅游地理學者在研究視野上仍不夠寬闊,研究方法比較單一,描述性工作多,研究手段上新技術的運用尚處于嘗試階段,理論研究不系統(tǒng),等等。
第六十頁第六十一頁,共93頁。(一)中國旅游地理與旅游地理學的關系中國旅游地理與旅游地理學都是將地理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運用于旅游研究的結果。旅游地理學:側重于旅游地理學一般理論和方法中國旅游地理:在了解旅游地理一般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側重掌握中國及不同等級旅游區(qū)旅游各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三、中國旅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六十一頁第六十二頁,共93頁。(二)、中國旅游地理研究內容中國旅游地理的研究內容主要是中國的各種旅游資源,它們的空間分布、地域組合、發(fā)展演變、以及開發(fā)利用和保護。第六十二頁第六十三頁,共93頁。具體說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中國旅游資源形成與分布規(guī)律。2、中國旅游資源的調查與評價。3、中國旅游區(qū)劃。4、中國各大旅游區(qū)的區(qū)域規(guī)劃。其中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統(tǒng)、旅游線路設計、旅游環(huán)境保護和旅游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第六十三頁第六十四頁,共93頁。1)要注重學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應用2)在研究內容上,要從目前的以資源、旅游開發(fā)的區(qū)域社會經濟條件的研究為主,擴展到從相互聯(lián)系的角度對資源、市場、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要堅持理論研究與實用研究相結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提倡跨學科性的合作研究。
四、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任務與發(fā)展方向第六十四頁第六十五頁,共93頁。
五、中國旅游地理研究、學習的主要方法(傳統(tǒng)方法)
研究方法:1.實地考察法2.文獻資料分析法3.統(tǒng)計圖表法4.旅游地圖法5.分類對比法
6.技術經濟論證法第六十五頁第六十六頁,共93頁。實地考察法中國旅游地理是景觀性、地域性、綜合性很強的復雜系統(tǒng)。為獲取旅游資源、旅游環(huán)境、景區(qū)景點和旅游線路的第一手資料,實地考察是基本方法之一。通過實地考察不僅能加深對旅游地理的感性認識,而且有助于將感性認識升化為理性認識,從而對所學內容作出正確的評價。明確實地考察任務、掌握實地考察技能和編制實地考察報告,是旅游工作者應有的基本功之一。第六十六頁第六十七頁,共93頁。文獻資料分析法
中國旅游地理內容龐大而復雜、且不斷變化更新,一切都想通過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方法去學習研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因此,借助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研究是又一基本方法。文獻資料獲取可通過實地考察、官方提供和文庫采集等途徑獲取。
第六十七頁第六十八頁,共93頁。統(tǒng)計圖表法
這是旅游地理工作者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把大量繁雜的統(tǒng)計數字整理匯編加工成統(tǒng)計圖表,用以說明旅游發(fā)展過程及其內在聯(lián)系的一種方法。統(tǒng)計圖表在形式上包括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表根據表中主詞結構又可分為簡單表、分組表和復合表。統(tǒng)計圖是利用幾何圖形、地理略圖等來說明統(tǒng)計資料的圖件,可分為幾何類、象形類和統(tǒng)計地圖三種類型。第六十八頁第六十九頁,共93頁。旅游地圖法
這是將各類景物、景點及旅游路線、設施等內容,用特定符號表現于地圖上的一種方法。旅游地圖包括導游圖、旅游文通路線圖、資源圖、綜合圖、各類專題圖等類型,是旅游開發(fā)、管理、研究及旅游者的必備工具,從中可以了解旅游資源地域分布規(guī)律和差異、旅游資源開發(fā)進程、旅游業(yè)發(fā)展狀況等。第六十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道路交通噪聲控制考核試卷
- 物料搬運設備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中小型手印臺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造紙行業(yè)的產品質量與品牌競爭優(yōu)勢考核試卷
- 箱包企業(yè)客戶服務與滿意度提升考核試卷
- 輸配電故障預測與災害防范考核試卷
- 綠色創(chuàng)新企業(yè)的發(fā)展新動力考核試卷
- 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1到4單元課文內容填空練習卷
-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適應性測試政治試題(適用地區(qū)安徽)解析
-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期末練習卷十四
- 免疫治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處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
- 研究生英語翻譯答案
- GB 15607-2023涂裝作業(yè)安全規(guī)程粉末靜電噴涂工藝安全
- 手表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
- 2023門面裝修合同范本
- DB34-T 4170-2022 軟闊立木材積表
- 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車隊及車輛管理制度
- 2022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
- 骨盆骨折PPT完整版
- 2023年邊防檢查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638題)
- 安徽合肥市2023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