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shù)史-(夏商周美術(shù))_第1頁
中國美術(shù)史-(夏商周美術(shù))_第2頁
中國美術(shù)史-(夏商周美術(shù))_第3頁
中國美術(shù)史-(夏商周美術(shù))_第4頁
中國美術(shù)史-(夏商周美術(sh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概述奴隸制的建立,為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的分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夏商西周是青銅時代。此間漢字已經(jīng)形成,禮儀制度已經(jīng)完備,為禮儀制度服務(wù)的青銅禮器、玉器日臻完美。鑄器、刻字、雕花工藝嚴(yán)肅認(rèn)真,視同神圣,傾注了當(dāng)代人的最高智慧,可謂時代精神的集體中體現(xiàn)。唯其如此,商周青銅工藝成為后世難以企及的典范。三代青銅器的制造與使用,延續(xù)了一千多年,其工藝精湛空前絕后青銅器以他那華美的外表,豐富的內(nèi)涵,復(fù)雜多變的藝術(shù)形式,高超的技藝,顯示出一種特殊的美感。她對中華民族審美習(xí)慣的形成和各種造型藝術(shù)的形態(tài)的變化,都起了一個奠基作用。研究三代美術(shù),除重點(diǎn)研究青銅工藝外,對廣泛流行于上層社會的玉石工藝及書法藝術(shù)也應(yīng)給以足夠的重視。三代的建筑、雕刻和繪畫,雖說都比較幼稚,但為后世提供了一些經(jīng)驗(yàn),所以同樣值得重視。第一頁第二頁,共47頁。建筑、雕刻、工藝

建筑

夏商周隨著奴隸主權(quán)利的增大和社會財(cái)富的增加,宮殿的規(guī)模和規(guī)格也逐漸改善、提高。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使禹作宮”。一號遺址東西約36米,南北約25米,并由堂、廡、門、庭等單體建筑所組成,布局嚴(yán)謹(jǐn),主次分明,基本上具備了宮殿建筑的特點(diǎn)和規(guī)律

早期都城鄭州商城遺址,約1700米見方、晚期的殷墟遺址、估計(jì)范圍24平方公里以上。河南偃師縣城關(guān)尸鄉(xiāng)溝商代早期城址、商代方國都城遺址、湖北黃陵盤龍城遺址等。

西周建筑總體看來,與商代相比,規(guī)模更大,布局更嚴(yán)謹(jǐn),地下考古發(fā)掘遺跡也更豐富。1976年發(fā)掘的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略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高0.8米。整個建筑坐北朝南,以門道、前堂、過廊、后室為中軸,東西配置廂房,形成一個前后兩進(jìn)、東西對稱的封閉性院落。第二頁第三頁,共47頁。青銅雕刻藝術(shù):青銅器的起源:仰韶文化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二里頭爵”青銅“冶煉”與“鑄造”《周禮﹒考工記》“六齊”(即六劑)——鐘鼎之齊,銅六錫一;斧斤之齊,銅五錫一;戈戟之齊,銅四錫一;大刃之齊,銅三錫一;削,殺矢之齊,銅五錫二;鑒燧之齊,銅錫各半。

塊范鑄造、二次鑄造、分鑄法、印模制范、失蠟法第三頁第四頁,共47頁。雕刻青銅雕刻:商周雕刻還沒有完全從工藝中獨(dú)立出來,仍依附于工藝美術(shù)。其社會作用主要是為體現(xiàn)某種倫理觀念。獨(dú)立的圓雕,附屬于青銅器身上的圓雕或浮雕,擬形器

四川廣漢三星堆商代青銅人面商中期鼎為方形,雙耳對立,四圓柱足,腹四面各飾一浮雕人面,耳上部飾云紋,下部為爪紋,耳外鑄單線夔龍紋。四足上飾饕餮紋。人面,五官刻畫簡練概括而傳神,表情威嚴(yán)。

商周青銅器上的紋飾母體,以獸面牛首為主體。左右對稱展開。其形象獰厲可怕,是用來“辨神奸”的圖騰符號。到春秋時就基本消失。第四頁第五頁,共47頁。雕刻青銅雕刻:擬形器

象尊商代后期高22.8,長26.5,寬14.4厘米

象鼻高揚(yáng),鼻頭作成鳳首形,鳳冠上臥一虎,鳳口恰是倒酒的出口,與腹部相通。象背圓洞以注酒,制作巧妙。象身以云雷紋為地,飾饕餮、虎、夔龍和鳳鳥圖案,顯得華麗而神秘。其它還有犀尊、駒尊、牛尊、梟尊等。第五頁第六頁,共47頁。附屬于青銅器身的人物雕刻刖刑的佐證

從西周開始,中國已經(jīng)有了比較完備的關(guān)于犯罪和刑罰的文書。這輛挽車是中國刑史上一件重要的物證。刖刑,即斷足,是僅次于死刑的一種刑罰,把受刖刑的奴隸隨葬在奴隸主的墓中。構(gòu)思奇特的刑車

這件挽車為廂式六輪車,無轅,頂部有廂蓋,前有車門,可開啟,門旁立一個斷左足的裸人(受刖刑者),拄杖扶門拴。車廂蓋鈕為一蹲猴,四角各立一只足可以轉(zhuǎn)動的鳥。車廂四周及每面正中立一只伏獸,下緣兩只伏虎各抓住兩個小車輪。全車可以轉(zhuǎn)動的部位共十五處。挽車構(gòu)思奇特,制作工藝精巧,刖人守囿銅挽車(西周)

通高9.1厘米,長13.7厘米,寬11.3厘米第六頁第七頁,共47頁。玉石雕刻

婦好墓玉器集雕刻、工藝、繪畫于一身。手法與青銅一脈相承,反映出中國早期藝術(shù)的統(tǒng)一性。第七頁第八頁,共47頁。玉石雕刻

婦好墓玉器第八頁第九頁,共47頁。青銅工藝: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

禮器: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觚、爵、斝、尊、卣、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盂、壺、彝司母戊大方鼎,商朝,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xiàn)出不可動搖的氣勢。鼎的四個立面中心都是空白素面,周圍飾以饕餮紋,鼎耳的側(cè)面雕刻有兩只相對的猛虎,虎口大張,共銜著一個人頭。這種恐怖的吃人形象,渲染出一種精神上的壓迫感,以顯示統(tǒng)治階級的無上權(quán)威。

第九頁第十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

禮器:

炊煮器:鼎、鬲

食器:簋、豆、

酒器:盂、觚、爵、斝、尊、

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卣、壺、彝三羊紋鬲

商代后期

高22.8厘米

款足似鼎,煮食器,似今日之蒸鍋??钭慵醋阒锌?,便于加熱。

第十頁第十一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盛飯器?,F(xiàn)在的大碗。商簋多無蓋,周則多加蓋。橢圓形,有兩耳,高圈足。

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豆,肉食器,主要用于盛肉醬之類的食物。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樂器:鈴、鐃、鼓、鐘、鈸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燕侯盂

西周早期

高24,口徑33.9厘米,重6.45千克

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禮器: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盂酒器:觥、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樂器:鈴、鐃、鼓、鐘、鈸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折觥西周早期通高28.7,長38厘米

觥,現(xiàn)在的酒杯。制作極為華麗,多做成動物形象,有的一器兼塑很多種動物形象于一身。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禮器: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樂器:鈴、鐃、鼓、鐘、鈸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觚,現(xiàn)在的酒杯,圓體、侈口、圈足。體有四棱,故謂之觚。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樂器:鈴、鐃、鼓、鐘、鈸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

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此尊造型簡潔、優(yōu)美雄奇,寓動于靜。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腳踏實(shí)地的有力形象承擔(dān)著尊體的重量,喇叭狀勁張的方形口部,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幾乎接近器身的高度58.3厘米。盡管尊口很大,由于尊的四角有4只腳踏實(shí)地的山羊,所以沒有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在尊的頸部飾有蕉葉、夔紋和獸面紋,肩部有4條龍相互蟠纏。尊的腹部四角鑄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寧靜中有威嚴(yán)感。羊背和胸部飾有鱗紋,前腿為長冠鳥,圈足上飾有夔紋。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中心線的合范處都是長棱脊,其作用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chǎn)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同時也增強(qiáng)了造型的氣勢。肩部的龍及羊的卷角都用分鑄法做成。羊角是事先鑄成后配置在羊頭的陶范內(nèi),再合范澆鑄的,如果沒有高超的合范技術(shù),很難達(dá)到整器渾然一體的效果。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圖像和立體雕塑結(jié)合起來,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jié)合起來,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制成,真是匠心獨(dú)運(yùn),恰到好處。四羊方尊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

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婦好鸮尊商代后期通高45.9厘米,重16.7千克

尊、大,中型盛酒器,備斟酌之用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盂酒器: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虎食人卣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

卣,盛酒器。較壺為小,形狀近似。

提梁卣商代后期通高23.2厘米

戈卣商代后期通高39,口長15.4,寬13.1厘米

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壺,盛酒漿之器,但也用來盛水,其形仿自然的瓜或葫蘆。

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盠方彝西周中期通高22.8,口長14.4厘米

彝是一種青銅酒器的專名,盠方彝的裝飾采用浮雕技法,雕鑄出粗獷豪放的文飾,裝飾主次關(guān)系明確,層次十分清晰,達(dá)到了極好的藝術(shù)效果,其精美而又帶有神秘色彩的文飾,渾厚莊重的器身以及銘文,通過雕鑄將他們有機(jī)的融合到一起,再現(xiàn)了西周青銅器鑄造業(yè)的輝煌。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盂酒器: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盥洗器,和匜配套,用來洗手,一人捧匜澆水,一人捧盤盛水婦好盤商代后期高13,口徑36.6厘米,重5.9千克

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

四耳夔紋鑒酒器:盂、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大型水器,用來盛水,亦用來盛冰。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種類:

禮器:

炊煮器:鼎、鬲食器:簋、豆、盂酒器:觚、爵、斝、尊、卣、壺、彝水器:盤、鑒

樂器:鈴、鐃、鼓、鐘、鈸

其他:兵器、工具、車馬器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的品種與用途:用途:祭祀、維護(hù)統(tǒng)治秩序1.維護(hù)奴隸社會統(tǒng)治秩序:“藏禮于器”“鐘鳴鼎食”2.祭祀中作為人與神“溝通”的工具把人鬼神化,把人置于鬼怪的威嚴(yán)之下,在貶抑人性的基礎(chǔ)上高揚(yáng)神性第二十七頁第二十八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由簡樸到繁縟、由凝重到生動”初期:夏—商前期特點(diǎn):器形幼稚、古樸,簡率、凝重

裝飾比較簡單,多為素面或單層的饕餮紋

代表:《獸面乳丁紋方鼎》(河南鄭州)

第二十八頁第二十九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盛期:商后期—西周前期特點(diǎn):裝飾繁復(fù)華麗、

紋飾層次分明(三層重疊)

造型莊嚴(yán)凝重,體現(xiàn)出“禮器”的性質(zhì)

代表:《司母戊方鼎》(河南安陽小屯村)《四羊方尊》(湖南)

第二十九頁第三十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轉(zhuǎn)折期:西周晚期—春秋前期特點(diǎn):造型典雅

紋飾自由

銘文增多

代表:《毛公鼎》(陜西扶風(fēng))《頌壺》(湖南)

第三十頁第三十一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轉(zhuǎn)折期:西周晚期—春秋前期特點(diǎn):造型典雅

紋飾自由

銘文增多

代表:《毛公鼎》(陜西扶風(fēng))《頌壺》(湖南)

《散氏盤》

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二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轉(zhuǎn)折期:西周晚期—春秋前期特點(diǎn):造型典雅

紋飾自由

銘文增多

代表:《毛公鼎》(陜西扶風(fēng))

《頌壺》(湖南)

《散氏盤》

第三十二頁第三十三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衰落期:春秋晚期—戰(zhàn)國結(jié)束“禮崩樂壞”特點(diǎn):造型向世俗化、實(shí)用化發(fā)展

紋飾手法多樣,蟠螭紋流行鎦金、鑲嵌、鏤刻

代表:《立鶴方壺》(河南新鄭)《蟠虺紋銅尊盤》(湖北隨縣)《編鐘》(湖北隨縣)

第三十三頁第三十四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衰落期:春秋晚期—戰(zhàn)國結(jié)束“禮崩樂壞”特點(diǎn):造型向世俗化、實(shí)用化發(fā)展

紋飾手法多樣,蟠螭紋流行鎦金、鑲嵌、鏤刻

代表:《立鶴方壺》(河南新鄭)《曾候乙銅尊盤》(湖北隨縣)

《編鐘》(湖北隨縣)

第三十四頁第三十五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形制與紋飾演變:衰落期:春秋晚期—戰(zhàn)國結(jié)束“禮崩樂壞”特點(diǎn):造型向世俗化、實(shí)用化發(fā)展

紋飾手法多樣,蟠螭紋流行鎦金、鑲嵌、鏤刻

代表:《立鶴方壺》(河南新鄭)《蟠虺紋銅尊盤》(湖北隨縣)

《編鐘》(湖北隨縣)

第三十五頁第三十六頁,共47頁。青銅器藝術(shù):青銅器造型與裝飾特點(diǎn):體現(xiàn)“禮器”性質(zhì)為主造型大都端莊凝重,裝飾富麗怪異紋飾特點(diǎn):1.裝飾紋樣以動物紋(饕餮、夔龍、夔鳳、蟠螭、蟠虺)和幾何紋(云紋、雷紋、乳丁紋)為主。2.紋樣組織形式主要以單獨(dú)紋、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為主,后期為了豐富紋樣,創(chuàng)造了“三層重疊”的組織原則3.規(guī)律性的裝飾手法,如:造型與裝飾的統(tǒng)一效果;紋樣組織的對比統(tǒng)一效果;以及造型、裝飾與實(shí)用相結(jié)合等等。第三十六頁第三十七頁,共47頁。玉石工藝:1、中國特有的玉文化玉的特點(diǎn):沉穩(wěn)、柔和、溫潤、含蓄2、豐富多彩的商周玉石工藝

玉簋商代后期高10.8,口徑16.8厘米黃褐色,圓雕跪坐式玉人。頭頂有發(fā),戴圓箍形冠,前沿出卷筒。雙手扶膝,腰間飾套疊式菱格紋。臀部刻蠶紋,下肢有勾云紋,腰左傾向后斜出分枝尾式柄,神態(tài)莊重,造型奇特,是商代玉人的珍品。商殷婦好墓玉人高7厘米

第三十七頁第三十八頁,共47頁。玉石工藝:1、中國特有的玉文化玉的特點(diǎn):沉穩(wěn)、柔和、溫潤、含蓄2、豐富多彩的商周玉石工藝

商殷婦好墓玉象高3.3厘米長6.5厘米玉虎商高3.5,長14.1厘米

玉怪鳥商代后期高5.3,長6厘米

第三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