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度安徽合肥市廬江縣二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章節(jié)測試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1頁
2023-2024學年度安徽合肥市廬江縣二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章節(jié)測試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2頁
2023-2024學年度安徽合肥市廬江縣二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章節(jié)測試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3頁
2023-2024學年度安徽合肥市廬江縣二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章節(jié)測試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4頁
2023-2024學年度安徽合肥市廬江縣二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章節(jié)測試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安徽合肥市廬江縣二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章節(jié)測試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20分)一、單選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20分)1、電動自行車因方便、快捷深受人們的喜愛。下列關(guān)于電動自行車結(jié)構(gòu)及使用說法正確的是()A.剎車裝置相當于省力杠桿B.電動自行車轉(zhuǎn)彎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車鞍做成寬且軟是為了減小壓力D.電動自行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是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2、把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用5N的力拉它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若將彈簧測力計的固定端取下,兩端各施一個5N的拉力使彈簧測力計靜止,如下圖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A.5N B.0N C.10N D.2.5N3、如圖甲所示,一底面積為100cm2、密度為ρA的實心圓柱體A,用細線拴在一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加入某種液體(ρ液>ρA)直到圓柱體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整個過程圓柱體始終處于豎直狀態(tài)),乙圖是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與容器中液體深度的變化關(guān)系圖像,g=10N/kg.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乙圖中的p1=810PaB.液體對圓柱體的最大浮力為10.8NC.圓柱體A的密度為0.72×103kg/m3D.細線對圓柱體的最大拉力為18N4、A,B兩個實心正方體的質(zhì)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分別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則地面受到的壓力之比和壓強之比分別是A.F甲:F乙=1:1,p甲:p乙=1:2B.F甲:F乙=1:1,p甲:p乙=1:4C.F甲:F乙=1:2,p甲:p乙=2:1D.F甲:F乙=8:1,p甲:p乙=1:85、下列有關(guān)壓強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刀刃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力B.利用托里拆利實驗可以測出大氣壓的值C.物體的重力越大對接觸面的壓強就一定越大D.動車運行時,車廂附近的氣流速度較大,壓強較大6、如圖所示,有三個實心圓柱體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積相同.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7、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封閉性良好的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nèi)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nèi)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h。不考慮溫度的影響,把該裝置從山下移到山上后,參照以下表格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海拔高度/km01234大氣壓/mmHg760674594526462A.h增大,瓶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B.h減小,瓶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氣壓C.h增大,瓶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D.h減小,瓶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氣壓8、如圖所示是谷愛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中的精彩表現(xià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選手從靜止開始下滑,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B.選手在空中完成旋轉(zhuǎn)動作時重力消失C.選手落地后還要繼續(xù)滑行一段距離是因為選手具有慣性D.選手站立時,滑板對雪地的壓力和雪地對滑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9、如圖所示,小剛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80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燭焰未畫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此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5cmB.此成像原理與放大鏡成像原理相同C.此時若只向右移動凸透鏡,能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D.若將透鏡換為焦距更小的凸透鏡,則只將光屏右移就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10、關(guān)于重力、彈力和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有時還垂直于接觸面C.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D.物體間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彈力,就定存在摩擦力第Ⅱ卷(非選擇題80分)二、填空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1、一杯水放在列車內(nèi)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發(fā)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則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是:①列車突然向(選填“左””或“右”)啟動;②列車向(選填“左””或“右”)運動時突然剎車。2、著名的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強越,若在同一地點用水代替水銀做實驗,則測出的大氣壓值將(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3、圖是華為最新發(fā)布的5G手機-華為Mate30pro,該手機使用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海思麒麟990芯片,該芯片采用7nm工藝制程,7nm=m;它的雙4000萬像素徠卡四攝鏡頭相當于一個透鏡(填“凸”或“凹”)。4、小明爺爺帶400度的老花鏡,該鏡的焦距是cm,它對光線具有作用。5、小黃用圖所示的滑輪組經(jīng)過10s的時間,用150N的拉力將一個重270N的重物提高1m,求此過程:拉力F自由端拉出的距離是m;小黃所做的有用功是J;總功是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W。6、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你根據(jù)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物體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2)根據(jù)圖甲、丙、丁實驗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有關(guān);(3)根據(jù)圖實驗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有關(guān);(4)如果水的密度為已知量,g取10N/kg.請你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寫出可以求出的三個物理量:①;②;③.(提示:浮力質(zhì)量體積)7、如圖所示為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若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50g,為了讓杠桿在水平位置恢復平衡,應(yīng)在A點掛的鉤碼個數(shù)是個;如圖所示是賽艇比賽的場景,賽艇的槳可看成一個杠桿,賽艇的槳屬于杠桿。8、用細線拴住一塊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實心鋁塊浸沒在水中保持靜止,鋁塊未與容器接觸,鋁塊所受浮力大小為N,細線對鋁塊的拉力是鋁的密度為,g取9、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和的作用,其中受到的力是彈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杯對桌面會產(chǎn)生一個壓力,此壓力是(選填“水杯”或“桌面”)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10、如圖為托里拆利實驗,可知當?shù)氐拇髿鈮合喈斢趍mHg柱產(chǎn)生的壓強;若豎直提升玻璃管,管口未離開水銀面,則水銀面上方的水銀柱高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標準大氣壓相當于760mmHg柱產(chǎn)生的壓強,在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C(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計算題(3小題,每小題10分,共計30分)1、如圖所示,底面積為25cm2圓柱形容器內(nèi)盛有水,將一個體積為1×10-4m3、重力為0.6N的實心小球用一根細線固定在水中,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1)小球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2)細線對小球的拉力;(3)剪斷細線后,容器內(nèi)水面上升還是下降,變化的高度是多少。2、如圖所示,每個鉤碼的重為3N,滑輪重3N,不計摩擦及繩重,若5s內(nèi)將鉤碼提高1m。求:(1)拉力F的大??;(2)拉力F的功率;(3)機械效率。3、為了倡導綠色出行,城區(qū)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車。小明騎著公共自行車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900m,所用時間為3min。已知人與車總質(zhì)量為60kg,每個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為100cm2。g取10N/kg,求:(1)自行車行駛的速度為多少m/s?(2)人和自行車受到的總重力是多少?(3)騎行時,自行車對路面的壓強為多大?四、實驗探究(2小題,每小題10分,共計20分)1、小東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1)實驗開始時,小東在如圖所示位置放置好了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并調(diào)整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2)小東觀察到蠟燭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實像。由此他判斷出實驗所用透鏡的焦距為cm;(3)小東把點燃的蠟燭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線處,他又向(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到適當?shù)奈恢?,再次在光屏上觀察到了一個清晰的像;(4)接下來,小東保持蠟燭位置不動,將光屏移回到圖中所示位置。他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適當位置放置了一個(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同樣在光屏上觀察到了一個清晰、倒立的像。2、在“探究杠桿的平衛(wèi)條件”實驗中:(1)將杠桿裝在支架上,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下沉,則應(yīng)將螺母向調(diào),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甲所示,在杠桿的A點處掛3個相同的鉤碼,在杠桿的B點處應(yīng)掛個相同的鉤碼,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圖乙所示,杠桿水平平衡,如果改為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使杠桿仍然處于水平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答案】A【解析】【解答】A.剎車裝置的手柄在制動時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動力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即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剎車裝置是省力杠桿,A符合題意;B.電動自行車轉(zhuǎn)彎時速度的方向時刻在變,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力為非平衡力,B不符合題意;C.車鞍做成寬且軟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由可知道,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減小,C不符合題意;D.電動自行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消耗電能,故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痉治觥渴褂酶軛U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桿;物體的運動方向改變,運動狀態(tài)改變;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電動機工作時,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2、【答案】A【解析】【解答】把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用5N的力拉它時,彈簧測力計受到已知拉力和墻壁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將彈簧測力計的固定端取下,兩端各施一個5N的拉力使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靜止,彈簧受到兩個拉力而平衡,兩個拉力也是一對平衡力,彈簧的讀數(shù)等于其中一個拉力大小,故讀數(shù)為5N。故答案為:A?!痉治觥吭谄胶饬Φ淖饔孟拢瑥椈蓽y力計中的彈簧肯定會發(fā)生形變,所以彈簧測力計一定有示數(shù);我們通常所說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由作用在掛鉤上的拉力大小決定的。3、【答案】C【解析】【解答】A.根據(jù)圖象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L1=9cm;由于從9cm到14cm,木塊一直處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當水面的高度為14cm時細線剛好張緊,線的拉力為零;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此時水面的高度為20cm;所以木塊的高度L=9cm+(20cm-14cm)=15cm=0.15m當水面的高度是20cm時,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是1800Pa,液體的密度=1.2×103kg/m3水中的深度為L1=9cm,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p1=ρ液gh=1.2×103kg/m3×10N/kg×0.09m=1080PaA不符合題意;B.圓柱體的體積V木=S木L=100×10-4m2×0.15m=1.5×10-3m3液體對圓柱體的最大浮力為F浮=ρ液gV排=ρ液gV木=1.2×103kg/m3×10N/kg×1.5×10-3m3=18NB不符合題意;C.根據(jù)圖象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L1=9cm;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下=p1S=1080Pa×100×10-4m2=10.8N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得F'浮=F下=10.8N由漂浮條件可知,圓柱體的重力G=F'浮=10.8N圓柱體的密度0.72103kg/m3C符合題意;D.細線對圓柱體的最大拉力為F拉=F浮-G=18N-10.8N=7.2N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求解浮力的大小,可以利用稱重法求解,結(jié)合物體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公式求解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結(jié)合密度公式求解物體的密度即可。4、【答案】B【解析】【解答】若按甲的方式,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對地面的壓力,若按乙的方式,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對地面的壓力,則,C、D不符合題意;由,,,可得,則邊長之比為,則面積之比為,因為,所以按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分別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地面受到的壓強之比是,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結(jié)合物體的質(zhì)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體的重力;處在水平面上的物體,物體對表面的壓力等于重力,結(jié)合壓強的定義式p=F/S求解物體產(chǎn)生的壓強,其中F是壓力,S是受力面積。5、【答案】B【解析】【解答】A.刀刃磨和很鋒利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A不符合題意;B.大氣壓值測量實驗最早是由托里拆利做的,所以利用托里拆利實驗?zāi)軠y出大氣壓值,B符合題意;C.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越大,壓強就越大,但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C不符合題意;D.動車運行時,車廂附近的氣流速度較大,壓強較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吭龃髩簭姷姆椒ǎ菏窃趬毫σ欢〞r,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根據(jù)大氣壓與高度的關(guān)系可做出判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據(jù)此判斷。6、【答案】A【解析】【解答】AB.對于粗細均勻的固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其產(chǎn)生的壓強為:P======ρgh,即壓強只與固體密度和高度有關(guān),甲、乙高度相同,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甲、乙密度相等,丙的高度大,則丙的密度小于甲、乙的密度,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CD.乙的底面積大于甲的底面積,據(jù)p=可知,乙對地面的壓力大于甲對地面的壓力,即G乙大于G甲,乙、丙的底面積相同,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即G乙等于G丙,由G=mg可知,m甲<m乙=m丙,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對于粗細均勻的固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其產(chǎn)生的壓強為:P======ρgh,利用p=ρgh比較甲、乙、丙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利用ρ=得出質(zhì)量關(guān)系;利用可得乙丙的質(zhì)量關(guān)系,進而得出三圓柱體的質(zhì)量關(guān)系。7、【答案】A【解析】【解答】因為瓶內(nèi)封閉氣體壓強p等于大氣壓p0與玻璃管內(nèi)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之和(大于外界大氣壓),即h為玻璃管內(nèi)水柱的高度;當把它從山下拿到山上時,由于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瓶內(nèi)氣體壓強p不變,而大氣壓p0變小,所以h應(yīng)變大,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故答案為:A?!痉治觥糠忾]氣體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時,瓶內(nèi)液柱較高。8、【答案】C【解析】【解答】A.選手從靜止開始下滑,在重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A不符合題意;B.地面附近的物體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選手在空中完成旋轉(zhuǎn)動作時,地球吸引力仍然存在,B不符合題意;C.選手落地后,具有較大的速度,由于慣性,選手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滑行一段距離,C符合題意;D.選手站立時,滑板對雪地的壓力和雪地對滑板的支持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痉治觥苛κ歉淖兾矬w運動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9、【答案】C【解析】【解答】AB.由圖可知,光屏能成清晰的像,且u<v,此時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應(yīng)用于投影機,又f<u=15cm<2f,v=30cm>2f解得:7.5cm<f<15cm,AB不符合題意;C.根據(jù)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的性質(zhì),可以知道當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將凸透鏡移動到65cm刻度處,光屏上又能成清晰的像,C符合題意;D.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將凸透鏡換為焦距更小的凸透鏡,相當于將發(fā)光體遠離透鏡物距變大,則要觀察到清晰的像需要光屏靠近透鏡,光屏向左移動,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應(yīng)用是放大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10、【答案】B【解析】【解答】A.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有時會與運動方向相同,當摩擦力為動力時,摩擦力與運動方向相同,A不符合題意;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當接觸面水平時,則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B符合題意;C.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中空的球的重心不在球上,C不符合題意;D.物體間有相互作用的彈力時,如果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或接觸面光滑,則物體也不受摩擦力,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磕Σ亮Φ姆较蚝臀矬w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物體的重心有時不在物體上;發(fā)生彈力時,不一定有摩擦力產(chǎn)生。二、填空題1、【答案】左;右【解析】【解答】①列車由靜止突然向左啟動,水杯因為受到摩擦力會隨列車一起向左運動,而水杯中的水因為慣性還將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此時水面會向右傾斜;②列車向右運動過程中突然剎車,水杯因為受到摩擦力會隨列車一起向右減速運動,而水杯中的水因為慣性還將保持原來的速度運動,此時水面會向右傾斜。故答案為:左;右.【分析】先假設(shè)水面和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當列車運動狀態(tài)變化時,根據(jù)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來分析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據(jù)此得解.2、【答案】馬德堡半球;低;不變【解析】【解答】馬德堡半球?qū)嶒炇桥c大氣壓強有關(guān)的著名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且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強越低;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大氣壓值是不受實驗器材而影響的,所以用水和水銀實驗理論上結(jié)果相同的,即測出的大氣壓值將不變。故答案為:馬德堡半球;低;不變.【分析】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qū)嶒?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強越低;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大氣壓值是不受實驗器材而影響的.3、【答案】7×10-9;凸【解析】【解答】因為1m=109nm,所以7nm=7×10-9nm;拍照時,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并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析】該題目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換算,明確單位之間的進率計算;當物距u>2f時,像距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yīng)用為照相機、攝像機。4、【答案】25;會聚【解析】【解答】解:(1)因為眼鏡的度數(shù)等于焦距倒數(shù)的100倍,即:400=×100,f=m=0.25m=25cm。(2)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故答案為:25;會聚?!痉治觥垦坨R的規(guī)格通常不用焦距,而是用“度”表示,其數(shù)值等于焦距倒數(shù)的100倍.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5、【答案】3;270;450;45【解析】【解答】由圖可知,滑輪組的承重繩子根數(shù)n=3根,則拉力自由端拉出的距離s=nh=3×1m=3m有用功W有用=Gh=270N×1m=270J總功W總=Fs=150N×3m=450J拉力做功的功率【分析】根據(jù)滑輪組繩子股數(shù)判斷距離,利用力和距離的乘積計算做功,功和時間的比值計算功率。6、【答案】(1)1.8(2)液體密度(3)甲、乙、丙(4)物體重力;物體質(zhì)量;物體受到的浮力【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物體重力G=38N,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2N,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3.8N-2N=1.8N;(2)由圖甲、丙、丁所示實驗可知:液體密度不相同而排開液體體積相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根據(jù)圖甲、丙、丁實驗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3)由圖甲、乙、丙所示實驗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根據(jù)圖甲、乙、丙實驗可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有關(guān);(4)由圖甲所示實驗可以求出物體的重力G,然后由G=mg的變形公式可以求出物體的質(zhì)量,由圖甲、丙所示實驗可以求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然后由浮力公式可以進一步求出物體的體積,由圖甲、丁所示實驗可以求出物體浸沒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可以進一步求出酒精的密度。故答案為:(1)1.8;(2)液體密度;(3)甲、乙、丙;(4)①物體重力;②物體質(zhì)量;③物體受到的浮力【分析】由“稱重法”可以測出物體在水中受浮力的大?。挥绊懜×Υ笮〉囊蛩厥且后w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要探究浮力和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就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一定。7、【答案】4;費力【解析】【解答】由圖示知,支點左邊的鉤碼對杠桿作用力的力臂為6l,A點離支點的距離為3l,而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有2mg?6l=G?3l解得G=4mg所以A點所掛鉤碼的個數(shù)為4。賽艇的槳屬于費力杠桿,因為其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痉治觥扛鶕?jù)杠桿平衡條件,結(jié)合力臂和已知的力,計算杠桿上未知的力的大??;使用杠桿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時,是費力杠桿。8、【答案】10;17【解析】【解答】正方體鋁塊的體積:V=(10cm)3=1000cm3=1000×10-6m3=0.001m3,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V排=V=0.001m3,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103kg/m3×10N/kg×0.001m3=10N;鋁塊重力:G=mg=ρ鋁gV=2.7×103kg/m3×10N/kg×0.001m3=27N,細線對鋁塊的拉力:F=G-F浮=27N-10N=17N。【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給出了一種求解物體浮力大小的方法,F(xiàn)浮=ρ液gV排,ρ液是液體的密度,V排使物體排開水的體積。9、【答案】重力;支持力;支持力;水杯【解析】【解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重力和桌面給的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的本質(zhì)上是一個彈力。桌面給水杯一個支持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杯對桌面會產(chǎn)生一個壓力,是由水杯的形變產(chǎn)生的?!痉治觥慨攺椥泽w發(fā)生彈性形變時而產(chǎn)生的力為彈力,壓力、支持力、繩子的拉力實質(zhì)都為彈力。10、【答案】755;不變;小于【解析】【解答】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時,氣壓等于管內(nèi)外水銀柱的高度差產(chǎn)生的壓強,即大氣壓與此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相等,所以由圖知當?shù)氐拇髿鈮合喈斢?55mmHg柱產(chǎn)生的壓強;外界大氣壓不變時,支持管內(nèi)的水銀柱高度不變,所以在管口未離開水銀面前,豎直提升玻璃管,水銀面上方的水銀柱高度不變;標準大氣壓相當于760mmHg柱產(chǎn)生的壓強,圖中大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且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所以在圖中大氣壓下,水的沸點小于100°C?!痉治觥棵撾x拆了實驗中,水銀管中的液面差指和水銀槽中的液面高度差,大氣壓不變,水銀柱的高度差不變,若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則水的沸點降低。三、計算題1、【答案】(1)解: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小球的體積,那么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1×10-4m3=1N答:小球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1N;(2)小球被細線拉著浸沒在水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拉力F=F浮-G=1N-0.6N=0.4N答:細線對小球的拉力為0.4N;(3)因為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小球會上浮,漂浮在水面時,排開水的體積變小,則容器內(nèi)水面會下降。此時,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1=G=0.6N排開水的體積小球由浸沒到漂浮,體積的變化量?V=V排-V排1=1×10-4m3-0.6×10-4m3=0.4×10-4m3那么水面高度的變化量答:剪斷細線后,容器內(nèi)水面下降,變化高度是1.6cm?!窘馕觥俊痉治觥浚?)阿基米德原理給出了一種求解物體浮力大小的方法,F(xiàn)浮=ρ液gV排,ρ液是液體的密度,V排使物體排開水的體積;(2)結(jié)合物體的重力和拉力求解浮力大??;(3)結(jié)合物體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公式求解物體排開水的體積,除以容器的橫截面積求解深度的變化。2、【答案】(1)解:鉤碼的總重力G=n0G0=3×3N=9N動滑輪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2,不計摩擦及繩重,則拉力F=(G+G動)=×(9N+3N)=6N即拉力F的大小為6N;答:拉力F的大小為6N;(2)解:拉力做的總功W總=(G+G動)h=(9N+3N)×1m=12J拉力F的功率P===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