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文化課件_第1頁
中國書法文化課件_第2頁
中國書法文化課件_第3頁
中國書法文化課件_第4頁
中國書法文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書法篆刻藝術鑒賞

1精選2021版課件書法藝術概述

一、書法的概念與人文內(nèi)涵1、定義:(1)“書”:中國漢字;“法”:書寫漢字的方法;即寫字方法

(2)哲學化的概括為:書寫者人格精神、情感的完整體現(xiàn)。它是書家、個性、

才情、精神追求的物化載體。2、特征:中西方思想,美學方面的比較——“抽象的線性表現(xiàn)”“工具”決定書寫性質(1)筆、墨、紙、硯:“柔”、“黑與白”簡潔生動概括

(2)硬筆:“硬性”單一、符號簡單、強調形式,如拉丁字母大

小寫,黑體,羅馬體。符號形式:(1)中:真、草、隸、篆,形式豐富多樣(2)西:拉丁字母,符號形式單一作品形式:(1)中:斗方、條幅、扇面、對聯(lián)、條幅(2)西:單一3、三要素(性質):(1)書法與東方意識,是書法的錄魂(2)抒性情“抒性情”人格藝術的不同表現(xiàn):

a、王羲之:飄若浮云,蛟若驚龍、俊逸內(nèi)斂b、米芾:八面出鋒c、王鐸:連綿奔放;d、顏真卿:渾博開張(3)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物化載體2精選2021版課件

二、書法與文房四寶(一)毛筆:筆法、筆勢“柔”的特征決定了書法線務的韻律感、變化感,最能代表中國

文化的精隨。

1、筆管:(1)戰(zhàn)國時產(chǎn)生毛筆的加工業(yè),“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淵

源久遠,內(nèi)涵深厚。

(2)“竹管”審美特征;“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筆直、氣節(jié)

高蒼翠修撥,

能入畫、詩;寓意吉祥;“空心“虛懷若谷”可作樂

器。如:竹笛、空心可發(fā)聲。

2、纏束:(1)動物的毛束;加工成型須一百多道工序;柔、彈性、剛柔兼濟、能

直能曲、能剛可柔、變化萬端;古有雅稱為“毛錐”。

(2)“一枝毛筆寫盡了中國的文化”,由一枝毛筆說開去。

3、特點:“尖、齊、圓、健”(二)墨

1、6000年前,原始先民有礦物質墨、石墨殘存的痕跡,這時文房四寶只缺宣紙。

2、傳統(tǒng)墨錠加工類型;松煙墨、油煙墨、現(xiàn)代選煙墨使用方便、攜帶便捷。(三)紙

1、西漢造紙術出現(xiàn),東漢造紙專家、蔡倫(歷史將造紙的成就歸結集中于他一人)

2、“宣州”安徽、故得名,類別:(1)生、熟、半生半熟(2)特性(四)硯:6000年前已有雛形,藝術性及實用價值綜合于一身3精選2021版課件4精選2021版課件

三、書體的演變歷史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演變?yōu)樾∽?、隸書、至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逐漸產(chǎn)生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1、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

甲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結體上

雖然大小不

一,錯綜變化,筆道

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但

已具有對稱、穩(wěn)定的格局。已備書

法的三個要素,

即用筆、

結字、

章法。5精選2021版課件

2、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6精選2021版課件3、小篆

秦統(tǒng)一六國,李斯受命統(tǒng)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也叫“秦篆”。在大篆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xiàn)象,筆劃較細,勻圓齊整,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注:秦統(tǒng)一文字之前的文字統(tǒng)稱大篆。)

7精選2021版課件

4、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稱之為“隸變”。隸書結體略微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8精選2021版課件

蠶頭燕尾

釋義——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疾。比喻隸書的橫畫起筆和橫波收筆。長畫起筆時,回鋒隆起,形如蠶頭;橫波收筆時,頓筆斜起,形如燕尾。

9精選2021版課件

5、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字形較為正方,點畫規(guī)整。

東晉以后,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有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多以碑刻的形式傳世,這就是所說的魏碑。

奚真墓碑10精選2021版課件

唐代的楷書,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后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范。其中顏真卿、柳公權后世又有“顏筋柳骨”之譽。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代趙孟頫并譽為楷書四大家,簡稱“歐顏柳趙”。唐初褚遂良《倪寬贊》

中唐顏真卿《多寶塔碑》晚唐柳公權《玄秘塔碑》唐初歐陽詢《九成宮碑》

元趙孟頫

小楷11精選2021版課件

6、草書

形成于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是隸書的快寫體。今草由張芝所創(chuàng),不拘章法,筆勢流暢,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癫莩霈F(xiàn)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chuàng)作。

唐張旭草書作品唐懷素草書千字文12精選2021版課件

7、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寫的比較放縱流動,近于草書的稱行草;寫的比較端正平穩(wěn),近于楷書的稱行楷。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tài)上都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游絲的痕跡,這就是牽絲。晉王羲之《蘭亭序》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勢縱橫,變化無窮,如有神助。充分體現(xiàn)出行書起伏多變、節(jié)奏感強、形態(tài)多姿、點畫相應等特點。在章法(布白)、結構、用筆上都達到行書藝術的高峰。13精選2021版課件

四、歷代書法特征(一)、晉人尚韻--晉朝人崇尚韻律

王羲之《伯遠帖》王羲之《蘭亭序》14精選2021版課件

(二)、唐人尚法--唐朝人崇尚規(guī)則

15精選2021版課件

(三)、宋人尚意--宋朝人崇尚意境

蘇軾《寒食帖》16精選2021版課件(四)、元明尚態(tài)–元明朝人崇尚形態(tài)元趙孟頫明董其昌

17精選2021版課件篆刻藝術概述一、篆刻的起源

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來治印多用篆字,故稱之為“篆刻”。中國的篆刻與書法、繪畫、雕刻一樣,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篆刻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藝術。至周代,以青銅為主的印章“周璽”大為興起。周璽大、小各種形狀都有,一般分為白文(陰文)、朱文(陽文)兩種。韻味蒼厚、結構嚴謹,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堅強樸實的性格。陰刻(朱底白文)陽刻(白底朱文)18精選2021版課件

秦代是中國文字由籀書演變成為篆書的時期,印的形式也更為廣泛,印文圓潤蒼勁、字體完美、秀麗、筆勢挺拔,結構舒適奇特,耐人尋味,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

漢代印章達到了空前的燦爛興盛,史稱“漢印”,字體由小篆演變?yōu)椤翱娮薄h印的印形、鈕式等十分精美,而文字處理、章法變化等形成的藝術也一直被后代篆刻家們奉為典范。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

十六世紀以后,金石學盛行,有些書畫家以花乳石代替堅澀難刻的硬質印石,大大促進了篆刻藝術的發(fā)展,也涌現(xiàn)出了大批的著名金石家。

近代,中國篆刻藝術得到了發(fā)揚,名家林立,風格更加多種多樣。19精選2021版課件

二、印章的種類1、周璽印:秦朝以前,無論官印,私印、都不叫印,統(tǒng)稱為“璽”。這是中國印章最早的名稱。秦統(tǒng)一六國后,規(guī)定皇帝獨稱璽,臣民只稱“印”。唐武則天因覺得“璽”、“死”同音,改稱為“寶”。當時,印章大約有幾寸見方,小的只有幾分,印質有銅有玉,印鈕有壇、臺、龍、虎等各形狀。布局無拘無束,氣勢雄健挺拔。2、秦漢官印:秦統(tǒng)一六國后,制定了統(tǒng)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小篆也是印章上的規(guī)范用字。秦印又名為白文印,形成也與前有所不同,正方形官印,四周多用“田”形框,長方形官印(低級官吏)則采用“日”形邊框。文字生動,線條均勻協(xié)調、顧盼有情。漢代印章達到了空前的繁盛時期,漢印多不采用邊框,雖以小篆為主,但結體方中帶圓,章法嚴謹穩(wěn)重,明朗、樸實、整體大方。

20精選2021版課件3、唐宋以來的官私?。禾拼儆∫宦捎弥煳模♀j蓋于紙帛上,以篆體細朱文將筆畫曲折、疊繞,使印面鋪得平滿整齊。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時期則用“九疊篆”,入印。明代官印也沿用“九疊篆”,印面尺寸變大,多數(shù)是闊邊粗朱文。清代官印正規(guī)官是正方形,臨時派遣的官,其印為長方形,叫“關防”。半邊用漢篆,半邊用滿文。4、姓名?。阂步小八秸隆?,使用范圍廣泛,日常應用及書畫作品上常見。(1)只刻姓的,(2)名后加印,(3)加“……之印”,(4)……印信。5、閑文?。河置伴e章”,最初的閑章多為吉祥之物,自詩文名句入印后,書畫家即把它鈐在作品上公開傳播。如:齊白石的“魯班門下”,“三百石印富翁”,吳昌碩的“一月安東令”自嘲懷才不遇。6、收藏鑒賞印:分為三類:(1)收藏類:收藏、考藏。(2)鑒賞類:珍賞、清賞、心閱。(3)校訂類:考定、審定鑒定等。古代收藏鑒賞印,給后人提供了鑒別書畫真?zhèn)闻c藝術價值高低的可靠依據(jù)。

21精選2021版課件7、肖形印:周秦時代已出現(xiàn),漢代最多,秦漢的肖形印圖案生動,種類繁多。8、吉語印:是把吉利話刻成印章,常見的有“美意延年”、“長壽”、“日貴”、“出入大吉”等。22精選2021版課件

三、名印欣賞

何震與文彭并稱“文何”。這方印章系壽山石印,印文布局勻整,字里行間一氣相貫,運用沖刀刻印,刀跡顯露,體現(xiàn)了何震猛利清健的作風。他的邊款文字不同于文彭的雙刀勒碑刻法,初創(chuàng)單刀為主的切刻法,有蒼古生拙之趣。“笑談間氣吐霓虹”石章

(明)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