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1頁
小學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2頁
小學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3頁
小學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4頁
小學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學目標

1.在大量背景材料感知的基礎上,體會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圖形面的大小,通過聚類分析,

建立面積概念,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借助比較線段長短的方法,通過類比遷移,經歷面積大小比較的過程,體驗因平面

圖形大小比較的需要建立起相應面積單位的思維方式,體會面積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

3.在剪、摸、比等動手實踐活動中感知1平方厘米的實際大小,會用平方厘米表示面

積的大小。

4.在說面的大小、尋找測量面積大小的工具等學習活動中形成概括和抽象能力,提升

準確、簡練和嚴密的數(shù)學語言表述水平。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

是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教學過程:

一、面積概念的形成

1、回憶線段長度的概念內涵、度量方法、度量工具、度量單位

師:看這是什么?老師可以讓這個點動起來,變一一成了一條?線段,點動成線段。

師:看,第二個點也動了,又變成了一條線段.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條線段,你覺得有什么不一樣?長短(板書)不一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1:你用是眼睛來比較的,我們稱它為觀察法(板貼)

預設2:是這樣嗎?兩條線段重合在一起,這是重疊的方法(板貼)

預設3:用尺子來比較,那,怎樣測量呢?同意?

我們可以用尺子上1CM的短線段來量量老師的長線段,看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子,看看這是幾

厘米?第一條呢?

小結:剛才我們一起回憶了線段的長短就是它的長度,并且想到了三種比較線段長度的方法,

除了厘米,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板貼:分米、米……)

2、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1)材料感知:

師:點積累成線段。想一想,如果這條線段動會怎么樣呢?

預設:長短的變化(上下的變化?)

師:來,看線段開始向下滑動了,積累成一個面(電腦演示積累過程

師:教室里有面嗎?生交流。

示范指導學生摸各種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表面。

(2)聚類分析:

師:真棒,找到這么多面,(老師也想找一個可以嗎?粉筆盒面)那這個粉筆盒的面和黑板

面有什么不同?對,大小不同。

師:線段的長短叫長度,物體面的大小也有個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叫面積。什么是面積?

物體面的大小叫面積。

師:如果把物體的一個面畫下來,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圖形,它們的大小也叫面積。

(課件)比如:長方形這部分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梯形這部分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3)判斷:這幾個圖形有面積嗎?平面圖形必須是封閉圖形才有面積!

二、感知面積的大小

1.提出問題: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物體的面都有大有小,怎樣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呢?

2.類比遷移:

(1)指導學生直接比較1號圖形和2號圖形面積的大小。

師:你能比較出誰的面積大嗎?

預設(用眼睛觀察,還可以用重疊的方法,看是不是這樣。二號比一號大)

(2)指導學生間接比較3號圖形和4號圖形面積的大小。

師:看,這兩個圖形你能比較出誰的面積大嗎?

師:有的小組同學說三號圖形的面積大,有的小組同學說四號圖形的面積大。

預設1:量的方法。追問:怎么量?(量四周)

師:(課件出示尺子量)量出四周就能知道面積的大小了嗎?我們要比較的是哪里?(面

的大小)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合適嗎?看來,長度單位解決不了今天面積大小比較的問題了,

我們需要一個測量面積的工具。(啟發(fā))

師:想一想,剛才量短線段(指厘米)是我們用的長線段(手勢),那量這里(指3

號面)我們用什么工具合適呢?

預設:本子。(用本子的哪里量?真不錯,想到了用一個物體的小面來量圖形的大面,

掌聲)

師:看,老師給大家提供了兩種學具(小正方形或一角硬幣能不能幫我們量出誰的面大

呀?)誰來說說你想怎么量?(擺,擺的多的就大)

生交流:

師:誰和他們一樣?3號圖形9個小正方形,4號圖形8個小正方形。

(側板書)9個小正方形>8個小正方形

16枚硬幣>15枚硬幣9個小正方形<15枚硬幣

師: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要小面量出來3、4號圖形的面積。

師:我們一起來回顧一起擺的過程(課件),有的同學用小正方形來擺,3號圖形9個

小正方形,4號圖形8個小正方形。所以,3號比4號圖形的面積大。也有的同學用1角的

硬幣來擺,3號圖形用16枚硬幣,4號圖形用15枚硬幣,也是3號比4號圖形的面積大。

問題1:老師有個問題,剛才我們用了(課件)它或它來測量圖形面積的大小,你們覺

得誰更合適呢?為什么?

小結:16個硬幣的大小不是正方形的大小,如果用16個小正方形就好了!

問題2: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guī)兔α?。同樣是三號圖形,為什么一會9個小正方形,

一會兒上16個硬幣?測量結果怎么不一樣呢?(我就想知道3號圖形到底多大,怎么辦?)

預設:要用同樣的工具,用同樣大小的方格紙來比。

三、初步認識面積單位

(一)1.介紹面積單位:平方厘米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的古人也是這么想的。為了準確地知道物體的面積到底是多

少,我們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

2.單位形成:看這里,演示1厘米的線段向下滑動1厘米成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過程。

介紹1平方厘米。

3.拿出方格紙,剪一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邊長,摸一摸面積。

師:誰量好了?邊是多少?

4.指導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方格紙測量物體面的面積。

(1)拿起1平方厘米,找找你身體哪個部位大約是1平方厘米?

(2)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呢?

師介紹生活中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量一量橡皮的面有多大?

(二)認識1平方分米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用1平方厘米這個面積單位去測量課桌面的面積。有什么問題?

生:這個面積單位太小了,不方便。

師:有沒有比1平方厘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呢?

師:在你的學具了找一找。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師揭示: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可以用符號dm,表示。(板

書:dm2)

師:用手摸一摸,你能用手比劃1平方分米的大小嗎?

師:比一比,身上哪個部位的大小比較接近1平方分米。

(一個手掌心的大?。幻骖a的大小……)

師:看一看教室里什么東西的面大小接近1平方分米……

(粉筆盒的一個面、課程表的大?。?/p>

(三)認識平方米

師: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教室的地面有多大,有困難嗎?這次你認為需

要哪個面積單位?(平方米)

說一說:拿你的手來比劃一下,如果這是1米長的線段,怎樣得到1平方米呢?

師:來看看,什么是1平方米(課件)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出示報紙

師:哦,邊長那么長的,我們可沒那么長的尺子了。怎么辦?你能圍出一個邊長是1

米的正方形嗎?(小組四人,每人伸平雙臂來圍)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電視的屏幕)

估計:黑板的面積大約有多大?

同學們,剛才,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是面積,還知道了面積的3

個常用的面積單位,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面積和面積單位(板貼課題)。下面,請同學

們閉上眼睛回憶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來比劃

一下。)

四、開放延伸

1.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也快結束了,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1:面積和面積單位

預設2:回憶了長度單位

2.總結提煉:

師:長度和面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預設1:線動成面。

預設2:1厘米向下滑動變成1平方厘米

師:如果老師這里有一條1千米的線段向下滑動1千米會變成什么?

師:下課。

面積和面積單位——學情分析

《面積和面積單位》屬于“圖形與幾何”內容中的部分,是3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教學

內容。這一單元主要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

等幾部分。在這學習這部分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

周長的計算,同時,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也是學生為后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

為了準確把握學生的邏輯起點和現(xiàn)實起點,更有效地開展教學設計與學法指導,我進行

教學的前測,具體如下:

前測樣本:

4、下面的圖形有沒有周長、面積?有的話用藍色水彩筆水彩筆畫一畫。用紅色水彩筆

畫一畫周長。

5、這兩個圖形哪個大?你的方法是什么?請記錄下來?

前測結果及分析:

第1題:5個單位寫全的:92%,學生對于長度單位掌握較好

第2題:周長概念理解并表達清楚的72%,周長概念理解但表達不清或不完整的:16版只

解釋“一周”的意思:12%,會算圖形周長:94%長

第3題:提到“面”的有:60%,提到大小的8%,認為面積就是周長16%,認為圖形里面就

是面積的8%,不知道的8%

第4題:畫面積的72%,其中第三個也涂了8%

畫周長的28%,其中第三個也涂了8%

第5題:比周長的78%,比邊長的8%,沒寫或亂寫的1領

由前測可知:

學生對面積的認識不是陌生的,學生不能較好地區(qū)分周長和面積,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沒

有直觀圖形的幫助下很能區(qū)分出面積和周長的存在。前測后通過和學生交流,學生認為圖形

的大小就是指圖形的周長,只有個別學生理解比大小指的是周長里面的部分,這表明學生

對抽象的面積概念沒有很好的認知基礎,這就是學生的學習起點。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

如何幫助學生建構起清晰的三維空間觀念,是我思考的問題。

長度、面積和體積是一組最為基本的從一維到二維再到三維的度量概念。為此,本節(jié)課

中,首先從以往線段的長度進入,為本節(jié)課面積及后續(xù)體積的概念教學進行鋪墊。根據(jù)版教

材的編寫即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

操作及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進而形成表象。根據(jù)學生特點,在度量概念形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中,必須改變直接向學生呈現(xiàn)概念、讓學生記憶概念和運用概念的教學方式。由于這個年齡

段的孩子對抽象的面積概念缺乏認識的感性支撐,再加上長度概念中的“長短”在學生頭腦

中的先人為主,所以學生在面積概念運用中常常會出現(xiàn)用“長短”來表示面積、甚至是“長

短”與“大小”不分和混用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學生簡單記憶一個“長度”或“面積”的詞

語容易,抽象背誦一個概念的定義也比較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概念的豐富內涵、形成對概念

內涵的清晰認識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本課的教學中采用經歷度量概念的抽象過程,

引導學生在大量感性材料列舉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感知。一是感知“面”是怎么來的,其基

本的要素構成是什么;二是感知物體或平面圖形的哪些部分是“面。這些組成“面”的部

分從測量的角度用什么詞語來表示比較恰當;三是感知“面”與“線段”的的關系,最后通

過溝通和比較的方式來靈活地凸顯長度、面積之間的關系,努力幫助學生在溝通與比較中經

歷認知結構的整合過程。

面積和面積單位效果分析

通過評測練習的批閱,較好反映了課堂教學中學生四基目標的達成情況,反映了教學

效果。現(xiàn)做分析如下:

第1題為基本練習,設計意圖為檢測學生能否結合實際情況填上合適的單位,要填寫準

備的單位就必須明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填出面積單位后,還要與

其他的面積單位進行比較。本題中的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學生在課上已經從身

邊熟悉的事物出發(fā)尋找各種面,并看、摸、比物體的表面,一步步感知了“物體的表面”,

這樣不僅在腦海里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所以,在完成本題

時表現(xiàn)較好,本題正確率98%。

第2題也是基本練習,考查學生基本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疾楸竟?jié)課另一個知識,面積

的掌握情況,學生需要根據(jù)面積的含義,想出每個圖形由幾個面積組成,沒有學生出錯??梢?/p>

看出對于“面積”感性的概念,以及面積的意義的理解,比較到位。

第3題是一道辨析題,在辨析中考查學生對周長和面積的掌握情況及數(shù)學思維表達能力,

90%學生能夠想到正確答案,并畫出來。有兩名學生出現(xiàn)錯誤,畫了周長是12的(圖形)。課

上對抽象的面積概念認識有了感性支撐,再加上“點一一線一一面”的積累過程,給孩子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個別學生對于周長、面積、長短、大小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困難,這

需要加強理解和練習。

第4題檢測學生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計算陰影部分的積。如果直接從陰影部分入手

求面積是很困難的,因沒有已知條件,因此要想另外的辦法。看圖可知,大正方形的每排有

4個方格,而且有4排,這樣便很容易求得大正方形中方格的個數(shù)是16,也就是說,大正方

形的面積是16平方厘米.再觀察圖會發(fā)現(xiàn),大正方形的陰影部分之外的面積可以求出,它

包括4個方格和8個“半個方格”,而8個“半個方格”合起來是4個方格,因此大正方形

的陰影部分之外的面積是8平方厘米.這樣陰影部分的面積是16—8=8(平方厘米)。本題

答對學生89%,說明學生能較好地靈活運用知識,但同時還需進一步提高能力。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

從測評的結果分析,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較扎實,較好地理解了什么是面積?

面積單位有哪些。由此反映課上運用學具操作、課件演示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一系列主動求

知的學習環(huán)境都是有必要的,在授課中生動的課件演示以及在自主的探索的過程中體驗知識

產生的全過程,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材分析

本課是版《義務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五四制)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面積和面積

單位》的內容。

一、“面積和面積單位”在小學階段的教材地位一一承上啟下的作用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圖形與幾何”中的內容。本冊教材在圖形與幾何領域安排了兩

個單元:“周長”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既是本冊教材

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整個圖形與幾何領域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上承一年級下

冊:方位與圖形(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二年級下冊:圖形與拼組(長方形、正方形的特

征);三年級上冊:圖形的周長(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下啟四年級下冊多邊形的面積;

五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五年級下冊圓、圓柱和圓錐,承上啟下,使知識之間循序漸進,

螺旋上升。

二、教材內容的分析

這一單元主要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

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4部分。作為單元的第一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是在學生初步掌握長度

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空間形式上經歷

了“從線到面”的飛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更是后面學習面積計算的基

礎,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

面積概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起始概念。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非常重視展

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及形式多樣的活動

中體驗,進而形成表象。從教材內容的整體安排看,其順序是先認識面積,再歸納面積的概

念。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

面積單位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三、教材編排分析

正確地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是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必須

學扎實。為了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課本安排了讓學生觀察不同物體的表面(課本、練習

本和樹葉的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使學生能正確地認識面積概念的實質。本節(jié)課學習的

常用面積單位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通過學生看、剪、量等手段,既幫助學生建

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形狀、大小等空間觀念,又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

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課本還安排了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

積比較,以便學生能正確地掌握上述概念。

四、教材處理分析

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教材,我把蘇教版、人教版、版三種版本的教材進行了對比分析,

發(fā)現(xiàn):從教材內容安排上,三者都(1)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三個版本的教材都是從學生

的生活情景出發(fā),選用學生身邊的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創(chuàng)造大量實踐操作機

會和合作學習的氛圍。三個版本的教材都設計大量的測量活動,剪、拼、擺、數(shù)等活動來探

究面積的大小。尤其重視在自主解決問題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解決推出新知識,重

視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不同的是版教材除了介紹面積概念以外,更加側重了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

必要性以及長度單位與相應面積單位的比較。而蘇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在這一方面的側重相對

要弱一些。相比較而言,版教材就不如這兩個版本的教材讓學生學起來更輕松一些了。

教材在編排時側重與長度單位與相應面積單位的比較,因此,在我的教學設計中將學生

體會”點一一線一一面”這一數(shù)學概念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握“線一一面一

一體”概念產生和發(fā)展的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更為自覺地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參與獲得概念的過程.

過去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師比較關注概念的習得和記憶,忽視了學生對“線一一面一

體”概念學習的內在需求,忽視了學生對概念本質的感悟體驗和內涵理解。學習僅僅定位在

為相應的計算做準備,抽象地告訴學生,簡單地記憶運用。課堂上老師用精致的畫面和復雜

的操作活動來沖擊學生的感官,替代學生的探索感悟。學生被動地接受,不知道為什么會出

現(xiàn)這些概念,為什么要學習這些概念,為什么要開展這樣的操作活動;不知道前人是如何發(fā)

明這些單位的;也不知道這些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發(fā)展過程,數(shù)學自身美感的體驗過程被

抽空了。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往往會因為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或一知半解,而無

法整體把握或自如應對。本節(jié)課中,為了使長度、面積、體積這一系列幾何概念,不被分割

成點狀的知識點,我將“點一一線一一面”作為設計教學的一條線,目標時就是不局限在本

年級的某個知識點上,一方面幫助學生回已有的基礎,一方面關注遠期目標,將知識的理解

寬大化。

五、教材重難點

《面積和面積單位》作為本單元的第一個教學內容,其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理解理面積

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通過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重點是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難點是建立1平方厘米、1平

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為面積計算的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面積和面積單位測評練習

1.在()里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紐扣的面積約是2()成人手掌的面積約是1()

餐桌桌面的面積]「

約是1()

2..下面4個字母,分別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彩板?

1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LP

3.下面每小格是1平方厘米。請在方格紙上畫出2個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圖

面積和面積單位課后反思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

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也是學生在后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學生從學

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過程,是''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如

何幫助學生建構起清晰的三維空間觀念;如何體會面積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如何在操作中,

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思考所在。

一、溝通“點一一線一一面”間的關系,建構網狀思維

從已往的教學情況看,總是缺少將分布在不同年級的內容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自然也就

不會關注怎樣在教學中溝通和揭示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生因而也不容易在這樣的教學中

建立起由一維到三維的空間觀念。為此,我首先對以往線段長度、面積,體積的概念教學進

行了反思。

幾何概念的建立,看似只有一兩句話的理解和掌握,但只有建立在喚起學生學習經驗、

激發(fā)學生學習需求,進行自主、有意義的建構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才是真實有效的。事實

上,線段、面積兩個知識以及后續(xù)學習的體積,三者之間在結構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內在關聯(lián)

性,都包含幾個基本內容,從概念的建立到比較方法的運用、測量工具的選擇、度量單位的

產生等方面都具有共性。找準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在課上通過“點動成面,面動成線”這一

動態(tài)的演示過程,使原本分散的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建構成網狀,在面積概念形成的過程以

及面積單位的出現(xiàn)中,都以結構化的方式不斷地對頭腦中的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和完善。

從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以及后測題批閱情況看學生達到以了預期的效果,從學生課堂結束時

的總結延伸環(huán)節(jié),讓我看到了學生一維和二維概念之間的脈絡在不斷清晰。

二、經歷數(shù)學學習過程,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

什么是面積?面積單位產生的實際意義何在?都是本課教學中需要關注和思考的。課程

標準在第一學段要求“結合實例認識面積,體會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靠機械地記憶換算公式和反復操練,

而是能夠體會單位之間的實際關系,這就涉及對單位的理解。

通過前測發(fā)現(xiàn)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什么是“面積”對他們而言并沒有什么感性的概

念,讓他們正確理解面積的意義,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并不容易。如何才能讓“面積”真正

走近學生,課中的組織活動就很重要,要讓學生經歷探索性學習的全過程,豐富對面積和面

積單位知識的體驗在“感知面積、建立表象”“動手操作、明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和

“嘗試操作、學習面積單位”一系列數(shù)學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黑板面、課桌面、教室的地面等出

發(fā),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

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在面積單位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建立1

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讓學生找找自己身邊哪個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身體

哪個部位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學生不僅會在腦海里

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并且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在動態(tài)

中感知“線一一面”的形成過程。所有的學習過程有層次的調動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情趣,并

努力讓全體學生保持在一種穩(wěn)定的情緒中學習。

從上課及同年級老師的觀課情況來看,學生學習興趣較高,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都能積

極參與,基本實現(xiàn)了預想。

三、比較、操作中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

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從線到面,從長度到面積,從一維到

兩維,是學習幾何知識的一次突破和飛躍,也是今后進一步認識學習立體圖形、體積單位的

基礎。面積概念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性,雖然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對

于物體表面大小的認識,在生活中也己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和體會,但是在實際理解面積

概念時仍舊會受長度單位負遷移的作用,而且在表述概念的過程中,面與體常常不分。鑒于

這樣的思考,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已有經驗入手,對教材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引導學

生類比研究長度單位的方法結構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展開認識面積單位的探索,了解線、面之

間的聯(lián)系,建立整體認識和敏感,也為后續(xù)進一步類比研究體積單位奠定學習基礎。

另外,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也比較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通過一系列的比較操作活

動,讓學生感知體會到如“觀察法”“重疊法”“等常用的基本的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比較關注

學習過程的探索與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彰顯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

從學生課堂中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學生的在任務驅動下,激活了思維,有主動探索的意

識。

知識的學習也如數(shù)學中的“線一一面一一體”一切都有其自然的順序,只有把這些關

聯(lián)性的知識逐步地、有層次地、以結構狀的方式滲透于學習過程并適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

知識的點狀學習具有更強的組織和遷移價值,學生才會比較容易擁有舉一反三、推此及彼的

意識和能力。身為一為教師時刻要思考的也正是如何“自然”的進行教學。只有當我們學會

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基于學生的起點備課,讀懂學生,課堂才有根,我們的教學才會越

走越遠。

面積和面積單位課標分析

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內容分為數(shù)與代數(shù)、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大領

域內容,“面積和面積單位”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數(shù)測量部分內容。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把

“圖形與幾何”這部分內容叫做“空間與圖形”,現(xiàn)在課程標準把它稱作為“圖形與幾何”,

是因為幾何一詞,一直是被大家叫得比較熟悉的,而且教師對它的名稱的來歷等也有所了解。

同時,圖形又是這部分內容研究的主要對象,用圖形與幾何,更容易被教師們很好地把握這

部分內容。

一、課標要求:

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課標)與本節(jié)教學相關要求有:

1.課標課程內容的安排上: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課標中分為兩段進行教學。第一學段

要求結合實例認識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進行簡單的

單位換算中分為兩段進行教學。第二學段知道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會用方格紙估計不

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本課為第一學段內容,即“結合實例認識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

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課程目標的確定上:

課程總目標中關于圖形與幾何的要求有: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

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睌?shù)學思考“在

參與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綜合實踐等數(shù)學活動中,發(fā)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

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眴栴}解決: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獲得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情感態(tài)度:

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

趣,……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

學段目標中與本課相關的要求是: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

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數(shù)學思考“在運用數(shù)及適

當?shù)亩攘繂挝幻枋霈F(xiàn)實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發(fā)展數(shù)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