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全冊2017年用_第1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全冊2017年用_第2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全冊2017年用_第3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全冊2017年用_第4頁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全冊2017年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1-2頁例1-例2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

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

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教學“容量”。

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

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

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

如何驗證?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操作,可以兩個容器互相注水

比較。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

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

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1.出示例2情景圖。你們認識這些物品嗎?知道物品后面的

幾升代表什么意思嗎?(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

用“升”做單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們可以用量杯來量出1升水。師操

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讓學生觀察。

繼續(xù)操作:教師取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將剛才量

出的1升水倒正方體,讓學生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說一說這個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體的棱長

是多少?驗證過程中提問:為什么要從里面量?而不從外面量?

3.繼續(xù)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估計下1升水大約能倒?jié)M幾個紙杯,再驗證下(5

個)。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9升)

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至U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

那你知道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

了么?

三、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說明如何比較。

2.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第2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4頁例3.例4o

教學目標: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知道1升=1000毫升

重點難點:認識容量單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間進率。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什么?你知道了相關的哪些知識?

取出紙杯,上節(jié)課上我們做了實驗,1升水大約可以裝滿幾

個這樣的紙杯(5個)?那么這個紙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

確表示出這個紙杯的容量,就需要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毫升)。

2我.們?nèi)粘I钪幸部梢越?jīng)常見到毫升這個單位。(出示例

3)

師:計量比較少的液體,通常用毫升作單位。毫升可以用字

母“ML”表示。

二、認識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紹:用這個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F(xiàn)在

我們要用這個滴管來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辦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數(shù)一數(shù)1毫升的滴

數(shù)。)

實驗:大約是18-20滴。

2.每個組派人上來,用老師準備的滴管在瓶蓋內(nèi)滴20滴水

(1毫升),組內(nèi)傳一傳,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約是多少?

說一說: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學"1升=1000毫升”

現(xiàn)在我們認識了“毫升”是比較小的容量單位,那么1毫升

和1升比較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F(xiàn)在

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有什么辦法嗎?

實驗操作,教師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體容器(1L),讓

學生觀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

器,讓學生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結論:1000毫升=1升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藥水?

指出:飲料我們可以多喝點少喝點,但在醫(yī)學上卻不能有一

點點的馬虎,所以在用藥的時候都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下面這些是

常見的一些規(guī)格,分別說說是多少毫升?

2.老師用量筒量出一個50毫升,然后倒入一個常見的一次

性透明的杯子里,讓學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讓學生想象如

果倒入題中的這幾個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況?

3.填空:

4升=()毫升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五、全課小結:說說你對毫升的認識。

板書設計

第3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7頁練習一第廣7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地

使用合適的容量單位。

2.能對一些常見容器的進行估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認識能

力。

重點難點: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使用合適容量單位,對常見

的容器進行估計。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導入。

1.關于容量單位你有哪些認識?

二、練習指導。

1.問:(1)1升=?毫升(1000)

(2)計量水、油、飲料用什么作單位?用什么字母表示?

(升和毫升、用L和mL表示)

2.2升=()毫升4000毫升=()升

8升=()毫升6000毫升=()升

10升=()毫升9000毫升=()升

(1)指名學生說,集體講評

(2)指名學生說說你的根據(jù)是什么

3.出示練習一

(1)第1題情景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第2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單位

“升”和“毫升”。

4.練習指導。

(1)第3題。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學生估計下容量。再在課本上完成選擇。

(2)第4題。

學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第6題。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讓學生估計下容量,再在課本上完成選

擇。

(4)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選擇容器的容量單

位的?有什么技巧?

5.練習在()里填上或“=”

3000毫升()3升5L()540毫升

300毫升()3升5L()5400mL

三、布置課后練習: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

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單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全課小結。

你現(xiàn)在對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認識?還有那些收獲?

板書設計

第4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7頁練習一第812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地

使用合適的容量單位。

2.能對一些常見容器的進行估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認識能

力。

重點難點: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使用合適容量單位,對常見

的容器進行估計。升和毫升的換算。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導入。

1.關于容量單位你有哪些認識?

二、練習指導。

1.問:(1)1升=?毫升(1000)

(2)計量水、油、飲料用什么作單位?用什么字母表示?

(升和毫升、用L和mL表示)

24.升=()毫升6000毫升=()升

8升=()毫升9000毫升=()升

5升=()毫升5000毫升=()升

(1)指名學生口答,集體講評

(2)指名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出示練習一

(1)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選擇容器的容量單

位的?有什么技巧?

(2)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第9題。

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每個量杯中液體各有多少毫

升?你是如何讀出數(shù)值的?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毫升?比1升多

嗎?

(4)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是如何比較的?

(5)第11題。

學生獨立審題后讓學生先說說你獲得哪些信息?5歲兒童應

該按照哪個劑量來服用?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注意用藥安全。

4.練習在括號里填上升或者毫升

(1)一杯飲料有160()

.(2)一個人一天大約要喝2()

(3)一輛汽車的油箱能裝98()油

(4)一支藥水瓶能盛2()藥水

三、布置課后練習

補充習題中升與毫升的練習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練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第5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第一單元補充習題(1)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升和毫升的換算,并能正確、熟練

地進行換算。

2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地使用

合適的容量單位。

3能.對一些常見容器的進行估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認識能力。

重點難點:1.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使用合適容量單位,對常

見的容器進行估計。

2.升和毫升的換算。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揭示課題:

升和毫升練習

二、練習指導

1.1升=?毫升(1000)

2.6升=()毫升5000毫升=()升

8升=()毫升7000毫升=()升

10升=()毫升12000毫升=()升

(1)指名學生口答,集體評講。

(2)指名學生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補充習題

(1)出示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理由,集體講評

(2)出示第2題在O里填上或

3000毫升O3升5升0540毫升

300毫升O3升5升05400毫升

4練.一練在O里填上或“=”

4000毫升03升3升0300毫升

2000毫升O8升8升08000毫升

3000毫升O4升10升09000毫升

(1)指名學生口答,集體講評。

(2)指名學生說說解題過程。

5出.示補充習題

(1)出示第3題在括號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杯飲料有250()毫升。

一人一天大約要喝2()升。

一輛汽車的油箱能盛50()汽油。

一個病人一次喝藥水20()o

6練.一練在括號里填上“升”或“毫升”

(1)一杯果汁有250()o

(2)一桶汽油能盛放200()汽油。

(3)一瓶眼藥水大約8()。

(4)一顆橙子可以榨出80()果汁。

(5)一桶飲用水有19()。

7.出示補充習題第4題

要啟發(fā)學生依據(jù)升與毫升的進率,思考多少個520(或350、

195)是1000o

8.練一練

(1)一瓶洗發(fā)水有200毫升,()瓶這樣的洗發(fā)水正好

是1升。

(2)一瓶果汁有250毫升,()瓶這樣的果汁正好是2

升。

(3)一瓶醬油有500毫升,()瓶這樣的醬油正好是3

升。

(4)一瓶可樂有750毫升,()瓶這樣的可樂正好是3

升。

三、布置課后練習

補充習題的剩余題目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練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第6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第一單元補充習題(2)

教學目標:4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升和毫升的換算,并能正確、熟練

地進行換算。

5.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地使用

合適的容量單位。

3.能對一些常見容器的進行估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認識能力。

重點難點:3.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使用合適容量單位,對常

見的容器進行估計。

2.升和毫升的換算。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二、揭示課題:

升和毫升練習

二、練習指導

1.1升=?毫升(1000)

2練.習

15升=()毫升8000毫升=()升

13升=()毫升6000毫升=()升

5升=()毫升3000毫升=()升

7升=()毫升9000毫升=()升

3.出示補充習題第5題

一個大□本可以裝1升水,一個玻璃杯可以裝180毫升水。

往一個大口杯中倒入5玻璃杯水后,再倒入多少毫升水就正好可

以裝滿這個大口杯?

指導學生在做題是要注意審題,要有一個1升=1000毫升

的單位換算過程,要注意解題格式,最后一定還要有答。

1升=1000毫升

5x180=900(毫升)

1000-900=100(毫升)

答:再倒入100毫升水就正好可以裝滿這個大口杯。

4.練一練

一瓶牛奶的容量是2升,小明每天喝200毫升牛奶,喝了8

天,這些牛奶喝完了嗎?如果沒有,那還夠小明喝幾天的?

2升=2000毫升

200x8=1600(毫升)

2000-1600=400(毫升)

400-200=2(天)

答:這些牛奶還沒喝完。還夠小明喝2天的

5出.示補充習題

(1)第6題

小星在家榨果汁,榨了4杯西瓜汁,每杯300毫升,還榨

了800毫升橙汁。他一共榨了多少升果汁?

4x300=1200(毫升)

1200+800=2000(毫升)

2000毫升=2升

答:他一共榨了2升果汁

(2)第七題

6瓶橙汁有3升,5瓶蘋果汁有2升,比較1瓶橙汁和1瓶

蘋果汁,那瓶多一些?

3升=3000毫升

3000-6=500(毫升)

2升=2000毫升

2000-5=400(毫升)

答:1瓶橙汁多一些

(3)第8題

2

在自己做的量器上找到IL、%L、/4L.%L,想一想,如果用

mL表示,分別是多少mL?你能在下面填一填嗎?

2

1L=()mL/4L=()mL

%L=()mL%L=()mL

要先引導學生找出1升到底在什么地方,在讓學生平分成4

份,在讓學生求出正確答案。

2

1L=(1000)mL/4L=(500)mL

1AL=(250)mL%L=(750)mL

三、布置課后練習

自己根據(jù)課本第7頁的“動手做”做出一個量器。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練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第1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頁例1。

教學目標:1.充分利用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和已積累的除法計算經(jīng)驗,

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兩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算和筆算方法,并能正確

進行計算。

2.在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

重點難點:靈活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學會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shù)

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學會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小黑板出示)

1.筆算:484-4=654-6=934-3=

2指.名學生板演,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新授。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例題圖。

提問:從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幫助解決什么問題?要求

“要打成幾包”怎樣列式?

2.學習□算方法:

⑴提問:60?20等于幾?你們會□算嗎?

⑵組織學生分組交流口算方法并匯報討論情況,師小結。

3.完成“練一練”。

⑴出示四組題,要求學生豎著一組一組地完成。

⑵集體訂正,并說說可以如何口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

4學.習筆算方法:

⑴60+20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試列,指名學生板演。

⑵訂正:說說自己筆算的方法,錯誤的學生請你找出原因。

⑶練習:80?40。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說說筆算過程。

5.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964-20150+30。學生獨立完成,指名

板演。

(2)說說筆算過程,并問問學生怎樣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3)提問:怎么樣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呢?怎樣驗算?

11.學生們驗算,注意格式的講解。

三、鞏固算法練習。

1.□算下面各題(練習二第1題)。

1204-20704-103004-603204-403504-70

7204-90

學生口算。其中一、二題說說口算方法,□算方法合理就可

以,不強求統(tǒng)一。

2.練習二第2題。

學生練習并驗算。說說計算方法,商的位置,驗算方法。

3.練習二第5題。

⑴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⑵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幾倍用什么方法做?如何列式?

⑶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習二第3.4題。

板書設計

第2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9頁例2。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jīng)歷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試商過程,初步感受試商的

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除法。

2.使學生在探索、練習中不斷豐富積累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方

法,逐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初步感受試商的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除法,估計

商的大致范圍。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小黑板出示)

1.□算下面各題,指名說出其中一、兩題的思考方法。

1204-405604-704204-602404-80

3204-40

二、新授。

1.出示例題圖,指名說說題意。

提問:要求“可以分給幾個班”算式怎樣列?學生列式。

2.提問:380?30得多少,你們能估計一下商大約是多少嗎?

⑴估算出結果。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結果和方法。

⑵筆算出結果。

①學生嘗試完成,師巡視指導。(提示: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夠除

嗎?)

②提問: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這個1要寫在商的什么位

上?為什么?商的個位是幾?怎么來的?

③組織驗算。

讓學生獨立進行驗算。

比較計算結果和估算結果,使學生明白兩者的相互支持作用O

④小結筆算方法

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可以先看被除數(shù)前兩位,如果前兩位夠

除,就先用前兩位除以除數(shù),得到的商要寫在十位上。

3.教學試一試。

⑴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的兩題,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⑵比一比: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進一步明

確計算時要先看被除數(shù)前兩位)

4.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⑴同學們分小組說一說,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可以怎樣算?

⑵師小結,補充完整。

筆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應先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數(shù),前兩

位不夠除,再看被除數(shù)的前三位數(shù),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

位的上面。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2.練習二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7題。

⑴出示三組題,讓學生一組一組計算。

⑵讓學生比較每組兩道算式計算過程中有什么不同。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第3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1頁8T5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算和筆算方法,幫

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進一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的能力。

2.使學生能過練習,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

思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自學的能

力。

重點難點:學生進一步鞏固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口算和筆算方法,提高綜合運

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小黑板出示)

1.計算下面各題。

3604-30=11.11.3104-30=11.11.4214-40=

7204-60=11.11.3404-20=11.11.5234-50=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上黑板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基本練習、查漏補缺。

1.□算下面各題。(練習二第10題)

要求學生一組一組完成,完成后讓學生說一說上下兩道題的

聯(lián)系。

2.練習二的第11題。

⑴出示第11題,請學生讀一讀題目要求。

⑵學生獨立思考估計一下每題的商,指名回答。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師巡視指導。

⑷集體訂正時,選擇其中兩題說說筆算過程。

⑸說說怎樣筆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1.練習二第12題。

先讓學生說清楚每道算式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

指名四位同學進行板演,最后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14題。

學生獨立審題。提問:卡車要運走哪些水果?解答這道題時

要先求出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學生列綜合算式時的運

算順序)

3.練習二第13題。

(1)學生獨立計算,完成表格填寫。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張表,看看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將自

己的觀點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3)組織全班交流,教師可適時點撥,使學生初點體會除法

算式中的“商不變的規(guī)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些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二第8.15題。

板書設計

第4課時(月日)NO:

教材第12頁例30

教學內(nèi)容:

使學生經(jīng)歷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試商的過程,初步掌握把除數(shù)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不需調(diào)商的三位

教學目標:

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筆算。

1.初步掌握把除數(shù)看作接近的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的方法。

重點難點:2.能正確計算不需調(diào)商的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筆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答:

⑴96里面最多有幾個30?

(2)190里面最多有幾個30?

⑶74里最多有幾個20?

⑷274里最多有幾個20?

2□.答補充與修改

42心()31弋()69-()752()

二、新授。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⑴出示例題圖,請同學們說說從圖上知道些什么,要我們解

決什么問題?

⑵請學生列出算式?

⑶組織學生估計一下它的結果,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樣想

的?

2.筆算96?32。

⑴提問: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請大家用豎式來算一算。

⑵學生嘗試練習,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你是怎樣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

⑶組織學生驗算,看看算得對不對。

三、模仿訓練、加強理解。

1.完成“試一試”。

⑴出示題目,質(zhì)疑:可以先怎樣估計一下商?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說說計算過程,提問:你是把39看作多少來試商的?

⑶討論: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小結: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可以把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

2.完成練一練。

學生根據(jù)提示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四、鞏固訓練。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1)出示題目要求,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各題都是把除數(shù)看作幾十數(shù)試商的。

(3)學生們獨立計算,并指名板演,選幾題讓學生說說計算

過程。

五、全課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第5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5頁練習三2-6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試商

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2.通過提高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1.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試商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導入。

提問: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

二、基本練習、查漏補缺。

小黑板出示口算練習

444-490X6016X62704-60

15X4464-295H-51804-30

學生口算,請生回答

三、對比練習、辨析異同。(練習三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要求一組一組對比著做。指名回答,教師板

書答案。

比一比,每組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四、指導練習。

1.練習三第5題。

⑴請學生想想每題的商是幾位數(shù),然后指名回答。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尤其要說清試商的方法。

⑷提問: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怎樣驗算?

2.練習三第2題。

⑴出示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審題。讓學生明確從題目中我們已

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⑵提問:如何求出兒童劇每天播放的多少分鐘?要求多少能

播放完,應該怎樣列式?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3題。

⑴出示題目,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⑵提問:如何求出每位阿姨每天編織的中國結數(shù)量?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6題。

⑴出示題目,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⑵學生獨立完成,把結果填在表格里。

⑶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⑷引導學生觀察上表,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說出:要

生產(chǎn)水泥的噸數(shù)越多,需要的天數(shù)也就越多。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些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第6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13頁例4。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

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

培養(yǎng)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

際問題。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

1.看圖提問并解答。

圖1:顯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平均每盒有多少個?

圖2:顯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標注“6個裝”,旁邊

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一共有多少袋?

2.根據(jù)問題選擇條件解答。

二、學習新課

1.觀察圖意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問: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數(shù)

學信息?

提問:題中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自主探索。

(1)出示自學提示:找出有聯(lián)系的兩個條件,說說可以先算

什么?

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第一種解法:2244-2=112(本)11.1124-4=28(本)

綜合算式:224+4+2=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jù)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jù)哪

兩個條件來求的?

第二種解法:4X2=8(層)11.11.2244-8=28(本)

綜合算式:224+(4X2)=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jù)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jù)哪

兩個條件來求的?

3.繼續(xù)討論交流。

(1)這兩種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這題可以怎樣檢驗?

(3)回顧解決問題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4.完成練一練。

三、應用提高

1.練習三第9題。

依次出示兩道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最后提出問題并解答。

2.練習三第10題。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出示一個藥瓶,通過投影放大顯示藥瓶上

的相關信息一一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問題:這瓶藥可以吃多少天?

讓學生先討論這些信息的含義,再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

并交流匯報。

3.練習三第12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再讓

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最后讓學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饋時,教師分別提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據(jù)哪

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

針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兩種解法進行比較。

4.練習三第14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審題。說說解決第一個問題需要哪些

條件?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學生獨立解決,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三第11.13題。

板書設計

第7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6-17頁練習三15-20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鞏固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試商方法,提高計算

的正確率和速度。

2.通過練習,進一步了解用連除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決

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1.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試商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

1.聽算

804-2214-7394-31004-4814-9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15題。

先說出商是幾位數(shù),再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生小結:做除法計算時,先說出商是幾位數(shù)后再計算,可

以幫助我們不至于把商中間或末尾的0漏掉。

2.練習三第16題。

依次出示兩組題目,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再說說每組中

兩道算式有什么關系?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練習三第17題。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觀察,再結合上一題中的發(fā)現(xiàn)?和同桌

交流下,你打算如何計算這三道題目?然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

回答,集體訂正。

總結:恰當選擇計算方法,可以讓我們計算更加簡便。

4.練習三第18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獨立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時,說說自己的解題想法?

5.練習三第19題。

(1)學生獨立審題,說說兩道題分別用什么方法來做?

(2)交流對比:這兩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

6.練習三第20題。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題。

(1)出示情景圖,學生讀題、審題。

(2)討論:抬一個西瓜需要2只小猴,現(xiàn)在只有3只小猴可以

怎樣分組?根據(jù)小猴的分組,說一說怎么分配路程才公

平?再算一算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四、全課小結。

通過練習,你又獲得了哪些解題經(jīng)驗?

板書設計

第8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8頁例5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jīng)歷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試商的過程,初步掌握“四

舍”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shù)除商是一

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

2.初步學會把除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調(diào)商的方法。

3.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重點難點:1.學生經(jīng)歷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試商的過程,初步掌握“四舍”的

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shù)除商是一位數(shù)

的筆除法。

2.初步學會把除數(shù)看成整十數(shù)調(diào)商的方法。

3.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

1.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自己練習本上計算。

704-9694-205204-60

集體訂正后,讓學生說一說用整十數(shù)除怎樣試商。

2.□答:下面的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20X()<8330X()<158

40X()<25020X()<98

二、新11.授。

1.引入新課。

2.教學例題

⑴出示例題圖,提出問題,引出算式。

提問: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級一班平

均每人借書多少本?”可以怎樣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筆算方法。

①提問:272934可以怎樣試商?為什么要把34看作30試

商?你估計商應是幾?

②學生獨立嘗試。

讓學生根據(jù)估計的商,試著算一算。師巡視指導。

③交流算法。

提問: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辦?

提問: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④學生獨立完成豎式

學生完成豎式計算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核對,幫助

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格式。

⑶師歸納概括、模仿訓練、加強理解。

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各題的豎式,然后指名口答,讓學生說一

說各題準確的商,并讓學生說一說確定商的理由。

⑷階段小結

試商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用“四舍”法把除數(shù)看作一個整十數(shù)后,

有時試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筆被除數(shù)大了,這時我們就要把商改成比

初商小1的數(shù),也就是要“調(diào)商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題。

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

說每組的兩題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區(qū)別。

2.“練習四”第2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題中三小題的計算過程,找出錯在哪里,

并加以改正。

3.“練習四”第4題。

⑴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⑵本題解答過程:1844-23=8(棵)

⑶集體訂正后,教師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

數(shù)的筆算除法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還有哪些不懂的?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四第3題。

板書設計

第9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9頁例6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

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shù)除商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

2.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3.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重點難點:1.學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

算用兩位數(shù)除商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

2.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引入。

1.豎式計算

⑴91?203264-502804-30

⑵96?323264-532004-43

2.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除數(shù)個位是1.2.3.4的兩位數(shù)除

法,你認為試商時要注意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

兩位數(shù)的筆算。

二、新11.授。

1.教學例題

⑴出示例題圖。提出問題,引出算式。

提問: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級二班平

均每人借書多少本?”可以怎樣例式?

⑵探索“252?36”的筆算方法。

①提問:252+36可以怎樣試商?為什么要把36年作40試

商,你估計商應是幾?

②獨立嘗試

讓學生根據(jù)估計的商,試著算一算。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

生在計算中存在的問題。

③交流算法。

先指名把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進行全班核對。

再提問:商6對嗎?為什么?

教師強調(diào):計算過程中要注意調(diào)商,命名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

⑶歸納概括

⑷比較,發(fā)現(xiàn)異同點。

讓學生比較“372+34”和“252+36”的計算過程,找出相

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先獨立觀察、比較,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然后教師

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相同點:這兩題都是把除數(shù)整十數(shù)試商;這兩題都要調(diào)商。

不同點:34看作30用的是“四舍”法,36看作40用的是“五

入”法;調(diào)商的方向不同,用“四舍”法取除數(shù)近似值的,要把

商調(diào)小1,用“五入”法取除數(shù)近似值的,要把商調(diào)大lo

三、模仿訓練、加強理解。

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各題的豎式,然后指名口答,讓學生說一

說各題準確的商,并讓學生說一說確定商的理由。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5題。

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

說每組的兩題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區(qū)別。

2.“練習四”第6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題中兩道小題的計算過程,找出錯在哪里,

并加以改正。

3.“練習四”第7題。

(1)先讓學生觀察表格,說一說從表格中你獲得了哪些信

息?

(2)平均每棵狒猴桃的產(chǎn)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水蜜桃的

產(chǎn)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臍橙的產(chǎn)量是多少千克?

五、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作業(yè)布置

練習四第7題。

板書設計

第10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1頁練習四第9T3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并能夠熟練地

進行試商和調(diào)商。

2.通過練習,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

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

意識,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精神,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重點難點:1.能夠熟練地進行試商和調(diào)商。

2.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

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意識,培養(yǎng)認

真負責的精神,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復習導入。

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時我們應該如何試商?(四舍

五入)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調(diào)商”?

二、基本練習。

筆算:練習四第11題。

⑴先指名說出各題怎樣試商。

⑵讓學生獨立計算。

⑶集體訂正。

三、指導練習。

1.練習四第9題。

⑴要求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題目。

⑵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⑶說一說每組中的兩題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不同?

2.練習四第10題。

⑴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估計一下每題的商大約是多少。

⑵同學們算一算,指名板演。

⑶集體訂正。

⑷提問:你今天比昨天估計的準了些嗎?為什么?

四、解決問題。

1.練習四第12題。

⑴指名讀題。

⑵同學們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集體訂正。

2.練習四第13題。

⑴出示情景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

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

⑵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騎電動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

多少小時?……再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解答?

⑶學生獨立解題后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第11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2頁練習四14-20題。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先思考再計算,邊計算邊思考,計算后再思考,

在思考中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

2.鞏固學生已掌握的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口算及筆算,能夠熟

練地進行試商和調(diào)商。

3.使學生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意識,培

養(yǎng)認真負責的精神,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重點難點:1.掌握的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口算及筆算,能夠熟練地進行試商

和調(diào)商。

2.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

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揭示課題、復習舊知。

口算:出示練習四第14題。

1.學生口算。

2.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二、基本練習。

筆算:練習四第15題。

⑴指名讀題。

⑵同桌之間活動:一位同學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再估計一下商

可以是多少,另一位同學通過筆算來驗證,然后兩位同學交換,

同桌比一比,看哪一位同學估計的最準。

⑶指名匯報。

⑷說說估商準確率高的方法是什么。

三、對比練習、辨析異同。

練習四第16題。

⑴指名讀題。

⑵以小組為單位活動:估計一下這些算式商的最高位可能是

幾,商可能是多少?組內(nèi)同學討論。

⑶分組將剛才估計的題目再筆算一下,來驗證自己估計的準

不準。學生練習。

⑷全班交流、訂正。

⑸指名請出估計得最準的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經(jīng)驗。

四、課堂練習。

解決問題

1.練習四第19題。

⑴指名學生讀題。

⑵質(zhì)疑:要求養(yǎng)雞只數(shù)是鴨九倍,應先求什么?

⑶指名板演。

⑷集體證下。

2.練習四第20題。

⑴出示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通過這幅圖你知道了

什么?

⑵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嗎?(出示2個問

題)。

⑶學生獨立完成。

⑷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是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的。

⑸全班交流并集體訂下。

思考題

1.在計算正確的商之后,我們可以先根據(jù)題目的意思列出這

樣的算式:

()4-72=()

()4-27=26........18

2.根據(jù)這樣的算式,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正確的商應該是多少。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第12課時(月日)NO: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3頁例7o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L理解商不變的規(guī)律。

2.歸納商不變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過程:補充與修改

一、鋪墊導入(快速口算)。

904-30=4504-50=4804-40=3604-

30=

840+20=60004-1000=70004-1000=4004-

200=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究商不變的規(guī)律。

1.課件演示情境:孫悟空讓豬八戒先填寫下表,再回答問

題。

被除數(shù)除數(shù)除法算式商

100201004-205

100X220X22004-40

100X420X4

1004-2204-2

1004-4204-4

①豬八戒只會計算第一道,后面幾道由同學們幫豬八戒計算。

②孫悟空提問:“什么數(shù)變了,什么數(shù)沒變。"豬八戒不會,

同學們幫助他回答。(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變了,商沒有變。)

2.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主交流,探究規(guī)律。

教師注意引導““從第一行到第二行,被除數(shù)怎么變了,除

數(shù)怎么變了,商怎么樣?”

(1)讓同學們?nèi)芜x兩行探究“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是怎樣變的?!?/p>

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先和前后左右同學交流一下,然后集體匯報交

流。

(2)匯報交流。師多指幾名學生說,然后適時引導學生說出:

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shù),商不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

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商不變。

(3)進一步討論:同時乘的一個數(shù)和同時除以的一個數(shù)中的這

個數(shù)是任意數(shù)嗎?有沒有哪些數(shù)不可以的嗎?為什么?現(xiàn)在你可

以有一句話概括下你發(fā)現(xiàn)的這個規(guī)律嗎?

(4)小結: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0除

外),商不變。

(二)模仿練習,鞏固對規(guī)律的認識。

完成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五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下每組中三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的變化

情況,再獨立完成,最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練習五第2題。

先讓學生默算,指名回答時隨機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3.練習五第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