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語文_第1頁
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語文_第2頁
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語文_第3頁
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語文_第4頁
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語文

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我國唐代畫家張璟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理論,對我國傳統(tǒng)山水畫

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何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畫家要以造化為師,深入自然,

觀照內(nèi)心,通曉自然規(guī)律,豐富對自然的精神感受,把造化之美升華為藝術(shù)之美。它既是中

國山水畫發(fā)展的核心思想之一,又蘊含著豐富的藝術(shù)哲學思想和美學價值,對當下寫生創(chuàng)作

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dǎo)意義。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高度概括了“立萬象于胸懷”的審美過程,即從自然萬象到藝

術(shù)意象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皫熢旎弊钣行У耐緩奖闶菍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身

即山川而取之”的美學命題,即畫家要在真山真水的寫生中進行審美觀照,”遍歷、廣觀,

然后方知筆墨去處”,“遍歷”和“廣觀”成為“外師造化”的重要方法。

“遍歷”,需要畫家綜合自身修養(yǎng)去行萬里路。通曉詩詞、書法等能使繪畫雅正。如《仁

懷山區(qū)寫生》,作者何加林以空靈的筆墨描繪了古村、老樹等詩意化的鄉(xiāng)村美景,淡淡的鄉(xiāng)

愁在畫面中彌漫開來。這是藝術(shù)家遍尋傳統(tǒng)村落,以詩達意、以畫存形的結(jié)晶。畫家要帶著

一顆文心,以“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文心雕龍》)的熱情遍游山川,

在客觀實景的游歷中將審美體驗與創(chuàng)作融會貫通。

“廣觀”,要求畫家合理把握觀察事物與認識規(guī)律的方法,即所謂“致廣大而盡精微”。

行走于高山大野、山花爛漫之間,創(chuàng)作者能夠''遠觀其勢,近取其質(zhì)”,如盧禹舜的《山村

寫生》,從大處著力顯勢,注重景物的取舍和意境渲染,在筆墨關(guān)系上營造出萬千氣象;從

小處著眼求變化,精雕細琢表現(xiàn)一山一石、一花一草,讓人們感受到一種全新語言風格里的

浪漫氣息,滲透出渾厚華滋的審美特征。所以說,“廣觀”需要畫家通過觀察研究自然規(guī)律,

取得宏觀的認識,而后盡其情意,再從微觀層面由小觀大,由表及質(zhì),由此參悟山水畫的內(nèi)

在之美。

“方知筆墨去處”講的是對景寫生的實踐?!氨闅v”“廣觀”是人與自然對話的第一個

過程,即觀察與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對景寫生則是表現(xiàn)規(guī)律,是以筆墨取天地之生氣,反映“觀物觀

我”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技”和“道”兩個層面。其中,“技”是要求畫家在積累素材的過

程中尋求新的筆墨語言,在筆墨之美中創(chuàng)造新的表現(xiàn)方式,在尊重自然美的基礎(chǔ)上找到在中

國畫審美范疇內(nèi)的理性表達。如李崗的作品《南坪寫生》阿勒泰寫生》,充分表現(xiàn)了地域題

材與意境營造的獨特價值。藝術(shù)家針對不同的地域風貌采用不同的筆墨語言,濕筆暈染、枯

筆皴擦等手法的運用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特定自然環(huán)境的風貌。在“道”這一層面,則要表現(xiàn)出山

水的神、情、氣、韻,作品要能體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傳統(tǒng)哲學精神,要能賦予自然萬象人

文精神屬性,這也正是中國繪畫的精妙高深之處。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在寫生中解讀自然、表現(xiàn)自然,是實現(xiàn)“物象之真”和“規(guī)

律之真”、實現(xiàn)山水畫“可觀、可行、可居、可游”之妙境的不二法門。同時,它也是達到

客觀與主觀互通互融、高度統(tǒng)一的極佳方法。將自然萬物轉(zhuǎn)換入有情思、有生命的藝術(shù)世界

1

中,是升華自然表象的必由之路。

(摘編自姜寶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一小議山水畫寫生》)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理論,是實現(xiàn)山水畫妙境的不二法門。

B.“遍歷”是讓畫家?guī)е活w文心去行萬里路,從而使其創(chuàng)作與其審美體驗融會貫通。

C.“廣觀”對畫家的要求是盡覽祖國各地之高山大野,把握自然規(guī)律,取得宏觀認識。

D.”方知筆墨去處”即在寫生實踐中表現(xiàn)自然規(guī)律,反映畫家“觀物觀我”的全過程。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解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指出其價值,引出了對"師造化"方法的論述。

B.文章引用《文心雕龍》中的名言,指出了畫家行萬里路去遍尋鄉(xiāng)村美景時應(yīng)有怎樣的

熱情。

C.文章舉《山村寫生》之例,論證了畫家應(yīng)參悟山水畫的內(nèi)在美,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方式來

表現(xiàn)它。

D.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jié)構(gòu),首段和末段為“總”,中間四段為“分”,論證層次

十分清晰。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林泉高致》中提到的“身即山川而取之”乃是張所說的“師造化”的最有效途徑,

是“立萬象于胸懷”過程的前期階段。

B.一個畫家如果想讓自己的繪畫“雅正”,唯有通曉詩詞和書法方可,這兩樣是畫家所

應(yīng)具備的綜合性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C.從盧禹舜的作品看,他能比較合理地把握觀察事物與認識規(guī)律的方法,既可以從宏觀

上認識自然,又能從微觀上表現(xiàn)自然。

D.《南坪寫生》《阿勒泰寫生》無疑是李崗對景寫生實踐的佳作,它們在"技"的層面必

然有著新的筆墨語言、表現(xiàn)方式。

(-)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給水分子拍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的直徑只有一根頭發(fā)絲的百萬分之一,而且在

液態(tài)情況下,水分子運動非??臁E恼盏牡谝粋€難題,就是給它選擇一個合適的襯底。以前,

科學家一般是以金屬作為襯底,這次我國科學家選取了金屬表面生長的絕緣薄膜(氯化鈉)

作為拍攝的襯底,從而使水分子本征的軌道結(jié)構(gòu)得以保留。拍攝水分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另外一個

挑戰(zhàn),就是單個水分子的信號強度異常微弱,對實驗儀器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過去三年,江

穎課題組主要致力于超高分辨率的掃描探針顯微鏡系統(tǒng)的研制和開發(fā),在單分子成像和操控

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進展。在此基礎(chǔ)上,江穎課題組和王恩哥課

題組緊密合作,通過仔細地論證和不懈的探索,捕捉到水分子更清晰的面貌?;诖?,研究

人員可以進一步確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確定其空間結(jié)構(gòu)。

(摘編自《我國科學家拍攝到水分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材料二:

一個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gòu)成的。已知氧原子與氫原子體積不等,因此,

它們對熱能量的容納度也不等,這就像兩個深淺不一的水坑能夠容納不等量的水一樣。當氧

原子與氫原子同處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這個環(huán)境的溫度不斷升高時,首先是氫原子達到熱飽

和態(tài),此時溫度繼續(xù)升高,氫原子由于不能再容納多余的熱能量,成為一個固定溫度的熱飽

和體,而氧原子由于體積大則可以繼續(xù)升溫,然后才會達到熱飽和態(tài)。等到氧原子達到熱飽

和態(tài)時,與氫原子必然場力不等,這是因為氧原子體積大,體內(nèi)的熱能質(zhì)量大于氫原子。這

2

時,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與氫原子由于場力不等,出現(xiàn)剩余斥力,從而造成它們斥離而分解。

那么,如果情況相反呢?在封閉的環(huán)境內(nèi)由高溫到低溫時,兩種原子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如

正在新生態(tài)中,這時氧原子于氫原子群中新生,可以在降溫下快速達到與氫原子場力相等的

瞬間,使水分子產(chǎn)生。

OOO

OOO

氫原子氫原子群

材料三:

美國能源部SLAC實驗室、斯坦福大學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

隊在《自然》雜志發(fā)文稱,他們首次直接觀察到了被激光激發(fā)時,水分子中氫原子對鄰近水

分子的“拉扯”作用。當一個受激發(fā)的水分子開始振動時,它的氫原子會將相鄰水分子中的

氧原子拉得更近。

分子中帶正電的氫原子和相鄰分子中帶負電的氧原子之間架設(shè)著氫鍵網(wǎng)絡(luò),將水分子聯(lián)

系在一起,復(fù)雜的氫鍵網(wǎng)絡(luò)造就了水的奇特性質(zhì)。由于氫鍵的運動非常微弱且迅速,對其進

行直接觀察一直是個大難題。這一次,研究人員終于借助SLAC的“高速電子攝像機"MeV-UED

將難題攻克。

(摘編自《科學家首次捕捉水分子間的“量子拉扯”》)

4.下列圖解,不符合材料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一項是(3分)

O升-_o韁續(xù)升退一0

一O???----------*1。

(封閉)(然地和態(tài))(熱飽和體)

。升5-。-續(xù)升-_C

B.3+。*o*U

(封閉)(絡(luò)飽和態(tài))(絡(luò)飽和態(tài))

(封閉)(均達熱飽和態(tài))(分解)

口。北上一03晅>舞但

(封閉新生劫0s生)/生)生)

5.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水分子的直徑只有一根頭發(fā)絲的百萬分之一,故為其拍照十分困難,但是我國科學家

卻克服困難,捕捉到了它更清晰的面貌。

B.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氫原子的體積不同,其熱能量的容納量也不同,一般來說,氧原子

的體積大一些,其容納量也相對較大。

c.當氧、氫兩種原子同處于密閉空間里不斷升溫時或者降溫時,就必然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

水分子因斥離而分解,形成水分子。

D.水分子中氫原子對鄰近水分子中的原子有“拉扯”作用,美國及瑞典的研究團隊首次

直接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并在《自然》上發(fā)表。

6.我國科學家與國外科學家關(guān)于水分子結(jié)構(gòu)的研究有何意義?給我們以后的科學研究

帶來哪些啟示請簡要說明。(6分)

3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訪少陵原

馮健男

出西安市南門南行,到韋曲。再南行,道分為二,一路東到杜曲,是杜甫居住和吟唱過

的地方;一路西到王曲,是柳青居住和寫作過的地方。這一帶就是少陵原。漢宣帝許后葬于

此,其墓小于宣帝杜陵,故名少陵。但人民群眾哪里記得這些,他們只知道這是“少陵野老”

“杜陵布衣”杜甫安家之處,也是“人民的作家”“土地的兒子”柳青落戶之地。也正是因

此,我訪問少陵原。

杜甫居長安有十年之久,后人在這里建有杜公祠。杜公祠在哪里在杜曲公路東側(cè)的山林

中。走上山腰,登上長長石階,但見依山筑起青灰色圍墻,一端有門,上書“杜公祠”。進

得門去,是一庭院,綠蔭蔽天,青蓋地,境界清幽。杜公祠的主要建筑物,是迎面而立的正

廳,早已陳舊破落,門上落了鎖;我走上前推了推門,只能從門縫窺見杜甫塑像,在寂靜和

塵封中端坐沉吟。

我在庭院中的樹影里徘徊,感嘆杜公祠的零落寂寥。不過又感到,此情此景,倒是適于

人們聯(lián)想千年前詩人的生活遭際。詩人自云,"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醉時

歌》),"長安布衣誰比數(shù),反鎖衡門守環(huán)堵”(《秋雨嘆》)。當時的杜甫是那樣窮困,

他的妻兒從洛陽遷到這里,不到一年就難以生活下去,他只得把家小送到奉先(陜西蒲城)

的親戚家寄居。他目擊權(quán)貴的荒淫,同情人民的疾苦,自己又有了酸辛的生活實感,因而寫

出了一些不朽的詩篇,發(fā)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自

京赴奉先縣詠懷》)的慨嘆。杜甫是人民的詩人。

柳青故居在少陵原下的皇甫村,原是位于村北高處的中宮寺,柳青加以修整,在這里住

了十四年,直到“文化大革命”被迫離此。可嘆的是,柳青并不是古人,而他的故居竟也蕩

然無存,只剩廢墟。與此相連而又高出于此的神禾原,是柳青生前散步和遠眺的地方,后來

成為柳青的葬地,立有墓碑。當?shù)厝擞羞@樣四句話悼柳青:“扎根皇甫,千鈞莫彎;方寸未

死,永在長安?!倍嘧约阂苍f過這樣四句話以明志:“襟懷納百川,志越萬仞山;目

極千年事,心地一平原。”我立在柳青墓旁,俯視原下的皇甫村和高河,展望古老的樊川和

終南山,想見柳青之為人。

杜甫于746年到長安時三十五歲,四十歲后定居少陵時已自稱“少陵野老”;柳青于

1952年到長安時三十六歲,當?shù)厝藗円惨炎鹚麨椤袄蠞h”了。柳青也確有“少陵野老”風

采,其裝束、神態(tài),和群眾的關(guān)系,全然是一老農(nóng)。當然,柳青所處的時代、所懷的志向,

大不同于杜甫。杜甫到長安,就是來到皇帝的身邊,他想要在京城里求得官職;柳青到長安,

卻是投身于農(nóng)民群眾之中,跟他們一起進行改造農(nóng)村的斗爭。他在這里寫下的小說,是新時

代的“詩史”。

我走下神禾原,進了皇甫村,訪問了幾戶柿樹院,聽人們說起“柳老漢”的事。他們說,

老漢生前,是他們莊稼院里的??停凰麄冋f,老漢的書寫得真,寫出了當年皇甫村由窮變富

的情景,不過到后來,光景又不行了;他們還說,柳青要是還活著,就會寫新的創(chuàng)業(yè)史,因

為近幾年來,皇甫村實行了生產(chǎn)責任制,又由窮變富,蛤蟆灘變成了"興隆坊”。我對這里

的人們使用"興隆坊"這個古色古香的名詞來形容和夸贊他們家鄉(xiāng),感到莫大的興趣。唐代的

都城長安劃分為"坊",如大雁塔在“晉昌坊”,小雁塔在“安仁坊”,等等;皇甫村的農(nóng)民

稱他們家園為“興隆坊”,可謂古為今用。當然,我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偉大現(xiàn)實和前景并不

是“貞觀”“開元”之治所能比的。請看這里的農(nóng)民,正在以國家和時代的主人的豪邁姿態(tài)

在耕種稻田,經(jīng)營副業(yè),興建學校,創(chuàng)造文明,這樣壯麗的現(xiàn)實和雄偉的氣象,應(yīng)使柳青之

靈感到欣慰,也使杜甫詩翁的百結(jié)愁腸為之一解吧!

4

從皇甫村返西安市,路過王曲。這是一個熱鬧的市鎮(zhèn),曾是柳青常來買日用品和觀察生

活的地方。這里有一座醫(yī)院,是柳青提供《創(chuàng)業(yè)史》全部稿費所建,造福人民,而不為群眾

所知。

由王曲北行,至韋曲。1974年秋,柳青曾從西安遷居于此。他本來想要遷回皇甫,但

那里的家已土崩瓦解,不能歸去,無奈,只得棲身韋曲。好在這里也是長安縣的農(nóng)村,離皇

甫又只有十五里路,村里常有人來看望他,他又如魚得水,恢復(fù)創(chuàng)作生活了。這是十年前的

事情。四年后,柳青就與世長辭了。

在一千多年以前,杜甫曾多次到韋曲。其《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云:“韋曲花無賴,

家家惱殺人”“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山林在韋曲

西塔陂)之二有云:“百頃風潭上,千重夏木清。卑枝低結(jié)子,接葉暗巢鶯?!逼湮逵性疲?/p>

“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闭媸呛镁昂迷姟N衣巾f曲街頭,

猶自感謝老杜詩篇,助我游興,啟我情思。

(有刪改)

7.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段提到漢宣帝許后的典故,點明了該地取名“少陵”的原因,同時使她與杜甫、柳

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后者受人敬仰的特點。

B.文章寫杜公祠的正廳“早已陳舊破落”,批評了相關(guān)部門對景點保護之不周、開發(fā)力

度之不足,寫出杜公祠遭冷落被棄置的社會現(xiàn)實。

C.第五段雖然把柳青與杜甫的志向和行動進行了比較,但并沒有貶低杜甫的意思,因為

他們所處時代不同,所秉持的理想信念也不同。

D.杜甫和柳青有多個相似點:一被稱為人民的詩人,一被稱為人民的作家,都有人民性;

都接近人民而有相同的風采;都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8.文章把杜甫和柳青對舉著進行敘述和評析,這樣安排有怎樣的效果?(6分)

9.作者在文末大量引用了杜甫在韋曲創(chuàng)作的詩句,產(chǎn)生了怎樣的作用?(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諒暗,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懼,患之。高

宗乃言日:“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類也,茲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

故言無遺者。

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笔逵菹玻愿嬷?/p>

公。周公以請日:“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與虞戲也?!敝芄珜θ粘悸勚熳訜o戲言

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5

荊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漏①”.成公賈入諫,王曰:“不轂禁諫者,今子諫,何故?”

對曰:“臣非敢諫也,愿與君王譙也。有鳥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飛不鳴,是何鳥也?”

王曰:“三年不動,將以定志意也不飛,將以長羽翼也不鳴,將以覽民則也。是鳥雖無飛,

飛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明日朝,所進者五人,所退者十人。群臣大說。故《詩》日: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處也,必有與也。”其莊王之謂邪!

齊桓公與管仲謀伐莒,謀未發(fā)而聞于國,桓公怪之。管仲曰:“國必有圣人也.”東郭

牙至,管仲日:“此必是已?!蹦肆钯e者延之而上。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

對曰:“臣竊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對曰:“臣聞君子有三色:

顯然喜樂者,鐘鼓之色也;湫然清靜者,衰經(jīng)之色也;耗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

日者臣望君之在臺上也,艙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君喳而不險②,所言者'莒'

也;君舉臂而指,所當者莒也。臣竊以慮諸侯之不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p>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重言》,有刪改)

【注】:隱語。②嘍而不嗡:嘴張開了而沒有閉上。嘍,張口;嗡,閉口。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

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B.周公對日/臣聞之/天子無戲言/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

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C.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

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D.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

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言無遺者”與“亡矢遺餓”(《過秦論》)兩句中的“遺”字含義相同。

B.“愿與君王斕也”與“愿乞終養(yǎng)”(《陳情表》)兩句中的“愿”字含義相同。

C.“臣竊意之也”與“不能通其意”(《馬說》)兩句中的“意”字含義不同。

D.“所當者莒也”與“對酒當歌”(《短歌行》)兩句中的“當”字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周公旦非常善于勸說,他在周成王跟唐叔虞開關(guān)于封地的玩笑后,請周成王把玩笑變

成現(xiàn)實,周成王就照做了,這樣一來,可謂一舉三得。

B.荊莊王即位后有三年不理政事,目的是觀察朝中誰是奸臣,以便其后罷免他們;成公

賈以鳥的隱喻進行勸諫后,他很快就開始處理政事了。

C.齊桓公與管仲商議的攻打莒國的計劃尚未公布,國人就知道了;管仲推測有圣人在,

后來果然發(fā)現(xiàn)是東郭牙憑借觀察對此做出了準確推斷。

D.文章以殷高宗、周成王、荊莊王、齊桓公四人的事例,論證了君主應(yīng)慎言的觀點,這

個慎言實際也包括肢體語言;慎言才能做到言語不失誤。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類也,茲故不言。

6

(2)臣竊以慮諸侯之不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亂后歸山

杜荀鶴

亂世歸山谷,征顰喜不聞。

詩書猶滿架,弟侄未為軍。

山犬眠紅葉,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終擬致明君。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照應(yīng)題目:不聞?wù)黠A和“亂”字對應(yīng)“亂后”,“歸山谷”直接對應(yīng)“歸山”。

B.第二句中的“喜”字是全詩的詩眼,在思想感情方面統(tǒng)領(lǐng)后面六句內(nèi)容。

C.詩書整齊如故,弟侄沒有被征從軍,頷聯(lián)表明戰(zhàn)亂并未嚴重影響詩人的家。

D.頸聯(lián)極妙:有紅有白,色彩鮮明;有聲有色,視聽結(jié)合;有人有犬,活力充沛。

15.如何理解詩人所說的“此心非此志”?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勸學》中的定語后置句“,”突出了蚯

蚓的兩個缺點,從而為下文轉(zhuǎn)而贊頌它做了鋪墊。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前句以兩個

比喻形容宮殿樓臺的布局曲折回旋和密集,后句則直接感嘆其多。

(3)春水是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如果沒有“春來江水綠如藍",沒有''春水碧于天”,

江南會失去多少秀色?如果沒有“,",李煜

的愁怨何處寄托?如果沒有"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的深情何處尋?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民以食為天。如今的中國是美食大國,無數(shù)菜式令人&。但在新石器時代,

原始先民只有燒、煮、蒸等有限幾種烹飪方式。鼎最早是炊煮食材用的,有點像現(xiàn)在的火鍋。

事實上,類似的三足器皿最早都有在下面放炭火加熱的功能,如鬲、爵等,我們常能在它們

腹底發(fā)現(xiàn)煙臭的痕跡。

鼎的歷史悠久。河南博物院有一件裴李崗文化的“乳釘紋紅陶鼎”,距今有7000?9000

年的歷史,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鼎。所謂【A】“倉縻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在先

民解決了基本溫飽問題后,鼎就逐漸變成了禮器。傳說禹曾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牧貢獻

青銅,鑄為九鼎,并在上面鑄刻名山大川、奇異之物,于是"九鼎"就有了王權(quán)出

和國家繁榮統(tǒng)一的意味。這個故事未必為真,但后來的周禮確實對鼎等青銅器的使用做了嚴

格規(guī)定?!綛】《公羊傳》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而百姓自

然就不能用鼎了。當然,隨著周王室日漸衰微,這些規(guī)定慢慢成了③__________。如曾國

在戰(zhàn)國初期是一個小國,但在其國君曾侯乙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竟然也發(fā)掘出了周天子才

7

能使用的九鼎八答。類似情況在“禮崩樂壞”的東周并不少見。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某烧Z。(3分)

18.文中有A、B兩處引用,一個提供了出處,一個沒有提供出處,原因是什么?(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H(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晚上作業(yè)多而入睡晚,午間不補眠怎么行?目前大部分中小學生中午放學后不回家,

?,但只有一小部分學校配有專門的午休空間,于是學生娃們只能選擇

趴在桌上打個盹兒。②,對于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來說,會不會傷

害脊柱健康?當然會,除非時間很短。除此之外,還可能引起胃脹氣、頸部受涼等一系列

問題。

午休姿勢的三大方案:其一,躺在床上最完美。平躺在一張床上,枕著高度適中的枕頭

入睡。在這種姿勢下,脊柱各部分能得到有效放松,脊柱會處于更加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其二,

③。午睡時,我們可以選擇讓頭部正后方靠在墻上或者椅背上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要讓腰舐部緊靠椅子靠背,或者帶個腰墊承托腰舐部,避免懸空。其三,抱

個立式抱枕睡。在趴睡還是大多數(shù)孩子的無奈之舉的情況下,家長為孩子購買比較高的、不

易變形的立式午睡抱枕,在午休時雙手自然垂抱抱抱枕入睡。這樣可以墊高或固定孩子的頭

部,減輕頸椎和頸后肌肉群趴著入睡的時候受到的壓力,也可以減少和降低胃脹氣的風險。

總之,如果有條件,盡量不要選擇趴在課桌上午睡。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0.第一個自然段的兩個問句有怎樣的不同?請做簡要分析。(4分)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

不得改變原意。(3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十年之旅,國更強盛;生態(tài)更美了,交通更好了,錢包更鼓了,購物更方便了……中國

人的腰桿更硬了,更有了平視世界的底氣。然而,生活節(jié)奏更快了,升學與就業(yè)競爭也更激

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中有一些人躺平了,一些人抑郁了,一些人開始破罐破摔了……

我們應(yīng)以怎樣的心態(tài)進入社會?在祖國愈加繁榮昌盛的當今,我們應(yīng)扮演怎樣的角色?

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以“新時代,新自我”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青桐鳴大聯(lián)考2023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三)參考答案語文

1.C【解析]"廣觀"的要求是畫家"致廣大而盡精微",而選項只講了“致廣大”,沒有

提“盡精微"。另外,"盡覽祖國各地之高山大野"之意于文無據(jù)。

2.A【解析】B項,錯在“指出了畫家行萬里路去遍尋鄉(xiāng)村美景時應(yīng)有怎樣的熱情”。

畫家行萬里路,不是為了遍尋鄉(xiāng)村美景。C項,錯在“創(chuàng)造出新的方式來表現(xiàn)它”,這屬于

下一段的內(nèi)容。D項,錯在“首段和末段為‘總',中間四段為‘分'"。本文一、二段是

“總”,三到五段是“分”,最后一段是“總”。故選A項。

3.B【解析】錯在“唯有通曉詩詞和書法方可”,原文說的是“通曉詩詞、書法等能使

繪畫雅正”,其中的“等”字說明還有其他素養(yǎng)能夠使繪畫雅正。

4.D【解析】原文為“這時氧原子于氫原子群中新生”,由此可知,降溫時先產(chǎn)生“氫

原子群",后產(chǎn)生“氧原子”。

5.B【解析】A項,拍照困難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液態(tài)情況下,水分子運動非??臁薄?/p>

C項,“必然”一詞太絕對,由原文“兩種原子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如正在新生態(tài)中”可知,

并非處于密閉空間里升溫或降溫就一定會出現(xiàn)這兩種情況。D項,"鄰近水分子中的原子”

錯誤,只是對鄰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有拉扯作用。故選B項。

6.【答案】意義:①進一步確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確定其空間結(jié)構(gòu)。②有助于了

解水的奇特性質(zhì)。(每點1分)

啟示:①打破束縛,善于創(chuàng)新。②要善于積累相關(guān)經(jīng)驗。③緊密團結(jié),善于合作。④善

于借助科技外物,攻克難關(guān)。(每點1分)

【解析】第一問,從材料一最后一句可知意義之一是進一步確定水分子在表面上的取向,

確定其空間結(jié)構(gòu);從材料三第二段可知意義之二是有助于了解水的奇特性質(zhì)。第二問,從材

料一中"以前,科學家一般是以金屬作為襯底,這次我國科學家……”可以總結(jié)出要打破束

縛、善于創(chuàng)新的意思;從材料一中“在單分子成像和操控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并取得了

一系列的研究進展”可以總結(jié)出要善于積累經(jīng)驗的意思;從“江穎課題組和王恩哥課題組緊

密合作”,可以總結(jié)出要緊密團結(jié)、善于合作的意思;從材料三最后一句可以總結(jié)出要善于

借助科技的意思。

7.B【解析】錯在“批評了相關(guān)部門對景點保護之不周、開發(fā)力度之不足”,本文是在

紀念杜甫和柳青,與保護景點無關(guān)。

8.【答案】①結(jié)構(gòu)上:敘杜甫,寫柳青,對舉進行,使層次清晰,條理分明。②內(nèi)容上:

使二人的境遇、作品等相得益彰,文章內(nèi)容因之而更突出,二人形象因之而更鮮明。③主旨

上:能夠強化二人在思想、品格上的相似點,從而使人民作家與人民共命運的主旨更加突出。

(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文章把杜甫和柳青對舉著寫,首先是在結(jié)構(gòu)上顯得層次清晰,對此進行分析就

是第一點。對舉著寫,自然就寫到了他們相似的境遇、相似的創(chuàng)作等,這樣寫能使讀者對他

們的情況了解得更深入,對此進行分析,就是答案第二點。另外,對舉著寫,還能夠突出他

們在思想、品格上的相同點,從而使讀者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主旨,對此進行分析,就是答案

第三點。

9.【答案】①增添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底蘊,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②與開頭

的“杜甫居住和吟唱過”相照應(yīng),使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顯得嚴謹。③強調(diào)作者在這里的游興之濃、

情思之深,從而抒寫出對杜甫、柳青這樣的人的敬仰之情。④贊頌了韋曲今日之美,歌頌了

新時代。作者聯(lián)想到杜甫詩,正是因為眼前之景,感覺其美,又是由于感到了新時代新生活

之美。(每點2分,答出三點且意思對即可)

【解析】引用詩詞的作用,首先是豐富文化底蘊、增加文采,這是第一點。前文提到杜

甫的吟唱,則末段的引用在結(jié)構(gòu)上就有前后照應(yīng)的作用,這是第二點。從末段最后一句,可

9

以概括出第三點。另外,作者是在韋曲游覽時想起杜甫詩的,則杜詩與眼前景有對應(yīng)的特點,

可見韋曲的景色之美;前文對柿樹院的訪問,寫出了新時代新生活之美,所以贊頌韋曲之景

美,也是在歌頌新時代。對此進行簡要分析,就是第四點。

10.C【解析】根據(jù)文意可知,周公表達的意思應(yīng)該是“天子無戲言”,故第二處應(yīng)在

“天子”前面斷開,由此排除A、D兩項。第六處,如果在“言”前斷開,則“益重”沒有

賓語,語意不完整。根據(jù)第一段所說的“其重言如此”可知,“重”與“言”不可斷開,由

此排除B、D兩項。故選C項。

11.D【解析】A項,兩個“遺”都是“遺失”之意。B項,兩個“愿”都是“希望”之

意。C項,“臣竊意之也”的“意”意為“猜測”,“不能通其意”的“意”意為“意思”。

D項,兩個“當”都是“對著”的意思。故選D項。

12.B【解析】本項以偏概全。從楚莊王對鳥所做的三個層次的解說可知,其三年不理

政事,有多種原因,不是僅僅要觀察朝中誰是奸臣。

13.【答案】(1)憑我自己的力量,使四方得到匡正,我唯恐說話不恰當啊,這是我不

說話的原因?!局匾~語"正"(匡正,糾正)、"類"(好、恰當)、"茲"(這)各1分,句

意2分】

(2)我私下里考慮,諸侯還沒有歸服齊國的,就只有莒國了。所以我就那樣說了。重

要詞語“竊”(私下里)、“慮”(思考)、“故”(因此、所以)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君主的言論,不可以不慎重。殷高宗是天子,即位以后,守孝三年,不說一句話。卿大

夫們很害怕,對此感到擔憂。高宗這才說道:“憑我自己的力量,使四方得到匡正,我唯恐

說話不恰當啊,這是我不說話的原因。”古代的天子,他們對說話重視到如此地步,所以說

的話沒有失誤的。

周成王與店叔虞閑居時,摘下梧葉當作理,交給店叔虞說:“我拿這個來封你?!笔逵?/p>

很高興,把這件事告訴周公。周公因此向成王請示說:“天子您封叔虞了嗎?”成王說:“我

跟叔虞開玩笑呢。”周公回答說:“我聽說過,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背赏跤谑蔷桶咽逵?/p>

封到晉地。周公旦可以說是善于勸說了,他一勸說就讓成王對言談更加慎重,使其愛護弟弟

的情義更彰明,又因為封叔虞而使周王室更加穩(wěn)固。

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理政事,卻愛好隱語。成公賈入朝勸諫,莊王說:“我禁止人們來

勸諫,現(xiàn)在你卻來勸諫,為什么呢?”回答說:“臣不敢來勸諫,戈希望跟您講隱語。有只

鳥停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動不飛不鳴,這是什么鳥呢?”莊王說:“三年不動,是要

借此安定它的意志;不飛,是要借此生長它的羽翼;不鳴,是要借此觀察民間的法度。這只

鳥雖然沒有飛,但一飛就會沖上天空;雖然沒有鳴但一鳴就會令人驚恐。”第二天上朝,莊

王提拔了五個人,罷免了十個人。群臣都非常高興。所以《詩經(jīng)》上說:“為什么這么久沒

有行動呀,一定是有原因的。為什么安居不動呢,一定是有緣故的。”這說的就是莊王?。?/p>

齊桓公與管仲商議攻打營國,謀劃的事尚未公布而國人都知道了,桓公對此感到奇怪。

管仲說:“國內(nèi)一定有聰明睿智的人啊?!睎|郭牙來到后,管仲說:“這一定就是那個人。”

于是讓禮賓官員把他請上來。管仲說:“我沒有說攻打營國,你為什么說要攻打苫國?”東

郭牙回答說:“我是私下里猜測的?!惫苤僬f:“我沒有說攻打營國,你憑什么猜測的?”

回答說:“我聽說君主有三種神色:西露喜悅之色,這是欣賞鐘鼓等樂器時的神色;面帶清

冷安之色,這是居喪時的神色;怒氣沖沖、手足舞動,這是要用兵打仗的神色。那天,我望

見大王在高臺之上說話,怒氣沖沖、手足舞動,那是要打仗的神色呀。大王的嘴張開了而沒

有閉上,所說的是個“莒,字?。淮笸跖e起胳膊指點,手正對著莒國啊。我私下里考慮,諸

侯還沒有歸服齊國的,就只有莒國了。所以我就那樣說了?!?/p>

14.B【解析】對“喜”字的分析錯誤,它不是全詩詩眼,它只能統(tǒng)領(lǐng)中間四句內(nèi)容,

10

與尾聯(lián)思想感情不一致。

15.【答案】①詩人在前面描繪一幅平靜祥和的農(nóng)村生活圖景,透露的是對太平生活的

渴望,是要在田園生活中安居。這就是“此志”。②“此心非此志”表明詩人并不想真的沉

入田園生活之中,他在這混亂動蕩的時代,不愿置身事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輔佐圣明的君

主,打造太平盛世。③這句話表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和愛國的思想感情。(指出"此志”

2分,指出“此心非此志”的意思2分,指出詩人心態(tài)、感情2分)

【解析】要解說“此心非此志”,先要理解句中的關(guān)鍵詞“此志”。“此志”是什么是

前面六句內(nèi)容中透露出的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答案的第一點就是要結(jié)合前六句的內(nèi)容解說

“此志”,即要在田園生活中安居。“此心非此志”從字面上說,意思是“我現(xiàn)在的內(nèi)心對

上面所表達的愿望是有所拒斥的”,即否定了要在田園生活中安居的意思。詩的末句對詩人

的內(nèi)在思想感情進行了解說,就是要出仕,輔佐圣明君主成就一番事業(yè)。把這個意思分析出

來就是第二點。作答時還應(yīng)對詩人的思想感情進行評價,這就是第三點。

16.【答案】(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2)峰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每空1分,有錯字則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