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學(真題重組)選擇題題型訓練:14空氣與生命_第1頁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學(真題重組)選擇題題型訓練:14空氣與生命_第2頁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學(真題重組)選擇題題型訓練:14空氣與生命_第3頁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學(真題重組)選擇題題型訓練:14空氣與生命_第4頁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學(真題重組)選擇題題型訓練:14空氣與生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訓練:14空氣與生命

一、單選題

1.(2020?臺州)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CaCO3CaO+CChB.H2O+CO2=H2CO3

C.H2+CUO△H2O+CuD.BaCI2+H2sC)4=BaS02+2HCI

2.(2020?湖州)下圖是一定量的B2和AB在一定條件下混合以及混合結(jié)果的模型,則()

原子

83OO一定條件》ooo>o?---A

oo3O<O00O---B原子

A.反應得到的生成物有兩種B.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

C.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3:2D.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3.(2020?寧波)某錐形瓶內(nèi)盛有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

鈉溶液,錐形瓶內(nèi)溶液質(zhì)量mi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m2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140

10()

200w2/g

A.反應至A點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zhì)量為40g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CuCb和NaCI

C.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質(zhì)量為280.4g

D.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NaCI的質(zhì)量為23.4g

4.(2020?溫州)伏打電堆于1800年問世,它利用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其中的一條化學反應是:

(),該反應屬于()

2Zn+O2+2H2O=2ZnOH2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5.(2020?紹興)下列實驗中,能證明燃燒需要氧氣的是()

6.(2020?紹興)與圖示微觀變化相符的化學反應是()

。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占燃

z,

A.2CO+O2"2c5B.H2+CUO士H2O+CU

占燃

k

C.2H2+O22H2。D.H2CO3DH2O+82個

7.(2020?金華?麗水)為探究植物種子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用如圖裝置進行對照實驗:先在A、B試管中加入

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試管中加入適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蠶豆種子,則試管B中應加入等量的()

已浸水

及消毒

的種子

A.已浸水及消毒的綠豆種子B.已煮熟及消毒的蠶豆種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蠶豆種子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蠶豆種子

8.(2020?杭州)小金通過實驗室制取和牧集二氧化碳的方法獲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接著利用這瓶二氧

化碳氣體完成了圖示實驗觀察到蠟燭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為塊狀大理石和稀硫酸B.實驗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C.圖示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D.圖示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蠟燭的燃燒

9.(2020?杭州)生物體結(jié)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現(xiàn)象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下列有關人體結(jié)構與功能相

適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表面覆蓋著一層關節(jié)軟骨,有利于關節(jié)的靈活運動

B.小腸絨毛內(nèi)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有利于腸道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

C.肺泡外有豐富的彈性纖維,有利于呼吸時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D.腎小管外有毛細血管網(wǎng),有利于將原尿中的有用物質(zhì)重吸收回血液

10.(2019?臺州)葉綠素的化學式為C55H72C)5N4Mg,推測葉綠素中的()

A.鎂元素可能是植物通過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D.氫元素可能是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從空氣中吸收的

11.(2019?臺州)如圖,集氣瓶中充滿二氧化碳,大燒杯中燃著2支高低不等的蠟燭,實驗時打開止水夾,

移開玻璃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不移開玻璃片,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

C.蠟燭會熄滅,是因為二氧化碳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

D.去掉燒杯中的1支蠟燭,也能得出同樣的實驗結(jié)論

12.(2018?寧波)下列實驗或活動中,實驗用品與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選項實驗或活動名稱實驗用品使用目的

A觀察和解剖花刀片剖開子房

B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檢驗淀粉

C種子呼吸釋放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檢驗二氧化碳

D制作臨時裝片,觀察細胞顯微鏡觀察細胞結(jié)構

A.AB.BC.CD.D

13.(2018?嘉興)二氧化碳氣體既是溫室效應的元兇,又是一種潛在的資源。實驗室里,科學家已成功利

用二氧化碳與環(huán)氧丙烷(一種簡單有機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該新型塑料在投入工

業(yè)生產(chǎn)前,以下不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是()

A.如何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學性質(zhì)是否穩(wěn)定D.新型塑料生產(chǎn)是否影響碳循環(huán)

14.(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國節(jié)能宣傳周,活動主題是“攜手節(jié)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

根據(jù)如圖碳循環(huán)的部分過程進行的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A.②是指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鏈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傳遞的

C.在城市交通中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能減少①過程的發(fā)生

D.綠化環(huán)境、愛護草木有利于③過程的進行

15.2013年冬季的霧霾天氣給我們的環(huán)境保護敲響了警鐘。形成霧霾天氣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徑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懸浮顆粒物,即PM2.5,PM2.5的形狀因含不同種類的工業(yè)污染物、微生物等而有很大差異,

能被肺吸入并進入血液,對人體危害很大。PM2.5()

A.在物質(zhì)分類中屬于化合物B.因懸浮在空氣中而不受重力作用

C.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源D.是計入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的污染物

16.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顆粒物稱為PM2.5,它容易誘發(fā)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國務

院發(fā)布了新的《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下列項目不必列入監(jiān)測范圍的是()

A.氮氣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PM2.5

17.2013年1月,我省發(fā)布了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AQI),參與空氣質(zhì)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為PM10、PM2.5、

。3......等6項指標。在發(fā)布的6項指標中,不包括下列哪種物質(zhì)()

A.SO2B.NO2C.CO2D.CO

18.右圖是北京本地PM2.5來源分布圖。據(jù)此,下列措施對減少PM2.5效果最不明顯的是()

北京本地PM2.5來源

0日2014年4月26日<ARQ?>

A.減少汽車的保有量B.植樹造林

C.用風能與太陽能發(fā)電替代燃煤發(fā)電D.減少工業(yè)生產(chǎn)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B

分析: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解答:A.根據(jù)CaC03/易源CaO+CC)2個可知,反應物只有一種,生成物有兩種,為分解反應,故A不

合題意;

B.根據(jù)“2。+。。2="2。。3可知,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只有一種,為化合反應,故B符合題意;

A

C.根據(jù)H2+CUOH2O+CU可知,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單質(zhì)和化合物,為置換反應,故C不合題意;

D.根據(jù)BaCI2+H2SO4=BaSO4xk+2HCI可知,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化合物,且相互交換成分,為

復分解反應,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2.D

分析:先根據(jù)反應前后相同的粒子是未參加反應的粒子,確定出參加反應和生成的微粒,再結(jié)合單質(zhì)到

化合物的變化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變化及"多變一"的反應為化合反應分析。

解答:A、劃去沒有參加反應的粒子,該反應為

oo3一定條件,o<o?--A原子

由此可知生成物只

o<oO--B原子

一種物質(zhì),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為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發(fā)生的化合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不符合題意;

C、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2:1,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為兩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屬于化合反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o

3.D

分析:根據(jù)向鹽酸和氯化銅溶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銅反應及參

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代入方程式計算生成氫氧化銅質(zhì)量、生成氯化鈉中鈉元素質(zhì)量與氫氧化鈉中

鈉元素質(zhì)量相等分析。

解答:A、向鹽酸和氯化銅溶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銅反應,由圖

像可知,A點為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反應后溶液質(zhì)量為140克,則所加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為40

克,不符合題意;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鹽酸完全反應,溶質(zhì)為氯化銅和氯化鈉,不符合題意;

C、反應至B點時,氯化銅完全反應,所加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為200g-40g=160g,則氫氧化鈉質(zhì)量為160g

xlO%=16g,設產(chǎn)生氫氧化銅質(zhì)量為x

2NaOH+CuCI2=2NaCI+Cu(OH)24/

8098

16gx

80:98=16g:x

x=19.6g,則錐形瓶中溶液質(zhì)量為100g+200g-19.6g=280.4g,不符合題意;

D、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NaCI的質(zhì)量為200g反應至B點時,根據(jù)生成氯化鈉中鈉元素質(zhì)量

與氫氧化鈉中鈉元素質(zhì)量相等,可知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NaCI的質(zhì)量為200gxl0%x條會=29.25g,符合題

4058.5

忌;

故答案為:Do

4.A

分析:多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叫化合反應;一種物質(zhì)生成多種物質(zhì)的反應叫分解反應;單質(zhì)與化

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反應叫置換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

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

解答:根據(jù)方程式2Zn+O2+2H2O=2Zn(OH)2可知,反應物有3種,生成物只有1種,因此屬于化合反

應,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5.D

分析:燃燒是一種放熱發(fā)光的化學反應,其反應過程極其復雜,游離基的鏈鎖反應是燃燒反應的實質(zhì),

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fā)生的物理現(xiàn)象。

解答:A、變量是水和酒精,該實驗是為了證明燃燒需要可燃物;故A不符合題意;

B、變量是溫度,該實驗是為了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B不符合題意;

C、變量是可燃物的種類,該實驗是為了證明不同的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故C不符合題意;

D、變量是空氣,該實驗是為了證明燃燒需要氧氣;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o

6.A

分析:該題主要考查模型和化學反應的類型:

解答:由變化示意圖可知,該反應中反應物是單質(zhì)和化合物,生成一種化合物的過程,且單質(zhì)、化合物

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2;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7.B

分析:對照實驗中需要控制研究的因素不同而使其他因素都相同。根據(jù)探究的問題可以確定控制的變

量。

解答:由題中信息”為探究植物種子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可知,實驗需要研究種子的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需要

控制一組有種子進行呼吸作用另一組種子不進行呼吸作用,并使其他條件都相同。由A試管中加入適量的

已浸水及消毒的蠶豆種子可知,B試管中應加入等量的已煮熟及消毒的蠶豆種子,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

呼吸作用,其他條件與A相同。A、B形成對照,B選項正確,A、C、D錯誤。

故選B

8.A

分析:(1)碳酸鈣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由于硫酸鈣幾乎不溶于水,所以會沉積在大理石上,阻止

反應進一步進行;

(2)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判斷;

(3)根據(jù)火焰的熄滅方向可以確定二氧化碳的運動方向,據(jù)此確定密度大?。?/p>

(4)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燒。

解答: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所以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正確不合題意;

C.蠟燭火焰從下到上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沉積在容器底部,即它的密度大于空氣,故C正確不合題

意;

D.蠟燭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o

9.B

分析:1、關節(jié)軟骨的作用:一、表面光滑,減少摩擦,使運動靈活;二、軟骨有減緩運動時的沖擊的作用,

對人體有保護作用;

2、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吸收的主要原因是:一、環(huán)形皺裳和小腸絨毛的存在,使小腸的吸

收面積大大增加;二、小腸絨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三、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小腸是主

要的消化器官:是因為它含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能對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進行消化。

3、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有利于氣體交換和使肺具有良好的

彈性;

4、重吸收是指腎小管上皮細胞將小管液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質(zhì),部分地或全部地轉(zhuǎn)運到血液的過程。

解答:A、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表面覆蓋著一層關節(jié)軟骨,有利于關節(jié)的靈活運動,說法正確,A錯誤;

B、小腸絨毛內(nèi)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主要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不是有利于物質(zhì)的消化,說法錯

誤,B正確;

C、肺泡外有豐富的彈性纖維,有利于呼吸時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使肺泡有彈性有利于換氣,說

法正確,C錯誤;

D、腎小管外有毛細血管網(wǎng),有利于將原尿中的有用物質(zhì)重吸收回血液,說法正確,D錯誤。

故選B

10.C

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水分從體內(nèi)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

解答:A.植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有機物和氧氣,肯定不包括鎂元素,故A錯誤;

B.植物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肯定不包括鎂元素,故B錯誤;

C.葉綠素中的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故C正確;

D.植物蒸騰作用是水分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肯定不包括氫元素,故D錯誤。

故選Co

11.D

分析:(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會沉積在燒杯底部;

(2)如果集氣瓶是封閉的,那么當瓶內(nèi)氣壓小于瓶外氣壓時,二氧化碳就不會從瓶中排出;

(3)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

(4)只要能證實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燒即可。

解答: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燒,所以集氣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會在重力作用下沉積在燒杯

底部,逐漸上升,因此低處的蠟燭先熄滅,故A錯誤;

B.如果不移開玻璃片,那么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后,瓶內(nèi)氣壓小于瓶外氣壓,二氧化碳就不會繼續(xù)排

出,實驗無法進行,故B錯誤;

C.蠟燭會熄滅,是因為二氧化碳阻斷了與氧氣的接觸,故C錯誤;

D.實驗中,如果去掉高處的蠟燭,照樣能夠得到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燒的結(jié)論,故D正確。

故選Do

12.C

分析:(1)在觀察和解剖花了解花結(jié)構時需要用刀片剖開子房,認識子房內(nèi)部結(jié)構;(2)碘遇淀粉會變

藍,用碘粉可以檢驗淀粉是否存在;(3)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氫氧化鈉溶液一般用來

吸收二氧化碳氣體;(4)顯微鏡可以有來觀察細胞等的結(jié)構。

解答:A、在觀察和解剖花實驗中,刀片的作用是剖開子房,說法正確,A錯誤;

B、在研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碘液主要是讓實驗者了解淀粉是否己被消化分解,說法

正確,B錯誤;

C、種子呼吸釋放二氧化碳實驗中,應該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使用氫氧化鈉溶液,

兩者不符,C正確;

D、在制作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的實驗中,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jié)構,說法正確,D錯誤。

故答案為:C

13.D

分析:該題是新材料的信息類題型,并考查相關科學的知識點;

解答:A、在生產(chǎn)中加入催化劑能夠明顯提高產(chǎn)量,有利于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需要考慮;故A正確;

B、塑料存在較大的污染,所以需要考慮是否可以降解;故B正確;

C、化學性質(zhì)的穩(wěn)定性涉及產(chǎn)品的使用;故C正確;

D、新型塑料原料來自二氧化碳,最終還是回到大氣中,所以不需要考慮;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14.B

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nèi)部以有機物的形式循環(huán),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

環(huán).圖中:①過程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燒,②過程包括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③過程為綠

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生產(chǎn)者完成.

解答:解:A、②過程包括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確;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間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C5形式傳遞,B

錯誤;

C,在城市交通中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確;

D,綠化環(huán)境、愛護草木有利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進行,D正確.

故選:B.

15.D

分析:

A、從PM2.5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懸浮顆粒物,是由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屬于混合

物去分析解答。

B、從懸浮在空氣中說明受的重力和浮力相等去分析解答。

C、從PM2.5能被肺吸入并進入血液,對人體危害很大,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源去分析解答。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