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冊課件導學案_第1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冊課件導學案_第2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冊課件導學案_第3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冊課件導學案_第4頁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導學案)-高一中外歷史綱要下冊課件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課程標準】中古時期歐洲的多元面貌,了解西歐封建社會的產生、基本特征及其新發(fā)展和東歐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學習目標】1.利用唯物史觀掌握中古早期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形成的條件與特征、教權與王權,理解其構成了封建社會的基礎2.通過時間軸和地圖,對中世紀的歐洲面貌有整體認知;3.認識不同歷史條件下文明呈現的不同特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以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多元文明?!局攸c難點】重點:西歐封建社會的變遷難點:西歐封建制度的特征;中古時期歐洲的多元文明面貌【教法教具】傳統板書、PPT教師講授、互動問答、小組合作、史料展示、練習鞏固【課堂導入】:莊園經濟視頻為導入,提出問題西歐為什么會形成莊園經濟?具體又怎樣的表現呢?【教學過程】一、中古時期的西歐(一)西歐封建社會的建立1.概況(1)建立:在羅馬帝國的廢墟和日耳曼人遷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國基礎之上,誕生了西歐封建社會。(2)特征: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度②經濟:莊園與農奴制③文化:基督教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西歐封建社會的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是自然經濟和社會動蕩的產物,公元8世紀逐漸與封土聯系在一起(2)內容:①主體:地方領主為其家族和親兵提供土地作為給養(yǎng),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②權力和義務:主體權力義務封君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實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經濟等各種權力(封君不可對封臣超額索?。┓饩o予封臣土地和保護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特點:以土地為紐帶、層層分封、等級森嚴、雙向權利義務、契約意識、層級間相對獨立、王權有限。影響:積極:國王通過這一制度,與各級封建主聯系起來,成為最高統治者;為王權加強、建立中央集權提供可能性消極:政治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局面;導致西歐王權軟弱【知識拓展】西周分封制與西歐封君封臣制有何異同比較項封君封臣制度西周分封制不同點社會形態(tài)封建社會奴隸社會紐帶土地血緣統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可越級統治天子是最高統治者相同點(1)分封雙方都具有權利和義務;(2)目的都是為了維護統治;(3)都分封土地;(4)都容易造成分裂割據局面。2、經濟:莊園與農奴制度(1)莊園概念政治經濟單位: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yè)經濟組織,也是基層自治組織(2)特點經濟:自給自足,封閉獨立政治①領主或其管家主持莊園法庭,維持社會秩序(3)內容(1)農耕和畜牧業(yè)的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前提。(2)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是文明誕生的基本標志。(4)影響積極:①經濟:促進農業(yè)發(fā)展,為封建社會提供經濟基礎②政治:維持基層秩序消極:①帶有相對獨立性,很大程度上導致中古西歐的割據狀態(tài),阻礙王權的強化。②對佃戶剝削較重,容易引起佃戶的反抗。文化:基督教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表現:舉足輕重①政治:基督教會與世俗王權互相利用、競爭共存。②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稅;③思想:壟斷教育,控制教徒的精神生活,嚴重束縛人性的發(fā)展(三)西歐封建社會的新變化1、王權的加強:13C以后(1)原因①歷史淵源: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但是,國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被視為最高的領主,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②經濟:城市工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和自治運動的推動手段:通婚、征服、貴族斗爭表現:①英格蘭:其國王在與貴族的斗爭中強化權力,到15世紀晚期都鐸王朝建立后,英格蘭逐漸形成了較為強大的王權。②法蘭西:國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擊敗各地封建主,逐步擴大王室領地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紀末,經過“收復失地運動”,形成國家(4)意義:①結束政治混亂和割據狀態(tài),國家逐步走向統一。②王權集中國家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會對西歐國家的控制,為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③有利于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④在加強王權的斗爭中,法國和英國出現等級代表制,成為西方近代議會制度的起源。⑤葡西王權的加強,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2、城市的興起:1011世紀起(1)背景/原因/條件:①社會:歐洲社會走向穩(wěn)定②經濟: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fā)展。A.農業(yè):耕地面積增加,風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B.工商業(yè):逐漸復興和繁榮。(2)時間: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3)地點: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4)代表城市:巴黎、倫敦、馬賽、威尼斯、佛羅倫薩等(5)核心:爭取自治權①背景: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業(yè)者和商人,以工商業(yè)為基本謀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對市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造成影響。②獲取方式:與封建主談判、金錢贖買、武裝暴動③含義:由被封建主控制到行會或商會上層分子把持城市政權,行使城市治理的職責。(5)影響:A.經濟:工商業(yè)經濟發(fā)展,孕育資本主義萌芽B.社會:促進市民階層崛起,為后來早期資產階級的形成奠定基礎C.政治:促進市民與國王的聯合,加強了王權,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D.文化: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產生,為日后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作了準備?!局R歸納】中古西歐社會中的黑暗與光明領域黑暗光明政治封君封臣制度,長期割據;教權高于王權,王權與教權既結合又有矛盾王權加強,集權民族國家逐漸形成經濟莊園與農奴制度,相對封閉獨立城市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追求自治文化基督教成為西歐統治思想,控制西歐文化教育和精神生活大學興起,教育與文化出現新氣象中古時期的東歐(一)拜占庭帝國(3951453年)1.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xù)發(fā)展。首都拜占庭2.統治情況(1)經濟:帝國境內工商業(yè)發(fā)達,都城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2)政治:查士丁尼在位時,拜占庭一度擴張,先后占領北非和意大利等地。(3)法律:查士丁尼大帝主持修訂了羅馬法,后人稱其為《查士丁尼法典》,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從“市民法”到“萬民法”《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局R拓展】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3.衰亡(一)俄羅斯1.發(fā)展歷程A發(fā)端:發(fā)端于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一度是東歐最強大的國家。B被征服:13世紀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C正式建國:在反抗蒙古統治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漸興起,16世紀初,建立起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并向周圍擴張。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2、伊凡四世改革(1)內容建立專制制度,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鎮(zhèn)壓大貴族,鞏固和強化中央集權。(2)意義改革鞏固了中央集權并促進了俄羅斯統一國家的最終形成,促進了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發(fā)展,俄國經濟和軍事實力增強?!倦S堂練習】1.從13世紀起,西歐許多國家的勞役和實物地租逐漸被貨幣地租取代,農民雖然還向土地所有主提供無償的勞動,但他們提供的是產品的價值而不是產品或直接勞動,因此農民必須把一部分產品出賣,封建主和農民之間的關系逐漸變成單純的貨幣關系。以上材料說明()A.西歐進入封建社會B.西歐的莊園開始解體,城市逐漸出現C.西歐農民失去土地D.西歐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2.“民族大遷徙不是簡單的民族住地的變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團對奴隸制羅馬帝國的武力征服。在這種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與日耳曼兩種文明、兩種制度和兩大民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的封建制度?!边@段材料旨在說明()A.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時期B.中古時期確立了日耳曼人在歐洲的統治C.西歐封建制度既有羅馬帝國特征又有日耳曼人傳統D.封建社會時期的西歐保留了農奴制3.中世紀的西歐“封建制度是一種政府的形式……由地主貴族、俗人或僧侶、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領土范圍內,對那里的居民辦理行政、執(zhí)行司法、征收賦稅的制度。在這樣的政體里,政府的實質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個空洞的宗主位置?!辈牧弦欢ǔ潭壬戏从沉宋鳉W封建社會()A.封建割據嚴重且王權弱小B.自給自足莊園經濟與農奴制結合C.教權有力挑戰(zhàn)世俗王權D.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統而不治4.中世紀后期,西歐一些封建主在易北河、萊茵河、塞納河一帶設立了許多征稅站。在當時,如果船載谷物沿塞納河行駛200英里,花費的錢將達到所載谷物售價的一半。這可用于印證當時西歐()A.王權的進一步強化 B.封建經濟的脆弱性C.工商業(yè)的全面衰退 D.封建割據的落后性【課堂小結】(板書設計):導學案相關探究、隨堂練習答案【合作探究】多元文明產生的原因地理環(huán)境起到較大影響,此外,歷史條件、社會環(huán)境、經濟狀況、文化傳統、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是多元文明產生的原因,但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倦S堂練習】1.[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西歐許多國家的勞役和實物地租逐漸被貨幣地租取代”“農民必須把一部分產品出賣,封建主和農民之間的關系逐漸變成單純的貨幣關系”可知,西歐的莊園開始解體,商品經濟發(fā)展,有利于城市發(fā)展,故B項正確。2.[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可得出,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羅馬文明的影響以及保留有日耳曼的特征,故C項正確;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時期,而不是羅馬帝國滅亡,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出日耳曼人在中古時期統治歐洲,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當時保留了農奴制,排除D項。3.[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由地主貴族、俗人或僧侶、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