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濟寧海達行知學校2023-2024學年八上數(shù)學期末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1.如圖,△ABC與△AEF中,AB=AE,BC=EF,∠B=∠E,AB交EF于D,給出下列結論:①AF=AC;②DF=CF;③∠AFC=∠C;④∠BFD=∠CAF,其中正確的結論個數(shù)有.()A.4個 B.3個 C.2個 D.1個2.直線y=ax+b(a<0,b>0)不經(jīng)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以下是四位同學在鈍角三角形ABC中畫BC邊上的高,其中畫法正確的是()A. B.C. D.4.若關于的分式方程無解,則的值是()A.3 B. C.9 D.5.分式方程=的解為()A.x=2 B.x=-2 C.x=- D.x=6.下列大學的?;請D案是軸對稱圖形的是()A. B. C. D.7.如圖,在△ABC中,∠C=63°,AD是BC邊上的高,AD=BD,點E在AC上,BE交AD于點F,BF=AC,則∠AFB的度數(shù)為().A.27° B.37° C.63° D.117°8.如圖,長方形被分割成個正方形和個長方形后仍是中心對稱圖形,設長方形的周長為,若圖中個正方形和個長方形的周長之和為,則標號為①正方形的邊長為()A. B. C. D.9.如圖,在△ABC中,AB=AC,∠A=30°,E為BC延長線上一點,∠ABC與∠ACE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則∠D的度數(shù)為()A.15° B.17.5° C.20° D.22.5°10.若將,,,四個無理數(shù)表示在數(shù)軸上,其中能被如圖所示的墨跡覆蓋的數(shù)是()A. B. C. D.11.如圖,把一個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頂點放在直尺的一邊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數(shù)為()A.20° B.50° C.60° D.70°12.如果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第一象限,且與軸負半軸相交,那么()A., B., C., D.,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13.一個六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___________.14.計算:=______15.如圖(1),在三角形ABC中,,BC邊繞點C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在旋轉過程中(圖2),當時,旋轉角為__________度;當所在直線垂直于AB時,旋轉角為___________度.16.若a-b=1,則的值為______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在第三象限,則m的取值范圍是______.18.解關于x的方程產(chǎn)生增根,則常數(shù)m的值等于________.三、解答題(共78分)19.(8分)解分式方程:(1)(2)20.(8分)在綜合實踐課上,老師以“含30°的三角板和等腰三角形紙片”為模具與同學們開展數(shù)學活動.已知,在等腰三角形紙片ABC中,CA=CB=5,∠ACB=120°,將一塊含30°角的足夠大的直角三角尺PMN(∠M=90°,∠MPN=30°)按如圖所示放置,頂點P在線段BA上滑動(點P不與A,B重合),三角尺的直角邊PM始終經(jīng)過點C,并與CB的夾角∠PCB=α,斜邊PN交AC于點D.(1)特例感知當∠BPC=110°時,α=°,點P從B向A運動時,∠ADP逐漸變(填“大”或“小”).(2)合作交流當AP等于多少時,△APD≌△BCP,請說明理由.(3)思維拓展在點P的滑動過程中,△PCD的形狀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嗎?若可以,請求出夾角α的大?。蝗舨豢梢?,請說明理由.21.(8分)用無刻度直尺作圖并解答問題:如圖,和都是等邊三角形,在內(nèi)部做一點,使得,并給予證明.22.(10分)某汽車制造廠生產(chǎn)一款電動汽車,計劃一個月生產(chǎn)200輛.由于抽調(diào)不出足夠的熟練工來完成電動汽車的安裝,工廠決定招聘一些新工人,他們經(jīng)過培訓后上崗,也能獨立進行電動汽車的安裝.生產(chǎn)開始后,調(diào)研部門發(fā)現(xiàn):1名熟練工和2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裝8輛電動汽車;2名熟練工和3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裝14輛電動汽車.(1)每名熟練工和新工人每月分別可以安裝多少輛電動汽車?(2)若工廠現(xiàn)在有熟練工人30人,求還需要招聘多少新工人才能完成一個月的生產(chǎn)計劃?23.(10分)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影響下,某茶葉經(jīng)銷商準備把“茶路”融入“絲路”,經(jīng)計算,他銷售10斤A級別和20斤B級別茶葉的利潤為4000元,銷售20斤A級別和10斤B級別茶葉的利潤為3500元(1)分別求出每斤A級別茶葉和每斤B級別茶葉的銷售利潤;(2)若該經(jīng)銷商一次購進兩種級別的茶葉共200斤用于出口.設購買A級別茶葉a斤(70≤a≤120),銷售完A、B兩種級別茶葉后獲利w元.①求出w與a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②該經(jīng)銷商購進A、B兩種級別茶葉各多少斤時,才能獲取最大的利潤,最大利潤是多少?24.(10分)小明在作業(yè)本上寫了一個代數(shù)式的正確演算結果,但不小心被墨水污染了一部分,形式如下:求被墨水污染部分“”化簡后的結果;原代數(shù)式的值能等于嗎?并說明理由.25.(12分)2018年10月,吉州區(qū)井岡蜜柚節(jié)迎來了四方游客,游客李先生選購了井岡蜜柚和井岡板栗各一箱需要200元.他還準備給4位朋友每人送同樣的井岡蜜柚一箱,6位同事每人送同樣的井岡板栗一箱,就還需要1040元.(1)求每箱井岡蜜柚和每箱井岡板栗各需要多少元?(2)李先生到收銀臺才得知井岡蜜柚節(jié)期間,井岡蜜柚可以享受6折優(yōu)惠,井岡板栗可以享受8折優(yōu)惠,此時李先生比預計的付款少付了多少元?26.甲、乙兩地相距120千米,一輛大巴車從甲地出發(fā),行駛1小時后,一輛小汽車從甲地出發(fā),小汽車和大巴車同時到達到乙地,已知小汽車的速度是大巴車的2倍,求大巴車和小汽車的速度.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1、B【分析】先根據(jù)已知條件證明△AEF≌△ABC,從中找出對應角或對應邊.然后根據(jù)角之間的關系找相似,即可解答.【詳解】解:在△ABC與△AEF中,,∴△AEF≌△ABC,∴AF=AC,∴∠AFC=∠C;由∠B=∠E,∠ADE=∠FDB,可知:△ADE∽△FDB;∵∠EAF=∠BAC,∴∠EAD=∠CAF,由△ADE∽△FD,B可得∠EAD=∠BFD,∴∠BFD=∠CAF.綜上可知:②③④正確.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2、C【分析】先根據(jù)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系數(shù)的關系得出直線y=ax+b(a<0,b>0)所經(jīng)過的象限,故可得出結論.【詳解】∵直線y=ax+b中,a<0,b>0,∴直線y=ax+b經(jīng)過一、二、四象限,∴不經(jīng)過第三象限.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系數(shù)的關系,即一次函數(shù)y=kx+b(k≠0)中,當k<0,b>0時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一、二、四象限.3、B【解析】A.不是任何邊上的高,故不正確;B.是BC邊上的高,故正確;C.是AC邊上的高,故不正確;D.不是任何邊上的高,故不正確;故選B.4、D【分析】根據(jù)分式方程的增根是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值,可得關于m的方程,根據(jù)解方程,可得答案.【詳解】解:方程去分母得:,整理得:,∴,∵方程無解,∴,解得:m=-9.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利用分式方程的增根得出關于m的方程是解題關鍵.5、B【詳解】去分母得:,解得:,經(jīng)檢驗是分式方程的解,則分式方程的解為.故選B.【點睛】此題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轉化的思想,還有注意不要忘了檢驗.6、B【分析】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即可得解.【詳解】解:A、不是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B、是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正確;
C、不是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D、不是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圖形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圖形兩部分折疊后可重合.7、D【分析】利用HL證出RtBDF≌RtADC,從而得出∠BFD=∠C=63°,再根據(jù)平角的定義即可求出結論.【詳解】解:∵AD是BC邊上的高,∴∠BDF=∠ADC=90°在RtBDF和RtADC中∴RtBDF≌RtADC∴∠BFD=∠C=63°∴∠AFB=180°-∠BFD=117°故選D.【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掌握利用HL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是解決此題的關鍵.8、B【分析】設兩個大正方形邊長為x,小正方形的邊長為y,由圖可知周長和列方程和方程組,解答即可.【詳解】解:長方形被分成個正方形和個長方形后仍是中心對稱圖形,兩個大正方形相同、個長方形相同.設小正方形邊長為,大正方形的邊長為,小長方形的邊長分別為、,大長方形邊長為、.長方形周長,即:,,.個正方形和個長方形的周長和為,,,.標號為①的正方形的邊長.故選:B.【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要明確中心對稱的性質,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組.注意各個正方形的邊長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9、A【分析】先根據(jù)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1=∠2,∠3=∠4,再根據(jù)三角形外角性質得∠1+∠2=∠3+∠4+∠A,∠1=∠3+∠D,則2∠1=2∠3+∠A,利用等式的性質得到∠D=∠A,然后把∠A的度數(shù)代入計算即可.【詳解】解答:解:∵∠ABC的平分線與∠ACE的平分線交于點D,
∴∠1=∠2,∠3=∠4,
∵∠ACE=∠A+∠ABC,
即∠1+∠2=∠3+∠4+∠A,
∴2∠1=2∠3+∠A,
∵∠1=∠3+∠D,
∴∠D=∠A=×30°=15°.
故選A.
【點睛】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關鍵是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是180°和三角形外角性質進行分析.10、B【分析】先估算出各數(shù),再根據(jù)實數(shù)與數(shù)軸的關系即可得出結論.【詳解】是負數(shù),在原點的左側,不符合題意;,所以23,符合題意;是負數(shù),在原點的左側,不符合題意;,即3,在墨跡覆蓋處的右邊,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了實數(shù)與數(shù)軸,熟知實數(shù)與數(shù)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1、B【分析】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得出∠2=∠A+∠1,代入求出即可.【詳解】解:如圖:∠2=∠A+∠1=30°+20°=50°,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質,能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得出∠2=∠A+∠1是解此題的關鍵.12、B【解析】由題意得,函數(shù)y=kx+b的圖象經(jīng)過第一、三、四象限,k>0,b<0,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圖象與系數(shù)的關系,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有四種情況:①當k>0,b>0,函數(shù)y=kx+b的圖象經(jīng)過第一、二、三象限,y的值隨x的值增大而增大;②當k>0,b<0,函數(shù)y=kx+b的圖象經(jīng)過第一、三、四象限,y的值隨x的值增大而增大;③當k<0,b>0時,函數(shù)y=kx+b的圖象經(jīng)過第一、二、四象限,y的值隨x的值增大而減??;④當k<0,b<0時,函數(shù)y=kx+b的圖象經(jīng)過第二、三、四象限,y的值隨x的值增大而減?。?、填空題(每題4分,共24分)13、720°【分析】根據(jù)多邊形內(nèi)角和公式即可求解.【詳解】根據(jù)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可得:六邊形的內(nèi)角和=(6-2)×180°=720°.【點睛】本題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熟記公式是關鍵.14、4xy【分析】根據(jù)同底數(shù)冪除法法則計算即可.【詳解】=4x4-3y2-1=4xy.故答案為:4xy【點睛】本題考查同底數(shù)冪除法,同底數(shù)冪相除,底數(shù)不變,指數(shù)相減;熟練掌握運算法則是解題關鍵.15、701【分析】在三角形ABC中,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得到∠B=180°-38°-72°=70°,如圖1,當CB′∥AB時,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即可得到結論;如圖2,當CB′⊥AB時根據(jù)垂直的定義即可得到結論.【詳解】解:∵在三角形ABC中,∠A=38°,∠C=72°,
∴∠B=180°-38°-72°=70°,
如圖1,當CB′∥AB時,旋轉角=∠B=70°,∴當CB′∥AB時,旋轉角為70°;
如圖2,當CB′⊥AB時,∠BCB″=90°-70°=20°,
∴旋轉角=180°-20°=1°,
∴當CB′⊥AB時,旋轉角為1°;
故答案為:70;1.【點睛】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平行線的性質,正確的畫出圖形是解題的關鍵.16、1【分析】先局部因式分解,然后再將a-b=1代入,最后在進行計算即可.【詳解】解:=(a+b)(a-b)-2b=a+b-2b=a-b=1【點睛】本題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應用,弄清題意、并根據(jù)靈活進行局部因式分解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7、【解析】點在第三象限的條件是:橫坐標是負數(shù),縱坐標是負數(shù),可得,求不等式的解即可.【詳解】解:∵點在第三象限,∴點的橫坐標是負數(shù),縱坐標也是負數(shù),即,解得,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各象限內(nèi)點的坐標的符號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解決的關鍵是記住各象限內(nèi)點的坐標的符號,四個象限的符號特點分別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8、【分析】先通過去分母,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再根據(jù)增根的定義得出x的值,然后將其代入整式方程即可.【詳解】兩邊同乘以得,由增根的定義得,將代入得,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增根的定義,掌握理解增根的定義是解題關鍵.三、解答題(共78分)19、(1)x=1(2)無解【分析】根據(jù)分式方程的解題步驟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則方程可解,再檢驗增根問題可解.【詳解】解:(1)去分母,得∴x=1經(jīng)檢驗,x=1為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為x=1(2)解:去分母,得解得x=2經(jīng)檢驗,x=2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原方程無解【點睛】本題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解答關鍵是注意檢驗分式方程的解是否為增根.20、(1)40°,小;(2)當AP=5時,△APD≌△BCP,理由詳見解析;(3)當α=45°或90°時,△PCD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先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數(shù),再一次運用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的度數(shù);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即可判斷點P從B向A運動時,∠ADP的變化情況;(2)先根據(jù)三角形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和得到∠APC=∠B+α=30°+∠PCB,再證明∠APD=∠BCP,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當AP=5時,△APD≌△BCP.(3)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三種情況討論即可得到;【詳解】解:(1)∵CA=CB=5,∠ACB=120°,∴∠B=∠A==30°,∴,∵三角尺的直角邊PM始終經(jīng)過點C,∴再移動的過程中,∠APN不斷變大,∠A的度數(shù)沒有變化,∴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得到∠ADP逐漸變小;故答案為:40°,?。?)當AP=5時,△APD≌△BCP.理由如下:∵∠ACB=120°,CA=CB,∴∠A=∠B=30°.又∵∠APC是△BPC的一個外角,∴∠APC=∠B+α=30°+∠PCB,∵∠APC=∠DPC+∠APD=30°+∠APD,∴∠APD=∠BCP,當AP=BC=5時,在△APD和△BCP中,∴△APD≌△BCP(ASA);(3)△PCD的形狀可以是等腰三角形.根據(jù)題意得:∠PCD=120°﹣α,∠CPD=30°,有以下三種情況:①當PC=PD時,△PCD是等腰三角形,∴∠PCD=∠PDC==75°,即120°﹣α=75°,∴α=45°;②當DP=DC時,△PCD是等腰三角形,∴∠PCD=∠CPD=30°,即120°﹣α=30°,∴α=90°;③當CP=CD時,△PCD是等腰三角形,∴∠CDP=∠CPD=30°,∴∠PCD=180°﹣2×30°=120°,即120°﹣α=120°,∴α=0°,此時點P與點B重合,不符合題意,舍去.綜上所述,當α=45°或90°時,△PCD是等腰三角形.【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題的關鍵.21、圖詳見解析,證明詳見解析【分析】已知和都是等邊三角形,可得出AD=AB,AC=AE;∠DAB=∠EAC=60°,然后證明△DAC≌△BAE,即可得出∠ADC=∠ABE,即可得出∠BPC為120°.【詳解】用無刻度直尺作圖并解答問題如圖,連接CD、BE交于點P,∠BPC=120°.∵△ABD和△ACE都是等邊三角形∴AD=AB,AC=AE;∠DAB=∠EAC=60°∴∠DAB+∠BAC=∠EAC+∠BAC,即∠DAC=∠BAE;∴△DAC≌△BAE(SAS),∴∠ADC=∠ABE,又∵∠AQD=∠BQP∴∠BPD=∠DAB=60°,∴∠BPC=120°【點睛】本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22、(1)每名熟練工每月可以按裝4輛電動汽車,每名新工人每月可以按裝2輛電動汽車;(2)1名【分析】(1)設每名熟練工每月可以按裝x輛電動汽車,每名新工人每月可以按裝y輛電動汽車,根據(jù)“1名熟練工和2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裝8輛電動汽車;2名熟練工和3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裝14輛電動汽車”,即可得出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解之即可得出結論;(2)設還需要招聘m名新工人才能完成一個月的生產(chǎn)計劃,根據(jù)工作總量=工作效率×人數(shù)結合計劃一個月生產(chǎn)200輛,即可得出關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結論.【詳解】解:(1)設每名熟練工每月可以按裝x輛電動汽車,每名新工人每月可以按裝y輛電動汽車,依題意,得:,解得:.答:每名熟練工每月可以按裝4輛電動汽車,每名新工人每月可以按裝2輛電動汽車.(2)設還需要招聘m名新工人才能完成一個月的生產(chǎn)計劃,依題意,得:4×30+2m=200,解得:m=1.答:還需要招聘1名新工人才能完成一個月的生產(chǎn)計劃.【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問題中的工程問題,理解題意,找準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組是解答關鍵.23、(1)一斤A級別的茶葉的銷售利潤為100元,一斤B級別茶葉的銷售利潤為150元;(2)①w=-50a+1;②購買A級別茶葉70斤,購買B級別茶葉2斤時,才能獲取最大的利潤,最大利潤是26500元.【分析】(1)設每千克A級別茶葉和B級別茶葉的銷售利潤分別為x元和y元;
(2)設購進A種級別的茶葉akg,購進B種級別的茶葉(200-a)kg.銷售總利潤為w元.構建一次函數(shù),利用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解決問題.【詳解】解:(1)設一斤A級別的茶葉的銷售利潤為x元,一斤B級別茶葉的銷售利潤為y元由題意得:解得:答:一斤A級別的茶葉的銷售利潤為100元,一斤B級別茶葉的銷售利潤為150元.(2)①由題意得,w=100a+150(200-a)=-50a+1.②∵-50<0∴w的值隨a值的增大而減小∵70≤a≤120,∴當a=70時,w取得最大值,此時w=26500,200-70=2.所以,購買A級別茶葉70斤,購買B級別茶葉2斤時,才能獲取最大的利潤,最大利潤是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7.4《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的內(nèi)外聯(lián)系》(第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9.1《我們身邊的法律》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2.3 垂徑定理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口算練習題人教版新課標
-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口算及豎式計算寒假練習A4排版
- 小學二年級加減乘法口算練習題
-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題卡
- 超市連鎖加盟合同范本
- 儲藏室租賃合同范本
- 汽車二級經(jīng)銷商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高標準農(nóng)田施工組織設計(全)
- 宿舍、辦公樓消防應急預案
- 細胞全能性的課件資料
- 職業(yè)安全健康工作總結(2篇)
- 14S501-1 球墨鑄鐵單層井蓋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漿荷重軟化溫度試驗方法(示差-升溫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設技術
- 安全生產(chǎn)技術規(guī)范 第25部分:城鎮(zhèn)天然氣經(jīng)營企業(yè)DB50-T 867.25-2021
-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 (全套完整課件)
- 走進本土項目化設計-讀《PBL項目化學習設計》有感
- 高中語文日積月累2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