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考試檢測試卷_第1頁
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考試檢測試卷_第2頁
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考試檢測試卷_第3頁
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考試檢測試卷_第4頁
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考試檢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考試檢測試卷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測試檢測驗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Ⅰ

材料一: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常常以筆為犁,以夢為馬,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風起云涌,青年毛澤東勇立潮頭。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園春·長沙》,謳歌壯麗的秋景,發(fā)出了時代之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而回答又是無比堅定的,是“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因為他們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只有他們,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只有他們,才能擔負起“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揮紅軍東征的毛澤東在陜北的一個小山溝里又寫下《沁園春·雪》。北國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筆下,氣勢恢宏,氣象萬千;北國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當時的紅軍依然困難重重,但毛澤東對革命斗爭充滿激情,對革命前途、革命勝利充滿信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誰才是主宰歷史浮沉的主人?誰才是這個時代的風流人物?毛澤東再一次回應了十年前自己的時代之問:“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鼻О偃f勞動人民,無產階級大眾,才是歷史和時代的真正主人。

毛澤東詩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好似一幅幅長篇畫卷,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中國革命斗爭與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實踐,特別是記錄了若干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堪稱一代詩史,史詩。隨著歲月的遷轉,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時時吟誦的名句名篇。這些充滿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火紅詩句,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五次反圍剿,敵強我弱,戰(zhàn)斗是殘酷的,但在毛澤東筆下,“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菩薩蠻·大柏地》)。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與人類歷史的英雄傳奇。紅軍戰(zhàn)士突破重重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取得偉大勝利。在毛澤東筆下,長征的千山萬水,深溝險壑,不過是“泥丸”“細浪”,充分體現(xiàn)出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魄。展示了共產黨人一往無前的革命斗志,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精神,它體現(xiàn)為“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藐視一切困難的戰(zhàn)略定力,體現(xiàn)為敢于“掃除一切害人蟲”的強大自信,體現(xiàn)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定決心。

中國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這一進程中表現(xiàn)出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毛澤東以他的壯麗詩篇對這一歷史進程、偉大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與總結。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前,他在這里締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三十八年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又面臨著種種重大挑戰(zhàn)與考驗?;仡櫄v史,是為了總結經驗,更好地創(chuàng)造未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就是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偉大的歷史總結,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前進動力。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也一定能夠達到。

(摘編自康震《風展紅旗如畫》)

材料二: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币浴跋А弊制鸸P,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說。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

就個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他甚至說過:“解決中國的問題,須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泵珴蓶|評價漢武帝劉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毛澤東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白怨拍苘姛o出李世民之右者?!痹娉杉己菇y(tǒng)一蒙古,東征西討,毛澤東稱其是“一代天驕”。

(摘編自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詩詞記錄了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詩詞中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

B.面對風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無比堅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擔負歷史使命。

C.隨著歲月流轉,毛澤東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世代流傳,緣于毛澤東詩詞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特點。

D.在毛澤東筆下,長征途中的殘酷現(xiàn)實,不過是“泥丸”“細浪”。這充分體現(xiàn)其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國雪霽的壯美景色,在毛澤東詩詞中以寫實手法表現(xiàn)為“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體現(xiàn)他對革命斗爭的激情。

B.毛澤東詩詞對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的歷程做了高度概括與總結,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提供前進動力。

C.材料二中,毛澤東在回復郭沫若的詩里提到,人們對“焚書坑儒”可能存在誤解,說明“焚書坑儒”并非事實。

D.材料二中,毛澤東在詩詞中肯定古代帝王的歷史功績,特別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軍事方面的高超指揮才能。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能體現(xiàn)毛澤東詩詞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一項是()

A.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B.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C.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D.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

4.結合材料二內容,談談毛澤東對古代帝王的評價對我們有何啟示?請簡要分析。

5.請簡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結構。

1.C

2.B

3.D

4.①評價歷史人物時應善于分辨,切忌盲從,如:毛澤東不主張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人云亦云;②應多方面結合史實對人物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如:以秦始皇為例,毛澤東提到不應盲目地批評秦始皇,應全面客觀評價。

5.總——分——總的結構安排。①第一段總說,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的詩詞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說,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抒發(fā)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主義情懷;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風格,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刻畫了共產黨人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③最后一段總說,以毛澤東詩篇為例,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表現(xiàn)出的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

傳記類;論證方法的具體運用、效果、作用;論證的分析;論據支撐

現(xiàn)代文閱讀Ⅱ

夜的黑

王劍冰

在鄉(xiāng)村,夜總是比城里的黑,不信你來看看,你看不見什么的,天上有星星還好些,沒有星星的時光,你就知道鄉(xiāng)村的夜是什么樣的了,其實我給你說也說不好,但你可以伸出手來試試,你是看不見你的手指的,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半截胳膊,那半截就伸到夜里去了。

你在村子里走,看到一個火頭一閃一閃,你以為那是誰的煙頭,你問了是誰,那火頭不說話,一忽站著一忽蹲下的,好像與你玩著把戲。等你近前了,那火頭又遠了,你不知道,那是一只螢火蟲。你一會感覺有個地方亮閃了一下,揉揉眼睛再看時,閃的地方又黑了。你可不敢再往遠處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東西,尤其在這樣的夜黑時光,你好不容易看到一處光亮,走去就知道,那是牲口屋。幾個沒事的聚著一堆火噴閑空兒。柴火不太干,潮潮的一會兒火大一會兒火小,白色的煙順著蘆草冒出來,熏得人睜不開眼睛,睜不開眼睛閉著也不行,眼淚也不聽使喚。關鍵是嗓子眼也癢癢,于是就不停地咳咳地咳嗽,你一聲他一聲的,讓一個牲口屋像一列火車,搞得牲口鬧不清人的意圖和興趣。

鄉(xiāng)村的夜。你看村子和田地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因為黑成一塊了。房屋和樹、田地和河流、人和動物,都黑成一塊了。你在村頭坐著,你也是夜的一部分。你走著或躺著,都一樣,都不會影響夜的黑。

夜是有聲音的。夜的聲音同白天的聲音不一樣。白天太嘈雜。夜就像一個大篩子,把那些嘈雜過濾了,留下來純粹的東西。你現(xiàn)在聽到的,就是那種純粹的聲音。平時可能不注意,或者你的心不靜,那些聲音就在你的耳邊滑走了。由此我理解那些被火車軋住的人,火車的轟鳴都聞而未聞的人,他的內心不知是怎樣的世界,他一定沉浸到內心的煩亂之中了,所以我也明白,內心凌亂的人是聽不到夜聲的。

夜剛剛來臨的時候。夜聲還不是太明顯,一旦夜得深了,夜聲才顯現(xiàn)出來。夜靜得會讓你睡不著,夜是給那些沒有思想的人準備的。有思想的人受不了這夜,越聽到夜聲越睡不著。只有還回到煩亂的世界才能睡著。對于這樣的人,村人就說,這人心慌了。你如果聽到噗嗒的一聲,而后又是噗嗒的一聲,你就知道,那是露水從窗邊的葵子葉上滑落了。葉子很大,露水聚多了,才會落下來,從上面的葉子滑到下面的葉子上,就發(fā)生了連鎖反點。還有就是躲在葉子下面的一個紡織娘會被驚醒。嘰嘰咕咕地叨叨幾句,又繼續(xù)睡它的好覺。

一聲嬰兒的啼哭是夜聲里最亮的,它壓倒了一切的聲音,穿透了每家的院墻。村子就知道,又一個生命來到了這塊土地上。雞的嗓子也不是都好,有的雞打一個長長的鳴,末了還會扔一個彎,而后在那個彎處猛然銷聲,有的只會拖一個長音,不會拐那個彎。看來拐那個彎是個技術活,有的連長音也不行,生就的不行。就像我唱歌總唱到茄子地里去,也就不再唱。雞不行,雞唱得好不好,都得唱,雞要是不唱,就會被其他的雞看不起,主要是被那些母雞看不起,破曉時分,它必須當一只雄雞。

夜黑里還是有東西在村子走路,那都是白天不敢進村子的,像貛、黃鼠狼、貍貓之類,這些東西你擋也擋不住,它們幾乎都不帶出聲音,跑的時候像黑色的電,這電一閃過誰家的下水道或者墻頭,第二天你就聽著罵街吧,罵歸罵,這些東西是聽不見的,罵街的只是為個心理平衡。

在晚間跑著的還有老鼠,幾乎哪一家都養(yǎng)著一群老鼠,而且沒有一家是自愿的。老鼠這是欺負人哩,所以人要是逮住了老鼠,就是點了它的天燈也沒有誰上前做一回好人,求你放了這貨。二妞她爹那次打一只吃了他家雞娃的野貓,就有人勸說著,讓放了算了。老鼠也許知道這一點,所以老鼠很有自知之明,盡量避免同人照面,以免人罵出賊眉鼠眼之類的話來,為了這一點,老鼠總是在夜黑里出來尋找吃食。問題在于老鼠的吃食同人的吃食差不多,老鼠要是像牛羊一樣也就沒有這些事情了。人越是沒啥吃的時候,老鼠也最饑慌,老鼠更不要說像狗那樣懂人,可以不吃人吃的東西,還可以吃人消化掉不要的東西。所以老鼠在人周圍的動物里算是一樣好處都不沾。

其實,夏天里,還有那些叫叫油、蛐蛐啥子的叫,聲音小點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蛤蟆的叫聲卻是嘹亮得很,好像一村子都是它的嗓音。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忽站著一忽蹲下”富有情趣,既能讓人聯(lián)想鄉(xiāng)下人在夜里吸煙的習慣,又從另一個側面展現(xiàn)夜晚的黑暗。

B.文章中寫“你可不敢再往遠處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東西”,表明當時鄉(xiāng)村治安較差的境況及鄉(xiāng)下人膽小的性格特點。

C.“內心凌亂的人是聽不到夜聲的”體現(xiàn)黑夜里“內心凌亂的人”內心的躁動,令人感受到看似平靜的鄉(xiāng)村中存在的不安。

D.文章寫嬰兒的啼哭“壓倒了一切的聲音”,意在表明新生命的到來給鄉(xiāng)村注入一股力量,為貧困落后的山村帶來了生氣。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在鄉(xiāng)村,夜總是比城里的黑”點明題意,而后面的伸手不見五指,把讀者拉到了鄉(xiāng)村漆黑的夜晚中,使人如臨其境。

B.文章對葵子葉上水滴的描寫細致入微,以此來展現(xiàn)鄉(xiāng)下夜晚的安寧與靜謐,在寫作手法上與“梧桐更兼細雨”相似。

C.文章倒數第二段寫在鄉(xiāng)下猖獗的老鼠,并提及“吃了他家雞娃的野貓”,意在襯托普通人家世代平凡生活的艱辛與苦難。

D.以好奇的眼光探尋著鄉(xiāng)村的生活,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的世俗生活氣象;文章語言質樸無華,字里行間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在寫法方面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

9.本文從哪些角度寫鄉(xiāng)村的夜?請簡要分析。

6.B

7.C

8.①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人們的咳嗽聲比作火車的轟鳴聲,更加形象生動,“牲口鬧不清人的意圖和興趣”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烘托出鄉(xiāng)下夜生活閑適的氣氛。②用“順著”“熏得”“閉著”等詞,表現(xiàn)未干的柴火燃燒的狀態(tài)和人們對此的反應,詞語使用十分準確傳神。

9.①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從視覺方面寫鄉(xiāng)村的夜。開篇直寫眼前的漆黑,而后又用夜晚的微光反襯鄉(xiāng)村夜晚的黑暗。②文章后半部分主要從聽覺方面寫鄉(xiāng)村的夜。寫到夜晚的水滴聲、嬰兒的啼哭聲、動物的活動聲等,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表現(xiàn)鄉(xiāng)村之夜。

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領悟文本的藝術魅力;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

李伯溫,李守賢之從兄也。長兄惟則,懷遠大將軍、平陽征行萬戶;次伯通。歲甲戌,錦州張致叛,國王木華黎命擊之,大戰(zhàn)城北,伯通死焉。伯溫行平陽元帥府事,鎮(zhèn)青龍堡,專任東征。知平陽已陷,弟守忠被執(zhí),選驍勇拒守,久之,金人盡銳來攻,守卒夜多遁去,李成開水門導敵入,伯溫登堞樓,謂左右曰:“吾兄弟仗節(jié)擁麾,受方面之寄,當以死報國。吾弟已被執(zhí),我不可再辱,汝等宜自逃生?!笔孔浣元q豫不忍去,伯溫即拔劍殺家屬,投井中,以刃植柱,刺心而死。金人登樓,見伯溫抱柱如生,無不嗟嘆。

弟守正,自幼時嘗質于木華黎,后為平陽守,活俘虜甚眾,以功授銀青榮祿大夫、河東南路兵馬都元帥。歲庚寅,上黨、晉陽合兵攻汾州,將陷,守正以義赴援,眾寡不敵。別遣老弱百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懼,遂解去。汾人持牛酒迎犒者,道不絕,且泣謝曰:“幸公完是州,德甚大,愿奉是州以從?!标P中兵屯吉州,酋領楊鐵槍以數千人叛,守正出兵擒之。軒成據隰州,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大帥以其兄守忠代之。

守忠官至銀青榮祿大夫、河東南路兵馬都元帥,兼知平陽府事。壬午冬,平陽公胡景山以青龍堡降。嘗從攻益都,北還,軍將彭智孫乘間據義州叛,守忠聞之,長驅抵城下,力戰(zhàn),復之。丁亥夏四月,金紇石烈真襲擊平陽行營招討使權國王按察兒于洪洞,守忠出援之,會于高梁,師潰入城。平陽副帥夾谷常德潛獻東門以納金兵,城遂陷。金人執(zhí)守忠至汴,誘以高爵,使降,守忠罵之,語惡,金人怒,置守忠鐵籠中,火炙死。

(節(jié)選自《元史·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八十》,有改動)

10.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B.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C.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D.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11.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戶,世襲軍職,金初設,元相沿,總領于中央樞密院;駐于各路者,則分屬于行省。

B.堞樓,即城樓;堞,古代城墻之上形如齒狀的矮墻,作戰(zhàn)時可抵擋敵人的矢石攻擊。

C.河東,古地名,因在淮河以東而得名;秦漢于此設郡,唐置道,宋置路,皆稱河東。

D.行營,是指出征時的軍營,亦指軍事長官的駐地辦事處;還指巡視軍營、往來營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伯溫體恤部下,剛烈勇毅。青龍堡失守后,李伯溫知道大勢已去,他讓部下各自逃生,在殺死家屬后自殺殉國。

B.李守正為人俠義,富有智謀。在汾州保衛(wèi)戰(zhàn)中,守正派兵馳援,以寡敵眾,雖然退敵,卻終因傷勢過重而不幸身亡。

C.李守忠多有戰(zhàn)功,視死如歸。李守忠在出兵支援洪洞的戰(zhàn)斗中兵敗被俘,他拒絕金人利誘,直面酷刑,慘烈而死。

D.李家人赤膽忠心,滿門忠烈。李氏家族,不乏國家的棟梁之才,伯通、伯溫、守忠、守正都為國捐軀,可歌可泣。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別遣老弱百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懼,遂解去。

②軍將彭智孫乘間據義州叛,守忠聞之,長驅抵城下,力戰(zhàn),復之。

14.李伯溫為什么先殺家屬又自殺而死?

10.B

11.C

12.B

13.①另外派遣一百名老弱士兵,拖著柴薪揚起塵土,多多豎立旗幟,敵人害怕(人多),于是撤去包圍離開了。

②軍中大將彭智孫趁機占據義州反叛,李守忠聽說這件事,長途行軍迅速到達城下,奮力作戰(zhàn),收復義州。

14.①以死回報朝廷對李家的信任和重托;②避免被捕受辱,以捍衛(wèi)自身及家族尊嚴;③以絕部下念頭,讓他們堅定逃生決心,借此保全部下。

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

(2021高一下·順德期中)古代詩歌閱讀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一)

楊萬里①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②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①楊萬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詩時他正離家宦游,在廣州任內。②無那:無奈。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敚囊豁検牵ǎ?/p>

A.“錦繡堆”形容海棠花團錦簇,如堆錦織繡。這一片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并非眼前的實景,為虛寫。

B.詩中雖然寫“夢入”,但詩人其實并沒有做夢,是詩人看到今日春風和煦,春暖花開,感覺恍若夢境。

C.詩人從春日海棠開花、萬物春回,聯(lián)想到自己老了,生機勃勃的春景與人的衰颯老氣形成了對比。

D.“萬物皆春”明點“春”,“一年過社”說的是春社,暗點“春”。海棠花開、燕子飛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

16.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15.B

16.①故園之思(懷鄉(xiāng)之情)。寫故園海棠花開、眼前燕回絮飛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②愛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詩人愛之欲餐,抒寫愛惜春天之意;③年華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詩人在春光中孤獨地老去,抒發(fā)枉拋光陰之嘆。

思想內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1)本題是綜合性考查題目,考查理解分析詩歌的內容、手法、語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表述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并得出解析。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翻譯并理解詩歌內容,抓住詩歌的標題、解釋、詩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詞句等分析情感;最后組織語言作答。作答時注意不要只寫幾個表現(xiàn)情感的詞語,要結合內容答情感,指出情感生發(fā)的原因,如有手法要一并寫出。

15.B項,“但詩人其實并沒有做夢,是詩人看到今日……感覺恍若夢境”說法錯誤,“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詩句中是詩人真的夢見了家鄉(xiāng)的海棠,抑或詩人假托夢境表述思念之情,并非見眼前之景感覺恍若夢境,“海棠開”并非眼前所見之景。

故解析為:B。

16.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詩首聯(lián)寫春晴懷念故園的海棠。寫夢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于表述思念之情。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夢醒之后,眼前所見之景。第三句,“萬物皆春”明點“春”字。從春日海棠開花,想到萬物回春,又聯(lián)想到自己將要老了。這里把生氣勃勃的春景和老人形成一種對比,用春景來反襯自己虛度年華,寄托了無限感慨,也激起了對春天的熱愛。第四句中“一年過社”暗點“春”字。燕子是候鳥,過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從南方海島上飛回。以燕子飛回,補充說明“萬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頸聯(lián)也是形容“萬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聯(lián)一反其意,說春光“餐不得”;卻又天真地設想:吟詩,讓詩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連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這種浪漫天真的構思,表現(xiàn)了熱愛故園春光的真摯感情。題干要求回答的是“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故回答本題時,要結合關鍵的詩句,分點回答即可。即:從故園之思、愛春惜春之情、年華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等方面回答。

故解析為:①故園之思(懷鄉(xiāng)之情)。寫故園海棠花開、眼前燕回絮飛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②愛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詩人愛之欲餐,抒寫愛惜春天之意;③年華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詩人在春光中孤獨地老去,抒發(fā)枉拋光陰之嘆。

17.名篇名句默寫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兩句,是詩人從夢中驚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產生的關于人世間的聯(lián)想。

(2)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兩句,與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不吸取任何教訓”如出一轍。

(3)在《六國論》中,蘇洵認為六國如果一味賂秦求保,就會陷入“,”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國家難免滅亡。

(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3)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理解性默寫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Ⅰ

謫居黃州,雖是蘇軾人生命運的滑鐵盧,卻是其詞作藝術的高峰時期。標志有二:一是詞作數量最多,二是①____。為什么在人生低谷困頓時期蘇軾能創(chuàng)造詞作的輝煌?②____。

從外在的客觀條件來看,當時詩尊詞卑的詞體觀念,為蘇軾提供了自由作詞的適宜環(huán)境。蘇軾因寫詩而釀成烏臺詩案,所以在謫居黃州期間,他不敢多寫詩,以免再惹事端。作詞在北宋當作一種娛樂方式,蘇軾在謫居黃州期間不敢寫詩,而且可以放心大膽地作詞,作詞成了蘇軾揮灑苦悶、宣泄才情的方式。

從內在的主觀條件來看,在痛苦的磨礪中,蘇軾的思想境界、人格精神逐步走向成熟,從而為作詞提供了新的情思。黃州詞作全面立體地展現(xiàn)了蘇軾在痛苦中掙扎、探求、超脫的心路歷程,提升了詞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藝術精度。蘇軾的黃州詞,標志著其詞體思想情感的豐富性、復雜性、深刻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開啟了詞作的新路向,提供了新的抒情范式。

黃州與蘇軾成就了彼此:黃州成就了蘇軾及其詞作;③____,讓小城黃州聲名遠揚。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19.請結合材料簡要闡釋文中加粗詞語“滑鐵盧”“成就”的含義。

20.文中畫框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8.名篇佳作最多;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

19.①滑鐵盧,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失敗了,代指遭遇失??;這里指的是蘇軾的仕途遭遇失敗。②成就,指事業(yè)上的成績,也指完成;這里指謫居黃州的經歷助力蘇軾逐步走向成熟,也提升了蘇軾黃州詞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藝術精度。

20.示例:作詞在北宋被當作一種娛樂方式,蘇軾在謫居黃州期間不敢寫詩,卻(或但)可以放心大膽地作詞,作詞成了蘇軾宣泄苦悶、揮酒才情的方式。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不合邏輯;字詞在語境中的含義;語句補寫

(1)本題考查學生給文段補寫恰當語句的能力,答題時要通讀語段,結合語境進行補寫,要做到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并注意字數限制。

(2)本題考查學生對語段中相關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相關內容,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畫線的句子,找出有語病的地方,正確修改。

補寫語句題答題技巧:

①閱讀語段,把握語段大意。首先要瀏覽語段,把握句子主要內容,弄清補寫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聯(lián)系,這樣可以讓補寫的句子不偏離語境。這是準確補寫句子的基礎。

②分析語段的特征。有得語段是記敘語段,有的語段是議論段落,有的語段是說明語段,有的是描寫語段,有的是抒情語段,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語段特點,抓住相應的相應要素。然后我們要抓住語段內部的結構特征,看語段內部是什么關系。看語段內部的結構是總分、并列還是對照等,找出語句在語段內部的位置。最后我們要分析文中的關聯(lián)詞、代詞、體現(xiàn)層次的語句、修辭句意上下文的銜接和句子前后的照應補寫出句子。

③檢查句子是否符合要求,將擬寫句子寫在語段的相應位置??词欠袂昂筮B貫,是否有語病,是否簡潔。如有問題進行修改,如滿意無問題,寫到答題卡上。

18.第①空,對應“詞作數量”,這里應是說詞作的“質量”,所以可填:名篇佳作最多。

第②空,依據下文“從外在的客觀條件來看“從內在的主觀條件來看"可知,這里是統(tǒng)領句,可填:這有主客觀方面的原因。

第③空,前文說“黃州與蘇軾成就了彼此”,所以這里可填:“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

故解析為:名篇佳作最多;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

19.“滑鐵盧”一詞是出自滑鐵盧戰(zhàn)役,在這場戰(zhàn)役中,反法聯(lián)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拿破侖失敗

了,所以滑鐵盧代表失敗。后也代指職業(yè)生涯遭遇失敗。文中“滑鐵盧"對應的語境是蘇軾被貶。所以此處“滑鐵盧”的意思就是指蘇軾的人生命運遭遇挫折、失敗。

依據后文“黃州成就了蘇軾及其詞作;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讓小城黃州聲名遠揚”可知,這里的“成就”應是動詞,是說黃州和蘇軾彼此成全、造就:謫居黃州的經歷助力蘇軾逐步走向成熟,也提升了蘇軾黃州詞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藝術精度;而黃州也因為蘇軾及其詞作而聲名遠揚。

故解析為:①滑鐵盧,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失敗了,代指遭遇失敗;這里指的是蘇軾的仕途遭遇失敗。②成就,指事業(yè)上的成績,也指完成;這里指謫居黃州的經歷助力蘇軾逐步走向成熟,也提升了蘇軾黃州詞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藝術精度。

20.畫波浪線句子的語病有:一是缺介詞,“當作”前應加上介詞“被”:二是關聯(lián)詞語不當,應將“而且”改為“卻”:三是“揮灑苦悶、宣泄才情”搭配不當,應改為“宣泄苦悶、揮灑才情”。

故解析為:示例:作詞在北宋被當作一種娛樂方式,蘇軾在謫居黃州期間不敢寫詩,卻(或但)可以放心大膽地作詞,作詞成了蘇軾宣泄苦悶、揮酒才情的方式。

語言文字運用II

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冰,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huán)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huán)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紅塵萬丈,車流緩緩,永遠像一條黏稠的河。①____,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忽然想起朝陽門里北街上有一家專賣門釘肉餅的小店——對,去吃門釘肉餅。

這是個很小的小店,南北進深不足三米,東西長頂多十幾米,七八張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熱了,只有三四張桌上有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盤門釘肉餅,烙得焦黃,滲著油光,讓人②____。

“外邊坐吧,外邊有桌子,涼快?!?/p>

看我在③____的幾張桌子之間猶豫,一個女孩子走過來,用手里的筷子和盤子向門外指了指,對我建議,店門外擺了幾張桌子,那里肯定涼快,可是我固執(zhí)地挑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讓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凈,然后要了六個門釘肉餅和兩碗小米粥,牛肉餅和小米粥很快都端來了,熱氣、香味混在一起,讓我食欲大增。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2.文中畫框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述效果更好,請簡要分析原因。

21.不知不覺;垂涎欲滴;杯盤狼藉

22.①強調的重點不同:改句的重點落在“一掃而光”上,強調全部吃光;原句的重點落在“心滿意足”上,強調吃過肉餅之后的滿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邏輯。②適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來結束文段,似乎話還沒說完;原句把“心滿意足”拆開放在句子最后,語氣舒緩,適合做段落的結尾。③語體風格不同:改句比較普通;原句更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的文風更和諧。

成語的使用;字詞在語境中的含義;語句表述效果的對比、鑒賞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熟記所有詞語的含義,然后結合語境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暗示信息。

(2)本題考查的是比較句子的表述效果。解答此類題,可以從以下方面分析: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等),句式特點(長短句、整散句),詞語(動詞、形容詞、修飾詞等),觀察順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結構作用(照應、鋪墊)等,同時要結合文本內容對原句進行賞析,注意語言表述。

成語辨析題的設錯角度:

1.望文生義。有些成語可以直接從字面去理解;而絕大部分成語需要透過字面意義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對成語意義不加認真推敲,僅從字面去簡單、膚淺地理解,就會造成望文生義的毛病。

2.斷詞取義。成語的意義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語素,而忽視其他語素,就會破壞整個成語的意義。

3.輕重失度。有些成語詞義有輕重之別,切不可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

4.語義重復。成語的意義比較精練,使用得當,可以收到言簡意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語意義和整個句子語義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語意義和句子語義的重復。

5.自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語的意義和整個句子語義的比照,也極有可能使成語的意義和句子的語義矛盾。

6.形近混淆。有些成語與其他成語由于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上極可能混淆。

7.不合對象。有些成語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對象和范圍,不能隨意搬用。

8.褒貶顛倒。成語往往含有不同的感彩,一般說來,褒詞不能貶用,貶詞不能褒用,否則會影響感情的正確表述。

9.謙敬錯位。有些成語是謙詞,只能用于己方,不能用于對方;有些成語是敬詞,只能用于對方,不能用于己方。如果辨別不清,就會造成謙敬錯位。

21.第一空,不知不覺: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稀里糊涂:糊涂,馬虎、隨便?!拔野l(fā)現(xiàn)自己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表明我沒意識到就做了這件事,可選用“不知不覺”。

第二空,垂涎欲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垂涎三尺:形容嘴饞到極點。亦形容羨慕到極點,極想據為己有。語境說門釘肉餅,烙得焦黃,滲著油光看著讓人很饞,流口水。可填“垂涎欲滴”。

第三空,杯盤狼藉:意思是桌上的杯盤放得亂七八糟,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干干凈凈:沒有塵土、雜質等,也形容說話、動作不拖泥帶水或者是比喻一點兒不剩。結合“猶豫……讓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凈”可知桌子很亂,不干凈,可選“杯盤狼藉”。

故解析為:不知不覺;垂涎欲滴;杯盤狼藉。

22.從強調的重點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重點在“一掃而光”,強調吃的結果;原句重點落在“又心滿,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述“我”吃完肉餅后心情的舒暢與滿足,強調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邏輯。從適用的位置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用來結束文段,語意未盡,似乎話還沒說完,給人以結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滿,又意足”,運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語意完整,適合做段落的結尾。從語體風格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表述沒有特色;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文段文風更一致。

故解析為:①強調的重點不同:改句的重點落在“一掃而光”上,強調全部吃光;原句的重點落在“心滿意足”上,強調吃過肉餅之后的滿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邏輯。②適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來結束文段,似乎話還沒說完;原句把“心滿意足”拆開放在句子最后,語氣舒緩,適合做段落的結尾。③語體風格不同:改句比較普通;原句更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的文風更和諧。

四、寫作(60分)

23.(2022高二下·歷城月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彬湴磷詽M本為“加”,結果卻是“落后受損”,實為“減”;謙遜虛心本為“減”,但結果是“進步受益”,表現(xiàn)為“加”??梢?,加有時意味著減,減則是為了更好地加;是加是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以上論述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作文

材料由三句話組成。第一句話是引用《尚書》名言,第二句話則是對名言所做的闡釋,第三句話是由此得出的結論。材料圍繞“加”“減”來講述生活的道理,啟示考生要聯(lián)系社會生活和人生實踐,去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題目所選材料充分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核心要義,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思想素質和思維能力,特別是辯證思維能力。

材料開頭引用《尚書》“滿招損,謙受益”的名句,并加以具體闡釋,得出的結論是“加有時意味著減,減則是為了更好地加”。驕傲和謙虛指向人的道德品行,體現(xiàn)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素養(yǎng)。這句哲理名言里包含了一個辯證思維的生活邏輯:做生活的加法有時就會為生活所累,反而于人生不利;做人生的減法,因為有了“斷舍離”,反而會有幸福加持。第二個結論“是加是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則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加減之妙,并運用于人生實踐中,才會在生活工作為人處事中得心應手,活出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的價值?!凹印焙汀皽p”本身是對立的,但同時又是辯證統(tǒng)一的,是一對矛盾的統(tǒng)一體。當其作用于每個人的生活時,就會體現(xiàn)一個人的人生智慧。這就是這段論述的啟示意義。文章既可以從“加”或“減”任一角度進行立意,也可以把“加”和“減”結合起來構思,但必須體現(xiàn)“加”和“減”的辯證思考。

立意:

①給生活做減法,人生才能活出加法。

②學會做減法,才能給人生做加法。

③做好人生加減法,活出生命真價值。

④為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加法。

此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學生整體感知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根據主旨,自選角度進行寫作,切不可偏題。材料中的側重點一定要抓準。材料作文的開頭,最好能夠聯(lián)系材料,可以保證自己的觀點的確源于材料,不會脫離材料,且能夠明確地體現(xiàn)從材料中提煉自己的中心論點的過程。

1/1山東省棗莊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開學摸底測試檢測驗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Ⅰ

材料一: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常常以筆為犁,以夢為馬,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風起云涌,青年毛澤東勇立潮頭。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園春·長沙》,謳歌壯麗的秋景,發(fā)出了時代之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倍卮鹩质菬o比堅定的,是“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因為他們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只有他們,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只有他們,才能擔負起“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揮紅軍東征的毛澤東在陜北的一個小山溝里又寫下《沁園春·雪》。北國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筆下,氣勢恢宏,氣象萬千;北國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當時的紅軍依然困難重重,但毛澤東對革命斗爭充滿激情,對革命前途、革命勝利充滿信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誰才是主宰歷史浮沉的主人?誰才是這個時代的風流人物?毛澤東再一次回應了十年前自己的時代之問:“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鼻О偃f勞動人民,無產階級大眾,才是歷史和時代的真正主人。

毛澤東詩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好似一幅幅長篇畫卷,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中國革命斗爭與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實踐,特別是記錄了若干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堪稱一代詩史,史詩。隨著歲月的遷轉,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時時吟誦的名句名篇。這些充滿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火紅詩句,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五次反圍剿,敵強我弱,戰(zhàn)斗是殘酷的,但在毛澤東筆下,“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菩薩蠻·大柏地》)。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與人類歷史的英雄傳奇。紅軍戰(zhàn)士突破重重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取得偉大勝利。在毛澤東筆下,長征的千山萬水,深溝險壑,不過是“泥丸”“細浪”,充分體現(xiàn)出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魄。展示了共產黨人一往無前的革命斗志,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精神,它體現(xiàn)為“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藐視一切困難的戰(zhàn)略定力,體現(xiàn)為敢于“掃除一切害人蟲”的強大自信,體現(xiàn)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定決心。

中國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這一進程中表現(xiàn)出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毛澤東以他的壯麗詩篇對這一歷史進程、偉大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與總結。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前,他在這里締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三十八年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又面臨著種種重大挑戰(zhàn)與考驗。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經驗,更好地創(chuàng)造未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就是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偉大的歷史總結,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前進動力。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也一定能夠達到。

(摘編自康震《風展紅旗如畫》)

材料二: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币浴跋А弊制鸸P,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說。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y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p>

就個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彼踔琳f過:“解決中國的問題,須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泵珴蓶|評價漢武帝劉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泵珴蓶|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白怨拍苘姛o出李世民之右者?!痹娉杉己菇y(tǒng)一蒙古,東征西討,毛澤東稱其是“一代天驕”。

(摘編自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詩詞記錄了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詩詞中表現(xiàn)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

B.面對風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無比堅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擔負歷史使命。

C.隨著歲月流轉,毛澤東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世代流傳,緣于毛澤東詩詞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特點。

D.在毛澤東筆下,長征途中的殘酷現(xiàn)實,不過是“泥丸”“細浪”。這充分體現(xiàn)其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國雪霽的壯美景色,在毛澤東詩詞中以寫實手法表現(xiàn)為“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體現(xiàn)他對革命斗爭的激情。

B.毛澤東詩詞對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的歷程做了高度概括與總結,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提供前進動力。

C.材料二中,毛澤東在回復郭沫若的詩里提到,人們對“焚書坑儒”可能存在誤解,說明“焚書坑儒”并非事實。

D.材料二中,毛澤東在詩詞中肯定古代帝王的歷史功績,特別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軍事方面的高超指揮才能。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能體現(xiàn)毛澤東詩詞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一項是()

A.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B.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C.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D.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

4.結合材料二內容,談談毛澤東對古代帝王的評價對我們有何啟示?請簡要分析。

5.請簡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結構。

現(xiàn)代文閱讀Ⅱ

夜的黑

王劍冰

在鄉(xiāng)村,夜總是比城里的黑,不信你來看看,你看不見什么的,天上有星星還好些,沒有星星的時光,你就知道鄉(xiāng)村的夜是什么樣的了,其實我給你說也說不好,但你可以伸出手來試試,你是看不見你的手指的,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半截胳膊,那半截就伸到夜里去了。

你在村子里走,看到一個火頭一閃一閃,你以為那是誰的煙頭,你問了是誰,那火頭不說話,一忽站著一忽蹲下的,好像與你玩著把戲。等你近前了,那火頭又遠了,你不知道,那是一只螢火蟲。你一會感覺有個地方亮閃了一下,揉揉眼睛再看時,閃的地方又黑了。你可不敢再往遠處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東西,尤其在這樣的夜黑時光,你好不容易看到一處光亮,走去就知道,那是牲口屋。幾個沒事的聚著一堆火噴閑空兒。柴火不太干,潮潮的一會兒火大一會兒火小,白色的煙順著蘆草冒出來,熏得人睜不開眼睛,睜不開眼睛閉著也不行,眼淚也不聽使喚。關鍵是嗓子眼也癢癢,于是就不停地咳咳地咳嗽,你一聲他一聲的,讓一個牲口屋像一列火車,搞得牲口鬧不清人的意圖和興趣。

鄉(xiāng)村的夜。你看村子和田地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因為黑成一塊了。房屋和樹、田地和河流、人和動物,都黑成一塊了。你在村頭坐著,你也是夜的一部分。你走著或躺著,都一樣,都不會影響夜的黑。

夜是有聲音的。夜的聲音同白天的聲音不一樣。白天太嘈雜。夜就像一個大篩子,把那些嘈雜過濾了,留下來純粹的東西。你現(xiàn)在聽到的,就是那種純粹的聲音。平時可能不注意,或者你的心不靜,那些聲音就在你的耳邊滑走了。由此我理解那些被火車軋住的人,火車的轟鳴都聞而未聞的人,他的內心不知是怎樣的世界,他一定沉浸到內心的煩亂之中了,所以我也明白,內心凌亂的人是聽不到夜聲的。

夜剛剛來臨的時候。夜聲還不是太明顯,一旦夜得深了,夜聲才顯現(xiàn)出來。夜靜得會讓你睡不著,夜是給那些沒有思想的人準備的。有思想的人受不了這夜,越聽到夜聲越睡不著。只有還回到煩亂的世界才能睡著。對于這樣的人,村人就說,這人心慌了。你如果聽到噗嗒的一聲,而后又是噗嗒的一聲,你就知道,那是露水從窗邊的葵子葉上滑落了。葉子很大,露水聚多了,才會落下來,從上面的葉子滑到下面的葉子上,就發(fā)生了連鎖反點。還有就是躲在葉子下面的一個紡織娘會被驚醒。嘰嘰咕咕地叨叨幾句,又繼續(xù)睡它的好覺。

一聲嬰兒的啼哭是夜聲里最亮的,它壓倒了一切的聲音,穿透了每家的院墻。村子就知道,又一個生命來到了這塊土地上。雞的嗓子也不是都好,有的雞打一個長長的鳴,末了還會扔一個彎,而后在那個彎處猛然銷聲,有的只會拖一個長音,不會拐那個彎??磥砉漳莻€彎是個技術活,有的連長音也不行,生就的不行。就像我唱歌總唱到茄子地里去,也就不再唱。雞不行,雞唱得好不好,都得唱,雞要是不唱,就會被其他的雞看不起,主要是被那些母雞看不起,破曉時分,它必須當一只雄雞。

夜黑里還是有東西在村子走路,那都是白天不敢進村子的,像貛、黃鼠狼、貍貓之類,這些東西你擋也擋不住,它們幾乎都不帶出聲音,跑的時候像黑色的電,這電一閃過誰家的下水道或者墻頭,第二天你就聽著罵街吧,罵歸罵,這些東西是聽不見的,罵街的只是為個心理平衡。

在晚間跑著的還有老鼠,幾乎哪一家都養(yǎng)著一群老鼠,而且沒有一家是自愿的。老鼠這是欺負人哩,所以人要是逮住了老鼠,就是點了它的天燈也沒有誰上前做一回好人,求你放了這貨。二妞她爹那次打一只吃了他家雞娃的野貓,就有人勸說著,讓放了算了。老鼠也許知道這一點,所以老鼠很有自知之明,盡量避免同人照面,以免人罵出賊眉鼠眼之類的話來,為了這一點,老鼠總是在夜黑里出來尋找吃食。問題在于老鼠的吃食同人的吃食差不多,老鼠要是像牛羊一樣也就沒有這些事情了。人越是沒啥吃的時候,老鼠也最饑慌,老鼠更不要說像狗那樣懂人,可以不吃人吃的東西,還可以吃人消化掉不要的東西。所以老鼠在人周圍的動物里算是一樣好處都不沾。

其實,夏天里,還有那些叫叫油、蛐蛐啥子的叫,聲音小點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蛤蟆的叫聲卻是嘹亮得很,好像一村子都是它的嗓音。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忽站著一忽蹲下”富有情趣,既能讓人聯(lián)想鄉(xiāng)下人在夜里吸煙的習慣,又從另一個側面展現(xiàn)夜晚的黑暗。

B.文章中寫“你可不敢再往遠處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東西”,表明當時鄉(xiāng)村治安較差的境況及鄉(xiāng)下人膽小的性格特點。

C.“內心凌亂的人是聽不到夜聲的”體現(xiàn)黑夜里“內心凌亂的人”內心的躁動,令人感受到看似平靜的鄉(xiāng)村中存在的不安。

D.文章寫嬰兒的啼哭“壓倒了一切的聲音”,意在表明新生命的到來給鄉(xiāng)村注入一股力量,為貧困落后的山村帶來了生氣。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在鄉(xiāng)村,夜總是比城里的黑”點明題意,而后面的伸手不見五指,把讀者拉到了鄉(xiāng)村漆黑的夜晚中,使人如臨其境。

B.文章對葵子葉上水滴的描寫細致入微,以此來展現(xiàn)鄉(xiāng)下夜晚的安寧與靜謐,在寫作手法上與“梧桐更兼細雨”相似。

C.文章倒數第二段寫在鄉(xiāng)下猖獗的老鼠,并提及“吃了他家雞娃的野貓”,意在襯托普通人家世代平凡生活的艱辛與苦難。

D.以好奇的眼光探尋著鄉(xiāng)村的生活,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的世俗生活氣象;文章語言質樸無華,字里行間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在寫法方面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

9.本文從哪些角度寫鄉(xiāng)村的夜?請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

李伯溫,李守賢之從兄也。長兄惟則,懷遠大將軍、平陽征行萬戶;次伯通。歲甲戌,錦州張致叛,國王木華黎命擊之,大戰(zhàn)城北,伯通死焉。伯溫行平陽元帥府事,鎮(zhèn)青龍堡,專任東征。知平陽已陷,弟守忠被執(zhí),選驍勇拒守,久之,金人盡銳來攻,守卒夜多遁去,李成開水門導敵入,伯溫登堞樓,謂左右曰:“吾兄弟仗節(jié)擁麾,受方面之寄,當以死報國。吾弟已被執(zhí),我不可再辱,汝等宜自逃生?!笔孔浣元q豫不忍去,伯溫即拔劍殺家屬,投井中,以刃植柱,刺心而死。金人登樓,見伯溫抱柱如生,無不嗟嘆。

弟守正,自幼時嘗質于木華黎,后為平陽守,活俘虜甚眾,以功授銀青榮祿大夫、河東南路兵馬都元帥。歲庚寅,上黨、晉陽合兵攻汾州,將陷,守正以義赴援,眾寡不敵。別遣老弱百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懼,遂解去。汾人持牛酒迎犒者,道不絕,且泣謝曰:“幸公完是州,德甚大,愿奉是州以從。”關中兵屯吉州,酋領楊鐵槍以數千人叛,守正出兵擒之。軒成據隰州,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大帥以其兄守忠代之。

守忠官至銀青榮祿大夫、河東南路兵馬都元帥,兼知平陽府事。壬午冬,平陽公胡景山以青龍堡降。嘗從攻益都,北還,軍將彭智孫乘間據義州叛,守忠聞之,長驅抵城下,力戰(zhàn),復之。丁亥夏四月,金紇石烈真襲擊平陽行營招討使權國王按察兒于洪洞,守忠出援之,會于高梁,師潰入城。平陽副帥夾谷常德潛獻東門以納金兵,城遂陷。金人執(zhí)守忠至汴,誘以高爵,使降,守忠罵之,語惡,金人怒,置守忠鐵籠中,火炙死。

(節(jié)選自《元史·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八十》,有改動)

10.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B.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C.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D.守正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守正/裹瘡戰(zhàn)歿

11.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戶,世襲軍職,金初設,元相沿,總領于中央樞密院;駐于各路者,則分屬于行省。

B.堞樓,即城樓;堞,古代城墻之上形如齒狀的矮墻,作戰(zhàn)時可抵擋敵人的矢石攻擊。

C.河東,古地名,因在淮河以東而得名;秦漢于此設郡,唐置道,宋置路,皆稱河東。

D.行營,是指出征時的軍營,亦指軍事長官的駐地辦事處;還指巡視軍營、往來營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伯溫體恤部下,剛烈勇毅。青龍堡失守后,李伯溫知道大勢已去,他讓部下各自逃生,在殺死家屬后自殺殉國。

B.李守正為人俠義,富有智謀。在汾州保衛(wèi)戰(zhàn)中,守正派兵馳援,以寡敵眾,雖然退敵,卻終因傷勢過重而不幸身亡。

C.李守忠多有戰(zhàn)功,視死如歸。李守忠在出兵支援洪洞的戰(zhàn)斗中兵敗被俘,他拒絕金人利誘,直面酷刑,慘烈而死。

D.李家人赤膽忠心,滿門忠烈。李氏家族,不乏國家的棟梁之才,伯通、伯溫、守忠、守正都為國捐軀,可歌可泣。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別遣老弱百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懼,遂解去。

②軍將彭智孫乘間據義州叛,守忠聞之,長驅抵城下,力戰(zhàn),復之。

14.李伯溫為什么先殺家屬又自殺而死?

(2021高一下·順德期中)古代詩歌閱讀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一)

楊萬里①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②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①楊萬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詩時他正離家宦游,在廣州任內。②無那:無奈。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錦繡堆”形容海棠花團錦簇,如堆錦織繡。這一片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并非眼前的實景,為虛寫。

B.詩中雖然寫“夢入”,但詩人其實并沒有做夢,是詩人看到今日春風和煦,春暖花開,感覺恍若夢境。

C.詩人從春日海棠開花、萬物春回,聯(lián)想到自己老了,生機勃勃的春景與人的衰颯老氣形成了對比。

D.“萬物皆春”明點“春”,“一年過社”說的是春社,暗點“春”。海棠花開、燕子飛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

16.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17.名篇名句默寫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兩句,是詩人從夢中驚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產生的關于人世間的聯(lián)想。

(2)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兩句,與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就是從不吸取任何教訓”如出一轍。

(3)在《六國論》中,蘇洵認為六國如果一味賂秦求保,就會陷入“,”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國家難免滅亡。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Ⅰ

謫居黃州,雖是蘇軾人生命運的滑鐵盧,卻是其詞作藝術的高峰時期。標志有二:一是詞作數量最多,二是①____。為什么在人生低谷困頓時期蘇軾能創(chuàng)造詞作的輝煌?②____。

從外在的客觀條件來看,當時詩尊詞卑的詞體觀念,為蘇軾提供了自由作詞的適宜環(huán)境。蘇軾因寫詩而釀成烏臺詩案,所以在謫居黃州期間,他不敢多寫詩,以免再惹事端。作詞在北宋當作一種娛樂方式,蘇軾在謫居黃州期間不敢寫詩,而且可以放心大膽地作詞,作詞成了蘇軾揮灑苦悶、宣泄才情的方式。

從內在的主觀條件來看,在痛苦的磨礪中,蘇軾的思想境界、人格精神逐步走向成熟,從而為作詞提供了新的情思。黃州詞作全面立體地展現(xiàn)了蘇軾在痛苦中掙扎、探求、超脫的心路歷程,提升了詞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藝術精度。蘇軾的黃州詞,標志著其詞體思想情感的豐富性、復雜性、深刻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開啟了詞作的新路向,提供了新的抒情范式。

黃州與蘇軾成就了彼此:黃州成就了蘇軾及其詞作;③____,讓小城黃州聲名遠揚。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19.請結合材料簡要闡釋文中加粗詞語“滑鐵盧”“成就”的含義。

20.文中畫框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語言文字運用II

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冰,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huán)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huán)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紅塵萬丈,車流緩緩,永遠像一條黏稠的河。①____,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忽然想起朝陽門里北街上有一家專賣門釘肉餅的小店——對,去吃門釘肉餅。

這是個很小的小店,南北進深不足三米,東西長頂多十幾米,七八張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熱了,只有三四張桌上有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盤門釘肉餅,烙得焦黃,滲著油光,讓人②____。

“外邊坐吧,外邊有桌子,涼快?!?/p>

看我在③____的幾張桌子之間猶豫,一個女孩子走過來,用手里的筷子和盤子向門外指了指,對我建議,店門外擺了幾張桌子,那里肯定涼快,可是我固執(zhí)地挑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讓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凈,然后要了六個門釘肉餅和兩碗小米粥,牛肉餅和小米粥很快都端來了,熱氣、香味混在一起,讓我食欲大增。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2.文中畫框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述效果更好,請簡要分析原因。

四、寫作(60分)

23.(2022高二下·歷城月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彬湴磷詽M本為“加”,結果卻是“落后受損”,實為“減”;謙遜虛心本為“減”,但結果是“進步受益”,表現(xiàn)為“加”??梢姡佑袝r意味著減,減則是為了更好地加;是加是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以上論述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C

2.B

3.D

4.①評價歷史人物時應善于分辨,切忌盲從,如:毛澤東不主張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人云亦云;②應多方面結合史實對人物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如:以秦始皇為例,毛澤東提到不應盲目地批評秦始皇,應全面客觀評價。

5.總——分——總的結構安排。①第一段總說,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的詩詞表現(xiàn)出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說,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抒發(fā)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主義情懷;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風格,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刻畫了共產黨人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③最后一段總說,以毛澤東詩篇為例,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表現(xiàn)出的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

傳記類;論證方法的具體運用、效果、作用;論證的分析;論據支撐

6.B

7.C

8.①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人們的咳嗽聲比作火車的轟鳴聲,更加形象生動,“牲口鬧不清人的意圖和興趣”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烘托出鄉(xiāng)下夜生活閑適的氣氛。②用“順著”“熏得”“閉著”等詞,表現(xiàn)未干的柴火燃燒的狀態(tài)和人們對此的反應,詞語使用十分準確傳神。

9.①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從視覺方面寫鄉(xiāng)村的夜。開篇直寫眼前的漆黑,而后又用夜晚的微光反襯鄉(xiāng)村夜晚的黑暗。②文章后半部分主要從聽覺方面寫鄉(xiāng)村的夜。寫到夜晚的水滴聲、嬰兒的啼哭聲、動物的活動聲等,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表現(xiàn)鄉(xiāng)村之夜。

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領悟文本的藝術魅力;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

10.B

11.C

12.B

13.①另外派遣一百名老弱士兵,拖著柴薪揚起塵土,多多豎立旗幟,敵人害怕(人多),于是撤去包圍離開了。

②軍中大將彭智孫趁機占據義州反叛,李守忠聽說這件事,長途行軍迅速到達城下,奮力作戰(zhàn),收復義州。

14.①以死回報朝廷對李家的信任和重托;②避免被捕受辱,以捍衛(wèi)自身及家族尊嚴;③以絕部下念頭,讓他們堅定逃生決心,借此保全部下。

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

15.B

16.①故園之思(懷鄉(xiāng)之情)。寫故園海棠花開、眼前燕回絮飛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②愛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詩人愛之欲餐,抒寫愛惜春天之意;③年華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詩人在春光中孤獨地老去,抒發(fā)枉拋光陰之嘆。

思想內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1)本題是綜合性考查題目,考查理解分析詩歌的內容、手法、語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表述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并得出解析。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翻譯并理解詩歌內容,抓住詩歌的標題、解釋、詩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詞句等分析情感;最后組織語言作答。作答時注意不要只寫幾個表現(xiàn)情感的詞語,要結合內容答情感,指出情感生發(fā)的原因,如有手法要一并寫出。

15.B項,“但詩人其實并沒有做夢,是詩人看到今日……感覺恍若夢境”說法錯誤,“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詩句中是詩人真的夢見了家鄉(xiāng)的海棠,抑或詩人假托夢境表述思念之情,并非見眼前之景感覺恍若夢境,“海棠開”并非眼前所見之景。

故解析為:B。

16.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詩首聯(lián)寫春晴懷念故園的海棠。寫夢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于表述思念之情。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夢醒之后,眼前所見之景。第三句,“萬物皆春”明點“春”字。從春日海棠開花,想到萬物回春,又聯(lián)想到自己將要老了。這里把生氣勃勃的春景和老人形成一種對比,用春景來反襯自己虛度年華,寄托了無限感慨,也激起了對春天的熱愛。第四句中“一年過社”暗點“春”字。燕子是候鳥,過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從南方海島上飛回。以燕子飛回,補充說明“萬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頸聯(lián)也是形容“萬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聯(lián)一反其意,說春光“餐不得”;卻又天真地設想:吟詩,讓詩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連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這種浪漫天真的構思,表現(xiàn)了熱愛故園春光的真摯感情。題干要求回答的是“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故回答本題時,要結合關鍵的詩句,分點回答即可。即:從故園之思、愛春惜春之情、年華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等方面回答。

故解析為:①故園之思(懷鄉(xiāng)之情)。寫故園海棠花開、眼前燕回絮飛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②愛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詩人愛之欲餐,抒寫愛惜春天之意;③年華老去,愁對春光的孤寂之情。詩人在春光中孤獨地老去,抒發(fā)枉拋光陰之嘆。

17.(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3)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理解性默寫

18.名篇佳作最多;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

19.①滑鐵盧,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失敗了,代指遭遇失??;這里指的是蘇軾的仕途遭遇失敗。②成就,指事業(yè)上的成績,也指完成;這里指謫居黃州的經歷助力蘇軾逐步走向成熟,也提升了蘇軾黃州詞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藝術精度。

20.示例:作詞在北宋被當作一種娛樂方式,蘇軾在謫居黃州期間不敢寫詩,卻(或但)可以放心大膽地作詞,作詞成了蘇軾宣泄苦悶、揮酒才情的方式。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不合邏輯;字詞在語境中的含義;語句補寫

(1)本題考查學生給文段補寫恰當語句的能力,答題時要通讀語段,結合語境進行補寫,要做到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并注意字數限制。

(2)本題考查學生對語段中相關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相關內容,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畫線的句子,找出有語病的地方,正確修改。

補寫語句題答題技巧:

①閱讀語段,把握語段大意。首先要瀏覽語段,把握句子主要內容,弄清補寫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聯(lián)系,這樣可以讓補寫的句子不偏離語境。這是準確補寫句子的基礎。

②分析語段的特征。有得語段是記敘語段,有的語段是議論段落,有的語段是說明語段,有的是描寫語段,有的是抒情語段,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語段特點,抓住相應的相應要素。然后我們要抓住語段內部的結構特征,看語段內部是什么關系??凑Z段內部的結構是總分、并列還是對照等,找出語句在語段內部的位置。最后我們要分析文中的關聯(lián)詞、代詞、體現(xiàn)層次的語句、修辭句意上下文的銜接和句子前后的照應補寫出句子。

③檢查句子是否符合要求,將擬寫句子寫在語段的相應位置。看是否前后連貫,是否有語病,是否簡潔。如有問題進行修改,如滿意無問題,寫到答題卡上。

18.第①空,對應“詞作數量”,這里應是說詞作的“質量”,所以可填:名篇佳作最多。

第②空,依據下文“從外在的客觀條件來看“從內在的主觀條件來看"可知,這里是統(tǒng)領句,可填:這有主客觀方面的原因。

第③空,前文說“黃州與蘇軾成就了彼此”,所以這里可填:“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

故解析為:名篇佳作最多;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

19.“滑鐵盧”一詞是出自滑鐵盧戰(zhàn)役,在這場戰(zhàn)役中,反法聯(lián)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拿破侖失敗

了,所以滑鐵盧代表失敗。后也代指職業(yè)生涯遭遇失敗。文中“滑鐵盧"對應的語境是蘇軾被貶。所以此處“滑鐵盧”的意思就是指蘇軾的人生命運遭遇挫折、失敗。

依據后文“黃州成就了蘇軾及其詞作;蘇軾及其詞作也成就了黃州,讓小城黃州聲名遠揚”可知,這里的“成就”應是動詞,是說黃州和蘇軾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