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哲學史》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1頁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哲學史》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2頁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哲學史》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3頁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哲學史》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4頁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哲學史》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目錄

2015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4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7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3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7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2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1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0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09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08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07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5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716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4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7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3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7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2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1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2010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2009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考試科目名稱:中國哲學史

考試科目代碼:601

考生姓名:

考生編號:

考生須知:

1、所有答案必須寫在報考點提供的答題紙上,做在試卷或

草稿紙上無效。

2、答案必須寫清題號,字跡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潔。

3、試卷、草稿紙必須隨答題紙一起交回。

本試卷共四大題,共一頁。

一、名詞解釋(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兼愛

2.《復性書》

3.白馬非馬

4.克己復禮

5.反者道之動

6.實測內(nèi)籀

二、簡答題(共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王陽明的良知說。

2.簡述王充的“疾虛妄”思想。

3.簡述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觀。

4.簡述王夫之“性日生而日成”的理論。

5.簡述“新理學”的人生論。

三、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胡適的“科學方法”及其近代哲學史上的地位。

2.陳亮與朱熹在“王霸”、“義利”觀上的差異。

四、材料分析題(30分):

閱讀以下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觀點,對先秦儒學的人性論進行

論述。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

也。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圣人之所生

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

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

也。

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

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

于是就也?!詡魏隙煜轮?。

2008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考試科目名稱:中國哲學史

考試科目代碼:601

考生姓名:

考生編號:

本試卷共四大題,共一頁。

一、名詞解釋(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性善說”

2.《易傳》

3.以無為本

4.“法界緣起”說

5.理一分殊

6.良知

二、簡答題(共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孔子的“成人之道”。

2.簡述墨子的“三表法”。

3.簡述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說。

4.簡述張載的“太虛即氣”說。

5.簡述王夫之的人性論。

三、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論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

2.論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

四、材料分析題(30分):

閱讀以下材料,結(jié)合嚴復的中西哲學比較,談談自己的看法:

嚴復說:“嘗謂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斷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

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為天

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進無疆,既盛不可復衰,既治不可復亂,為

學術(shù)政化之極則?!?/p>

2007年中國計量學院人文社科學院601中國

哲學史考研真題

考試科目名稱:中國哲學史

考試科目代碼:601

考生姓名:

考生編號:

一、名詞解釋(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離堅白

2.化性起偽

3.道法自然

4.三綱

5.頓悟說

6.俱分進化論

二、簡答題(共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孟子的仁政學說。

2.簡述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

3.簡述李翱的復性說。

4.《明夷待訪錄》的啟蒙思想。

5.康有為的“大同”理想。

三、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比較宋明理學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