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學案_第1頁
2022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學案_第2頁
2022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學案_第3頁
2022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學案_第4頁
2022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

目標要求核心素養(yǎng)

1.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認識水的電離有一定限-

1.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shù)。度,是可以調(diào)控的。能多角度、動態(tài)地分析水的

2.了解溶液PH的含義及其測定方法,電離,運用平衡移動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2.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能發(fā)現(xiàn)和提出酸堿中和滴

3.了解測定溶液PH的方法。定中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和假設(shè)出發(fā),

4.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及誤差分確定探究目的,設(shè)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析。在探究中學會合作,面對“異?!爆F(xiàn)象敢于提出

自己的見解,進行誤差分析。

考點1水的電離

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生用書第176頁

三基礎(chǔ)全梳理基礎(chǔ)落實穩(wěn)固根基

1.水的電離

水是極弱的電解質(zhì),水的電離方程式為H2O+H2OH3θ++OF?;騂2OH'+OH

2.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

(1)表達式:KW=C(H+)?c(OH-)°

(2)室溫下:Kw=IxIO-14。

(3)影響因素:只與溫度有關(guān),升高溫度,Kw增大。

(4)適用范圍:KW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稀的電解質(zhì)水溶液。

3.影響水電離平衡的因素

(1)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KW增大。

(2)加入酸或堿,水的電離程度減小,KW不變。

(3)加入可水解的鹽(如FeCI3、Na2CO3),水的電離程度增大,Kw不變。

■I教材挖掘J

1.填寫外界條件對水電離平衡的具體影響。

體系變化

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KW水的電離程度c(OH)c(H,)

HCl逆不變減小減小增大

NaOH逆3≡減小增大減小

不變增大減小

Na2CO3增大

可水解的鹽

NH4Cl正不變增大減小增大

升溫?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溫度

降溫1減小減小減小減小

其他:如加入Na正不變增大增大減小

2.甲同學認為,在水中加入HzSCU溶液,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解釋是加入HzSCU溶

液后c(H")增大,平衡左移。乙同學認為,加入H2SO4溶液后,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解

釋為加入H2SO4溶液后,C(H+)濃度增大,F(xiàn)T與OH-中和,平衡右移。你認為哪種說法正確?

并說明原因。

提示:甲正確,溫度不變,KW是常數(shù),加入H2SO4,c(H+)增大,C(H+)?C(0H)>KW,平

衡左移。

(1)水的電離平衡移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J)

(2)100'C的純水中C(H+)=1XlOFmoii/i,此時水呈酸性。(X)

(3)室溫下,mol?L∣的鹽酸與moLL∣的NaOH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等。(J)

(4)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電離出的C(H")和C(OH一湘等。(√)

(5)某溫度下,純水中c(H')=Xl(Γ7mo].L-ι,則此時C(OH一)=5義10飛mol?Ll(X)

二Iri一”一倡

思維建模:計算由水電離出的c(H+)或C(OH-)的認知模型

(1)中性溶液c(OH)=c(H+)=107mol?L^1

C(H+)=<?(H+)+c木(H+)

(2)酸溶液?

C(OH)=C水(OH)=CMH')

酸溶液中,H*來源于酸的電離和水的電離,而OH一只來源于水的電離。

C(OH)=CM(OH)+CMOH)

(3)堿溶液

c(H+)=c水(H+)=c水(OH)

堿溶液中,OH-來源于堿的電離和水的電離,而H*只來源于水的電離。

c(H+)=c*(H+)

酸性1C(OH)=島

(4)鹽<

C(OH)=C(OH)

溶液x

堿性,/口+、—KW

C(H)-C(OH)

I中性:c(H+)=CMH+)=C(OH-)=<?(0H-)

水解呈酸性或堿性的鹽溶液中,H*和OH-均來源于水的電離。

?考能突破練學以致用提升考?能

題組一水的電離平衡曲線

1.如圖表示不同溫度下的水中c(H+)和C(OH-)的關(guān)系,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兩條曲線間任意點均有C?(H')?C(OH-)=KW

B.M區(qū)域內(nèi)任意點均有c(H+)<c(OH-)

C.圖中TleT2

D.XZ線上任意點均有pH=7

解析: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表示式為KW=C(H+)?c(OΓΓ),適用于水及較稀的水溶液,A項正

確;觀察題中圖示,XZ線表示溶液呈中性,c(H+)=c(OH^),M區(qū)域溶液呈堿性,C(OH-)>c(H

+

+),B項正確;H2O(I)H(aq)+OH^(aq)Δ∕7>0,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圖中Z點KW

=IXl(TXIXlo-=IXlOF大于X點的KW=IXIOrXIXIor=]Xio》,所以7'2>7'11

C項正確;XZ線上任意點表示溶液呈中性,由于各點溫度不同,故PH不同,D項錯誤。

答案:D

題組二水電離出的c(H+)或C(OH-)的計算

2.常溫下,計算下列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或C(OH)。

(I)PH=2的鹽酸:C(H)水=。

(2)PH=Il的NaOH溶液:C(OH-)水=。

(3)pH=2的FeCl3溶液:c(H*)水=。

(4)pH=11的Na2CO3溶液:C(OH-)水=。

1X10-14

解析:(l)pH=2,c(H+)=l×10^2mol?L_1,C(H"=C(OH--Tmol?L-l=l×10

l2-

^moI?L'o

(2)pH=ll,c(H+)=l×10-llmol?L-l,c(H+)*=c(H+)=1×10^"mol?L^l:又C(OH-)*=

C(H+)*,故C(OH-)*=IX10Fmol?L^'o

(3)pH=2,c(H+)=l×IO-2mol?L^',在FeCI3溶液中c(H+)*=c(H+)=1×10^2mol?L'lo

(4)pH=11,c(H+)=1XIO-Ilmol?L^*,c(OH^)=IX10^3mol?L^',dtNa2CO3溶液中c(OH

)>κ=c(OH)=1×IO3mol?Llo

答案:(l)l×10^12mol?L^1(2)1X10FmOlLr

(3)1X10^2mol?L^1(4)1X10^3mol?L^1

3.某溫度下,Kw=IXlOF,計算下列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或C(OH-)。

(1)蒸儲水中c(H+)*=。

(2)mol?L^lNaOH溶液中C(OH-)水=。

(3)pH=ll的NaaCCh溶液中c(OH)*=。

解析:⑴C(H+)*=√1×10^I2=1×10^6molL-

(2)c(0H)=mol?L1,C(H+)=錯誤!mol?Ll=l×1011mol?L',C(OH-)*=c(H*)*=

+-

C(H)=IXlO"mol?L^>o

1X10-12

+l1l

(3)pH=ll,c(H)=l×10^mol?L^',c(OH")=?χ?θ-,,'mol-L^=mol?L^'<,

答案:(I)IXIOFmolL1

(2)l×I0"mol?L1

(3)mol?L1

考點2溶液的酸堿性和PH

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生用書第177頁

?基礎(chǔ)全梳理基礎(chǔ)落實穩(wěn)固根基

1.溶液的酸堿性

溶液的酸堿性取決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對大小。

⑴酸性溶液:C(H')Nc(OH^^),常溫下,PHW7。

(2)中性溶液C(H+)三C(OH)常溫下,PH三7。

(3)堿性溶液C(H+)Wc(OH)常溫下,pH>7o

2.PH及其測量

1

(1)計算公式:pH=—IgC(H)o

(2)測量方法

①PH試紙法

用鏡子夾取一小塊PH試紙放在潔凈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試

紙的中央,變色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即可確定溶液的pH。

②PH計測量法

(3)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guān)系

常溫下:

I教材挖掘J

用廣泛PH試紙測溶液的PH時應(yīng)注意什么問題?記錄數(shù)據(jù)時又要注意什么?是否可用

廣泛PH試紙測定氯水的pH?

提示:PH試紙使用前不能用蒸儲水潤濕,否則待測液因被稀釋可能產(chǎn)生誤差;用PH試

紙讀出的PH只能是整數(shù);不能用PH試紙測定氯水的pH,因為氯水呈現(xiàn)強氧化性(漂白性)。

■I診斷辨析J

(1)任何溫度下,利用H"和OH-濃度的相對大小均可判斷溶液的酸堿性。(V)

(2)某溶液的C(H+)>l(Γ7mol?L∣,則該溶液呈酸性。(X)

(3)PH減小,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強。(X)

(4)100C時,KW=×10-'2?mol?L-1鹽酸的pH=2,mol?L1的NaOH溶液的PH=IOo(J)

(5)用蒸儲水潤濕的PH試紙測溶液的pH,一定會使結(jié)果偏低。(X)

(6)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X)

(7)-^■定溫度下,PH="的氯水,稀釋10倍后,其PH=6,則4=6+1。(X)

L素養(yǎng)再提升拓展思維深化提能

1.模型構(gòu)建:計算溶液PH的一般思維模型

2.模型認知:25℃時,酸與堿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酸堿規(guī)律

(1)等濃度等體積一元酸與一元堿混合的溶液——“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2)25°C時,等體積、PH之和等于14的一強一弱酸堿混合溶液——“誰弱誰過量,誰

弱顯誰性”。

(3)強酸、強堿等體積混合(25℃時):

①PH之和等于14呈中性;

②PH之和小于14呈酸性;

③PH之和大于14呈堿性。

一考能突破練學以致用提升考能

題組一酸堿混合溶液酸堿性的判斷

1.常溫下,兩種溶液混合后酸堿性的判斷(在括號中填“酸性”“堿性”或“中性”)o

(1)相同濃度的HCl和Nac)H溶液等體積混合。()

⑵相同濃度的CEhCOOH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3)相同濃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體積混合。()

(4)pH=2的H2SO4和PH=I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6)pH=3的HCl和PH=I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7)pH=2的CH3COOH和PH=I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8)pH=2的H2SO4和pH=12的NH3?H2O等體積混合。()

答案:⑴中性⑵堿性⑶酸性(4)中性⑸酸性(6)堿性(7)酸性(8)堿性

題組二有關(guān)溶液PH的計算

2.常溫下,求下列溶液的pH(已知Ig2=)。

1

(1)mol?L的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a=XIo-5)。

(2)moI?L1NH3?H2。溶液(NH,H2θ的電離度為α=l%,電離度=黯黑喘黯

×100%)o

(3)將pH=8的NaOH溶液與PH=Io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4)將pH=5的鹽酸與pH=9的NaOH溶液以體積比11:9混合。

答案:(1)設(shè)CH3COOH溶液中C(H,為XmOlLL

+

CH3COOHH+CH3COO

起始/(mol?L1)OO

平衡/(mol,1/1)-χXX

(XmolL~1)2

=×IO5mol?L1

(―x)mol?L1

x≈X10~3mol?L_1,pH=3-Ig≈

(2)c(OH^)=mol?L^,×l%=l×10-3mol?L^1,

c(H*)=l×10^11mol?L^1,PH=I1。

(3)pH=8的NaOH溶液中c(OH")=10^6mol?L^1,pH=10的NaOH溶液中c(OH^)=10

10_4_|_[0-6

4mol?L^'等體積混合后,C(OH)=-------z-------mol?L^1≡?5×10^5mol?L1,c(H+)=2×10

l0mol?Llo

pH=-lg(2×IO-10)=IO-Ig2=o

(4)設(shè)鹽酸的體積為11LJUJNaOH溶液的體積為9L,pH=5的鹽酸中c(H+)=105mol?L

F,pH=9的NaOH溶液中c(OH)=10^5mol?L二者混合后H卡過量,其濃度c(H1=

I0^5×l∣-10"5×9

---------------------------molLl=I×IO6mol?L',PH=6。

題組三計算溶液的體積比

3.在某溫度時,測得mol?Lr的NaOH溶液的PH=I1。

(1)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

(2)在此溫度下,將pH="的NaOH溶液?,L與pH=ft的硫酸Vb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且α=12,h=2,WJVfl:Vh=。

②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且α+6=12,則匕:%=。

解析:⑴由題意知,溶液中C(H+)=10-"mol?L-∣,C(OH-)=mol?L^',

+

故∕Cw=c(H)?c(OH^)=1XIor3。

i-

(2)①根據(jù)中和反應(yīng)H+OH=H2Oo

+

c(H)?Vw=c(OH^)?V?

10-2??,=(10^13∕10-12)??

?,IO"

同=B=1:M

+-

②根據(jù)中和反應(yīng)H+OH=H2O

+-

c(H)?V?=c(OH)?Vfl

10^z,??,=(10^13∕10^0)??,

yIOr

才=加千=10'廠5")=1°,即匕:V/,=10:Io

ybIU

答案:(1)1X10-13

⑵①1:10②10:1

考點3實驗——酸堿中和滴定

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生用書第178頁

革—基礎(chǔ)全梳理基礎(chǔ)落實穩(wěn)固根基

I.實驗原理

(1)原理:用已知濃度的酸(或堿)滴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根據(jù)中和反應(yīng)的等量關(guān)系來

測定酸(或堿)的濃度。

(2)實驗關(guān)鍵

①準確測定標準溶液的體積。

②準確判斷滴定終點。

(3)常用酸堿指示劑及變色范圍

指示劑變色范圍(PH)

石蕊紅色?紫色藍色

甲基橙紅色?橙色黃色

~酚,無色?淺紅色一色

2.實驗用品

⑴儀器

圖(A)表示酸式滴定管,圖(B)表示堿式滴定管,圖(C)表示滴定裝置及操作,其中含有的

儀器是滴定管夾、鐵架臺、錐形瓶以及兩種滴定管。

⑵試劑

標準液、待測液、指示劑、蒸鐳水。

(3)滴定管。

①構(gòu)造:“0”刻度線在上方,尖嘴部分無刻度。

②精確度:讀數(shù)可估計到mLo

③洗滌:先用蒸僧水洗滌,再用待裝液潤洗。

④排氣泡:酸、堿式滴定管中的液體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氣泡。

3.實驗操作(以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為例)

(1)滴定前的準備

①滴定管:查漏一蒸儲水洗滌一用待裝液潤洗一裝液一排氣泡調(diào)液面一記錄。

②錐形瓶:蒸儲水洗滌一裝液一加指示劑。

(2)滴定

(3)終點判斷:當?shù)稳胱詈笠坏螛藴室海甘緞┳兩以诎敕昼妰?nèi)不恢復(fù)原來的顏色,

視為滴定終點,并記錄標準液的體積。

4.數(shù)據(jù)處理

按上述操作重復(fù)2?3次,求出用去標準鹽酸體積的平均值,根據(jù)C(NaOH)=

嚅嚅%算。但要注意某個數(shù)值與其他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時,應(yīng)該舍去。

三素養(yǎng)再提升拓展思維深化提能

I.指示劑選擇的基本原則

變色要靈敏,變色范圍要小,使變色范圍盡量與滴定終點溶液的酸堿性一致。

(1)不能用石蕊做指示劑。

(2)滴定終點為堿性時,用酚猷做指示劑。

(3)滴定終點為酸性時,用甲基橙做指示劑,例如用鹽酸滴定氨水。

(4)強酸滴定強堿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獻也可以。

2.滴定管讀數(shù)要領(lǐng)

以凹液面的最低點為基準(如圖)

正確讀數(shù)(虛線部分)和錯誤讀數(shù)(實線部分)。

3.誤差分析

(1)分析依據(jù):CB=吟(無表示準確量取的待測液的體積,CA表示標準溶液的濃度)

(2)以標準酸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堿溶液(酚醐做指示劑)為例,常見的因操作不正確而引

起的誤差有:

步驟操作M標準)c(待測)

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溶液潤洗變大偏高-

堿式滴定管未用待測溶液潤洗變小偏低

洗滌

錐形瓶用待測溶液潤洗變大偏高

錐形瓶洗凈后還留有蒸后水不變無影響

放出堿液的滴定管開始有氣泡,放出液體后氣泡消

取液變小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終點時氣泡消失變大偏高

振蕩錐形瓶時部分液體濺出變小偏低

滴定部分酸液滴出錐形瓶外變大偏高-

溶液顏色較淺時滴入酸液過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

變大偏高

滴NaOH溶液無變化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讀數(shù)正確,滴定后俯視讀數(shù)變小偏低

讀數(shù)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讀數(shù)正確,滴定后仰視讀數(shù)偏高-

考能突破練學以致用提升考能

題組一中和滴定儀器及指示劑的選擇

1.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測定某H2SO4溶液的濃度,參考如圖所示儀器,從下表中

選出正確選項()

選項錐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選用指示劑選用滴定管

A堿酸石蕊Z

B酸堿酚g?甲

C堿酸甲基橙乙

D酸堿酚醐Z

答案:D

2.某實驗室有3種酸堿指示劑,其PH變色范圍如下:甲基橙:?,石蕊:?,酚酣:?。

用O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FhCOOH溶液,反應(yīng)恰好完全時,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選用甲基橙或酚獻做指示劑

B.溶液呈中性,只能選用石蕊做指示劑

C.溶液呈堿性,可選用甲基橙或酚獻做指示劑

D.溶液呈堿性,只能選用酚微做指示劑

解析: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反應(yīng)生成CHsCOONa時,CH3C0(Γ水解使溶

液顯堿性,而酚釀的變色范圍為?,比較接近。

答案:D

題組二滴定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誤差分析

3.某學生用0mol?LI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用蒸儲水洗滌堿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線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液體;

③調(diào)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線以下某一刻度,并記下讀數(shù);

④移取mL待測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醐溶液;

⑤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shù)。

請回答:

(1)以上步驟有錯誤的是(填編號),該錯誤操作會導(dǎo)致測定結(jié)果(填

“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2)根據(jù)下列數(shù)據(jù):請計算待測鹽酸溶液的濃度為mol?L?

標準NaOH溶液讀數(shù)記錄(mL)

滴定次數(shù)待測溶液體積(mL)

滴定前讀數(shù)滴定后讀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答案:⑴①偏大(2)0

滴定曲線(PH曲線)分析

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生用書第180頁

1.如圖所示是強酸與強堿滴定過程中的PH曲線

(以O(shè)mOl?L∕∣NaOH溶液滴定mLOmol?L7∣鹽酸為例)

2.用強酸(堿)滴定弱堿(酸)的PH曲線比較

用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滴定等濃度、等體用鹽酸分別滴定等濃度、等體積的氫

積的鹽酸、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線氧化鈉溶液、氨水的滴定曲線

曲線起點不同:強堿滴定強酸、弱酸的曲線,強酸起點低;強酸滴定強堿、弱堿

的曲線,強堿起點高

突變范圍不同:強堿與強酸反應(yīng)(強酸與強堿反應(yīng))的突變范圍大于強堿與弱酸反

應(yīng)(強酸與弱堿反應(yīng))的

[提醒]恰好中和=酸堿恰好完全反應(yīng)W滴定終點W溶液呈中性。

[考能突破練]

I.若向2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濃度的鹽酸,則下列變化趨勢正確的是()

解析:由于稀氯水顯堿性,首先排除選項A和C;兩者恰好反應(yīng)時溶液顯酸性,排除選

項DO

答案:B

2.常溫下,用mol?L^,NaOH溶液分別滴定mLmol?L1HCl溶液和mL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兩條滴定曲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2是滴定鹽酸的曲線

B.”與6的關(guān)系是“<?

++

C.E點對應(yīng)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可能為c(CH3COO^)>c(Na)>c(H)>c(OH)

D.這兩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為指示劑

答案:C

3.如圖曲線a和b是鹽酸與NaOH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線,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

A.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ImorLi

B.P點時反應(yīng)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線a是鹽酸滴定NaOH的滴定曲線

D.酚Ift不能用作本實驗的指示劑

解析:根據(jù)曲線a知,滴定前鹽酸的PH=1,c(HCl)=mol?L*,A錯誤;P點表示鹽

酸與NaoH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B正確;曲線a是NaoH溶液滴定鹽酸的曲線,曲

線b是鹽酸滴定NaOH溶液的曲線,C錯誤;強酸與強堿相互滴定,可以用酚酰作指示劑,

D錯誤。

答案:B

其他5類滴定實驗與計算技巧

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生用書第181頁

1.氧化還原滴定

[典例1]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

子的質(zhì)量表示,單位為mg∕L,我國《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源的DO不

能低于5mg∕L0某化學小組同學設(shè)計了下列裝置(夾持裝置略),測定某河水的DO。

I.測定原理

堿性條件下,。2將M∏2+氧化為MnO(OH)2:①2MM++O2+4OH-=2MnO(OH)2J;

酸性條件下,MnO(OH)2將I氧化為E:②MnO(OH)2+1+H+-Mn2++L+H2O(未配平);

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L:③2S2θM+L=S4θT+21,

∏.測定步驟

a.安裝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充入N2排盡空氣后,停止充入N2。

b.向三頸燒瓶中加入20OmL水樣。

c.向三頸燒瓶中依次迅速加入ImLMnS。4無氧溶液(過量)、2mL堿性KI無氧溶液(過

量),開啟攪拌器,至反應(yīng)①完全。

d.攪拌并向燒瓶中加入2mL硫酸無氧溶液至反應(yīng)②完全,溶液為中性或弱酸性。

e.從三頸燒瓶中取出mL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劑,用Oomol/LNa2S2O3溶液進行滴

定,記錄數(shù)據(jù)。

g.處理數(shù)據(jù)(忽略氧氣從水樣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試劑后水樣體積的變化)。

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e中達到滴定終點的標志為。若某次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mL,水

樣的Do=mg∕L(保留一位小數(shù))。作為飲用水源,此次測得Do是否達標

(填“是”或“否”)。

[解析]

第一步:確定滴定反應(yīng)

2S2O?+I2^=S4O?+21

21

0.OlO00mol∕L××10^3Ln

第二步:由反應(yīng)①②③各物質(zhì)的配比,構(gòu)建各物質(zhì)關(guān)系式:

①2M∏2++02+40H-=2Mn0(0H)2I

+2+

②Mno(OH)2+2I^+4H=Mn+I2+3H2O

③2S2O歹+I2=S4OΓ+2Γ

該滴定過程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式為θ2-2MnO(ΘH)2~2I2-4S2θΓ,

則”(θ2)=:x"(S2θ∕)=(x00mol∕L×X10^3L=XIO-5mol

第三步:運用相關(guān)概念、原理解答問題

該河水的DC)=I哪::/L'X10_5molX32g∕mol=×10-3g∕L=mg∕L>5.0mg∕L()

[答案]溶液藍色褪去且半分鐘內(nèi)不恢復(fù)藍色是

2.電勢滴定

【典例2]某學習小組按如下實驗流程探究海帶中碘含量的測定。

取OmOl/L的AgNO3標準溶液裝入滴定管,取mL海帶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電勢滴

定法測定碘含量?測得的電動勢(F)反映溶液中以「)的變化,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

(2)該次滴定終點時用去AgNo3溶液的體積為mL,通過計算得到海帶中碘的

百分含量為%。

[解析]

第一步:確定滴定反應(yīng)

Agt+?=AgI

11

0.OIOOmol/LX20X10-3Ln

第二步:構(gòu)建關(guān)系式

該滴定過程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式為Ag+~Γ,

n(Γ)=0mol∕L×20×10-3L×500∕100=1X10-3mol?

第三步:運用相關(guān)概念、原理解答問題

錯誤!X100%=0.635%

[答案]⑴如圖

3.配位(絡(luò)合)滴定

[典例3]無水MgBn可用作催化劑。實驗室用鎂屑與液濕為原料制備無水MgBr2。為

測定產(chǎn)品的純度,可用EDTA(簡寫為丫廠)標準溶液滴定,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Mg2++Y4-

^=MgY2-o

測定時,先稱取Og無水MgBn產(chǎn)品,溶解后,用OmOI/L的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

終點,消耗EDTA標準溶液mL,則測得無水MgBr?產(chǎn)品的純度是(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

示)。

[解析]

第一步:確定滴定反應(yīng)

Mg2''+Y4MgY2^

11

n0mol∕L××10^3L

第二步:構(gòu)建關(guān)系式

2+4

該滴定過程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式為MgBr2~Mg~Y^,

33

H(MgBr2)=0mol∕L××10^L=×10^mol,

第三步:運用相關(guān)概念、原理解答問題

錯誤!X100%心97.5%。

[答案]97.5%

4.沉淀滴定

[典例4]己知AgCKAg2CrO4(磚紅色)的KSP分別為2X1(Γ∣。和×Ior2。分析化學中,

測定含氯的中性溶液中C廠的含量,以K2CrO4做指示劑,用AgNo3溶液滴定?滴定過程中

首先析出的沉淀為,達到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為,滴定

終點時,溶液中的CrOr濃度為mol/L時合適。

[解析]

第一步:依題意Ag+與CV、CrOF都生成沉淀,利用溶度積計算比較兩者所需c(Ag+),

KSP(AgCI)=C(Ag+)?c(Cl-)=2X1(Γ∣°,因C(Ag+)=C(Ci-),解得c(Ag+)=XIO-mol/L:

2+2++12+4

‰(Ag2CrO4)=c(Ag)?c(CrOi^)=c(Ag)?[c(Ag)∕2]=×10^,解得c(Ag)≈X10^mol/L。

確定滴定反應(yīng)Ag+(aq)÷CΓ(aq)AgCl(s)

指示劑反應(yīng)2Ag+(aq)÷CrθF(aq)Ag2CrO4(s)(磚紅色)

第二步:構(gòu)建關(guān)系式

因沉淀順序,遵循溶解度最小原則,Ag卡與C「、CroF都能生成沉淀時,生成AgCI沉

淀所需c(Ag+)小,則AgCl先沉淀。達到終點,滴定反應(yīng)完全,指示劑反應(yīng)剛開始。

計算指示劑C(CroF),采用逆向思維,求C(CrOD需c(Ag+),要求C(Ag+)又需知C(Cl

一),滴定終點,C(Cl-)小于1×IOrmoι∕L時完全沉淀。

第三步:運用相關(guān)概念、原理解答問題

滴定終點時:C(Ag1)=翠:*-5mol∕L=2×10^5mol∕L,將C(Ag卜)代入

2+-23

ΛΓsp(Ag2CrO4)=c(Ag)?c(CrO4)=XIO',解得c(CrθF)=×IOmol∕Lo

[答案]AgCl滴最后一滴AgNO3溶液時,有磚紅色沉淀現(xiàn)象出現(xiàn)則達到終點×10^

3

5.返滴定

[典例5]鹽基度B是衡量絮凝劑絮凝效果的重要指標,定義式為B=刎普(〃為物

M(Fe)

質(zhì)的量)。為測量樣品的B值,取樣品"7g,準確加入過量鹽酸,充分反應(yīng),再加入煮沸后冷

卻的蒸饋水,以酚酸為指示劑,用Cmol/L的標準NaOH溶液進行中和滴定(部分操作略去,

已排除鐵離子干擾)。到終點時消耗NaOH溶液VmL。按照上述步驟做空白對照實驗,消耗

NaOH溶液VomL,已知該樣品中Fe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必則B的表達式為。

[解析]

第一步:確定滴定反應(yīng)

與樣品(絮凝劑)反應(yīng)后剩余鹽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yīng)。

+

H+OH-=H2O

I1

ncmol∕L×VXIO_3L

第二步:構(gòu)建關(guān)系式

鹽酸的總量(空白實驗)=cmol∕L×?×lorL

鹽酸量G'商定)=cmol/LXV×IO-3L

鹽酸的總量(空白實驗)=與樣品(絮凝劑)中OH-反應(yīng)+鹽酸量(滴定)

第三步:運用相關(guān)概念、原理解答問題

3”(OH-)3cmol/LX(MLV)XI。、Lc(V?-y)

一"(Fe)-mw

~56

c(%—V)

[答案]

ιnw

授課提示:對應(yīng)學生用書第182頁

1.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