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園林植物圖片篇_第1頁
PPT-園林植物圖片篇_第2頁
PPT-園林植物圖片篇_第3頁
PPT-園林植物圖片篇_第4頁
PPT-園林植物圖片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北區(qū)園林苗木設計選用標準植物參考圖庫(2011)一、常綠喬灌木雪松〔Cedrusdeodata(Roxb)Loud)產地及分布:產喜馬拉雅山西部,垂直分布在海拔1300-3300m,中國在1920年開始引種,現(xiàn)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山西、云、貴、川等省均有栽培。物候期:4-5月份開始展新葉,翠綠色,花期10-11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習性:雪松是較喜光的樹種,有一定的耐寒能力,耐旱強,其生長環(huán)境較廣,但在低洼積水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生長較快,根系淺,抗SO2和煙霧能力差。應用:雪松主干聳直,側枝平展,姿態(tài)雄偉,優(yōu)美,與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巨松合稱世界五大庭園名木,最宜孤植于草坪各花壇中央或叢植于草坪邊緣、建筑前庭之中心、廣場中心或主要建筑的兩旁、園門的入口及行道樹等。常用規(guī)格:胸1200-1600mm,高5500-9000mm,冠2500-4500mm。產地及分布:產中國,垂直分布在海拔1400-2100m,常所白杄、白樺、山楊等組成混交木,在城市作為園林綠化樹種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下旬新葉萌發(fā),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上旬,10月種子成熟。習性:壽命長,生長緩慢,在自然條件下200年樹齡;幼樹耐陰、漸喜光、耐寒、喜生長在冷涼、肥沃、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中;忌水澇、耐鹽土壤,其根系淺,抗風能力差,不宜修剪。應用:青杄樹形規(guī)那么,枝葉排列整齊,樹冠似尖塔,是優(yōu)良的常綠園林觀姿樹種,在城市綠化中宜在庭園、綠地孤植、散植,宜在有規(guī)模的景觀中與白杄搭配做常綠灌木基調樹。常用規(guī)格:高2500-3000mm,冠1000-1200mm。云杉--青杄〔PiceawilsoniiMast)云杉--白杄

(PiceameyeriRehd.etWils)

產地及分布:產中國,垂直分布在海拔1600-2700m,是山西、河北西北部及北部高山天然林中的主要樹種。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下旬新葉萌發(fā),花期5月上旬到中旬,10月種子成熟。習性:壽命長,生長緩慢,在自然條件下50年樹齡;幼樹耐陰性強、耐寒、喜生長在冷涼、肥沃、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中;其根系淺,抗風能力差,忌水澇,稍耐鹽土壤。應用:白杄枝葉濃密,樹冠似尖塔,是優(yōu)良的常綠園林觀姿樹種,在城市綠化中宜在庭園、綠地孤植,宜在有規(guī)模的景觀中與青杄搭配做常綠灌木基調樹。常用規(guī)格:高2500-3000mm,冠1000-1200mm。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exEndl產地及分布:產中國,自然分布在北緯32-35.50、東經104-113.51,海拔500-1800,中國河北、北京、山東、遼寧南部、江蘇、浙江均有栽培。物候期:北京地區(qū)4月中旬萌動,5月上旬新葉從新莖上萌發(fā),花期5月中下旬,約15天,次年11月果熟。習性:白皮松樹齡可達千年,是北方現(xiàn)存古樹中的重要樹種,陽性樹,喜氣候冷涼,生長較慢,主根深。應用:白皮松姿優(yōu)美,樹皮斑駁,色彩鮮明,老年樹蒼勁挺拔,苗木階段,樹完冠圓錐形,樹皮平滑、深綠色,適宜在庭園,綠地中散植。常用規(guī)格:高3000-5000mm,冠2500-3500mm。龍柏〔Sabinachinensiscv.Kaizuca)產地及分布:為圓柏的變種,中草藥華北南部用華東各城常見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3月至4月開花,次年10月果熟。習性:在高燥、肥活而深厚的中性土壤上生長良好,可在酸性或微堿性土壤上生長,抗熱耐寒,萌芽力強,對多種有害氣體抗性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滯塵能力也強。應用:常以規(guī)那么式列植于建筑前廳兩旁,或自然式叢植于草坪,可供盆栽布置,也適宜用作有污染廠礦地區(qū)的行道樹和周圍綠化。常用規(guī)格:高2000-4000mm,冠1000-1500mm。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產地及分布:在中國自然分布范圍很廣,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四川、湖北、山東等省內均有分布。物候期:油松在北京地區(qū)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芽萌動,4月上旬至5月上旬展葉,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次年10月下旬果熟。習性:油松陽性樹、喜光、耐寒,為深根性樹種,不耐積水及鹽堿,生長中速,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應用:油松樹干挺拔、樹冠開展、姿態(tài)蒼勁、四季長青,常用于古典園林宮苑、古剎寺觀中,是北方地區(qū)城訕綠化應用的優(yōu)良欣賞樹種,用于具有紀念意義的大型建筑專用綠地綠化配置,可在園林中孤植、列植、叢植或以純林、混交方式群植皆可,是北方廣闊地區(qū)山地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常用規(guī)格:高3000-5000mm,冠2500-4000mm。大葉黃楊球〔EuonymusjaponicusL.〕產地及分布:原產日本,中國長江流域多栽培。物候期:6月開花,10月果熟。習性:喜光,能耐陰,喜濕潤的海洋性氣候,耐寒性不強,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耐修剪,對多種毒氣體抗性很強,抗煙塵功能也強。應用:常駐作綠籬,最宜規(guī)那么式對稱列植,也可修剪成球,配植于花壇中心,植于自然草坪邊緣、園路入口及干道兩旁,或作背景樹,適用于庭園、甬路、建筑物周圍及主干道綠化帶,也是污染區(qū)理想的綠化樹種。常用規(guī)格:高600-1500mm,冠800-1800mm。沙地柏(SabinavulgarisAnt.)

產地及分布:產于我國新疆天山至阿爾泰山、寧夏、內蒙古、青海東北部、甘肅祁連山北坡、陜西榆林,海拔1100-2800m地帶多石山地及沙丘上。北京、西安等地有引種。習性:喜光,喜涼爽枯燥的氣候,耐寒、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耐澇。適應性強。應用:沙地柏匍匐有姿,是良好的地被樹種。適應性強,宜護坡固沙,作水土保持及固沙造林用樹種,是華北、西北地區(qū)良好的綠化樹種。常用規(guī)格:3-5年生以上。絲蘭(YuccaglorilsaL.)

產地及分布: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中國長江流域各地普遍栽植。物候期:6-10月兩次開花。習性:適應性強,耐水濕、干旱,在瘠薄多石砂的堆土廢地中也能適應,性強健,對多種有害氣體抗性較強。應用:是良好的庭園欣賞植物,常植于花壇中心,草坪角隅及樹叢邊緣,可與棕櫚配植路口或作草花的背景,列植于道路綠帶,作綠籬配植,是廠礦污染區(qū)綠化的理想植物材料。常用規(guī)格:高600-1000mm,冠600-800mm。二、落葉大喬木高冠形新疆楊(Populusbolleanalauche)

產地及分布:產中國新韁、內蒙古及俄羅斯南部地區(qū),中國北方地區(qū)有引種栽培。物候期:青?;ㄆ?-5月,果熟5月,沈陽地區(qū)4月下旬展葉,10月下旬落葉。習性:喜光,耐大氣干旱及鹽漬土,在高溫多雨地區(qū)生長不良,生長快,深根性,抗風力強,對煙塵有一定缺性。應用:優(yōu)美的風景樹、行道樹、防護林,園林綠地中多用作背景樹。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5000-9000mm,冠2500-4000mm。加拿大楊〔PopulusxcanadensisMoench〕產地及分布:原產北美東部,中國東北南、華北至長江流域普遍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上旬開花,4月中旬展葉,10月上旬葉變色并漸落葉。習性:喜光,頗耐寒,喜溫涼氣候及濕潤而排水良好土壤,對水濕、輕鹽堿和瘠薄有一定耐性,抗SO2,生長快,壽命短。應用:宜作行道樹、庭蔭樹、防護林及風景樹,叢植于草地或列植于堤岸邊,可作材樹。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500-6000mm,冠2500-4000mm。圓冠形垂柳〔SalixbabylinicaL〕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長江流域,華南、華北、西南地區(qū)分布較廣。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3月初即萌動,3月末至4月初開花,4月上旬開始展葉,4月下旬果裂飛絮。習性:性喜光,速生樹種,不耐陰,耐水性強,稍耐鹽堿,耐SO2較強,深根性樹種,耐移栽和修剪。應用:是城市綠化的重要欣賞樹種,常植于河湖岸邊,即可作為風景樹又可防浪護提,也可在庭院、路旁和綠地中孤植或作為背景樹種栽植。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500-5500mm,冠2500-4000mm。旱柳(SalixmatsudanaKoidz)

產地及分布:分布以中國黃河流域為中心,遍布華北、東北、西北、華東地區(qū),在華中及西南各地也有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3月初萌動,3月末至4月初開花,4月上旬開始展葉,4月下旬至5月果裂飛絮。習性:較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快,性喜光、喜濕潤的沙壤土,稍耐鹽堿、干旱,耐移植、修剪,稍耐煙塵等大氣污染。應用:是防護林、河岸樹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可作為風景樹植于河湖岸或作背景樹種植。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500-5500mm,冠2500-4000mm。白蠟〔FraxinuschinensisRoxb.〕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分布在四川、云南、貴州、江蘇、廣東、廣西、山東、河南等地,東北、西北地區(qū)也有,垂直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下峽谷、陰坡、丘陵平原地區(qū)。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中下旬展葉,4月下旬開花,約7天,9月中下旬果熟,10月上旬葉漸變黃。習性:適應性很強,喜光,可耐側陰,喜溫暖,尚耐寒,也耐干旱,有一定耐澇能力,耐輕鹽堿土,根系興旺,耐修剪,對SO2及煙塵有較強的抗性。應用:適宜作行道樹,也可在綠地中孤植或群植,秋葉變黃,是很好的秋色樹種,是城市防護林及廠礦綠化重要樹種,適種于河岸、坡地,也是水土保持護提,護坡的理想樹種。常用規(guī)格:胸120-180mm,高3500-5000mm,冠3000-4500mm。國槐〔PassiasurattensisBurm.f.〕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尤以華北平原及黃土高原常見。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上、中旬開始萌動,遂自下而上展葉,花期7-8月近40天,10月下我果熟,10月上旬葉漸變黃,中旬漸落。習性:長壽樹各,生長中速,喜光,稍耐陰,適應性強,喜干冷氣候及濕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水澇,對SO2及煙塵污染有較強的抗性。應用:是我國北方城市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常用作行道樹,庭蔭樹。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000-4000mm,冠3000-4000mm。刺槐〔RoviniapseudoacaciaL.〕產地及分布:原產北美,19世紀末引入中國,目前栽培范圍遍布全國各地。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中、下旬展葉,5月上中旬開花,花期7-10天,果熟期9-10月,10月上中旬葉色始變黃。習性:暖濕帶樹種,喜光,小樹稍耐陰,喜疏松、濕潤、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對城市貧瘠、密實的渣土耐性強,較耐干旱,淺根系,不耐水濕,對SO2、CL2等有害氣體具有較強的抗性及一定的凈化能力,生長迅速,壽命短。應用:適宜栽于庭園,也可片植于綠地,因根系淺,所以防止孤植于空曠地和路邊,是廠礦綠化和造林的重要樹種。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000-4000mm,冠3000-4000mm。欒樹(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華北、華北地區(qū)南部、華東、西南、西北地區(qū)南部,而以華北較為常見,多分布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及平原。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上中旬展葉,其花期較長,由品種不同最早的5月下旬初開花,最晚的9月仍開花,果實9-10成熟。習性:喜光,耐半陰,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生于石灰質土壤,耐干旱、耐貧瘠,也能耐鹽漬性土及短期水澇,深根性,對煙塵及SO2污染有較強的抗性。應用:是重要的綠化及欣賞樹種,可作庭茛樹、行道樹及園景樹,常與合歡配植在一起,也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樹種。常用規(guī)格:胸120-180mm,高3500-5000mm,冠3000-4500mm。元寶楓〔AcertruncatumBunge〕產地及分布:主產中國東北及華北,在黃河流域一帶海拔500m以下平原分布很普遍,山西、河南西部山區(qū)可達海拔1500m,華東及西北各省也有分布。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上旬花芽、葉芽萌動,頂芽橙紅色,4月中下旬花盛開同時展葉,5月中旬花謝,9月下旬果熟,10月中旬葉漸變黃色或紅色,秋葉色期15-20天。習性:陽性樹種,喜光,可耐半陰,喜生長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忌水澇。應用:秋葉多變黃色或紅色,是優(yōu)良的觀葉樹種,適宜在建筑物附近、庭園及綠地內散植,在郊野公園利用坡地片植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常用規(guī)格:胸120-180mm,高3000-4000mm,冠3000-4500mm。白樺〔BetulaplatyhyllaSuk〕產地及分布:產中國東北地區(qū)及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寧夏、四川、西藏等。物候期:沈陽地區(qū)4月上旬展葉,4月末到5月初開花,8月末到9月初果熟,冬季枝條常為紅色。習性:生長中速,喜光樹種,耐嚴寒、瘠薄,適應性強,深根性,壽命短。應用:可孤植、叢植于庭園、公園之草坪、池畔、湖濱或列植于道旁,也可在山地或坡地成片栽植。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500-5500mm,冠2500-4000mm。法桐(Platanusacerifolia(Ait.)Willd.)產地及分布: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引進中國已有百年歷史。物候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4月上旬嫩葉與花序同放,4月中旬開花,10月下旬果實成熟。習性:喜光樹種,不耐庇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能耐干旱、貧瘠,能適應城市街道透氣性差的土壤。應用:可孤植于草坪、曠地或列植于道路旁,適作街坊、廠礦綠化,生長迅速,具較強的抗煙、抗塵能力,但在運動場、學校、幼兒園處慎用,因其有大量的星狀毛。常用規(guī)格:胸120-180mm,高3500-5500mm,冠2500-4000mm。叢生形叢生元寶楓〔AcertruncatumBunge〕產地及分布:主產中國東北及華北,在黃河流域一帶海拔500m以下平原分布很普遍,山西、河南西部山區(qū)可達海拔1500m,華東及西北各省也有分布。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上旬花芽、葉芽萌動,頂芽橙紅色,4月中下旬花盛開同時展葉,5月中旬花謝,9月下旬果熟,10月中旬葉漸變黃色或紅色,秋葉色期15-20天。習性:陽性樹種,喜光,可耐半陰,喜生長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忌水澇。應用:秋葉多變黃色或紅色,是優(yōu)良的觀葉樹種,適宜在建筑物附近、庭園及綠地內散植,在郊野公園利用坡地片植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常用規(guī)格:胸120-180mm,高3000-4000mm,冠3000-4500mm。叢生蒙古櫟(QuercusmongolicusFisch)

產地及分布:主分布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各地,華中地區(qū)有少量分布。物候期:沈陽地區(qū)5月初展葉,花期5月末至6月初,9月末至10月初果熟,10月中旬葉開始變橙褐色。習性:生長中等偏慢,喜光樹種,適應性強,耐火、耐干旱、瘠薄、耐寒性強,喜溫涼氣候,深根性,不耐移植。應用:是良好的綠化欣賞樹種,孤植、叢植或與其他樹木混交成林,又是營造防風林,水源修養(yǎng)林及防火林的優(yōu)良樹種。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500-5500mm,冠2500-4000mm。叢生白樺〔BetulaplatyhyllaSuk〕產地及分布:產中國東北地區(qū)及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寧夏、四川、西藏等。物候期:沈陽地區(qū)4月上旬展葉,4月末到5月初開花,8月末到9月初果熟,冬季枝條常為紅色。習性:生長中速,喜光樹種,耐嚴寒、瘠薄,適應性強,深根性,壽命短。應用:可孤植、叢植于庭園、公園之草坪、池畔、湖濱或列植于道旁,也可在山地或坡地成片栽植。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500-5500mm,冠2500-4000mm。三、落葉小喬木豎冠形紫葉李(Prunuscerasiferacv.Pissardii)產地及分布:原產亞洲西南部,中國各地園林中多有栽培。物候期:北京地區(qū)4月初展葉,花期4月上、中旬,果8月成熟,11月上旬始落葉至當月中下旬落光。習性:喜光,也能耐半陰,在庇蔭條件下葉色顯紫綠,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北京地區(qū)露地栽培,迎風處易干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適應弱堿發(fā)報、中性或酸性土壤,對SO2、CL2、CO等有害氣體抗性較強。應用:優(yōu)美的異色葉欣賞樹,生長期內葉色紫紅,以春、秋兩季色彩為鮮艷,適植庭院、公園、廣場、草地、建筑物附近。常用規(guī)格:高3000-4000mm,冠2500-4000mm。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產地及分布:原產我國,現(xiàn)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陜西、甘肅等北方地區(qū)多有栽培,云南亦有種植。物候期:花期4月,果期9-10月。習性:喜光,也耐半陰。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在排水良好之地均能栽培,但忌低洼、鹽堿地。萌芽力強,可以整枝。應用:花色艷麗多姿,是著名的欣賞花卉,一般多栽培于庭園供欣賞。果實稱為海棠果,酸甜可口味形皆似山楂,可鮮食或制作蜜餞。常用規(guī)格:胸120-160mm,高3000-3500mm,冠1800-2500mm。木槿(HibiscussyriacusLinn)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即有記載,至今已二千多年,遍布黃河以南各地。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下旬殿葉,花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9月下旬開始果熟,10月上旬葉變色。習性:喜光,稍耐陰,也頗耐寒,耐水濕,也耐干旱、瘠薄,喜濕潤、肥沃土壤,耐修剪,對SO2、CL2等抗性較強。應用:是園林中優(yōu)良的觀花樹種,可植于路邊、林緣、山坡、墻下、水邊等地,也可作花籬,同時也是工廠綠化的主要樹種。常用規(guī)格:高1500-2500mm,冠1200-2000mm。團冠形碧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產地及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國遼寧、河北、內蒙古、河南、山東、陜西、四川等地。物候期:北京地區(qū)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開始展葉,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實成熟,10月上中旬漸落葉,11月中旬葉落光。習性:喜光,耐寒,耐旱,耐夏季高溫,喜肥沃而排水良好土壤,忌水澇。。應用:以蒼松翠柏為映襯,混植于林間或于庭園、池畔、林緣、劃坪、建筑物前零星栽植均為適宜,以山桃與柳樹間植,桃紅柳綠,春意盎然,尤為相宜。常用規(guī)格:高3000-4000mm,冠2500-4000mm。杏〔Prunusarmeniacavar.ansuMaxim)產地及分布:分布在中國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及西北地區(qū),日本和朝鮮半島有分布。物候期:北京地區(qū)花期4月上中旬,約7天,花謝后于4月中旬展葉,6月中下旬果熟,10月上旬葉漸變黃。習性:喜光照,喜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忌水澇、逆性強,抗寒,耐干旱貧瘠土壤,深根性,生長快,自然壽命100年左右。應用:是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在園林上成片種植用作護坡,春季花期較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常用規(guī)格:高3000-4000mm,冠2500-4000mm。石榴(PunicagranatumL.)產地及分布:原產伊朗、阿富汗等中亞細亞地區(qū),中國南北各地除極寒地區(qū)外均有栽培分布。物候期:在西安地區(qū)通常5月上旬開花,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果熟。習性: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性,怕水澇,喜陽光,在陰處開花不良,較耐瘠薄和干旱,對SO2抗性較強,對CL2也有一定抗性。應用:宜植于階前、庭間、亭旁、墻隅、山坡,以叢植、片植為多,盆栽也用作花卉裝飾材料,可制作盆景,可在有污染源的工廠和干旱地帶栽植。常用規(guī)格:高1500-2500mm,冠1200-2000mm。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產地及分布:產中國東北、華北地區(qū)及內蒙古、陜西、安徽及江蘇等省區(qū),垂直分布在海拔100-1500m的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物候期:北京地區(qū)4月中旬展葉,花期5月上旬至5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熟,10月下旬落葉。習性:生長速度中等偏快,性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枯燥,耐貧瘠土壤,根系興旺。應用:可做庭蔭樹,綠籬或整形樹欣賞,可孤植,叢植或與其他整形樹配植。常用規(guī)格:胸100-120mm,高3000-4000mm,冠2500-4000mm。圓冠形櫻花〔PrunusserrulataLindl〕產地及分布:產于中國長江流域及東北地區(qū)南部,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溝,溪旁及雜木林中,北京、大連、西安、上海、成都等地均有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中旬展葉并開花,開花日數(shù)缺乏10天,7月果熟,10月中旬葉落盡。習性:喜光,喜溫暖、空氣濕潤環(huán)境,有一定的耐寒力,在北京背風各旭處栽植右露地越冬,不耐鹽堿,低濕,對煙塵、有害氣體污染抗性弱,根系較淺。應用:宜植于草地、水畔、林緣、山坡、庭園建筑前、園路旁,多以常綠樹配植。常用規(guī)格:胸100-160mm,高3000-4000mm,冠2500-4000mm。四、落葉大灌木華北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Regel)Maxim〕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內蒙等省,多為林下灌木。物候期:沈陽地區(qū)4月下旬展葉,花期6-8月,果熟期9-10月。習性:喜光又耐陰,耐寒,性強健,不擇土壤,耐修剪,生長迅速。應用:可叢植在草坪邊緣、湖畔、墻隅、路邊或栽成綠籬,是庭園栽植的重要耐陰欣賞花木。常用規(guī)格:高600-800mm,冠500-700mm。紫荊(CercischinensisBunge.)產地及分布:中國湖北西部、遼寧南部及河北、陜西、河南、廣東、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物候期:北京地區(qū)花期4月中旬至4月下旬,4月下旬展葉,9月上旬果熟。習性:喜光,稍耐陰,耐寒力,耐旱力較強,忌澇,耐修剪,與Cl2有一定的抗性,滯塵能力也強。應用:宜叢植庭院、草坪邊緣、園路角隅、甬道兩側,或在庭前堂后、門旁窗外點綴一二叢,或列植成花徑、花籬,也是城市綠化,廠礦綠化的好材料。常用規(guī)格:高800-1200mm,冠600-800mm。黃刺玖〔RosaxanthinaLindl.〕產地及分布:原產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qū),現(xiàn)各地廣為栽培。物候期:北京地區(qū)于4月初展葉,花期4月中旬-5月中旬,7月上中旬果熟。習性: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水澇。應用:宜于草坪、林緣、路邊、山坡地叢植,也可作花籬。常用規(guī)格:高500-800mm,冠400-600mm。丁香(SyringaoblataLindl)產地及分布:產中國華北地區(qū),吉林、遼寧、陜西、四川及山東等省的大多數(shù)城市有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4月上旬展葉,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果熟。習性:喜光,耐陰,耐寒,耐旱,適應性強,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澇。應用:是我國北方城市早春重要的觀花芳香植物,宜廣植庭園、廠礦、居民區(qū)等綠地中,也可多種丁香配植成專類園,形成美麗、清雅、芳香,花開不絕的景觀。常用規(guī)格:高1500-2500mm,冠1000-2000mm。紫丁香、華北紫丁香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產地及分布:產亞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qū)均有分布,北至北京、遼寧南部沿海城市,西達陜西、四川等省普遍栽培。物候期:在北京地區(qū)5月初展葉,花期7月上旬到9月下旬,果熟期10月上旬至下旬。習性:喜光,稍耐陰,有一定的耐寒性,抗旱力強,畏澇,生長較慢,耐修剪。應用:最適宜在庭院、門前窗外種植,在園林中孤植或叢植于草植、林緣,也可在園中甬路旁行植,與針葉樹搭配,植于池畔、山石、立峰之旁,或配植于常綠樹叢中。常用規(guī)格:高1500-250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