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紅燈停綠燈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了解小學生常見的行為規(guī)范。

3、能在心里默唱《紅眼睛綠眼睛》的歌曲片斷。

教學重點與難點:引導和訓練學生具有穩(wěn)定的內心節(jié)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

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能準確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領唱與齊唱歌曲中,能

與同學合作,和諧、完整的表現(xiàn)音樂。如何由有聲的演唱過渡到“無聲的”

演唱,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內心節(jié)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與他人合作的能

力。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1、教師提問:同學們上學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學校的?生:走路、坐

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家長開車送等等。

2、師: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應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帶著,走人

行橫道,注意看車,看紅綠燈信號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紅綠燈是警察的

幫手,與警察共同指揮交通秩序,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通行。紅燈和綠

燈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紅燈亮時,車輛行人停止通行,綠燈亮時,車

輛行人可以通行。

3、聽音樂,做游戲。

找一名同學手拿一張紅紙牌和一張綠紙牌,聽教師唱歌,教師唱到“紅燈

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停”時,生舉紅牌,唱到“綠燈綠,綠

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時,同學舉起綠牌子。

4、跟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跟老師一邊唱一邊舉牌子。

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牌,其他同學邊唱邊扮演行人和車輛,看見紅燈停止

做動作,看見綠燈繼續(xù)行走。

二、看圖表、作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里默唱。

1、請一位同學做警察舉牌子,舉紅燈時,教師在心里默唱,舉綠燈時,

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牌子,學生們默唱或放聲唱。

2、看圖表,選擇大聲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場上,如果球員違反了比賽的規(guī)則,裁判就要對球員亮紅牌,禁止他

繼續(xù)參加比賽。在生活中,違反了公共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同樣是需要禁止的。

教師請同學們做裁判,對人們的日常行為作出裁判。

教師將紅綠紙牌換成畫有吸煙、鳴喇叭、走人行橫道、廢品扔到垃圾箱

等圖案的標志,請學生們自己判斷,哪些行為是應禁止的,需要亮紅燈;

哪些行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綠燈。然后請同學們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或

行為表現(xiàn)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四份休止符,有節(jié)奏的念兒歌《做個好娃娃》,用打擊樂器領奏、合奏。

教學目標:

1、感受和認識四份休止符。

2、按節(jié)奏念兒歌。

3、演奏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的游戲

二、學念兒歌。

1、教師一拍一拍的有節(jié)奏的出示綠牌、紅牌,指導學生看見綠牌念“ga”,

看見紅牌念"m",模仿鴨子交出聲或不叫出聲。

2、請學生將鴨子的聲音換成其它動物的叫聲,如青蛙、小雞、豬、貓等

繼續(xù)按教師的節(jié)奏發(fā)聲或不發(fā)聲。

3、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有節(jié)奏的出示紅牌或綠牌。

4、學生跟教師學念兒歌。

三、認識四分休止符

1、音樂中的聲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兩拍xo音樂中的靜默用休

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綠牌,用“0”替代紅牌,看著節(jié)奏譜,念兒歌。

四、打擊樂器演奏

1、請學生用一件打擊樂器替代一種動物的叫聲,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判

斷。

如:碰鈴與小黑雞,雙向筒與小青蛙,鈴鼓與小白豬,三角鐵與小花雞,

響板與小黃鴨等,可以有多種方案。

2、邊念兒歌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將學生分組,一部分學生念兒歌,一部分學生擔任齊奏與領奏

4、換一種節(jié)奏演奏打擊樂器。

如:xxx00xxxxxxxxxxx0

5、請同學自己設計節(jié)奏并表演。

五、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1、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準確休止。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對不起沒關系》

教學目標

1.喜歡演唱歌曲《“對不起”“沒關系”》學唱歌曲,并能體會歌曲的寓意

2.練習拍手、點手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拍感。能基本唱好切分音。

3.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準確表現(xiàn)歌曲情緒,并能體會二拍子的特點。

(二)教學難點:準確演唱切分節(jié)奏及念白

教學過程

(一)初聽歌曲、感受歌曲

引言:“我要用一首歌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你們想聽嗎?"(插入音頻:范唱)

1.聽內容

過渡語:”歌曲唱了什么呢?”

學生活動:聽辨范唱、觀察曲譜、說說內容。

2.聽辨情緒

過渡語:“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用了怎樣的速度?”

學生活動:聽辨范唱體會情緒和感受速度。

(二)感受二拍子

1.感受節(jié)拍

學生活動:邊聽范唱邊隨教師一起進行劃拍練習。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進行拍手、點手心的練習。

2.體會二拍子

過渡語:“剛剛我們的律動中,是幾個動作循環(huán)表現(xiàn)的?哪一下兒強?哪下

弱呢?”

教師活動:邊范唱邊做動作,引導學生體會感受

學生總結:二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3.再次感受

學生活動:隨音樂自主律動

(三)學唱歌曲

1.學習歌詞

(1)念讀歌詞

學生活動:自主按節(jié)拍念讀歌詞,并找到學習難點

(2)對比體會

教師活動:利用示范幫助學生學習、解決學習難點(切分節(jié)奏)

(3)完整念讀

學生活動:按節(jié)拍念讀歌詞

2.學唱歌曲

(1)學習念白

過渡語:”在歌曲中,有的地方不是唱出來的,而是念出來的,聽聽范唱你

能找到嗎?”

學生活動:找到念白一一沒關系

教師總結:這是念白(具體的再找可靠的說法兒)

(2)哼唱歌曲

學生活動:隨歌曲范唱,輕聲學唱歌曲。

(3)分句學唱

教師活動:分句教唱

教學提示:注意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演唱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以及對歌曲音

準的把握。

(4)完整演唱

學生活動: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現(xiàn)歌曲

1.分組演唱

學生活動:小組中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準確表現(xiàn)歌曲

2.表演唱

學生活動:個別學生根據(jù)歌曲的內容進行情景再現(xiàn),其他同學為其演唱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小螞蟻》

教學目標

1、學唱《小螞蟻》。

2、邊唱歌曲邊律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紅眼睛綠眼睛》

二、聽教師演唱歌曲《小螞蟻》,

1、教師提問:小螞蟻有什么特征?

2、按節(jié)奏熟悉歌詞,

3、教師演唱歌曲《小螞蟻》,學生根據(jù)歌詞回答,歌曲贊揚了小螞蟻什么?

4、教師教唱歌曲。

5、引導學生用動作表演

6、加入律動完整學演唱。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小胖胖》。

教學目的

1、學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設計表演動作。

3、了解領唱與齊唱這兩種演唱形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二、教師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師演唱,學生根據(jù)歌詞內容,對小胖胖的行為作出判斷,舉紅牌或

舉綠牌。

2、教師將歌曲中“領唱”與“齊唱”兩部分用兩種不同的聲音演唱,并

同時表演兩種不同的角色。學生判斷歌曲中有幾個人物(敘述者與聽眾)?

3、教師演唱,學生分兩組分別表演敘述者與聽眾兩個不同的角色。

三、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唱。

1、學生跟老師學唱歌曲。

2、學生一邊唱一邊自行設計表演動作。

3、學生分兩組對唱并表演。

四、領唱與齊唱

1、教師唱“領唱”部分,學生唱“齊唱”部分。

2、學生唱“領唱”部分,教師唱“齊唱”部分。

3、學生以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領唱、齊唱、對唱等。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春天來了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春之歌》

2、配樂詩朗誦《春天在哪里》。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樂曲《春之歌》,感受樂典意境。

2、獨方或與同學合作,配樂朗誦《春天在哪里》。

3、指導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音樂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1、復習第一單元歌曲。

2、情景導入:引導學生說一說春天的景色。

3、在預先不告訴學生曲名的情況下,播放鋼琴獨奏《春之歌》

問:這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給你什么感覺?(優(yōu)美,歡快,)

如果讓你為該曲命名你會取什么名字?(告訴學生曲名)。

4、啟發(fā)學生用語言、動作、圖畫等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5、再次完整聆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錘和串鈴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說出沙錘和串鈴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點;

1、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

造力。

2、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學唱歌曲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

教學難點;

1、用沙錘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時,強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

教學過程:

1、用教科書上的插圖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學

2、聽歌曲《小雨沙沙沙》的錄音范唱

3、師范唱一遍。

4、讓學生跟教師模唱曲譜。

5、教師朗讀歌詞,并講解歌詞的內容。

6、用聽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師用鋼琴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

8、學生完整的齊唱歌詞

9、學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兩個樂句,并涂上相同的顏色。

10、演示沙錘實物讓學生認識沙錘,并演示沙錘的基本演奏方法。

H、用教科書上的插圖提示沙錘強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讓學生嘗試選擇一種最佳的沙

錘伴奏方法。

13用沙錘為歌曲伴奏,可在歌詞“小雨沙沙沙”處加上八分音符節(jié)奏型的

沙錘演奏。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小雨沙沙沙》。

2、學習歌曲《柳樹姑娘》。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柳樹姑娘》。

2、感受四三拍歌曲的節(jié)拍和韻律特點。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小雨沙沙沙》,讓學生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2、聽歌曲《柳樹姑娘》熟悉旋律。

3、教師范唱。

4、讓學生跟教師模唱。

6、學生分句唱歌詞。

7、學生完整的齊唱歌詞

8、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隨著歌聲即興做動作。

9、要求學生背唱這首歌。

10、模仿柳枝擺動動作,加入歌曲中,邊唱邊作。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童聲齊唱《春天音樂會》。

2、用打擊樂器表現(xiàn)《春天音樂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聆聽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

2、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想象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

3、用人聲以及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春天音樂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協(xié)調能力

以及音樂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2、復習歌曲《小雨沙沙沙》。

3、初步聆聽歌曲。

問:歌曲中,有哪些聲音參加了春天音樂會的演出,指揮會是誰?(引導

關注歌詞)

4、再次聆聽。(引導學生聽春雨,春風,春雷,春水的聲音)

5、學生朗讀歌詞。(教師解釋歌詞并講解春天的自然常識。)

6、再次完整聆聽《春天音樂會》。(指導學生設計聲聲勢動作,并隨音樂參

與表現(xiàn))

7、復聽《春天音樂會》,啟發(fā)學生用人聲以及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春雨、春雷、

春風、春水來臨時的景象。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音樂活動:聲音的強弱

2、歌曲《小動物唱歌》。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地演唱弱起節(jié)奏

2、能用歌聲、動作表現(xiàn)歌曲情緒。

教學重點及難點: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和自然的歌聲表

現(xiàn)歌曲。音樂活動“聲音的強弱”,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聲音的長

短與強弱。認識音樂中的力度記號強“f”弱"P”,并能正確地運用到歌曲

演唱之中。每個樂句的弱起。學習四四拍的第一拍是強拍。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在黑板上貼上各種動物的圖片。

2、教師課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兩組插圖,并模仿他們的聲音。

3、說出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能表示聲音的強弱。

4、學生任意選擇一種動物,模仿它的叫聲。模仿逼真的,將圖片取下站

在空的頭飾上,并帶在這位同學的頭上。

5、認識音樂中的力度記號:F和P

⑴教師引導學生對老虎和小貓叫聲進行對比:老虎的叫聲低沉、聲音長。

小貓的叫聲柔和、聲音也長。誰的叫聲大?誰的叫聲?。浚ɡ匣⒌慕新暣?

小貓的叫聲?。?/p>

⑵在音樂中聲音大用“針表示強,聲音小用“P”表示弱。

6、將同學們頭飾上的小動物按叫聲的大小分類。

7、學習歌曲《小動物唱歌》。

⑴學生聽教師范唱或錄音。

⑵根來時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節(jié)的學

習,引導學生強調4/4拍的第一拍“小動物”中的“小”字。)

⑶教師分局教唱。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動物的典型動作。

⑷創(chuàng)編歌詞:請你將貓和狗的叫聲換成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并大聲領

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小動物唱歌》。

2、欣賞《大象》。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感受聲音的強弱,感受三拍子的韻律感。

2、引導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三拍子節(jié)拍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想像力。

3、通過欣賞樂曲,聽辨低間提琴的音色

教學過程

1、初次聆聽

引導感受樂曲主奏樂器的音色。聽是什么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你有什么感

受?

2、再次聆聽

表現(xiàn)哪種動作,為什么?

3、分別聆聽A,BA'段

區(qū)別三段不同的情緒。想像大象的心情,在做什么?

4、再次完整聆聽。

5、請學生隨音樂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歌曲《詠鵝》。

2、欣賞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根據(jù)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歌曲《詠鵝》,體驗中國古詩的韻味,感受四二

拍的強弱規(guī)律,認識反復記號并按標記準確演唱,感受歌曲中描繪的鵝的

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通過欣賞《跳圓舞曲的小貓》,體會三拍子圓舞曲的節(jié)拍特點。

教學過程

1、誰會背誦描寫動物的古詩?(《詠鵝》)

2、學唱歌曲《詠鵝》。

(1)請到家一同背誦《詠鵝》。

(2)教師為學生講解詩詞的含義

(3)學生朗讀歌詞,體會詩意。

(4)教師范唱。

(5)學生跟錄音機學唱。

(6)體會歌曲悠閑自在的情緒。

3、欣賞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

(1)初聽音樂:你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為什么會有小狗叫聲?用什么

樂器演奏?

(2)再聽音樂:A,B,A'三部曲式?

(3)引導想像,培養(yǎng)聆聽習慣,體會圓舞的風格特點。

(4)對比這兩首樂曲的情緒,《詠鵝》是優(yōu)美抒情的,《跳圓舞曲的小貓》

是歡快活潑的。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詠鵝》。

2、學習歌曲《誰唱歌》。

教學目標

1、復習歌曲《詠鵝》,要求學生能夠熟練背唱。

2、通過學習歌曲《誰唱歌》,進一步感悟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

3、準確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請學生自主模仿喜愛的小動物的叫聲。

2、學習歌詞。

3、學習歌曲節(jié)奏。

4、學習歌曲

(1)聽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2)教師分句教唱。

(3)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

5、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

教學目標

在《我家門前有條河》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說一說熟悉的兒歌。

二、學習《我家門前有條河》

要求:有節(jié)奏的朗讀。

三、數(shù)數(shù)練習

1、每一拍讀一個數(shù)。

要求:數(shù)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組,一人數(shù)一拍,一人讀兒歌,四人分別演奏打擊樂

器。

2、全班分成四組共同合作完成活動《我家門前有條河》。

3、請同學們重新設計一首兒歌的活動。

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我們多快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快樂小舞曲》

教學目的: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換氣記號的音樂知識,并能正確使用換氣記號演唱歌曲。

3、能用節(jié)奏準確、正確的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背唱歌曲。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曲調歡快活潑,歌曲以天真

的語氣歌唱美麗的祖國,抒發(fā)心中無限快樂的感情。歌曲為4/4拍,大調

式,一段體。由4個樂句構成,結構規(guī)整。在明亮的色彩中融入了柔和的

色彩,給人一種明朗、親切之感。歌曲中的換氣記號是本課的知識點。歌

曲配以象聲詞“嘀哩嘀哩”,生動而形象嘀模擬了可愛的小鳥鳴叫,富有情

趣,渲染了祖國美好景象。

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在上新課之前,老師請同學們先來聽一段音樂,聽完后

告訴老師,這段音樂的情緒和速度是什么樣的?(播放《快樂小舞曲》

的伴奏音樂)

2、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由此引出課題《快樂小舞曲》。

3、聆聽教師范唱歌曲,并回答問題:說說歌曲中出現(xiàn)什么?它們快樂

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4、根據(jù)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①既然小鳥小溪都這么的快樂,那么請同

學們和老師一起用歡快的情緒按照歌曲節(jié)奏來朗讀歌詞。(教師范讀,學

生跟讀)②教師談伴奏,學生輕聲朗讀歌詞。③和著伴奏音樂朗讀歌

詞,邊讀邊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5、、根據(jù)旋律填詞演唱歌曲。①播放伴奏音樂,老師范唱學生小聲跟

著和唱。②學生跟著伴奏音樂,大聲的唱出歌曲。③老師彈琴,學生

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生可以根據(jù)音樂加上歡快的動作或表情)

6、提出問題:歌曲中出現(xiàn)了什么記號?(換氣記號)一一老師解釋換

氣記號的作用

7、老師示范怎樣用換氣記號演唱歌曲。

8、請學生帶著換氣記號正確的演唱歌曲,老師可在換氣處作出提示。

9、請學生找出歌曲中兩句旋律完全相同的地方,并進行接龍唱。(學

生唱旋律相同的一,三樂句,老師唱二,四樂句)

10、合著伴奏音樂帶著歡快的情緒完整的演唱全曲。

11、用X,XX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1)先講解4/4拍及拍號的含義。

(2)出示兩種節(jié)奏型。(3)分組打節(jié)奏,男生打第一種女生打第二種。

(4)男女生分別打不同的節(jié)奏一起為歌曲伴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目標

1、感受《玩具兵進行曲》雄壯而又活潑的情緒。

2、能隨音樂初步分辨樂曲的三個部分。

教學過程

1、故事導入:《玩具兵進行曲》據(jù)說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做的一個甜蜜

的夢,用夢境里的故事寫成。內容是這樣的: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

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游行,后

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

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

2、初次聆聽《玩具并進行曲》,感受雄壯的音樂情緒。

3、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

(1)引導學生想象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景?

(2)隨音樂走步。

(3)用打擊樂器為第一部分主題伴奏。

4、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感受樂曲活潑的情緒。也可向學生介紹,由于加

入了短笛、木琴、小鐘琴等樂器,使樂曲顯得更加活潑。

5、欣賞樂曲的第三部分:引導學生分辨這部分音樂與第一部分是否相同?

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結尾是下滑音部分的音樂,好像是玩具兵驚慌得跑回

箱子里的情景。

6、安靜的完整欣賞全曲。引導學生仔細聽辨第一部分的旋律。聽到時動作

表示樂曲的三個部分。

6、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學目的

1、能聽出歌曲中樂句的相同與不同。

2、能劃拍演唱,并自主編創(chuàng)幾個簡單的律動動作并隨歌曲表演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洋娃娃的生日舞會

2、初次聆聽

3、洋娃娃最喜歡這兩種舞步節(jié)奏(練習兩種節(jié)奏)

4、再次聆聽:洋娃娃和小熊在跳什么舞?

5、按節(jié)奏來念念歌詞。

6、試著演唱。

7、最喜歡唱哪一句?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首歌曲再旋律上又什么特

別的地方?

8、感受到它們的心情怎么樣?

9、有事情景處置表示1、洋娃娃聽你們唱得這么好,她終于邀請我

們去參與舞會了,師慢速演奏一次。2、洋娃娃看你們這么棒,再次邀

請你們跳舞,但這次她要求你們聽到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示。3、洋娃

娃說你們的舞已經跳得很好了,小朋友就找自身的同桌做舞伴,分配好

角色,和它們一起來跳舞吧。

10、小結今天,我們很高興參與洋娃娃的生日舞會,洋娃娃特別開心,

她說明年還要邀請我們參與她的生日舞會,現(xiàn)在讓我們唱著歌,跳著舞跟

它們說再見吧!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多快樂呀多幸?!?/p>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多快樂呀多幸福》,并能用聲勢動作

為歌曲伴奏。

2、初步了解藏族的風俗人情況,感受歡快與抒情的情緒對比。

教學難點:能隨音樂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歡樂、活潑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教學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嗎?

西藏的小朋友覺得自己可幸福了,所以他們高興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我

們來聽一聽。(指導學生喇叭和嗔吶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樂器,喇叭不是小

號,是類似啖吶和管子的樂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長。)

1、老師范唱;

2、帶唱歌曲;

3、按節(jié)奏讀歌詞;

4、分句學唱歌曲;(學生隨音樂自由的模仿吹奏嗔吶、喇叭的姿勢,并

輕聲歌唱。)

5、齊唱歌曲。

三、總結下課師: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9、聽賞《多快樂呀多幸

?!?/p>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鼓和玩具》讀童謠《玩具進行曲》

教學目標

1、能按節(jié)奏讀童謠《玩具進行曲》,初步訓練兩個聲部;

2、聆聽樂曲《鼓和玩具》,根據(jù)音樂情緒產生一定的聯(lián)想,能用打擊樂器

隨音樂參與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童謠《玩具進行曲》

1、童謠導入,請兩名學生帶領同學讀前兩句的節(jié)奏。引導學生分辨兩句節(jié)

奏的不同。

2、學生按節(jié)奏讀前兩句童謠,注意三四句的節(jié)奏與前兩句的區(qū)別。

3、請學生分別讀第一和第二聲部童謠,然后再合起來一起讀。

欣賞《鼓和玩具》

1、播放樂曲《鼓和玩具》感受樂曲情緒

2、聆聽引子部分

3、分段欣賞,注意不同的節(jié)奏特點。

4、音樂聯(lián)想(音樂表現(xiàn)什么樣的場情)

5、根據(jù)學生的聯(lián)想,引導學生隨音樂表演

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五十六朵花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其多列》

教學目標:

1、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其多列》,并能用歌聲,動作表達出

2、引導學生通過律動感受四二拍的強弱規(guī)律,注意律動與歌曲演唱要

協(xié)調統(tǒng)一。

教學過程:

1、初次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2、解釋歌詞后,根據(jù)節(jié)奏拍手念歌詞。

3、學生跟音樂哼唱,歌曲中的小朋友招呼小伙伴干什么去呀?請你唱

一唱!

4、分段學習歌曲。

5、完整會唱后,加入聲勢參與歌曲表現(xiàn)。

6、學生自主用聲勢動作,或才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其多列》。

2、欣賞《快樂的羅梭》。

教學目標

1、初步養(yǎng)成聽賞音樂的良好習慣,通過欣賞與活動,感受樂曲歡快的

情緒。

2、初步認識月琴,琵琶,并了解其間色特點。

3、學會幾個基本的彝族舞蹈動作,隨音樂參與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一、復習《其多列》

1、齊唱歌曲。

2、請學生獨唱歌曲。

二、欣賞《快樂的羅梭》

1、準備圖片或視頻資料,了解彈撥樂合奏形式,認識月琴與琴瑟

2、聆聽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歡快情緒。

3、分段播放音樂會,學生分段聆聽,感受并討論。

4、再次完整聆聽。

5、引導學生用聲音或動作表現(xiàn)出來

6、拓展:更多了解彝族。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教學目標

1、能用爽朗自豪的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2、能用簡單的律動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和意境。

3、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與旋律特點,動作漸強,漸弱等力

度變化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大興安嶺漠河,你認為有什么東西是你

最喜歡的呢?為什么喜歡它呢?又有什么是漠河獨有的?”(師生共同討

論)。

2、(教師播放鄂倫春族視頻)師生共同總結鄂倫春族風俗特點。

二、講授新課

1、師:“鄂倫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你們能想象一下嗎?"那就讓我

們一起聽聽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播放勇敢的鄂倫春歌曲視頻)

2、師生共同討論歌中唱了哪些內容,表達了小朋友怎樣的心情?師:“歌

詞是歌謠讓鄂倫春小朋友譜上了旋律就變成了動聽的民歌,好聽嗎?讓我

們再聽一遍體會鄂倫春小朋友快樂的心情。”

3、復聽歌曲范唱,請同學們跟隨拍手打節(jié)奏體會歌曲情緒。XXXX|XX

XXIXXXXIX—II翻山越嶺日夜巡邏護呀護山林師:“連

續(xù)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像什么動物在奔跑?如果選擇樂器,用什么樂器呢?”

4、再次復聽歌曲,用自制的打擊樂器表現(xiàn)歌曲的八分節(jié)奏部分。

5、學唱歌曲①復聽歌曲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學習一

句歌曲,教師巡視。②分組進行接唱歌曲。教師糾正其錯誤之處。③師

生接唱歌曲。注意每個樂句的音準和節(jié)奏,特別是唱準“一呀一桿槍”,“日

夜巡邏”及每個樂句結尾兩拍的長音

6、情感處理,教師伴奏。師:“如果你是一個鄂倫春族的小朋友,騎著馬,

挎著槍,在巡邏、打獵你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情,會怎樣表現(xiàn)呢?那就請

你帶著這樣的心情再來演唱一遍這首歌”。[加入自制打擊樂器],完整有感

情的演唱全曲。

三、舞蹈創(chuàng)編活動

1、請同學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巡視指導。

2、請同學們推薦配合音樂做示范動作。

3、整合動作,全班共同完整地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四、延伸討論:使我們知道興安嶺擁有最勇敢的民族一一鄂倫春族,鄂倫

春族是一個勇敢、不怕困難、甘于奉獻、很有責任心的一個民族,人們不

再害怕野獸的侵犯和偷伐樹木的人了,讓我們也像鄂倫春一樣,努力學習

用知識來保護家鄉(xiāng)、振興家鄉(xiāng)吧!最后讓我們用唱、跳、奏多種形式共同

表現(xiàn)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保護小羊》

教學目標

1、會唱歌曲《保護小羊》

2、區(qū)分兩個樂句結束音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介紹有關彳栗像族的相關知識,教師小結補充。

二、范唱

要求:學生能安靜的聆聽,并能對老師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評價。

三、學唱歌曲

1、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

2、跟老師學唱歌曲。

3、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師啟發(fā)學生區(qū)分兩個樂句中只有一個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

同的顏色。

5、糾正學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歌曲內容編一個小故事。

7、請同學們談談通過學習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護小羊》

五、復習歌曲

1、《其多列》

2、《勇敢的鄂倫春》

要求:體會這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乃呦乃》。

教學目的

1、初步聽辨高低不同的音(1,3,5)。

2、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加上表演動作。

3、在學唱和表演過程中,體驗土家族民歌的風格與韻味。

教學難點:

1、用茶杯、碗、碟子準確的演奏歌曲《乃呦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簡單介紹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飾、聚集地、生活習慣等民族風情。

二、范唱

要求學生安靜得聽,聽完后談一談自己對歌曲的感受,還可以評價一下教

師的范唱。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或聽錄音,要求學生聆聽、記憶涂了顏色的小節(jié)。

2、教師范唱,請學生在有顏色的小節(jié)出拍手。

3、學生跟教師分樂段模唱歌詞數(shù)遍。

4、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請一位同學領唱、其他同學齊唱涂色小節(jié)。

6、學生跟教師模唱歌譜,學生重點記憶涂色小節(jié)。

四、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