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大都市軟實力提升經驗及其對上海的啟示上海市發(fā)展改革研究院周繼洋發(fā)布時間:2022-05-26摘要: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大都市皆重視發(fā)揮文化在提升城市軟實力中的作用,以文化賦能城市發(fā)展。對標頂級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城市軟實力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應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重要抓手,將上海打造成令人心生向往、近悅遠來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關鍵詞:國際大都市,城市軟實力,文化軟實力當前,軟實力越來越成為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識。更好發(fā)揮軟實力的加速器作用,持續(xù)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是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途徑。2021年6月22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審議并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厚植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進入新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通過研究、總結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大都市提升軟實力的經驗,以期對上海進一步增強城市軟實力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一、城市軟實力的基本概念及內涵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是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第一人,他在1990年《外交政策》雜志上發(fā)表的《軟實力》一文首次明確提出“軟實力”(SoftPower)的概念,即軟實力是讓他人自愿按你的意圖做事的力量,是一種吸引力,主要通過無形資源,如國際合作、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獲得。后約瑟夫·奈又在系列著作中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擴展、闡釋、補充和修正,在1999年提出“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吸引力,它通過吸引力而非強制力獲得理想的結果,它能夠讓其他人信服地跟隨你或讓他們遵循你所制定的行為標準或制度,按照你的設想行事”;在2002年提出軟實力就是“讓別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在2006年提出“軟實力為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或者利誘的方式改變他方的行為,從而使己方得償所愿的能力”??梢?,軟實力本質上是一種吸引力。軟實力概念自提出后迅速引起國際關注,關于“軟實力”的研究,國外多聚焦于“國家軟實力”,我國則多聚焦于“文化軟實力”。國內最早提出文化軟實力相關表述的是王滬寧,他在1993年發(fā)表《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實力》,指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文化因素是世界性流動的因素,它構成的軟實力難以壟斷。文化可以通過跨國界傳播成為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基本價值或主流文化,發(fā)源這種文化的社會自然就獲得巨大的軟實力?!蔽覈鴮τ诔鞘熊泴嵙Φ难芯恐饕性趦煞矫妫阂皇菃我痪S度與城市軟實力的關系,如城市軟實力與國際馬拉松賽(耿延敏、劉定一,2012)、城市體育(湯立許,2010)、傳媒(陶建杰,2009)等;二是探索城市軟實力的相關指標,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龔娜、羅芳洲,2008;陶建杰,2010;孟建、孫少晶,201有統(tǒng)一的定義,學者從自己的研究角度出發(fā)賦予了軟實力不同的內涵。例如,馬志強(2001)認為,城市軟實力是各種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對外影響力。陶建杰(2010)認為,城市軟實力是一個由文化號召力、教育發(fā)展力、政府執(zhí)政力、城市凝聚力、社會和諧力、形象傳播力、區(qū)域影響力和環(huán)境舒適力等8個子系統(tǒng)組成的有機整體。莊德林、楊穎(2010)提出城市軟實力的內涵包括資源層(城市文化力、公共管理力、城市創(chuàng)新力等)、目標受眾層(旅游者、居民、就業(yè)者等)、表現層(說服力、凝聚力、吸引力等)和功能層(維持經濟發(fā)展、應對全球城市競爭等)4個層次。關于城市軟實力的指標體系也有不同說法。2009年由《瞭望東方周刊》聯(lián)合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系研究中心、中國市長協(xié)會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進行的《中國城市軟實力調查》研究,將軟實力分為文化號召、教育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政府執(zhí)政、城市凝聚、社會和諧、商務吸引、形象傳播、區(qū)域影響、信息推動等十大類指標。龔娜、羅芳洲(2008)認為,城市軟實力應該從城市文化、政府管理、城市開放程度、人力素質、城市形象等5個方面來構建,并設計一套由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42個三級指標構成的城市軟實力指標體系。莊德林、楊穎(2010)從軟實力資源視角,圍繞國際大都市的軟實力資源,從城市文化、公共管理、城市創(chuàng)新、生活質量和國際溝通5個維度構建了一套由44個指標構成的三級評價指標體系。《意見》作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的綱領性文件,提出“讓核心價值凝心鑄魂、讓文化魅力競相綻放、讓現代治理引領未來、讓法治名片更加閃亮、讓都市風范充分彰顯、讓天下英才近悅遠來”的目標,并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化建設品位、構建現代治理體系、優(yōu)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生態(tài)、打造最佳人居環(huán)境及增強全球敘事能力”6個維度著手提升城市軟實力。文化內涵外延博大,從狹義上說是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關鍵所在,從廣義上說無所不包,幾乎可涵蓋城市軟實力的全部構成要素,故本文聚焦“文化”這個“詩眼”,從文化維度著手探究國際大都市提升城市軟實力的經驗,進而提出上海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對策建議。二、國際大都市軟實力提升案例經驗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在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后,文化成為“生活得更好”的關鍵影響因素。國際大都市在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過程中文化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一)塑造文化人才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人是城市發(fā)展活力的來源,是城市最寶貴的資源。吸引、扶持專業(yè)文化人才,鼓勵、支持業(yè)余文化人才發(fā)展,重視培養(yǎng)兒童文化素養(yǎng)是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大都市一以貫之的發(fā)展思路。1.多措并舉扶持專業(yè)藝術家紐約市藝術家團體計劃(CityArtistCorps)于2021年5月由市長比爾·德·白思豪(BilldeBlasio)和紐約市文化事務部專員貢薩洛·卡薩爾斯(GonzaloCasals)推出,該計劃耗資2500萬美元,旨在支持在紐約工作和生活的藝術家,鼓勵其充分參與到疫情后城市的整體復蘇中去,同時持續(xù)優(yōu)化紐約居民的文化體驗。藝術家團體計劃分為5個主要板塊,通過與多個機構合作,為藝術家提供不同力度的支持。城市藝術家團體補助金計劃(CityArtistCorpsGrants)與紐約藝術基金會及十多個藝術服務組織合作,將一次性向3000名藝術家分發(fā)5000美元/每人的贈款,幫助其維持生計并鼓勵其參與7月起向公眾開放的藝術活動,任何門類的藝術家均可申請。城市畫布計劃(CityCanvas)與紐約市住房管理局及非營利組織ArtBridge合作,委托60位藝術家在紐約市住房管理局“彌合鴻溝”(BridgingtheDivide)項目的基礎上,將反映當地居民生活、歷史和愿望的臨時公共壁畫和其他藝術品展示在建筑圍欄等公共空間上。霓虹燈藝術計劃(NeONArts)與紐約市緩刑部及卡內基音樂廳威爾音樂學院合作,為紐約的年輕人提供通過各種藝術學科的工作坊探索藝術的機會,包括舞蹈、數字媒體、音樂、詩歌、戲劇和視覺藝術等。2021年夏天,該計劃共招募300多名18~24歲的年輕人參加美化紐約(BeautifyNYC)行動,參與人與藝術家一起共同學習并聯(lián)合創(chuàng)作21個公共藝術項目,從而更好地將公共空間轉變?yōu)樗囆g空間。巴黎市政府每年資助50位國外藝術家來巴黎進行交流和創(chuàng)作,同時以極低租金為本國藝術家和設計師提供近千套藝術工作室;成立藝術管理專業(yè)機構,通過“公共藝術委托制度”邀請自由藝術家在巴黎街頭進行創(chuàng)作,這既增加了城市街道的藝術氛圍,又資助了青年藝術家。2.滿足業(yè)余藝術愛好者的需求巴黎業(yè)余藝術實踐之家計劃(LaMaisondesPratiquesArtistiquesAmateurs)通過提供低價的排練場地,鼓勵、支持和促進巴黎人發(fā)展業(yè)余藝術愛好,排練室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開放,每小時2歐元起,由專業(yè)藝術家?guī)ьI的工作坊課程根據時間長短,收費15~50歐元不等。巴黎FleuryGoutted’Or-Barbara音樂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表演廳設有排練和錄音室、資源中心、集體練習室和280個座位,定期舉辦風格多元的音樂會,其致力于支持音樂藝術傳播、音樂業(yè)余團體培育、音樂項目和藝術實踐項目發(fā)展。巴黎工作坊(Paris-Ateliers)專注于支持精美工藝品和視覺藝術發(fā)展,每年為相關愛好者提供超過550門課程,涉及近95個學科,工作坊遍布巴黎的27個地點。手勢和圖像之家(MaisonduGesteetdel’image)作為藝術研究和教育中心,提供由專業(yè)藝術家、教師或動畫師指導或參與的藝術課程,每年舉辦超過250場研討會,近5000名參與者可與戲劇、視頻、攝影和多媒體等多門類藝術創(chuàng)作者直接接觸、交流。3.培育兒童文化素養(yǎng)巴黎于2009年推出“藝術成長”計劃(L’ArtPourGrandir),旨在讓所有兒童特別是那些遠離文化的兒童得到文化藝術教育機會?!八囆g成長”計劃主要有4種實施路徑:一是鼓勵兒童熟悉文化場所,使其經常去博物館、劇院、音樂廳或電影院。二是設計長期文化項目,由巴黎的教師、動畫師、藝術家及其他行業(yè)專業(yè)人士等參與項目運營,帶給兒童多姿多彩的文化體驗。三是重視兒童的藝術參與,所有項目都盡可能設計展覽、戲劇表演或節(jié)慶等形式,擴大兒童接觸及參與藝術的可能性。四是平等歡迎所有兒童,積極與學校、醫(yī)院中心及平等歡迎殘疾兒童的文化場所和休閑中心建立聯(lián)系,如將巴黎的9個博物館與40個休閑中心聯(lián)系起來,每個中心都與一個博物館“配對”,休閑中心的兒童被邀請去博物館探索并找到一件其感興趣的作品,進而確定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的主題,年底所有參與該活動兒童的作品將在其中1所博物(二)營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城市文化氛圍更多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氣韻”“感覺”“味道”,再具體的量化指標也無法對其進行衡量,但它又最能打動人心,一座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空氣中似乎充溢著文化“分子”。街頭藝術、重大文化活動、文化節(jié)慶等共同構成了國際大都市的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1.支持街頭藝術發(fā)展LaPlace嘻哈文化中心位于巴黎市中心,于2016年正式開放,旨在推廣嘻哈文化,展示嘻哈藝術的多元表現形式,弘揚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嘻哈精神,并提供嘻哈藝術的表演和欣賞空間。該文化中心由可容納400個站立位置的音樂廳、100個座位的廣播演播室、兼具酒吧功能的接待區(qū)和8個練習室(包括錄音室、家庭工作室、視頻工作室和涂鴉/街頭藝術工作室等)組成,集說唱、霹靂舞、涂鴉、beatboxing和DJ等嘻哈元素于一體。倫敦街頭表演計劃(BuskinLondon)于2015年推出,是一項由倫敦市長支持的致力于提升街頭藝術家知名度并為其提供展示舞臺的非營利計劃,共有600多名街頭藝術家參與其中。該計劃每年在倫敦各街頭表演場地策劃超過12000小時的現場音樂和街頭藝術表演,如2021年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開展夏季系列“AbbeyLates”活動。此外,倫敦街頭表演計劃積極與私人土地所有者和品牌商合作,為街頭藝術家創(chuàng)造表演和賺錢機會,如與Gibson公司聯(lián)合發(fā)起了倫敦巴士包2.打造頭部文化活動巴黎“不眠之夜”(NuitBlanche)活動于2002年發(fā)起,每年固定在10月的第1個星期六舉辦,是巴黎市政府為支持藝術創(chuàng)作并使所有人都能接觸當代藝術而舉辦的。巴黎“不眠之夜”是將藝術、城市規(guī)劃、遺產和建筑等多元要素融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活動?!安幻咧埂被顒用磕赀x取不同的策展人,負責以獨特的美學外觀呈現巴黎。該活動自創(chuàng)建以來,吸引了超過1000名不同種族、不同年齡的藝術家參與?!安幻咧埂被顒泳哂幸韵氯筇攸c:一是參與性極廣,活動日晚上所有市民均可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畫廊等,免費參觀各類文藝展出和展覽。二是創(chuàng)新性突出,把許多先鋒藝術作品融入城市景觀。例如,將藝術家索菲·卡拉的現代藝術作品《電話》作為城市有軌電車站的裝飾等,此舉既鼓舞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新性,又在全市推廣了藝術創(chuàng)新理念。三是影響力巨大?!安幻咧埂被顒硬粌H在巴黎及整個法國產生極大反響,其影響力甚至廣泛輻射到其他城市,截至目前,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大約30個城市,如馬德里、布魯塞爾、里加、奧維耶多、新加坡、特拉維夫、蒙特利爾、拉巴斯等也在組織類似活動。3.舉辦多元文化節(jié)慶活動巴黎節(jié)慶活動豐富多彩,舉辦與外來文化相關主題的節(jié)慶活動是其特色之一。在中國歡度春節(jié)之際,巴黎第13區(qū)會舉辦舞龍、中國音樂會等活動,街道被裝扮得具有濃濃的春節(jié)氣息;每年3月,在愛爾蘭文化中心和裝飾著三葉草的愛爾蘭酒吧舉行圣帕特里克節(jié)慶?;顒?;每年4月,博比尼的錫克教社區(qū)舉行紀念豐收節(jié)Vaisakhi的歌唱游行活動;每年5月,在戰(zhàn)神廣場舉行表演和摔跤比賽,慶祝具有千年歷史的韃靼節(jié)Sabantuy;在瑞典傳統(tǒng)的仲夏節(jié)慶祝活動中,戴著花冠的人們蜂擁至瑞典學院(InstitutSuédois),歡快地唱著民歌;每年8月,巴黎第18區(qū)會舉辦印度教慶典活動,象神的信徒涌上街頭,與裝滿供品和茉莉花環(huán)的彩色花車一起載歌載舞。此外,巴黎的音樂活動也充分反映多元文化主題。例如,位于巴黎第6區(qū)的世界文化之家全年都會舉辦內容豐富、題材多元的表演和音樂會,讓年輕人了解世界音樂的多姿多彩;Thiais的Festivaldelabossanova是爵士樂和桑巴舞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狂歡,在Africolor音樂節(jié)可以欣賞到來自非洲和印度洋國家不同風格融合的音樂;AuroresMontréal音樂節(jié)聚焦加拿大音樂發(fā)展;Polar音樂節(jié)則將現代北歐音樂帶到巴黎。倫敦也積極鼓勵多元文化節(jié)慶活動發(fā)展,納入倫敦市長資助的節(jié)日有中國春節(jié)、排燈節(jié)、開齋節(jié)、特拉法加廣場的圣誕節(jié)、諾丁山地嘉年華、圣帕特里克節(jié)等。(三)打造引人入勝的文化空間文化空間在文化創(chuàng)造、展示、傳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文化藝術與居民、游客的聯(lián)結點。近年來,隨著文化新業(yè)態(tài)的不斷涌現,國際大都市文化空間也呈現出新特征,如傳統(tǒng)文化空間功能拓展、新型文化空間上升、公共空間藝術化1.拓展傳統(tǒng)文化設施新功能巴黎已有6家圖書館創(chuàng)新性推出樂器免費租借服務,為想學習樂器演奏但預算緊張的人提供便利,租借手續(xù)十分簡便,只要在圖書館官網注冊后即可租借。巴黎部分圖書館還提供樂譜(通常是市面上少見的樂譜)、CD、專業(yè)雜志和音樂學習方法等相關資料借閱服務,如巴黎音樂圖書館免費提供約1.1萬首樂譜借閱及3000種樂器演奏方法或聲樂演唱方法借閱服務,通常還附有學習CD或DVD。AndréeChedid媒體圖書館提供大約5000首樂譜和超過1000種音樂風格的學習方法等相關資料借閱服務,其特色是聲樂樂譜和鋼琴樂譜。HélèneBerr媒體圖書館以當代音樂的收藏而聞名,擁有大約7000首樂譜和1500種各種風格音樂的學習方法等相關資料。此外,部分圖書館還提供系列全方位音樂培訓視頻課程,包括音樂理論學習及架子鼓、吉他、鋼琴、貝斯等演奏課程,人們在家或圖書館均可觀看視頻。2.打造新型文化空間沉浸式數字博物館的探索者——巴黎光之工坊(AtelierdesLumières)位于巴黎第11區(qū),由建于19世紀的鑄鐵廠改造而來,隸屬法國最大的私人藝術機構CulutureSpaces,2018年正式向公眾開放。光之工坊致力于探索科技藝術的融合創(chuàng)新,將多位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由140臺投影機從天花板、10米高的墻面投影到地板或墻面,讓經典藝術作品滿布于3300平方米的廣大空間中,同時配合立體環(huán)繞、契合展覽主題的音樂,給觀眾帶來極致的視聽沉浸體驗。2018年開業(yè)推出的GustavKlimt、Hundertwasser、POETIC-AI三大展覽,迎來超過65萬參觀人次,一舉成名。2019年推出印象派大師梵高和日本浮世繪藝術主題展覽,梵高享譽世界的杰作《星夜》《吃馬鈴薯的人》《向日葵》等通過先進的數字藝術呈現為流動的光影盛宴,進一步擴大了畫家和作品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巴黎光之工坊大獲成功后,其經驗迅速推廣至全球其他城市,濟州BunkerdeLumières、波爾多BassinsdeLumières、迪拜InfinitydesLumières已先后開業(yè),紐約TheHalldesLumières、阿姆斯特丹FabriquedesLumières和首爾TheTheatredesLumières也將陸續(xù)建成。3.文化空間集群化開發(fā)東岸項目(TheEastBank)是倫敦近幾十年來最大的文化項目,由倫敦市政府斥資11億英鎊在伊麗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QueenElizabeth.OlympicPark)打造。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Khan)表示,“東岸項目是這幾十年來同類項目中最雄心勃勃的那個”,“對東岸開發(fā)的愿景是讓每個人,無論其背景如何,都可以在他們的家門口接觸世界級的文化和教育”。東岸項目規(guī)劃內容包括:BBC音樂工作室,為BBC交響樂團、BBC歌手以及錄音設施建造一個新空間;Sadler’sWells劇院,其包括1個550座的劇場、1個編舞中心和1個嘻哈劇院學院,將為藝術家、觀眾和當地社區(qū)居民提供更多藝術參與機會;V&A博物館將在此開設博物館分館,該分館集咖啡館、畫廊、藝術裝置、創(chuàng)意合作空間、社區(qū)活動空間及商店于一體,還將與美國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Institution)合作共建研究中心,探索建立新的博物館收藏和公開展示模式;倫敦時裝學院搬遷至此,該學院設有公共開放空間、畫廊、圖書館和檔案館,可容納6500名學生和教職員工;倫敦大學學院在此建新校區(qū),預計可容納4000名學生。東岸項目完工后,預計將創(chuàng)造2500多個工作崗位,帶來15億英鎊的經濟效益,每年為公園及周邊地區(qū)帶來150萬游客。4.創(chuàng)造更多公共文化空間紐約點藝術計劃(NYCDOTArt)致力于以文化和藝術激活公共空間,增加紐約人獲得文化和藝術教育資源的機會,提升紐約人的整體生活質量。該計劃內容豐富,與藝術家和藝術相關組織合作在紐約全市范圍內設計350多個臨時公共藝術裝置,以彩色壁畫、動態(tài)投影等形式美化人行道、圍欄、橋梁、臺階街道、公共廣場和步行空間等公共空間。例如,與志愿者服務組織合作,協(xié)助藝術家在自行車道和人行道沿線的障礙物上繪制長度為200~2000英尺不等的壁畫;與藝術家合作,在指定學校、社區(qū)中心、藝術機構或商業(yè)走廊附近空地創(chuàng)作瀝青路面藝術,在已改造成公共步行空間的道路上繪制大型壁畫等。舉辦街頭藝術活動。例如,紐約點藝術計劃舉辦夏日街頭(SummerStreets)和地球無車日(CarFreeEarthDay)等活動,前者為一個持續(xù)多天的無車活動,紐約近7英里的街道向公眾開放,供人們在街道玩耍、漫步、騎自行車等;后者活動日當天,百老匯大街從時代廣場到聯(lián)合廣場的30個街區(qū)將舉辦各類文藝活動,供人們步行欣賞。此外,該計劃還策劃公共藝術路線,邀請藝術家在沿線創(chuàng)作互動公共藝術裝置作品,在指定舞臺進行表演,舉辦主題文化活動、研討會等,不斷豐富公眾藝術體驗。三、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對策建議對標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城市軟實力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應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重要抓手,將上海打造成令人心生向往、近悅遠來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一)加強城市文化人才培養(yǎng)文化人才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化名家大師,更泛指城市中一切熱愛文化藝術的人。源源不斷的文化人才是一座城市得以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訣。一是加大對專業(yè)文化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強重點文化人才培養(yǎng),加快高層次文化藝術人才工作室和緊缺藝術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建設。加大國際文化名家大師引進力度,以項目合作等靈活形式與國際文化名家大師產生聯(lián)結,進而吸引世界目光聚焦上海。積極推動“兩中心、兩之都、兩高地”建設,做大做強文創(chuàng)產業(yè),吸納世界范圍內的優(yōu)秀文化人才到上海就業(yè),實現文化人才的數量質量雙提升。推動文化人才評價體系改革,基于文化人才類型多元、作品難以標準化評價等特點,探索形成綜合學歷、能力等多維度的文化人才評價體系。探索設立城市藝術家項目,積極與相關藝術機構合作,構建良好的項目運行機制,并提供一定規(guī)模的資金扶持,支持藝術家與城市產生深度聯(lián)系。例如,支持藝術家參與城市微更新項目,鼓勵各門類藝術家發(fā)揮所長美化城市。二是營造全民藝術教育的良好氛圍。鼓勵上海市群藝館做大做優(yōu)“市民藝術夜校”項目,擴大分校及教學點,加快推進藝術夜校進商圈、進園區(qū)、進街道,以延時服務、錯時服務方式吸引更多職場人士參與,擴大受眾覆蓋面,掀起全民藝術普及熱潮。提升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利用率,鼓勵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因地、因時制宜舉辦更多符合周邊居民及工作群體需求的文化活動。支持商場、劇場、博物館、書店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藝術教育活動,對舉辦場次、參與人次等達到一定標準的空間主體給予適當補貼。三是重視兒童藝術教育。順應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趨勢,結合“雙減”“美育”等熱點,統(tǒng)籌規(guī)劃上海市級層面的兒童藝術成長計劃,將兒童藝術教育納入財政支持的文博機構、文化設施考核指標。舉辦藝術進校園活動,鼓勵畫家、音樂家、動畫師、新媒體藝術家等藝術家定期走進校園,與學生交流、互動。新建、改造一批兒童藝術活動空間,成立一批兒童藝術體驗坊,鼓勵兒童選擇感興趣的藝術門類并參與創(chuàng)作。保障殘疾兒童平等享有藝術教育的權利。(二)加強城市文化氛圍營造文化氛圍是城市的朦朧面紗,是增強城市吸引力的法寶,營造更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將極大提升城市親和力與感一是繁榮發(fā)展街頭藝術。進一步完善街頭藝人審核、管理體系,擴大持證街頭藝人隊伍,增加表演點位,推動街頭藝人融入演藝新空間,共塑城市街頭亮麗風景線。推動街頭藝術與夜間經濟發(fā)展相互賦能,在外灘風景區(qū)、新天地—思南公館地區(qū)、衡復音樂街區(qū)、南京西路商圈等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開辟街頭藝術表演空間,在提升夜間經濟活力的同時擴大街頭藝人的知名度。開發(fā)一批潮流藝術空間,探索將工業(yè)廠房、倉庫等改造成說唱、霹靂舞、beatboxing等潮流藝術的線下活動大本營。二是舉辦上?!安幻咧埂被顒印T谝延小耙股罟?jié)”“夜間集市”“博物館奇妙夜”“夜游美術館”等特色夜游活動的基礎上策劃上?!安幻咧埂被顒樱_招募活動策劃人,聯(lián)動上海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劇院、演藝新空間、歷史建筑等文商旅場所,活動內容涵蓋戲劇表演、非遺展示體驗、講座沙龍、藝術裝置互動等,邀請全城人“轉角遇見文化”,打造獨具上海魅力的文化不眠夜。三是舉辦多元文化節(jié)慶活動。充分彰顯上海移民城市基因,發(fā)揮上海人口文化背景多元的特性,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節(jié)慶活動。在外籍人口集聚的國際社區(qū),如虹橋古北國際社區(qū)、聯(lián)洋國際社區(qū)、金橋碧云國際社區(qū)等區(qū)域舉辦與主流居住人口文化背景相契合的節(jié)慶活動。打造特色市級行政區(qū)文化活動,各區(qū)根據實際情況認領1~3個省市活動主辦權,輪流舉辦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主題文化節(jié)慶活動,增強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地人、新上海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三)加強城市文化空間塑造文化空間是人與城市文化產生交集的重要場所,多元豐富的城市文化空間是提升城市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感謝老師的發(fā)言稿15篇
- 心理健康觀后感
- 易錯題31 語言文字運用之詞語效果題-不結合文意分析詞語效果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
- 愚人節(jié)日記資料
- 怦然心動觀后感(集合15篇)
- 投資管理公司介紹
- 怦然心動觀后感6篇
-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點睛試卷13
- 中國發(fā)光二極管(LED)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4年中國異丙醇行業(yè)競爭格局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廚師職業(yè)培訓學院合作辦學合同4篇
- 《組織行為學》第1章-組織行為學概述
- 市場營銷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 護理指南手術器械臺擺放
- 腫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國航空部附件維修行業(yè)市場競爭格局、行業(yè)政策及需求規(guī)模預測報告
- 國土空間生態(tài)修復規(guī)劃
- 1-1《送瘟神》課件-高教版中職語文職業(yè)模塊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礦山資源儲量管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