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歷史復習: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件_第1頁
2024屆高考歷史復習: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件_第2頁
2024屆高考歷史復習: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件_第3頁
2024屆高考歷史復習: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件_第4頁
2024屆高考歷史復習: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單元文化交流與傳播第52講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

向考

位1.了解歷史上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yè)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2.通過萬里長城、故宮、京劇等,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意義。1.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1)一條“主線”: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發(fā)展。(2)四大“載體”:學校、印刷書、圖書館和博物館。2.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1)一個“認識”: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兩種“文化遺產”:物質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3)三個“文件”:《世界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世界遺產名錄》。知識點1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一)學校教育的發(fā)展1.古代教育。(1)官學:漢朝設立的太學,西晉設立的國子監(jiān)。漢代開始設立地方官學。(2)私學。①產生:春秋時期,改變了“學在官府”的情形。②發(fā)展:唐朝以后,私人設立的學塾、村學和蒙學構成基層社會教育的重要形式。③宋代是書院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最為著名。(3)作用:保存與傳播了古代文化,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傳承,為科舉考試的推行提供了支撐。2.近代大學。(1)法國拿破侖建立“大學區(qū)”制度,確立了國民教育制度。(2)德國人洪堡創(chuàng)辦柏林大學,促成大學職能的轉變,將教學與研究結合在一起。(3)美國大學逐漸傾向于世俗化和商業(yè)化,使更多人接受大學教育。(4)京師大學堂是近代中國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大學,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后發(fā)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學術研究的重鎮(zhèn)。(5)清華學堂,1912年創(chuàng)辦,1928年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后發(fā)展成為全國最高水平的大學。1.下圖是漢代教育發(fā)展體系圖示,由此反映出(

)A.儒學開始壟斷學校教育B.私學成為國家教育的主流C.學校學制系統基本形成D.太學可以監(jiān)管地方的學校解析:漢代中央有太學、宮邸學、鴻都門學等,地方上有學、校等,說明漢代學校學制系統基本形成,C項正確;圖中未提及儒學的信息,故A項排除;從圖中可知,私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故B項說法錯誤;太學和地方學校是不同層級的學校,二者之間沒有監(jiān)管的關系,故D項錯誤。答案:C(二)印刷書的誕生1.歷程。(1)約公元前30世紀,埃及出現紙草書卷,一般認為這是書籍的雛形。(2)中國早期的書籍是簡策和帛書,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及至秦漢時期。(3)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制出“蔡侯紙”,促進了文化的傳播。(4)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畢昇發(fā)明用膠泥制的活字印刷術。(5)15世紀中葉,德國人谷登堡采用金屬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視為“新一代的書籍”的印刷書,并進一步推動了報紙、雜志的出版。2.意義:有助于文化的大眾化,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促進各民族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三)圖書館的成長1.世界。(1)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是亞述巴尼拔王建立的。(2)在西方,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學圖書館,在保存古典時期文化遺產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家出現了具有近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2.中國。(1)中國古代朝廷設有專門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閣”“堂”“室”等藏書之所。(2)私家藏書伴隨私學的出現也得到發(fā)展,明清尤其突出。(3)1909年,清政府開始籌建京師圖書館,1916年起,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開始體現。(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建立各級各類的圖書館。(四)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1.世界。(1)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創(chuàng)建了亞歷山大博學園,其中繆斯神廟稱為“亞歷山大博物館”。(2)1683年,牛津大學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館,被視作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3)18世紀,博物館建設邁出重要的一步,如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等。2.中國。(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人韓伯祿在上海建立自然歷史博物院。(2)英國亞洲文會在上海設立了主要陳列動物標本的自然歷史與考古類博物館。(3)1905年,張騫在江蘇南通建立了南通博物苑。(4)民國時期,先后建立歷史博物館和中央博物院。(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故宮博物院成為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6)1959年7月建成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7)2003年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組建,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8)中國各地都建有綜合性博物館及專業(yè)博物館。3.作用。(1)近代以來的博物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2)是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場所,擔負著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必備拓補]

圖書館、博物館的作用1.實物資料的保存;2.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3.科學研究;4.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2.15世紀中葉,西爾維烏斯在《論自由教育》一文中,強調培養(yǎng)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過體育、軍事訓練與合理飲食來強健身體,通過文學、哲學和文藝的學習來豐富精神世界,使人擁有信仰、美德、知識和智慧。這一主張(

)A.豐富了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

B.重申了啟蒙運動的思想內容C.強調美德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論基礎解析:人文主義以人為根本,強健身體,豐富精神世界,促進了人的全面發(fā)展,材料主張豐富了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故A項正確;啟蒙運動的開始時間為1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美德是重要的,但對教育并不具有決定作用,故C項錯誤;宗教改革抨擊教會的腐敗,與材料無關,故D項錯誤。答案:A知識點2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1.古代:收藏文物。(1)歐洲:皇室、貴族和教會收藏藝術珍品和宗教遺物之風頗為盛行。(2)中國:歷代帝王、達官貴人和民間收藏家重視收藏各種器物、字畫和書籍等。2.近現代:國家立法。(1)西方。①1834年,希臘針對古跡保護制定了法律。②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保護文物古跡的高潮。③1964年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強調對文物古跡的保護以“真實性”為第一要義。(2)中國。①1906年,清政府頒布《保存古物推廣辦法》。②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公布了《古物保存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起專業(yè)化的文物保護體系,并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文物普查。④1982年,通過并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二)《世界遺產公約》1.《世界遺產公約》的制定。(1)目的:集各國之力,對日益遭到損毀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實施有效保護。(2)通過: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了《世界遺產公約》。

(3)內容。①充分肯定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②對于一部分全人類的共同遺產,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重點保護。③確定了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種類型。2.非物質文化遺產。(1)提出: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概念。(2)完善: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3)作用:不僅完善了對文化遺產的認識,而且表明文化遺產保護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著重要意義。3.中國對文化遺產的保護。(1)措施。①1985年11月22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成為締約國。②2004年8月,中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③2006年,審議通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④2011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作用。①保護遺產、傳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②中國成為推動世界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體現出一個文明大國守護人類共同財富的擔當。(三)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1.西方的歷史遺跡。(1)古代:雅典衛(wèi)城、古羅馬城、阿布辛拜勒神廟、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2)近代:佛羅倫薩歷史中心成為展示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文化遺產。2.中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1)歷史遺跡: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長城、莫高窟、明清皇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五項世界文化遺產,以及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泰山。(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必備拓補]

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1.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文化的載體,是人們認識歷史文化的無比珍貴的教科書;2.世界文化遺產是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進行交流、促進了解、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寶貴資源;3.世界文化遺產是進行學術研究,尤其是歷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學研究的重要資源。3.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護,建筑物已遭極大損壞。當地政府決定將這一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此進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擴建。這種做法主要違反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應具有的(

)A.真實性原則

B.普遍性原則C.突出性原則 D.完整性原則解析: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指的是必須保持遺產形成時和后來歷史形成的特征,即歷史的原貌。當地政府在古建筑群已經損壞的前提下再進行全面翻修和擴建,這主要破壞了文化遺產保護真實性的原則,故選A項。答案:A探究1古代書院與教育史料

北宋的最高統治者認識到了書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朝廷面臨的士無求學之所的尷尬局面,于是通過賜書、賜額等方式,將其納入到官方的監(jiān)管之下??梢哉f從宋代開始,書院自身已經進行了調整,即從單純追求學術研究與傳播的辦學模式向追求學術研究與傳播和為科舉服務并行的辦學模式轉變?!幾岳畋?、李文藝《對中國古代書院教育科舉化原因的思考》[問題]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代書院的特點,并說明宋代書院教育的社會作用。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點:書院管理由私人辦學到納入官府監(jiān)管;由單純學術研究與傳播向為科舉服務并行的辦學模式轉變。作用:滿足了知識分子讀書應試的需要;彌補了官辦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大眾素質;促進了文化的普及。[史論闡釋]

古代中國書院的特點及作用1.特點。(1)書院的教育經費來源多樣化。(2)書院實行山長負責制,管理體制日趨完備。(3)書院實行開放式的教學和研究。(4)書院教學注重啟發(fā)引導,提倡切磋討論,講究身心涵養(yǎng)。2.作用。(1)書院的產生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書院豐富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類型,起到彌補官學不足的作用。(3)書院提倡自由講學,注重討論,學術風氣濃厚,開辟了新的學風,成為推動教育和學術發(fā)展的重要動力。(4)書院許多有效的經驗措施,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后期一種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探究2圖書館、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史料1

托勒密王朝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創(chuàng)立了兩個研究中心——博物館和圖書館。在當時地中海最強大的帝國王權支持下,圖書館的擁有者公開宣布:要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書、所有國家的著述。法律規(guī)定“凡是進入這個國家的每一本書,都要復制一本進入圖書館”。據默雷說“凡到亞歷山大城的船只,均要受到檢查,為了獲得圖書,不惜出資收購或用陰謀詭計得到手?!薄幾詫O道天《古希臘歷史遺產》史料2

創(chuàng)建于1683年的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是博物館學界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館。這座博物館開辦時,主要收藏的是約翰·特雷德斯坎特父子收藏的植物、動物、巖石標本。阿什莫林繼承以后,將其捐給牛津大學,建成了這所博物館。此后,牛津大學對阿什莫林博物館進行了擴建,陸續(xù)建設了自然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1759年,大英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并注重對世界各國物質文化的收藏和展示;法國大革命成功后,原為皇宮的盧浮宮開放為公共博物館。拿破侖在征服歐洲的過程中,把所占領地區(qū)的藝術品運到盧浮宮,以展示法國的勝利和力量,博物館不再只是知識的代表,而且也成了國家強盛的象征。經過17世紀后期到18世紀的發(fā)展,公共博物館在工作模式上逐漸成熟,理念也漸漸形成?!幾运蜗蚬狻睹鎸ψ兏锸澜?,營造美好生活——公共博物館與社會文明發(fā)展》[問題]

(1)史料1中兩個研究中心對人類文明發(fā)展起到什么作用?(2)根據史料2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博物館業(yè)發(fā)展的意義。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匯集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和史料,利用國家權力機構資助學術研究,對學術、文化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2)①有利于促進文物的收藏和保護;②有利于推動知識的傳播、科學的普及;③有利于推動開展社會科學研究;④有利于推動思想解放,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史論闡釋]

文博事業(yè)在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性1.文博事業(yè)是文化建設的主體,而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是文博事業(yè)的一部分。文博事業(yè)不僅僅包括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它還涉及了考古、文化研究、文化推廣、文化體系建設等內容。從大方面來講,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更是文博事業(yè)的主體,文化傳承也是文化推廣的一部分。2.國家發(fā)展需要文博事業(yè)的推動。一個國家的發(fā)展,不僅僅是經濟指標的上升,還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積淀。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需要利用文化傳承、文物保護來加以推動。3.弘揚優(yōu)秀文化傳統,培育和諧社會風尚。文博事業(yè)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是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的載體,在文物收藏、展示、研究過程中,來反映其承載的社會責任,從而啟迪思想、啟示人生。探究3中國近代教育的發(fā)展史料

19世紀中葉以來,外國傳教士、洋務派官員和維新人士,都辦過一些新式學堂,不過為數不多,新式教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也沒有統一的制度和規(guī)格。進入20世紀以后,為了救亡,為了發(fā)展工商業(yè),廣興學堂以培育人才,成為舉國上下普遍、強烈的呼聲,清政府也采取了從“變通科舉”到“廢除科舉”和創(chuàng)辦學堂、獎勵留學的一些措施,使教育擺脫了從屬于科舉的附屬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獨立和教育的社會化、普及化。傳統的私塾、書院采取授徒的方式,背誦儒家經典。新式學堂采用課堂講授和分專業(yè)分課程教學,內容除保留部分“讀經”課程外,增加了較系統的自然科學知識和西方社會政治學說等?!幾岳钯?、李時岳《中國近代史》[問題]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說明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點:①外國傳教士、洋務派、維新人士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②中國近代教育的發(fā)展與近代中國救亡圖存運動緊密結合;③教育的獨立和教育的社會化、普及化;④課堂講授和分專業(yè)分課程教學;⑤除保留部分“讀經”課程外,增加了自然科學知識和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原因:①西方教育體制和教育思想的影響;②促使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③清政府政策的推動和導向;④教育救國思潮的影響;⑤民間辦學熱情高漲;⑥科舉制度的廢除;⑦民族危機的加重;⑧培養(yǎng)各類人才的需要;⑨有識之士的提倡與實踐。[史論闡釋]

近代中國洋務學堂與古代傳統官學的比較比較項洋務學堂傳統官學(漢代以后)教學內容以學習“西文”“西藝”為主,注重學以致用經史義理和八股文章等(以科舉考試內容為導向)教學目標培養(yǎng)洋務事業(yè)需要的專業(yè)人才,如翻譯、軍事、科技人才培養(yǎng)科舉入仕的人才,即以培養(yǎng)封建官吏為目標教學方法能按照知識的接受規(guī)律安排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學生基本上禁錮在書齋之中組織形式制定課程計劃和學制年限,采用班級授課制,開展留學教育以進度不一的個別教學模式為主意義萌生近代新教育的幼芽,鍛煉和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保存和傳播了古代文化,使中國的儒家經典得以傳承探究4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舉措史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鄭振鐸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