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版新高考版化學總復習 六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檢測_第1頁
2023-2024版新高考版化學總復習 六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檢測_第2頁
2023-2024版新高考版化學總復習 六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檢測_第3頁
2023-2024版新高考版化學總復習 六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檢測_第4頁
2023-2024版新高考版化學總復習 六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六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L“十四五”生態(tài)環(huán)保工作強調要落實“減污降碳”的總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條件下,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將COz氧化為甲酸

13.推廣使用煤液化技術,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C.向河水中加入明磯,可除去許多雜質并殺滅有害細菌

D.人工合成淀粉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答案DCOz轉化為甲酸發(fā)生的是還原反應,A錯誤;根據原子守恒規(guī)律,推廣使用煤液

化技術,不能減少CO,等溫室氣體的排放,B錯誤;明磯水解得到的AI(OH)3膠體可吸附水

中懸浮雜質,但不能起到殺滅有害細菌的作用,C錯誤;人工合成淀粉技術的應用能減少

COz的排放,有助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D正確。

知識拓展明帆溶液只能凈水,不能消毒;高鐵酸鉀(K2FeOl)溶液既能消毒,又能凈水。

2.化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焰色試驗、海帶提碘、石油裂化都有化學變化的過程

B.嫦娥五號返回艙用到的高溫結構陶瓷,屬于傳統(tǒng)硅酸鹽材料

C.利用CO?人工合成淀粉能有效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D.我國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其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答案CA項,焰色試驗屬于物理變化,海帶提碘、石油裂化屬于化學變化,錯誤;B項,

高溫結構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錯誤;C項,利用COz人工合成淀粉可以降低CO2

的含量,有利于促進“碳中和”,正確;D項,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單質,錯誤。

易混易錯

傳統(tǒng)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屬于硅酸鹽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硅、

二氧化硅、新型陶瓷和碳納米材料。芯片、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單質,光導纖

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3.化學與生產、生活、環(huán)保等方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煤的氣化、液化與石油的裂化、分儲均為化學變化

B.人體各種體液都有一定的pH,以保證正常的生理活動

C.核酸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通過紅外光譜可檢測其結構中存在多種單鍵、雙鍵、

氫鍵等化學鍵

D.城市內的光化學煙霧污染與氮、碳及硫的氧化物都有關

答案B煤的氣化、液化與石油的裂化屬于化學變化,石油的分鐳為物理變化,A錯誤;

由于各種酶作用的適宜Pll各不相同,故人體各種體液都有一定的pH,以保證正常的生理

活動,B正確;紅外光譜可檢測化學鍵及官能團,氫鍵不屬于化學鍵,C錯誤;光化學煙霧污

染與氮的氧化物有關,與碳、硫的氧化物無關,D錯誤。

4.下列物質的性質和應用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濃HfO,具有脫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氣體

B.S(λ具有漂白性且能殺菌,可用作葡萄酒添加劑

C.C10,具有強氧化性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自來水殺菌消毒

D.油脂在酸性條件下會發(fā)生水解,利用該反應可制取肥皂

答案C濃HzSO,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氣體,A不符合題意;葡萄酒中添加S02是

利用SO2的還原性和能殺菌來延長葡萄酒的保質期,B不符合題意;ClO?具有強氧化性能

使蛋白質變性,故可用于自來水殺菌消毒,C符合題意;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才

是皂化反應,產生的高級脂肪酸鹽是肥皂的主要成分,D不符合題意。

5.“類比”思想可用于實驗探究,幫助我們掌握物質的共性。下列有關類比結果正確的

是()

A.Na與(λ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Na2O2,則Ca與(λ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生成CaO2

B.CL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SOZ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C.SO?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則SO,也可使酸性KMnOl溶液褪色

D.用排飽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則也可用排飽和NH1CI溶液的方法收集NH3

答案AA項,Na和Ca都屬于活潑金屬,故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生成過氧化物,正確;B

項,氯氣溶于水生成鹽酸和次氯酸使溶液顯酸性,次氯酸有漂白性,故氯氣能使紫色石蕊

試液先變紅后褪色,SOz溶于水生成亞硫酸使溶液顯酸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但SOz不

能漂白紫色石蕊試液,錯誤;C項,SOz具有還原性,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而SOs無

還原性,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錯誤;D項,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2(體積比),

氨氣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700(體積比),無法用排飽和氯化錢溶液的方法收集N%,錯誤。

6.合成N?是重要的研究課題,一種新型合成氨的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氨”過程屬于人工固氮

B.合成過程中所涉及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C.若用H2代替NH1Cl進行轉化,從體系中分離出NL更容易

D.該合成氨過程中,參加反應的N?與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

答案D“轉氨”過程是一種含氮化合物轉化為另一種含氮化合物,不屬于氮的固定,

故A錯誤;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鏤以及“轉氨”過程中各元素化合價均不變,不屬

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錯誤;若用HQ代替NH1CI進行轉化,從體系中分離出NFL更難,故C

錯誤;由題圖可知,該合成氨過程中,總反應為2NZ+6H20-4N∏3+302,參加反應的附與

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故D正確。

7.下圖是某加碘食鹽包裝袋上的部分圖表文字。由此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測正確的是

~980%

(以NaCI計)

(35±15)mg/kg

(以I計)

烹調時待食品熟后加入碘鹽

A.“烹調時待食品熟后加入碘鹽”可能原因是KIOB受熱易分解

B.可以用無水酒精從該碘鹽配制的水溶液中萃取得到KIO3

C依據圖表內容可知1kg此食鹽中含KloK35±15)mg

D.食用加碘鹽的目的是利用KIQ,有較強氧化性以預防踽齒

答案A烹調時的高溫會使碘酸鉀分解,A正確;酒精與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劑,B錯誤;

分析題中圖表內容可知,(35±15)mg∕kg是食鹽中碘元素的含量,C錯誤;碘元素可以預防

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的發(fā)生,與預防齦齒無關,D錯誤。

8.硫及其化合物的“價一類二維圖”體現了化學變化之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乳化物/乳化物峻處物質

ZM.1類別

A.硫在氧氣中燃燒直接生成Y

B.X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體現其漂白性

C.硫化氫與X反應的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D.N可由其相應單質直接化合生成

答案C硫在氧氣中燃燒只能生成SO2,A錯誤;由價一類二維圖推知,X為SO%SOz與酸

性KMn(λ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體現其還原性,B錯誤;Hf與SO2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zS+S0?J2HQ+3S,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

1,C正確;N是CUS,因為S的氧化性很弱,不能由硫和銅直接化合生成CuS(能生成Cu2S),D

錯誤。

9.如圖是M元素高中常見物質的價類二維圖。其中A到D、D到E的轉化都可加同一種

物質實現,且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的相對分子質量大16,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AI______

氫化物單質氧化物含氧酸正鹽

物質類別

HH

A.物質B可用作火箭燃料,其電子式為H??M????M??H

B.依據題給價類二維圖綜合分析可知M元素為氮元素

C.氫化物A或B均可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得到單質C

D.物質F的濃溶液具有強氧化性,可以用鐵制或鋁制容器盛放

答案A硫元素與氮元素都存在題圖中橫坐標涉及的物質類別的轉化,但是分析價類

二維圖可知,此元素存在兩種氫化物,故M元素是氮元素,推知A為NH3,B為N2HbC為N%D

為NO,E為NOz或Nq,F為HNO3,G為硝酸鹽。附乩中的氮原子之間只存在1個共用電子對,A

錯誤,B正確;N%或N2H,均能與O?反應得到N2和HOC正確;濃HNQ,具有強氧化性,能使鐵

或鋁在常溫下發(fā)生鈍化,故可以用鐵制或鋁制容器盛放濃HNO3,D正確。

10.價類二維圖是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重要模型。它是以元素化合價為縱坐標,以

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的二維平面圖像。如圖為氯元素的價類二維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M③

川④⑥

②⑤

氧化物強質乳化物酸鈉林物質類Wl

A.上述6種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有4種

B.將②與SOz按物質的量之比1:1通入水中,再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

C.可以用濃氨水檢查輸送②的管道是否漏氣,在此過程中②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D.用H2C2O1,NaClO3和HBO,三種物質制?、蹠r,還會生成CO2,生成1molCO2轉移電子的

物質的量為1mol

答案C根據題給氯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可知:①為HCl、②為Ck、③為ClOz、④為HCl0、

⑤為NaC1、⑥為NaCI0。A項,題述6種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有①④⑤⑥,共4種,正確;B

項,將②與SOe按物質的量之比1:1通入水中,發(fā)生反應CL+SO2+2H2O^2HCl+?S0t,

所以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正確;C項,可以用濃氨水檢查輸送②

-

的管道是否漏氣,發(fā)生反應3C12+8NH3N2+6NH,C1,其中CL作氧化劑,NH:,作還原劑,錯

誤;D項,用?C2O4?NaClO3和LSO,三種物質制?、蹠r,發(fā)生反應H£。+2NaClOs+lLSO,=

2C102↑+2C02t+Na2S0.1+2H20,生成1molCO2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正確。

11.常溫下,將CL緩慢通入水中至飽和,然后改向其中滴加濃NaOH溶液。整個實驗過程

中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不考慮次氯酸分解與溶液體積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過程中可以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B.由a→b過程中,溶液中HClO的濃度增大

C.b點時溶解的Cb全部與水發(fā)生了反應

D.c點以后溶液呈堿性,沒有漂白性實臉過程

答案BA項,氯氣溶于水發(fā)生反應CL+HzO=HC1+HC1O,HC1O具有漂白性,會使PH

試紙褪色,故不能使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錯誤;B項,a-b,溶液的PH降低,酸性增強,

說明反應CL+HQ=HC1+HC1()正向進行,HClO濃度增大,正確;C項,氯氣與水的反應是

可逆反應,溶解的氯氣不可能完全反應,錯誤;D項,b點時PH發(fā)生轉折,說明此時開始滴

加濃NaOH溶液,c點溶液呈中性,說明溶液中的溶質為NaCkNaCl0、少量的HClO,此時

溶液仍然具有漂白性,c點以后,溶液中溶質是NaCl0、NaoH,但是NaClO具有氧化性,溶

液仍然具有漂白性,錯誤。

易混易錯

氯氣與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新制氯水中存在三分子四離子:Ck、1W.HClO,H?Cl、

C10?OH0

12.在“價一類”二維圖中融入“杠桿模型”,可直觀辨析部分物質轉化及其定量關系。

如圖中的字母分別代表硫及其常見化合物,相關推斷不合理的是()

單質

A.b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B.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涉及b到C的轉化

C.a溶液與b溶液反應過程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D.d在加熱條件下與強堿溶液反應生成e和f,且“(e):∕7(f)=1:2

答案D根據題給“價一類”二維圖,結合題意推知,a為HSb為HSOa,c為HSOsd為

S,e為硫化物,f為亞硫酸鹽,g為硫酸鹽。A項,H2SO3中S為+4價,處于中間價態(tài),既具有

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正確;B項,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為S02+?0-H2SO3,2H2S03+02

-

=2H2S0,,正確;C項,a溶液與b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H2S033SI+3H20,

有淡黃色沉淀硫單質生成,正確;D項,d與強堿溶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e和f的離子

Δ

2

方程式為3S+60H-=2S+S0^+3H20,則〃(e):〃(f)=2:1,錯誤。

13.如圖是某元素常見物質的“價一類”二維圖,其中d為紅棕色氣體,f和g均為正鹽且

焰色試驗火焰為黃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e的濃溶液可以用鋁槽車運輸

B.氣體a、C均可用濃硫酸干燥

C.常溫下,將充滿d的密閉燒瓶置于冰水中,燒瓶內紅棕色變淺

D.d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f和g

答案B根據d為紅棕色氣體,且是化合價為+4的氧化物,推出d為NOz,故題圖應為氮

元素的“價一類”二維圖,進而推出a為NH3,b為甌c為NO,e為HNO30f和g均為正鹽,

且焰色試驗火焰為黃色,推出f為NaNo3,g為NaNO2oA項,常溫下鋁遇到濃硝酸發(fā)生鈍化,

因此可以用鋁槽車運輸濃硝酸,正確;B項,NL為堿性氣體,不可用濃硫酸干燥,錯誤;C

項,2M)2—ND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體系顏色變淺,正確;D

i

項,NO2與NaOH發(fā)生歧化反應:2Na0H+2N02=NaN02+NaN03+H20,正確。

14.氮化硅(Sia)是一種重要的結構陶瓷材料。用石英砂和原料氣(含Nz和少量0”制備

Si:N的操作流程如圖(粗硅中含少量Fe、CU的單質及化合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焦炭稀酸Y

A.“還原”時焦炭主要被氧化為C0?

高溫

B.“高溫氮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Si+2N,iSi3N4

C.“操作X”可將原料氣通過灼熱的銅粉

D.“稀酸Y”可選用稀硝酸

高溫

答案A石英砂的主要成分為SiO%SiOz與焦炭在高溫下發(fā)生反應Si0z+2C^=:Si+2C0

t,焦炭被氧化為C0,不是CO2,A錯誤;“高溫氮化”是Si與?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3Si+2Nr—SiN,B正確;原料氣中含有N?和少量O2,氧氣能與灼熱的Cu粉反應生成

CuO,M不與Cu粉反應,“操作X”可將原料氣通過灼熱的銅粉,從而得到純凈的N2,C正

確;粗硅中含有少量Fe、CU的單質及化合物,則SisM中含有少量Fe、CU的單質及化合

物,Fe、CU的單質及化合物均可與稀硝酸反應,得到可溶于水的Fe(NO。3和CU(No3)%D正

確。

15.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海洋中許多藻類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如海帶中含碘量

可達0.3%"0.5%,約為海水中碘濃度的10萬倍。實驗室通過下列流程從凈化除氯后的含

碘海水中提取Lo

AgNO3溶液適量Fe粉Cl2

粗碘

濾液X蒸儲水濾渣Y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富集得到含碘化合物的晶胞如圖,其中距離每個F最近的Ag,有4個

B.轉化后的溶液中主要含有Fe'和I

C.用稀HNO3溶解濾渣Y得到的溶液可循環(huán)利用

D.氧化時,理論上通入氯氣的量至少控制為溶液中溶質物質的量的L5倍

答案D由題給晶胞結構可知,以面心I為例,距離每個I最近的Ag'有4個,A正確;含

碘海水富集后加入AgNO3溶液將I轉化為AgI沉淀,過濾得到?gl,加入適量鐵粉和蒸憎

水,將Agl轉化為FeL和Ag,轉化后的溶液中主要含有Fe"和I,B正確;過濾得到銀和含

有FeL的濾液,濾渣Y為銀,銀與稀硝酸反應得到的AgNOa溶液可以循環(huán)利用,C正確;根

據反應Ck+2I-L+2C1可知,控制〃(Ch)=A(FeL)即可,若通入Ck的量過多,過量的

CL會將F『氧化為Fe3;導致制備成本增大,D錯誤。

知識拓展"(CL)WA(Fel2)時,發(fā)生反應:Cb+2r-L+2C1?!?Cl2)。A(FelJ時,還會

發(fā)生反應(12+2F∕-2Fe"+2Cl。

16.白炭黑(可用SiOj∕?0表示其組成)可廣泛應用于日用化工、橡膠制品、電子工業(yè)

等許多領域。以硅酸鈉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備白炭黑的工藝流程如下:

硅[乩。[CO,]稀鹽酸

酸f[?f[?f麻漆IT控溫、烘干IT白炭黑I

鈉(

濾液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硅酸鈉水溶液必須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盛裝

B.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iθi-+H20+C02-H2SiO3I+COg

C.蒸發(fā)“濾液”所得晶體中含有離子鍵和極性共價鍵

D,用稀鹽酸洗滌沉淀的目的是除去沉淀表面的Co打

答案A硅酸鈉水溶液不能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盛裝,A項錯誤;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故可用向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制備硅酸,離子方程式為SiQ2-+H20+C02=

H2SiO3I+C0∣-,B項正確;蒸發(fā)濾液得到Na2CO3?ΛH20,其中Na'與COr之間為離子鍵,CO1

內存在極性鍵,C項正確;CO歹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用稀鹽酸洗滌沉淀可除去

沉淀表面的CO",D項正確。

17.某學習小組設計制取SO,并驗證其部分性質的實驗裝置圖如下(夾持裝置省略)。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藍色石酚獻和飽和

蕊試劑Na2CO3氯水

混合溶液

ABCD

A.A中固體物質是Na2SO3,A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B.滴入濃硫酸前先通入氮氣,防止空氣中的氧氣影響二氧化硫性質的檢驗

C.B裝置溶液變紅色,說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裝置中溶液紅色褪去,說明SO2具有漂白性

D.取反應后D溶液少許,滴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另取該反應后D溶液少許,滴加AgNO3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以上現象不能說明SOz具有還原性

-

答案ΛCNa2S03+?S01Na2S0,+H20+S02t,無元素化合價變化,發(fā)生的是非氧化還原

反應,A項錯誤。滴入濃硫酸前先通入氮氣,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空氣中的氧氣影響二

氧化硫性質的檢驗,B項正確。二氧化硫與碳酸鈉反應生成Na2SO3,不能使酚酥褪色,酚酥

紅色褪去,可能是過量二氧化硫溶于水呈酸性,不能說明SO,具有漂白性,C項錯誤。氯水

中含有CΓ,也能生成AgCl沉淀;若氯水未反應完,也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不能說明SO2

具有還原性,D項正確。

18.空氣中的氮氣可通過人工固氮獲得氨氣,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過氨氧化法可制

得硝酸,反應過程如下圖:

H,'j?iS、高壓、催化劑.5、催化劑O,H[O%

N轉化①-*NH3~轉化②"N0轉化③'NOz轉化④,HN(λ

硝酸是一種強氧化性酸,制硝酸工業(yè)產生的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應處理后才能排放。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aSQ,固體能溶于稀硝酸,生成Ba(NO3)2,同時放出SOz氣體

B.工業(yè)上,當轉化①的反應達到平衡時,需不斷地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出NH3,將未反應的

原料氣送回合成塔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工業(yè)尾氣中NO,常用堿液吸收處理,NO八NO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

條件是Λ(NO2)(NO)

D.向濃HNO3中插入紅熱的炭,產生紅棕色氣體,則可證明炭與濃HM)3溶液一定反應生成

了NO2

答案AD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將BaSO3氧化成BaS0」,同時自身被還原成NO,Λ錯誤;

工業(yè)上生產NH3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分離出ML促進平衡正向移動,將未反應的原料氣送

回合成塔,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正確;NOz與NaOH溶液反應:2N0?+2Na0H=

NaNO3+NaNO2+H2O,No八NO的混合氣體與NaOH溶液反應:N0+N(λ+2Na0H^2NaN02+HO當

/7(NO2)Nz7(NO)時,NO2、NO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C正確;紅棕色氣體是

NO2,可能是濃硝酸與C反應產生的,也可能是濃硝酸受熱分解產生的,D錯誤。

19.下表各物質中,A、B、C、D、E均含有同一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單質,B常溫下是

氣態(tài)氫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應的產物。則各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

現表中所示轉化的是()

物質編號物質轉化關系ADE

①一

SiSiO2H2SiO3

②一A

SSOHSO

:C->AE324

③一

NaNd2O2NaOH

B

④N2NO2HNO3

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H2

答案B①Si―*SiHbSi與。2直接生成SiO2,Si只能生成一種氧化物且SiO,不能與

H2(‰O,O,HJ)

H2O反應生成H2SiO3;②S-"H2S,S-"S02,H2S—"S02,SO2-"SO3----H2SOii(S)Na

H.O2O2O.H.O

沒有氣態(tài)氫化物;④M—'NH3,N2—'NO,NH3—'NO,NO-"NO2----"HNo力故選B。

20.某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略去加熱儀器)制備Na2S2O3?5H20O

已知燒瓶C中發(fā)生反應如下:NazS(aq)+HzO⑴+S0z(g)=≡=Na2SO3(aq)+H2S(aq)(a)

2?S(aq)+S02(g)^3S(s)+2?0(l)(b)

S(s)+Na2SO3(aq)Na2S2O3(aq)(c)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置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濃硫酸反應速率快

B.NazSQ可作為高效脫氯劑,NaSG溶液與足量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口2+3壓0+80歹

2SO∣-+4C1+6H'

C.裝置B、D的作用為防止倒吸

D.理論上應使燒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應,則兩者物質的量之比為2:1

答案B70%的硫酸中c(H')比98%的濃硫酸中C(H)大,所以反應速率快,A正確;NaSG

被Ck氧化生成NazSO∣,離子方程式為4Ch+5HQ+SQ「一2S0f-+8Cl+10H1,B錯誤;裝

-

置B、D起防止倒吸的作用,C正確;裝置C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Na2S+3S02+Na2S033Na2S203,

反應中Na2S與Na2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D正確。

21.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處理工業(yè)廢氣(主要含N2、CO2、SO八NO和C0)。裝置

II中生成NaNO,和NaNO2兩種鹽,裝置In用于吸收C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工業(yè)廢氣無污染氣體

石O

液UC

N溶a?÷[C(NH)JA

促匕學溶液12

置裝置In

A.實驗時應先向裝置I中通工業(yè)廢氣,再向裝置J中通空氣

B.裝置I中吸收SOe的化學方程式為2SO2+Ca(OH)2Ca(HSO3)2

C裝置H中每吸收1molNO消耗1molNaOH

I).[Cu(NH)J中,Cu,提供孤電子對與NHs形成配位鍵

答案CNO不能與NaoH反應,NO?與NaOH反應能夠生成NaNo3和NaNO%NO與NO?物質的

量之比為1:1時,與NaOH反應生成NaNO2,所以實驗時應先向裝置II中通空氣,再向裝置

I中通工業(yè)廢氣,使廢氣中的NO與Oz充分反應,從而使"(NOjM(NO),A項錯誤;SOz與足

量的Ca(OH)2反應生成CaSO%B項錯誤;反應中NO最終轉化為NaNOMUNaNO3,在NaNO2、

NaNa中〃(Na)=〃(N),根據Na原子、N原子守恒可得/7(NaOH)=/?(N0),即參與反應的NO與

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C項正確;[Cu(NlL)J中Cu'提供空軌道,NH3中氮原子提供

孤電子對,D項錯誤。

22.1811年,法國化學家?guī)鞝枅D瓦將濃硫酸和海草灰(富含Kl)混合后發(fā)現有紫色蒸氣生

成,該蒸氣冷凝后變?yōu)樽虾谏w。1813年經蓋一呂薩克鑒定后正式將該物質命名為

Iodine(碘)。

⑴將濃HzSO,滴入盛有KI固體的錐形瓶中,產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拇姿徙U試紙變黑(B

知黑色物質為PbS),則該反應除生成L以外,還會生成氣體(填化學式)。

微執(zhí)

(2)常溫時HI為無色氣體,易溶于水,其制備原理為3KI+HF0,(濃)—K3PO,+3HIt?如

圖所示,制備并收集干燥的HI氣體所需裝置的接口順序為a→e,f-(已知濃

HsPOi不易揮發(fā)和分解,夾持和加熱裝置省略)o其中儀器Q的名稱為o

U形干燥管中的試劑為。若觀察到,說明HI氣體已收集

酒。

答案⑴HS

(2)c,b-*e,f-→d(e?f可互換)圓底燒瓶無水CaCl式或P◎、硅膠等)燒杯中出現

黃色沉淀

解析(1)將濃硫酸滴入碘化鉀中,生成的氣體可以與醋酸鉛反應生成PbS,說明生成的

氣體含有-2價的硫元素,即H2So(2)收集干燥的HI氣體,A為發(fā)生裝置,D為干燥裝置,B

為收集裝置,HI的密度大于空氣,需要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流方向為C-b,C為尾

氣處理裝置,收集氣體前后都需要干燥裝置,因此連接順序為a-e,f-c,b→e,f-doHI

為酸性氣體,需要用中性或者酸性干燥劑,如無水氯化鈣、P2Os,硅膠等;C為尾氣處理裝

置,若集氣瓶中收集滿氣體,逸出的HI氣體會與燒杯中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黃色沉淀

AgIo

23.(1)焦亞硫酸鈉(Na2S2O5)易被氧化而變質,選用下列試劑設計實驗方案,檢驗焦亞硫酸

鈉樣品氧化變質的程度。

已知:2NaHS03Na2S205+H20。

試劑:稀鹽酸、稀HzSOz稀HNO3、BaClZ溶液、酸性KMn0,溶液、HA溶液。

實驗

實驗步驟現象結論

編號

取少量樣品,加入除氧

I固體完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

蒸儲水

取實驗I的溶液,

II②________樣品已氧化變質

①________

另取實驗I的溶液,

III④________樣品未完全氧化變質

③________

(2)某小組利用下列裝置測定空氣中SO2的含量。

空氣----------

樣品-1氣體流速葉

?lIOOmLOJ(K)Omol?LT

三三—碘溶液

毒(含2滴淀粉溶液)

Z

已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I2+2H2O.H2S0,+2HIO若空氣流速為am。min當觀

察到時,結束計時,測定耗時tmin。假定樣品中的SO2可被溶液充分

吸收,該空氣樣品中SO?的含量是mg?πf:

答案(1)①加入少量稀鹽酸酸化,再滴加幾滴BaCL溶液②產生白色沉淀③滴入少

量酸性KMnO“溶液④溶液紫紅色褪去

⑵溶液藍色褪去—

at

解析(1)假設樣品被氧化,則生成硫酸鹽,檢驗樣品是否已氧化變質,即檢驗是否含有

硫酸根,實驗II步驟:取實驗I的溶液,加入少量稀鹽酸酸化,再滴加幾滴氯化鋼溶液,如

果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樣品被氧化變質。此處不能選擇稀硝酸,因為硝酸具有強氧化性,

可將焦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證明樣品未被完全氧化變質,即樣品中仍存在具有還原

性的+4價硫元素,可另取實驗I的溶液,加入少量具有強氧化性的酸性高鋅酸鉀溶液,如

果溶液紫紅色褪去,說明樣品未完全氧化變質。(2)實驗開始前,淀粉一碘溶液呈藍色,碘

單質的物質的量為〃(lD=c片0.01mol,當通入含有二氧化硫的空氣時,發(fā)生反應

-

S02+L+2H20H2S0∣+2HI,當碘單質完全反應時,溶液藍色褪去,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

/7(SO2)=Z7(I2)=0.01mol,R(SO2)=0.64g=640mg,該空氣樣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為

τn(SO)640

2-mg?m3

V(空氣)ato

24.過二硫酸鈉(NazSQ)具有強氧化性,常用于處理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

(I)SQl的結構如圖1所示,用“口”標出SQT中體現強氧化性的基團。

ΓO()]2一

tt

O-s—o—o—s—o

II

。O.

圖1

(2)Fe>可活化S20∣-,活化后產生SO;,Sol氧化性更強,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能力

更強。FeA活化SQr過程中存在下列反應(A是衡量反應快慢的物理量,A越大,反應越

快):

I.S:0l~==2S0;k=2.5×109

II.SO]+HzO==S0j-+?OH+H^A=2×10i

III.S2θ∣-+Fe2'^Fe3t+S0j+S0i-k=20

IV.Fe2t+S0;Fe"+SOtA=4.6×109

向含有有機污染物的廢水中投放一定量Na2S2O81再分批加入一定量FeSOlo

①若將FeSO,一次性加入廢水中,不利于有機污染物降解。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他條件相同,溶液初始PH對有機物降解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當pH>3時,有機物的

降解率隨初始PH升高而降低的可能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Fe,0,是一種復合催化劑,可催化活化過二硫酸鹽(SQI)產生SOJo

①該復合催化劑晶胞結構如圖3所示(A、B分別為晶胞的:結構),其化學式

8

為O

圖3

②該復合催化劑活化過二硫酸鹽的過程如圖4所示。請描述該催化劑參與反應并再生的

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反應W的速率遠大于反應III,若將FeSO,一次性加入廢水中,溶液中的SO*被大量

Fr快速消耗而失去氧化性

②PH越大,F/水解程度越大,不利于反應HI進行,生成C(Son減小;PH越大,越有利于發(fā)

生反應II,生成?OH,?OH氧化能力比SOi弱

⑶①CUFeO

②CU(I)、Fe(H)失去電子并傳遞給SQ1,生成CU(II)、Fe(III);Cu(II)>Fe(HI)得到

SOr失去的電子,生成CU(I)、Fe(H);如此循環(huán)往復,實現催化劑參與反應并再生

解析(DSQr為過二硫酸根離子,體現強氧化性的是過氧鍵。(2)①由“越大,反應越

快可知,反應IV的速率遠遠大于反應IΠ,若將FeSO,一次性加入廢水中,則溶液中的SOJ

與大量F/發(fā)生反應IV,導致SOl濃度迅速減小,不利于有機污染物降解;②PH越大,c(H)

越小,則Fe?.水解程度越大,不利于反應IH進行,生成C(Son減小,同時c(H')越小,越能

夠促進反應∏正向進行,而生成的?OH氧化能力比Sol弱。(3)①晶胞中Cu位于頂點和

面心,以及4個A的體內,根據均攤法可知,晶胞中含有8X:+6X;+4=8個Cu,根據觀察可

知Fe的個數為4X4=16,0的個數為4X4+4X4=32,故該復合催化劑的化學式為CuFe2Ojo

25.水溶性硝態(tài)氮(以NO]、NO]等形式存在)是水體污染物之一,須處理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

標準后才能排放。

(1)在反硝化細菌作用下,用葡萄糖處理酸性廢水中的NO],產生兩種對大氣無污染的氣

體。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納米鐵銅雙金屬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很高的反應活性,可用于水體脫硝。

①納米鐵銅雙金屬與普通鐵銅雙金屬脫硝效果(以處理某硝酸鹽為例)如圖1所示。在0

到20min內,納米鐵銅雙金屬脫硝效果顯著,其原因可能

7

.J?

s

、

S

W

圖1

②研究表明水體中溶解氧的存在降低了納米鐵銅雙金屬脫硝的效果,驗證的實驗方案

(3)Jetten等人提出了利用厭氧氨氧化菌細胞中的三種酶處理廢水中NH-和NO]的生化

反應模型,其反應機理如圖2所示。在NR酶和HH酶作用下的反應過程可分別描述

為、

反硝化細菌

答案(l)5C6H∣2θ6+24NO]+24H*^---------------12N2↑+30C02t+42?0

(2)①納米鐵銅雙金屬的比表面積大,能吸附廢水中更多的硝態(tài)氮;納米鐵銅雙金屬顆粒

更小,表面的反應活性點更多(或還原性更強);納米鐵銅雙金屬能形成更多的微小原電

池,短時間內反應速率更快

②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硝態(tài)氮廢水,同時通入相同時間的足量的空氣和氮氣,

停止通氣后,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納米鐵銅雙金屬,相同時間后,測定兩份廢水中硝

態(tài)氮的含量,比較有氧和無氧環(huán)境中的脫氮率

⑶在NR酶的作用下,NO]在酸性介質中(結合H')得電子生成NHZOHGR也0)(或

NO5+5H'+4e-NH2OH+H2O)在HH酶的作用下,NH2OH和NH3轉化為N2Hi(和HzO)(或

-

NH20H+NH3N2Hl+H2O)

解析(1)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oHl2Ofi,與酸性廢水中的NO]反應生成兩種無污染氣體,由

原子守恒可知,這兩種氣體為N?和CO21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