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八下第四單元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課題第四單元總體分析總課時5課時
課型新授課備寫人授課時間第13-14周
1.了解演講的一般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學習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目標
3.培養(yǎng)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激發(fā)無私奉獻精神及奧運精神的激情。
1.理解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
教學2.語言的實際運用要注意場合與對象。
重難點3.能運用口語,進行即興簡短講演。
4.掌握演講稿的特點寫法和擺事實、講道理的議論文的寫法。
課文文體:第四單元所選課文4篇文體不同。13課《最后一
次講演》是演講詞,14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議論文,15課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是演講詞,16課《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
興25周年》是演講詞。
基單元主題:本單元主題是要讓學生領略不同場合演講者不同
于
教的情緒和風格,把握演講詞的特點,學會在公開場合思路清晰地演
教
學講、說話,并能寫演講稿。
材
關演講詞:也叫演說詞。在公開場合就重大問題進行論述。具有
的
鍵宣傳、鼓動、教育的作用,使聽眾產(chǎn)生共鳴。其特點:針對性、鼓
備
點動性、有聲性、通俗易懂、明白如話。
寫
簡常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析課文側重點:
13、《最后一次講演》本文是聞一多先生面對敵人的手槍,
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的絕唱,是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旗幟,是
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zhì)教育的絕好材料,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
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修養(yǎng),陶冶道德情
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是丁肇中在1991年10
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系中華”大會上演講的一
篇演說詞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作者針對中國
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狀況,分析了實驗精
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提出
論點:我們應該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
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
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
相。本文主要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說理透徹,語
言準確。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文章介紹了王選先生一生的重要
抉擇和貢獻,并將自己的一生的抉擇與祖國的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
學生更容易理解王選先生愛崗敬業(yè),勤奮工作的精神并深受鼓舞。
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是顧拜旦于1919年4
月在瑞士洛桑慶祝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5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是
關于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文獻。顧拜旦用詩歌般的語言闡述了奧
林匹克精神的內(nèi)涵與價值;以飽含喜悅的神情引領聽眾去聯(lián)想奧
林匹克精神無限美好的前景。
本單元教法建議:
13課《最后一次講演》教學本文的指導思想為:創(chuàng)設情境,
引起學生有意注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比較,激發(fā)學生思
維,熱情參與。具體做法:(1)本文是一場講演。它有特定的場
合與對象,所以設置教學情景很重要。了解背景,讓學生明確當時
的聽眾有哪些,在什么場合,揣摩聞一多先生講演時的愛憎情感。
教師范讀時應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感情,感染打動學生,讓其身臨其
境。(2)感嘆句、反問句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學生不易理解,教
師范讀后讓學生品味,再找出自己感受深的,表達力強的句子,學
生自己談感受,朗讀,變換句式,進行比較歸納,既是能力訓練,
也是思維方式的訓練。
14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講詞,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
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采用分析討論法;講解法進行教學。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2)討論
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以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
性。(3)分析歸納法:分析歸納法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對某類事
物共性或相互間的關系進行理性認識的一種方法。分析歸納法在
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隨時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5課《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采用研讀法、討論法教學。(1)
讓學生介紹有關背景。(2)引導學生瀏覽課文,理清結構,并
按要求概括.(3)探究回答:這些抉擇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舉例說明。
16課《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采用以活動體驗法為
主,情境創(chuàng)設法、討論點撥法、合作探究法為輔進行教學。這樣設
計的原因是:希望在交流、演講的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
力,并學會傾聽;在提高演講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參與演講,
引導學生體驗演講的技巧;通過分組討論,給學生一個合作探究的
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活動中注意“點”與“面”
集合,調(diào)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
課題13.最后一次講演總課時3課時
課型新授課備寫入______________授__課__時___間___第13周
1.體會聞一多先生強烈的愛憎情感,學習他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精
神。
教學
2.理解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
目標
3.語言的實際運用要注意場合與對象。
4.能運用口語,進行即興簡短講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體會聞一多先生強烈的愛憎情感,學習他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精
教學
神。
重點
2.理解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一)背景: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當局為篡奪勝利果
基實,陰謀發(fā)動內(nèi)戰(zhàn)。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堅持民主、和
于課平,反對獨裁和內(nèi)戰(zhàn),開展了蓬勃的愛國民主運動。國民黨當局為
教了鎮(zhèn)壓這一運動,瘋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殺愛國民主人士。1946年
材7月11日,特務在昆明暗殺了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他們要暗殺的
的文第二個對象就是聞一多先生。有人勸聞一多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
備了15日舉行的李公樸追悼大會。事前他沒準備發(fā)言,但面對會場
寫上特務們的無理取鬧和囂張氣焰,他忍無可忍,拍案而起,發(fā)表了
講義正辭嚴的講演。三個小時后,他被特務暗殺了。課文就是根據(jù)這
次講演記錄整理的。
(二)課型:聽說能力訓練課
解(三)課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的依據(jù):九義初語新大綱
在“教學目的”中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
愛國主義精神……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zhì)”。第三部分“在教
學中應重視的問題\中明確: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使學生在
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修養(yǎng),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本文是聞一多先生面對敵人的手槍,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的絕唱,
是追求真理,不怕犧牲的旗幟,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zhì)教育的絕好
材料,所以確定了目標1。大綱第二條第三款:口語交際要講究文
明和修養(yǎng),態(tài)度自然,尊重對方,注意場合和對象。這是初語教學
的重要內(nèi)容。第三條三款、四款: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指出:要重
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倡靈
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因此將此文教學定為聽說能力訓練課。本文
是初語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八年級下冊教學重點之一就是
“著重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本冊一至三單元分
別安排了語言運用的簡明、連貫、得體的訓練。本單元的語言實際
運用要求得體即說話要注意場合與對象。單元訓練目標為演講與辯
論。本文為演講的范文,學習此文后,要求學生能演講,會演講。
所以確定了目標2、3、4o
二、教法建議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
生通過教師適時、恰當?shù)囊龑еv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內(nèi)容經(jīng)過思考獲
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積極思維
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也決定了教學過程
必須遵循“雙主原則”。鑒于此,教學本文的指導思想為:創(chuàng)
設情境,引起學生有意注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比較,激
發(fā)學生思維,熱情參與。
具體做法:
(1)本文是一場講演。它有特定的場合與對象,但學生在理
解上容易忽視,所以設置教學情景很重要。課前學生致辭讓學生明
確講演有特定的場合與對象。教師范讀前學生看預習提示,了解背
景,讓學生明確當時的聽眾有哪些,在什么場合,揣摩聞一多先生
講演時的愛憎情感。教師范讀時應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感情,感染打動
學生,讓其身臨其境。
(2)感嘆句、反問句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學生不易理解,教師
范讀后讓學生品味,再找出自己感受深的,表達力強的句子,學生
自己談感受,朗讀,變換句式,進行比較歸納,既是能力訓練,也
是思維方式的訓練。
(2)[必做題作業(yè)識記課文中的詞語,掌握讀音、意思、;2.
作完成配套練習冊提升訓練積累應用、課內(nèi)品讀部分(共10道小題,
業(yè)
設預計用時10分鐘)
計(3)[選做題]完成配套練習冊類文閱讀、綜合運用部分(共5
道小題,預計用時10分鐘)
課題__________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_總課時2
課型新授課備寫入______________授__課__時___間___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及其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
目標2、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3、結合自身學習實際,積極爭取做一名注重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
教學1、理解作者觀點,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重點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1、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難點2、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
基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編排的課文全是議論文,除了讓學生
課
于掌握議論文的一些常識,培養(yǎng)閱讀議論文的興趣外,更要明白教材
教目標?!案裎镏轮笔且黄勈阶h論文,除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
材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熱愛科學、勤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培
文
的養(yǎng)學生有服務人類,回報于社會的高尚品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備本文是丁肇中在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
寫系中華”大會上演講的一篇演說詞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
講
文。作者針對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狀況,分
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
提出論點:我們應該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
解
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
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本文主要運
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說理透徹,語言準確。
二、學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在七八年級側重學習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而議論文
很少接觸,到了九年級才第一次真正接觸議論文。關于議論文的問
題知識,我在上第二單元《敬業(yè)與樂業(yè)》一文時,已經(jīng)系統(tǒng)講過了,
同學們對議論文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是,要想學生加深對議
論文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通過上第四單元第一課《事物
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可以看出來,除了部分學習基礎好的學生,
其余大部分學生對議論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觀望狀態(tài),因此,在學
習此篇課文時,我想還是通過結合議論文的文體知識來達到理解課
文內(nèi)容的目的。
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
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
價”,“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所以在指導學生學習
這一課中,首先應在學生讀課文時找出闡明作者觀點的語句,引
導學生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nèi)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把握
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理清寫作思路;其次再讓學生找出為了闡明觀
點作者所擺出的幾個事實,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辨析觀點和材
料的關系,體會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說理的表達效果;第三,引導
學生聯(lián)系實際,反觀自我,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
三、教法學法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講詞,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
標和重難點,我準備采用分析討論法;講解法進行教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人們由著重研究怎樣教,逐步轉到著
重研究怎樣指導學生學。教學追求的目標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不
光是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為讓學生會學,教學本課時
我著重教會學生以下學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以調(diào)動學生們的
學習積極性。
3.分析歸納法:分析歸納法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對某類事物共
性或相互間的關系進行理性認識的一種方法。分析歸納法在教師
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隨時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歸納本文的論證方法。
(1)引用論證:引用《大學》里的內(nèi)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
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學》里的內(nèi)容介紹“格物致知”的目的,
解釋“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沒的原因。
(2)舉例論證:借王陽明“格”竹苦思頭痛的失敗事例,論述傳
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借通過實驗了
解竹子性質(zhì)的事例,論述實驗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
有計劃的;借中國學生成績好而面臨研究工作卻束手無策的事例論
述了中國學生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思維而不愿動
手;借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論述以埋頭苦讀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
毫無幫助。
(3)道理論證:第13段記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從理
論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對比論證:王陽明“格”竹子的失敗事例,與通過科學實驗
了解竹子性質(zhì)的事例進行對比,突出新知識的獲得只能通過實地實
驗。
L[必做題]作業(yè)識記課后讀讀寫寫7個詞語,掌握讀音、意思、(預
作計用時5分鐘)
業(yè)2.[必做題]完成配套練習冊提升訓練積累應用、課內(nèi)品讀部分(共
設10道小題,預計用時15分鐘)
計3.[選做題]完成配套練習冊類文閱讀、綜合運用部分(共5道小題,
預計用時10分鐘)
課題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總課時2
課型新授課備寫入______________授__課__時__間____第14周
1、識記王選極其重大貢獻
教學2、識記課文主要詞語
目標3、通讀全文,了解王選一生中經(jīng)歷的幾次重大選擇。
4、學習王選先生專注于科研、無私奉獻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
教學
王選一生中經(jīng)歷的幾次重大選擇
重點
教學
從這幾次選擇中分析王選先生的精神
難點
一、教材分析
《我一生中的八個重要抉擇》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
基(2018年春季修訂版)新選入的課文,這篇課文是王選1998年10
于課月在北京大學發(fā)表的一篇演講稿。本文在選入教材時編者將題目改
教為《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并對文章做了部分刪改。。文章介紹了
材王選先生一生的重要抉擇和貢獻,并將自己的一生的抉擇與祖國的
的文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
備王選(1937-2006),出生于1937年,是江蘇無錫人。他是漢字
寫激光照排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制出
講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
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fā)明
1992年,王選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tǒng)。先后
解獲日內(nèi)瓦國際發(fā)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fā)明金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
織科學獎,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特等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
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和1995年兩度列入
國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國內(nèi)唯一四度獲國家級獎勵的項目。他本人
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并多次獲全國及北京市勞
模、先進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稱號,1987年獲得中國印刷業(yè)最高榮
譽獎一畢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2001年
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王選是中國科學院院土、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九三學社第十
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是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
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文字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子
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團董事、方正控股
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顧問。2006年2月13日11時許在北京病逝。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七八年級側重學習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而議論文
很少接觸,到了九年級才第一次真正接觸議論文。關于議論文的問
題知識,我在上第二單元《敬業(yè)與樂業(yè)》一文時,已經(jīng)系統(tǒng)講過了,
同學們對議論文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是,要想學生加深對議
論文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通過上第四單元第一課《事物
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可以看出來,除了部分學習基礎好的學生,
其余大部分學生對議論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觀望狀態(tài),因此,在學
習此篇課文時,我想還是通過結合議論文的文體知識來達到理解課
文內(nèi)容的目的。
三、教法學法
學法: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2.討
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以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
性。3.分析歸納法:分析歸納法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對某類事物共
性或相互間的關系進行理性認識的一種方法。分析歸納法在教師
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隨時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演講稿的特點
演講者以聲音、態(tài)勢來表達,聽眾用耳聽、眼看來接受,這就
決定了演講詞具有以下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針對性。演講要考慮特定的聽眾、演講的環(huán)境、場合。聽
眾不同,環(huán)境場合不同,演講就有不同的內(nèi)容、方法。
2.鮮明性。演講要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見解及思想感情
傳達給聽眾,就要立場鮮明、態(tài)度明確。
3.通俗性。演講是給人聽的,稍縱即逝,聽眾對演講中每一
句話的含義幾乎沒有思考的余地。要使聽眾聽懂,就要條理清楚、
層次分明,用簡短的句子、口語化的語言,明白流暢地表達。
4.鼓動性。要達到宣傳教育作用,演講就要動之以情、曉之
以理,富有鼓動性。
四、演講稿的結構
演講稿的結構通常包括開場白、正文、結尾三部分。
開場白是演講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開場白能夠緊緊地抓住
聽眾的注意力,為整場演講的成功打下基礎。常用的開場白有點明
主題、交代背景、引出話題、提出問題等。不論哪種開場白,目的
都是使聽眾立即了解演講主題、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正文是整篇演講的主體。主體必須有重點、有層次、有中心語
句。演講主體的層次安排可按時間或空間順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
列、正反對比、逐層深入。由于演講材料是通過口頭表達的,為了
便于聽眾理解,各段落應上下連貫,段與段之間有適當?shù)倪^渡和照
應。
結尾是演講內(nèi)容的收束。它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結尾的方法
有歸納法、引文法、反問法等。歸納法是概括一篇演講的中心思想,
總結強調(diào)主要觀點;引文法則是引用名言警句,升華主題、留下思
考;反問法是以問句的形式引發(fā)聽眾思考和對演講者觀點的認同。
此外,演講稿的結尾也可以用感謝、展望、鼓舞等語句作結,使演
講能自然收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預
音、意
握讀
語,掌
個詞
寫寫7
讀讀
課后
識記
]作業(yè)
必做題
4.[
鐘)
時5分
作計用
業(yè)
分(共
讀部
內(nèi)品
用、課
積累應
訓練
提升
練習冊
成配套
題]完
必做
設5.[
計
鐘)
5分
用時1
,預計
小題
10道
道小
(共5
部分
運用
綜合
讀、
類文閱
習冊
套練
成配
題]完
選做
6.[
)
分鐘
時10
預計用
題,
課題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總課時2
課型新授課備寫人授課時間
1.朗讀課文,了解奧林匹克精神的內(nèi)涵與價值。
教學
2.抓住關鍵句,理清課文的思路,把握演講的語言特點。
目標
3.熱愛體育,用體育精神來激發(fā)自己生活、學習的激情。
教學
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傾聽中抓住主要信息。
重點
組織學生參與演講實踐,并對其演講實踐有針對性的有效指
教學
導,提高其演講能力。
難點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是人教版部編初中語文教
基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思想光芒”中的一篇經(jīng)典演講詞。它是同
于學們接觸過《最后一次講演》《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
教重要抉擇》,初步了解、掌握關于演講的一些技巧之后,再次讓學
材課生傾聽那些穿越時空的聲音,感受演講精品的魅力,并總結、借鑒
的典范演講的經(jīng)驗,在歷練中提高演說才能。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良
備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公民的重要素養(yǎng)之一,它不但顯示著一個人的
寫文語言水平,更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自信、智慧、教養(yǎng)與風度。
二、教材分析
《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是顧拜旦于1919年4月在
講瑞士洛桑慶祝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5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是關于
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文獻。顧拜旦用詩歌般的語言闡述了奧林匹克
精神的內(nèi)涵與價值;以飽含喜悅的神情引領聽眾去聯(lián)想奧林匹克精
解神無限美好的前景。這篇演說詞和他的詩歌《體育頌》一起成為世
界文化史和體育史上不朽的篇章。
三、教法:
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
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jù)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
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重視學生傾聽能力的訓練,尤其要重視
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本課時內(nèi),我采用以活動體驗法為主,情
境創(chuàng)設法、討論點撥法、合作探究法為輔進行教學。這樣設計的原
因是:希望在交流、演講的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學
會傾聽;在提高演講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參與演講,引導學生
體驗演講的技巧;通過分組討論,給學生一個合作探究的空間,充
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活動中注意“點”與“面”集合,調(diào)
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
四、說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
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
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據(jù)此,我確定
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yǎng):
1.情感體驗:
2.認真傾聽:通過傾聽,篩選提取有效信息。
3.實踐訓練:學習并分析這篇成功的演講詞,進行演講實踐
訓練。
總之,在學習中,教師的作用是:貴在疑難處,關鍵處作些指
導,點撥應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體驗中完成,注意各種教學手段
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鍵在于激發(fā)全體同學參與“傾聽”與演講活
動。
五、怎樣寫好演講稿呢?
1、觀點鮮明,內(nèi)容具有鼓動性。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
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辟程
度,能給人以可信任感和可靠感。寫作時要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
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
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
2、結構清楚,層次簡明。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閱讀的,而演講
稿是口頭表達,聽眾對演講中每一句話的含義,幾乎沒有思考玩味
的余地,其結構特點是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與有聲語言動態(tài)交流的統(tǒng)
一,注重有聲性。
3、語言流暢,深刻風趣。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想的一切都寫
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助語言這個交流
思想的工具。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要口語化?!吧峡凇薄叭攵保@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
求,也就是說演講的語言要口語化。演講,說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
聽眾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如果演講稿不“上口”,那么演講的
內(nèi)容再好,也不能使聽眾“入耳”,完全聽懂。寫作演講稿時,應
把長句改成短句,把倒裝句改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
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去。演講稿寫完后,要念一念,
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
(2)要通俗易懂,應當用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話。
(3)要生動感人。運用比喻、比擬、夸張等手法增強語言的形
象色彩,把抽象化為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有趣。運用幽
默、風趣的語言,增強演講稿的表現(xiàn)力。發(fā)揮語言音樂性的特點,
注意聲調(diào)的和諧和節(jié)奏的變化。
(預
、意思
讀音
,掌握
詞語
寫7個
讀寫
后讀
記課
業(yè)識
題]作
必做
7.[
鐘)
時5分
作計用
業(yè)
分(共
讀部
內(nèi)品
用、課
積累應
訓練
提升
練習冊
成配套
題]完
必做
設8.[
計
鐘)
5分
用時1
,預計
小題
10道
道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nèi)蒙古工業(yè)職業(yè)學院《公共關系與商務禮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省商南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生物試題期中測試卷含解析
- 開封市鼓樓區(qū)2025屆數(shù)學五下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答案
- 寧夏大學《心理統(tǒng)計學(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虹口區(qū)復興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3月摸底考試數(shù)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住宅建筑設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師范學院《形勢與政策(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泰州市泰興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調(diào)研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石家莊學院《植物造景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東學院《鋼琴名作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調(diào)時期村莊規(guī)劃數(shù)據(jù)處理及數(shù)據(jù)庫建設(宣講)
-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祖父的園子》公開課課件
- D500-D505 2016年合訂本防雷與接地圖集
- 音階歌音樂教案
- 高速公路收費站危險點事故隱患及控制措施
- JJF 1159-2006四極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校準規(guī)范
- GB/T 24844-20181 000 kV交流系統(tǒng)用油浸式并聯(lián)電抗器技術規(guī)范
- 交通安全設置圖
- 蜀都飲食文化
- 靜配中心醫(yī)院感染知識培訓課件
- 顱內(nèi)動脈瘤的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