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預測卷(五)_第1頁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預測卷(五)_第2頁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預測卷(五)_第3頁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預測卷(五)_第4頁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預測卷(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預測卷(五)

語文試卷全國專用

一、現(xiàn)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公共精神要求個體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籬,以更加寬廣的視野來看待公共事務。

公共精神與個體的利益意識并不是矛盾的,公共精神倡導個體對公共事務的關

心和對公共利益的重視,并不是要抹去個體利益的獨特性,而是要摒棄對個人

利益判斷的獨占性,主張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要將整體利益視為個體利益得

以滿足的前提,重視個體對共同體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公共精神的

理念與狹隘的自私自利的觀念是相對的,后者關注的僅僅是和自身利益直接相

關的公共事務,如果參與這些事務能夠給其帶來物質(zhì)上或精神上的直接利益,

他們就會對這些事務保持較高的積極性。一旦公共事務涉及面廣、影響人數(shù)眾

多,人們常常持“搭便車”的心理,企圖通過其他人的參與來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

坐享其他人努力帶來的好處。至于那些和自己無直接利益關系的公共事務,則

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缺乏參與的熱情和意愿。

個體的理念素養(yǎng)是由模式性的社會化過程灌輸而來的,公共精神的教育是克

服狹隘自私心理的有效方法。提升民眾的公共精神,首要的策略是通過學校大

力加強公共精神的理論教育。社會化過程貫串于每個個體一生中的各個年齡階

段,但最重要的是前20年。學校是最為系統(tǒng)、最為有力的社會化媒介,面對的

對象也是具有很強可塑性的青少年群體。因此可以在各個階段的學校教育中融

入公共精神教育的內(nèi)容,將其作為現(xiàn)代公民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面向。學校階段公

共精神教育的重點是公共精神基本意識與觀念的植入,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轉

化為易于接受的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公共精神的實質(zhì)與價值。學校公共精

神的理論教育應該依據(jù)教育對象不同的年齡層次,循序漸進地設計教育的內(nèi)容

與方法,同時避免單純空洞的說教。結合現(xiàn)實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中鮮活的案

例將公共精神具象化,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讓青少年在社會價值觀和政治價值

觀的形成階段就牢牢樹立起公共精神的理念。

學校階段的公共精神教育為民眾公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認知方面的基礎,但

對個體而言,在學校學習的經(jīng)歷只是整個人生中較小的一部分。對個體而言,

社會化是貫串一生的連續(xù)性過程。為此,政府作為民眾公共精神培育的主導性

力量,必須大力加強公共精神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延續(xù)和強化學校公共精神教

育的成果。

政府的宣傳教育是通過制造一種強烈的情緒感召力來達到對公眾的思想進行

有意識引導的活動,實質(zhì)上是通過引導公共輿論來塑造一種社會氛圍,從而達

到影響個體的目的。政府對公共精神的宣傳為公眾提供了一種倡導和推崇公共

精神的社會氛圍,能夠改變?nèi)藗儗簿竦目捶ㄅc評價。政府對公共精神的

宣傳教育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針對宣傳的對象主要是已經(jīng)生活于復雜社

會中個體的現(xiàn)實,宣傳的基調(diào)應該避免使用命令式的專斷性話語,采用一種平

等交流與勸導的態(tài)勢,將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凸顯公共利益

的實現(xiàn)對個體利益滿足的意義。

相對于以灌輸方式為主的學校理論教育和以感召方式為主的政府宣傳教育,

現(xiàn)實的參與實踐是一種更加直接、有效的公共精神教育形式,也是公共精神的

生長點所在。公民氣質(zhì)的養(yǎng)成最終要在參與實踐中才能得到升華。正如亞里士

多德指出的,“政治上的美德實際上就和生活中的技藝一樣,都是通過練習和

不斷的運用而積累起來的”。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學校的理論教育和政府的宣傳

教育為前提,但通過外界導入的公共精神理論知識和價值理念只有在民眾參與

的自我實踐鍛煉中才能夠得到鞏固,也才能夠將外在的規(guī)范性要求不斷內(nèi)化為

個體的自覺意識。正是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對公共事務的直接參與是對民眾進

行公共精神教育最有效的形式。

當前,可以將民眾對基層公共事務的參與作為社會領域與政治領域公共精神

培育的訓練場,不斷擴大參與的廣度、深度和范圍?;鶎庸彩聞蘸兔總€公民

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基層公共事務中民眾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形成了直

接的交匯點,公共精神倡導公共利益保護的理念在此能得到最直接的檢驗?;?/p>

層公共事務參與中,公共協(xié)商與對話的進行使得對不同意見的寬容和不同利益

間的妥協(xié)成為一種必栗。為了整體公共利益的達成,諸多個體必須重新審視自

身利益與他人利益、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并對個體的利益主張做出相

應調(diào)整,基層公共事務的參與由此為民眾公共精神的歷練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

的實踐平臺。

公共精神是一國民眾道德素養(yǎng)的核心部分,民眾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國家

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要條件。教育則是培養(yǎng)一國民眾公共精神的有效舉措。其中,

學校理論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全民眾關于公共精神內(nèi)涵與價值的理性認知,

政府宣傳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營造尊崇公共精神的濃郁氛圍,民眾自我實踐教

育的主要目的則在于將公共精神理念內(nèi)化與升華。三種公共精神教育的形式相

互配合、協(xié)同增益。

(摘編自唐斌《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中公共精神的培育》)

1.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整體利益是個體利益實現(xiàn)的前提,因此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必要提倡摒棄個

人利益。

B.公共精神是指既要重視公共利益,也要重視共同體對個體應當承擔的責任

和義務。

C.對個體而言,學校階段的公共精神教育比政府對民眾的公共精神培育更重

要,作用更大。

D.政府公共精神的教育對象是生活于復雜社會中的個體,因此要盡量采用平

等交流的態(tài)度。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公共事務采取毫不關心的態(tài)度或只關心與自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公共事

務,這都是公共精神缺乏的表現(xiàn)。

B.學校公共精神的理論教育應該注重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轉化為易于接受的

知識,避免單純空洞的說教。

C.文章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話,強調(diào)公共精神的培育要以學校的理論教育和政

府的宣傳教育為前提。

D.引導民眾積極參與基層公共事務有利于使他們重新審視自身利益與他人利

益、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

3.下列選項,最能全面而準確概括原文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我們要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籬,以更加寬廣的視野來看待公共事務,摒棄對

個人利益判斷的獨占性。

B.我們要通過不同方式加強公共精神的教育,提升民眾的公共精神,從而推

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

C.將參與基層公共事務作為社會領域與政治領域公共精神培育的訓練場,培

養(yǎng)我國公民的公共精神。

D.培養(yǎng)公共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民眾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國家治理現(xiàn)

代化的必要條件。

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5.請根據(jù)文章,談談你對學校開展公共精神教育必要性的認識。

二、現(xiàn)代文閱讀(文學類閱讀)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張銳鋒

這是一只有著不朽的幾何造型的中國北方風箱,它肯定來源于某一古代木匠

的精巧設計,其形體之美與合理性得自神的靈感。否則,它為什么在時光里漸

漸隱蔽起來?那一年夏天,我回到老家,以斧頭砸開銹鎖,當那久棄的房屋敞

開時,風箱帶著滿身塵土出現(xiàn)在眼前。

我看著這一時光的遺物,那被多少雙手磨細的握柄,那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重復運

動的拉桿,它們是一種可靠的生活見證,或者就是生活本身。因為在這原始的

風源里凝聚著最簡明的生活原理,并使人的生命消耗于其中。厚厚的塵土覆蓋

著它的一切,然而那最基本的外形仍是顯而易見的。那些塵土是那樣細膩,讓

你想到有一種有足夠力量殺死愛的偉大感情。風箱現(xiàn)在是完全靜止的,它的風

已經(jīng)窒息在喉嚨里。窗外的樹葉幾乎沒有任何響動,這是一個無風的日子,平

時那種樹葉窸窣的躁動終止于一個離我很遠的肅穆時刻,仿佛整個宇宙陷入涅

槃的極樂。風在生活之中如此重栗,在完全無風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死的恐懼。

風是沒有形體的,可它賦予他物以形狀。比如說,大樹被刮得晃動不安,小

草會彎曲,屋頂?shù)纳w瓦發(fā)出尖銳的嘯聲——你能說這不是一種生命的激情嗎?

風止歇的時候,你能說這不是萬物所找尋的一個沉思機會嗎?

童年時代,我常常坐在以玉米柔軟包葉編織的草墩上,幫著祖母燒火做飯。

我以一雙小手握緊風箱的握柄,用力抽動拉桿,入風口的活板發(fā)出清脆的嘀嗒

之聲,宛如一架走時精確的鐘表。這大約是我最初接觸到的勞動,它有著音樂

的節(jié)拍,并與萬物的循環(huán)往復相暗合。風箱的節(jié)奏與風的節(jié)奏是一致的,風就

這樣像呼吸一樣把自己灌輸與滲透到土灶里的火焰底部,使那明亮的火焰不斷

膨脹和收縮。從灶口射出的火光,把我與我坐著的草墩一齊照徹,我的影子被

放大,一直投射到門檻之外,這或許是童話里的巨人的原型。北方的鐵鍋里沸

水翻騰,水汽像煙霧一樣上升,并在我的頭頂盤旋。我從這蒸汽里窺視祖母朦

朧的臉形,那一呈現(xiàn)于白發(fā)下的幽暗輪廓使人想到人類最初的祖先,因為一切

混沌中的都似于創(chuàng)世之初。

祖母說,使點勁兒,飯就要熟了。我便愈加拼力地拉動風箱。風箱的節(jié)奏變

得短促而粗重,火焰發(fā)出呼呼的響聲,我為此感到驚訝:一只長方體的風箱竟

然能夠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世界的鏈環(huán)如此巧妙,讓那有形的出自無形,無

形的又得自有形。我的童年從一開始就墜入了這樣奇特的循環(huán):我的手連接著

風箱,風箱以風的形式連接著火,火連接著鍋,鍋連接著水并以蒸汽連接將熟

的食物,我的生命又必須接納這些食物。我要憑借食物所提供的力量拉動風箱,

并且成長。

在這循環(huán)之中,成長是唯一多余的滋生物。它構成循環(huán)真正的意義,這意味

著有意義的東西總是存在于那些看似多余的部分里。生命正是一個圓的光滑邊

緣的粗糙凸起。光滑是美的,凸起的事物才是悲壯的與不朽的。我以手中的煤

鏟添加著火焰,使火焰一直向我的生命累積光亮,在火焰的脹縮之間我得到了

成長所必需的韻律。

我的生命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一只風箱。我如同那風本身,來自一只長方體

構形的密匣。有一次,外面刮著大風,我在屋內(nèi)幫著祖母拉風箱。土灶里的火

舌呈橘黃色,如同剝開的蜜橘滲透著汁液般的晶亮。它從下向上噴吐著,仿佛

它來自這間舊房子的神秘基礎。它隨著我拉動風箱的節(jié)奏而跳躍,我感到了一

個控制者的欣喜。因為火焰成了我力量的間接證明,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上正在增

長中的無形的東西。祖母湊過身子,幫我添一鏟煤,欣賞著土灶里耀眼的火苗,

對我說:行,比狗強啦。是啦,我已經(jīng)長大了,并且仍在成長。祖母說我比狗

強,那就是說我的能力已超過了某些動物,也就是說,我已從原始的動物之愚

里提煉了出來,擁有了人的獨特精神!人的自豪竟然從此開始,我的全部基礎

竟是那被風扇出的火焰所砌筑。

風通過高貴的或卑下的、強悍的或懦弱的、高尚的或低劣的形狀顯現(xiàn)自身。

大風起兮云飛揚,風蕭蕭兮易水寒,風沙喬木動悲吟,數(shù)騎秋煙,一篙寒汐,

蒼涯綠嶂,樓外冥冥,江皋隱隱,東風睡足交枝,堪恨西風吹世換。一切竟是

風的呈現(xiàn),它將人世的冷漠、悲苦、虛幻與幸福糾織在自己復雜的錦繡里。它

的骨骸永藏于暗處,讓你在狂沙吹盡時拭目窺看血淚枯涸的荒野,又讓你感到

大地之下永埋著一個真理,因而草木在野火之后再度萌發(fā),四季的循環(huán)只給平

凡的事物以不朽。

(有刪改)

文本二:

我想說的是,散文具有與其他文體的一些重要區(qū)別。小說是一個被創(chuàng)造的虛

擬的生活時空,散文則是藝術地呈現(xiàn)一個已有的生活圖形。其中可能也會出現(xiàn)

虛構,但這虛構被限制在內(nèi)心生活和實際生活的真實性框架里。因為所寫的生

活既然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真實就必須依賴記憶,而記憶并不總是完整的。嚴

格意義上,沒有絕對完整的記憶,記憶更多以碎片方式存在。然而,散文敘述

中,我們需要將這些碎片黏合、拼接起來,需要修補缺失的部分,以便還原本

真,重獲它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需栗通過基于經(jīng)驗的想象力,以一定的虛構來

推演、銜接、填充和還原記憶中的缺失。散文也有虛構,但它的虛構和小說的

虛構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節(jié)選自張銳鋒《文學大坐標上的新散文》,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寫風箱,賦予它生活的意義,由此引起對風之于生命和

自然等更深層意義的思考。

B.火光放大影子,讓“我”想到“童話里的巨人的原型”,這是童年的真切

體驗,也充滿了飛揚的想象。

C.作者從“風”“火”變奏中思考世界鏈環(huán)“無形”和“有形”的關系,意

在指出人在自然循環(huán)中是多余的。

D.文章結尾引用大量的詩詞名句,呈現(xiàn)人世種種情狀,在更為寬闊久遠的文

化背景下,升華了文章的主旨。

2.下列對文本一中與祖母相關的童年回憶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關于祖母的描寫著墨不多,但她留給“我”許多美好的童年記憶,使

“我”從小就理解了生命的終極意義。

B.蒸汽里祖母“白發(fā)下的幽暗輪廓”讓“我”想起“人類最初的祖先”,迷

蒙混沌的情景是引發(fā)這一聯(lián)想的原因之一。

C.“祖母說,使點勁兒,飯就要熟了"看似閑筆,卻承上啟下,引出下文

“我”拼力拉動風箱以及對成長的思考。

D.“行,比狗強啦?!弊婺傅目隙ê凸奈瑁瑔拘选拔摇弊鳛槿说淖院?,使

“我”獲得成長為“人”的獨特精神力量。

3.文本二中,作者認為“散文具有與其他文體的一些重要區(qū)別”,請分析作者

心目中散文的特點。

4.《風》體現(xiàn)了張銳鋒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獨特的探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三、文言文閱讀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徐鹿卿,字德夫,隆興豐城人。博通經(jīng)史,調(diào)南安軍學教授。先是周敦頤、

程穎與其弟頤皆講學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義之學復明。辟福建安撫司干

辦公事。會汀、邵寇作,鹿卿贊畫備御,動中機會。避寇者入城,多方振濟,

全活甚眾。會都城火,鹿卿應詔上封事,言積陰之極,其征為火,指言惑矍

寵、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以母喪去。詔服闋赴樞密稟議。故相子以集英

殿修撰食祠祿,又幫司農(nóng)少卿米麥,鹿卿曰:“奈何為一人壞成法?!背植豢?。

遷國于竄主簿。入對,陳六事,曰:“洗凡陋以起事功,昭勸懲以收主柄,

清班著以儲實才,重申頻以蔽都邑,用閩、越舟師以防海,合東南全力以守

江?!吧辖约渭{。改樞密院編修官權右司贅畫二府通而守法會正字王邁等以

言事黜鹿卿贈以詩言者并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詩知建昌軍,未上,而崇教與鐵

城之民修怨交兵,鹿卿馳書諭之,斂手聽命。既至,則寬賦斂,汰贓濫,恤寡

弱,訓戍兵,擇兵官,治行大孚,田里歌誦。督府橫取愁色斛面,建昌為米

五千斛。鹿卿爭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泵窨质骨?,請輸之以共命。

鹿卿曰:“民為守計則善矣。守獨不為民計乎?”卒爭以免。召赴行在,將行,

盜發(fā)南豐,捕斬渠首二十人,余不問。鹿卿又言當時并相之敝。宰相以甘言誘

鹿卿,退語人曰:“是牢籠也,吾不能為宰相私人?!睔q大饑,人相食,遂出

本司積米三千余石減半賈以粢,及減抵當庫息,出緡錢萬有七千以予貧民,所

活數(shù)百人。遷禮部侍郎。累疏告老,授寶章閣待制、知寧國府,而引年之疏五

上,不允,提舉鴻禧觀,遂致仕,進華文閣待制。卒,遺表聞,贈四官。

(節(jié)選自《宋史?徐鹿卿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改樞密院編修/官權右司/贊畫二府/通而守法/會正字王邁等以言事黜/鹿卿贈

以詩/言者并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詩/

B.改樞密院編修官/權右司/贊畫二府/通而守法/會正字王邁等以言事黜/鹿卿贈

以詩/言者并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詩/

C.改樞密院編修官/權右司/贊畫二府/通而守法/會正字王邁等以言事黜/鹿卿贈

以詩/言者并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詩/

D.改樞密院編修/官權右司/贊畫二府/通而守法/會正字王邁等以言事黜/鹿卿贈

以詩/言者并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詩/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嬖寵,原意指寵愛、寵幸,此處特指受君王寵愛的人。

B.國子監(jiān),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國子監(jiān)主簿是其主管官。

C.藩輔,封建時代指藩國或比喻輔國重臣,文中指邊防重鎮(zhèn)。

D.秋苗,古代官府按季節(jié)征收的一種用賦名稱,指征收秋熟谷物賦稅。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鹿卿重視教化,恢復理學。他任南安軍學教授期間,闡明周敦頤、程潁

和程頤的教義,使儒家經(jīng)義之學在當?shù)氐靡灾匦屡d盛。

B.徐鹿卿正直敢言,為官守節(jié)。他指陳京城起火是因為皇上被寵愛的人迷

惑、沉溺于宴請私親和任用小人;拒絕宰相的勸誘,不愿成為宰相的家臣。

C.徐鹿卿秉公辦事,一心為國。他不贊成因已故宰相之子一人而破壞原先的

法令制度;力主清除朝中陋習,昭明獎懲,儲備人才,鞏固海防。

D.徐鹿卿據(jù)理力爭,體恤百姓。督府要征收額外的秋苗稅,他以辭官相爭;

發(fā)生饑荒時拿出官府庫存糧食的一半,低價出售給百姓。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會汀、邵寇作,鹿卿贊畫備御,動中機會。

(2)召赴行在,將行,盜發(fā)南豐,捕斬渠首二十人,余不問。

5.在建昌軍任上,徐鹿卿因哪些方面的政績得到百姓的歌頌?

四、詩歌鑒賞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南溪早春①

楊萬里

還家五度見春容,長被春容惱病翁。

高柳下來垂處綠,小桃上去末梢紅。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當好時豐。

注①:本詩選自《退休集》,南溪是詩人故鄉(xiāng)村前小溪,詩人筑室于此。

I.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春容”既呼應標題中的“春”,又引發(fā)“病翁”的嘆老而不服老

之情。

B.頷聯(lián)承上文以高低、顏色等多角度描摹春景,“下來”“上去”奇語造出

新境。

C.詩人靜居亭館中,光線昏暗加之老病頹唐,于是出門漫游溪山,感受春日

之美。

D.整首詩歌情景交融,尾聯(lián)既有對今春新雨的描繪,又有對去年景況的感慨

評價。

2.與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相比,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請簡要概

括。

五、情景默寫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認為學習比思考更有助于我們進步,如《荀子,勸學》中說:

(2)襯托可以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如李白《蜀道難》中的

",",就借助對鳥、獸困窘的描寫,

使蜀道之難更加突出。

(3)往事舊情不堪回首,縱回首已是惘然,這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有詩詞為證,

如","o

六、語言文字運用I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為阻止風沙南侵,1962年塞罕壩機械林場成立,經(jīng)過三代人的①.

在沙地南緣“種”出一道綠色長城,51歲的劉軍就是“林二代”。他1993年

開始在檢查站值守,重要任務是防火。1998年,地處偏遠但②的四道

溝梁頭檢查站成立,劉軍主動請纓,身為臨時工的王娟和他一起上崗,一直堅

守到2002年。2012年,劉軍、王娟夫婦被調(diào)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樓。

這里先后打過3口井,出水都不太好,也沒能找到穩(wěn)定水源。他們只能先保障

做飯、喝水,洗菜、拖地就用雪化的水。在望海樓除望、報告,是一份看似簡

單的工作??墒?,假如沒有這個崗位,沒有眾多普通的胺望員,沒有他們的

③.這片林海的安全便難以保證。60年,三代人,百萬畝林海,為京

津冀等華北地區(qū)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