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 書憤》練習(含解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 書憤》練習(含解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 書憤》練習(含解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 書憤》練習(含解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 書憤》練習(含解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誦讀《書憤》練習(含解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古詩詞誦讀《書憤》練習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陸游字務觀,名游,山陰人。蓋母氏夢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為字而字其名?;蛟还缴儆握咭?。紹興末始賜第。學詩于茶山曾文清公。嘗從紫巖張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資慷慨,喜任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中原豪杰以滅敵。自商賈、仙釋、詩人、劍客,無不徧交游?;聞δ希鳛楦柙?,皆寄意恢復。書肆流傳,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②其處而韙之,旋除刪定官?;蛞善浣挥畏穷?,為論者所斥。上憐其才,旋即復用。上手批以出,陸游除禮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來若耶、云門,留賓款洽,以觴詠自娛。官已階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復出。韓侂胄固欲其出,公勉為之出。韓喜陸附己,至出所愛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為詞,有“飛上錦裀紅縐"之語。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開成道士題名,韓求陸記,記極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盡一瓢,惟游盡勺,且謂掛冠復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開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賜韓以南園,韓求記于公。公記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處。公之自處與上之倚公,本自不侔③?!鄙w寓微詞也。又云:“游老,謝事山陰澤中。公以手書來,曰:‘子為我作《南園記》?!M取其無諛言,無侈辭,足以導公之志歟!"公已賜丙第,人謂公探孝宗恢復之志,故作為歌詩,以恢復自期。至公之終,猶留詩以示其家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眲t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簀④之時矣。

(選自葉紹翁《四朝聞見錄·陸放翁》,有刪節(jié))

【注】①秦少游:宋代詞人,名觀,字少游。②乙:畫“乙"字形狀的記號,從前讀書時常用到,主要用來表示停頓或修改。③侔:音móu,相等。④易簀:指彌留之際。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旋除刪定官解除

B.其得上眷如此親屬

C.蓋寓微詞也細微

D.方暴白于易簀之時矣顯露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且好結中原豪杰以滅敵猶留詩以示其家云

B.為論者所斥公勉為之出

C.上之除目,自公而止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處

D.其得上眷如此韓侂胄固欲其出

3.下列各句,都能表現(xiàn)陸放翁以“克復中原”為己任的一組是()

①嘗從紫巖張公游,具知西北事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中原豪杰以滅敵

③上手批以出,陸游除禮部郎

④留賓款洽,以觴詠自娛

⑤慈福賜韓以南園,韓求記于公

⑥至公之終,猶留詩以示其家云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⑥

4.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人說,陸游的母親在生他前夢見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別作為陸游的字和名。

B.孝宗皇帝喜歡陸游的詩作,愛惜他的才華,不顧朝廷中一些官員的反對,仍然任用陸游為官。

C.陸游官至中大夫之后,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自己抗金的愿望,他與韓侂胄聯(lián)合起來,共同商討計策。

D.韓侂胄親自寫信請求陸游為南園撰寫題記,陸游寫下了《南園記》,當中隱含了對韓侂胄的不滿。

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天資慷慨,喜任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中原豪杰以滅敵。

(2)官已階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復出。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1】,鐵馬秋風大散關【2】。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注釋:【1】瓜洲渡: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顏亮南侵,宋軍在瓜洲一帶拒守,后金兵潰退?!?】大散關: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陸游正在南鄭參加王炎軍幕事,詩人與王炎積極籌劃進兵長安,曾強渡渭水,與金兵在大散關發(fā)生遭遇戰(zhàn)。

6.本詩題為《書憤》,以下不是詩人之“憤"的一項是()

A.對金兵南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怒。

B.對南宋統(tǒng)治者只知妥協(xié)投降的義憤。

C.對南宋百姓已忘卻國仇家恨的激憤。

D.對自己被壓制,抱負難施展的悲憤。

7.對于本詩寫作技巧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頷聯(lián)僅用六個名詞勾勒出氣壯山河的戰(zhàn)爭圖景。

B.頸聯(lián)一個“空”字寫出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C.“塞上長城"“出師一表”都用典故表達志向。

D.本詩的多處對比均有以古鑒今,褒貶分明的特點。

8.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xiàn)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陸游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一個宋代遺老表揚他:“前輩評宋渡南后詩,以陸務觀擬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與拜鵑心事實同?!比欢?,陸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動后世好幾百年的讀者,像清初楊大鶴的選本,方文等人的模仿,《紅樓夢》香菱的摘句,無數(shù)書房和花園掛的陸游詩聯(lián)都是例證。就此造成了陸游是個“老清客"的印象。這個偏向到清末才矯正過來,讀者痛心國勢的衰弱,憤恨帝國主義的壓迫,對陸游第一方面的作品作了極熱烈的贊揚,如:“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掃胡塵”、“靖國難"的詩歌在北宋初就出現(xiàn)過。靖康之變后,宋人的愛國作品增加了,不過,陳與義、呂本中等人在這方面跟陸游顯然不同。他們只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憤或希望,并沒有投身在災難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給國家去支配的壯志和弘愿;只束手無策地嘆息或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沒有說自己也要來動手,要“從戎”,要“上馬擊賊",能夠“慷慨欲忘身”,愿意“擁馬橫戈"、“手梟逆賊清舊京”。陸游不但寫愛國、憂國的情緒,并且聲明救國、衛(wèi)國的膽量和決心。譬如劉子翚的詩里說“中興將士才無雙"“男兒取封侯,赴敵如饑渴”,語氣已經算比較雄壯了,然而講的是別人,是那些“將士"和“男兒”。陸游的“鴨綠桑干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盡管他把自己擱后,口吻已經很含蓄溫和,然而明明在這一場英雄事業(yè)里準備有自己的份兒的。這是《詩經·秦風·無衣》的意境,是杜牧《聞慶州趙縱使君中箭身死長句》的意境,也是岳飛《滿江紅》的意境;在北宋像蘇舜欽和郭祥正的詩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韓駒的詩里,也偶然流露過這種“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的氣魄和心情,可是從沒有人像陸游那樣把它發(fā)揮得淋漓酣暢。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說陸游“與拜鵑心事實同"還不算很確切,還沒有認識他別開生面的地方。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劉克莊說陸游記聞廣博,善于運用古典,組織成為工致的對偶,甚至說“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申懹螘r常覺得尋章摘句的作詩方法是不妥的,盡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種習氣。他說:“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弘大?!旯麑W詩,工夫在詩外。"他又針對“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議論說:“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如《西昆酬唱集》中詩何嘗有一字無出處?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出處,但不妨其為惡詩耳!"劉克莊賞識的恰恰是陸游認為詩家的窮途末路。什么是“詩外”的“工夫"呢?陸游說:“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要做好詩,該跟外面的世界接觸,該走出書本的字里行間,跳出蠹魚蛀孔那種陷人坑。詩人決不可以關起門來空想,只有從游歷和閱歷里,在生活的體驗里,跟現(xiàn)實碰面,才會獲得新鮮的詩思。像他自己那種獨開生面的、具有英雄氣概的愛國詩歌,也是到西北去參與軍機以后開始寫的。

(選自錢鍾書《宋詩選注》,有刪改)

9.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無論選本還是摘句,清末以前的讀者偏重陸游咀嚼出日常生活滋味的詩歌,就此造成了陸游是“老清客"的印象。

B.從陸游開始,文人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才有了“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的氣概和心情,有了“掃胡塵"“靖國難”的凌云壯志。

C.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在他的作品集中,每首詩歌無一例外地表明了他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

D.陸游認為《西昆酬唱集》那種無一字無出處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窮途末路。劉克莊賞識的正是陸游的這一觀點。

10.依據本文,下列詩句不能體現(xiàn)陸游“拜鵑心事"的一項是()

A.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B.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C.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D.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11.下列關于陸游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色的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項是()

A.陸游有著廣泛的閱讀面,善于用典故,卻又不推崇多用典故。

B.陸游在詩中寄寓了投身沙場之志,與杜甫的詩歌意境相吻合。

C.陸游在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味追求文辭華麗,以對偶工致著稱。

D.陸游認為只有體驗過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才能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詩歌。

四、名篇名句默寫

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將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跟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書憤》在今昔對比中更強烈地抒發(fā)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

(3)《揚州慢》中虛寫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的詩句是“”,實寫現(xiàn)在揚州的凄涼情形的詩句是“"。

參考答案:

1.D2.B3.A4.C5.(1)陸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歡行俠仗義,常常把策馬草擬檄文作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結交中原的英雄豪杰,以求消滅敵人。

(2)他的官位已經升到了中大夫,就辭官退休了,發(fā)誓不再出來做官。

(3)他自身行為端正了,即使不下命令別人也會去實行;他自身行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也沒人會聽從。這大概就是說李將軍這樣的人吧。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解除”錯誤,應該譯為授官。句意:立即決定授予他刪定官的官職。

B.“親屬"錯誤,應該譯為關懷,寵愛。句意:陸游得到孝宗皇帝的關愛到了這樣的程度。

C.“細微”錯誤,應該譯為隱藏,不顯露。句意:這是暗含了隱晦的批評。

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均解為“來,用來",表目的,連詞。

B.被,介詞;因,介詞。

C.均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助詞。

D.均指代陸游,代詞。

故選B。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及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

題干要求“都能表現(xiàn)陸放翁以‘克復中原’為己任的”,③句體現(xiàn)皇帝對陸游的重視。④段表現(xiàn)陸游歸隱的生活。⑤句韓侂胄邀請陸游為南園寫記。不符合題干要求。

故選A。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與韓侂胄聯(lián)合起來,共同商討計策"不當。陸游已歸隱,并發(fā)誓不再做官;后答應韓侂胄復出為官,對這個選擇,他覺得很愧疚。

故選C。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慷慨”,意氣激昂奮發(fā);“踞鞍",策馬,騎馬;“檄”,檄文;“好",喜好。

(2)“致其仕”,請求辭官退休;“誓",發(fā)誓。

(3)“正”,端正;“雖",即使;“其李將軍之謂也”,正常語序為“其謂李將軍也",為賓語前置句。

參考譯文:

陸游,字務觀,名游,是山陰人。大概是因為他母親夢見秦少游后生了他,所以用秦少游的名作為陸游的字,而把秦少游的字作為陸游的名。也有人說(這)是因為陸游仰慕秦少游的緣故。紹興末年,(陸游)才被賜及第。他向茶山曾文清學習詩歌。曾經跟從紫巖張公四處游歷,詳細地了解了西北邊境的戰(zhàn)事。陸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歡行俠仗義,常常把策馬草擬檄文作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結交中原的英雄豪杰,以求消滅敵人。從商人、道士、和尚到詩人、劍客,沒有不廣泛結交的。在劍南做官的時候,寫作詩詞,都寄托著恢復中原的志向。(他的詩詞)在書肆廣為流傳,有人得到了這些詩詞并把它們呈送到孝宗皇帝那里?;噬瞎串嬋c他的詩作并且贊賞他的詩,立即決定授予他刪定官的官職。有人疑慮陸游交往過雜,由此他被品評的官員排斥?;噬蠍巯牟湃A,馬上重新任用他?;实塾H自批準陸游官職,授予陸游禮部郎的職位。孝宗皇帝親自任命官員,到陸游為止再也沒有其他人,陸游得到孝宗皇帝的關愛到了這樣的程度。陸游請求提前退隱,在若耶、云門之間往來,接納賓客親切融洽,用飲酒做詩來自娛自樂。他的官位已經升到了中大夫,就辭官退休了,發(fā)誓不再出來做官。韓侂胄堅持想讓他出山,陸游因為他而勉強再次做官。韓侂胄很高興陸游能歸附自己,以至請出他最寵愛的四夫人彈奏著阮琴翩翩起舞,求取陸游的詞章,故陸游寫下了“飛上錦裀紅縐”的詩句。又讓陸游舀取青衣泉的泉水,青衣泉旁邊有唐代開成道士題跋。韓侂胄請求陸游寫一篇記,陸游所寫的記極盡精美古雅,而且因為滿座的賓客都不能盡一瓢,只有陸游盡了一勺,而且他還說自己辭了官又再出來做官,這不但是愧對青衣泉,而且愧對開成道士。此前,慈?;屎蟀涯蠄@賞賜給韓侂胄,韓侂胄向陸游索求一篇記。陸游在記中寫道:“天下的人知道您的功勞卻不了解您的志向,知道圣上倚重您卻不了解您的自我安排。您自己的安排和與圣上對您的倚重,原本不相等。"這是暗含了隱晦的批評。他又說:“我老了,謝絕事務隱居在山陰的湖中。您親自寫信來,說:‘請你替我寫《南園記》?!y道是索要那些沒有諂媚的語言,沒有過分贊美的文章,足夠用來啟發(fā)您的志向嗎!”陸游已經獲賜丙第,有人說陸游探求孝宗皇帝恢復中原的大志,所以寫下詩歌,把恢復中原作為自己的期盼。到陸游臨終時,還留下了詩來給他的家人看,詩中說:“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那么陸游的理想,在他臨死的時候還有顯露和表白。

6.C7.D8.頷聯(lián)最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因為頷聯(lián)集中描寫宋軍在鎮(zhèn)江、南鄭兩地英勇抗金的戰(zhàn)斗情景。“樓船”“鐵馬"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麗場面。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渴望北伐,恢復中原,向往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來寫,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zhàn)斗生活情景,暗含著對金兵南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怒;頸聯(lián)一個“空"字寫出理想破滅的憤懣,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朝廷懦弱,自己被壓制,抱負難以施展。詩中沒有“對南宋百姓已忘卻國仇家恨的激憤”。

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寫作技巧的能力。

D.“均有以古鑒今"錯,只有“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含有以古鑒今的特點。其他如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比,自己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的對比都不是以古鑒今。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風格特點的能力。

抓住“豪麗"二字理解文章詩句,可知“樓船”“鐵馬"等詞語概括了戰(zhàn)斗中壯麗的場面,表現(xiàn)了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

頷聯(lián)“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也概括詩人過去游蹤所至,概括了過去輝煌的戰(zhàn)斗生活。

“樓船"與“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zhàn)爭圖畫?!皹谴?“鐵馬”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麗場面。

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表現(xiàn)出詩人渴望北伐,恢復中原的理想志向。

9.A10.D11.B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B項,“從陸游開始,文人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才有了‘修我戈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