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_第1頁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_第2頁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fù)制第第頁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萬山潭作》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

求之不行得,沿月棹歌還?!咀g文及注釋】

譯文

我坐在潭邊的石上垂釣,水清亮心境因此而閑適。

魚兒在樹陰下游來游去,猿猴掛在枝上玩耍打鬧。

神女以玉佩相贈的故事,傳奇就發(fā)生在這座萬山。

我既然無緣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著歌蕩槳而歸。

注釋

萬山:在襄陽西北,漢水南岸,又名漢皋山。又,晉杜預(yù)刻二碑記功,“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晉書·杜預(yù)傳》),則萬山潭,即其沉碑處。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游”。

游女昔解佩:據(jù)《列仙傳》載,江妃二神女嘗出游江漢之濱,逢鄭交甫,交甫見而悅之,因請其配飾,二女遂手解佩與之,交甫受而懷之,去數(shù)十步,佩與二女俱不見。

沿月:月下順流行船。棹歌:鼓棹而歌。樂府有《棹歌行》。

【賞析】

萬山,在襄陽西北,漢水南岸,又名漢皋山。此地環(huán)境清幽,為襄陽名勝,又有神女解佩的傳奇,更增加了一層迷人的顏色。浩然常游此地,詩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題?!叭f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處。

首聯(lián)寫詩人沖淡的心情和垂釣之樂。垂釣本身,已樂在其中,何況靜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顯安閑。且潭水清亮,與閑適的心境相默契。詩中未提一個樂字,但樂字已融入閑淡之中。

頷聯(lián),所謂“魚行潭樹下”,似不合理,蓋魚是水中之物,不行能行之于樹下。細細體會,就可理解潭側(cè)之樹高于潭中之魚,且樹影映入潭水之中,魚兒翕翕游動,自由拘束。故“魚行潭樹下”。在這里,詩人雖沒有正面描寫樹的倒影,但卻可以領(lǐng)悟出樹的倒影的蕩漾美,與游魚的動態(tài)美相互參差,更顯出美的多樣性。且“魚行”與“猿掛”,一低一高,遙相呼應(yīng),更拓展出空間的距離美。“潭樹下”與“島藤間”,一潭一島,一樹一藤,一下一上,也顯示出對稱美。頸聯(lián)借當?shù)氐涔适惆l(fā)情懷。曹植《洛神賦》中說:“交甫之棄言兮,悵遲疑而狐疑?!币馑际青嵔桓υ斡谌f山,巧遇兩個游山的神女,艷羨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帶上的飾物,游女解佩贈之,但霎時,游女及佩飾均不見。鄭交甫悵惘良久。這個漂亮的神話,為萬山潭增加了迷人的風采,也觸動著詩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詩來。

尾聯(lián)寫心中憧憬,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給詩人以無窮的遐思。詩人不禁悠閑神往。“沿”字,用得亦極其神妙,更增加了月兒的動態(tài)美,表明不僅僅是一點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滿舟,銀輝一路,歌聲不絕。此情此景,令人憧憬。

全詩有動有靜。首、頷二聯(lián),以靜為主,寓動于靜;頸、尾二聯(lián),以動為主,寓靜于動。沖淡之風,顯隱于動靜之中。聞一多說:“真孟浩然不是將詩緊緊的筑在一聯(lián)或一句里,而是將它沖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究竟有詩沒有。”(《唐詩雜論》)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正是此中境界的寫照。劉熙載說:“詩品出于人品”(《藝概·詩概》)。

關(guān)于孟浩然的人品,王士源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疏藝竹,以全高尚?!保ā睹虾迫患颉罚┩蹙S在絹本上繪制的孟浩然肖像“頎而長,峭而瘦,風儀落落,凜然如生?!保ā俄嵳Z陽秋》引張洎題識)可見,孟浩然的人品可用風清骨峻四個字來形容。它體現(xiàn)在孟氏詩中,就澆鑄出孟浩然的詩品。

正如聞一多所說,《萬山潭作》一詩,這是詩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詩。詩人的心境是特別閑適、清靜、曠達、淡泊的;詩人的形象是“風神散朗”、“風儀落落”的。這確是詩如其人、人即其詩了。孟浩然所制造的人入其詩、詩顯其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沖淡。

孟浩然和王維,都推崇沖淡,卻各有千秋。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說:“浩然清而曠,王維清而秀?!笨梢姡?、孟雖同樣具有沖淡中“清”的特點,王維偏重秀字,孟浩然偏重一個曠字。王維的《青溪》,雖然寫了素、閑、清、澹,但從“聲喧亂石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