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題目-默寫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題目-默寫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題目-默寫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題目-默寫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題目-默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最新題目一一默寫

一、默寫(共25小題)

1.(2023春?遼陽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陳情表》中,作者以烏鴉反哺作喻,表達(dá)要盡孝心的兩句是“,

(2)李白《夜宿山寺》寫“手可摘星辰”,其《蜀道難》一詩中“,”兩句也寫

到類似的情境。

(3)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描寫晴空下的樂器聲和夜晚的歌聲的兩句是“,

2.(2023秋?廣東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對生死,陶淵明和王羲之不約而同地否定了莊子的觀點。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

用“”否定了莊子“乘彼白云,歸于帝鄉(xiāng)”的幻想。王羲之則在《蘭亭集序》中用

“,”告訴世人,莊子的說法是虛妄之談。

(2)姜夔《揚州慢》中“”與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筆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襯城

市的荒涼衰敗。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載著無盡的漂泊之苦、思鄉(xiāng)之情或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等等,如",

3.(2023春?梅州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表達(dá)自己治理國家的志向,認(rèn)為可用三年的時間,達(dá)到“”

的成效,“”,就要等待君子來推行了。

(2)《諫太宗十思疏》中,以“舟”為喻,把國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聯(lián)系起來,提醒統(tǒng)治者要戒慎的句子是:

(3)《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認(rèn)為自己為了推行變法而“,",這不是“拒諫”。

(4)《六國論》中,作者用“茍以天下之大,下面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來告誡后人不要重蹈

六國滅亡的覆轍,《阿房宮賦》中能起到類似作用的句子是:“,

(5)《登岳陽樓》中,描繪洞庭湖恢宏氣象的句子是:“,

4.(2023秋?南寧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是散曲名作,“,"兩句簡練生動地傳達(dá)出日暮之時游子

的凄苦感情。

②《古文觀止》對蘇軾《赤壁賦》中的兩句做了這樣的點評:“知終無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風(fēng)之中。”據(jù)此推

斷,它點評的句子是:,。

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鏡子有時會引發(fā)人們美人遲暮、時光易逝的惆悵,如:,o

5.(2023秋?碧江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寫琵琶女結(jié)束演奏后的動作及神態(tài),同

時也引出下文對其身世的敘述。

(2)宋代張孝祥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描寫舟泛水上,景致與蘇軾《赤壁賦》中

“,”兩句所寫的景致非常相似。

(3)《阿房宮賦》描寫秦王的奢侈無度和殘暴統(tǒng)治,讓百姓心中充滿恐懼且極度憎恨的句子是

6.(2023秋?順義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2)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潤物細(xì)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3),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5)香遠(yuǎn)益清,,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周敦頤《愛蓮說》)

(6)鷹擊長空,魚翔淺底,o(《沁園春?長沙》)

(7),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8),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9),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0)問君能有幾多愁?。(李煜《虞美人》)

7.(2023秋?研□區(qū)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對人的稱呼大有講究,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一句以字稱人,表其德

行,表達(dá)詞人對英雄豪杰的贊嘆之情;“”一句以小名稱人,從中可以讀出京口百姓對于該人物的

親切與自豪之感。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兩句,寫自己明白了雖然過去的錯誤無法

挽回、未來的事情卻還來得及重新安排的道理。

(3)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深深地刻進(jìn)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8.(2023秋?廣東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賈誼《過秦論》中極言秦始皇功業(yè)的兩句是“,

(2)高適的《燕歌行》中“,”兩句,從將士和君王兩個角度來寫漢將去國時

的威武榮耀。

(3)屈原在《離騷》中訴說自己曾因佩戴香蕙而遭到貶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仍堅定地堅持真

理,追求美好品德,且為之蹈死不悔的兩句是“,

(4)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闊遠(yuǎn)清曠,自古推為名句,《登快閣》中也有類似的詩句

9.(2023春?寶雞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沒有直接讓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學(xué)生的顧慮,

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他說“,

(2)月,古今文人最鐘情的意象之一,如蘇軾《赤壁賦》中“,”兩句,是說人生

如月,時而圓、時而缺,但歸根究底始終是周而復(fù)始。

(3)姚鼐《登泰山記》中,表現(xiàn)因氣候惡劣而難以攀登的句子是“,

10.(2023春?船山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問時,說希望通過三年努力達(dá)到的治國理想是

(2)《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在說明了“養(yǎng)民”的措施后,用“,”兩句指出了

教育民眾的具體方法。

(3)《鴻門宴》中,表達(dá)大丈夫應(yīng)不拘小節(jié)意思的句子是:,。

11.(2023春?長春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起過渡作用,總結(jié)上文對眼前大江及古戰(zhàn)場的景物描繪的一句

是:。

(2)杜甫在《登高》一詩中,“,”兩句,既寫了秋景的凄涼和長江的氣勢,又

從時空兩個角度抒發(fā)了時光易逝的感傷。

(3)杜甫在《登岳陽樓》一詩中,緊接登臨景觀轉(zhuǎn)寫個人處境的兩句是“,”,詩的

意境也由開闊變?yōu)槌劣簟?/p>

12.(2023春?北辰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jīng)?氓》中“桑之未落,"兩句,用桑葉的潤澤喻指女子年輕貌美,容顏亮麗。

(2),不思其反。(《詩經(jīng)?氓》)

(3)屈原在《離騷》中以美女自喻,表現(xiàn)自己因為志行高潔,遭人嫉妒的兩句是“眾女嫉余之蛾眉

兮,(屈原《離騷》)

(4),集芙蓉以為裳。(屈原《離騷》)

(5),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離騷》)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o(屈原《離騷》)

(7)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o(李白《蜀道難》)

(8)問君西游何時還?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9)飛湍瀑流爭喧眩,______o(李白《蜀道難》)

(10)姜夔《揚州慢》詞序中“寒水自碧”一句與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1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評價諸葛亮一生偉大功業(yè)的句子是“,兩朝開濟(jì)老臣心”。

(12),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賈誼《過秦論》)

(13),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司馬遷《屈原列傳》)

13.(2023春?碑林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賦》中蘇軾用“,”兩句概括了曹操攻破荊州后的盛大軍容。

(2)《詩經(jīng)?氓》中用水和低洼的濕地比興,描寫任何事物都該有邊際的兩句話是:“,

(3)白居易《觀刈麥》中,描寫婦女兒童支援農(nóng)忙場景,從側(cè)面表現(xiàn)勞動繁忙的句子的詩句是:

14.(2023春?肇州縣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離騷》中,寫時間更替很快的句子是“,這表明詩人自己非常

焦慮,擔(dān)心時光逝去,卻沒有機(jī)會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獻(xiàn)給楚國。

(2)李白《蜀道難》中,運用夸張、襯托手法表現(xiàn)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wo

(3)《揚州慢》中虛寫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的詩句是,實寫現(xiàn)在揚州的凄涼情形的詩句是

(4)在《陳情表》中,李密用“,",描寫其祖母生命將盡、氣息微弱的境況。

15.(2023春?白云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認(rèn)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子

路:",

(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概括了歷代君王能創(chuàng)業(yè)但不能守業(yè)的普

遍規(guī)律。

(3)荀子在《勸學(xué)》中的“不積小流,無以成江?!眱删涫菑姆疵嬉运疄槔磉_(dá)了積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諫

逐客書》中寫道“,",以水為例說明君王應(yīng)重視接納人才。

(4)《諫逐客書》中作者以秦國歷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業(yè)為事實論據(jù),并得出成功的原因:“",進(jìn)

而提出詰問:“",以駁倒“吏議”。

(5)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zhǔn)則,也是歷史上一

切改革家剛決精神的一種概括。

(6)在《答司馬諫議書》中,“,",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點明二人政治

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16.(2023?浙江開學(xué))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側(cè)面描寫的手法,想象無感情的動物竟能聞樂起舞來突出音樂的感染力,如蘇軾的《赤壁賦》中

洞簫聲可以“”,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箜篌聲能使“

(2)張中行先生為一幅國畫題聯(lián),上聯(lián)是“何處少墨同多墨”,下聯(lián)如從《琵琶行(并序)》中選句,最恰當(dāng)?shù)?/p>

一句應(yīng)是“古代詩人常以酒為媒介抒發(fā)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一句,

就表現(xiàn)出了白居易因被貶而淪落天涯的孤獨與苦悶。

(3)唐宋詩詞中有不少以反問引起讀者關(guān)注和思考、表達(dá)強(qiáng)烈情感的詩句,如:

17.(2023秋?渝北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陳情表》中李密向晉武帝表達(dá)他將不惜為國出力報答皇帝大恩大德的兩句是“,

(2)李商隱在《錦瑟》中借用莊周和杜宇的典故,表達(dá)自己迷惘又失落的內(nèi)心的兩句是

(3)賈誼在《過秦論》中運用排比手法描寫秦始皇武力統(tǒng)治天下的語句是“,:

18.(2023秋?鼓樓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描繪了長安城淪陷后的破敗景象,寄寓了詩人感時憂國的深沉感慨的句子是

(2)蘇軾在《赤壁賦》中,寫了與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時把酒吟詩的快哉樂事的句子是

19.(2023春?東安區(qū)校級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魏征從正反兩方面來闡述了真誠待民的

好處和驕橫奢侈的危害。

(2)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

Zt£:,。

(3)《阿房宮賦》中,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并控訴秦?fù)]霍無度的語句

ZE£:,。

(4)《念奴嬌?過洞庭》中“”寫因夜氣清冷,所以覺得頭發(fā)稀疏,如今被免職了,不免帶有幾

分蕭條與冷落。但詞人的氣概卻絲毫不減,“",表現(xiàn)出詞人不管處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動搖的

氣度。

20.(2023春?長春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表達(dá)詩人迎接客人到來的喜悅之情的句子是:“,

(2)《登快閣》中“,”兩句,道出了詩人希望遠(yuǎn)離官場,追求自在生活的心聲。

(3)《臨安春雨初霽》中“,”兩句語言清新雋永,生動地描繪出臨安春雨初晴

的美麗春光。

21.(2023春?陽江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有兩處寫鳥叫,但手法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再寫驚飛,最后才寫其叫聲

“”;寫鸛鶴是先寫聲音“",然后交代是鸛鶴在叫。

(2)《史記?管晏列傳》中記載了一對友誼深厚的知音,后世以“管鮑之交”合稱二人。黃庭堅《登快閣》中的

“,”巧用此典抒發(fā)內(nèi)心的失落,感慨知音難覓,唯有美酒相伴。

(3)在古詩詞中,樂曲名也可以成為抒情的載體,如“,

22.(2023春?雷州市校級月考)根據(jù)要求,填寫相應(yīng)的語句。

(1)孔子認(rèn)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是異常重要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設(shè)想自己治理的國家面臨內(nèi)憂外患境況的兩句是:

(3)《登岳陽樓》頷聯(lián)“,”描寫了洞庭湖浩瀚壯闊的景色,被世人千古傳誦。

(4)《桂枝香?金陵懷古》中,描寫詞人登高望遠(yuǎn)所見金陵城江山的景物特征的句子

:,o

(5)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里用“,”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懷坦白。

23.(2023春?麒麟?yún)^(qū)校級月考)補(bǔ)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內(nèi)容。

(1)同樣是描寫赤壁附近的長江水,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句,用比喻手法描寫出

了江水的洶涌,而在《赤壁賦》中作者則用“”一句描寫月出之后霧氣籠罩大江的景象。

(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

學(xué)》中說:“,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希望用自己的理念將一個瀕臨滅亡的國家

“,"治理得富強(qiáng)知禮。

24.(2023春?保定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xué)》中,作者善于運用對比手法,如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對比鮮明的是“

與“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對比鮮明的是“

(2)杜牧《阿房宮賦》中,作者認(rèn)為如果秦國愛護(hù)六國的人民,秦國的結(jié)果將會是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句和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一句,雖然表現(xiàn)方式不盡相同,但都寫大敗敵人。

25.(2023秋?河南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從用人和從諫方面提出了治國方略,認(rèn)為

這樣做治理國家就很輕松了。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過側(cè)面烘托突出演奏雖已結(jié)束,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的兩句是:

(3)“春風(fēng)”意象的含意是多重的,其中表達(dá)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有:

2023年高考語文暑假最新題目一一默寫

一、默寫(共25小題)

1.(2023春?遼陽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陳情表》中,作者以烏鴉反哺作喻,表達(dá)要盡孝心的兩句是“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2)李白《夜宿山寺》寫“手可摘星辰”,其《蜀道難》一詩中“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兩句也寫到類似的情境。

(3)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描寫晴空下的樂器聲和夜晚的歌聲的兩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2)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重點字:乞)

(2)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重點字:捫)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重點字:菱)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2.(2023秋?廣東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對生死,陶淵明和王羲之不約而同地否定了莊子的觀點。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

用“帝鄉(xiāng)不可期”否定了莊子“乘彼白云,歸于帝鄉(xiāng)”的幻想。王羲之則在《蘭亭集序》中用“(固知)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殛為妄作”告訴世人,莊子的說法是虛妄之談。

(2)姜夔《揚州慢》中“盡養(yǎng)麥青青”與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筆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襯

城市的荒涼衰敗。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載著無盡的漂泊之苦、思鄉(xiāng)之情或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等等,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發(fā)弄扁舟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帝鄉(xiāng)不可期(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殛為妄作

(2)盡養(yǎng)麥青青

(3)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發(fā)弄扁舟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帝鄉(xiāng)不可期(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殛為妄作(重點字:誕)

(2)盡養(yǎng)麥青青(重點字:養(yǎng))

(3)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發(fā)弄扁舟(重點字:稱)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3.(2023春?梅州期末)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表達(dá)自己治理國家的志向,認(rèn)為可用三年的時間,達(dá)到“可使

足民”的成效,“如其禮樂”,就要等待君子來推行了。

(2)《諫太宗十思疏》中,以“舟”為喻,把國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聯(lián)系起來,提醒統(tǒng)治者要戒慎的句子是:“載

舟覆舟,所宜深慎

(3)《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認(rèn)為自己為了推行變法而“辟邪說,難壬人”,這不是“拒諫”。

(4)《六國論》中,作者用“茍以天下之大,下面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來告誡后人不要重蹈

六國滅亡的覆轍,《阿房宮賦》中能起到類似作用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

(5)《登岳陽樓》中,描繪洞庭湖恢宏氣象的句子是:“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可使足民如其禮樂

(2)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3)辟邪說難壬人

(4)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5)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可使足民如其禮樂(重點字:禮)

(2)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重點字:覆)

(3)辟邪說難壬人(重點字:壬)

(4)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重點字:哀)

(5)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ㄖ攸c字:訴)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4.(2023秋?南寧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是散曲名作,“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兩句簡練生動地傳達(dá)出日暮之時

游子的凄苦感情。

②《古文觀止》對蘇軾《赤壁賦》中的兩句做了這樣的點評:“知終無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風(fēng)之中。”據(jù)此推

斷,它點評的句子是: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鏡子有時會引發(fā)人們美人遲暮、時光易逝的惆悵,如: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

絲暮成雪。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3)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重點字:腸)

(2)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重點字:遺)

(3)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重點字:鏡)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5.(2023秋?碧江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兩句,寫琵琶女結(jié)束演奏后的動作及

神態(tài),同時也引出下文對其身世的敘述。

(2)宋代張孝祥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描寫舟泛水上,景致與蘇軾《赤壁賦》中“縱一葦之

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兩句所寫的景致非常相似。

(3)《阿房宮賦》描寫秦王的奢侈無度和殘暴統(tǒng)治,讓百姓心中充滿恐懼且極度憎恨的句子是“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重點字:斂)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重點字:凌)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重點字:怒)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6.(2023秋?順義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2)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5)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周敦頤《愛蓮說》)

(6)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

(7)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9)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0)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

(2)隨風(fēng)潛入夜

(3)會當(dāng)凌絕頂

(4)竹喧歸浣女

(5)亭亭凈植

(6)萬類霜天競自由

(7)呦呦鹿鳴

(8)羈鳥戀舊林

(9)無邊落木蕭蕭下

(10)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重點字:闌)

(2)隨風(fēng)潛入夜(重點字:潛)

(3)會當(dāng)凌絕頂(重點字:凌)

(4)竹喧歸浣女(重點字:浣)

(5)亭亭凈植(重點字:植)

(6)萬類霜天競自由(重點字:競)

(7)呦呦鹿鳴(重點字:呦)

(8)羈鳥戀舊林(重點字:羈)

(9)無邊落木蕭蕭下(重點字:蕭)

(10)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重點字:恰)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7.(2023秋?研口區(qū)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對人的稱呼大有講究,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一句以字稱人,

表其德行,表達(dá)詞人對英雄豪杰的贊嘆之情;“人道寄奴曾住”一句以小名稱人,從中可以讀出京口百姓對

于該人物的親切與自豪之感。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兩句,寫自己明白了雖然過去的錯

誤無法挽回、未來的事情卻還來得及重新安排的道理。

(3)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深深地刻進(jìn)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如“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人道寄奴曾住

(2)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人道寄奴曾住(重點字:覓)

(2)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重點字:諫)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重點字:復(fù))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8.(2023秋?廣東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賈誼《過秦論》中極言秦始皇功業(yè)的兩句是“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高適的《燕歌行》中“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兩句,從將士和君王兩個角度來寫漢

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

(3)屈原在《離騷》中訴說自己曾因佩戴香蕙而遭到貶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仍堅定地堅持真

理,追求美好品德,且為之蹈死不悔的兩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4)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闊遠(yuǎn)清曠,自古推為名句,《登快閣》中也有類似的詩句“落

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4)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重點字:履)

(2)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重點字:橫)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重點字:善)

(4)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重點字:澄)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9.(2023春?寶雞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沒有直接讓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學(xué)生的顧慮,

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他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月,古今文人最鐘情的意象之一,如蘇軾《赤壁賦》中“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兩句,是

說人生如月,時而圓、時而缺,但歸根究底始終是周而復(fù)始。

(3)姚鼐《登泰山記》中,表現(xiàn)因氣候惡劣而難以攀登的句子是“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3)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重點字:毋)

(2)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重點字:卒)

(3)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重點字:磴)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10.(2023春?船山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問時,說希望通過三年努力達(dá)到的治國理想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在說明了“養(yǎng)民”的措施后,用“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兩句

指出了教育民眾的具體方法。

(3)《鴻門宴》中,表達(dá)大丈夫應(yīng)不拘小節(jié)意思的句子是: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3)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重點字:勇)

(2)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重點字:庠)

(3)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重點字:謹(jǐn))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11.(2023春?長春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起過渡作用,總結(jié)上文對眼前大江及古戰(zhàn)場的景物描繪的一句是:江山

如畫。

(2)杜甫在《登高》一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既寫了秋景的凄涼和長江的

氣勢,又從時空兩個角度抒發(fā)了時光易逝的感傷。

(3)杜甫在《登岳陽樓》一詩中,緊接登臨景觀轉(zhuǎn)寫個人處境的兩句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詩的意境也由開闊變?yōu)槌劣簟?/p>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江山如畫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江山如畫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重點字:蕭)

(3)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12.(2023春?北辰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jīng)?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兩句,用桑葉的潤澤喻指女子年輕貌美,容顏亮麗。

(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jīng)?氓》)

(3)屈原在《離騷》中以美女自喻,表現(xiàn)自己因為志行高潔,遭人嫉妒的兩句是“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逐

謂余以善淫(屈原《離騷》)

(4)制姜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離騷》)

(5)情郁邑余佗僚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離騷》)

(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7)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李白《蜀道難》)

(8)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丁巖不可攀。(李白《蜀道難》)

(9)飛湍瀑流爭喧眩,破崖轉(zhuǎn)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

(10)姜夔《揚州慢》詞序中“寒水自碧”一句與杜甫《蜀相》中的“映階碧草自春色”一句有異曲同工之

妙。

(1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評價諸葛亮一生偉大功業(yè)的句子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

(12)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賈誼《過秦論》)

(1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司馬遷《屈原列傳》)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其葉沃若

(2)信誓旦旦

(3)謠逐謂余以善淫

(4)制菱荷以為衣兮

(5)i1屯郁邑余彳宅僚兮

(6)雖九死其猶未悔

(7)可以橫絕峨眉巔

(8)畏途噓巖不可攀

(9)欷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10)映階碧草自春色

(11)三顧頻煩天下計

(12)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1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

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

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為:

(1)其葉沃若(重點字:沃)

(2)信誓旦旦(重點字:誓)

(3)謠逐謂余以善淫(重點字:謠、誣)

(4)制芟荷以為衣兮(重點字:美、荷)

(5)憧郁邑余隹僚兮(重點字:偉、僚)

(6)雖九死其猶未悔(重點字:猶)

(7)可以橫絕峨眉巔(重點字:巔)

(8)畏途幌巖不可攀(重點字:噓、攀)

(9)破崖轉(zhuǎn)石萬壑雷(重點字:壑)

(10)映階碧草自春色(重點字:映)

(11)三顧頻煩天下計(重點字:頻)

(12)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重點字:弩)

(1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重點字:指)

【點評】《蜀道難》名句輯錄:

(1)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2)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3)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4)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5)飛湍瀑流爭喧眩,破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6)劍閣崢喋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13.(2023春?碑林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賦》中蘇軾用“觸臚千里,旌旗蔽空”兩句概括了曹操攻破荊州后的盛大軍容。

(2)《詩經(jīng)?氓》中用水和低洼的濕地比興,描寫任何事物都該有邊際的兩句話是:“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3)白居易《觀刈麥》中,描寫婦女兒童支援農(nóng)忙場景,從側(cè)面表現(xiàn)勞動繁忙的句子的詩句是:“婦姑荷簞食

童稚攜壺漿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軸臚千里旌旗蔽空

(2)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3)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分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zhǔn)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

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解答】故答案為:

(1)觸船千里旌旗蔽空(重點字:旌)

(2)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重點字:隰)

(3)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重點字:簞)

【點評】高考默寫答題時要關(guān)注四點:

1.理解題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詞語語句的指向。

3.體會涉及詞句的暗示。

4.細(xì)致分析各種手法。

14.(2023春?肇州縣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離騷》中,寫時間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這表明詩人自

己非常焦慮,擔(dān)心時光逝去,卻沒有機(jī)會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獻(xiàn)給楚國。

(2)李白《蜀道難》中,運用夸張、襯托手法表現(xiàn)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

愁攀援

(3)《揚州慢》中虛寫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的詩句是,實寫現(xiàn)在揚州的凄涼情形的詩句是“過春風(fēng)十里,

盡養(yǎng)麥青青

(4)在《陳情表》中,李密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描寫其祖母生命將盡、氣息微弱的境況。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2)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3)過春風(fēng)十里盡葬麥青青

(4)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

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

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為: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重點字:淹)

(2)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重點字:猱、攀)

(3)過春風(fēng)十里盡為麥青青(重點字:落)

(4)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重點字:薄)

【點評】《蜀道難》名句輯錄:

(1)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2)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3)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4)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5)飛湍瀑流爭喧眩,破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6)劍閣崢喋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15.(2023春?白云區(qū)校級月考)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認(rèn)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子

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兩句概括了歷代君王能創(chuàng)業(yè)但不能守

業(yè)的普遍規(guī)律。

(3)荀子在《勸學(xué)》中的“不積小流,無以成江?!眱删涫菑姆疵嬉运疄槔磉_(dá)了積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諫

逐客書》中寫道“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以水為例說明君王應(yīng)重視接納人才。

(4)《諫逐客書》中作者以秦國歷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業(yè)為事實論據(jù),并得出成功的原因:“皆以客之功”,

進(jìn)而提出詰問:“客何負(fù)于秦哉”,以駁倒“吏議”。

(5)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度義而后動,視而不見可悔故也”,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zhǔn)則,也是

歷史上一切改革家剛決精神的一種概括。

(6)在《答司馬諫議書》中,“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點明

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答案】(1)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2)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3)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

(4)皆以客之功客何負(fù)于秦哉

(5)度義而后動視而不見可悔故也

(6)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

【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