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TDT 1039-2013 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1頁
(高清版)TDT 1039-2013 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2頁
(高清版)TDT 1039-2013 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3頁
(高清版)TDT 1039-2013 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4頁
(高清版)TDT 1039-2013 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行業(yè)標準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andrehabilitationI前言 Ⅲ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 14土方工程 25石方工程 56砌體工程 57混凝土工程 68農用井工程 69輸配電工程 710道路工程 911安裝工程 12農田防護工程 13其他工程 附錄A(資料性附錄)一般土類分級表 附錄B(資料性附錄)土方量計算方法 附錄C(資料性附錄)巖石類別分級表 附錄D(資料性附錄)水文地質鉆探地層分類 21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國土資源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嚴之堯、吳海洋、閆剛、巴特爾、范樹印、鄭偉元、陳原、李仁、李江輝、李紅舉、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1土地整治項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本標準適用于土地整治項目設計階段的工程量計算。招投標階段和驗收階段的工程量計算可參照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0104—2010建筑制圖標準GB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TD/T1012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TD/T1033—2012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TD/T1038—2013土地整治項目設計報告編制規(guī)程TD/T1040—2013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guī)范GJDGZ—101—1995全國統(tǒng)一建筑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土建工程)GYDGZ—201—2000全國統(tǒng)一安裝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財綜2011年128號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3.1土地整治工程量應根據(jù)建筑物實體工程量或工程設計圖紙進行計算。3.2工程量計算中工程項目劃分應符合《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的規(guī)定。3.3工程量計算應依據(jù)以下文件:a)工程設計圖及其說明;b)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c)其他有關技術經濟文件。3.4工程量的計量單位應按下列規(guī)定:a)以體積計算的為立方米(m3);b)以面積計算的為平方米(m2);c)以長度計算的為米(m);d)以質量計算的為千克(kg);f)樹木以株為單位。24.1土方開挖a)為平整田(地)塊而進行的土方開挖和轉運;b)渠道土方開挖;c)管槽或溝槽土方開挖;d)為保護表層土壤而進行的表土剝離;e)建(構)筑物基坑開挖;f)新增耕地的翻耕;g)平整田(地)塊表面的人工細部平整。4.1.2計算土方工程量,應區(qū)分土類級別、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以分項工程計算挖掘前的天然密實體積。如需按天然密實體積折算時,應按照表1給出的換算系數(shù)進行密實度換算。一般土類分級可參考表1土石方體積折算系數(shù)表天然密實體積虛方體積夯實后體積松填體積立DEM模型進行三維建模計算。土方平整工程量計算方法可參考附錄B。4.1.4為平整田(地)塊而進行的挖填土方包括地表平整和豎向平衡。地表平整主要指挖、填土厚度在±30cm以內及找平,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挖、填土厚度超表土層及以下土層需要平整時,應依據(jù)土地平整工程設計及施工組織方案要求,按設計開挖邊界線以天然密實體積計算工程量,棄方處理按設計要求另行計算。a)表土剝離、回填按一般土方工程計算;b)表土剝離、回填的運距一般不超過推土機的最佳運距;c)表土剝離、回填的厚度一般不大于30cm。4.1.7人工細部平整工程量,除新增耕地外,對需要動土的平整田(地)塊,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平土工程量。4.1.8爆破土方工程量按設計爆破邊界線以天然密實體積計算。4.1.9挖運淤泥流沙工程量,按設計開挖邊界線、開挖深度以體積計算。排水用工另行計算。4.1.10土方運輸工程量按天然密實體積計算。4.1.11一般土方是指明挖土方工程和上口寬度超過16m的渠道及上口面積大于80m2的基坑土方工程。34.1.12為修建建(構)筑物而進行的挖土方包括:挖溝槽、基坑和溝渠,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1)凡開挖上口寬小于或等于3m的矩形斷面或梯形斷面,長度大于寬度3倍的長條形,只修底不修邊坡的土方工程為溝槽;2)凡開挖上口面積小于或等于80m2、長度小于或等于寬度的3倍、深度小于上口短邊長度或直徑,只修底不修邊坡的土方工程為基坑;3)凡開挖上口寬度小于或等于16m的梯形斷面,長條形狀,底、邊需要修整的土方工程為溝渠。b)計算溝槽、基坑土方開挖工程量需放坡時,放坡系數(shù)設計無規(guī)定的,可按表2計算。表2放坡系數(shù)表土壤類別放坡高度起點m四類土注1:溝槽、基坑、溝渠中土質類別不同時,分別按其放坡起點、放坡系數(shù),依不同土層厚度加注2:計算放坡時,在交接處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礎墊層時,放坡自墊層上表c)放坡起點:混凝土墊層由墊層底面開始放坡,灰土墊層由墊層上表面開始放坡,無墊層的由底面開始放坡。計算工程量時,地槽交接處放坡產生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因土質不好,基礎處理采用挖土、換土時,其放坡點應從實際挖深開始。4.1.13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其寬度按設計溝槽、基坑底寬,單面加10cm,雙面加20cm計算。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面的支撐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后,不再計算放坡?;A施工所需工作面設計無規(guī)定的,可按表3計算工作面寬度。表3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計算表單位為毫米800(防水層面)4.1.14渠道、管槽、溝槽、基坑等規(guī)則開挖面的土方量按斷面法進行計算,不考慮沿溝渠方向長度在8m以內建筑物的影響。溝槽、基坑開挖深度按設計槽、坑底面至槽坑外地坪深度計算;管道地溝按設計溝底至溝外地坪深度計算。4.1.15挖管道溝槽的溝底寬度設計無規(guī)定的,可按表4規(guī)定計算。4表4管道地溝溝底寬度計算表單位為毫米管徑鑄鐵管、鋼管、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陶土管注1:按上表計算管道溝土方工程量時,各種井類及管道(不含鑄鐵管)接口等處需加寬,增算。底面積大于20m2的井類,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溝土方內計算。注2:鋪設鑄鐵管道時,其接口等處土方增加量,可按鑄鐵給排水管道地溝土方總量的2.5%計算。4.1.16需機械開挖的溝(渠)槽、基坑土方,其開挖工程量應按90%機械、10%人工分別計算,人工挖土部分按相應標準乘以1.35的系數(shù)。底寬小于30cm的溝(渠)槽,土方開挖量按小型挖掘機開挖以體積計算。4.2土方回填4.2.1土方回填,分為以下幾種情況:a)為修筑田(地)塊或保持水土而修筑的土質田坎;b)為造田(地)或加厚耕作層而進行的客土回填;c)為修建建(構)筑物而進行的基坑回填;d)為擋水而修筑的擋水堤壩、渠堤。4.2.2修筑土質田坎、擋水堤壩、渠堤工程量按設計斷面面積乘以長度以夯實后體積計算。對于抬渠工程,填筑工程量不扣除渠道所占體積。4.2.3溝槽、基坑回填土方量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溝槽外地坪以下埋設砌筑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4.2.4回填土區(qū)分夯填、松填,按設計回填體積計算,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a)溝槽、基坑回填土,溝槽、基坑回填體積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溝槽外地坪以下埋設砌筑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b)管道溝槽回填土方,以挖方體積減去管徑所占體積計算。管徑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體積;管徑超過500mm以上時,按表5規(guī)定扣除管道所占體積計算。5表5管道扣除土方體積表單位為立方米每米管道名稱管道直徑4.2.5土地翻耕適用于新增耕地區(qū)域,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工程量。4.2.6土方運輸工程量按自然方以體積計算。土方運距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a)推土機推土運距,按挖方區(qū)重心至回填區(qū)重心之間的直線距離計算;b)鏟運機運土運距,按挖方區(qū)重心至卸土區(qū)重心加轉向距離45m計算;c)自卸汽車運土運距,按挖方區(qū)重心至填土區(qū)(或堆放地點)重心的最短道路距離計算。5石方工程5.1明挖石方工程,分為一般石方、溝槽、基坑、坡面、底部等。計算條件如下:a)一般石方指明挖石方工程和底寬超過7m的溝、槽,上口大于160m2的坑挖石方工程及傾角小于或等于20°,開挖厚度大于5m的坡面石方開挖;b)坡面石方開挖適用于設計傾角大于20°或厚度5m以內的石方開挖;c)溝槽石方開挖適用于底寬小于或等于7m以內兩側垂直或有邊坡的長方形石方開挖工程;d)基坑石方開挖適用于上口面積小于或等于160m2,深度小于上口短邊長度或直徑的石方開挖工程。5.2石方開挖工程量,按天然密實體積計算。巖石分類詳見附錄C。5.3巖石開鑿及爆破工程量,區(qū)別巖石類別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a)人工鑿巖石,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b)爆破巖石,設計工程量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允許超挖量按設計深度、寬度的擴大值計算,其取值為:V~Ⅲ:200mm超挖部分巖石并入巖石挖方量內計算。6砌體工程6.2工程量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基礎處理、土方開挖和回填按土方工程相應規(guī)定執(zhí)行。6.3漿砌磚的預埋鐵件、鋼管及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占體積不予扣除,附墻垛并入砌體體積6.4漿砌石不另外計算勾縫工程量。6.5擋土墻上的排水孔體積不作扣除,亦不另計工程量。6.6坡腳和坡面材料不一致應分別計算工程量。6.7砌體砂漿抹面工程量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面積計算,扣除單個0.3m2以外的孔洞面積。66.8砌體拆除分材質按拆除結構圖尺寸以體積計算。7混凝土工程7.1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的工程量為建(構)筑物的成品實體方,其基礎開挖和土方回填按土方工程相應規(guī)定執(zhí)行。7.2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量均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墻、板中0.3m2以內的孔洞所占體積。7.3柱混凝土按設計斷面面積乘以柱高計算,柱高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a)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b)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c)排架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d)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體積內計算。7.4梁混凝土按設計斷面面積乘以梁長計算,梁長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a)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b)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c)伸入墻內梁頭,梁墊體積并入梁體積內計算。7.5板混凝土按設計斷面面積乘以板厚計算。并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b)無梁板按板和柱帽體積之和計算;c)平板按板實體體積計算;d)各類板伸入墻內的板頭并入板體積內計算。7.6U型槽按設計斷面面積乘以長度以體積計算。7.7其他構件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占體積。7.8預制混凝土與鋼構件組合的構件,混凝土部分按構件實體體積計算,鋼構件部分按質量以kg7.10鋼筋工程量,按以下規(guī)定計算:a)鋼筋工程量,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質量計算;b)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guī)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guī)定搭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guī)定搭接長度c)小型鋼筋混凝土單體工程,如7.11鋼筋混凝土構件預埋鐵件工程量,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質量計算。7.12止水工程按設計材質、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長度計算。7.13防水層按設計材質、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面積計算,不扣除單個0.3m2以內孔洞面積。7.14伸縮縫按設計材質、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接觸面積計算。7.15混凝土拆除分材質按拆除結構圖尺寸以體積計算。8農用井工程8.1管井78.1.2管井成孔工程量按地層類別(見附錄D)、成孔直徑以深度計算。8.1.3井管(包括井壁管、濾水管、沉淀管)安裝按管道材質、井管內徑以長度計算。8.1.4管井填封按透水層與非透水層劃分,按成孔直徑以高度計算。8.1.5井口工程、井房及設備安裝等按相關規(guī)定計算。8.1.6抽水洗井按設計洗井長度(透水層)計算。8.2大口井8.2.2井筒土方開挖按土類級別和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8.2.3以大開槽法施工的井筒砌筑按砌體工程相關規(guī)定計算。8.2.4以沉井法施工,按沉井的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8.2.5封底工程量按材質、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8.3其他農用井8.3.1多管井成井按集水管直徑按設計數(shù)量計算,護井設備按設計數(shù)量計算。8.3.2沖擊錐造井按土類級別以設計成井深度計算。9輸配電工程防雷及接地裝置。9.2變壓器安裝按電壓等級、設備容量以設計數(shù)量計算。a)斷路器、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油浸電抗器、電力電容器及電容器柜的安裝按設計數(shù)量a)工地運輸,專指定額內未計價材料從集中材料堆放點或工地倉庫運至桿位上的工程運輸,分人力運輸和汽車運輸,以“t·km”為計量單位。運輸量計算公式如下:預算運輸重量=工程運輸量+包裝物重量運輸重量可按表6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表6運輸重量計算方法混凝土制品人工澆制離心澆制導線8注1:W為理論重量。b)導線架設分別按導線類型和不同截面以長度計算。導線與設備連線計算預留長度0.5m/根,進戶線計算預留長度2.5m/根。c)桿上變配電設備安裝以“臺”或“組”為計量單位,定額內包括杯上鋼支架及設備的安裝工作,但鋼支架主材、連引線、線夾、金具等應按設計規(guī)定另行計算。設備的接地裝置和調試應按定額規(guī)定另行計算。9.5直埋電纜的挖、填土(石)方,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計算,無設計圖紙時,可按表7計算土石方量。電纜根數(shù)1~注1:兩根以內的電纜溝,系按上口寬度600mm、下口寬度400mm、深度900mm計算的常規(guī)土石方注3:以上土石方量系按埋深從自然地坪起算,如設計埋深超過900mm時,多挖的上石方量應另行計算。9.6電纜保護管長度,除按設計規(guī)定長度計算外,遇有下列情況,應按以下規(guī)定增加保護管長度:a)橫穿道路,按路基寬度兩端各增加2m;b)垂直敷設時,管口距地面增加2-m;c)穿過建筑物外墻時,按基礎外緣以外增加1m;d)穿過排水溝時,按溝壁外緣以外增加1m。9.7電纜保護管埋地敷設的深度和寬度,其土石方量凡有施工圖注明的,按施工圖計算;無施工圖的,一般按溝深0.9m、溝寬按最外邊的保護管兩側邊緣外各增加0.3m工作面計算。9.8電纜敷設按單根以延長米計算,一個溝內(或架上)敷設三根各長100m的電纜,應按300m計算,以此類推。電纜敷設長度應根據(jù)敷設路徑的水平和垂直敷設長度,按表8增加附加長度。表8電纜敷設的附加長度預留長度(附加)說明1電纜敷設馳度、波形彎度、交叉2電纜進入建筑物9預留長度(附加)說明3電纜進入溝內或吊架時引上(下)預留45電力電纜終端頭6電纜中間接頭盒7電纜進控制、保護屏及模擬盤等高十寬8高壓開關柜及低壓配電盤、箱9電纜至電動機電纜繞過梁柱等增加長度9.9電纜終端頭反中間頭均以“個”為計量單位,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均按一根電纜有兩個終端頭考慮。中間電纜頭設計有圖紙標注的,按設計確定;設計沒有規(guī)定的,按實際情況計算,或按平均250m一個中間頭考慮。a)|制作安裝接地極以“根”為計量單位其長度按設計長度計算,設計無規(guī)定時,每根長度按b)接地母線敷設,按設計長度以“m為計量單位計算。接地母線、避重線敷設均按延長米計算,其長度按施工圖設計水平和垂直規(guī)定長度量另加3.9%的附加長度(包括轉彎上下波動、避10道路工程10.1.2路床(槽)壓實依據(jù)道路設計壓實面以面積計算。10.1.3軟土路基處理依據(jù)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體積計算。10.1.4路基工程依據(jù)筑基材料、厚度,按道路設計路基底10.1.5路基填方以壓實后路床頂面設計高程計算,跨度大于8m的農橋、路涵應將橋長的空間體積10.2路面10.2.1路面依據(jù)路面材質、厚度以及作業(yè)方式,按道路設計路面寬度乘以長度以面積計算。10.2.2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定額消耗量已包含以下工程內容,不另行計算:c)所需的外摻劑;d)混合料拌合場、貯料場的搭建、拆除、地表恢復。11安裝工程11.1管道安裝11.1.1管道安裝包括鑄鐵管、鋼管、PVC管、PP管、PE管以及混凝土管等管道的安裝。11.1.2地下管道溝槽土石方及砌筑工程,按相應規(guī)定執(zhí)行。11.1.3管道安裝工程量,均按設計管道中心長度(支管長度從主管中心開始計算到支管末端交接處的中心),以“延長米”計算,不扣除閥門及各種管件所占長度。11.1.4管件安裝按設計數(shù)量計算。11.1.5管道支架安裝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質量計算。11.2水泵安裝11.2.1水泵安裝以“臺”為計數(shù)單位,以設備質量“噸”為計量單位。在計算設備質量時,直聯(lián)式泵,以本體、電機及底座的總質量計算;非直聯(lián)式的泵,以本體和底座的總質量計算,不包括電動機質量。直聯(lián)式、非直聯(lián)式安裝均已包括電動機安裝,不另行計算。11.2.2井用潛水泵安裝以“臺”為計數(shù)單位,以設備質量“噸”為計量單位。在計算設備質量時,以本體、電機、底座及揚水管的總質量計算。11.3.1噴、微灌系統(tǒng)的過濾器按不同類型、設計進水口管徑以“套”計算;施肥設備按流量以“套”計算;水表、壓力測量設備以設計進水口管徑以“套”計算。11.3.3滴(微、滲)灌帶(管)按設計長度計算。11.4其他設備安裝11.4.1攔污柵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質量計算。11.4.2鋼質閘門按設計圖紙幾何尺寸以質量計算,包括本體及其附件的全部質量。11.4.3啟閉機安裝按不同規(guī)格、型號,設備本體及其附件等全部質量分列定額子目,按設計數(shù)量計算。12農田防護工程12.1農田林網(wǎng)以道路或溝渠的長度結合設計的株行距以株數(shù)計算,不考慮道路交叉以及建(構)筑物對工程量的影響。12.2栽植灌木以株數(shù)計算,直播種草、草皮鋪種、鋪設沙障等按設計圖紙以面積計算。13其他工程13.1塑料薄膜、土工布、土工膜鋪設按設計圖紙以面積計算,粘接拼寬、粘接壓縫增加面積不予計算。13.2輔助房屋涉及小型排灌站、泵站、機井等用房,劃分為甲型、乙型、硬山擱檁等結構類型。其中甲型、硬山擱檁屬于機井用房、一般用房,乙型屬于高度超過4.2m的排灌站用房。13.3輔助房屋工程量以不同結構類型按建筑面積計算,包括平整場地(20cm以內)、基礎、地坪、內外(資料性附錄)土質級別自然濕容重I1.砂土Ⅱ1.壤土Ⅲ1.粘土3.干淤泥用鎬、三齒耙開挖或用1.堅硬粘土較多B.1斷面法B.1.1適用范圍式中:或設計地面的復雜程度而定。由于地形圖的比例一般也取決于地形的復雜程度,建議地形圖比例為1:500時用20m×20m方格網(wǎng);比例為1:1000時可采用40m×40m方格網(wǎng);面積較大而地形簡單、坡度平緩時,可采用100m×100m方格網(wǎng);地形特別復雜的個別地段,也可采取局部加密方格網(wǎng)的措施,如可采用10m×10m方格網(wǎng)。計算步驟如下:a)測量各方格角點的自然地面高程h?(m),或者根據(jù)地形圖上的等高線插值求出方格角點的自然地面高程h?(m);b)按項目區(qū)田塊規(guī)劃設計標明各方格角點的設計地面標高h?(m);c)計算自然地面高程與設計地面標高的差值,即得出各方格角點的施工高度H,=(h?-h?)d)確定零點及零線。即確定方格網(wǎng)內挖方區(qū)與填方區(qū)的交線;e)計算方格角點的挖、填土方量情況,按方格網(wǎng)計算公式表中所列的公式計算。求出各方格的挖表B.1四方棱柱法方格網(wǎng)計算公式圖示四點(全填)dd方(挖方)、另方(填方)圖示點填方(挖方)V-VY2-B.2.4三角棱柱體法三角棱柱體法是將場地平面劃成方格網(wǎng)后,再沿地形等高線方向連接各方格的對角線,將方格劃分成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網(wǎng)格,如圖B.1所示。在相同的條件下,與四方棱柱體法相比,三角棱柱體法的計算精度較高。計算步驟同四方棱柱體法。三角棱柱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分兩種情況,如圖B.2所示:H?圖B.2三角棱柱體的體積計算a)當三角形三個角點全部為挖或全部為填時:B.3.1適用范圍B.3.2計算步驟m?——小于設計高程的測點數(shù)。c)挖填方面積及土方量計算:在平整單元無土方進出(一般指各平整單元之間無土方調劑)的條件下,根據(jù)挖填平衡,由下面的方程組可分別求得挖填方面積及相應的挖填土方量:S?=S.+S;+S?挖方面積:S?——不填不挖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B.4利用DEM計算土方量DEM(DigitalElevationModel)即數(shù)字高程模型。它是一種用X,Y,Z坐標描述地球表面起伏狀況的離散數(shù)字表達。是表示區(qū)域D上的三維向量有限系列,用函數(shù)的形式表述為: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種,根據(jù)數(shù)據(jù)源及采集方式分為:b)根據(jù)航空或航天影像,通過攝影測量途徑獲取,如立體坐標儀觀測、解析測圖、數(shù)字攝影測c)從現(xiàn)有地形圖上采集,如格網(wǎng)讀點法、數(shù)字化儀手扶跟蹤及掃描儀半自動采集然后通過內插生B.4.2計算原理以規(guī)則網(wǎng)格形式建立DEM,則任一地塊可以分解為一系列柱狀體,如下圖B.3所示。x圖B.3DEM示意圖a)假定地堰網(wǎng)格單元數(shù)為m×n,網(wǎng)格單元表小為A?!鱝=L×L,1為DEM網(wǎng)格單元間距。則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