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五十九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C/00/wKhkGWYMmAqASvtZAALdrFml0J4410.jpg)
![山東省青島五十九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C/00/wKhkGWYMmAqASvtZAALdrFml0J44102.jpg)
![山東省青島五十九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C/00/wKhkGWYMmAqASvtZAALdrFml0J44103.jpg)
![山東省青島五十九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C/00/wKhkGWYMmAqASvtZAALdrFml0J44104.jpg)
![山東省青島五十九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C/00/wKhkGWYMmAqASvtZAALdrFml0J441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
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
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
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積累
1.下列句子沒有語病、表意明確的一項是()
A.“孝”文化,盡管是中國人的根文化,也塑造著每個人的精神氣質。
B.一個人如果要開創(chuàng)自己的光明前程,關鍵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夠實現(xiàn)。
C.為改善城市生活環(huán)境,當?shù)卣哟笸度虢ㄔO了多個休閑公園,成為市民娛樂的新去處。
D.《經典詠流傳》告訴我們,古詩詞本身有著無窮魅力,今人只差愛上的機緣。
2.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全都正確項是()
A.寬宥游弋頃家蕩產黯然失色
B.驚駭劫掠言簡意賅人跡罕至
C.漫延惺松矯揉造作眼花瞭亂
D.殞落緘默富麗堂皇好意難確
3.下列句子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A.餐廳服務員勸阻正在吸煙的顧客,顧客叼著煙說:“煙是我買的,關你什么事?”
B.學生在考場緊張地等待考試開始,監(jiān)考老師說:“別緊張,深呼吸,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
C.王嫂挑選香蕉,不滿意,轉身離開,老板忿忿地說:“挑那么久,又不買,神經病?!?/p>
D.展剛對參加父親壽宴的親朋好友說:“非常感謝大家能抽空參加令尊的生日宴會?!?/p>
4.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
A.春節(jié)期間,遵義美術館對外開放,引來無數(shù)市民盡顧有明。
B.人們觀看紅色旅游圣地婁山關的實景演出《婁山關大捷》,嚇得儂或慈嬲渾身發(fā)抖。
C.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越來越多,簡直到了吁牛定棟的地步。
D.針對臺海時局,國臺辦發(fā)言人呼吁兩岸同珥的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5.根據(jù)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
①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則無敗事。
③,于我如浮云。
④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⑤古詩詞中的風,常常反映時代氣象和詩人心聲。盛唐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的,
兩句詩中浩蕩東風順暢而從容;北宋滅亡南渡以后的李清照漂泊無依之時,則在《漁家傲》中用
兩句傾訴自己乘風破浪、駛向理想中的縹緲仙山的夢想。
6.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在比丘國,唐師徒四人與三位國師斗法,分別比試了祈雨、坐禪、
隔板猜物等,最后悟空施計讓三位國師現(xiàn)了原形。()《伊索寓言》可以說家喻戶曉,其中《農夫和蛇》的故事告
訴我們,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一)在羅切斯特和簡?愛第一次舉行婚禮時,有
人出來指證,羅切斯特在府內還藏著一個妻,婚禮因此中斷。(—)
二、閱讀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周公誡子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日:“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
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
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
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
不慎歟?”誡子書(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注:年華)與時馳,意(注:意志)與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又相天子相:相信,信任
B.德行留裕寬裕:寬大,寬容
C.非陵洎無以明志淡泊:清靜寡欲,沒有奢望
D.多不談世,悲守窮廬接世:合于世用,為社會所用
2.下列句子斷句有誤的是(
A.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
B.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C.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D.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3.對兩篇短文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不要因為受封于
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要立德、修身。
B.《誡子書》用語精煉,短短86字即把修身養(yǎng)性和治學為人之道講的清清楚楚,可謂言簡意賅、字字千金,充分體
現(xiàn)了諸葛亮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也彰示了他處世的保守謹慎。
C.從《周公誡子》可以做一個引申的理解,就是當你身居高位的時候,一定要親賢遠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納、提
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輕視別人。
D.從《誡子書》中,我們領悟到了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人生真諦,體會到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生命哲思,所
有這些,對我們現(xiàn)在來說仍大有裨益,富有啟迪。
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②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8.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廬,始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自習記,其歌詞①日:“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p>
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讀之三,嘆味不已,起而言日:“公之文一出,必將多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
②,握手③扣④之答日:“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⑤,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擬換作,風,字如何?”公凝坐
頷首,殆欲下拜。
[注釋]①歌詞:指記文后的贊詞。②瞿然:驚喜的樣子③握手:拉手,拱手。④扣:同“叩”,求教。⑤溥(pu):
大。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自為記()必將多世()
2.下列對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我根據(jù)意思(幫你)變換一個字,使它更完美。
B.我想很容易(幫你)換一個字,這樣就更完美。
C.我可以輕易地(幫你)換一字,這樣就更完美.
D.我大膽地想(幫你)更換一個字,使它更完美.
3.上文李泰伯改字的具體原因是(用原文語句回答);從范仲淹對李泰伯的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
有的品質。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
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
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敝匈F人①將馴■數(shù)十縱②,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三人手射,傷中貴人,殺
其騎且盡。
中貴人走廣。廣日:“是必射雕者也?!睆V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shù)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
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存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崎,皆
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日:“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
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日:“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日:“皆解鞍下馬!”
其騎日:“虜多且近,可有急,奈何?”廣日:“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平示不走,用堅其意?!庇谑呛T遂不敢
擊。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0
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兵而去。①中貴人:有地位、受寵信的宦官。②縱:放馬奔
馳。③陳:同“陣”,這里指布陣。
1.請根據(jù)詞典常用義給加點字選擇恰當?shù)慕忉?,并填在相應空格處?/p>
加點字《古代漢語詞典》常用義字義選項
(1)三人還射
A.返回B.環(huán)繞C.回頭,回身D.反而—
A.走近,接近B.如果C.即使D.就,就
(2)即有急,奈何?
—
是
(3)今皆解鞍以示不A.認為,以為B.因為C.用
—
走D.表目的,相當于“用來”“以便”
(4)胡皆引兵而去
A.拉弓B.延長C.引導,誘導D.率領—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
3.戰(zhàn)場,是對將領智慧的考驗。請結合兩則選文的相關內容,簡要分析曹劌和李廣的智慧分別體現(xiàn)在哪里。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題
又見艾草青
似乎總是時值端午,才想起艾草。這個季節(jié)家鄉(xiāng)田間地頭,房前屋后,正值艾草港意生長無邊蔓延的時刻。
兒時的記憶里總是彌散著艾草的清香,那些年的冬天特別冷,早晨我和弟弟蜷縮在被窩里,直到母親抱來柴草生
起一堆火,將我們的棉襖棉褲烤的溫熱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暖暖的被窩,快速穿上暖和的棉衣。而我們的棉衣
一整天都彌散著艾草的清香,那是細心的母親怕我們衣服有焦糊味,特意在生火時放了少許的干艾枝。即便這樣,猶
記得,弟弟的手,每到冬日總被凍成紅腫的饅頭,而弟弟小時因特受寵,也就特會撒嬌。我們上學所在的父親的學校
就在村子外不遠,離家也就20分鐘的路。弟弟因畏懼父親,常常是在前18分鐘都和我們有說有笑地快速往家趕,直
到拐進家的小院,弟弟一邊放慢了腳步一邊哭喊著:“媽媽,手好疼,天真冷?!蹦赣H總是微笑著迎出來,把弟弟的手
放進自己的棉衣里,除了香噴噴的飯菜,總有一盆熱氣騰騰的艾草水在等我們,依然記得在青煙水霧中系著圍裙的母
親周身洋溢著溫馨與美麗。那些年的端午母親早早的將艾草一叢一叢地抱回家捆綁好,立在自家門前。除了自家的門
頭上掛上丈草,母親總是細心地囑咐我們給因為麥收農忙而疏忽了“三月戴柳,五月掛艾”習俗的大娘或嬸子家送丈
草。我和弟弟則歡天喜地地跑東家串西家,總是從不落空地拿來咸鴨蛋、咸雞蛋、粽子、香瓜。門前的艾草就一直放
到了來年端午。蚊蟲紛飛的季節(jié),艾草既驅蚊蟲又辟邪。猶記得夏夜?jié)M天的星空,裊裊的艾草青煙,母親的蒲扇搖來
的清風,和大娘有一搭沒一搭地談天。
長大的我們日漸遠離了農村,也似乎只有在孤燈相伴的雨夜、落雪的冬天、水仙花謝了的日子,每逢佳節(jié)人團圓
的時分,或心有憂傷,體有疼痛,事有不順,心有不平時才想起母親,更不用提丈草了。
在南方城市生活的弟弟凍瘡早好了,夏夜再沒有人點艾草驅蚊了,而母親也只是偶爾在我的夢里笑語盈盈,但更
多的時候她總是沉默不語。當不習慣已變成習慣,左手握住右手也能給予溫暖時,我多想成為她臉上初綻的皺紋,多
想陪她一起慢慢變老,而母親的身影,也只像艾草的清香,只彌散在記憶里。
十年前初為人母的我,是那樣的彷徨與無助,在產房的第二天,當農村的婆婆連夜從家趕到醫(yī)院,挎著滿滿一大
竹籃樹枝樹葉時,我一臉驚疑。從心底對她不合時宜的東西心生抵觸。婆婆小心翼翼地說用雜樹頭煮水,給我蒸澡,
是農村的習俗,可以去濕去痛。還說家里還有一大堆艾草,后來才得知那是遠在合肥的大姑姐,挨家挨戶的,從人家
門上要來的,也是那時恍然驚悟,這艾草難道不是母愛的另一種交接嗎?說來也很神奇,那些年別的產婦都是藥物熏
蒸,我只用婆婆的土方法,也少有疾病。
艾草,就是這般的樸拙清雅,在淡淡的歲月里散發(fā)著濃濃的深情!現(xiàn)在年年的端午,我依偎在婆婆身邊,看著婆
婆在我家小園里種植的長滿青綠色稀疏絨毛、質柔軟、氣清香、遍地無聲旺盛生長的艾草,我想,這也許就是世界的
本香。巴!
詩經中“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原來艾草,伴著思念,從千年前的時間里,已將愛,慢慢地向我彌
散。
1.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有深意,請分析其寓意和妙處。
2.圍繞著艾草,作者回憶了哪幾件事情?
3.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我多想成為她臉上初綻的皺紋,多想陪她一起慢慢變老,而母親的身影,也只像艾草的
清香,只彌散在記憶里。這也許就是世界的本香吧!
4.結尾段引用了詩經里的詩句,有何作用?
5.作者用細膩溫情的筆觸寫下這篇滿含真摯情感的文章,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至少寫出兩點。)
11.閱讀以下三則材料,回答小題。
材料一:中國政府在環(huán)境保護上的思維轉變并不慢。1973年召開全國第一次環(huán)保會議,將“保護環(huán)境”列為基
本國策,“十五大”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十七大”提出“科學發(fā)展觀”,“十八大”提出生態(tài)文明,“金山
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些詞匯都反應了中央對環(huán)境問題的認識和所嘗試提出的對策。
材料二:人與自然的關系自古以來便處于對立與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從總體上看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人類
社會早期,人類社會的生產力還不發(fā)達,人們的生活受制于自然界,人們只能靠自然界提供的現(xiàn)有物資維持生存。這
時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低水平的和諧,人以順應自然為主。進入農業(yè)文明時代,人類開始利用自然資源,在對自然
界知之甚少的情況下,甚至出現(xiàn)了過度耕種、過度放牧、過度漁獵。這時的人類社會開始出現(xiàn)環(huán)境問題,不過這時
的環(huán)境問題遠遠未危及到人類的生產,畢竟此時的生產力水平有限,自然界還是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恢復。到了工業(yè)
文明時期,生產力急速發(fā)展特別是科學技術開始突飛猛進,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人類開始竭盡一切可能的
利用、征服自然。“人定勝天”是這一階段的表征??茖W技術在給人們帶來高質量生活的同時,也助長了人類對物質
財富的無窮追求。表現(xiàn)為人類對自然界的索取越來越厲害,很多東西超出了自然界能承受的限度,嚴重破壞了自然
生態(tài)的平衡,出現(xiàn)了物種滅絕,資源枯竭等危機。尤其是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后工業(yè)化時代,這時候人與自然的和
諧相處顯得尤為重要。
材料三:人類所要維持的生態(tài)平衡,是適應當代生產力發(fā)展,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相適應的生態(tài)平衡。如果人類
的活動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激劇變化,超過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容量,生態(tài)平衡會遭到破壞,人類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而且,生態(tài)平
衡被破壞后,恢復很困難,必須通過長期的努力,還要耗費巨額的資金。因此,在經濟建設中,要認真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
和生態(tài)平衡的關系,創(chuàng)造經濟建設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經濟建設才能長期穩(wěn)定持續(xù)下去。經濟建設要以生態(tài)的良性循
環(huán)為基礎,不能以浪費自然資源、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來換取經濟的高速度發(fā)展。同時也不能為了保持生態(tài)平衡而停止經濟
的發(fā)展。以下四個選項中,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我國政府在環(huán)境保護問題上的認識和提出的對策,體現(xiàn)我國政府在環(huán)境保護上的思維轉變并不慢。
B.人類對自然的索取需求不斷擴大,到了工業(yè)文明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所以我們必須要對環(huán)境保護采取必要的措
施。
C.我們所要維持的生態(tài)平衡,是要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水平,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一定的調控,不能一昧的讓其自由發(fā)展
下去。
D.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必要考慮的因素是如何解決社會發(fā)展和生態(tài)平衡之間的矛盾,只有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才是最好
的發(fā)展時機。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人與自然關系經歷的三個階段的演變過程。閱讀下面一則拓展材料,結合材料三,
談談你對商人行為的看法。
拓展材料:一些進入發(fā)展高速化的發(fā)達國家已經意識到了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在隨著的變化,他們
領先提出“和諧發(fā)展、生態(tài)平衡”的計劃,其計劃內容即為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需要注意我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的改變,
必要的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遏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于是,商人開始響應國家口號的號召,開始適當?shù)臏p少生產的速度和
產量,以達到平衡發(fā)展、平衡增長的目的。而另外一些商人,卻將工廠開到國外(一些不發(fā)達的國家),肆意的增加
產量、無盡的索取當?shù)氐馁Y源,這樣一來破壞的是另外的一方土地,而又可以躲過本國家的嚴討。
三、應用
12.根據(jù)下面材料,給“創(chuàng)造”下個定義,不超過30字。
作為人的一種活動,創(chuàng)造包括思維活動和行為活動。創(chuàng)造一定要獲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創(chuàng)造成果可以分為兩種類
型:一類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認識;另一類是物質性的,即新的事物。這些創(chuàng)造成果不管以何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都必
須具備“首次獲得”這個必要條件。
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13.請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完成作文。半命題作文
題目:住在心里的
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力求寫出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和人
名。命題作文
題目:舍與得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結合生活經歷和感悟,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真切體驗
與獨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參考答案
一、積累
1、D
【解析】
A.搭配不當,應該將“盡管”改為“不僅”。B.結構混亂,應該改成:關鍵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C.缺主語,
可把“建設了”改為“建設的”。D.沒有語病。
2、B
【解析】
試題分析:A.頃家蕩產一傾家蕩產;B.正確;C.漫延一蔓延、眼花瞭亂一眼花繚亂;D.好意難確一好意難卻。據(jù)此,
答案為B。
3、B
【解析】
本道題考查學生對語言得體的判斷。語言表達得體,主要是指使語言體現(xiàn)語境和語體的要求。所謂“語
境”包括說話的對象(稱謂、語氣),場合(時間、地點、氛圍),目的(說什么、怎么說)以及說話人
自己的身份。B項正確。A項語言生硬,C項不夠和氣,D項不符合當時的環(huán)境。
4、D
【解析】
A.“在顧右盼”: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望文生義);B.戰(zhàn)戰(zhàn)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發(fā)抖的樣子;
形容小心謹慎(語義重復):C.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對象誤用)。1).同捐前嫌:共同拋棄過去的嫌怨。使用正確,
故選Do
5、①金就礪則利②慎終如始③不義而富且貴④定然是不甚寬廣⑤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析】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或漏字、多字,書寫務必規(guī)范。本題中,須注意以下字形:礪、慎、
懸、蓬。
6、(1)X(2)V(3)V
【解析】
(1)錯誤,是車遲國斗法,不是比丘國;(2)正確;(3)正確。
二、閱讀
7、1.A
2.B
3.B
4.(1)然而他(周公)洗頭時(因為有人拜訪)要多次挽起頭發(fā),吃飯時(因為有人拜訪)要多次吐出食物,生怕失去天下有
識之士。
(2)(如果)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解析】
1.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
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A.“又
相天子”中的“相”是“輔助,輔佐”,不是“相信,信任”.故答案為A。
2.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
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
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語句“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的正確句讀是: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
由此/德也。故答案為B。
3.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誡子書》一文并不能彰示了諸葛亮“處世的保守謹慎”。故答案為B。
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
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
到位。(1)句中的“然(然而)、沐(沐?。?、飯(吃飯)、三(多次)、恐(擔心)”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與
(跟隨)、馳(疾行,這里是增長的意思)、日(時間)、遂(最終)”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點睛】
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
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冊h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
盡量達到完美。
參考譯文:
(甲)周成王將魯國土地封給周公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后,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
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輕的了。
可是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fā);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
失去人才。我聽說,品行高尚仍常懷恭敬之心的人,必享榮耀;封地遼闊,物產豐富,仍能保持勤儉的人,他的生活必
定安定;官職位高勢盛,仍然保持謙卑的人,是真正高貴的人;人口眾多、軍隊強大,仍能常懷敬畏之心,防備外患的
人,必是勝利的人;自身聰慧、明智但仍覺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但仍覺得自己見
識淺陋的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尊貴如天子,富裕得擁有天下,便是因為奉行尊
崇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紂就是這樣。(你)能不慎重嗎?"
(乙)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
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
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
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8、1.(1)寫(2)出名
2.D
3.“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謙遜大度
【解析】
1.文言詞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近幾年考試有加大難度的趨勢,要根據(jù)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
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題中常常出以今釋古的類型的題。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此題多古今異義詞,如“名”:出名。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
關鍵。
2.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
略的內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賺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注意下列
字詞的翻譯,如''某":我。“妄意”:大膽?!耙住保焊膿Q、更換。所以選D項。
3.一問,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依據(jù)題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李泰伯
改字的具體原因可提取“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作為答案。二問,把握好
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質,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點,我們可以分析具體事件,因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種
描寫,因為通過描寫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從范仲淹對李泰伯的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的品質可從謙遜
大度的角度作答。
【點睛】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
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
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翻譯:
范仲淹在桐廬做太守的時候,最早在釣魚臺建了一個嚴先生祠堂(紀念嚴光),自己做了一篇記文,文章內說:云
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寫完之后拿給南豐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贊嘆不止,站起
來說:先生的這篇文章寫出來之后,必將會在世上成名,我大膽地想(幫你)換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驚訝,拱
手請教他。(李泰伯)說:云山江水那一句,意義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來修飾“德”字,好像有點局促了,我想把“德”
字換“風”字,你看怎么樣?。糠豆谀抢稂c頭,幾乎要下拜!
9、1.CBDD
2.(1)李廣隨即(立刻、于是、就)率領一百多騎兵追趕那三人。
(2)這時正值黃昏,匈奴軍隊始終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不敢進攻。
3.曹劌面對強敵,在“彼竭我盈”時進軍,在對方“轍亂旗靡”時追擊,準確判斷戰(zhàn)場形勢,抓準戰(zhàn)機,贏得勝利。
李廣面對數(shù)千騎兵,“解鞍,令土皆縱馬臥”,巧用疑兵之計,虛張聲勢,借此迷感敵人,使敵人不敢貿然出擊,從
而保全性命。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
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學習時一要熟讀強記,二要用心關注古文中詞語在用法上的變化,比如通假字、一
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1)三人還射:三個匈奴人回身放箭。故選C。(2)即有急,奈何:如果有了緊急
情況,怎么辦?故選B。(3)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現(xiàn)在我們都解下馬鞍表示不逃。故選D。(4)胡皆學兵而去:因而匈
奴就領兵撤離了。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句是文言文閱讀必考題型之一。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這里應注意:往:前去。馳:
追趕。會:適逢,正趕上。怪:認為……奇怪。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時,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再做具體分析。翻譯文章,
第一篇文章政治上可抓住“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理解;軍事上可抓住“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理解。曹劌在“彼竭我盈”時進軍,在對方“轍亂旗靡”時追擊,
準確判斷戰(zhàn)場形勢,抓準戰(zhàn)機,贏得勝利。第二篇文章中李廣面對數(shù)千騎兵,“解鞍,令土皆縱馬臥”,都解下馬鞍
表示不逃,匈奴騎兵堅信這是誘敵。于是終于不敢來攻擊。
【點睛】
譯文:【甲】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
在不行?!钡鹊烬R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
劌說:“還不行?!闭f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
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土兵們的士氣。第二
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
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
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p>
【乙】這位宦官帶領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zhàn),三個匈奴人回身放箭,射傷了宦官,
幾乎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鹿偬踊氐嚼顝V那里,李廣說:”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崩顝V于是就帶上一百名騎兵
前去追趕那三個匈奴人。那三個人沒有馬,徒步前行。走了幾十里,李廣命令他的騎兵左右散開,兩路包抄。他親自
去射殺那三個人,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綁上馬之后,遠遠望見幾千名匈奴騎兵。
他們看到李廣,以為是誘敵之騎兵,都很吃驚,跑上山去擺好了陣勢。李廣的百名騎兵也都大為驚恐,想回馬飛奔逃
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里,照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我們這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
立刻被殺光的?,F(xiàn)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大軍來誘敵的,必定不敢攻擊我們。”李廣向騎兵下令:”前
進!''騎兵向前進發(fā),到了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停下來,下令說:“全體下馬解下馬鞍!“騎兵們說:“敵
人那么多,并且又離得近,如果有了緊急情況,怎么辦?''李廣說:''那些敵人原以為我們會逃跑,現(xiàn)在我們都解下馬
鞍表示不逃,這樣就能使他們更堅定地相信我們是誘敵之兵?!庇谑切倥T兵終于不敢來攻擊。有一名騎白馬的匈奴將
領出陣來監(jiān)護他的士兵,李廣立即上馬和十幾名騎兵一起奔馳,射死了那騎白馬的匈奴將領,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騎兵
隊里,解下馬鞍,讓士兵們都放開馬,隨便躺臥。這時正值日幕黃昏,匈奴軍隊始終覺得奇怪,不敢進攻。到了半夜,
匈奴兵又以為漢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襲他們,因而匈奴就領兵撤離了。
10、L寓意:表層含義是又到了一年的端午季,艾草青青,又如同兒時一樣蔓延生長。深層含義是通過艾草傳遞的情
感仍在延續(xù),始終伴我身邊。妙處:(1)“艾草青”寓意艾草情,一語雙關,富有深意。(2)交代了文章的線索和主要
內容。
2.(1)兒時母親用艾草為我們姐弟烘烤棉衣。(2)兒時冬天放學,母親為我們暖手、準備艾草水泡手(3)每到端午,
母親吩咐我們給親戚鄰居送艾草。(4)生孩子時婆婆到處找艾草為我熏蒸泡澡。
3.(1)母親和兒時的艾草清香都只存留在了記憶里,表達了不能陪母親變老的遺憾,和對母親深切的思念。(2)本香
就是原本的清香,作者說艾草香是世界本來的香味,是因為艾草寄寓的情感是人間最美好真摯的感情。
4.(1)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詩意美,更有可讀性,令讀者回味。(2)深化文章的主題。
5.(1)對母親深切的思念。(2)對婆婆的感恩。(3)和諧美好的鄰里親戚關系。
【解析】
1.考查對文章題目作用的理解分析。記敘文題目在文中的作用:提示文章線索;概括文章的內容;點明文章主旨;吸
引讀者;具體象征意義等。此文“又見艾草青”是又到了一年的端午季,艾草青青,正值艾草恣意生長無邊蔓延的時
刻。深層含義結合“現(xiàn)在年年的端午,我依偎在婆婆身邊,看著婆婆在我家小園里種植的長滿青綠色稀疏絨毛、質柔
軟、氣清香、遍地無聲旺盛生長的艾草?!敝傅氖前輦鬟f出的親情像艾草一樣在延續(xù),始終伴我身邊。題目一語雙
關,既概括了寫作的事件,又巧妙的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2.情節(jié)概括題。通讀全文,理清故事線索,抓住人物的活動,注意時間地點的變化,梳理情節(jié),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有什么結果來概括,不要遺漏主要情節(jié),不必敘述細節(jié),語言要簡潔通順。組織語言時.,最好以“母親”為陳述的主
體。按先后順序概述出與“母親”做的幾件事情?兒時的記憶里母親抱來柴草生起一堆火,將我們的棉襖棉褲烤的溫
熱了取暖;上學時母親總是微笑著迎出來,把弟弟的手放進自己的棉衣里,除了香噴噴的飯菜,總有一盆熱氣騰騰的
艾草水在等我們;那些年的端午母親早早的將艾草一叢一叢地抱回家捆綁好,母親總是細心地囑咐……習俗的大娘或
嬸子家送艾草;十年前婆婆小心翼翼地說用雜樹頭煮水,給我蒸澡。
3.考查對句子含義的理解。要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品味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題試題,
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仔細體味推敲,透過語言的表象去揣摩其中的深意。①句"多想……多想”表達出不能
不能陪母親變老的遺憾?!岸赣H的身影,也只像艾草的清香,只彌散在記憶里?!北磉_對母親的深深的思念。②句
艾草雖樸拙清雅,但在淡淡的歲月里散發(fā)著濃濃的深情,里邊有親人愛,溫曖,艾草的香味體現(xiàn)了人間最美好真摯的
感情。
4.考查引用詩句的作用。詩句的意思是:那個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周年長啊。結尾用詩,是用簡
潔且精練的語言來總結全,增加了文學韻味;而且可以起到和前文自然的銜接的作用,很自然的收尾;畫龍點睛。
5.本文圍繞“艾草”寫到的人有兩個:母親、婆婆。母親為我們做的幾件事的回憶,表達對母親深切的思念;在“我”
生孩子時婆婆到處找艾草為我熏蒸泡澡,對婆婆的感恩;端午節(jié)時吩咐我們給親戚鄰居送艾草,表達和諧美好的鄰里
親戚關系。
H、(1)C
(2)人類社會早期,人類適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農業(yè)文明時代,人類發(fā)掘、利用自然,和自然出現(xiàn)矛盾;工
業(yè)文明時期,人類征服自然,過度索取自然,和自然的矛盾激化。
(3)人類所要維持的生態(tài)平衡,是適應當代生產力發(fā)展,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相適應的生態(tài)平衡。商人相應號
召,適當減少工廠產量,這有利于發(fā)展生態(tài)平衡,值得鼓勵,而另外一些商人只是注重表面工作,對于環(huán)境的破壞更
是變本加厲,這樣下去,生態(tài)平衡將不復存在,我們應該抵制這種行為。
【解析】
(1)C項不正確,因為人類對生態(tài)系統(tǒng)不能調控,只能調控“人類的活動”;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注意關鍵詞.結合材料二“人與自然的關系自古以來便處于對立與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從總
體上看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概括即可。
(3)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文本的觀點,判斷材料中人的行為是否合理的能力。。首先明白“生態(tài)平衡”的含義,然后判
斷他是否真正的維護“生態(tài)平衡”。留有充分,觀點明確即可。
三、應用
12、創(chuàng)造是人首次獲得精神或物質成果的思維和行為活動。
【解析】
給“xxx”下定義的表述結構:xx就是具有什么特征的屬概念?;蛘呔哂惺裁刺卣鞯膶俑拍罹褪荴X。例如:物候學是一
門……的科學。其中的省略號代表事物的本質特征。本題,結合原句“1)作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chuàng)業(yè)公司股權合同范本
- 公司入資合同范本
- 醫(yī)療糾紛賠償合同范本
- 文具企業(yè)數(shù)字化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代理產品合同范本
- 住宅出租轉讓合同范例
- 奶牛場的繁殖技術與胚胎移植考核試卷
- 農村房屋保溫合同范本
- 企業(yè)水費平攤合同范本
- 代理股東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含答案)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案例分析(第3版)課件 呂淑然 第5、6章 事故案例評析、相關法律法規(guī)
- 2025年南陽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2016-2024)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加油站復工復產方案
- 2025-2030年中國增韌劑(MBS高膠粉)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新題速遞之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限公司面向高校畢業(yè)生專項招聘14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蘇州市區(qū)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期末試題一(有答案)
- 暑期預習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
- (高清版)DB43∕T 1147-2015 太陽能果蔬烘干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