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修辭手法總結及練習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修辭手法總結及練習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修辭手法總結及練習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修辭手法總結及練習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修辭手法總結及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一修辭手法總結及練習

一、比喻

L概念: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

點,便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和喻詞(表比

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2.比喻的四大種類

(1)明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連

接,有時后面還有“似的”“一樣”等詞語搭配。典型形式:甲

像乙。

⑵暗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是”“成為”“變成”等連接。

典型形式:甲是乙。

⑶借喻

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無喻詞。

⑷博喻

連用幾個喻體共同比方一個本體。

3.比喻的作用

⑴化平淡為生動。

⑵化深奧為淺顯。

第1頁共18頁

⑶化抽象為具體。

4.答題模版:

比喻:把……比成……,本體……,喻體……,生動形象地寫下了+

目標+特性,表現(xiàn)了(誰,什么樣的)(什么)情感(寫景、詠物文)。

二、比擬

1.概念:比擬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擬

物),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

2.種類:

①擬人。

②擬物。

3.作用: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使所表達的事物給人留下

鮮明的印象,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4.答題模板:

擬人:把……擬人化,賦予它們?nèi)说难孕?、思想、感情等,生?/p>

形象地寫出……事物的……特點。(擬人必須要模擬的人動作、

神態(tài)、語言等。)

三、排比

L概念: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語氣一

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情

感。

第2頁共18頁

2.種類:

①成分排比。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

②單句排比。

③復句排比。

3.作用:

①內(nèi)容集中,增強氣勢;

②條分縷析,敘事透辟;

③節(jié)奏鮮明,便于抒情。

4.答題模板:

排比: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

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排成一串。效果:加強語言的氣勢,豐富

內(nèi)容,句式整齊,突出情感,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

力。強調(diào)了……。

四、借代

1.概念: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

用借代,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對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

應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有所交代。同時,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不能

同時出現(xiàn)。

2.種類:

①用事物特征代本體事物。

②用具體代抽象。

第3頁共18頁

③用特稱代通稱。

④用形象代本體。

⑤用部分代整體。

⑥用結果代事件本身。

⑦用材料代本體。

3.作用: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梢砸?/p>

聯(lián)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五、夸張

1.概念:為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故意對事物的形象、特征、

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擴大、縮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辭手法。

2.種類:

①擴大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等的

夸張形式。

②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等的

夸張形式。

③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

3.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引起聯(lián)想,

以創(chuàng)造意境;強化作者的某種感情。

4.答題模板:

夸張:突出事物XX的特征,夸大和縮小,烘托XX氣氛,突出

了(內(nèi)容),表達了(情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表達效果突出,

第4頁共18頁

增加了表現(xiàn)力。

六、反復

L概念:反復就是為了強調(diào)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

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辭手法。

2.種類:

①連續(xù)反復。

②間隔反復。

3.作用:

①反復詠嘆,表達強烈情感;

②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huán)起伏,充滿韻律美。

4.答題模板:

反復:連用幾個……,強調(diào)了……(某種情感或者意思)。(反復強

調(diào)的是被重復的詞語本身;排比強調(diào)的是句式,而不是被重復的

詞語。)

七、對偶

L概念:用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

表達相近或相對意思的修辭手法。

2.種類:

形式上:

①單句對偶,用一句對一句。

第5頁共18頁

②偶句對偶,用兩句對兩句。

內(nèi)容上:

①正對,上下句表達的意思是同類的、相近的或互補的。

②反對,上下句表達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對的,多指同一事物的兩

個方面。

3.作用:

①便于吟誦,易于記憶;

②用于詩詞,有音樂美;

③凝練概括,抒情酣暢。

4.答題模板:

對偶:字數(shù)相等;形式上音節(jié)整齊勻稱、詞性相對,節(jié)奏感強,

具有音律美;內(nèi)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八、反問

L概念: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是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意

思的一種修辭手法。

2.種類:

①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

②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3.作用:

①加強語氣,增強句子的氣勢和說服力;

②發(fā)人深思,激發(fā)讀者情感,加深讀者印象。

第6頁共18頁

4.答題模板:

反問:①起強調(diào)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②引起讀者反思。

九、設問

L概念: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故意先提出問題,緊接著

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時不說出看法)的一種修辭手法。

2.種類:

①自問自答。

②問而不答。

3.作用:

①吸引讀者,啟發(fā)讀者思考;

②突出某些內(nèi)容,使文章起波瀾。

4.答題模板:

設問:自問自答①提出問題,引起讀者思考;②用在段落開頭

或結尾,還有承上啟下的作用;③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進一

步深入,脈絡清晰。

十、對比

1.概念: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

行對照比較的修辭手法。

2.種類:從構成的方式看,對比有兩種情形:(1)反面對比;(2)

反物對比。

第7頁共18頁

3.作用: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

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十一、引用

L概念:是指在說話或寫作中引用現(xiàn)成的話,如詩句、格言、成

語等,以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

2.種類:引用分為直接、間接、明引、暗引、正引、反引、借引

這七種。比如正引就是引用者對所引用的語句持肯定的態(tài)度,用

在引文與原文意思相一致的場合。正引一般是用來印證自己的觀

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它既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引。反

引就是引用者對所引用的語句加以評判,持否定的態(tài)度,即所使

用的意思與原來的意思是相反的,以達到標新立異,或起到諷刺

的作用。

3.作用:可使所表達的語言簡潔凝練、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

對說理表情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

據(jù),增強說服力。

十二、通感

L概念: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

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

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

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第8頁共18頁

2.種類: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相互轉換。在通感中,

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

3.作用: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

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

選擇題題型訓練

1、下列語句中,沒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項是

A.“一帶一路”是我國推動經(jīng)濟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項互利共贏的

倡議,它已成為推動全球經(jīng)濟轉型升級、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氣象部門預計,隨著暖濕氣流增強,我省明天會迎來一場及

時雨,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將快速下降,人們的舒適度會大幅度提

升。

C.一種突如其來的網(wǎng)絡病毒洪水猛獸般地襲擊全球,導致150

多個國家受災,我國也有近3萬家機構的計算機受到影響。

I).我國企業(yè)在參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主動強

化環(huán)保意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帶動了東道主在觀念上彎道超

車。

2、下面選項中最適合作“用妙計七擒孟獲諸葛亮攻心為上”一

句下聯(lián)的是

A、出奇兵四渡赤水毛主席用兵如神

第9頁共18頁

B、有韜略六出祁山漢丞相忠心可表

C、保阿斗三進三出趙子龍勇猛強悍

D、有奇謀三進山城老太婆雙槍無敵

3、“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下面作出的四種分析,最

能確切地反映作者的的意圖和表達方法的一項是

A、作者用設問、夸張等修辭手法,描繪了鶯鶯送別時暮秋霜晨

的自然景色。

B、作者用反問、夸張等修辭手法,描繪了鶯鶯送別時淚眼看世

界的情態(tài)。

C、作者用反問、夸張等修辭手法,描繪了鶯鶯送別時暮秋霜晨

的自然景色。

D、作者用設問、夸張等修辭手法,描繪了鶯鶯送別時淚眼看世

界的情態(tài)。

4、選出對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合理的一項

(1)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2)笑吟吟一

處來,哭啼啼獨自歸。

(3)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4)淚流九

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

A、(1)用典(2)夸張(3)借代(4)對偶

B、(1)比擬(2)對比(3)比喻(4)對偶

C、(1)用典(2)對偶(3)比喻(4)夸張

D、(1)比擬(2)對偶(3)借代(4)夸張

第10頁共18頁

5、6.下列歌詞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取經(jīng)女兒國》)

B.月亮掛在嘉興南湖上,湖上多少眼睛在仰望(《南湖望月》)

C.清晨我站在靜靜地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天路》)

D.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一剪梅》)

6、下面四組詩句不是描寫春天景物的一項是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C.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D.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詩歌通常會含蓄地抒情、言志,下列詩句中沒有體現(xiàn)這一特

點的一項是

A.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B.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C.舊地煙霞在,多時草木深。水將空合色,云與我無心。

D.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8、下列關于課文內(nèi)容的解讀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譬如粘一棵柳樹吧,干和枝的每條線條該多長,該怎么彎曲,

他們能把銅絲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鉗子夾著,在極稠的

白芨漿里蘸一下,粘到銅胎上去。一一這里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

手法,說明掐絲是一種極其精細的工作。

B.唐代杜牧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

第11頁共18頁

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

來?!币灰蛔髡哌\用作引用的說明方法,主要突出了封建統(tǒng)治者

為了個人口腹之好勞民傷財。

C.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一

一漁父用“水清”和“水濁”比喻世道的清明與黑暗,再次表達

了“不凝滯于物”“與世推移”的處世哲學。

[).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

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

全年的就有她。一一這里作者用“毅然”一詞表現(xiàn)了劉和珍在經(jīng)

濟生活困難中依然訂閱雜志的好學精神。

9、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殼如紅緡,膜如紫綃,瓢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甜如醴酪

B.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C.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D.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

10、下列聯(lián)句沒有使用對仗的一項是

A.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C.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D.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11、選出不是對偶句的一項

A.座上珠鞏昭日月;堂前神獻煥煙霞B.今年歡笑復明年;

第12頁共18頁

秋月春風等閑度

C.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D.潦倒不通世務;

愚頑怕讀文章

12、對句子的修辭手法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奔馳的列車、

嶄新的日歷嗎?(排比)

B.如果說進天山這里還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

了.(比喻)

C.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

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比擬)

D.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借代)

13、下列關于“對聯(lián)”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字數(shù)限于四言和六言B.常常與書法藝術相結合

C.只適合在喜慶場合張貼D.上下聯(lián)講究對仗和押韻

14、下列詩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項是

A.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旖。B.又恐春風歸去綠

成陰,玉鈿何處尋。

C.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D.南國烽煙正十年,

此頭須向國門懸。

15、下列各句,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蘇州園林可不是對稱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B.我們的自尊心竟如此的脆弱嗎?

第13頁共18頁

C.有天真的問題、乏味的問題、表述不當?shù)膯栴},以及在不恰

當?shù)淖晕遗u之后提出來的問題。

D.聰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國家和世界的財富。

16、下列句子中,運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B.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C.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D.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

17、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上萬的“諸葛亮”,每個鄉(xiāng)村,每

個市鎮(zhèn),都有那裹的“諸葛亮”。

B.大家知道,要清除語言中的“垃圾”,拭去蒙在“鏡子”上的

灰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C.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愜意的事,

然而遭殃的是嫩苗一一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D.這個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出萬道紅

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

18、下列歌詞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屋檐如懸崖/風鈴如滄海/我等燕歸來(《千里之外》)

B.幽幽歲月浮生來回/屏風惹夕陽斜(《花戀蝶》)

C.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笑傲江湖》)

D.春風修剪著長發(fā)/彩蝶送來了發(fā)卡(《春姑娘的相思》)

第14頁共18頁

19、桃花因顏色鮮艷美麗,故詩人常藉以比喻美麗的女子。下列

詩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選項是

A.一夜清風動扇愁,背時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淚,忍到

更深枕上流。

B.每坐臺前見玉容,今朝不與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門宿,減卻

桃花一半紅。

C.淺色桃花亞短墻,不因風送也聞香。凝情盡日君知否,還似

紅兒淡薄妝。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

搖衍鏡中酣。

20、下列各句,沒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項是

A.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

涅盤,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

B.蘇小姐雙頰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暈紅紅,像紙上潑的油漬,頃

刻布到滿臉,靦腆得迷人。

C.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進你。

D.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

不出話。

21、下列對聯(lián),搭配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上聯(lián):飛閣排云入下聯(lián):垂楊夾道生

B.上聯(lián):山光撲面經(jīng)新雨下聯(lián):歷盡艱難好做人

C.上聯(lián):幾家深樹碧藏樓下聯(lián):一壺清茶知真味

第15頁共18頁

I).上聯(lián):花開陰影濃下聯(lián):花謝白玉落

22、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春天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在杏花枝頭

笑……

B.烈日當空,磚鋪的院地像火爐那樣散發(fā)著熱,叫人焦躁難忍。

C.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柔和的晚風輕扶著鬢角,吹去一

切煩惱。

D.興安嶺是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

花鞋。

23、桃花因顏色鮮艷美麗,故詩人常藉以比喻美麗的女子。下列

詩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選項是:()

A.一夜清風動扇愁,背時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淚,忍

到更深枕上流

B.每坐臺前見玉容,今朝不與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門宿,減

卻桃花一半紅

C.淺色桃花亞短墻,不因風送也聞香。凝情盡日君知否,還

似紅兒淡薄妝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