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湖北襄陽老河口四中學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湖北襄陽老河口四中學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湖北襄陽老河口四中學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湖北襄陽老河口四中學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湖北襄陽老河口四中學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湖北襄陽老河口四中學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五年計劃把俄國的識字率從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外科醫(yī)生的人數(shù)從1913年的23200人增加到1961年的425700人;預期壽命從32歲上升到69歲。同樣,在社會服務方面,五年計劃則為蘇聯(lián)公民提供了免費醫(yī)療、養(yǎng)老金、疾病和殘疾津貼、產假、帶薪休假和兒童補助等。由此可見,五年計劃的實行A.促進了俄國經濟的發(fā)展 B.壯大了俄國的軍事力量C.推動了俄國社會的進步 D.加重了俄國政府的負擔2.1949年建國前夕,毛澤東、周恩來聯(lián)名邀請留居上海的宋慶齡北來參加一次歷史上重要的會議。這次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應該是()A.組織領導工人運動B.由農村轉移到城市C.進行土地改革D.籌備成立新中國3.總書記曾指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下列關于我國古代文化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元朝軍隊用火炮攻打臨安城B.唐太宗閱讀《資治通鑒》尋求治國方略C.東漢時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記》D.鑒真東渡日本時船上帶有指南針4.下列示意圖有助于我們了解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歷程B.國民大革命的主要進程C.抗日戰(zhàn)爭的主要發(fā)展過程D.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主要進程5.1936年的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蔣介石將軍,雖已失去自由,但中國政局仍為彼所操持,全世界聞訊之余,皆為之震驚。”報紙報道的歷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 D.華北事變6.中世紀的西歐鄉(xiāng)村,典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莊園,生活在莊園里的佃戶承擔的義務包括①為領主耕種“直領地”②向教會繳納“什一稅”③繳納“婚姻捐”“繼承捐”等④為領主耕種“公用地”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7.19世紀60年代初,清朝統(tǒng)治集團中出現(xiàn)了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他們?yōu)榕d辦洋務,都曾寫過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書信往來,商議討論。那么,他們的奏折和書信中,頻頻出現(xiàn)的詞匯應該是A.師夷長技、自強B.民主、科學、新青年C.民族、民權、民生D.物競天擇、適者生存8.“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海洋技術”,從上面材料中你得到的正確信息是A.第一次工業(yè)革命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C.第三次工業(yè)革命D.第四次工業(yè)革命9.1923年底,孫中山認為:“俄國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則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則由于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前此因無可仿效。法國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國革命血戰(zhàn)八年而始得獨立,因均無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國有之,殊可為我黨師法?!彪S后孫中山A.放棄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道路B.改變了反封建的斗爭目標C.與共產黨合作開展國民革命運動D.選擇走俄國革命的道路10.日前,朝韓關系緊張。美聯(lián)社分析稱,朝美韓正在互相較量,不斷亮出底牌。如果朝鮮決定發(fā)動或發(fā)動導彈襲擊的話,美韓會立即對此作出回應。當今世界牽制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有A.歐盟、印度、南非B.日本、歐盟、俄羅斯、印度C.歐盟、日本、巴西D.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11.下圖是某同學進行歷史學習時的課堂筆記,其內容反映的歷史階段特征是()A.“冷戰(zhàn)”下的國際關系 B.二戰(zhàn)后美國獨霸世界C.世界出現(xiàn)多極化趨勢 D.國際恐怖主義的肆虐12.1895年有人寫出這樣的對聯(lián):“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該對聯(lián)反映了哪個條約簽訂后的情形()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3.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的事件是A.“兩個凡是”的提出B.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C.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D.撥亂反正的深入開展14.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在農業(yè)方面B.國家對工業(yè)的調整C.整頓銀行D.興建公共工程15.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A.玄奘 B.鑒真 C.阿倍仲麻呂 D.馬可˙波羅16.《權利法案》規(guī)定:國王無權廢止法律,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組織常備軍;《王位繼承法》規(guī)定:王位繼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問題由議會決定。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議會的權力受到限制B.國王的權力不斷擴大C.英國實行民主共和制D.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17.七年級一班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圖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農民改進而成的是A.秧馬B.水排C.耬車D.曲轅犁18.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學對兩個歷史事件的比較,他比較的是相同點:①面臨民族危機②向西方學習③制度變革不同點:事件1依附于沒有實權的皇帝,結果失敗事件2改革派已經掌握了實權,結果成功A.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B.戊戌變法與廢除農奴制改革C.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D.明治維新與廢除農奴制改革19.清朝末年,有位思想家主張:“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廢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該思想家是A.李鴻章 B.梁啟超C.孫中山 D.袁世凱20.促使表中數(shù)據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B.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C.“大躍進”的開展 D.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21.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輝煌,李約瑟認為,“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齊民要術》B.趙州橋C.活字印刷D.《天工開物》22.政治漫畫將過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藝術形式進入了人類記憶的空間。該漫畫(下圖)反映的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 D.北伐戰(zhàn)爭23.下列選項中,哪些措施是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利的A.清帝必須退位B.臨時政府設在南京C.臨時大總統(tǒng)到南京就職D.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4.在講話中經常引經據典,展現(xiàn)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里的東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烏鎮(zhèn)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上講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敝飨玫倪@一觀點出自于()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年,蘇聯(lián)成立,________年,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26.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上圖是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的________,它的發(fā)明標志著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始了。列舉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交通領域的兩項發(fā)明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27.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明成祖把都城從遷到北京。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辨析作答。材料20世紀50年代,中國將自己確定為蘇聯(lián)的一個盟友。然后,在中蘇分裂后,中國把自己看作是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第三世界的領袖,結果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獲利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調整后,中國開始尋求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均勢游戲中充當?shù)谌健?0年代當美國似乎微弱之時,與美國結成了聯(lián)盟……。它確立了兩個目標:成為中華文化的倡導者,即吸引其他所有華人社會的文明核心國家以及恢復他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段拿鞯臎_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據材料指出中美關系正?;脑?。你是否同意材料中關于中國外交政策的評價,并簡要說明理由。29.(6分)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素養(yǎng)一時空觀念,指在特定的時間聯(lián)系和空間聯(lián)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圖一至圖三反映了一個主題,請從時空觀念的角度提煉該主題。素養(yǎng)二史料實證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xiàn)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與方法。材料:《大國崛起的文化準備》的作者認為:“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和經濟的改變。”根據作者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在17世紀至19世紀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原因。素養(yǎng)三歷史理解是指將對史事的敘述提升為理解其意義的理性認識和情感取向。圖四、圖五是對工業(yè)革命的不同歷史理解比較圖四、圖五兩幅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作者各自歷史理解的不同意圖。素養(yǎng)四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tài)度與能力。說明圖六反映的實質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huán)拱在一顆大星的下面,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1949年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華麗轉身。材料一中“華麗轉身”的標志是什么?“華麗轉身”有什么歷史意義?“華麗轉身”70年,我們的祖國走過了70年的風雨歷程,留下了70年的光輝足跡。追尋足跡,完成下表。足跡制度篇會議篇人物篇統(tǒng)一篇典型事例三大改造②鄧小平③理由①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邁出重要一步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依據材料二,概括新中國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據題干“五年計劃把俄國的識字率從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在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在社會服務方面……”可見五年計劃的實行推動了俄國社會在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服務方面的進步,故C正確;題干的主旨是說明五年計劃促進了俄國社會在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服務方面的進步,沒有體現(xiàn)促進了俄國經濟的發(fā)展或壯大了俄國的軍事力量,AB排除;題干也沒有反映俄國政府的財政問題,無從得出加重了俄國政府的負擔,D排除。故選C。2、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解放軍、各人民團體、各地區(qū)、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會議,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由此可知,D項符合題意。A項是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的任務,不符合題意。B項是1949年3月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內容,與題干信息1949年建國前夕不符。C項發(fā)生在1950年,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題干信息“1949年建國前夕”,要圍繞這一關鍵詞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ABC三項。3、A【解析】

據所學知,元朝時期已經有用火炮,A符合題意;《資治通鑒》出現(xiàn)于宋朝,唐太宗不可能閱讀《資治通鑒》尋求治國方略,B排除;活字印刷術出現(xiàn)在北宋,C排除;指南針也出現(xiàn)在北宋時期,D排除。故選擇A。4、D【解析】根據圖示和所學知識可知,轉戰(zhàn)陜北,挺進中原,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這些事件都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重大事件。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歷程是從五四運動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國民大革命的主要進程是消滅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主力,抗日戰(zhàn)爭的主要發(fā)展過程是從七七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故選D。5、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1936年,蔣介石將軍,雖已失去自由”,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是指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扣押了蔣介石,逼蔣抗日,所以說蔣介石失去自由。故選B。6、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中世紀鄉(xiāng)村典型的組織形式是莊園,莊園里佃戶承擔的義務有為領主耕種直領地的義務,故①正確;西歐莊園里佃戶需要向教會繳納“什一稅”,故②正確;西歐莊園里佃戶承擔很多義務,例如繳納婚姻捐、繼承捐等,故③正確;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公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不必承擔義務,④不符合題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7、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60年代初,清朝統(tǒng)治集團中出現(xiàn)了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沂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這是地主階級掀起的師夷長技的自救運動,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因此A符合題意。故選A。8、C【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海洋技術”可知,從材料中得到的正確信息是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故C符合題意;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9、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并沒有放棄資產階級革命的道路,,也沒有改變反帝反封建的目標,故AB不符合題意。根據題干材料“1923年底,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惟今俄國有之,殊可為我黨師法”,給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認為我國革命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組織方法不善,因此晚年實現(xiàn)偉大轉變,與共產黨合作開展國民革命運動,廣泛發(fā)動民眾,故C符合題意。俄國革命屬于社會主義革命,孫中山是借鑒俄國革命的經驗,而不是選擇走俄國革命的道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結束,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隨著中國、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的崛起,這些國家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1、A【解析】

依據題干圖片內容,結合所學可知,“德國一分為二”“朝鮮爆發(fā)戰(zhàn)爭”“美國發(fā)動越南戰(zhàn)爭”“古巴導彈危機”都與冷戰(zhàn)有關,美蘇冷戰(zhàn)引發(fā)了美蘇之間在世界范圍內的爭奪,加劇了世界的緊張局勢,形成了全面的“冷戰(zhàn)”和局部“熱戰(zhàn)”的局面,故A符合題意。二戰(zhàn)后美蘇爭霸,并不是美國獨霸世界,故B不符合題意。世界出現(xiàn)多極化趨勢是指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日本和第三世界等力量的崛起,故C不符合題意。國際恐怖主義的肆虐是在90年代蘇聯(lián)解體后,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C【解析】

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清廷戰(zhàn)敗,在日本馬關簽訂《馬關條約》,其中割讓島給日本。故選C。13、C【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粉碎“四人幫”后,人們要求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然而,當時的黨中央的一些領導人,卻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兩個凡是”的實質是要把毛澤東晚年的“左”傾錯誤延續(xù)下去,這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引發(fā)了全國范圍內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它使全黨和全國人民從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路線,為進一步撥亂反正和十一屆三中全會準備了思想條件和基礎,故選C。14、B【解析】抓住關鍵詞“中心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的內容和措施主要包括整頓金融、工業(yè)復興、穩(wěn)定農業(yè)、興辦公共工程等方面,中心措施是對工業(yè)的調整,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xiàn)因盲目競爭而引起的生產過剩,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yè)生產的控制與調節(jié),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也是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但不是中心措施。故選B。點睛:抓住關鍵詞“中心措施”是解題的關鍵,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對工業(yè)的調整,ACD三項是干擾項,也是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但不是中心措施。15、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經,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貢獻。A符合題意;鑒真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貢獻。B不符合題意;阿倍仲麻呂是日本人,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貢獻。C不符合題意;馬可˙波羅是意大利人,在元朝來到中國。D不符合題意。故選A。16、D【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為限制王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定議會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一個新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在英國建立起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是國王世襲制,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保留統(tǒng)而不制的君主,國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政治制度。材料內容是對國王權力的限制,說明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D項符合題意;C項不合題意;《權利法案》確定議會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AB兩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17、D【解析】根據題干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幅圖片是唐朝農民把以前耕犁的犁壁由直的改進成了彎曲的,稱為曲轅犁,以便于耕作。故D符合題意;第二幅圖片是耬車,漢代發(fā)明的播種工具;第三幅圖片是水排,東漢杜詩發(fā)明的鼓風冶鐵工具;第四幅圖片秧馬,是宋代農民發(fā)明的拔秧工具。由此分析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8、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依據圖片“相同點”和“不同點”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光緒帝在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的推動下,頒布一系列變法詔令,史稱“戊戌變法”。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廢除變法法令,因為維新派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結果失敗。所以題干中事件1是指戊戌變法。1868年,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為了變法圖強,富國強兵發(fā)展資本主義,日本進行明治維新。在改革中,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改革派掌握了實權,結果成功。因此,題干事件2是指明治維新。故C項符合題意;洋務運動不屬于政治制度的變革,而明治維新是政治制度的變革,故A項不合題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是向西方學習的變法,而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改革不是向西方學習的改革,故B項不符合題意;明治維新是日本向西方學習的改革,但廢除農奴制改革不屬于西方學習的改革,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請注意下列改革的區(qū)別: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是政治制度的變革;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洋務運動均沒有進行政治制度的變革。19、B【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廢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梁啟超的思想主張,要求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符合題意;李鴻章主張學習西方的科技以維護清朝統(tǒng)治,故A不合題意;孫中山主張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故C不合題意;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頭目,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0、B【解析】

分析表中數(shù)據可知,1949——1952年,我國糧食糧食產量有很大的提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毀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yè)生產迅速恢復和發(fā)展。故B符合題意;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1945年,排除A;“大躍進”的開始是1958年,排除C;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開始實施是1978年,排除D。故選B。21、D【解析】

本題是否定式的選擇題。依據題干時間“公元3世紀到13世紀”,結合課本所學,明朝末年科學家宋應星,深入到工農業(yè)生產現(xiàn)場,進行調查和探索,寫了一部《天工開物》,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明朝是1368年到1644年,即14世紀到17世紀。D項符合題意;《齊民要術》是北朝農學家賈思勰的著作,南北朝的時期是5世紀到6世紀,A項不合題意;趙州橋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約公元6世紀末到7世紀初。B項不合題意;11世紀中期,北宋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22、C【解析】

漫畫中的三個拳頭和文字指的是工人、學生和商人參與斗爭,漫畫中的三個人物指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這些信息都和五四運動有關。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3、A【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臨時政府設在南京、新任大總統(tǒng)應到南京就職等條件?!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閣制,目的是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利,防止其實行專制和獨裁。選項BCD均屬于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而實施的措施,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利而實行的措施的相關史實24、C【解析】

依據題干“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钡男畔?,結合所學可知,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創(chuàng)立了墨家學說,他提出了“兼愛”、“非攻”,C項符合題意;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主張無為而治,A項不符合題意;孔子是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主張“仁”,B項不符合題意;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以法治國,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221971【解析】

據所學知,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成立,簡稱“蘇聯(lián)”。1971年,在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恢復了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26、珍妮機火車汽船【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材料圖是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的珍妮機,1765年英國的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珍妮機的發(fā)明,標志著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2)依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英國的史蒂芬孫發(fā)明了火車,美國人富爾頓發(fā)明了汽船。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交通領域的兩項發(fā)明分別是火車、汽船。27、洛陽南京【解析】

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為加強對中原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靖難之役后,明成祖改北平為北京,并于1421年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中蘇關系破裂;美國在美蘇冷戰(zhàn)中處于守勢。(2)不同意,中國的外交政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繼續(xù)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lián)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qū)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據“在中蘇分裂后,中國把自己看作是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第三世界的領袖,結果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獲利甚少?!薄?0年代當美國似乎微弱之時,與美國結成了聯(lián)盟”可知,中美關系正?;脑蚴侵刑K關系破裂;美國在美蘇冷戰(zhàn)中處于守勢。(2)根據“成為中華文化的倡導者,即吸引其他所有華人社會的文明核心國家以及恢復他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國家的歷史地位。”等信息,我不同意材料中關于中國外交政策的評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外交政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繼續(xù)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lián)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qū)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29、(1)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2)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英國人的思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3)圖四:工業(yè)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圖五:工業(yè)革命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4)歐盟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日本;原因:歐盟成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