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之選擇題考點_第1頁
詩歌鑒賞之選擇題考點_第2頁
詩歌鑒賞之選擇題考點_第3頁
詩歌鑒賞之選擇題考點_第4頁
詩歌鑒賞之選擇題考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詩歌鑒賞之選擇題考點與題型梳理典例探究(2021年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jīng)的集會。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根據(jù)內(nèi)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yīng)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xiàn)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參考答案:15.B只是單純的景物描寫,由下句廬峰可知。(2021年新高考I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示兒子陸游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為農(nóng)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道在六經(jīng)寧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最親切處今相付,熟讀周公七月詩?!咀ⅰ科咴略姡褐浮对娊?jīng)·風·七月》,是一首描寫農(nóng)民勞作和生活的農(nóng)事詩。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的首聯(lián)以問句領(lǐng)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詩人對兒子的諄諄教誨。B.詩人指出,不論是侍奉父母還是服務(wù)國家,“不欺”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D.詩人在最后強調(diào),自己傳授給兒子的人生道理是最為真切、確實的。參考答案:15.C

“為農(nóng)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認為無論是為官,還是成為平民百姓,侍奉父母還是服務(wù)國家,沒有什么不同,做事都不能欺騙。選項考點設(shè)置命題范圍包括局部賞析和整體賞析,命題角度有內(nèi)容理解、情感態(tài)度、表達技巧、語言賞析等。1.基礎(chǔ)知識。如體裁判斷錯誤(如古體詩與近體詩,律詩與絕句)、字詞理解錯誤(如“貧”與“窮”的區(qū)別、“?!钡尼屃x等)。2.

手法。如手法判斷錯誤(借喻和借代)、手法分析錯誤(動靜、虛實、視聽分析反了)、手法無中生有(未使用某種手法,如未使用擬人、用典等手法)。3.

理解賞析語言。(1)對關(guān)鍵詞語的品味(含義及表達作用);(2)對關(guān)鍵詩句的理解(含義、色彩、情味、效果等);(3)品評某一個字眼的藝術(shù)效果(析詩眼或析煉字);(4)對語言風格的概括(格調(diào)、色彩、境界、情味等)。4.情感、主旨、人物形象、意境分析錯誤。如送別詩中離別之際樂觀豁達的詩人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和勉勵,而選項中分析為表達了離別之際依依惜別之情。(即錯誤)如邊塞征戰(zhàn)詩中通過描寫邊地獨特的自然景物,營造了蒼涼壯闊的意境,而選項中將意境概括未恬靜幽美。5.

詩歌內(nèi)容理解錯誤。需結(jié)合詩歌整體內(nèi)容來理解判斷。如整首詩歌內(nèi)容為描寫暴雨發(fā)生的過程,首聯(lián)描寫的是暴雨前的景象,而選項中分析為暴雨中的景象。(即錯誤)

詩歌內(nèi)容理解思路1.

看題目。大多數(shù)題目都起到了概括詩歌內(nèi)容的作用。2.

看作者。知名常見詩人需結(jié)合詩人形象特點,如李白傲岸不羈、杜甫憂國憂民、蘇軾樂觀曠達、陶淵明寄情山水、辛棄疾慷慨憤師。不知名不常見詩人往往需結(jié)合注釋中的背景介紹來理解。3.

抓住意象、結(jié)合選項一一比對分析,想象詩歌畫面,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緒與情感。總的來說,詩歌內(nèi)容理解與文言文翻譯有很大的差異,文言文翻譯以字句直譯為主,而詩歌理解重在抓住題目、作者、注釋、選項、意象、意境進行聯(lián)想與想象。

例題分析1.

(考查基礎(chǔ)知識、手法)

野泊對月有感①周莘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yīng)識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欲問行朝③舊消息,眼中盜賊尚縱橫。注:①本詩約作于北宋滅亡、南宋初建之際。②逋逃,此處意為逃避戰(zhàn)亂。③行朝,指朝廷遷移不定。對本詩的分析概括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首聯(lián)承題,上句切合題目“野泊對月”的內(nèi)容,下句點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難在外,漂泊無家,故有“野泊”。B.本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律詩是一種詩歌體裁,盛行于唐代,屬于古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C.后人評周莘此詩“最近杜味”。如本詩頷聯(lián)與杜甫《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lián)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開闊,情感悲壯。D.詩歌頷聯(lián)上句寫動景,下句寫靜景。詩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橫斜,耳畔傳來岳陽城凄涼的角聲。動靜結(jié)合,渲染了空茫凄涼的意境。E.頸聯(lián)寫了酒化成過客之淚如愁緒滴濺,浪花仿佛卷動歸鄉(xiāng)之心使人暗自驚嘆的內(nèi)容,與尾聯(lián)共同表現(xiàn)了“野泊”時所思、所感、所痛。

【答案】

BD【解析】B項“屬于古體詩的一種”錯誤,應(yīng)是近體詩;頷聯(lián)上句寫詩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橫斜屬于靜景,頷聯(lián)下句寫耳畔傳來岳陽城凄涼的角聲屬于動景。【譯文】在這亂世之中,江月依然那么明亮可愛,但它應(yīng)該懂得流亡在外的病人的心情。看北斗星柄漸漸橫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廣闊的原野;聽畫角聲聲凄慘欲絕,縈繞在這泊舟近處的岳陽城。飲酒解愁,反而增添了眼淚,我的愁思就像酒和淚一樣四處飛濺;浪濤卷起,引發(fā)了我的思歸之心,讓我暗自吃驚。多么想打聽一下南宋朝廷近來的消息啊,可眼前,群盜正在四處流竄縱橫。

2.

(考查基礎(chǔ)知識、手法)

深灣夜宿王勃津涂①臨巨壑,村宇架危岑②。堰③絕灘聲隱,風交樹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農(nóng)調(diào)砧④。此時故鄉(xiāng)遠,寧知游子心。【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攔河蓄水的土壩。④砧:搗衣石。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夜宿的深灣是個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對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險的山上。B.一個“隱”字,寫灘聲時隱時現(xiàn)地傳來,可想象出詩人凝神遠聽的神態(tài)。C.一個“深”字,寫出江邊的樹木隨風起伏,樹影晃動時的情景。D.第一聯(lián)是寫近景,第二聯(lián)是寫遠景,遠近交替寫深灣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風景。E.前三聯(lián),寫出詩人眼中的異鄉(xiāng)景色風情,第四聯(lián)抒發(fā)游子鄉(xiāng)思,情景相生。

【答案】

AD【解析】A項錯在對詩中“?!钡睦斫馍希@里的“?!笔歉叩囊馑?,不是指危險。D項“第一聯(lián)是寫近景,第二聯(lián)是寫遠景”錯,應(yīng)是第一句與第四句寫近景,第二句與第三句寫遠景。【譯文】小路靠近險峻的山壑,村落盤桓在高大的山上。遠處土壩消失的地方江水拍打岸邊的聲音時隱時現(xiàn)。夜晚,江邊的樹木隨風起伏,樹影晃動。此時山中的孩童還在江邊整理船只,婦女還在忙碌的用搗衣石洗衣服。故鄉(xiāng)遠在萬里,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3.

(考查基礎(chǔ)知識:古今異義)

歌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濛濛。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接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未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星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guān)聯(lián),脈絡(luò)清晰。

【答案】B【解析】B“男兒屈窮心不窮”中“窮”指“理想困窘,不得志”,不能理解為“貧窮的生活”。【譯文】拉開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烏鴉羽毛作箭羽的箭,弦響箭飛,高空中口銜蘆葦疾飛而過的大雁應(yīng)聲中箭,跌落下來。穿著肥碩寬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著呼嘯的北風,在田野里燒烤著獵獲物,飲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黃昏來臨。大丈夫雖身受壓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淪。憤怒問天公:上天為什么要作有枯有榮這樣不公平的安排?凜冽寒風終將過去,即將到來的應(yīng)是和煦春風拂綠枯柳。到那時綴滿嫩綠的柳條看上去正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

4.

(考查手法)西江月①【宋】蘇軾

照野彌彌②淺浪,橫空隱隱層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⑤。解鞍欹枕綠揚橋,杜宇一聲春曉。

【注】①此詞為蘇軾被貶黃州作。其春夜行蘄水邊,過酒家,飲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枕臂醉臥少休。拂曉,見亂山攢擁,流水淙淙,宛如仙境,書此詞于橋柱上。②彌彌:水波翻動的樣子。③層霄:彌漫的云氣。④障泥:馬韉,垂于馬兩側(cè)以擋泥土。⑤瓊瑤:美玉。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寫詞人頻臨溪流,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韉,即欲眠于芳草。既側(cè)面描繪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現(xiàn)了詞人的喜悅心情。B.“可惜一溪風月”的“可惜”是可愛的意思,一溪風月惹人愛,寫出了風月之美及人的喜悅贊美之情。C.“莫教踏碎瓊瑤”一句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瓊瑤,本是美玉,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輝,有如晶瑩剔透的珠玉。此句傳神地寫出水月之靜美。D.“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一句用“解鞍欹枕”這個特寫鏡頭表現(xiàn)出詞人的隨意豁達,而“杜鵑春曉”寫出空山春晨的喧鬧和生機?!癊.本詞寫作者愛惜一溪風月,不讓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曉,描寫了一個醉心自然、隨性灑脫、樂觀豁達的詩人形象。

【答案】CD【解析】C、D(C是借喻,不是借代。D“喧鬧和生機”不對,應(yīng)為“表現(xiàn)了空山春晨的萬籟俱寂”。)【譯文】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天空中有幾絲淡淡的云彩。馬兒氣宇軒昂,我卻不勝酒力。在河邊下馬,未來得及解下馬鞍,就想要在芳草中醉眠。多么可愛的清風明月啊,千萬不敢叫馬踏碎了水中的月影。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第二天在杜鵑鳥的叫聲中清醒。

5.(考查意境)

寓驛舍①[宋]陸游閑坊古驛掩朱扉,又憩空堂綻客衣。九萬里中鯤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繞庭數(shù)竹饒新筍,解帶量松長舊圍。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注]①驛舍:此處指成都的一家作者經(jīng)常入住的旅館。作者題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館于是。”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首聯(lián)中詩人用“閑坊”“古驛”“空堂”,對“驛舍”進行描寫,營造了一種恬淡幽靜的氣氛。B.頷聯(lián)用鯤化鵬和丁令威化鶴的故事,指出自己重來舊地,既表明詩人舊地重來,又蘊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嘆。C.頸聯(lián)中“數(shù)竹”“量松”指出了歲月如流,時光飛逝,間接抒發(fā)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D.尾聯(lián)回應(yīng)首句,寫壁間題詩舊跡,以“暗塵殘墨”回應(yīng)“閑坊古驛”,使得全詩感情沉郁而強烈。

【答案】A【解析】A.“恬淡幽靜”錯,首聯(lián)營造了荒涼幽寂的氣氛。意境分析錯誤?!咀g文】街坊上一所年代久遠的驛舍緊閉著紅色的大門,穿著縫補衣裳的遠行者再次走進這家驛站。行走九萬里,鯤也會變成鵬,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舊地,大有一種物是人非之感。環(huán)繞庭院的竹子又長出了新筍,解下腰帶去量旅館庭院中的松樹,發(fā)覺它比過去又長粗了。只有墻壁上的詩句仍然還在,只是蛛網(wǎng)塵封,灰塵和墨跡。

6.(考查內(nèi)容理解)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宋·楊萬里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去歲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禱汗交流。此生未用慍三已①,一飽便應(yīng)哦四休②?;ㄍ饩G畦深沒鶴,來看莫惜下邳侯③。①三已:三度或多次罷官。《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②四休,黃庭堅《四休居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雹巯纶睿罕局秆プ?。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夏至時節(ji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作者喜出望外,于是不禁展望起秋天時候一片豐收的美麗景象。B.

頒聯(lián)描寫久旱無雨、禾苗半枯、暑熱難耐的情景,意在村托夏雨之及時難得,暗扣了題中“喜”字。C.

詩人欣喜于甘霖過后繁花盛開、綠意盎然、白鶴繞飛的聚象,隱隱流露出自己恬淡寧靜的隱逸情懷。D.

全詩基本上未直接寫雨,而是通過側(cè)面描寫加以烘托,卻能讓人感受到雨潤萬物、滌蕩煩憂的價值。

【答案】A【解析】A項“于是不禁展望起秋天時候一片豐收的美麗景象”錯誤?!胞溣铩敝耕溩蛹磳⒊墒欤钦f遇到甘霖,大地煥發(fā)生機,重現(xiàn)了梅黃麥秋的景象?!咀g文】夏至時節(ji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作者喜出望外,大地煥發(fā)生機,重現(xiàn)了梅黃麥秋的景象。從去年到現(xiàn)在久旱無雨、禾苗半枯、暑熱難耐,我們遍地禱告,大汗淋漓。對于多次罷官,我從未感到懊惱,粗茶淡飯已非常滿足。甘霖過后繁花盛開、綠意盎然、白鶴繞飛,這種景象哪里是做官時能感受到的??!

7.

(考查內(nèi)容理解)

有美堂①暴雨蘇軾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②?!沧ⅰ尝儆忻捞?在杭州吳山上。②鮫室:傳說中人魚的宮室。瓊瑰:本指玉,在這里形容海水。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腳底一聲雷”和“頑云撥不開”既寫出了雨中的景象,又凸顯了有美堂的環(huán)境特點。B.頷聯(lián)用動同連綴意象,摹寫風雨在空間的縱橫之狀,給予讀者強烈的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C.頸聯(lián)連用兩個比喻,分別訴諸視覺與聽覺形象:前句寫江水的高漲,后句寫雨聲的響亮。D.詩歌以雄奇的筆調(diào)描寫詩人于有美堂所見:驟至之雨由遠面近、橫跨大江。

【答案】A【解析】A項寫出了雨中的景象錯誤。應(yīng)是雨前的景象。【譯文】在撥不開的濃云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云中鉆出來了,預示暴雨即將來臨。而隨風而至的雨卻已從東飛來。雨勢之來,竟如金杯中斟滿的酒高出了杯面;雨聲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趕著打擊,充滿敲鏗之聲。這一場暴雨也許是老天爺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來,好寫出許多氣勢如翻江倒海的詩篇,所以特地將雨灑在他的臉上吧。

8.(考查情感分析)

送蔣穎叔帥熙河①二首

秦觀天馬蒲萄②隔玉門,漢廷誰更勇如尊③。行臺④曉日屯千騎,祖道春風屬一樽。莫許留犁⑤輕結(jié)好,便令甌脫⑥復游魂。要須盡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注】①熙河:路名,宋代時治所在熙州(金甘肅臨洮),曾被吐蕃等政權(quán)控制,后收復。②天馬:古西域大宛馬。葡萄:駿馬名。③尊:指漢代勇士王尊。④行臺:大臣出征所駐之處。⑤留犁:古時匈奴人使用的飯匙。⑥甌脫:邊界屯守之處,泛指邊界。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以“天馬”“蒲萄”等具有西域色彩的意象,將思緒帶到遙遠的邊地。B.第三句中“屯千騎”寫出行臺軍隊的威風,“曉日”為畫面增添了明亮色彩。C.第四句主要描寫送別的場景,用“祖道”點明送別,用杯酒以壯行色。D.這首詩雖有依依惜別的傷感基調(diào),但整體上是慷慨激昂、令人振奮的。

【答案】D【解析】D項“依依惜別的傷感基調(diào)”錯誤,全詩提及送別的只有“祖道春風屬一樽”一句。但并未流露出傷感之情?!咀g文】天馬和蒲萄遠隔在玉門關(guān)之外,漢廷中沒有人能像王尊一樣勇猛,宋廷中也沒有人像你一樣英勇。天剛亮,行臺就屯聚了上千的騎兵;出行前,祭祀路神并為你餞行,在春風中邀你飲酒一杯。不要輕易答應(yīng)匈奴人與他們結(jié)盟交好,以至于讓邊地再生飄蕩無定所的幽魂。你必定會全部攻下熙河這塊失地,到那時我在梁州等你一起在上元節(jié)打鼓游玩。

強化練習1.

示長安君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yīng)見雁南征?!咀ⅰ块L安君為詩人大妹,因封長安縣君,故稱。時詩人將使遼,行前以此詩贈妹。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年輕時就看重離別,年老了,即使相逢也會引起心中的傷悲。

B“三年”“萬里”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表明兄妹分別易而會面難。C.此詩抒寫了兄妹之深情,表達了詩人對妹妹長安君的擔憂不舍之情。D.全詩未用一個典故,以家庭生活細節(jié)人詩,語言傳神,質(zhì)樸自然。

2.

簡吳郎司法①

杜甫

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騎安置瀼西頭。

古堂本買籍疏豁,借汝遷居停宴游。

云石熒熒高葉曙,風江颯颯亂帆秋。

卻為姻婭②過逢地,許坐曾軒數(shù)散愁。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7年,杜甫寓居夔州之時。②姻婭:泛指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以詩代信,從客人來處寫起,敘吳郎借居瀼西古堂前后之事,寫得至為親切。

B.頷聯(lián)的上下兩句交代詩人購買瀼西古堂的初衷:既因其開闊敞亮,又因可設(shè)宴交友。

C.頸聯(lián)描寫秋天的晨景,由“風江”“亂帆”“颯颯”,可見清冷、肅殺的秋氣之重。

D.全詩情感深切低沉,意境渾厚開闊,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杜甫詩“沉郁頓挫”的風格。D.“意境渾厚開闊”錯誤,“云石熒熒高葉曙,風江颯颯亂帆秋”兩句是古堂的外景,寫秋天清冷、肅殺的晨景;其它內(nèi)容主要為敘事。

3.

題胡逸老致虛庵黃庭堅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常作災。能與貧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污靈臺。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兩句劈空而來,采用鮮明的對比的方式先發(fā)議論,奪人眼球,發(fā)人深思。B.頷聯(lián)承接上聯(lián),詩人既贊頌了胡逸老的高貴品格,又借典故表達了美好祝愿。C.頸聯(lián)一個“出”字,化動為靜,手法巧妙,與“兩山排闥送青來”有異曲同工之妙。D.尾聯(lián)總收全詩,以閑逸之心觀山觀水,山水之氣自能滌蕩心靈,使人靈魂澄清無滓。

4.

鵲橋仙·贈鷺鷥

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