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11491_WPSOffice_Level1摘要 19098_WPSOffice_Level1Abstract 23186_WPSOffice_Level1前言 329555_WPSOffice_Level1第一章書生形象分析 49098_WPSOffice_Level2第一節(jié)性情癡狂、有勇有謀的書生形象 43186_WPSOffice_Level2第二節(jié)厭舊喜新、背信棄義的書生形象 529555_WPSOffice_Level2第三節(jié)死魂靈求仕——“鬼書生”形象 1974_WPSOffice_Level1第二章書生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 71974_WPSOffice_Level2第一節(jié)科舉制度下的文人心理26328_WPSOffice_Level2第二節(jié)科舉至上觀念在《聊齋志異》中的展現(xiàn) 812788_WPSOffice_Level2第三節(jié)蒲松齡自身經(jīng)歷的投射 99165_WPSOffice_Level1第三章書生解脫之道 1117752_WPSOffice_Level2第一節(jié)歸隱山林的書生出路 1122709_WPSOffice_Level2第二節(jié)棄儒從商的書生出路 1126328_WPSOffice_Level1結(jié)語 1312788_WPSOffice_Level1參考文獻 1417752_WPSOffice_Level1致謝 15摘要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刻畫了許多性格各異、姿態(tài)鮮明的書生形象,建造了一個宏大的典型人物形象寶庫。他們有的性情癡狂、有勇有謀、不畏強暴;也有的背信棄義、喜新厭舊;還有的沉迷于科舉考試,至死不悟。這些書生形象具有豐富且廣泛的文化內(nèi)涵和文學價值,通過對這些書生形象內(nèi)涵、特點及出路的研究分析,了解到書生形象作為一個群體,是作者人生經(jīng)歷和思想情感的縮影和投射,抒發(fā)了蒲松齡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和腐朽科舉制度的批判。關鍵詞:《聊齋志異》;科舉制;書生形象;AbstractInTheStrangeTalesofLiaoZhaiZhiYi,PuSonglingdepictsmanyscholarswithdifferentcharactersandbrightpostures,buildingavasttreasurehouseoftypicalcharacterimages.Someofthemhasanatureofcraziness,braveandresourceful,andnotfearofviolence;Somealsoshowbetrayal,choosingthenewandabandoningtheold;SomeareindulgedinImperialExamination,notgivingupuntildeath.Thesekindsofscholarscarryrichandextensiveculturalconnotationandliteraryvalue.Throughtheresearchandanalysisoftheimag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andthefutureofthesesscholars,itcanberealizedthatthescholarimage,asasocialgroup,isthemicrocosmandreflectionofauthor’slifeexperience,thoughtandemotion,whichfurtherexpresseshisdissatisfactionwiththedarksocietyandcriticismofthecorrupt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Keywords:LiaoZhaiZhiYi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imageofscholars前言清代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堪稱中國民間百姓家弦戶誦、婦孺皆知的經(jīng)典之作?!读凝S志異》的題材大多來自鄉(xiāng)野傳說和民間軼聞,內(nèi)容涉獵廣泛且光怪陸離,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潛在地體現(xiàn)了蒲松齡生存時代的社會現(xiàn)象,寄予了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故事多以想象的方式刻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寓意深遠而又通俗易懂,給人們以啟示教育意義。魯迅:“清蒲松齡作《聊齋志異》,亦頗學唐人傳奇文字,而立意則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時鮮見古書,故讀者詫為新穎,盛行于時,至今不絕?!盵[][]孫呂熙.魯迅論《聊齋志異》[A].蒲松齡研究集刊[c].濟南:齊魯書社.1982,第9頁蒲松齡以其雄健的筆力,獨到的眼光,形象生動的刻畫了當時的眾生百態(tài),建造了一個宏大的典型人物形象寶庫。《聊齋志異》一書陳列了眾多形象,拋去花狐鬼魅這些老生常談的經(jīng)典角色,其中書生形象以其群體的獨特性和豐富的內(nèi)涵性,成為令人矚目的存在,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索和挖掘。經(jīng)統(tǒng)計,《聊齋志異》中描寫書生形象的故事大概有340篇,占了全書相當大的比重。這些書生形象典型、個性獨特鮮明:他們或性情癡狂、情義并重,為了友情、愛情甘愿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亦無怨無悔;或見異思遷、忘恩負義,令人不齒唾棄;或自甘墮落,在社會底層掙扎打滾;或沉迷科舉,輾轉(zhuǎn)流連于科場,為一紙功名耗費終身。每一個書生形象都躍然紙上、生動寫實,且具有重要獨特的社會意義。他們不僅蘊含著歷史文化層面的大內(nèi)涵,也寄予了作者個人層面的獨特內(nèi)涵。書生形象的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蒲松齡對黑暗社會現(xiàn)實和腐朽科舉制度的清醒認知的基礎上,表達了他對科舉考試摧殘人才、壓抑人性的強烈批判和對無力改變現(xiàn)狀的憤懣之情。第一章書生形象分析作品的靈魂在于對人物細致的刻畫,一部上乘的文學作品需要塑造神態(tài)各異、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聊齋志異》中書生形象就是一道不能被忽視的風景線,也是小說中值得細細品味和探究的部分。第一節(jié)性情癡狂、有勇有謀的書生形象《聊齋志異》一書刻畫了這么一類書生,他們性格癡狂,對待癡迷的事物秉持著孜孜不倦的追求態(tài)度。如《書癡》中郎玉柱,是個藏書人家的后代,對書極其癡迷,盡管家里生活十分困苦,三餐不濟,無以果腹,但惟有父親的藏書,一卷都不忍心丟棄。父親健在的時候,曾把《勸學篇》粘在郎玉柱位子右邊,他不但每日誦讀還用白紗遮蓋住,以免墨跡磨滅;他還十分崇奉“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蒲松齡.聊齋志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第34頁有勇有謀,重情重義,敢于反抗是這類書生的又一特征。他們對待別人的恩惠,往往心存感念,等待機會加倍報答;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堅決與惡勢力做頑強斗爭,如書中名篇《席方平》講述的是席方平為自己的父親沉冤昭雪的故事,刻畫了一個不屈不撓,不畏艱難困苦,不向封建惡勢力低頭,決然奮斗的偉大書生形象?!断狡健芬晃恼鎸嵎从沉水敃r的社會現(xiàn)狀及其弊端,深刻揭露了統(tǒng)治當局的腐敗黑暗,不僅代表著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更是被壓迫者、弱勢力群體向封建統(tǒng)治者所代表的黑暗勢力的奮起反抗。又如《向杲》一篇講述了向杲為兄報仇的故事:向杲的哥哥向晟與妓女波斯真心相愛,情投意合,而莊公子也看上了波斯,因內(nèi)心嫉恨安排隨從將向晟毒打致死。向杲不勝悲痛憤慨,寫了狀紙去衙門討說法,不料莊公子買通了官府,使得他有冤無處伸訴。在他近乎絕望的時候,巧遇道士相贈道袍,他變成大老虎咬死了莊公子,最終大仇得報。文中的向杲是強者,并非孬種,他不畏強暴,堅守正義,靠著自己的力量為哥哥報仇雪恨。人們向往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在當時社會中對正義的訴求又無從實現(xiàn),只能通過美好的愿景來寄托。第二節(jié)厭舊喜新、背信棄義的書生形象《聊齋志異》中還有一部分厭舊喜新、見異思遷的書生。這類書生做盡惡事、喪盡天良,也因此嘗到了嚴重的惡果。在故事《丑狐》中,穆生起初家境十分貧苦,在丑狐的幫助下,穆生家的房屋才變得整潔華美,全家人衣著也都里外一新,后來漸漸成了富裕人家。可是,隨著穆生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丑狐漸漸減少了對其的饋贈,穆生卻因此嫌惡起丑狐,于是聘請了道士驅(qū)趕丑狐。丑狐得知了事情的經(jīng)過,就施展法術奪去了穆生的兩個腳趾,同時將之前送給穆生的所有財物全部收回。穆生的以怨報德、翻臉無情不僅使自己回到了一窮二白的境地,而且還痛失了自己的腳趾,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書中這一類文人形象往往貪圖金錢美色,見異思遷,多數(shù)也是蒲松齡所深惡痛絕的。又如《韋公子》一篇中,韋公子出身名門大家,官居知州,名利雙收、家財萬貫。但是他生性風流放蕩,不僅摧殘了家里面容姣好的丫鬟、仆婦,到處尋花問柳,還立下一個病態(tài)的壯志:“載金數(shù)千,盡覽天下名妓”。他為此犯下了很多大錯,也陷入了尷極甚至悲慘的人生困境。韋公子是一個心狠手辣,自私自利的人,在他獲悉沈韋娘是自己親生女兒時,害怕事情暴露,竟要毒死沈韋娘。當然,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韋公子犯下了如此罪過,此后他家里的大小老婆,竟無一人誕下子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最后,他在無法排解的悔恨中,得了癲狂病。蒲松齡嚴厲批判了這類書生,他說韋公子是行同狗彘的衣冠禽獸?!栋⑾肌分v的是景星拋棄糟糠之妻追求新歡,最終遭到痛斥,孤身一人的故事。景星本來已有夫人,卻又對阿霞情絲纏繞,厭惡了糟糠之妻后,便將其休棄,轉(zhuǎn)而追求阿霞。阿霞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對景星的所作所為十分恨惡,于是也離開了景星。當景星說她負約時,阿霞對景星喜新厭舊,拋棄糟糠之妻的行為作了痛斥,表明她追求的是有情有義的人,而不是背信棄義的負心漢。第三節(jié)死魂靈求仕—“鬼書生”形象《聊齋志異》里的“鬼書生”們是書中一個獨特而矚目的群體,相比眾多著名花鬼狐妖、害人惡鬼,卻鮮少被人提及。確實,很多篇目中的“鬼書生”只是作為配角出現(xiàn),而不是篇中的主人公,但他們卻是蒲松齡傾注無數(shù)心血打造的,揭露諷刺科舉制度弊病的一把利劍。這里所講的鬼書生們在相應的故事中大多是普通書生,家境貧寒,人生軌跡大體歸為拜師,求學,教書,最后都免不了參加科舉考試[[]柴國珍.論《聊齋志異》中的鬼書生形象[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4)]。他們出身雖低卻勤奮上進,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作為畢生追求,乃至身死成鬼,也抱有執(zhí)念,表現(xiàn)出強烈的科舉仕途情結(jié)。著作中的“鬼書生”形象共有7人,他們盡管生活窘迫,卻一如那個時代所有知識分子一樣視參加科考為金科玉律,為考取功名不惜散盡家財、奉獻終身。葉生才華橫溢,久負盛名,而家境清貧,生活用度還要靠別人資助救濟。他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科舉考試上,無奈名落孫山,憂憤而死卻不自知,還憑借自己的學問幫助好友的兒子考取了功名;而褚生本就是鬼,他出身貧寒,在讀書的同時要靠打工掙錢交學費,對功名無比癡迷的他在投胎做了恩師呂先生的兒子后,仍關心自己是否科舉考試高中;俞恂九門庭冷落,若不是有俞慎的幫助,也無以為生。于去惡也是一個對考取功名非常癡迷的典型形象,盡管他對科舉制度的危害有著清醒的認知,卻依然將科考看作頭等大事。他生前科舉道路坎坷,死后非但沒有解脫,又陷入了陰間科舉桎梏。諸生等七位鬼書生對科舉考試銘心鏤骨,至死不渝的癡迷,充分體現(xiàn)了封建知識分子深入骨髓的“科舉情結(jié)”。他們都是才華橫溢、文采斐然的有識之士,可是卻屢試不第,縱是身死,作為鬼魂的他們也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作者通過描寫這七位鬼書生的悲慘遭遇,勾勒了全體讀書人的生活現(xiàn)狀和悲劇命運[]柴國珍.論《聊齋志異》中的鬼書生形象[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4)第二章書生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聊齋志異》中的書生形象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文學價值,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對科舉制度的揭露和反思,也是作者自身經(jīng)歷的折射。第一節(jié)科舉制度下的文人心理
我國科舉考試制度在隋朝初步建立,唐朝時逐步形成并趨于完善,一直延續(xù)到清朝末期,共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對打破貴族階級政治壟斷,招納寒門才子,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鞏固專制統(tǒng)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舉考試種目繁多,層次分明,自下而上,從平民到狀元,須經(jīng)過一系列考試過程。科舉取仕作為封建時代的選官制度,相比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來說,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有益于人才積極流動以及相對的公平性等優(yōu)點,最終形成了封建王朝的官僚體系。孫中山先生這樣評價科舉考試:“中國自世卿貴族門閥薦舉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明清尤峻法執(zhí)行,無論試詩賦、策論、八股文,人才輩出;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制度則昭著日月。朝為平民,一試得第,暮登臺省;世家貴族秘不能得,平民一舉而得之。謂非民主國之人民極端平等政治,不可得也!”[[]田澍.科舉的利弊及清朝廢除科舉的教訓[J]西北師大學報.2005][]田澍.科舉的利弊及清朝廢除科舉的教訓[J]西北師大學報.2005科舉制度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選拔人才的機制,以此來擴充中央及地方的官僚隊伍,以緩和社會矛盾,用唐太宗的話來說就是“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婆e取士本質(zhì)上來說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者政權,為了保證思想的正統(tǒng)性和審閱的便捷性,控制考試內(nèi)容以及形式就顯得至關重要,由此就衍生出了明清時期的八股文。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故愚以為八股之害,等于焚書?!卑斯晌牡拿}都出自于《四書》、《五經(jīng)》,考生必須模仿古人語氣“代立圣人之言”,就內(nèi)容而言便于禁錮文人的思想;此外八股文有相對固定的格式,考官只要看考生的八股文的每股是否符合音韻要求就能很快的給出評閱結(jié)果,就形式而言便于“防止作弊”并“易于考官評審”。八股文只是有利于公正選才的考試文體,它本身并沒有什么學術、思想方面的價值,精通和恪守程朱理學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婆e制度如枯木朽株,其片面狹隘的內(nèi)容與僵化單一的形式越來越成為人們批判的對象。在科舉考試大行其道的一千三百年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在整體的心態(tài)上都奉行科舉至上的原則。讀書、應試和做官幾乎成了所有古代知識分子規(guī)劃人生的金科玉律,科舉考試幾乎成為寒門學子實現(xiàn)自身才能,施展政治抱負的唯一途徑??婆e考試“以時文取士,內(nèi)而卿相,外而疆臣。非由科舉進身,別無策名筮仕之道……流毒數(shù)百載,即有豪杰非常之士,智慧過人,材力出眾。亦以舍科第一途不能博取人間富若貴”[[]楊齊福.科舉制度與清末社會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9):61-67.[]楊齊福.科舉制度與清末社會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9):61-6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第35頁《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可謂是是深受科舉毒害的文人典型,他整日沉迷于科舉考試,從二十歲開始參加科舉,接連考了二十余次都沒有成功,依舊是個童生。家里因為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已經(jīng)窮的揭不開鍋了,然而他借錢也要去參加科考。直到范進五十四歲的時候,終于中了舉人。他中舉前潦倒落魄,決定借錢考試時,岳父胡屠戶痛斥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倍信e后,鄰里鄉(xiāng)親皆來祝賀,岳父胡屠戶也換了一副嘴臉變得唯唯諾諾、巴結(jié)討好起來。在聽到中舉的消息時,范進起初還不敢相信,繼而拍手大笑:“嘻!好!我中了!”歡喜得發(fā)了瘋,直到挨了胡屠戶一巴掌才清醒過來。范進中舉的辛辣描寫,可以說是《儒林外史》的一個縮影,更是中國古代讀書人身心受到壓抑和扭曲,飽受科舉制度戕害的真實寫照。
第二節(jié)科舉至上觀念在《聊齋志異》中的展現(xiàn)
“科舉至上”的文人心態(tài)在蒲松齡筆下的書生身上展露無遺,他們無論是在活在陽世還是身死陰間都不忘對于科舉考試一朝及第,揚名立萬的執(zhí)著追求。他們始終堅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科舉情懷,為了改寫自己的命運,實現(xiàn)畢生的愿望,前仆后繼地在科舉的泥沼中掙扎。蒲松齡在《王子安》篇對秀才科舉進行了極其精彩的概括:“秀才入闈,有七似焉”“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籠之病鳥”、“似被縶之猱”、“似餌毒之蠅”、“似破卵之鳩”[[]盛偉.蒲松齡全集[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第79頁]。用“七似”將考生癡迷科舉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同篇寫王子安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就是榜上無名,某次快要放榜時,他喝的爛醉如泥,夢中自己高中,且青云直上。多次大呼給報子打賞,又想榮歸鄉(xiāng)里,因長班很長時間都沒有到,就氣的[]盛偉.蒲松齡全集[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第79頁蒲松齡相信他做個進士綽綽有余,唯獨缺少的就是舉人這個環(huán)節(jié),不知為何,他始終通不過舉人考試。當其長孫蒲立德以道試第一名考上秀才時,蒲松齡作《喜立德采芹》詩加以勉勵,其中一句“無似乃祖空白頭,一經(jīng)終老良足羞”,表達了這個老人一生執(zhí)著科舉,卻求而不得的遺憾。蒲松齡在科舉路上拼搏幾十年,奮斗了幾十年,終于明白:“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于圣明。”所以,蒲松齡故事中的書生對科舉考試無比熱衷也不足為奇。第三節(jié)蒲松齡自身經(jīng)歷的投射蒲松齡在自述中說道“集腋為裘,妄續(xù)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矣!”[[]馬瑞芳.談孤說鬼第一書——《跟馬瑞芳讀聊齋》[M].北京:中華書局.2006,第2頁]作者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是形成《聊齋志異》書生形象的來源,而他在寫作中所投入的真情實感則是尤為觸動人心的所在。在《聊齋志異》形形色色,飽受科舉之苦的書生形象中,處處可見蒲松齡的身影。蒲松齡自幼家境清貧,卻十分聰慧好學,少有才名。十九歲時因成績優(yōu)異補博士弟子生員,他的文章得學使施閏章青眼有加,自此才名遠播,意氣風發(fā)。但遺憾的是他之后的仕途之路卻始終坎坷困頓,停滯不前。蒲松齡屢敗屢戰(zhàn),一直考到六十多歲,終無所成,才不得不放棄了仕途幻想。少年得志,中年科舉之路坎坷,老年失意頹廢,無以為生,正是作家和筆下書生的真實寫照。蒲松齡一生郁郁不得志,基于自身的命運遭遇以及對科舉制毒害的深刻理解,一群具有感染力的書生形象應運[]馬瑞芳.談孤說鬼第一書——《跟馬瑞芳讀聊齋》[M].北京:中華書局.2006,第2頁如《青鳳》中的耿去病是家道中落的故家子弟,《嬌娜》中的孔生,才華橫溢,精通詩詞歌賦。在他潦倒淪落之時,也曾有和作者一樣為朋友擔任作幕賓及在大戶人家教書授徒的經(jīng)歷。再說《辛十四娘》中的馮生、《嬰寧》中的王子服,這些人大抵貧困潦倒,很多人有的漂泊異鄉(xiāng),有的寄居寺廟,有的暫住他人瓦舍,他們與作者同病相憐,一樣的的清冷孤寂?!度~生》篇中葉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畫像,葉生文采斐然,卻時運不濟,這既是葉生的故事,也是蒲松齡的真實遭遇。葉生因丁乘鶴的稱贊拔得頭籌,蒲松齡少時受施閏章的賞識一舉成名;葉生放榜后名落孫山,蒲松齡未嘗不是鎩羽敗北。當然,蒲松齡正如他筆下的于去惡一樣,明知科舉考試黑暗不公,考官有眼無珠,卻依舊擺脫不了功名的誘惑和束縛,考了一場又一場,由生到死,生生世世。因此,《聊齋志異》寫的不僅是書生的悲劇,也是作者蒲松齡的悲劇,更是一個封建時代所有讀書人的悲劇。作者所勾勒的這類受壓抑、埋沒的書生形象也不只是從作家個人的不遇憤懣的自述,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代表那個時代的書生向黑暗社會和腐朽科舉發(fā)出的怒喊。第三章書生解脫之道延續(xù)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破除了貴族階級壟斷政治的局面,為寒門學子提供了步入上層社會,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在歷史上無疑有過進步作用。但自明清以來,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僅限于《四書》、《五經(jīng)》,內(nèi)容偏狹、形式僵化,采用古板的“八股取士”,漸漸失去了其積極作用,淪為迫害知識分子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罪魁禍首。蒲松齡不僅對此進行了深刻全面的揭露和批判,同時也在書中為讀書人指明了出路。第一節(jié)歸隱山林的書生出路歸隱山林是蒲松林為讀書人指出的一條出路。書中涉及書生歸隱的篇目主要有《賈奉雉》、《白于玉》、《素秋》幾篇?!栋子谟瘛菲v的是書生吳筠少年得志最終歸隱的故事。吳筠在年少時頗有才名,當?shù)馗鹛泛芸春盟⒃S諾說吳生要是能積極奮發(fā),考取功名,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吳筠得知后,更加用功讀書,無奈第一次科考就落了榜,他仍未放棄,刻苦更甚從前。有一天,一個名叫白于玉的秀才來拜訪吳生,兩人相談甚歡。后來,白生領著吳筠在天上游玩了一遭,回來后他對人間心灰意冷,什么求取功名,嬌妻美妾的心思全沒有了。從此,他便看破紅塵,游歷名山大川,潛心修道,一心追求得道成仙?!顿Z奉雉》中的賈奉雉,潛心鉆研學問,卻屢試不第。偶遇郎秀才的幫忙,他竟然考了第一名。畢生心愿終于實現(xiàn),賈奉雉卻悶悶不樂,認為自己是憑借拙劣的文章才贏取了功名,羞愧難當,于是高中第二天就跟隨郎秀才歸隱山林。大師為了考驗賈奉雉是否斷除雜念,一心向道,于是布下幻象。賈奉雉果然紅塵未盡,只得被大師趕下山去。他回到塵世后,腦子更加清晰好用,重操舊業(yè),再次參加科考,青云直上,官運亨通。多年后,賈奉雉終于看破這凡塵俗事,想到這十幾年的榮華富貴,還不如一場夢時間長,誘人的官場不過是地獄的境界。于是,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歸隱之路。第二節(jié)棄儒從商的書生出路書中的《雷曹》、《羅剎海市》、《白秋練》等篇描寫的皆是棄儒從商的書生典型。他們盡管身在賈行但初心不改,仍懷有儒者本色。他們在經(jīng)商的同時,也不忘操書弄琴,吟詩作對,行商和讀書不可分割,水乳交融?!栋浊锞殹分械哪缴埠米x書,但無奈父命難違,只得棄儒從商,但是人生道路的改變并不能使他拋下對讀書吟詩的喜愛,于是每每泛舟湖上,總是手不釋卷,吟詩作誦。魚精白秋練聽到了慕生的吟誦,由此心生愛慕,慕生也視白秋練為紅顏知己。兩位興趣相投的有情人最終走到一起。蒲松齡筆下的儒商不但平日里舞文弄墨,文質(zhì)彬彬,更是仗義疏財,品格崇高的君子。他們致富后非但沒有染上銅臭味,而是輕財重義,矜貧救厄,真真體現(xiàn)了“達則兼濟天下”的儒者風范。在《雷曹》篇中,樂云鶴與夏子平在讀書求學時相識并成為莫逆之交,在夏平子死后,樂云鶴不但親自為其操辦后事,并且還十分照顧夏平子的家人,對他們多加撫恤。在棄儒從商,家境殷實后,他更加窮力盡心,熱心招待素昧平生的雷曹,使雷曹深感三年來,都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nèi)貿(mào)英文合同范例
- 2025年玉樹貨車上崗證理論模擬考試題庫
- 中信銀行抵押合同范本
- 代為追償服務合同范本
- 綿陽水下安裝拆除施工方案
- 倉庫保管合同范本
- 修路建房合同范本
- 書籍稿件出版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宅基地分割合同范本
- 勘查委托合同范本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單元知識要點
- 呼吸系統(tǒng)疾病與麻醉(薛張剛)
- WOMAC骨性關節(jié)炎指數(shù)評分表
- 年處理量48萬噸重整裝置芳烴精餾的工藝設計-二甲苯塔
- CRPS電源設計向?qū)?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16防沖工題庫題庫(238道)
- SH/T 1627.1-1996工業(yè)用乙腈
- GB/T 5534-2008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zhì)量檢驗規(guī)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滌劑試驗方法總砷的測定
- GB/T 20057-2012滾動軸承圓柱滾子軸承平擋圈和套圈無擋邊端倒角尺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