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與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文藝發(fā)展歷程 第21講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鞏固練-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1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與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文藝發(fā)展歷程 第21講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鞏固練-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2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與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文藝發(fā)展歷程 第21講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鞏固練-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3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與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文藝發(fā)展歷程 第21講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鞏固練-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4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與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文藝發(fā)展歷程 第21講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鞏固練-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講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鞏固練編者選題表考點角度題號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中心轉移的背景1人文主義者對封建特權的抨擊2文藝復興借助宗教形式表現(xiàn)人文精神3文藝復興歌頌自然與人性4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強調宗教秩序從屬于世俗秩序5馬丁·路德堅定信仰的引導6宗教改革加劇宗教信仰狂熱7宗教改革者與封建王權暫時結盟8啟蒙運動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9啟蒙思想政治民主化和經(jīng)濟自由化主張的聯(lián)系10啟蒙思想家們構建起了系統(tǒng)的民主思想體系11啟蒙運動的影響12綜合13、14一、選擇題1.(2017·河北邯鄲聯(lián)考)“大約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開始衰落。衰落的一個原因是1494年法國的入侵,引發(fā)了數(shù)十年后歐洲各列強卷入的戰(zhàn)爭……從長遠看,更基本的因素是達·伽馬在印度加爾各答港的登陸使意大利遭受打擊?!睂Υ私庾x最全面準確的是()A.戰(zhàn)爭是文藝復興衰落的原因之一B.16世紀中期文藝復興開始衰落C.文化的興衰伴隨著經(jīng)濟的強弱D.新航路的開辟導致文藝復興衰落解析:C據(jù)所學知識,十四五世紀文藝復興最早從意大利產生,主要原因是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1497年,達·伽馬開辟從歐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業(yè)地位逐漸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西歐國家所代替,導致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開始衰落,故C項正確;A、B、D三項都沒有全面反映出題干材料信息的內涵。2.(2017·河南鄭州開學考試)薄伽丘認為,即便是馬夫同國王相比也毫不遜色?!妒照劇分幸灿胁簧俟适聰⑹隽撕芏喑錾砦①v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戰(zhàn)勝封建主和貴族。這些都反映出()A.封建貴族壓制個人的奮斗B.人文主義者鼓動推翻君主制C.薄伽丘思想充滿理性色彩D.人文主義者對封建特權不滿解析:D《十日談》歌頌現(xiàn)實生活,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提倡生而平等,反對封建等級觀念。材料體現(xiàn)的主要是身份低微的人戰(zhàn)勝封建主和貴族,這反映出對封建特權的不滿,D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封建貴族壓制個人奮斗,A項錯誤;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不主張推翻君主制,B項錯誤;理性色彩是啟蒙運動時期思想家的特點,C項錯誤。3.有學者認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中間,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觀,相對來說是很少見的,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這表明文藝復興時期()A.世俗清醒的世界觀并未出現(xiàn)B.亟待改變傳統(tǒng)的基督教信仰C.用宗教的形式表現(xiàn)人文精神D.以神圣主義作為文藝的核心解析:C文藝復興實質上是反對封建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主張人性,反對神性,肯定人的價值,核心是人文主義,世俗清醒的世界觀已經(jīng)出現(xiàn),故A項錯誤;文藝復興還停留在反對封建教會的腐朽上,并未上升到改變宗教信仰的高度,故B項錯誤;根據(jù)題目中“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得出文藝復興是通過宗教題材展現(xiàn)人性的美,借助于宗教形式宣傳人文主義,故C項正確;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是人文主義,故D項錯誤。4.(2017·山東聊城三模)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在以文學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反映時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時,又特別重視繼承和利用在中世紀遭到摧殘的古希臘羅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為反對封建神學的思想武器。這反映出()A.人文主義者反封建的軟弱性B.文藝復興歌頌自然與人性C.古希臘羅馬文化有反專制色彩D.文藝復興摧毀了神學世界觀解析:B據(jù)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歌頌自然與人性,這一點與充滿人性美的古希臘羅馬“世俗文化”是一致的,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xiàn)的是人文主義者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不涉及軟弱性,A項不符合題意;古希臘羅馬文化是維護奴隸主專制統(tǒng)治的,沒有反專制色彩,C項不符合題意;文藝復興后仍然有神學世界觀,文藝復興并未摧毀神學世界觀,D項不符合題意。5.(2017·河北衡水聯(lián)考)馬丁·路德認為:教會分為“不可見的教會”和“可見的教會”,前者存在于天國之中和信仰者的心靈之中,為絕對精神性的、不可見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過是一種屬世的組織,是信仰者學習《圣經(jīng)》的地方,要歸世俗政府來管理。上述主張的主要意圖是()A.將宗教秩序與世俗秩序分離B.使宗教秩序從屬于世俗秩序C.將世俗的權力置于中心地位D.實現(xiàn)個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解析:B不可見的教會存在于天國之中和信仰者的心靈之中,可見的教會是信仰者學習《圣經(jīng)》的地方,要歸世俗政府來管理,強調的是教會不能再控制信仰者和世俗權力,其意圖是要使宗教秩序從屬于世俗秩序,故B項正確。馬丁·路德是主張將宗教秩序置于世俗秩序的管理之下,不是要使二者分離,A項錯誤;“可見的教會”“要歸世俗政府來管理”,體現(xiàn)了將世俗的權力置于中心地位的意圖,但不能全面涵蓋材料含義,C項錯誤;“不可見的教會”“存在于天國之中和信仰者的心靈之中”,表明人們仍然要信仰上帝,只是信仰的方式不同,不屬于個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D項錯誤。6.(2017·山西太原期末)馬丁·路德認為,人若想理解與堅守上帝之道,須首先清除自己愚蠢荒唐的思想,把自己變成“無知的小孩子”。對于《圣經(jīng)》中所述的故事“完全信以為真,毫不懷疑”。馬丁·路德認為理解《圣經(jīng)》的要旨在于()A.堅定信仰的引導 B.像孩子般的天真C.排除教會的解讀 D.承認自己的無知解析:A據(jù)材料可知,要將認知歸于對《圣經(jīng)》最本質的理解,將自己當做毫無思想儲備的孩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馬丁·路德宣揚的“因信稱義”,即依靠對《圣經(jīng)》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故A項正確;像孩子般的天真也是為了排除干擾、堅定信仰,故B項錯誤;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教會的解讀”,故C項錯誤;“承認自己的無知”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7.學者錢乘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改革運動的直接后果并不是社會生活的世俗化。恰恰相反,16、17世紀的歐洲正是由于新教的出現(xiàn)才使得宗教情緒變得更為強烈?!逼湟罁?jù)在于新教()A.排斥世俗生活 B.對人的束縛更嚴苛C.主張信仰自由 D.加劇宗教信仰狂熱解析:D傳統(tǒng)的天主教實行禁欲主義,排斥世俗生活,不是新教,故A項錯誤;新教主體上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追求自由的趨勢,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信仰自由的信息,故C項錯誤;因為新教基本上都主張信仰得救和《圣經(jīng)》是唯一權威,在事實上讓更多的人擺脫了教會權威的干涉,宗教信仰狂熱加劇,故D項正確。8.(2017·河北唐山調研)以支持路德教的諸侯和信徒為一方,以羅馬教廷及其追隨者為另一方,德意志發(fā)生宗教內戰(zhàn)。1555年內戰(zhàn)雙方簽訂和約,路德教成為合法宗教。由此可見,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A.宣揚“因信稱義”,信徒眾多B.符合了資產階級的時代需求C.羅馬教廷軍事實力并不強大D.與封建王權實現(xiàn)了暫時結盟解析:D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內容中主張教隨國定,王權高于教權,符合德國各諸侯國加強王權的需求,故他們大力支持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與羅馬教廷展開了軍事斗爭,故D項正確。A、B、C三項均與材料主旨不符。9.(2017·湖北七市聯(lián)考)“這些哲人受被牛頓證實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很大,他們相信不僅存在著控制物質世界的自然法則,也存在著控制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理性被用來檢驗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傳統(tǒng)?!边@段材料說明啟蒙思想家()A.擺脫了宗教思想的影響 B.受到自然科學的啟示C.揭示出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D.力圖融合自然與社會法則解析:B據(jù)材料“受被牛頓證實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很大……存在著控制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并結合所學可知,啟蒙思想家從自然科學的進步中得到改變人類社會的啟示,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啟蒙思想家擺脫宗教思想的影響,故A項錯誤;揭示出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是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啟蒙思想家,故C項錯誤;材料“不僅存在著控制物質世界的自然法則,也存在著控制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說明自然與社會法則并存,不能體現(xiàn)融合自然與社會法則,故D項錯誤。10.(2017·湖南長沙一模)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他們(啟蒙思想家)在經(jīng)濟領域的口號是自由放任——讓人民做他們愿意做的事,這種對政府干涉的反對,是對通常被稱為重商主義的這種對經(jīng)濟生活全面、嚴格控制的一種反應。”這表明()A.啟蒙運動催生了自由主義思潮B.政治民主化和經(jīng)濟自由化密不可分C.“重商主義”不能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D.經(jīng)濟理論是啟蒙運動的較重要議題解析:B材料“在經(jīng)濟領域的口號是自由放任”說明主張經(jīng)濟自由化,“這種對政府干涉的反對”,說明要求政治民主,材料體現(xiàn)出政治民主化和經(jīng)濟自由化緊密聯(lián)系,故B項符合題意。A項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C項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材料反映不出經(jīng)濟理論在啟蒙運動中的地位,D項錯誤。11.(2017·山東青島月考)從伏爾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盧梭的人民主權到康德的“人非工具”,這些觀點()A.來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踐B.構建了系統(tǒng)的民主思想體系C.沒有解決民主制度的運作問題D.實現(xiàn)了德治和法治的統(tǒng)一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家的主張,這些是新興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過程中產生的,不是來源于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踐,故A項錯誤;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從不同角度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構建了系統(tǒng)的民主思想體系,故B項正確;材料中提出的三權分立、人民主權為資本主義社會提出了基本的運作模式,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未體現(xiàn)出德治的要求,故D項錯誤。12.(2017·山西三地五校聯(lián)考)弗蘭克·薩克雷在他的《世界大歷史》一書中說道:“啟蒙思想,要求我們擯棄上帝啟示和傳統(tǒng)教條,強調理性和自然規(guī)律,并且相信人類有無限發(fā)展的可能?!睋?jù)此可以判斷,啟蒙思想()A.推動了人們觀念的解放 B.與科學革命互相促進C.擯棄了天主教的教義 D.開啟了理性主義之旅解析:A據(jù)材料“啟蒙思想,要求我們擯棄上帝啟示和傳統(tǒng)教條,強調理性和自然規(guī)律,并且相信人類有無限發(fā)展的可能”,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A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互相促進,故B項排除。“擯棄上帝啟示和傳統(tǒng)教條”不等于擯棄了天主教的教義,故C項錯誤。早在啟蒙運動之前的古希臘時期已經(jīng)注重人的理性,故D項排除。二、非選擇題13.(2017·黑龍江哈爾濱質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黃宗羲(1610-1695年),生于浙江寧波地區(qū)一官僚家庭,其父被魏忠賢所害。四年后,黃宗羲進入南京復社,招致阮大鋮的徹骨之恨。黃宗羲最后獲救全賴清軍挺進南京,但不久他即參與抗擊清軍的斗爭??骨宥窢幨『?他歸隱家鄉(xiāng),潛心研究經(jīng)史百家、釋、道及天文、算術、樂律。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待訪錄》(1662年)乃是對明末專制政體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觀念上崇尚自由,他認為君主及其臣子應服務于民,而不是相反。他強烈反清,屢受封官之許,皆推辭不就,1695年終老于家。后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黃宗羲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才重放光芒?!猍法]謝和耐《中國社會史》等材料二伏爾泰(1694-1778年),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1717年,他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獄關押了11個月。1726~1728年,伏爾泰在英國流亡期間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當?shù)氐纳鐣曀?深入研究了英國的唯物主義經(jīng)驗論和牛頓的物理學新成果,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伏爾泰全心投入到火熱的啟蒙運動中。一方面他用化名寫作和印發(fā)了大量小冊子,他出版的作品多達70卷,此外還有1萬多封信。在他的作品中,他用一種風趣、嘲諷甚至是挖苦的語氣批判任何不寬容的制度和壓迫政策,宣揚個人自由。他諷刺的對象也包括法國君主和羅馬天主教會。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輕一代的啟蒙思想家特別是百科全書派的斗爭,《哲學辭典》就是他為《百科全書》所寫的哲學條目的匯編。伏爾泰的不倦斗爭,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fā)展,成為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猍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著《新全球史》等(1)根據(jù)材料一、二分別指出黃宗羲和伏爾泰的思想來源,并概括二人思想成果的共同點。(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人思想產生的社會影響有怎樣的不同。結合二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問,由材料一中“經(jīng)史百家、釋、道及天文、算術、樂律”等信息可知黃宗羲思想來源是以儒、釋、道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材料二中“伏爾泰在英國流亡期間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當?shù)氐纳鐣曀?深入研究了英國的唯物主義經(jīng)驗論和牛頓的物理學新成果”等信息可知伏爾泰思想來源是英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實踐、英國哲學和自然科學新成果;根據(jù)材料一中“對明末專制政體的全面批判”“政治觀念上崇尚自由”“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以及材料二中“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宣揚個人自由”“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fā)展,成為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二者共同點是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崇尚自由,都是啟蒙性的民主思想。第(2)問,結合所學明末清初進步思想的影響和法國啟蒙運動的影響,分別說明二者在社會影響上的不同;結合明末清初的時代特征和18世紀法國的時代背景,分別從政治、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方面說明出現(xiàn)不同影響的原因。答案:(1)來源:黃宗羲:以儒、釋、道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伏爾泰:英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實踐、英國哲學和自然科學新成果。共同點: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崇尚自由,都是啟蒙性的民主思想。(2)不同:①黃宗羲:對封建專制起了沖擊作用。對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一定的影響。但無法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沒有形成改造社會的強大理論力量。②伏爾泰: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fā)展,為法國大革命做了思想動員,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對亞洲革命運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原因:中國:①明清之際,自然經(jīng)濟占據(jù)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尚未形成反封建的經(jīng)濟基礎和階級力量。②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統(tǒng)治者大興文字獄,壓制民主思想和人民的反抗。③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束縛。程朱理學、八股取士禁錮著人們的思想,科學缺少創(chuàng)新。新的學說無法從根本上突破封建傳統(tǒng)學說的羅網(wǎng)。法國:①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fā)展,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強烈要求擺脫封建統(tǒng)治。②文藝復興推動思想解放,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成為反封建的有力武器。14.(2017·河南天一大聯(lián)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全球通史》指出:18世紀初葉,人們主要關心的是制定構成啟蒙運動的社會理論、政治理論和經(jīng)濟理論?!度蛭拿魇贰逢U述啟蒙運動的社會理論稱:理性法則不但可以解釋物理運動,也可以解釋社會運動,知識可以用來完善政策。因此,犯罪學家們認為,殘酷的刑罰并不能制止人們犯罪,而一個正當?shù)纳鐣撏ㄟ^教育的方式改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