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學“郁”的基本含義與外延
摘要:基于中醫(yī)學“郁”的理論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出中醫(yī)學“郁”的理論是在長期同疾病
作斗爭的經(jīng)驗基礎上,結合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逐漸形成和總結出來的,內容包括天地自然之
郁和人體之郁。在人體則具體表現(xiàn)為氣血津液之郁、臟腑之郁、經(jīng)絡之郁等,本文就“郁”
的概念、內涵、外延來簡單介紹中醫(yī)中的郁。
關鍵詞:中醫(yī);郁;病機;病癥
1“郁”的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特征的思維形式,概念研究是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明確概念,就要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因為內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兩個基本邏輯特征。其
中,概念的內涵是反映概念對象的本質屬性,是客觀存在的事物的本質屬性被反映到主觀思
維中的結果。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木質屬性的對象類,即概念的適用范圍。以
下就先對“郁”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闡發(fā)。
1.1“郁”的內涵
“郁”字的本義是“右扶風郁夷也”,即右扶風郡郁夷這個地方,故址在今陜西省?,F(xiàn)
“譽”為“郁”的繁體,但“郁”和“雀”在古代是兩個不同的字?!白u”在古代漢語中有
阻滯、蘊結之義,如《呂氏春秋?盡數(shù)》云,“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譽”?!熬簟弊?/p>
簡化后,借用“郁”來表示。本文所研究的正是“譽”簡化為“郁”而保留“醬”字阻滯、
蘊結之義的那部分內容,它們在古代醫(yī)籍中均寫做“譽”,而本文為了規(guī)范使用簡化字,均
寫做“郁”?!坝?,謂奔迫也”,就其內涵而言,主要與氣機運行失暢有關,即當行者不得行,
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出者不得出,當入者不得入,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是一種
以“結聚而不得發(fā)越”、“抑而不通”為特征的狀態(tài)。此處,結聚為聚集奎滿之義。
“郁”在中醫(yī)學中的概念和范疇也是在逐漸演變和發(fā)展的,從秦漢時期以五運六氣之郁
為主,發(fā)展到唐宋時期以疾病癥狀病機為主,再轉變?yōu)槊饕院笠郧橹局魹橛糇C的主要內容,
其理論內核也經(jīng)歷了多次轉變。在當代中醫(yī)理論中,郁證多被認為是以心情抑郁,情緒不寧,
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此為狹義的
“郁工而本文所論述的郁證是指以氣機升降出入失常為基礎病機的證候,即廣義的“郁”,
既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也不是一個單獨的癥狀。
在古代醫(yī)家的論述中,與“郁”相關的病機或病證,主要還有“滯”、“結”、“閉”三方
面的內容。四者雖有區(qū)分,但在涉及臨床具體問題時常常一并存在或被混淆。因為在臨床上,
病機很難以單一形式存在、所以中醫(yī)學很多相關概念的區(qū)分是沒有嚴格界限的,這是導致以
上問題的主要原因。若不將四者加以區(qū)別,在概念上就會泛化,導致研究內容難以確定,因
此在概念及內涵上對四者加以區(qū)分,是本項研究的前提和條件。具體而言,“郁”指運行不
暢,包含脹滿奎塞之義;“滯”指運行遲滯,遲緩;“結”指結聚不散;“閉”指完全不通,閉
阻隔斷。四者之中,?!坝簟迸c“滯”并稱,“結”與“閉”并稱。本研究尊重原始文獻所
反映的醫(yī)家的理解與認識,以保證“郁”的理論源流原貌。
1.2“郁”的外延
基于中醫(yī)學對天地人之間的氣化認識,筆者認為,中醫(yī)學“郁”概念的外延主要包括三
個范疇的內容,即天地自然氣機之郁、天地自然影響人體所致之郁以及人體自身氣機之郁。
這與中醫(yī)學對天地人之間的氣化認識有關。
1.2.1天地自然氣機之郁
人居于天地氣交之中,自然受天地氣化的影響,所以中醫(yī)學從一開始就關注天地自然氣
化,把人體放在天地自然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觀察。而氣機升降是天地氣化的基本方式,正所謂
“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己而降,降者謂天;一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
氣流于地;地氣上升,氣騰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贝ㄌ斓刂g的氣機升
降還表現(xiàn)為各種氣候變化,“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這種氣機變化一旦失常,便形成天
地自然之郁,如一年之中盛夏時節(jié)常見濕熱之氣相互交蒸,中醫(yī)學稱之為“天氣郁蒸”,這
種氣機狀態(tài)常在一陣大雨之后得到改善。
《黃帝內經(jīng)素問》“運氣七篇”和“遺篇”中所討論的五運六氣之郁,是中醫(yī)學對天地
自然氣機之郁認識的代表。篇中論述了宇宙萬物的五運和六氣兩大氣化系統(tǒng),五運氣化是循
一年季節(jié)演變時序的氣化;六氣氣化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模式的氣化,以三陰三陽來表
述。五運六氣學說以天干地支作為推理工具,其中天干統(tǒng)運,地支紀氣。一年之內由于客氣
(包括司天之氣)與主氣的五行屬性相克,即客主加臨而郁,程度較輕;由于歲運太過或不及產(chǎn)
生五行相克而郁,程度較重。前后兩年之間則因六氣的升降變化失常而郁,氣欲升而被郁則
須待時而發(fā),氣欲降而降不下則速郁。二者的本質原因在于五行的相克關系以及歲運的太過
不及,后世將其統(tǒng)稱為“五郁”以上所論皆為整個天地自然氣化之郁,就局部自然環(huán)境而言,
古人認為古井、墳墓及深坑中,郁氣盛而為毒,尤以五月、六月間最重,不可輒入?!叭羰?/p>
輒必須入者,先下雞、鴨毛試之。若毛旋轉不下,即是有毒,便不可入”,此為局部環(huán)境之
郁。
古人把這種局部氣化的觀點應用于對食物、藥物的認識,認為藥用麻子要選未入窖而氣
化正常者,若用藏于窖中的陳郁麻子則會加重病情。此為藥食之郁。
1.2.2天地自然影響人體致郁
人與天地相參是氣化學說的基本規(guī)律?!斑h古以降從事農(nóng)牧'業(yè)的先民們,觀察作物及人
的生長,和一年春夏秋冬時序的關系”,人與天地同步的生命現(xiàn)象是天人相應的論據(jù)之一,
而人與自然皆由氣構成的同性決定了天地之氣可以直接影響人體之氣。自然界之升降是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而人體之升降則是“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天人一體皆從氣
化,“故氣升亦升,氣浮亦浮,氣降亦降,氣沉亦沉”,“人與天地同一真籬”。
天地之間,五運之氣有太過不及勝復之變,故有五郁之發(fā)。天地尚且有郁,何況生活在
天地之間的人,故一旦出現(xiàn)運氣異常,人易應之而病,且發(fā)病以人體本身臟腑之氣的虛實為
前提。五運太過時,人多因其所勝之臟本虛而病;五運不及時,人多因其不足之本臟先虛而
病?!端貑?至真要大論》把五臟氣化和六氣氣化的關系結合起來,以氣化之機論述疾病之
征兆,即著名的“病機十九條”。
止匕外,六氣犯人皆能郁而致病。當人體抵抗力下降,不能適應氣候變化,或氣候變化過
于劇烈,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六氣就會侵犯人體而發(fā)生疾病,“邪不解散即謂之郁”。風氣
多為熱化,諸風可導致蘊熱佛郁。寒主閉藏,陽氣遇寒即郁,如傷寒之邪可郁于營衛(wèi)?;馃?/p>
極甚能使胺理密閉而郁結,故火熱郁甚可反見惡寒。濕氣本身即郁遏氣機,與熱相合常蘊結
三焦。燥氣為郁,多因血液衰少而致氣血運行不能通暢。六氣既可單獨致郁,又可相互兼夾
致郁,如風寒濕三氣雜合而成痹證,二者皆以臟腑本氣先虛為前提,此為六氣致郁。
1.2.3人體自身氣機之郁
從“郁”的原因而言,人體自身氣機之郁主要包括情志致郁和飲食致郁。情志因素是造
成人體自身氣機之郁的重要因素。“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人的情志是機體
對客觀事物刺激的應答反應,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疾病,但突然、強烈、持久的情志刺激,
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和耐受范圍,就會導致人體氣機紊亂而成“郁二中醫(yī)學認為,人的精
神情志活動與臟腑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臟腑功能是情志活動的生理基礎,臟腑功能異???/p>
直接導致情志異常而成情志之郁;情志變化又能反過來影響臟腑功能,所以情志之郁可直接
導致臟腑之郁,故后世有“郁不離七情”之說。
飲食致郁分兩種情況,?種是由食物或藥物本身之郁所致,“本草云,凡瓜果未熟者有
毒,皆此意。非其性真毒也,郁也?!蔽词於徽?,則內蘊未伸之氣,入人體則借人之氣息
而發(fā)泄。故“白菜疏利,而菜心有毒。竹葉竹茄竹瀝,皆解熱消痰,而筍有毒?!睔庋胶?/p>
之人,其臟腑之氣足以運化食入之郁;而患瘡腫之人,食入則增痛增癢。諸生肉及熟肉納于
密閉容器內,”其氣奎積不泄,則為郁肉,有毒。”不幸而食之,輕者吐利煩亂不安,重者致
死。“酒之有毒,則人力造作之郁也。”酒之味苦而性熱,能養(yǎng)心火,久飲則腸胃佛熱郁結,
氣液不能宣通,令人心腹痞滿,谷氣內發(fā)不能宣通于腸胃之外,故喜唁。不喜而強飲者,腸
胃郁結轉閉,滿悶不能下。欣喜而喜飲者,能令郁結開通。
另一種是正常的食物或藥物,因人誤食而致郁。如瘡腫之人食羊肉則增痛;癰疽之人早
用白術則腫潰益甚,疼痛益加。羊肉白術本溫補無毒,瘡癰之人補則郁甚而為毒,此誤用藥
物致郁?!俺醪◇E用參、茂、歸、地,則氣血滯而邪郁經(jīng)絡不散,”即“補早反令經(jīng)絡郁”。
服藥雜亂亦可成郁,郁久又可生他病。日常飲食方面,粘滑油膩之物能令陽氣奎塞,郁結不
通暢,而粘食蔬菜則能令氣通利。飲食厚味可郁成痰火。食后感寒,以致飲食不化而成食積,
郁久則成濕熱。內傷飲食,佛熱郁結,轉為水腫,脈必沉數(shù)而實,熱甚郁結不能開通者,以
辛苦寒藥下之,苦能燥濕,寒能勝熱,辛能散郁則熱退而郁結散,此郁結乃氣液不得宜通。
人體氣機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所以從“郁”的結果而言,人體自身氣機之郁大致可
以分為出入之郁和升降之郁兩大類。
中醫(yī)學把人作為自然界中的開放體,其與自然之間的氣機交換即出入,也即人體與外界
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包括飲食的消化、吸收、排泄和氣體交換,這些過程早在《黃帝內經(jīng)》中
就有詳細的描述。食物氣化過程是:“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
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jīng),經(jīng)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
精神明,留于四膨,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被嫷臍饣^程是: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朧。水精四布,
五經(jīng)并行人與自然之間氣體的交換主要是靠肺吸清呼濁,吐故納新,還要靠腎納氣、肝
疏泄的功能,并依賴三焦流行于經(jīng)脈,方能內充臟腑,外達肌膚,以發(fā)揮真氣的作用。呼吸
把自然界的清氣吸入肺,與食飲所化生的水谷之氣相合而積于胸中便是宗氣。宗氣與人體先
天之氣結合便是真氣。這些氣化過程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可以導致出入之郁,劉完
素把人體與外界氣化通道之門戶稱為玄府,玄府與“郁”密切相關。
人體與外界氣化門戶在玄府,人體氣化的中樞是脾胃,氣化的啟動在于少陽肝膽,氣化
的動力為命門原氣。體內各臟腑的升降氣機變化主要是,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肝主升發(fā),
肺主肅降,腎陽主升騰,腎陰主降斂。此外,三焦主持諸氣,疏通水道,關系到整個人體的
氣化功能。臟腑本身生理功能虛弱,運化氣血的能力下降,能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熱工與熱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北師范大學《液壓與氣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語言大學《水資源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工業(yè)大學之江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基礎(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市場營銷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美術學院《課堂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理工職業(yè)學院《災害衛(wèi)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垣烹飪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工及電子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堕_發(fā)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體育職業(yè)學院《動力電池及能量管理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智能人體秤市場需求分析報告
- 2023新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三全冊課文翻譯(英漢對照)
- 設備采購供貨安裝實施方案
- 初中生物《病毒》說課課件
- 國網(wǎng)考試企業(yè)文化能源與戰(zhàn)略題庫
- 智聯(lián)招聘行測題庫2023
- 小工考勤表記工模板
- 【英語詞匯】閩教版(三起點)小學英語單詞默寫表(帶音標按順序)(全8冊)
- 編輯學概論-課件
- 理發(fā)店個人門面轉讓合同
- 03J111-1 輕鋼龍骨內隔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