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遜《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暮春送別詩_第1頁
何遜《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暮春送別詩_第2頁
何遜《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暮春送別詩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何遜《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暮春送別詩何遜《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暮春送別詩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何遜

金谷賓游盛,青門冠蓋多。

隔林望行幰,下坂聽鳴珂。

于時春未歇,麥氣始清和。

還入平原徑,窮巷可張羅。

這是詩人行車途中不期而遇的一幕送別場景。地點在建康(今南京)西南的新林,正是暮春時節(jié)。

在短暫的人生旅程中,親友朋侶間的離別,大約最能牽動人們的愁思和哀情。所以,與詩人同時代的江淹,就曾發(fā)出過"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賦》)的慨嘆。不過,"別雖一緒,事乃萬族'。由于人們地位、處境的不同,分別緣由的相異,送別的場景,也就會帶有或繁盛熱烈、或孤寂凄清的不同色彩。

詩人此次邂逅的,無疑是富貴場中的官宦之別。其場面之盛,頓使詩人聯(lián)想到了歷史上的幾次著名送別:"金谷賓游盛,青門冠蓋多'。"金谷'指西晉石崇在洛陽西北金谷澗中所筑的園苑。史載石崇拜太仆,出為征虜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徐州諸軍事。一時際"送者傾都,帳飲于此',場面殊為壯盛。"青門'指長安東南門,又稱"東都門'。據(jù)《漢書》記,漢太子太傅疏廣"年老乞歸',公卿大夫、故人邑子"供帳東都門外',"送者車數(shù)百輛',真是蔚為大觀。這兩句用典,從詩人來說,無非是要夸飾所見送別"賓游'、"冠蓋'之繁盛。但從藝術(shù)效果看,似還表現(xiàn)了一種剎那間的幻覺感受:恍惚之中,詩人似乎不是在新林車中,而已置身于繁麗的金谷園中、東都門外;時間也似乎不在梁代,而是倒轉(zhuǎn)到了數(shù)百年前的漢、晉,又見到了疏廣辭京、石崇出鎮(zhèn)的送別景象。時空的顛倒錯綜,今古的交相迭印,就這樣造出了一個似真似幻的奇妙境界。

倘若詩人也是此次送別的參與者,難免會激起離親別友的情感波動的罷?好在他只是"車中'的旁觀者,而且與送別之眾隔著一段距離,故能保持一種超然的冷眼觀望態(tài)度。"隔林望行幰,下坂聽鳴珂'兩句,正從詩人眼中,進一步描摹送行車騎之雍容富麗。幰,指車前的帳幔。據(jù)《隋書禮儀志》記,這種施幰的車,只有"王公以下,至五品以上,并給乘之'。六品以下,則"任自乘犢車,弗許設幰'。"珂',指飾于馬籠頭上的玉石、白蜃、金銀一類。不是富貴中人,恐怕就未必能有"鳴珂'之馬的騎乘了。而此次送別者,則大多是地位顯赫的角色。故詩人雖隔樹林,卻能望見其帷幔相接的軒車之影;已經(jīng)遠去,還能聽到車馬"下坂'的鳴珂之聲。前人曾稱贊白居易《宴散》"笙歌歸院落,鐙火下樓臺'之句,以為狀富貴氣象而一無堆金砌銀的俗字。何遜此詩,亦只從"行幰'、"鳴珂'上稍作點染,不僅使送行者車騎的雍容、富麗景象立現(xiàn),而且暗示了一種"車中'"望'、"聽'的距離感。既切題意,運筆亦極輕靈。

全詩至此,已將"分別甚盛'景況寫盡。詩人猶嫌不足,接著又把鏡頭推開,從更廣大的時空上,烘托這一"送別':"于時春未歇,麥氣始清和'。如果是在煩悶的暑日,那人馬汗流的難耐景象,就不見得能引起人們的多少意興。恰恰此次送別,時令正交暮春,而且又是在風光旖旎的綠野。四望是一片青蔥的田園,空氣中飄浮著新麥的清和氣息。令人不禁要企羨,這批送行的王公貴人們,何其優(yōu)游自在,簡直就把春辰美景占盡了!相比之下,居處在窮巷陋閭的平民、布衣,既無權(quán)勢,又少錢財,能有幾多送朋迎友的交游往還?"還入平原徑,窮巷可張羅'("張羅',指門庭冷落、無人上門,簡直可張網(wǎng)逮雀)。詩之結(jié)尾,正以深沉的嘆息,抒寫詩人驅(qū)車進入尋常巷陌時,所見到的門可張羅的冷清景象。在繁盛、富麗的送別場景之后,突然結(jié)以"窮巷'冷落之景,似乎令人不解。但從詩中有一個"還'字看,這窮巷陋閭大約正是詩人的寓居之處。這樣說來,詩人的嘆息,就不是無所為而發(fā),而是包含了世態(tài)炎涼、身世飄泊的無言的悲憤在內(nèi)了。然后再吟詠全詩,讀者便可從"車中所見分別甚盛'的濃筆渲染中,依稀見到詩人自己那四顧煢然的孤清身影的佇立。

也就是說,這首詩其實是抒寫詩人身處窮巷的悲涼感慨的。但落筆處,卻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