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2024年新大象版科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3F/wKhkFmYmQUSACpqnAAEiqIaevYA111.jpg)
![三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2024年新大象版科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3F/wKhkFmYmQUSACpqnAAEiqIaevYA1112.jpg)
![三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2024年新大象版科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3F/wKhkFmYmQUSACpqnAAEiqIaevYA1113.jpg)
![三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2024年新大象版科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3F/wKhkFmYmQUSACpqnAAEiqIaevYA1114.jpg)
![三年級下冊全冊知識點(2024年新大象版科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3/3F/wKhkFmYmQUSACpqnAAEiqIaevYA11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輯:精品知識點原創(chuàng):蒙蒙精品知識點原創(chuàng):蒙蒙de雨科學課堂全冊精編版新大象版三下科學知識梳理目錄準備單元比較液體的輕重4第一單元小小建筑師第1課房子的變遷4第2課從設計開始5第3課選擇材料5第4課建造進行時6第5課舒適的“家”6第二單元電和我們的生活第1課生活離不開電7第2課點亮小燈泡7第3課控制電路8第4課導體與絕緣體8第5課安全用電9第三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植物資源知多少10第2課播下希望的種子11第3課茁壯成長12第4課開放的花朵12第5課碩果累累13第6課植物種植展示會14第四單元土壤,生命的家園第1課生機勃勃的土壤15第2課土壤的成分16第3課不一樣的土壤16第4課土壤與植物17第5課保護土壤18第五單元不一樣的物體第1課不一樣的物體19第2課固體19第3課液體20第4課氣體21第5課混合的物體21第6課變化的物體22反思單元顯微鏡下的證據23新大象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準備單元比較液體的輕重1.一份簡單的探究計劃一般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方法和實驗記錄等方面。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比較兩種不同液體的輕重時,被比較的兩種液體體積要相同。3.相同體積的水和油相比,水比油重。4.分層飲料就是根據不同的液體輕重不同而調制的。5.調制分層飲料時須沿杯壁慢慢倒入液體,快速倒入容易將已分層的液體沖亂。6.制作分層飲料時,一般先倒入重的液體,再倒入輕的液體。7.如果改變倒入液體的順序,液體的分層狀況會變得不明顯。第一單元小小建筑師第1課房子的變遷1.當天然洞穴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時,人們就開始用樹枝、石塊等搭建棚穴,實現遮風避雨、防止野獸侵襲的目的,房屋建筑技術就應運而生了。原始時期古代現代2.原始人使用的工具:鋤、鑄、斧。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古代建筑工具:鋸子、墨斗、斧子、刨子、錘子。4.現代的房屋有了巨大變革,無論是結構、功能還是外觀,都遠遠超過了古代房屋。人們采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運用現代化的工具,建造了各式各樣的建筑。5.主要建筑材料的變遷(1)原始時期:草、木、土、石。(2)古代:磚、瓦、木頭。(3)現代:混凝土、鋼筋、玻璃。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6.從古到今的房屋的共同之處:都是人們的棲息場所,都能幫人們遮風避雨。第2課從設計開始1.博物館展示的建筑各式各樣,它們都是由建筑師設計的。2.建筑師開始工作前,必須調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3.小狗房子的建造要求:小狗能自由進出,自由活動;能擋風雨;保溫隔熱;適度透光,要有窗戶;方便打掃。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放在室外的小狗的房子大多采用尖頂,是為了防漏水。5.繪圖是建筑師表達設計思路最常用的方法。6.為了完成制作活動,我們要樂于分享和接受彼此有益的想法。第3課選擇材料1.比較不同材料的性能,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有劃痕法、滴水法和觀察法。(1)劃痕法:用小刀在各種材料表面劃一劃,觀察材料表面的變化,比較材料的硬度。(2)滴水法:將水滴在各種材料表面,看哪種材料的防滲水性好。(3)觀察法:把幾種材料對著光線看一看,比較材料的透明度。2.鋁箔擠塑板是一種人造材料,輕便保溫,便于加工。3.木板是一種天然材料,取材方便。4.鋼筋很硬,加工有難度。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玻璃的透明度較好,可以用來做窗戶。6.硬紙板輕便容易塑形,但不防水。第4課建造進行時1.梳理一下施工任務,制訂一份合理的施工計劃,可以提高我們的施工效率。2.簡單的施工計劃應該包含建造工序和人員分工等項目。其中,建造工序包含備料和組裝。(1)備料時,根據圖紙進行打線,再切割。(2)組裝時,先涂膠,再粘側面,然后粘底面,最后粘頂面。3.組裝時,要均勻地刷上膠水,等膠不粘手時再粘貼,效果更好。4.使用尖銳工具時,要注意安全。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選擇不同的材料,施工工序有可能不同。第5課舒適的“家”1.檢測方案需要對照一開始確定的建造要求來進行制訂。2.我們可以從大小、結實程度、防水性能、保溫隔熱性能、透光性能等方面對建造的小房子進行檢測。3.如果建成的房子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可以小組商議改進措施,修改作品。4.將重要的改進措施標到圖紙上,以便參考。第二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第1課生活離不開電1.如果沒有電,可能造成的影響:電燈不亮、電視機無法觀看、電飯鍋無法做飯等。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電冰箱、電視機等電器用的電是發(fā)電廠提供的交流電;手機、手電筒等用的電是電池提供的直流電。3.電與我們的生活電器名稱用途電轉化成了什么被取代物電飯鍋做飯熱土灶、煤爐手電筒照明光火把、蠟燭4.電是一種能量形式,可以使燈泡發(fā)光、給食物加熱、推動機器運轉、使音箱發(fā)出聲音。5.太陽發(fā)出的光和熱、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等也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6.電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第2課點亮小燈泡正極1.小燈泡和電池的結構正極負極負極2.制訂實驗計劃時,要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多種思路和多種方法。3.在電池正、負極和小燈泡之間形成一個閉合回路,這個閉合回路中就有了電流。電流通過小燈泡時,小燈泡就發(fā)光了。這種由電源、導線、燈泡組成的閉合回路就叫電路。小燈泡內部結構小燈泡亮了4.如果把電源的兩極直接用導線連在一起,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會產生巨大的電流,會燒毀電源或導線,甚至引起火災。所以我們連接線路時要避免短路。第3課控制電路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隨時控制電燈的亮和滅。2.閉合或斷開開關實質是接通或切斷電流。3.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4.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常用方法。5.制作紅綠燈(1)分別把兩個小燈泡涂成紅色和綠色。(2)用一塊大橡皮制作一個簡易燈座。(3)制作一個簡易的電路選擇開關。(4)把它們連接起來。第4課導體與絕緣體1.插插頭時,手只能接觸它的塑料外殼。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電路檢測器由電源、開關、導線和小燈泡構成。只需要把待測材料接到電路檢測器中,閉合開關,看小燈泡是否發(fā)光即可檢測電路。3.像銅絲、鐵釘等易于導電的物體被稱作導體,像塑料、橡膠等不容易導電的物體被稱作絕緣體。4.絕緣體的絕緣性并不是絕對的。在特殊情況下,絕緣體也會導電。比如干燥的木棒不導電,潮濕的木棒就能導電。第5課安全用電1.多途徑學習安全用電知識,爭做優(yōu)秀的安全用電宣傳員。2.安全用電資料卡(1)不攀爬電線桿,遠離高壓設備,不在高壓線下放風箏或釣魚。(2)不在電線上晾曬衣物,不用濕手操作電器。(3)不用電線破損的電器。(4)不直接去拉觸電者。(5)不拉拽軟線拔插頭。(6)不用小刀等金屬物品和手指觸碰電源插座。(7)不把水潑到電器上。(8)不靠近斷落在地上的電線。(9)不用濕布擦電器。當心觸電(10)雷雨天不到大樹下避雨。3.安全用電標語:墻上插座常有電,亂捅亂摸很危險。第三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植物資源知多少1.我們周圍通常生長著許多有價值的植物,它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2.植物調查表植物名稱發(fā)現地點用途南瓜菜園果實可以食用棉花田野棉花可以織布梨樹果園果實可以食用楊樹林場木材可以制造桌椅牡丹花園花朵可供觀賞銀杏公園果實和葉子可以入藥3.人們把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稱為經濟作物,如棉花、油菜、蓖麻等:把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稱為觀賞植物,如牡丹、玫瑰等;把那些稀少而又珍貴的植物叫珍稀植物,如水杉、銀杏等;把經加工而成為人類基本食糧的作物稱為糧食作物,如小麥、馬鈴薯、大豆等。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不同植物的可食用部分不同。如蘋果的果實可以食用,菠菜的葉子可以食用,芹菜的莖和葉可以食用,花生的種子可以食用。第2課播下希望的種子1.許多植物都是由種子發(fā)育而成的。2.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3.種子一般由種皮和胚兩部分組成。4.胚是有生命的,可以發(fā)育成一株植物。5.胚根發(fā)育成植物的根,胚芽發(fā)育成植物的莖和葉,子葉為種子萌發(fā)提供養(yǎng)分。6.種皮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7.播種希望的種子(1)準備好花盆和營養(yǎng)土。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倒入營養(yǎng)土。(2)用手指在土中按一個洞,深約1厘米,在洞里放2~3粒種子,再用營養(yǎng)土覆蓋。(3)澆足水。4月16日4月21日4月23日4月26日4月28日菜豆種植記錄8.植物不一定要在土壤里發(fā)芽、生長。利用營養(yǎng)液也可以種植植物——水培植物。9.在水培植物的營養(yǎng)液上加一層油,過幾天會發(fā)現液面下降了。這是因為營養(yǎng)液被植物吸收了。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0.種子能萌發(fā)成幼苗,根能幫助植物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種子和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第3課茁壯成長1.黃瓜是蔓生植物,長到一定高度就需要支架。搭支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木棍或竹竿、細鐵絲或細繩等。2.不同形式的記錄表或統(tǒng)計圖,都可以形象、具體地描述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情況。黃瓜生長葉片數統(tǒng)計圖3.植物的莖內有許多“導管”,它們能夠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營養(yǎng)輸送到植物的葉等器官里。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植物的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進行氣體交換和水分蒸騰的重要器官。第4課開放的花朵1.像油菜花這樣,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組成的花叫完全花;像黃瓜花這樣,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2.花可分為單性花和雙性花。(1)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雄蕊和雌蕊的叫雙性花,如油菜花。(2)單性花分為雌花和雄花。雌花中只有雌蕊,雄花中只有雄蕊,如黃瓜花。3.花是一些植物的重要生殖器官,擔負著繁殖后代的重任。4.花的雄蕊會產生花粉,這些花粉傳到雌蕊上,雌蕊底部的胚珠受精長成能夠發(fā)育出新生命的種子。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在傳粉過程中,風和昆蟲是很多植物傳播花粉的“媒介”。而花朵艷麗的顏色及散發(fā)出的芳香,則能吸引昆蟲前來傳粉。第5課碩果累累1.成熟的黃瓜里藏著許多種子。2.動物、流水和風等能夠幫助植物傳播種子。3.種子只有傳播到更廣闊的空間里,才能長出更多的新植株。隨風飄落的“小傘兵”——蒲公英掛在動物身上的“小刺猬”——蒼耳植物媽媽的“小子彈”——豌豆、綠豆隨波逐流的“漂流者”——蓮4.黃瓜的一生經歷了從種子萌發(fā)成幼苗,再到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5.可以采用拍照、制作表格、繪圖等方式記錄植物的一生。第6課植物種植展示會1.植物通常會經歷由種子萌發(fā)成幼苗,再到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2.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通過產生足夠的種子來繁殖后代,但有的植物可以通過根、莖、葉等來繁殖后代。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利用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營養(yǎng)繁殖。(1)利用根來繁殖的植物有紅薯、薊等。(2)利用莖來繁殖的植物有月季、土豆等,主要方式包括扦插、壓條等。(3)利用葉來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寶石花等。4.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第四單元土壤,生命的家園第1課生機勃勃的土壤1.不要直接觸摸不認識的物體,也不要傷害土壤中的動植物。2.用小棍子、小鏟子等尖銳、鋒利的工具時要注意安全。3.活動時戴上手套,完成活動之后要及時洗手。4.土壤里有蚯蚓、螞蟻、小草、大樹、小石子等。小草螞蟻蚯蚓大樹5.蚯蚓和螞蟻是動物:小草、大樹是植物;小石子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6.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屬于生物。絕大多數生物都能生長、會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環(huán)境。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7.石子、沙子、瓶蓋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叫非生物。8.土壤里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和非生物。9.地球的陸地表面大部分都覆蓋著土壤。土壤孕育了生機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養(yǎng)了種類繁多的動物。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第2課土壤的成分1.使用多種材料、通過多種思路和方法來探究問題,能幫助我們發(fā)現別人沒有發(fā)現的秘密。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燒的物質,主要是由土壤里動植物殘體腐爛以后變成的,叫腐殖質。土壤含腐殖質越多就越肥沃。3.現代科學研究發(fā)現,土壤中含有絕大多數的化學元素,基本上可以滿足植物對礦物質的需求。4.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僅有石塊、沙粒、粉粒、黏粒,還有水、空氣、腐殖質等多種物質。第3課不一樣的土壤1.人們根據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質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質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沙質土黏質土壤土2.不同的土壤土壤顏色顆粒組成手感滲水性沙質土淺沙粒多粗糙好壤土較深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適中適中黏質土深黏粒多細膩差3.壤土的質地介于黏質土和沙質土之間,兼有黏質土和沙質土的優(yōu)點,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是較理想的農業(yè)土壤。4.土壤里腐殖質含量的不同和礦物質組成的不同,造就了五顏六色的土壤。因此,我們還可以按顏色對土壤進行分類。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我國比較有名的有東北的黑土,中南地區(qū)的紅土、黃土,四川地區(qū)的紫色土。除此之外,還有白、灰、灰藍、灰白、棕、黃棕、紅棕、暗棕等不同顏色的土壤。第4課土壤與植物1.蚯蚓喜歡住在壤土里,壤土既松軟又有水分、空氣。2.研究不同土壤對綠豆生長的影響時,分別將綠豆的種子種在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中,定期澆同樣多的水,并且光照和種子埋的深度也要一樣。3.綠豆喜歡保水透氣的壤土4.不同土壤對同一種植物生長的影響是不同的。5.不同植物對土壤中的空氣、水、礦物質的需求是不同的。6.土壤類型對植物的生長非常重要,不同的土壤適宜種植不同的植物。土壤類型特點適宜生長的植物沙質土滲水性、透氣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西瓜、花生……黏質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滲水性、透氣性最差水稻、蘆葦……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滲水性、透氣性都較好小麥、玉米……第5課保護土壤1.土壤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土壤。2.人類的亂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過度放牧導致土地沙化,向土壤里排放有害物質導致土壤污染。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土壤被污染后,其中的有害污染物將隨生長在土壤中的植物流向食用這些植物的動物和人類,危害動物和人類的健康。4.水流會帶走一部分土壤,植物的根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5.防治土壤沙化可以構筑防沙林帶,例如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工程。6.一些保護土壤的方法(1)種植防護林帶。(2)輪換種植。(3)施用有機肥。(4)退牧還草。(5)合理開發(fā)水資源。植樹造林(6)少用塑料制品,減少白色污染。7.進行對比實驗時,每次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其他條件要保持一致。第五單元不一樣的物體第1課不一樣的物體1.小木塊、小石子、粉筆等都是固體。水、牛奶、飲料等都是液體??諝馐菤怏w。2.固體有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它們能流動。3.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共同之處是都具有一定的質量。4.固體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液體需要放在容器里。5.杯中的水面總是保持水平的狀態(tài)。第2課固體1.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準確地描述出物體的大小、輕重等特征。2.固體有確定的形狀,我們可以用長、寬、高等數值來描述它的大小。3.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又稱物體的體積。4.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稱為物體的質量。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把物體的質量稱為“重量”,這是一種不規(guī)范的說法。6.克、千克是表示物體質量的常用單位。7.天平是常見的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8.天平使用說明(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在分度盤中間,這時橫梁平衡。(3)把被測物體放在天平左盤,用鑷子向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的位置,直到橫燙恢食平衡。被測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所在刻度數。(4)使用時要注意:待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量程。9.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和大小的工具還有機械臺秤、電子秤、皮尺、鋼尺、米尺、刻度尺等。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0.固體有確定的形狀,我們能測量到確定的體積和質量。第3課液體1.測量液體的質量:將液體裝入容器中,然后用天平稱出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再減去容器的質量,就是液體的質量。量杯量筒2.量筒和量杯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專用工具。3.使用量筒或量杯時,要將其放置平穩(wěn),視線要與杯內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然后讀出讀數。4.量杯和量筒的形狀不同,測量的結果卻是一樣的,說明液體的體積與容器的形狀無關。5.液體會流動,沒有確定的形狀,但它具有確定的體積和質量,所以我們能夠測量出它的確定數據。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6.測量固體的質量和體積時,可以用天平、卷尺、機械臺秤等工具;測量液體時,必須借助容器,這與液體會流動、沒有確定的形狀有關。第4課氣體1.空氣可以被壓縮,水不易被壓縮。2.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通過吹氣、扇風等方式感受空氣的存在。3.通過實驗證實,空氣沒有確定的體積,但空氣有質量。4.證實空氣有質量:充足氣的皮球一端下沉。天平平衡充氣天平傾斜5.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特點物態(tài)質量形狀體積固體有有確定的形狀有確定的體積液體有沒有確定的形狀有確定的體積氣體有沒有確定的形狀沒有確定的體積第5課混合的物體1.生活中,有時人們需要把混合在一起的物體分離開來。2.分離物體的方法和依據混合的物體分離的方法物體的特征綠豆和糠用吹風機吹走綠豆中的糠糠比綠豆輕木屑和曲別針用磁鐵吸走木屑中的曲別針磁鐵能夠吸引鐵質物品面粉和綠豆用篩子篩面粉和綠豆面粉的顆粒比綠豆小沙子和鹽用水溶解沙子里的鹽鹽可以溶解在水中,沙子不可以3.可以用孔的大小不同的篩子分離黃豆、綠豆和玉米粉,用磁鐵分離木屑和鐵屑,用水分離紅糖和沙子。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淘米、洗衣服、漏勺、撈魚網、沉淀池、水凈化器和冶鐵等都是常見的物質分離方法和技術。第6課變化的物體1.一些物體發(fā)生的變化變化前變化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物質是否發(fā)生了變化木材桌子形狀發(fā)生改變否易拉罐癟了形狀發(fā)生改變否面團油條形狀、顏色發(fā)生改變否蘿卜蘿卜塊形狀、大小發(fā)生改變否棉花棉線形狀發(fā)生改變否紅紙窗花形狀發(fā)生改變否2.清洗和去皮都是物體分離的方法。3.切割讓水果的大小和形狀發(fā)生改變。4.制作水果沙拉拼盤的步驟:準備好各種水果→清洗→削皮/剝皮→切割→添加沙拉醬。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在制作水果沙拉拼盤的過程中,水果中的物質沒有發(fā)生變化。反思單元顯微鏡下的證據1.列文虎克是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2.列文虎克的發(fā)現成為否定“自然發(fā)生學說”的第一個有利證據。3.工具的改進擴大了人類的觀察范圍。4.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利用一個特制的儀器——鵝頸瓶,徹底否定了生物的“自然發(fā)生學說”。5.微生物不是從營養(yǎng)液中自然發(fā)生鵝頸瓶的,而是來自空氣中的微生物。6.科學觀點的提出和反駁都需要證據。選擇恰當的工具或儀器,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觀察,從而獲得更多、更有力的證據。7.利用放大鏡可以看清一些比較小的物體。常見的放大鏡有3倍的、5倍的,放大鏡數值越大,物體看起來越大。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教材簡析】本課是六年級上冊《能量》單元的第3課。教科書以電磁學開創(chuàng)性事件——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fā)現電生磁的現象引入研究的主題,通過觀察現象、推測原因、實驗探究、解釋應用,建立起電與磁之間的相互關系。本課內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聚焦,講述了奧斯特發(fā)現電生磁的現象這一科學史上的重要事件,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探索,主要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指導學生做科學家奧斯特做過的實驗,通電導線使指南針偏轉,經歷對新現象進行分析、解釋的思維過程;第二個活動:做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用線圈代替直導線做電生磁實驗,為理解電磁鐵原理打下基礎。第三部分研討,引導學生分析觀察到的現象,從多個角度來思考指南針偏轉的原因,運用推理做出解釋?!緦W生分析】在前兩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身邊的各種能量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這些能量中,電和磁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本單元重點學習的能量形式。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研究過簡單的磁現象,知道磁鐵的磁性能讓磁針發(fā)生偏轉;學生也已經學過簡單電路的連接方法,只需稍做復習回顧,在重演奧斯特實驗過程中就基本不會有操作上的問題。學生能夠依據現象和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釋,從而得出“電生磁”的探究結論?!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電可以轉換成磁??茖W探究目標1.模仿做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能夠通過分析建立解釋。2.能夠運用通電線圈能使指南針偏轉明顯的性質,檢測廢電池是否帶電??茖W態(tài)度目標1.體驗科學史上發(fā)現電產生磁的過程,意識到留意觀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2.理解科學探究過程中合理進行推測、嚴謹開展實驗、有根據地得出結論的必要性??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意識到科學技術可以推動社會發(fā)展、改變人類生活。2.在檢測廢電池活動中體會重復使用、節(jié)約能源的意義?!窘虒W重難點】重點:親歷奧斯特實驗,理解電流可以產生磁性。難點:對通電導線使指南針發(fā)生偏轉的現象通過分析做出解釋?!窘虒W準備】為學生準備:1號電池、電池盒、鱷魚夾導線3根、長導線1根、小燈座、小燈泡、開關、指南針、活動手冊。教師準備:廢舊電池、指南針、磁鐵、鐵片、長導線、5號新電池、電池盒、小燈泡、小燈座、鱷魚夾導線、手套。【教學過程】一、聚焦1.出示指南針,提問:這是什么?(指南針)指針停止擺動時,指南針指向什么方向?2.游戲:教師用一個黑色手套(里面裝有一枚鐵片)靠近小磁針,學生猜測手套里面是什么?除了磁鐵和鐵,導線能不能讓磁針偏轉?試一試。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讓小磁針偏轉?3.講述: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在一次實驗中,偶然讓通電的導線靠近指南針,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這個發(fā)現,為人類大規(guī)模利用電能打開了大門。你們想不想也來經歷一次奧斯特的發(fā)現之旅?看看你們能不能像科學家一樣觀察到這個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fā)現。設計意圖:通過玩磁針轉動的游戲,使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關于磁的知識,為后面解釋奧斯特實驗做好鋪墊??茖W史的應用,可以引領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探索,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二、探索(一)用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1.出示材料照片,提問:你能用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嗎?怎么連接?2.小組進行組裝,教師巡視。?3.請你說一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是什么使小燈泡亮起來的?4.介紹實驗方法:奧斯特就是把通電的導線拉直放在指南針的上方才有重大發(fā)現的。我們也來試一試,怎么做呢?(1)將指南針水平擺放在桌面上,等磁針靜止不動。(2)將導線拉直靠在指南針上,讓導線與磁針方向一致。(3)接通電流,觀察磁針有什么變化?(4)斷開電流,觀察磁針有什么變化?(5)反復做幾次,觀察現象。5.學生分組實驗。6.交流研討: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現象。(板書:磁針偏轉)讓學生嘗試解釋,教師分兩個層次引導:(1)排除銅的因素。導線是銅的,磁鐵不會吸引銅,所以磁針偏轉不可能是導線的原因。(2)有可能通電導線周圍有磁性,是什么產生了磁性?(導線中有電流就偏轉,斷開沒有電流就停止偏轉,說明磁針偏轉應該是電流產生磁性。)(板書:電流產生磁性)7.講述:奧斯特在發(fā)現這個現象之后,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研究,反復做了幾十次的實驗,終于發(fā)現電和磁是有一定聯系的。(板書課題:電和磁)(二)讓小磁針偏轉角度更大1.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小磁針偏轉角度大嗎?不增加材料,你有辦法增大小磁針的偏轉角度嗎?(板書:偏轉明顯)2.學生說方法,并說明理由。3.提示:短路時,電流會很強,所產生的磁性可能也會很強,但是短路的做法很危險,會使電池、導線很快發(fā)熱,甚至會燒壞電池。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馬上斷開,時間不能長。4.學生動手探究。5.交流:為什么短路時小磁針偏轉角度會變大?(板書:電流變大磁性變大)提問:你還有其他方法讓小磁針偏轉得更明顯嗎?6.教師指導繞線圈的方法,引導學生嘗試線圈不同的放法,觀察哪一種偏轉得最明顯。7.學生分組探究。8.交流:為什么通電線圈能使小磁針偏轉更明顯呢?線圈擺放方法不同,磁針的偏轉角度一樣嗎?(板書:導線變多磁性變大)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短路和繞線圈的方法使小磁針偏轉得更加明顯。試一試線圈不同的擺放方法,初步認識磁場的作用。三、拓展1.講述:這里有一節(jié)廢電池,已經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了(演示)。它真的一點電都沒有了嗎?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檢測一下?2.提問:電和磁之間可否相互轉換?你的依據是什么?設計意圖:通電線圈可以讓產生的磁性變大,利用這一原理來檢測廢電池剩余的電量,這是對前面探究結論的應用,同時也能滲透節(jié)約資源的重要性?!窘滩暮單觥勘菊n是六年級上冊《能量》單元的第4課,在認識電和磁的基礎上,借助鐵釘電磁鐵來研究電能和磁能。鐵釘電磁鐵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磁化而產生磁力的裝置。它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呈現的現象有趣,可以開展適合學生水平的多種研究。本課內容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聚焦,從生活中的具體物品引出磁能的概念,并進行“磁能如何轉化而來”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探索環(huán)節(jié)由三個活動組成:1.制作鐵釘電磁鐵。學生通過自己在鐵釘上繞線圈制作鐵釘電磁鐵,反復幾次接通電流、斷開電流,發(fā)現電磁鐵的基本性質。2.利用電磁鐵搬運大頭針。通過電流的接通和斷開,將大頭針搬運到指定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深入體會能量的轉移和轉換。3.研究鐵釘電磁鐵是否有南北極。學生在探究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各組電磁鐵的南北極并不是都一樣,從而引出了研究電磁鐵南北極與什么因素有關的討論。第三部分研討,深入討論能量的轉移和轉換過程。第四部分拓展,了解磁能如何轉換為電能,建立能量互相轉換的認識?!緦W生分析】通過上節(jié)課的研究,學生已經知道電可以轉化為磁,并且通過實驗發(fā)現通電線圈可以使指南針偏轉的角度最大。說到磁,學生就一定會想到磁鐵,會將磁鐵能吸引鐵質物體和能指南北極的性質,與通電線圈產生的磁進行聯系、聯想甚至是比較。所以本課的研究內容和環(huán)節(jié)的推進,都是順著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探奇的需求逐步展開、層層深入的,但對于學生自己繞線圈制作鐵釘電磁鐵的項目,由于受到學生動手能力強弱的影響,可能花費的時間會比較長?!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2.改變電流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3.電能和磁能可以互相轉換,也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科學探究目標1.能夠制作鐵釘電磁鐵,親歷用鐵釘電磁鐵搬運大頭針的實驗。2.能夠利用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借助指南針研究電磁鐵的南北極。科學態(tài)度目標在實驗中體悟認真細致、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感受到電能和磁能的相互轉換,給人類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教學重難點】重點:發(fā)現電磁鐵的基本性質,發(fā)現電磁鐵具有南北極并可改變的特點。難點:探究電磁鐵南北極發(fā)生變化與什么因素有關?!窘虒W準備】學生準備:多股絕緣細導線1.2米左右(兩端剝線)、大鐵釘1枚、電池盒1個、2號電池1節(jié)、大頭針8枚、指南針1個,學習單1張。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活動手冊?!窘虒W過程】一、聚焦1.復習引入,從上節(jié)課通電線圈能使小磁針產生最大偏轉角度的現象出發(fā),復習電能產生磁,并引出磁能的概念。2.出示磁懸浮列車、電磁起重機、耳機和電磁爐的照片,了解電產生磁的運用實例,思考什么樣的裝置可以將電能轉換為磁能。設計意圖:利用實物理解磁具有能量,把隱性的概念顯性化,同時引出聚焦的問題——磁能如何由電能轉化而來。二、探索(一)在鐵釘上繞線圈,并通電測試1.在復習通電線圈能產生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中文教材故事解析
- 軟件測試及質量保證服務合同
- 海洋能源項目投資開發(fā)合同
- 2025年度環(huán)保型綠色倉儲運營服務合同
- 2025年度韓國“離婚熟慮制”適用范圍與實施細則合同
- 2025年度合同擔保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的風險管理
- 2025年度工業(yè)節(jié)能設備采購合同
- 2025年度酒水店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協議書
- 2025年度高科技企業(yè)項目研發(fā)人員保密協議合同
- 2025年度國際物流保險及運輸合同
- (全新)中職單招衛(wèi)生類技能考試復習試題庫(含答案)
- 醫(yī)院收費窗口服務禮儀培訓
- 【工商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綜合訓練報告2600字(論文)】
- 2024年全國初中數學聯合競賽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 食品加工企業(yè)安全培訓課件
- 團隊管理能力提升培訓課件
- 快修店營銷方案
- 報價單(報價單模板)
- 刑事案件模擬法庭劇本完整版五篇
- 2014教師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1
- 烏海周邊焦化企業(yè)概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