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神經(jīng)內(nèi)科診療常規(guī)_第1頁
n2神經(jīng)內(nèi)科診療常規(guī)_第2頁
n2神經(jīng)內(nèi)科診療常規(guī)_第3頁
n2神經(jīng)內(nèi)科診療常規(guī)_第4頁
n2神經(jīng)內(nèi)科診療常規(gu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jīng)內(nèi)科診療常規(guī)

2000年11月23日

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診療常規(guī)

?初診各項目要填寫:門診號,科室,日期

1、詳細詢問病情、疾病史、家族史,并詳細記錄。

2、體檢:血壓和內(nèi)科系統(tǒng)必要體檢,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檢,并詳細記錄,要求條理清楚,

重點突出。對于病情復雜難以診斷患者及時請教上級醫(yī)生(主治醫(yī)生以上醫(yī)生必須

給予指導),并做相應的輔助檢查。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要交代病情,需要留診觀

察時應與急診室醫(yī)生聯(lián)系。

3、診斷:將明確診斷寫在右下部,待診的患者應有初步印象。

4、處方:針對性要強,用藥要簡單,無關的藥不開。

?復診

3、r-詢問病情變化,服藥后有無不良反應,并做記錄。

2、將有關輔助檢查報告單粘在病歷上,并記載在病歷中。

3、體檢:如血壓高應復測血壓,相應的內(nèi)科系統(tǒng)必要體檢,神經(jīng)系統(tǒng)陽性體征變

化。并詳細記錄。對于病情復雜仍難以診斷患者應安排會診以明確診斷。

4、診斷:三次就診應給與明確診斷。

5、處方:根據(jù)病情變化及服藥后反應調(diào)整用藥。

?取藥

3、r-寫明診斷,病人是否來診,有無病情變化。

2、將所取藥物寫在病歷上(如頁有所取藥物,可寫取藥同卜.)。

3、3-6個月患者必需復診一次。

腦血管病診療常規(guī)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

一、診斷

(-)診斷標準

1、TIA的診斷標準

(1)起病突然,持續(xù)時間短,通常5-20分鐘,但癥狀24小時內(nèi)恢復,一般神經(jīng)功能缺損

也恢復。

(2)常反復發(fā)作,每次發(fā)作的局灶癥狀可較刻板。

2、頸內(nèi)動脈系統(tǒng)TIA的診斷標準

可有三偏表現(xiàn),即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及偏盲,主側(cè)半球損害常出現(xiàn)失語,有時出現(xiàn)偏

癱對側(cè)一過性視覺障礙。上述癥狀在24小時內(nèi)完全消失。

3、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的診斷標準

表現(xiàn)為眩暈、眼震、平衡障礙、共濟失調(diào)、復視、吞咽困難、構(gòu)音困難、交叉性感覺運

動障礙,可有猝倒發(fā)作及短暫性全面遺忘癥。

(二)輔助檢查

發(fā)病后做CT或MRI、SPECT、腦血管超聲以了解顱內(nèi)病變及血流情況。

檢測血流變學、心電圖、頸動脈超聲等以尋找TIA病因。

(三)鑒別診斷

應與局灶性癲癇、美尼爾氏癥、暈厥等相鑒別。

二、治療

(-)藥物治療

1、腦血管擴容劑

低分子右旋糖酊500ml靜點,每日一次?;?06代血漿治療。

2、抗血小板聚集

阿斯匹林50-300mg每日一次,或唾氯毗咤250mg每日一次。

3、抗凝治療

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及口服抗凝藥物為常用的抗凝劑。

普通肝素12500單位加入10%葡萄糖1000ml中,以每分鐘10-20滴速度緩慢靜點,使

凝血酶原時間維持在正常值的2-2.5倍。

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12小時一次。

口服抗凝劑:可選用新抗凝或華法令。新抗凝第1天8毫克,第2天為1~2毫克,每

天查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動度以調(diào)整劑量,維持量??般每日0.5-1毫克。

4、鈣拮抗劑

尼莫通10毫克每日靜滴1次,口服尼莫通30mg或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椎其底

動脈系統(tǒng)TIA可使用西比靈5mg,每日1次。

5、中藥活血化方瘀治療

常用川茍、丹參、紅花等藥物。

(二)手術(shù)治療

如確定TIA是由頸部大動脈動脈硬化斑塊引起狹窄約75%以上者,可考慮頸動脈內(nèi)支架

術(shù)或頸動脈內(nèi)膜剝脫術(shù)或顱內(nèi)-顱外血管吻合術(shù)治療。

(三)病因治療

主要針對危險因素,采用相應的措施。

禁止吸煙和過度飲灑,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癥及高血糖癥,合理治療冠心病、心律

失常、心衰和瓣膜病。

三,工作規(guī)范

(-)門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根據(jù)病情做急診CT檢查,如有條件聯(lián)系收入院。不能

住院者給予腦血管擴容劑,抗凝,抗血小板凝集,鈣拮抗劑治療,根據(jù)病情用靜點或

口服。同時進行常規(guī)生化檢查,TCD,頸動脈超聲檢測。

(二)急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CT檢查。給予腦血管擴容劑靜點,根據(jù)化驗結(jié)果可靜

點抗凝藥,口服抗血小板凝集,鈣拮抗劑。同時進行常規(guī)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檢

查。

(三)病房: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給予腦血管擴容劑靜點,根據(jù)化驗結(jié)果可靜點抗凝藥,

口服抗血小板凝集,鈣拮抗劑。注意觀察治療效果及化驗結(jié)果,調(diào)整用藥。同時血,

尿,便,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TCD,頸動脈超聲檢測,血流變學化驗,盡量尋

找病因,采用相應的措施。

腦梗死(腦血栓形成)

一、診斷

(-)診斷標準

發(fā)病年齡較大,常伴高血壓或心臟病或糖尿病史;發(fā)病前可有TIA發(fā)作;起病突然;多

于安靜休息時或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時發(fā)病;癥狀可有一定時間的進展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偏癱、

偏身感覺障礙、偏盲,還常有失語。CT早期多正常,24-48小時后出現(xiàn)低密度灶。

(-)輔助檢查

發(fā)病后做CT或MRI、SPECT、腦血管超聲以了解顱內(nèi)病變及血流情況。檢測血流變

學、心電圖、頸動脈超聲,凝血及纖溶功能。

(三)鑒別診斷

腦出血,非動脈硬化性腦梗死。

二治療

(-)一般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吸氧,嚴重者應機械通氣,肺部感染注意吸痰。合

理調(diào)整血壓??垢腥荆瑧杳舾锌股乜寡?。糾正血糖。保持大便通常。

(-)治療急性并發(fā)癥:腦水腫,20%甘露醇125-250ml靜點每日2*4次;10%復方甘油

250-500ml靜點每日1-2次;嚴重者可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入甘露醇中靜點。

癲癇,使用抗癇藥。

(三)溶栓治療:發(fā)病不超過6小時,普通CT掃描未出現(xiàn)病灶,無明顯意識障礙。尿激

酶50萬1U-200萬IU溶于100-200ml生理鹽水,I次或2次給入,速度每30分鐘

25萬。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PA),100mg快速靜點。

(四)抗凝治療:病程超過6小時,失去溶栓機會,進展性卒中。低分子肝素:0.4ml皮

下注射,每12小時一次,使用時注意血小板記數(shù)不低于8萬/微升。

(五)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50-300mg每日一次,或曝氯毗咤250mg每日一次。

(六)神經(jīng)保護劑:鈣拮抗劑,尼莫通10毫克每日靜滴1次,口服尼莫通30mg或尼莫地

平40mg,每II3次。腦代謝活化劑,ATP,胞二磷膽堿。

(七)中醫(yī)治療:常用川茸、丹參、紅花等藥物。

(八)康復,心理治療。

三工作規(guī)范

(一)門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根據(jù)病情做急診CT檢查。急,重病人轉(zhuǎn)急診。癥狀

輕,發(fā)病時間長,與靜點及口服藥治療。主要腦血管擴容劑,抗凝,抗血小板凝集,

鈣拮抗劑治療。并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隨時可變化。

(二)急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CT檢查。病情較重者,先保持呼吸道通暢,治療急性

并發(fā)癥,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再進行CT檢查。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

經(jīng)保護劑治療。如有條件轉(zhuǎn)入病房。同時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檢查。并向病人

及家屬交代病情。

(三)病房: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予溶栓,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經(jīng)保護劑治療。進行血,尿,便,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

TCD,頸動脈超聲檢測,血流變學化驗,MIR檢查,根據(jù)病因,采用相應的措施。

同時行康復治療,也可中醫(yī)治療。

(四)監(jiān)護室:病情危重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吸氧,嚴重者應機械通氣,肺部感染注

意吸痰。合理調(diào)整血壓??垢腥?,應予敏感抗生素抗炎。糾正血糖。治療急性并發(fā)

癥,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予溶栓,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經(jīng)保護劑治療。進行生命體征,血氣監(jiān)測。

腦出血

一診斷

(-)診斷標準

多有高血壓病史,情緒激動或體力勞動時突然發(fā)病,進展迅速,有不同程度的意識

障礙及頭疼,惡心,嘔吐等顱壓高癥狀,同時有偏癱,失語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缺損體征,

CT為高密度病灶,CT值為75-80HU。

(二)輔助檢查

CT:顯示血腫大小,部位,中線移位,破入腦室。DSA:尋找出血原因。血液學檢

查:血常規(guī),血生化等。

(三)鑒別診斷

腦梗死,糖尿病,肝性昏迷,藥物中毒,低血糖,CO中毒。

二治療

(-)一般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吸氧,嚴重者應機械通氣,肺部感染注意吸痰。合

理調(diào)整血壓,血壓生高時,使用降壓藥,但前3天不要將血壓降低到正常高限

(140/90mmHg)o抗感染,應予敏感抗生素抗炎。糾正血糖。保持大便通常。

(-)降低顱壓,有高顱壓表現(xiàn),予甘露醇,監(jiān)測心,腎功能,心,腎功能不全者可用速

尿,復方甘油,白蛋白。

(三)止血藥(高血壓腦出血常規(guī)不用止血藥),與使用肝素有關的腦出血.,使用魚精蛋白

和6-氨基乙酸。與使用法華令有關的腦出血,使用凍干健康人血漿和維生素Ko

(四)有意識障礙或飲水嗆咳者給予下鼻飼。

(五)改善出血周圍水腫帶,促進血腫吸收:尼膜同,每日10mg靜點,口服腦血平合劑。

(六)合理輸液:無鼻飼者輸入液體量一般為1500-2000ml/d,有嘔吐及使用脫水劑則另加

500ml,24小時尿量保持600ml以鼠

(七)外科治療:神經(jīng)功能逐漸惡化,小腦出血血腫大于10ml,殼核出血血腫大于50ml,

或顱壓明顯增加有可能腦疝者重癥腦室出血者可考慮血腫抽吸術(shù),腦室外引流等,

特殊原因的出血應外科治療。

(A)康復,心理治療。

三工作規(guī)范

()門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根據(jù)病情做急診CT檢查,如發(fā)現(xiàn)出血轉(zhuǎn)急診室。

(二)急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CT檢查。病情較重者,先保持呼吸道通暢,搶救病人,

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再進行CT檢查。如果有手術(shù)指征,請神經(jīng)外科會診。給予降

低顱壓,補液治療。進行血,生化,電解質(zhì)檢測。并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如有

意識障礙者可加抗生素。

(三)病房: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嚴

重者,及時向上級醫(yī)師或科主任匯報。進行血,尿,便,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

TCD,頸動脈超聲檢測,血流變學化驗,MIR檢查。治療合并癥,降低顱壓,有意

識障礙或飲水嗆咳者給予下鼻飼,改善出血周圍水腫帶,合理輸液,如生命體征平

穩(wěn),盡早進行康復,心理治療。

(四)監(jiān)護室:病情危重者,及時向上級醫(yī)師,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吸氧,嚴重者應機械

通氣,肺部感染注意吸痰。合理調(diào)整血壓。抗感染,應予敏感抗生素抗炎。糾正血

糖。治療急性并發(fā)癥,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向病人及家屬交

代病情。治療合并癥,降低顱壓,有意識障礙或飲水嗆咳者給予下鼻飼,改善出血

周圍水腫帶,合理輸液,如生命體征平穩(wěn),盡早進行康復,心理治療。進行血,尿,

便,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血氣分析,血壓監(jiān)測。

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診斷

(-)診斷標準

絕大多數(shù)(90%以上)突然起病,劇烈全頭疼,或頭疼先位于局部,很快波及全頭

常伴惡心,嘔吐。短期內(nèi)出現(xiàn)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陽性,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偏身

感覺障礙和偏癱,體溫升高。

(-)輔助檢查

CT檢查,顱腦MRA,DSA尋找出血原因。腰穿。

(三)鑒別診斷

高血壓性腦出血,腦膜炎。

二治療

(-)臥床休息,4-6周,保持大小便通暢,避免劇烈咳嗽和有利排便。保持呼吸道通暢,

可吸氧,嚴重者應機械通氣,肺部感染注意吸痰。合理調(diào)整血壓。

(二)鎮(zhèn)靜止痛,根據(jù)病情使用鎮(zhèn)靜劑和止痛劑。保持安靜避免血壓升高和發(fā)生再出血。

可應用人工冬眠配合頭部降溫。

(三)脫水降顱壓,予甘露醉,監(jiān)測心,腎功能,心,腎功能不全者可用速尿,復方甘

油,白蛋白,地塞米松。

(四)抗纖溶藥物,能抑制纖維蛋白溶酶原形成,延緩血管破裂處血塊的溶解,有利于纖維

組織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對破裂血管的修復,常用6-氨基乙酸,首次30克加入葡萄糖液

1000ml,24小時靜點。以后24g/d,連續(xù)2-3周。也可用立止血靜點。

(五)腦動脈痙攣的防治,尼膜同I0mg加入0.9%鹽水1000ml靜點8-10小時,避光。

(六)伽瑪?shù)吨委?,病因確定為腦血管畸形者急性期后應進行伽瑪?shù)吨委煛?/p>

(七)外科治療,病因確診為動脈瘤,只要病情及條件允許進行外科手術(shù)或介入治療,以免

發(fā)生再出血。

三工作規(guī)范

(-)門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可疑出血者CT及腰穿檢查,如有問題,立即讓病人

平臥,輸液,護送到急診室。

(二)急診: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CT檢查,如不明確,腰穿檢查。病情較重者,先保持

呼吸道通暢,搶救病人,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再進行CT檢查。給予降低顱壓,止

血,補液治療。進行血,生化,電解質(zhì)檢測。并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如有意識

障礙者可加抗生素。同時抗腦血管痙攣治療。針對檢查結(jié)果對證治療。

(三)病房: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向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嚴

重者,及時向上級醫(yī)師或科主任匯報。進行血,尿,便,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

檢測,顱腦MRA,DSA尋找出血原因,如有異常請外科會診。讓病人臥床休息,

4-6周,保持大小便通暢,保持呼吸道通暢,鎮(zhèn)靜止痛,脫水降顱壓藥,抗纖溶藥

物,腦動脈痙攣的防治。

(四)監(jiān)護室:病情危重者,及時向上級醫(yī)師,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吸氧,嚴重者應機械

通氣,肺部感染注意吸痰。合理調(diào)整血壓??垢腥荆瑧杳舾锌股乜寡?。糾正血

糖。治療急性并發(fā)癥,保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詢問病史,常規(guī)查體,向病人及家屬交

代病情。治療合并癥,降低顱壓,有意識障礙或飲水嗆咳者給予下鼻飼,鎮(zhèn)靜止痛,

抗纖溶藥物,腦動脈痙攣的防治。進行血,尿,便,生化及電解質(zhì)化驗,ECG,血

氣分析,血壓監(jiān)測。

監(jiān)護室診療常規(guī)

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

診斷:

1發(fā)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驅(qū)癥狀

2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進行性四肢無力,感覺障礙或頓神經(jīng)麻痹

3合并呼吸功能衰竭

4腦脊液檢查有蛋白細胞分離現(xiàn)象

5肌電圖提示神經(jīng)源性損害,感覺,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減慢

治療:

1發(fā)生呼吸衰竭時,立即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

2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點滴,劑量0.2~0.4g/kg/天,療程3~5天

3腎上腺皮質(zhì)類固醇應用,甲基強的松龍lOOOmg/d靜脈沖擊3天后,改為地塞米松20mg/d

靜脈點滴,后逐漸減量

4選擇性應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硫哇噂吟等

5加強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代謝平衡治療,防治并發(fā)癥

重癥肌無力危象

診斷:

1肌無力危象:常因抗膽堿酯酶藥物用量不足而引起呼吸肌癱瘓??捎抿v喜龍靜脈注射,先

推入2mg,如癥狀明顯好轉(zhuǎn)則將其余8mg繼續(xù)推入,可證實為肌無力危象。

2膽堿能危象:常因抗膽堿酯醐藥物過量而引起呼吸肌癱瘓。此時常出現(xiàn)系列毒蕈堿樣反

應??捎抿v喜龍靜脈注射,先推入2mg,如癥狀加重則立即停止注入,證明為膽堿能危象。

3反拗危象:對抗膽堿酯能藥物產(chǎn)生耐藥,對騰喜龍實驗無反應

治療:

1立即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

2待病情穩(wěn)定后進步區(qū)分危象類型

(1)肌無力危象:加大抗膽堿酯酶藥物用量

(2)膽堿能危象:立即停用抗膽堿酯酶藥物

(3)反拗危象:立即停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并進行輸液,待藥物在體內(nèi)完全清除后再改用

皮質(zhì)激素或其他治療或重新調(diào)整抗膽堿酯酶藥物用量

重癥腦出血

診斷:

1典型病例發(fā)病年齡多在50~70歲,既往常有高血壓病史

2發(fā)病前多有使血壓突然升高的誘因,如:情緒激動,用力排便,飽餐,劇烈運動等

3突發(fā)偏癱,失語等腦局灶體征

4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頭痛,嘔吐等顱內(nèi)壓升高的癥狀,甚至出現(xiàn)腦疝

5頭顱CT影像學檢查可發(fā)現(xiàn)高密度病灶,且面積較大,大于40ml;腦干出血,小腦出血

治療:

1保持安靜,防止繼續(xù)出血

2治療腦水腫,脫水降顱壓,常用20%甘露醇250ml靜點,每日4~6次。心腎功能不全時,

可給予甘油果糖500ml靜點,每12小時-次?;蛴冒椎鞍祝倌蛎撍委?。

3如果血壓超過平素血壓過多,收縮壓在200mmHg以上時,可適當給予溫和的降壓藥。急

性期過后(約兩周),血壓仍持續(xù)過高時,可系統(tǒng)應用降壓藥。

4外科手術(shù):年齡不太大,生命體征平穩(wěn),心腎功能無明顯障礙,血壓(200/120mmHg,符

合下列情況者

(1)小腦出血血腫血腫>20ml或有腦干受壓征,應緊急手術(shù)治療

(2)殼核出血血腫>50ml,或顱內(nèi)壓明顯升高,有可能形成腦疝

(3)丘腦出血血腫>10ml,病情繼續(xù)惡化者

5對癥支持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氧

(2)防治院內(nèi)獲得性感染,如褥瘡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

(3)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代謝平衡,給予適當?shù)哪c道營養(yǎng)

(4)防治心,肺,腎,消化道等重要器官的并發(fā)癥

(5)合理應用降壓藥,發(fā)病早期一般不用抗高血壓藥物

重癥腦梗塞

診斷:

1大面積腦梗塞(頸內(nèi)動脈,大腦中動脈)

(1)符合腦梗塞的診斷標準;

(2)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

(3)短時間內(nèi)癱瘓完全,早期出現(xiàn)海馬溝回疝,瞳孔改變,雙側(cè)瞳孔不等大,光反應遲鈍

或消失;

(4)急性顱內(nèi)壓升高的表現(xiàn),生命體征不穩(wěn),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脈搏加快;

2腦干梗塞

(1)突發(fā)眩暈,嘔吐,眼震,復視,飲水嗆咳,吞咽困難,構(gòu)音障礙,一側(cè)或雙側(cè)肢體或

四肢癱瘓;

(2)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

(3)雙側(cè)瞳孔不等大或雙側(cè)瞳孔縮小,伴光反應遲鈍

(4)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中樞性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或降低,可出現(xiàn)小腦扁桃體

治療:

1改善缺血區(qū)的血流供應,促進微循環(huán),阻斷和終止腦梗塞的進展

(1)3~6小時內(nèi)適合溶栓治療的,可用尿激酶靜脈溶栓

a溶栓前建立靜脈通道,可靜點20%甘露醇125ml~250ml

b已排除腦出血者,亦可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酢500ml靜點,以提高灌注壓

c靜點尿激酶總量50萬~250萬u,從開始給藥到停止用藥,總時間不超過2小時,

一般1小時內(nèi)完成

d尿激酶150萬u溶于生理鹽水50ml于30分鐘內(nèi)泵入。若30分鐘內(nèi)臨床即出現(xiàn)明

顯恢復或肌力恢復1級以上,則不再追加。

e30分鐘內(nèi)給予150萬u之后,再觀察15分鐘,若患者臨床恢復仍不明顯,或肌力

恢復小于1級,無明顯出血征象,可追加50~100萬u入鹽水50ml于30分鐘泵入。

f若30分鐘內(nèi)給予200萬u之后,再觀察15分鐘,若患者臨床恢復仍不明顯,此時

需有腦動脈仍然閉塞的影像學依據(jù),方可考慮再追加25-50萬u

g溶栓后可給予20%甘露醇250ml靜點,當日視病情予2?3次,一般使用3?

7日

h溶栓24小時后,給AP或抵克立得抗血小板聚集藥

I溶栓當日靜點低右500ml,以后每日500ml,共10天

(2)發(fā)病后1~48小時,不用溶栓治療者,可選用

a抗凝治療,常用低分子肝素,如速避凝0.4iHql2h,或口服華法令

b抗血小板治療,常用AP40~80mgqd或抵克立得250mgqd

c中藥活血化淤治療,常用川穹嗪8O~16Omg入生理鹽水500ml靜點

(3)發(fā)病后12小時或24小時內(nèi)最好不用葡萄糖注射液,避免急性期由于高糖加重酸中

毒和腦損傷

(4)保護缺血神經(jīng)元,常用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膜通lmg/h泵入維持

(5)加用自由基清除劑,神經(jīng)細胞賦活劑,保護半暗帶以減少神經(jīng)細胞死亡,如Vitc,VitE,

小劑量甘露醇等

2治療腦水腫,脫水降顱壓,常用20%甘露醇250ml靜點,每日4~6次。心腎功能不全時,

可給予甘油果糖500ml靜點,每12小時一次。或用白蛋白,速尿脫水治療。

3對癥支持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氧

(2)防治院內(nèi)獲得性感染,如褥瘡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

(3)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代謝平衡,給予適當?shù)哪c道營養(yǎng)

(4)防治心,肺,腎,消化道等重要器官的并發(fā)癥

(5)合理應用降壓藥,發(fā)病早期一般不用抗高血壓藥物

重癥腦膜炎

診斷:

1符合各類腦膜炎的診斷標準

2嚴重的頭痛,嘔吐,發(fā)熱,頸項強直,進行性加重的意識障礙

3可出現(xiàn)顱底蛛網(wǎng)膜粘連,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而至腦積水,進行性顱內(nèi)壓升高,甚至出現(xiàn)腦疝

或出現(xiàn)相應的顱神經(jīng)受累的體征

治療:

1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相應的病因治療

2脫水降顱壓治療,常用20%甘露醇250ml靜點,也可應用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等

3在很好地控制原發(fā)感染的情況下,給予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防止蛛網(wǎng)膜粘連

4針對梗阻性腦積水、進行性顱壓升高,內(nèi)科治療不理想的,可行外科治療,包括

(1)側(cè)腦室引流術(shù)

(2)去骨片減壓術(shù)

(3)腦室腹腔分流術(shù)

重癥腦炎

診斷:

1符合一般腦炎的診斷標準

2嚴重的意識障礙,精神癥狀

3進行性加重的顱內(nèi)壓升高,甚至出現(xiàn)腦疝

4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或癲癇連續(xù)狀態(tài)

5腦電圖示廣泛中度或廣泛重度異常

治療:

1脫水降顱壓治療,常用20%甘露醇250ml靜點,每日4~6次??杉佑闷べ|(zhì)類固醇激素治療。

2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的治療:

(1)吸氧,防止摔傷,舌咬傷。

(2)立即給予安定10mg~20mg靜脈注射,速度不超過每分鐘5mg。

(3)若仍不能控制發(fā)作,給予

a安定40mg入5%葡萄糖鹽水500ml中于12小時內(nèi)緩慢靜點

b德巴金首次15mg/kg靜脈推注,大于3分鐘推完,而后給予德巴金l-2mg/kg/h靜脈

維持

c氯硝安定l~4mg靜脈注射,24小時最多不超過10mg。速度每分鐘不超過Img

d魯米鈉0.2溶于注射用水10ml中緩慢靜推,每分鐘不超過25mg

e5%副醛I5~30ml(兒童3ml/kg)或水合氯醛3g(兒童0.05/kg)保留灌腸

f仍不見效,請麻醉科硫苯妥鈉全身麻醉

(4)加強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氣管切開,換氣不足時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

3抗精神癥狀治療,酌情給鎮(zhèn)靜藥如安定,奮乃靜,氯丙嗪等。

4進行性顱壓升高,藥物控制不理想者,可行腦室穿刺引流或外科分流術(shù)。

5對癥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及營養(yǎng)代謝平衡。

6針對不同的病原體抗感染病因治療。

腦疝

診斷:

1小腦幕裂孔疝

(1)進行性加重的意識障礙

(2)患側(cè)動眼神經(jīng)部分或完全麻痹,出現(xiàn)病側(cè)瞳孔擴大,光反應消失,眼球外展,上瞼輕

度下垂。對側(cè)肢體不全癱瘓,肌力下降,肌張力升高,錐體束征(+)

(3)隨著病情發(fā)展,昏迷程度加深,雙側(cè)瞳孔散大,四肢癱

(4)中腦與下丘腦之間的聯(lián)系終斷,出現(xiàn)一系列植物神經(jīng)紊亂的癥狀

2枕骨大孔疝

(1)頸神經(jīng)根受到牽拉,可引起頸后部疼痛及頸強直

(2)患者意識常保持清醒,瞳孔很少有改變

(3)延髓內(nèi)各顱神經(jīng)功能紊亂,可出現(xiàn)心動過緩,血壓上升,呼吸變慢等癥狀。第四腦室

底的激惹引起反復嘔吐,吞咽困難等

(4)突然出現(xiàn)使顱內(nèi)壓升高的誘因時,可使腦疝加劇而導至呼吸驟停,昏迷,繼以循環(huán)衰

竭死亡

3大腦廉下疝

病側(cè)大腦半球內(nèi)側(cè)面后部的梗死,出現(xiàn)對側(cè)卜肢輕癱,排尿障礙等

4小腦幕裂孔上疝

(1)有四疊體受壓的表現(xiàn),如雙側(cè)不全瞼下垂,雙眼上視障礙,瞳孔等大,光反應遲鈍或

消失

(2)患者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

(3)晚期可出現(xiàn)去大腦強直及呼吸驟停

治療:

1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體溫變化

2緊急應用脫水降顱壓藥

(1)20%甘露醇250ml~500ml快速滴注,其它如甘油果糖,速尿也可應用

(2)血漿白蛋白對消除腦水腫也有效

(3)激素對消除腦水腫也有效,早期應用效果好

3有腦積水時可作腦脊液分流術(shù),緊急情況下可作腦室穿刺引流

4對癥支持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shù)

(2)控制高熱

(3)維持血壓于較正常水平

(4)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

呼吸功能障礙

診斷:

肺功能損傷期

1呼吸頻率20~25次/分

2吸空氣60mmHg<Pao2〈70mmHg

3Pao2/Fi02>300mmHg

4P(A-a)Do2(Fio2l.0)25-50mmllg

5X線胸片正常

(具備5項中3項即可確診)

肺功能衰竭早期

1呼吸頻率>28次/分

2吸空氣50mmHg<Pao2^60mmHg

3Paco2<35mmHg

4200mmHg<Pao2/Fio2^300mmHg

5100mmHg<P(A-a)Do2(Fio2l.0)<200mmIlg

6X線胸片示肺泡無實變,或?qū)嵶?1/2肺野

(具備6項中3項即可確診)

肺功能哀竭期

1呼吸頻率>28次/分,呼吸窘迫

2吸空氣PaozW50nmHg

3Paco2>45mmHg

4Pao2/Fio2^200mmHg

5P(A-a)DO2(Fio2l.0)>200mmHg

6X線胸片示肺泡實變》1/2肺野

(具備6項中3項即可確診)

急性肺功能損傷(ALI)

診斷:

1急性起病

2Po2/Fio2s?300mmHg

3正位X線胸片顯示雙肺均有斑片狀陰影

4肺動脈嵌頓壓WlOmmHg,或無左房壓力增高的臨床證據(jù)

急性肺功能衰竭(ARDS)

診斷:

1有引起ARDS的原發(fā)病和病因,以往無肺部疾患,且排除左心哀

2突發(fā)性進行性呼吸窘迫,每分鐘呼吸頻率>35次,常用給氧措施不能改善

3X線所見先為間質(zhì)性,后為肺泡彌散浸潤影

4Po2/Fio2^200mmHg

治療:

1去除病因

2吸氧,盡可能較低氧濃度,使Sa02>90%

3機械輔助通氣,給予呼氣末正壓

4加強抗感染治療

5加強營養(yǎng)補給

6液體合理輸入。在血容量足夠,,血壓穩(wěn)定的前提下,出入量輕度負平衡(-500-1000ml),

早期不宜補充膠體

急性腎功能障礙

診斷:

輕度腎功能損傷

1無血容量不足

2尿量比40ml/h

3尿Na',尿肌酊正常

腎功能衰竭早期

1無血容量不足

220ml/h〈尿量<40ml/h,利尿劑有效

3尿Na'20—30mmol/L

4血肌酊W2mg/dl

5尿紅細胞形態(tài)示多形性變化

腎功能衰竭期

1無血容量不足

2無尿或少尿(尿量〈20ml/h,持續(xù)6小時),利尿劑沖擊后尿量不增多

3尿Na>40mmol/L

4尿肌酊>2mg/dl

5非少尿形腎衰:尿量>600ml/24h,但血肌酊>72mg/L,尿比重W1.012

治療:

1優(yōu)質(zhì)低蛋白飲食(0.5-0.6g/kg/min),碳水化合物至少100g/d,限制鉀、鈉入量。

2處理高血鉀

(1)10%葡萄糖酸鈣10mliv

(2)25%GS200ml+R-I16-20uivdrip

(3)11.2%乳酸鈉40-200mliv,伴代酸可給5%NaHco3250mlivdrip

(4)鈉型離子交換樹脂15-2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100ml口服,每II3-4次

3處理代謝性酸中毒

(1)SB0.1Tid

(2)實際碳酸氫根低于15mmol/L,給予5%NaHcc)3100ml-250mlivdrip

4控制感染,血壓

5營養(yǎng)支持

6擴張腎動脈,改善腎供血:多巴胺2-5ug/Kg/min泵入維持

7透析指征:

(1)急性肺水腫

(2)血鉀大于6.5mmol/L

(3)無尿2天或少尿4天以上

(4)PH小于7.2

(5)BUN大于60-80mg/dl,Cre大于6mg/dl

(6)尿毒癥癥狀,如尿毒癥腦病、出血性胃炎、尿毒癥性心包炎

8腎損害藥物如:抗生素、甘露醇、1b受體阻滯劑、腦組織保護劑(腦復康、FDP)慎用,

減量或停用。

外周循環(huán)功能障礙

診斷:

循環(huán)損傷期

1無血容量不足

2MAP四60mmHg

3尿量四40ml/h

4低血壓時間持續(xù)4小時以上

循環(huán)衰竭早期

1無血容量不足

250mmHg(MAP<60mmHg

320ml/h<尿量〈40ml/h

4肢端冷或暖

5無意識障礙

循環(huán)衰竭期

1無血容量不足

2MAP<50mmHg

3尿量〈20ml/h

4肢端冷或暖

5多有意識恍惚

治療:

1去除休克誘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2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

3補充血容量

(1)在心功能允許的情況下,快速補液,短時間內(nèi)輸入等滲鹽水或平衡鹽溶液

1000~2000ml

(2)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根據(jù)中心靜脈壓調(diào)整輸液速度和輸液量

(3)輸入晶體液的同時補充膠體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酢,血定安等

4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

(1)積極補液治療后,血壓仍不能回升,可使用升壓藥物協(xié)助提升血壓,常用多巴胺

2.5-10ug/kg/min

(2)血容量已基本補足,血壓已維持在正常范圍,但病人仍存在組織灌流不足時,可適

當應用血管擴張藥,如酚妥拉明,硝普鈉等

5感染性休克和嚴重休克時可適當應用皮質(zhì)類固醇藥物

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

診斷:

1最常見于強直陣攣性發(fā)作

2表現(xiàn)為強直陣攣性發(fā)作的連續(xù)反復出現(xiàn),間歇期意識障礙,以后癥狀漸加重,發(fā)作時間延

長,間隙縮短,昏迷加深

3出現(xiàn)嚴重的植物神經(jīng)癥狀,如高熱,大汗,心動過速或心律紊亂,呼吸加快或不規(guī)則,血

壓早期升高,后期下降,腺體分泌增多,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紫縉

4瞳孔散大,光反應消失,角膜反射消失,全身肌張力升高

5進行性加重的腦水腫,腦缺氧,若不及時控制,則可致殘或死亡

治療:

1吸氧,防止摔傷,舌咬傷。

2立即給予安定10mg~20mg靜脈注射,速度不超過每分鐘5mg。

3若仍不能控制發(fā)作,給予

a安定40mg入5%葡萄糖鹽水500ml中于12小時內(nèi)緩慢靜點

b德巴金首次15mg/kg靜脈推注,大于3分鐘推完,而后給予德巴金l~2mg/kg/h靜脈

維持

c氯硝安定l~4mg靜脈注射,24小時最多不超過10mg。速度每分鐘不超過Img

d魯米鈉0.2溶于注射用水10ml中緩慢靜推,每分鐘不超過25mg

e5%副醛15~30ml(兒童3ml/kg)或水合氯醛3g(兒童0.05/kg)保留灌腸

f仍不見效,請麻醉科硫苯妥鈉全身麻醉

4加強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氣管切開,換氣不足時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

5對癥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及營養(yǎng)代謝平衡。

6脫水降顱壓治療,改善腦水腫,常用20%甘露醇250ml靜點。

肝功能障礙

診斷:

肝功能損傷早期

1SGPT>正常兩倍

234.2umol/L(2.0mg/dl)>血清總膽紅素>17.1umol/L(>1.0mg/dl)

肝功能損傷期

1SGPT>正常兩倍

2血清總膽紅素>2.0mg/dl

肝功能衰竭期

1肝性腦病

治療:

1停用對肝功能有損傷的藥物

2適當應用護肝藥,如肝泰樂

3肝性腦病的治療:

(1)消除誘因,如控制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快速利尿,禁用慎用鎮(zhèn)靜藥

(2)減少腸內(nèi)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a.合理飲食,減少蛋白質(zhì)的用量

b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灌腸或?qū)a

c抑制細菌生長,如口服甲硝哇

(3)促進有毒物質(zhì)的代謝清除,糾正氨基酸代謝的紊亂

a降氨藥物,如谷氨酸鉀,谷氨酸鈉,精氨酸等

b支鏈氨基酸的應用

cGABA/BZ復合受體拮抗藥

(4)對癥支持治療

人工氣道及機械通氣的指征

氣管插管:

1呼吸心跳驟停

2保持呼吸道通暢,便于清除氣管,支氣管內(nèi)分泌物,為供氧,呼吸器使用及氣管內(nèi)給藥提

供條件

3呼吸抑制,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者

4喉頭水腫,急性咽喉炎,喉頭粘膜下血腫,頸椎骨折,主動脈瘤壓迫或侵犯氣關壁者應慎

用或禁用

氣管切開:

1需保留氣管插管時間較長的病人(大于兩周)

2需保留氣管插管,而清醒可進食的病人

3昏迷或嚴重肺部并發(fā)癥或病變,痰多不易咳出或吸出,有發(fā)生窒息的危險者

4昏迷病人伴吞咽失常易產(chǎn)生誤吸或心肺腦復蘇的后期,長期昏迷不醒的植物人

5上呼吸道梗阻所致的呼吸困難

機械通氣:

1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到7.2以下。若患者有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現(xiàn),無論PH值的高低,

均需氣管插管并開始機械通氣

2當Fio2250%,P02W60mmHg時

3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

4相對禁忌癥:

(1)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右心梗塞

(2)大咯血不止者

胃腸功能障礙

診斷:

胃腸功能損傷早期

1腹部脹氣

2腸鳴音減弱

胃腸功能損傷期

1高度腹部脹氣

2腸鳴音近于消失

胃腸功能衰竭期

1麻痹性腸梗阻

2應激性潰瘍出血

(兩項中具備一項即可)

治療:

1胃腸脹氣給予胃腸減壓,肛管排氣

2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1)平臥,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

(2)下胃管。若為大出血(大于500ml,禁食;若出血量不大,鼻飼白奶少量(l00~200ml)

多次

(3)補充血容量。若為大出血,查血型,配血,輸血,監(jiān)測血壓,血色素,腸鳴音。輸血

指征:

a.血色素小于70克/升

b收縮壓小于80~90mmHg

c大量嘔血或便血出現(xiàn)周圍循環(huán)衰竭

(4)止血藥:

a凝血酶2000~3000u配成50~500u/ml胃管入,Qh~Q6H(根據(jù)嚴重程度)

b立止血l~2uivBid

(5)胃粘膜保護劑:

aH2受體阻滯劑(高齡,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b質(zhì)子泵阻滯劑:

洛賽克120mg/2ml/h泵入維持

生理鹽水48ml/2ml/h泵入維持

腦血腫穿刺術(shù)操作規(guī)范

I.根據(jù)CT片定位,選擇穿刺部位。

2.剃頭,備皮,龍膽紫標記穿刺點。

3.常規(guī)無菌消毒鋪巾。

4.2%普魯卡因局部麻醉。

5.以骨錐穿透顱骨,將引流管置于血腫中央,抽吸陳舊性出血,避免空氣進入顱內(nèi),抽吸

總量不超過70mlo

6.尿激酶6000u加入生理鹽水1ml中,注入血腫腔內(nèi)。固定引流管,24小時后再次抽吸。

每日一次,連續(xù)3日。

7.引流管保留5-7天后,拔除。

腰椎穿刺術(shù)常規(guī)

1.患者側(cè)臥位,頭向前屈,兩髓屈曲,兩手包緊膝部,使腰椎后凸。

2.常規(guī)無菌消毒局部皮膚,戴無菌手套,鋪洞巾。

3.以34椎間隙(雙骼前上棘連線)為穿刺點。

4,予1%-2%普魯卡因于穿刺部位行皮內(nèi),皮下麻醉。

5.針體垂直于脊背平面,于穿刺點入皮,慢慢進針約4-5cm,阻力突然降低即己穿過硬脊

膜,拔出針芯,轉(zhuǎn)動針尾,可見腦脊液流出。

6.接側(cè)壓管,囑患者慢慢伸直下肢,頭部。側(cè)壓后,如壓力不高可放出送檢的腦脊液,若

壓力過高不再放液,以防發(fā)生腦疝。

7.拔出穿刺針,以消毒紗布覆蓋穿刺處,膠布固定,囑病人去枕平臥4-6小時。

股靜脈設管操作規(guī)范

1.會陰部備皮,檢查皮膚有無破潰及感染灶。

2.病人平臥,以腹股溝韌帶下2cm,股動脈內(nèi)側(cè)1cm處為穿刺點。

3.常規(guī)無菌消毒鋪巾。

4.2%普魯卡因局部皮下麻醉。

5.穿刺針與皮膚成30-45度夾角入皮,針尖對準臍部,進針同時給予負壓。

6.穿刺針進入股靜脈后入導絲,擴皮,設管。

7.證實設管進入股靜脈后,縫針固定,3M貼覆蓋。

8.設管保留2周后,更換設管。

腦室引流操作規(guī)范

I、家屬同意簽字

2、頭部備皮、平仰臥

3、選擇穿刺點:發(fā)際上2cm、中線旁開2cm,以右側(cè)半球為首選

4、常規(guī)無菌消毒,鋪巾,局麻下垂直顱骨穿刺

5、放置硅膠引流管,對準鼻尖放置深度為5-7cm,見腦室液流出為準

6、接腦室引流裝置,注意固定高度

7、放置時間為一周左右,每日放腦室液一次,每二II送腦室液常規(guī)化驗一次

cvp監(jiān)測操作規(guī)范

1、連接壓力裝置,調(diào)整監(jiān)護儀中cvp位置

2、與病人深靜脈射管的連接,測試通暢

3、壓力感受器固定于病人腋中線平行位置

4、關閉連接病人端,打開通大氣端,測試“0”點

5、關閉通大氣端,打開通病人端,待病人平靜后所測的值為cvp

6、如果病人體位變化或管路故障,需要重新測試“0”點

西門子監(jiān)護儀CVP正常值為0-6mmHg

APACHEII急性生理學評分

分值

01234

體溫(℃,直腸)36?38.434?35.932?33.930-31.9<20.9

38.5-38.939?40.>41

平均動脈壓(mmHg)70~109110~129130-159>160

50?69<49

心率(次/分)60?100101-139140-179>180

55?5940-54〈39

呼吸(次/分)12~2410-116935-49W5

25-34250

Pao2(mmHg)75-10065-7560?65<60

動脈血PH7.35-7.457.25-7.347.15-7.247.05-7.14<7.05

7.46?7.59>7.6

Na(mmol/L)135-145146-151152-156157?166>167

120?134111-119<110

K(mmol/L)3.5?5.55.6?6.16.2?7.1>7.2

3~3.42.5~2.9<2.5

Cr(ummol/L)0.5?1.51.9?3.3>3.4

<0.5

Het(%)男性40?5050.1?5454.1?59.9>60

女性35?4545.1-49.849.9?54.9>55

WBC(IO9/L)4-1010.1—19.920?39.9>40

1-3.9<1

GCS昏迷評分

項目評分

I睜眼反應自動睜眼4

呼之睜眼3

疼痛引起睜眼2

不睜眼1

n語言反應言語正常(回答正確)5

言語不當(回答錯誤)4

言語錯亂3

言語難辯2

不能言語1

in運動反應能按吩咐動作6

對刺痛能定位5

對刺痛能躲避4

刺痛肢體過屈反應3

刺痛肢體過伸反應2

不能運動(無反應)1

積分低于8分預后不良

積分5~7分預后惡劣

積分小于4分罕有存活

變性病診療常規(guī)

?、老年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特指Alzheimer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確的癡呆綜合征。常表現(xiàn)為隱襲起病,持

續(xù)進行性的智能衰退而無緩解。因此,診斷老年性癡呆必須具有以下三個條件:①必需有癡

呆;②癡呆或認知障礙不是山精神疾病,腦血管病或其他軀體疾病引起;③癡呆呈緩慢進展。

1.1具有癡呆

從原有的較好的或正常的認識水平逐漸下降,導致社會和職業(yè)技能下降甚至影響日常生

活。癥狀的確定主要依據(jù)臨床檢查和神經(jīng)心理學檢查。

1.2記憶障礙為主,以及至少有下列表現(xiàn)之??:

①語言障礙(找詞困難)。

②執(zhí)行技術(shù)性操作障礙,而非肢體無力或癱瘓所致。

③視空間障礙。

④執(zhí)行功能障礙(包括抽象思維和集中能力障礙)。

1.3排除其他引起癡呆的疾患,包括能引起癡呆的其他變性病、血管性癡呆、神經(jīng)系統(tǒng)理

化性損傷,感染中毒、占位以及代謝或內(nèi)分泌疾患等。

老年性癡呆常緩慢起病,精神心理障礙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局灶功能缺失輕,可有腦萎縮。

llachinski評價少于4分。

2.癡呆程度的評價

可根據(jù)臨床癡呆評價量表(ClinicalDementiaRating.CDR)或全面衰退量表(GDS)來

評價。

3.治療原則

3.1?般治療和護理

加強營養(yǎng),防止意外(包括外傷、走失、自殺等),防治肺部感染。

3.2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治療

3.2.1膽堿能類藥物:包括膽堿脂酶抑制劑:如石彬堿甲,多奈哌齊,艾斯能膽堿能受體激

動劑:Milameline,Xanomeline。

3.2.2毗咯烷酮類藥物:腦復康、三樂喜、毗粒西坦U服液。

3.2.3腦循環(huán)改善劑:喜德鎮(zhèn)、環(huán)扁桃酯

324中樞興奮劑:咖啡因、氯酯醒

325生物制劑:神經(jīng)生長因子、腦樂等

326非留體類藥物:阿斯匹林、消炎痛

3.2.7雌激素治療

3.2.8抗氧化治療:銀杏葉制劑,VitE,seligilme

3.3非認知功能障礙的藥物治療

伴有抑郁的病人,可給予抗抑郁藥物治療,伴幻覺、澹忘、激越的病人,可對癥治療如

利培酮等。

4.老年性癡呆的診療途徑

二、震顫麻痹

震顫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種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以運動減少,肌張力強直、震顫

和體位不穩(wěn)為主要癥狀。

1.診斷要點:

1.1用傳統(tǒng)的帕金森病診斷標準,確定帕金森病

a運動減慢,加下列三項中的1項

b靜止性震撅;

c強直,通常是鉛管樣或齒輪狀,存在于肢體、頸部、或軀干等

d姿勢不穩(wěn)定,排除視覺性,小腦性,深感覺性的

1.2排除帕金森綜合征

1.3確定病人是否具有更特異性的修訂的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必要時可以結(jié)合左旋多巴

實驗或阿樸嗎啡實驗

修訂的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

下列特征的三項以上

1起?。涸谝粋€或多個肢體的運動緩慢,頻率為4-6HE,靜止性震顫,加兩項

以上

2明顯的單側(cè)起病形式

3強直,鉛管樣或齒輪樣(在中軸或四肢肌肉),伴有面部,軀干或肢體的運動

減慢或減少,姿勢異常等。

4在治療的兩個月內(nèi)對左旋多巴的反應良好(改善33斷100張)

2治療原則

總原則是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zhì)量。各種不同劑型的藥物依據(jù)個體差異可以聯(lián)合用

藥,但均遵循?原則:從小劑量開始加藥,緩慢加量,直到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且繼續(xù)加量癥狀

穩(wěn)定無改變或出現(xiàn)副反應時為止。

2.1左旋多巴制劑:

包括左旋多巴及復方多巴類藥物,例如美多巴(左旋多巴:芳絲腫二4:1)第一周

0.125/片/d,以后隔周增加一片,分2-3次服,一般最大量為0.125/片8片/d。治療過程中可能

出現(xiàn)各種異動癥(如劑末現(xiàn)象、劑量高峰多動癥、晨僵和開一關現(xiàn)象),此時可與兩種美多

巴的新劑型(美多巴的緩釋劑,帕金寧控釋片)合用或加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2.2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常規(guī)與左旋多巴制劑合用,能增強療效,單獨使用療效不如左旋多巴制劑。常用

藥如下:

2.2.1.濱隱亭(D2、D3受體)從小劑量開始2.5mg/d分二次,緩慢加量,維持量為10-40

mg/d分次。

2.2.2泰舒達(D2、D3受體)

2.2.3培高利特(DkD2、D3受體)

2.2.4阿樸嗎啡(DI、D2)

2.3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丙快苯丙胺

2.4抗膽堿能藥物:安坦2-4mgTid,但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的病人禁用。

2.5金剛烷胺0.1Tid

2.6外科治療:立體定向丘腦損傷術(shù)(蒼白球),或神經(jīng)移植等。

三、lewy體癡呆

lewy體癡呆的主要特征是累及注意,記憶和較高級皮層功能的波動性認知損害。波動性意

識錯亂和澹妄為其突出表現(xiàn)。大多有明顯視幻覺,繼而偏執(zhí)性錯覺,反復意外地跌倒。

1診斷標準

1.1累及記憶和高級皮層功能波動性認知障礙。反復用認知量表或日常生活能力檢測其認知

障礙。其波動是像澹妄那樣以發(fā)作性迷亂和清醒期相交替為特征。

1.2至少有下列之一

121常伴有妄想的視或聽幻覺

1.2.2輕度錐體外系特征或?qū)ι窠?jīng)安定敏感綜合征

1.2.3反復找不到原因,跌倒或短暫的意識模糊或喪失

1.3有被動,但與澹妄不同,其臨床特征持續(xù)-較長的時期(數(shù)以周或月計)

1.4通過適當?shù)臋z查和觀察,除外了可引起其被動性認知障礙的軀體性疾病

1.5影像學檢查無腦缺血或結(jié)構(gòu)性損害的證據(jù),否認有卒中史。

2治療原則

1對認知障礙的治療

參見老年性癡呆的治療原則

2對非認知障礙的治療

注意慎用神經(jīng)安定劑如奮乃靜、安定等。

3其它對癥治療

四、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于腦缺血、出血、缺血一缺氧損害導致的影響日常活動的智能障礙。

因此,構(gòu)成血管性癡呆必需具備以F三個條件:①必需有癡呆;②從病史、臨床檢查和腦

影像學上必需有腦血管病的證據(jù);③癡呆和血管病有時間上的因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