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必修3)練習課時跟蹤訓練10過秦論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必修3)練習課時跟蹤訓練10過秦論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必修3)練習課時跟蹤訓練10過秦論_第3頁
語文(人教版必修3)練習課時跟蹤訓練10過秦論_第4頁
語文(人教版必修3)練習課時跟蹤訓練10過秦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跟蹤訓練(十)過秦論A組:基礎達標(建議用時20分鐘)一、基礎積累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崤函/混淆膏腴/阿諛黔首/潛水B.囊括/曩日鋒鏑/貶謫藩籬/蟠桃C.鞭笞/整飭合從/粽子逡巡/群眾D.昭襄/召集繩樞/紓難鉤戟/譏諷解析:A項讀音依次為:xiáo,yú,qián。B項讀音依次為:nánɡ/nǎnɡ,dí/zhé,fān/pán。C項讀音依次為:chī/chì,zònɡ,qūn/qún。D項讀音依次為:zhāo/zhào,shū,jǐ/jī。答案:A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蒙故業(yè),因遺策(前代的策略)因利乘便(因為)B.合從締交,相與為一(成為一體)奮六世之余烈(余威)C.追亡逐北(潰敗的軍隊)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揭開)D.將數百之眾(率領)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堅固的城池)解析:A項,“因”意為“憑借”;B項,“余烈”意為“遺留下來的功業(yè)”;C項,“揭”意為“舉起”。答案:D3.下列對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eq\b\lc\{\rc\(\a\vs4\al\co1(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②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③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④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解析:①連詞,表修飾;②連詞,表承接;③介詞,表比較;④介詞,引出對象。答案:D4.以下各項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外連衡而斗諸侯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C.流血漂櫓 D.序八州而朝同列解析:B項為名詞作狀語,A、C、D三項都是使動用法。答案:B5.下列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以為桂林、象郡 B.才能不及中人C.北收要害之郡 D.以致天下之士解析:A項,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B項,古義,平常的人;今義,為雙方介紹買賣、調解糾紛等并做見證的人或指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D項,古義,用來招納;今義,連詞,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答案:C6.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和其他三句不一樣的一項是()A.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B.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解析:C項是被動句,A、B、D三項都是判斷句。答案:C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7.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奮六世之余烈(功業(yè))卻匈奴七百余里(擊退)B.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言論,這里指著作)踐華為城,因河為池(削平)C.隳名城,殺豪杰(毀壞)銷鋒鏑(箭頭)D.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稱帝為王)解析:B項,踐:踏。此為“據守”的意思。答案:B8.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以為桂林、象郡②以愚黔首③臨不測之淵,以為固④自以為關中之固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解析:①把,介詞;②用來,連詞;③和④都是形容詞,“險固”。答案:C9.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本部分文字記敘了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時的勢如破竹和鞏固政權時的種種措施。B.從這部分文字記敘的秦始皇為鞏固政權而采取的措施看,他確實為子孫后代開創(chuàng)了萬世之業(yè)。C.作者用鋪陳的手法敘述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至高無上的權威。D.這部分文字所敘述的秦始皇所實行的政策,說明他不知道與昔日相比“攻守之勢異也”,因而“仁義不施”。解析:B項,秦始皇在一統(tǒng)天下后采取的鞏固措施違背民意,給秦的覆滅埋下了隱患,并非開創(chuàng)了“萬世之業(yè)”。答案:B10.翻譯下面的句子。(1)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注意“道”“言”的翻譯。(2)注意“良將勁弩”和“信臣精卒”的落實。答案:(1)于是秦始皇廢棄先王的治國法度,焚燒了各學派的著作,來使百姓變得愚昧。(2)派好的將領手執(zhí)強弩守衛(wèi)著險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銳的士卒陳列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的行人。B組:能力提升(建議用時30分鐘)一、課外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元彧,字文若。彧少有才學,時譽甚美。侍中崔光見彧,退而謂人曰:“黑頭三公,當此人也?!睆酥崎e裕,吐發(fā)流靡,瑯邪王誦有名人也,見之未嘗不心醉忘疲。奏郊廟歌辭,時稱其美。彧本名亮,字仕明,時侍中穆紹與彧同署,避紹父諱,啟求改名。詔曰:“仕明風神運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體相倫之美?!睆髲捅痉?,詔許,復封臨淮,寄食相州魏郡。會爾朱榮入洛,殺害元氏。彧撫膺慟哭,遂奔蕭衍。衍亦先聞名,深相器待,見彧于樂游園,因設宴樂。彧聞樂聲,歔欷,涕淚交下,悲感旁人,衍為之不樂。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彧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衍體彧雅性,不以為責。及知莊帝踐阼,彧以母老請還,辭旨懇切。衍乃以禮遣。彧性至孝,事父母盡禮,自經違離,不進酒肉,容貌憔悴,見者傷之。莊帝追崇武宣王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母李妃為文穆皇后,將遷神主于太廟,以高祖為伯考。時莊帝意銳,朝臣無敢言者,唯彧與吏部尚書李神俊并有表聞。又追尊兄彭城王為孝宣皇帝,彧又面諫曰:“陛下中興,意欲憲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觀?歷尋書籍,未有其事?!钡鄄粡摹栔鞓s死,除彧司徒公。爾朱世隆率部北叛,詔彧防河陰及爾朱兆率眾奄至,彧出東掖門,為賊所獲。見兆,辭色不屈,為群胡所毆薨。彧美風韻,善進止,衣冠之下,雅有容則。博覽群書,不為章句。所著文藻雖多亡失,猶有傳于世者。(節(jié)選自《魏書》卷十八列傳第六)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彧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B.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彧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C.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彧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D.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彧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解析:句子的內容是“和元彧一樣前來梁朝投奔叛降的人,都迎合旨意稱魏為偽朝,只有元彧上表時總是自稱魏臨淮王”。句中“稱魏”和“表啟”語意銜接緊密,不要斷開。答案:B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名字:古人有名有字,有的還有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B.太廟:封建皇帝為祭拜祖先而營建的廟宇。如歐陽修《伶官傳序》“入于太廟,還矢先王”中的“太廟”即為此意。C.河陰:“河”特指黃河,“陰”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陽”則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河陰”指黃河以北地區(qū)。D.避諱:中國封建社會對于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而避諱的方法有代稱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筆法等。解析:陰指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陽指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因此河陰指黃河以南地區(qū)。注意“河”專指黃河。答案:C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元彧本名叫元亮,因避諱,所以請求改名,皇帝因為他談吐具有風采神韻,且經常自比荀文若,所以認為他可改名為彧。B.元彧不忘前朝,敢于勸諫。在梁朝他上表時自稱魏臨淮王,蕭衍沒有責怪他但感到不樂;面對一意孤行的莊帝,他一再勸諫。C.元彧為人孝順,心痛族人。他在莊帝繼位時因為母親年老請求回北方;元氏族人被爾朱榮殺害,他得知后拍胸痛哭。D.他博覽群書,文采斐然,但不為章句之學。所寫的文章仍有流傳在世的。解析:“在梁朝他上表時自稱魏淮臨王,蕭衍沒有責怪他但感到不樂”錯誤。原文是“衍體彧雅性,不以為責”。答案:B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彧撫膺慟哭,遂奔蕭衍。衍亦先聞名,深相器待,見彧于樂游園,因設宴樂。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陛下中興,意欲憲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觀?歷尋書籍,未有其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試的必考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遂”“聞名”“相”“器”“因”“憲章”“不法”等實詞,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詞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固定句式的翻譯,如(1)中的介賓短語后置句和(2)中的賓語前置句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之后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答案:(1)元彧撫胸痛哭,于是投奔蕭衍。蕭衍也早就聽說了他的名聲,十分敬重禮待他,蕭衍在樂游園會見元彧,于是設宴奏樂招待他。(2)陛下恢復宗室基業(yè),心中想仿效遠古,但是行事不循法度,讓后世如何看待您的作為呢?遍尋書籍記載,沒有這種事。[參考譯文]元彧,字文若,從小很有才學,當時很受贊美。侍中崔光見后對人說“:黑頭發(fā)就擔任三公的,應當就是這個人了?!痹獜獌x態(tài)閑雅談吐言辭美妙,瑯邪王誦也是很有名氣的人,見了元彧之后,也不能不為之心醉,忘卻疲勞。他奏祭祀郊廟時所用歌詞,當時人也大加贊美。元彧原名叫亮,字仕明。當時侍中穆紹跟他同署辦事,為了避開穆紹父親的名字他便上表請求改名?;实巯略t說:“仕明談吐具有風采神韻,經常自比三國時的荀文若,可改名為彧,以取同一體類相似之美?!痹獜终埱蠡謴捅緛淼姆饩?,皇帝下詔答應恢復臨淮王的封爵,寄食邑于相州的魏郡。正值爾朱榮進入洛陽,殺害元氏族人。元彧撫胸痛哭,于是投奔蕭衍。蕭衍也早就聽說了他的名聲,十分敬重禮待他。蕭衍在樂游園會見元彧,于是設宴奏樂招待他,元彧聽到歌聲噓唏而哭,涕淚交加而下,蕭衍見后也感到傷心。和元彧一樣前來梁朝投奔叛降的人,都迎合旨意稱魏為偽朝,只有元彧上表時總是自稱魏臨淮王。蕭衍體諒元彧的本性如此,也不責怪他。當他知道莊帝繼位時,便以母親年老為由請求返回,詞語十分懇切。蕭衍便以禮相送。元彧非常孝順,侍奉父母極盡禮節(jié),自從母親去世以后,再也不吃酒肉,面容憔悴,見到的人都為之傷感。莊帝要追尊父親武宣王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母親李妃為文穆皇后,準備把神主遷入太廟,以孝文帝為伯考。當時莊帝心意堅決,朝臣沒有人敢勸說,只有元彧和吏部尚書李神俊有表上奏。莊帝又追尊他哥哥彭城王為孝宣帝。元彧又當面勸諫說“:陛下恢復宗室基業(yè),心中想仿效遠古,但是行事不循法度,讓后世如何看待您的作為呢?遍尋書籍記載,沒有這種事?!被实塾植豢下爮?。爾朱榮死后,任元彧為司徒公。爾朱世隆率領部下在北方反叛,皇上下詔令元彧駐守黃河以南地區(qū)。當爾朱兆帶兵突然到達時,元彧從東掖門出城,被敵人抓獲。見到爾朱兆時,他神色不變,不肯屈服,為群胡毆打而死。元彧美于風韻,善知進退,是衣冠士族之中很有容量和規(guī)矩的人。他博覽群書,但不為章句之學。他所寫的文章,雖然大多散失,但仍有流傳在世的。二、語言表達5.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請你根據其信息內容提取三個關鍵詞?!哆^秦論》述寫了秦很多罪過原因,但最重要的一條應是“焚書坑儒”,殘暴地毀滅了和諧文化。漢代則吸取秦朝速亡的歷史教訓,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以養(yǎng)士,行教化美習俗”及選用賢才,大興和諧文化,實現了近五百年的統(tǒng)治。唐朝的繁榮昌盛,與隋朝實行科舉制度密切相關,和諧文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統(tǒng)治延續(xù)了長達一千多年。答案:和諧文化歷史教訓繁榮昌盛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收藏是分群體的,商人、畫家、鑒賞家等不同的群體,①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