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力學習題及答案
土力學習題及答案
第1章土的組成
笫1章土的組成
一、簡答題
1.什么是土的顆粒級配?什么是土的顆粒級配曲線?
2.土中水按性質可以分為哪幾類?
3.土是怎樣生成的?有何工程特點?
4.什么是土的結構?其基本類型是什么?簡述每種結構土體的特點。
5.什么是土的構造?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6.試述強、弱結合水對土性的影響。
7.試述毛細水的性質和對工程的影響。在那些土中毛細現象最顯著?
8.土顆粒的礦物質按其成分分為哪兩類?
9.簡述土中粒度成分與礦物成分的關系。
10.粘土的活動性為什么有很大差異?
11.粘土顆粒為什么會帶電?
二、填空題
1.根據土的顆粒級配曲線,當顆粒級配曲線較時表示土的級配良好。
2.工程中常把的土稱為級配良好的土,把的土稱為級配均勻的土,其中評價指標叫。
3.不同分化作用產生不同的土,分化作用有、、。
4.粘土礦物基本上是由兩種原子層(稱為晶片)構成的,一種是,它的基本單元是Si—0
四面體,另一-種是,它的基本單元是A1—0H八面體。
5.不均勻系數Cu、曲率系數Cc的表達式為Cu=、Cc=o
6.砂類土樣級配曲線能同時滿足及的土才能稱為級配良好的土。
7.土是的產物,是各種礦物顆粒的集合體。土與其它連續(xù)固體介質相區(qū)別的最主要特征
就是它的和。
8.土力學是利用一般原理和技術來研究土的物理性質以及在所受外力發(fā)生變化時的應
力、變形、強度、穩(wěn)定性和滲透性及其規(guī)律一門科學。
9.最常用的顆粒分析方法有法和法。
10.著名土力學家的《土力學》專著問世,標志著現代土力學的開始。
三、選擇題
1.在毛細帶范圍內,土顆粒會受到一個附加應力。這種附加應力性質主要表現為()
(A)浮力;(B)張力;(C)壓力。
2.對粘性土性質影響最大的是土中的()。
(A)強結合水;(B)弱結合水;(C)自由水;(D)毛細水。
3.土中所含“不能傳遞靜水壓力,但水膜可緩慢轉移從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
稱為()。
(A)結合水;(B)自由水;(C)強結合水;(D)弱結合水。
4.下列粘土礦物中,親水性最強的是()。(2005年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職業(yè)資格考
試題,三峽大學200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A)高嶺石;(B)伊里石;(C)蒙脫石;(D)方解石。
5.毛細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種力的作用?()
(A)粘土顆粒電場引力作用;(B)孔隙水壓力差的作用
(C)水與空氣交界面處的表面張力作用。
6.土的可塑性范圍與比表面大小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粘土的比表面比砂土大,所以可塑性范圍大
(B)粘土的比表面比砂土小,所以可塑性范圍大
(C)粘土的比表面與砂土相似,顆粒細,故可塑性范圍大
7.圖粒大小及級配,通常用顆粒級配曲線表示,土的顆粒級配曲線越平緩,則表示
()O
(A)土粒大小均勻,級配良好;(B)土粒大小不均勻,級配不良;(C)土粒大小不均勻,
級配良好。
8.由某土顆粒級配曲線獲得d60=12.5mm,dlO=O.03mm,則該土的不均勻系數Cu為()。
(A)416.7;(B)4167;(02.4X10;(D)12.53?
9.若甲、乙兩種土的不均勻系數相同,則兩種土的()。
(A)顆粒級配累計曲線相同;(B)有效粒徑相同;
(C)限定粒徑相同;(D)限定粒徑與有效粒徑之比相同。
10.在工程上,對于粒徑分別大于0.0751nm及小于0.075mm的土,采用的顆粒級配試驗方
法為()。
(A)均為篩分法;(B)均為水分法;(C)前者為篩分法后者為水分法。
11.毛細水上升高度決定于土粒粒度,下列哪種土毛細水上升高度最大()。
(A)粘性土;(B)粉土;(C)砂土。
12.若將1cm立方體顆粒分割為棱邊0.001mm的許多立方體顆粒,則比表面變?yōu)椋ǎ?/p>
(A)6X10cm;(B)6X10cm;(C)6X10。
13.稍濕狀態(tài)的砂堆,能保持垂直陡壁達幾十厘米高不塌落,因為存在()。
(A)拉力;(B)浮力;(C)重力;(D)毛細粘聚力。
14.具有更好的分選性和磨圓度的土是()。
(A)殘積土;(B)坡積土;(C)洪積土;(D)沖積土。
15.雨雪水流的地質作用將高處巖石風化產物緩慢地洗刷剝蝕,順著斜坡向下逐漸移動,
沉積在平緩的坡腳,這種搬運和堆積方式形成的土稱為()。
(A)殘積土(B)坡積土(C)洪積土(D)沖積土
16.下圖1T為某砂土的顆粒級配曲線,是判斷屬于下列()類。
224-143-3
圖1-1
(A)A線級配良好,B線級配不良,C線級配不連續(xù);(B)A線級配不連續(xù),B線級配良
好,C線級配良好;(C)A線級配不連續(xù),B線級配不良,C線級配良好;(D)A線級配
不良,B線級配良好,C線級配不連續(xù)。
四、判斷改錯題
1.結合水是液態(tài)水的一種,故能傳遞靜水壓力。2.風積土是巖石經物理和化學風化的
產物。3.土的結構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層性。五、計算題
1.甲乙兩土樣的顆粒分析結果列于下表,試繪制級配曲線,并確定不均勻系數以及評價
級
第1章參考答案
一、簡答題1.【答】
土粒的大小及其組成情況,通常以土中各個粒組的相對含量(各粒組占土??偭康陌俜?/p>
數)來表示,稱為土的顆粒級配(粒度成分)。根據顆分試驗成果繪制的曲線(采用對數
坐標表示,橫坐標為粒徑,縱坐標為小于(或大于)某粒徑的土重(累計百分)含量)稱
為顆粒級配曲線,它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斷土的均勻程度或級配是否良好。2.【答】
3.【答】
土是連續(xù)、堅固的巖石在風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懸殊的顆粒,經過不同的搬運方式,在各
種自然環(huán)境中生成的沉積物。與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個重要特點:散粒性、多相
性、自然變異性。
4.【答】
土的結構是指由土粒單元大小、礦物成分、形狀、相互排列及其關聯(lián)關系,土中水的性質
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綜合特征?;绢愋鸵话惴譃閱瘟=Y構、蜂窩結(粒徑
0.075^0.005mm),絮狀結構(粒徑<0.005mm)。
單粒結構:土的粒徑較大,彼此之間無連結力或只有微弱的連結力,土粒呈棱角狀、表面
粗糙。
蜂窩結構:土的粒徑較小、顆粒間的連接力強,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
觸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狀結構:土粒較長時間在水中懸浮,單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膠體顆粒結成棉
絮狀,以粒團的形式集體下沉。
5.【答】
土的宏觀結構,常稱之為土的構造。是同一土層中的物質成分和顆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
分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層理性、裂隙性及大孔隙等宏觀特征。
6.【答】
強結合水影響土的粘滯度、彈性和抗剪強度,弱結合水影響土的可塑性。
7.【答】
毛細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與空氣交界面處表面張力作用的自由水。土中自由
水從地下水位通過土的細小通道逐漸上升。它不僅受重力作用而且還受到表面張力的支
配。毛細水的上升對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特的浸濕及凍脹等有重要影響;在
干旱地區(qū),地下水中的可溶鹽隨毛細水上升后不斷蒸發(fā),鹽分積聚于靠近地表處而形成鹽
漬土。在粉土和砂土中毛細現象最顯著。
8.【答】
(1)一類是原生礦物:母巖經物理風化而成,如石英、云母、長石;
(2)另一類是次生礦物:母巖經化學風化而成,土中次生礦物主要是粘土礦物,此外還
有鋁鐵氧化物、氫氧化物和可溶鹽類等。常見的粘土礦物有蒙脫石、伊里石、高嶺石;由
于粘土礦物顆粒很細,比表面積很大,所以顆粒表面具有很強的與水作用的能力,因此,
土中含粘土礦物愈多,則土的粘性、塑性和脹縮性也愈大。
9.【答】
粗顆粒土往往是巖石經物理分化形成的原巖碎屑,是物理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的原生礦物顆
粒;細小土粒主要是化學風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礦物顆粒和生成過程中有機物質的介入,次
生礦物的成分、性質及其與水的作用均很復雜,是細粒土具有塑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對土的工程性質影響很大。
10.【答】
粘土顆粒(粘粒)的礦物成分主要有粘土礦物和其他化學膠結物或有機質,而粘土礦物是
很細小的扁平顆粒,顆粒表面具有很強的與水相互作用的能力,表面積(比表面)愈大,
這種能力就愈強,由于土粒大小而造成比表面數值上的巨大變化,必然導致土的活動性的
極大差異,如蒙脫石顆粒比高嶺石顆粒的比表面大幾十倍,因而具有極強的活動性。
11.【答】
研究表明,片狀粘土顆粒的表面,由于下列原因常帶有布平衡的負電荷。①離解作用:指
粘土礦物顆粒與水作用后離解成更微小的顆粒,離解后的陽離子擴散于水中,陰離子留在
顆粒表面;②吸附作用:指溶于水中的微小粘土礦物顆粒把水介質中一些與本身結晶格架
中相同或相似的離子選擇性地吸附到自己表面;③同品置換:指礦物品格中高價的陽離子
被低
4+3+3+2+價的離子置換,常為硅片中的Si被Al置換,鋁片中的A1被Mg置換,因而產生
過剩的
未飽和的負電荷。④邊緣斷裂:理想晶體內部是平衡的,但在顆粒邊緣處,產生斷裂后,
晶體連續(xù)性受到破壞,造成電荷不平衡。二、填空題L較平緩
2.CU>10,CU<5,不均勻系數
3.物理風化,化學風化,生物分化
4.硅氧晶片(硅片),鋁氫氧晶片(鋁片)
2
5.Cu=d60/diO,Cc=d30/(d60XdlO)6.CuM5,Cc=1-3
7.巖石分化,散粒性,多相性8.力學,土工測試9.篩分,水分
10.太沙基(Terzaghi)三、選擇題
1.C2.C3.D4.C5.C6.A7.C8.A9.D10.C11.B12.B13.D14.D15.D16.D四、判
斷改錯題
1.X,不能傳遞靜水壓力。2.X,由風力搬運形成的土。3.X,結構改為構造。
五、計算題
,因為〉10粒度分布范圍較大,土粒越不均勻,級配良好。
因為
大于5,
在『3之間所以為良好級配砂
第2章土的物理性質及分類
一、簡答題
1.什么是土的物理性質指標?哪些是直接測定的指標?哪些是計算指標?
2.甲土的含水量大于乙土,試問甲土的飽和度是否大于乙土?
3.什么是塑限、液限和縮限?什么是液性指數、塑性指數?
4.塑性指數對地基土性質有何影向?
5.什么是土的凍脹性?產生機理是什么?
6.說明細粒土分類塑性圖的優(yōu)點。
7.按規(guī)范如何對建筑地基巖土進行分類?
8.甲乙兩土的天然重度和含水量相同,相對密度不同,飽和度哪個大?
9.簡述用孔隙比e、相對密實度Dr判別砂土密實度的優(yōu)缺點。
10.簡述野外判別碎石土密實度方法?
11.什么是土的靈敏度和觸變性?試述在工程中的應用。
12.說明下圖2T中各圖的橫縱坐標,同時標出單位。
(a)級配曲線(b)擊實曲線(c)塑性圖
圖2-1
13.影響土壓實性的主要因素什么?
14.什么是最優(yōu)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5.為什么含水量〈最優(yōu)含水量op時,干密度d隨增加而增大,>op時,d
隨增加而減小?
16.在填方壓實工程中,土體是否能壓實到完全飽和狀態(tài)?為什么?(華南理工大學2006
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17.影響土擊實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8.為什么僅用天然含水量說明不了粘性土的物理狀態(tài),而用液性指數卻能說明?(長安
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二、填空題
1.粘性土中含水量不同,可分別處于、、、、四種不同的狀態(tài)。其界限含水量依次
是、、°
2.對砂土密實度的判別一般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3.土的天然密度、土粒相對密度、含水量由室內試驗直接測定,其測定方法分別
是、、。
4.粘性土的不同狀態(tài)的分界含水量液限、塑限、縮限分別用、、測定。
5.土的觸變性是指。
6.土的靈敏度越高,其結構性越強,受擾動后土的強度降低越。
7.作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8.碎石土是指粒徑大于mm的顆粒超過總重量50%的土。
9.土的飽和度為土中被水充滿的孔隙與孔隙之比。
10.液性指數是用來衡量粘性土的狀態(tài)。
三、選擇題
1.作為填土工程的土料?,壓實效果與不均勻系數Cu的關系:()
(A)Cu大比Cu小好(B)Cu小比Cu大好(C)Cu與壓實效果無關
2.有三個同一種類土樣,它們的含水率
其壓縮性有何變化?()
(A)壓縮性越大(B)壓縮性越小(C)壓縮性不變
3.有一非飽和土樣,在荷載作用下,飽和度由80%增加至95%。試間土樣的重度Y和含水
率怎樣改變?()
(A)Y增加,減?。˙)Y不變,不變(C)Y增加,增加都相同,但是飽和度Sr不同,
飽和度Sr越大的土,
4.土的液限是指土進入流動狀態(tài)時的含水率,下述說法哪種是對的?()
(A)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過液限
(B)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飽和含水率
(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過液限,所以液限不?定是天然土的飽和含水率
5.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為e=0.303,最大孔隙比emax=0.762,最小孔隙比emin=
0.114,則該砂土處于()狀態(tài)。
(A)密實(B)中密(C)松散(D)稍密
6.已知某種土的密度P=L8g/cm,土粒相對密度ds=2.70,土的含水量w=18.0%,則
每立方土體中氣相體積為()
(A)0.486m(B)0.77m(C)0.16m(D)0.284m
7.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標中,直接通過室內試驗測定的是()o
(A)ds,w,e;(B)ds,w,P;(C)ds,e,P;(D)P,w,e。
8.有若干種粘性土,它們的液限wL相同,但塑性指數IP不同,IP越大,則土的透水性有
何不同()。(湖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A)透水性增大;(B)透水性不變;(C)透水性減小。
9.評價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指標有哪些()。(湖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
生入學考試)
(A)天然孔隙比e,最大孔隙比emax,最小孔隙比emin;
(B)最大干重度rdmax,最優(yōu)含水量wop,壓實度c;
(C)天然含水量w,塑限即,液限機。
10.對無粘性土的工程性質影響最大的因素是()。33333
(A)含水量;(B)密實度;(C)礦物成分;(D)顆粒的均勻程度。11.處于天然狀態(tài)的砂
土的密實度一般用哪一種試驗方法測定()。
(A)載荷試驗;(B)十字板剪切試驗;(C)標準貫入試驗;(D)輕便觸探試驗。12.某粘
性土的液性指數=0.6,則該土的狀態(tài)()。(A)硬塑;(B)可塑;(C)軟塑;(D)流
塑。13.粘性土的塑性指數越大,表示土的()。
(A)含水量w越大;(B)粘粒含量越高;(C)粉粒含量越高;(D)塑限即越高。14.淤
泥屬于()。
(A)粉土;(B)粘性土;(C)粉砂;(D)細砂。15.粘性土的塑性指數越大,說明
(A)土粒比表面積越??;(B)土粒吸附能力越弱;
(C)土的可塑范圍越大;(D)粘粒、膠粒、粘土礦物含量越低。16.不同狀態(tài)下同一
種土的重度由大到小排列順序是O?(A)(C)
;(B);(D)
17.已知甲、乙兩土樣物理性質指標如表2-1:
判斷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甲比乙具有更多的粘粒;(B)甲比乙具有更
大的密度;(C)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干密度;(D)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孔隙比。18.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A)(B)(C)(D)
時,粘性土處于堅硬狀態(tài);時,粘性土處于流動狀態(tài);時,粘性土處于堅硬狀態(tài);
時,粘性土處于軟塑狀態(tài)。
19.下面有關粘性土的敘述正確的是()。(A)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數小于或等于10的
±;
(B)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數大于10的土;
(C)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數大于17的土;
(D)粘性土又稱為粘土。
20.按《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砂土和粉土的分類界限是()。(2004
年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試試題)
(A)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50%的為粉砂,不足50%且塑性指數IPW10
的為粉土;
(B)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50%的為粉砂,不足50%且塑性指數IP>3
的為粉土;
(C)粒徑大于0.1mm的顆粒質量少于總質量75%的為粉砂,不足75%且塑性指數IP>3的
為粉土;
(D)粒徑大于0.1mm的顆粒質量少于總質量75%的為粉砂,不足75%且塑性指數IP>7的
為粉土。
21.某建筑物地基需要壓實填土8000m,控制壓實后的含水量1=14%,飽和度Sr=90%;填
料重度r=15.5kN/m,天然含水量0=10%,相對密度GS=2.72,此時需要填料的方量最接
近下列()。(2004年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試試題)
(A)10650m;(B)10850m;(C)11050m;(D)11250m,
22.在下列關于路堤堤防填土壓實的說法中,()是正確的。(2004年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
試試題)
(A)在最優(yōu)含水量下壓實可取得最經濟的壓實效果及最大干密度;
(B)最優(yōu)含水率取決于土類,與進行擊實試驗儀器的類型及試驗方法無關;
(C)壓實度是指實際達到的干密度與擊實試驗最大干密度之比;
(D)壓實系數隨填土深度不同可以不同。
23.采用塑限含水量WP=18%的粉質粘土作填土土料修筑告速公路路基,分層鋪土碾壓時,
下列()種含水率現對比較適合。(2005年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試試題)
(A)12%;(B)17%;(C)22%;(D)25%。
24.對粘性土填料進行下列壓實試驗時,下列()選項是錯誤的。(2005年巖土工程師專
業(yè)考試試題)
(A)在一定擊實功作用下,能使填筑土料達到最大干密度所對應的含水量;
(B)與輕型擊實儀比較,采用重型擊實試驗得到土料的最大干密度較大;
(0填土的塑限增加,最優(yōu)含水量減??;擊實功增加,最優(yōu)含水量增加。
四、判斷改錯題
1.在填方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干密度來評價填土的壓實程度。
2.無論什么土,都具有可塑性。333333
3.用塑性指數IP可以對土進行分類。
4.相對密實度Dr主要用于比較不同砂土的密實度大小。
5.砂土的分類是按顆粒級配及其形狀進行的。
6.粉土的塑性指數IP小于或等于10、粒徑大于0.075的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55%的土。
7.甲土的飽和度大于乙土的飽和度,則甲土的含水量?定高于乙土的含水量。
8.土在最優(yōu)含水量時,壓實密度最大,同種土的壓實能量越大,最優(yōu)含水量越大。
9.兩種不同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相同,則其軟硬程度相同。
10.地下水位上升時,在浸濕的土層中,其顆粒相對密度和孔隙比將增大。
五、計算題
1.有一完全飽和的原狀土樣切滿于容積為21.7cm的環(huán)刀內,稱得總質量為72.49g,經
105℃烘干至恒重為61.28g,已知環(huán)刀質量為32.54g,土粒相對密度(比重)為2.74,
試求該土樣的濕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項比例指標定義求解)。
2.某原狀土樣的密度為1.85g/cm、含水量為34%、土粒相對密度為2.71,試求該土樣的
飽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導得公式然后求解)。
3.某砂土土樣的密度為1.77g/cm,含水量為9.8%,土粒相對密度為2.67,烘干后測定
最小孔隙比為0.461,最大孔隙比為0.943,試求孔隙比和相對密度,判斷該砂土的密實
度。
4.某一完全飽和粘性土試樣的含水量為30%,土粒相對密度為2.73,液限為33%,塑限
為17%,試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飽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數和液性指數分別定出該粘性土的
分類名稱和軟硬狀態(tài)。
5.經測定,某地下水位以下砂層的飽和密度為1.991g/cm,土粒相對密度為2.66,最大干
密度為L67g/cm,最小干密度為1.39g/cm,試判斷該砂土的密實程度。
6.已知某土樣含水量為20%,土粒相對密度為2.7,孔隙率為50%,若將該土加水至完全飽
和,問10m該土體需加水多少?
7.某土樣,土粒相對密度為2.7,孔隙比為0.95,飽和度為37%,現要把飽和度提高到
90%,則每1的該土樣中應加多少水?
8.某土樣孔隙體積,土粒體積,土粒相對密度為ds=2.69,求孔隙比e3333333和干重度
d;當孔隙被水充滿時.,求飽和重度sat和含水量。
9.某土樣的干密度為L60g/cm,土粒相對密度為2.66,顆粒分析試驗表明,該土大于
0.5mm的顆粒占總質量的25雙假設細顆粒可以把粗顆粒間的孔隙全部填滿,問該土小于
0.5m?的那部分細顆粒土的干密度約是多少?若經過壓實后,該土在含水量為18%時達到
飽和,問該土此時的干密度是多少?
10.某一施工現場需要填土,基坑的體積為2000土方來源是從附近土丘開挖,經勘察
土的相對密度為2.70,含水量為15%,孔隙比為0.60o要求填土的含水量為17%,干重度為
17.6kN/m。333
(1)取土場的重度、干重度和飽和度是多少?
(2)應從取土場開采多少方土?
(3)碾壓時應灑多少水?填土的孔隙比是多少?
(三峽大學200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11.某飽和土樣含水量為38.2%,密度為1.85t/m,塑限為27.5%,液限為42.1機問:要
制備完全飽和、含水量為50%的土樣,則每立方米土應加多少水?加水前和加水后土各處
于什么狀態(tài)?其定名是什么?
12.某飽和土的飽和密度為1.85t/m,含水量為37.04%,試求其土粒相對密度和孔隙
比。
13.已知一土樣天然密度為L8t/m,干密度為1.3t/m,飽和重度為20kN/m,試問在It
天然狀態(tài)土中,水和干土的質量各是多少?若使這些土改變成飽和狀態(tài),則需加水多少?
14.設有1m的石塊,孔隙比e=0,打碎后孔隙比為e=0.6,在打碎后孔隙比為e=0.75,求
第一次與第二次打碎后的體積?
15.是推導理論上所能達到的最大擊實曲線(即飽和度Sr=100%的擊實曲線)的表達式。
16.配置含水量35%的土樣,取天然含水量12%的土重20t,已測定土粒相對密度為2.70,
問需加水多少?(同濟大學199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第2章參考答案
一、簡答題
L【答】
(1)土的各組成部分的質量和體積之間的比例關系,用土的三相比例指標表示,稱為土
的物理性質指標,可用于評價土的物理、力學性質。
(2)直接測定的指標:土的密度、含水量、相對密度ds;計算指標是:孔隙比e、
孔隙率n、干密度d、飽和密度sat、有效密度、飽和度Sr
2.【答】
甲〉乙,但Sr甲不一定大于Sr乙。因為Sr=ds/e,它不僅與含水量有關,還與
ds、e有關。
3.【答】
(1)液限L:液限定義為流動狀態(tài)與塑性狀態(tài)之間的界限含水量。
(2)塑限p:塑限定義為土樣從塑性進入半堅硬狀態(tài)的界限含水量。
(3)縮限s:縮限是土樣從半堅硬進入堅硬狀態(tài)的界限含水量。
(4)塑性指數IP定義為土樣的液限和塑限之差:IP=wL-wP'333333
(5)液性指數:
4.【答】
塑性指數IP是土的顆粒組合、礦物成分以及土中水的離子成分和濃度的指標。土顆粒越
細、粘土礦物含量越多、土粒表面反離子層中低價陽離子增加,IP變大。IP是粘性土的
分類標準。IP>17為粘性土,10<IPW17為粉質粘土。
5.【答】
(1)當地層溫度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土中水凍結形成凍土。某些細粘粒土在凍結時,體
積發(fā)生膨脹,即凍脹現象。
(2)產生機理是由于土層在結冰時,周圍未凍區(qū)土中的水分向凍結區(qū)遷移積聚的結果。
6.【答】
土的塑性指數是劃分細粒土的良好指標,它既能綜合反映土的顆粒組成、礦物成分以及土
粒吸附陽離子成分等方面的特性,但是不同的液限、塑限可給出相同的塑性指數,而土性
卻很可能不一樣。塑性圖考慮了塑性指數和液限兩個方面,因此對細粒土分類更加合理。
7.【答】
作為建筑地基的巖土,可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8.【答】
相對密度大的,飽和度小。因為:
由此看出:ds大的,Sr就小。
9.【答】
(1)用e判斷砂土的密實度的優(yōu)點:應用方便,同一種土,密實砂土的空隙比一定比松
散砂土的??;缺點:無法反映土的粒徑級配因素。
(2)用Dr判斷砂土的密實度的優(yōu)點:考慮了土級配因素,理論上完善;缺點:用長頸漏
斗測定emax或用振動叉和擊實金屬法測定emin因人而異,難以獲得較為科學的數據。
10.【答】
野外判別碎石土密實度的方法:根據骨架顆粒含量和排列、可挖性、可鉆性,將碎石土分
為密實、中密、稍密、松散四種密實狀態(tài)。
11.【答】
(1)土的靈敏度定義為原狀土強度與擾動土強度之比,即:St=原狀土強度/擾動土強
度。土的強度通常采用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測定,即:。
土的靈敏度愈高,其結構性愈強,受擾動后土的強度降低就愈多。所以在基礎施工中應注
意保護基槽,盡量減少土結構的擾動。
(2)飽和粘性土的結構受到擾動,導致強度降低,但當擾動停止后,土的強度又隨時間
而逐漸增大。粘性土的這種抗剪強度隨時間恢復的膠體化學性質稱為土的觸變性。
例如:在黏性土中打樁時,可利用土的靈敏度,樁側土的結構受到破壞而強度降低,將樁
打入土中;利用土的觸變性,在停止打樁以后,土的強度逐漸恢復,樁的承載力增加。
12.【答】
(a)橫坐標是粒徑,用對數表示,縱坐標是小于(或大于)某粒徑的土重含量(或稱累計百
分含量),用%表示;
(b)橫坐標是含水量,用%表示,縱坐標是土的干密度,單位g/cm;
(c)橫坐標是液限,用%表示,縱坐標是塑性指數。
13.【答】
含水量、擊實能量、土的顆粒級配、試驗條件。
14.【答】
在一定的壓實能量下使土最容易壓實,并能達到最大干密度時的含水量稱為土的最優(yōu)含水
量,用op表示;相對應的干密度叫最大干密度,用dmax表示。
15.【答】
因為含水量小于最優(yōu)含水量op時,土中水主要是強結合水,顆粒間具有很大的分子引
力,阻止顆粒移動,壓實比較困難,干密度較小;當含水量適當增大時,土中結合水膜變
厚,土粒間的連接力減弱而使粒易于移動,壓實效果變好,干密度增加;當含水量繼續(xù)增
加時超過最優(yōu)含水量op出,現了自由水,擊實時水不易立即排除,阻止土??拷?,壓實效
果下降,干密度又下降。
16.【答】
粘性土滲透性很小,壓實過程中含水量幾乎不變,土中少量封閉氣體很難全部趕走,要想
擊實到完全飽和狀態(tài)是不可能的。
17.【答】
含水量、土類及級配、擊實功能、毛細管壓力以及孔隙壓力等,其中前三種影響因素是最
主要的。
18.【答】
對于粘性土,因粘土礦物含量高、顆粒細小,其物理狀態(tài)與含水量關系非常密切。同一種
粘性土隨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分別處于固態(tài)、半固態(tài)、可塑狀態(tài)及流動狀態(tài)。但是由于含
不同礦物成分的粘性土,即使具有相同的含水量,也未必處于同樣的物理狀態(tài),因為含不
同礦物成分的粘性土在同一含水量下稠度不同。在一定含水量下,-種土可能處于可塑狀
態(tài),而含不同礦物顆粒的另?種粘性土可能處于流動狀態(tài)。因此,考慮礦物成分的影響,
粘性土的軟硬狀態(tài)不用含水量直接判斷。
二、填空題
1.固態(tài)、半固態(tài)、可塑態(tài)、流動態(tài)、縮限、塑限、液限
2.孔隙比法、相對密實度法、標準灌入法3
3.環(huán)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4.錐式液限儀、搓條法、收縮皿法
5.粘性土的結構受到擾動時,導致強度降低,但當擾動停止后,土的強度又隨時間而逐
漸增大的性質。
6.越多。
7.粉土。
8.2o
9.體積、總體積。
10.軟硬。
三、選擇題
1.A2.B3.A4.C5.A6.C7.B8.C9.C10.B11.C12.B13.B14.B15.C16.A17.A18.
A19.B20.A21.B22.C23.B24.C
21題詳解:壓實前填料的干重度:
壓實后填土的干重度:
根據壓實前后土體干質量相等的原則計算填料的方量VI:
答案(B)正確
四、判斷改錯題
1.O
2.X,無粘性土不具有可塑性。
3.X,對粉土和粘性土分類。
4.X,是反映砂土本身的密實程度。
5.X,去掉“及其形狀”。
6.X,將“55%”改為“50%”o
7.X,二者沒有必然聯(lián)系。
8.X,同一種土的壓實能量越大,最優(yōu)含水量越小。
9.X,液性指數相同時軟硬程度才相同。
10.X,保持不變。
五、計算題
1.解:
2.解:設土顆粒體積為1
由
得
3.解:由
因為1/3<SPAN》所以該砂土的密實度為中密。
4.解:由
得
因為10<IP=16<17,該粘性土應定名為粉質粘土;因為0.75<I>0.8K1.0,所以該粘性土
的狀態(tài)為軟塑。
5.解:由得
因為2/3<SPAN》所以該砂土的密實度為密實。
6.解:由由
當當故應加水時,時,,且得,得
7.解:由
得
8.解:
9.解:設V=lm,則
粗顆粒質量
細顆粒質量3
粗顆粒體積
粗顆??紫扼w積細顆粒土的干密度壓實后的孔隙比
10.解:(1)
(2)填土場
取土場
(3)灑多少水
11.解:
加水前
加水后
12.解:
粉質粘土可塑狀態(tài)流塑狀態(tài)
聯(lián)立求解,得
13.解:
需加水
14.解:
15.解:
16.解:由
得
由
得
需加水
第3章土的滲透性及滲流
一、簡答題
1.試解釋起始水力梯度產生的原因。
2.簡述影響土的滲透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為什么室內滲透試驗與現場測試得出的滲透系數有較大差別?
4.拉普拉斯方程適應于什么條件的滲流場?
5.為什么流線與等勢線總是正交的?
6.流砂與管涌現象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7.滲透力都會引起哪些破壞?
二、填空題
1.土體具有被液體透過的性質稱為土的。
2.影響滲透系數的主要因素有:..............
3.一般來講,室內滲透試驗有兩種,即和。
4.滲流破壞主要有和兩種基本形式。
5.達西定律只適用于的情況,而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比例系數,稱之為土的。
三、選擇題
1.反應土透水性質的指標是()。
A.不均勻系數B.相對密實度
C.壓縮系數D.滲透系數
2.下列有關流土與管涌的概念,正確的說法是()。
A.發(fā)生流土時,水流向上滲流;發(fā)生管涌時,水流向下滲流
B.流土多發(fā)生在黏性土中,而管涌多發(fā)生在無黏性土中
C.流土屬突發(fā)性破壞,管涌屬漸進式破壞
D.流土屬滲流破壞,管涌不屬滲流破壞
3.土透水性的強弱可用土的哪一項指標來反映?()
A.壓縮系數B.固結系數
C.壓縮模量D.滲透系數
4.發(fā)生在地基中的下列現象,哪一種不屬于滲透變形?()
A.坑底隆起B(yǎng).流土C.砂沸D.流砂
5.下屬關于滲流力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其數值與水力梯度成正比,其方向與滲流方向?致
B.是一種體積力,其量綱與重度的量綱相同
C.流網中等勢線越密集的區(qū)域,其滲流力也越大
D.滲流力的存在對土體穩(wěn)定總是不利的
6.下列哪一種土樣更容易發(fā)生流砂?()
A.砂礫或粗砂B.細砂或粉砂
C.粉質黏土D.黏土
7.成層土水平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與垂直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的關系是(
A.>B.=C.<
8.在滲流場中某點的滲流力()。
A.隨水力梯度增加而增加B.隨水利力梯度增加而減少C.與水力梯度無關
9.評價下列說法的正誤。()
①土的滲透系數越大,土的透水性也越大,土的水力梯度也越大;
②任何?種土,只要水力梯度足夠大,就有可能發(fā)生流土和管涌;
③土中任一點滲流力的大小取決于該點孔隙水總水頭的大?。?/p>
④滲流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水力梯度,還與其方向有關。
A.①對B.②對C.③和④對D.全不對
10.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流網中網格越密處,其水力梯度越小
B.位于同一條等勢線上的兩點,其孔隙水壓力總是相同的
C.同一流網中,任意兩相鄰等勢線間的勢能差相等
D.滲透流速的方向為流線的法線方向
11.土體滲流研究的主要問題不包括()。
A.滲流量問題B.滲透變形問題
C.滲流控制問題D.地基承載力問題)。
12.某岸邊工程場地細砂含水層的流線上A、B兩點,A點的水位標高2.5米,B點的水位
標高3.0米,兩點間流線長為10米,計算兩點間的平均滲透力最接近下列()個值。
(A)1.25kN/m3;(B)0.83kN/m3;(C)0.50kN/m3;(D)0.20kN/m3。
13.四個壩基土樣的孔隙率和細粒含量(以質量百分率計)如下,試按《水利水電工程地
質勘察規(guī)范》(GB50287-99)計算判別下列()選項的土的滲透變形的破壞形式屬于管
涌。(A)
(0;(B);(D);o
四、判斷改錯題
1.繪制流網時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流線和等勢線必須正交。
2.達西定律中的滲透速度不是孔隙水的實際流速。
3.土的孔隙比愈大,其滲透系數也愈大。
4.在流網圖中,流線愈密集的地方,水力坡降愈小。
5.發(fā)生流砂時,滲流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
6.細粒土的滲透系數測定通常采用“常水頭”試驗進行。
7.繪制流網時,每個網格的長寬比沒有要求。
8.在流網中,任意兩相鄰流線間的滲流量相等。
9.管涌發(fā)生在滲流溢出處,而流土發(fā)生的部位可以在滲流溢出處,也可以在土體內部。
五、計算題
1.如圖3-1所示,在恒定的總水頭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過兩個土樣,從土樣1頂面溢
出。
(1)已土樣2底面c-c為基準面,求該面的總水頭和靜水頭;
(2)已知水流經土樣2的水頭損失為總水頭差的30%,求b-b面的總水頭和靜水頭;
(3)已知土樣2的滲透系數為0.05cm/s,求單位時間內土樣橫截面單位面積的流量;
(4)求土樣1的滲透系數。
圖3—1(單位:cm)圖3—*3(單位:cm)
2.如圖3—2所示,在5.0m厚的黏土層下有一砂土層厚6.0m,其下為基巖(不透水)。
為
-23測定該沙土的滲透系數,打一鉆孔到基巖頂面并以10m/s的速率從孔中抽水。在距抽
水孔
15m和30m處各打一觀測孔穿過黏土層進入砂土層,測得孔內穩(wěn)定水位分別在地面以下
3.0m和2.5m,試求該砂土的滲透系數。
圖3—2(單位:m)
3.某滲透裝置如圖3-3
所示。砂I的滲透系數
;砂樣斷面積A=200,試問:;砂H的滲透系數
(1)若在砂I與砂H分界面處安裝一測壓管,則測壓管中水面將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
(2)砂I與砂H界面處的單位滲流量q多大?
4.
定水頭滲透試驗中,已知滲透儀直徑失,在60s時間內的滲水量,在滲流直徑上的水頭
損,求土的滲透系數。
厚度為滲透儀細玻璃管的內,實5.
設做變水頭滲透試驗的粘土式樣的截面積為徑為
,實驗開始時的水位差為,經過
觀察的水位差為
驗室的水溫為20℃,試求式樣的滲透系數。
6.圖3-4
為一板樁打入透土層后形成的流網。已知透水土層深
板樁打入土層表面以下,滲透系數,板樁前后水深如圖3-4所示。試求:(1)
圖中所示a、b、c、d、e各點的孔隙水壓力;(2)地基的單位透水量。
圖3—4板樁墻下的滲流圖
7.如圖3-5所示,在長為10cm,面積的圓筒內裝滿砂土。經測定,粉砂的
筒下端與管相連,管內水位高出筒5cm(固定不變),流水自下而上通過試樣后可
溢流出「去。試求⑴滲流力的大小,判斷是否會產生流砂現象;(2)臨界水利梯度值。
圖3—5
第3章參考答案
一、簡答題
1.【答】
起始水力梯度產生的原因是,為了克服薄膜水的抗剪強度T0(或者說為了克服吸著水的粘
滯阻力),使之發(fā)生流動所必須具有的臨界水力梯度度。也就是說,只要有水力坡度,薄
膜水就會發(fā)生運動,只是當實際的水力坡度小于起始水力梯度時,薄膜水的滲透速度V非
常小,只有憑借精密儀器才能觀測到。因此嚴格的講,起始水力梯度10是指薄膜水發(fā)生
明顯滲流時用以克服其抗剪強度10的水力梯度。
2.【答】
(1)土的粒度成分及礦物成分。土的顆粒大小、形狀及級配,影響土中孔隙大小及其形
狀,因而影響土的滲透性。土顆粒越粗,越渾圓、越均勻時,滲透性就大。砂土中含有較
多粉土及粘土顆粒時,其滲透系數就大大降低。(2)結合水膜厚度。粘性土中若土粒的
結合水膜厚度較厚時,會阻塞土的孔隙,降低土的滲透性。(3)土的結構構造。天然土
層通常不是各向同性的,在滲透性方面往往也是如此。如黃土具有豎直方向的大孔隙,所
以豎直方向的滲透系數要比水平方向大得多。層狀粘土常夾有薄的粉砂層,它在水平方向
的滲透系數要比豎直方向大得多。(4)水的粘滯度。水在土中的滲流速度與水的容重及
粘滯度有關,從而也影響到土的滲透性。
3.【答】
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滲透系數有較大差別,主要在于試驗裝置和試驗條件等有關,即就是
和滲透系數的影響因素有關,詳見上一題。
4.【答】
當滲流場中水頭及流速等滲流要素不隨時間改變時,這種滲流稱為穩(wěn)定滲流,而拉普拉斯
方程是指適用于平面穩(wěn)定滲流的基本方程。
5.【答】
在穩(wěn)定滲流場中,取一微單元體,并假定水體不可壓縮,則根據水流連續(xù)原理,單位時間
內流入和流出微元體的水量應相等,即dqe=dqO?從而得到:
即為二維滲流連續(xù)方程,從中由數學知識,可知流線和等勢線正交。
6.【答】
在向上的滲流力作用下,粒間有效應力為零時,顆粒群發(fā)生懸浮、移動的現象稱為流砂
(土)現象。這種現象多發(fā)生在顆粒級配均勻的飽和細、粉砂和粉土層中,一般具有突發(fā)
性、對工程危害大。
在水流滲透作用下,土中的細顆粒在粗顆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動,以至流失;隨著土的孔隙
不斷擴大,滲流速度不斷增加,較粗的顆粒也相繼被水逐漸帶走,最終導致土體內形成貫
通的滲流管道,造成土體塌陷,這種現象稱為管涌。它多發(fā)生在砂性土中,且顆粒大小差
別大,往往缺少某種粒徑,其破壞有個時間發(fā)展過程,是一種漸進性質破壞。
具體地再說,管涌和流砂的區(qū)別是:(1)流砂發(fā)生在水力梯度大于臨界水力梯度,而管
涌發(fā)生在水力梯度小于臨界水力梯度情況下;(2)流砂發(fā)生的部位在滲流逸出處,而管
涌發(fā)生的部位可在滲流逸出處,也可在土體內部;(3)流砂發(fā)生在水流方向向上,而管
涌沒有限制。
7.【答】
滲流引起的滲透破壞問題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由于滲流力的作用,使土體顆粒流失或局部
土體產生移動,導致土體變形甚至失穩(wěn);二是由于滲流作用,使水壓力或浮力發(fā)生變化,
導致土體和結構物失穩(wěn)。前者主要表現為流砂和管涌,后者主要則表現為岸坡滑動或擋土
墻等構造物整體失穩(wěn)。
二、填空題
1.滲透性或透水性
2.土的粒度成分及礦物成分、土的密實度、土的飽和度、土的結構、土的構造、水的溫
度
3.常水頭法、變水頭法
4.流砂(土)、管涌
5.層流、滲透系數
三、選擇題
l.D2.C3.D4.A5.D6.B7.A8.A9.D10.C11.D12.C13.D(注:按規(guī)范當時發(fā)生
管涌)
四、判斷改錯題
1.V
2.V3.,對黏性土不成正比。4.,改“愈小”為“愈大”。5.,改“相同”為“相
反”。6.,改“常水”頭為“降水頭”或“變水頭”。7.,每個網格的長寬比必須為定
值。
8.V9.,應招管涌與流土對調。
五、計算題
1.解:
如圖3T,本題為定水頭實驗,水自下而上流過兩個土樣,相關幾何參數列于圖中。
(1)以c-c為基準面,則有:zc=0,hwc=90cm,hc=90cm
(2)已知hbc=30%hac,而hac由圖2T6知,為30cm,所以
hbc=30%hac=0.330=9cm
,hb=hc-hbc=90-9=81cm
又zb=30cm,故hwb=hb-zb=81-30=51cm
32(3)已知k2=0.05cm/s,q/A=k2i2=
k2hbc/L2=0.059/30=0.015cm/s/cm=0.015cm/s
(4)il=hab/Ll=(hac-hbc)/Ll=(30-9)/30=0.7,而且由連續(xù)性條件,
q/A=klil=k2i2kl=k2i2/i1=0.015/0.7=0.021cm/s
2.解:
分析:如圖3-2,砂土為透水土層,厚6m,上覆粘土為不透水土層,厚5m,因為粘土層不
透水,所以任意位置處的過水斷面的高度均為砂土層的厚度,即6m。題目又給出了
rl=15m,r2=30m,hl=8m,h2=8.5m。由達西定律的公式知,,可改寫為:
帶入已知條件,得到:
本題的要點在于對過水斷面的理解。另外,還有個別同學將In當作了1g。
3.解:
(i)設所求值為,砂樣I和砂樣n的高度分別為和。因各斷面的滲流速度相等,故有
即
(2)砂與砂界面處的單位滲流量q為:
4.解:
5.解:
因為試驗時的溫度為標準溫度,故不作溫度修正。
6.解:
(l)a、e點位于水面,故
b、d位于土層表面,其孔隙壓力分別為:
C點位于板樁底部,該點的水頭損失為:
該點的孔壓為:
(2)地基的單位滲水量:
7.解:
(1)
因為,所以不會發(fā)生流砂。(2)
第3章士的滲透性及滲流
一、簡答題
L試解釋起始水力梯度產生的原因。
2.簡述影響土的滲透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為什么室內滲透試驗與現場測試得出的滲透系數有較大差別?
4.拉普拉斯方程適應于什么條件的滲流場?
5.為什么流線與等勢線總是正交的?
6.流砂與管涌現象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7.滲透力都會引起哪些破壞?
二、填空題
1.土體具有被液體透過的性質稱為土的。
2.影響滲透系數的主要因素有:..............
3.一般來講,室內滲透試驗有兩種,即和。
4.滲流破壞主要有和兩種基本形式。
5.達西定律只適用于的情況,而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比例系數,稱之為土的。
三、選擇題
1.反應土透水性質的指標是()。
A.不均勻系數B.相對密實度
C.壓縮系數D.滲透系數
2.下列有關流土與管涌的概念,正確的說法是()。
A.發(fā)生流土時,水流向上滲流;發(fā)生管涌時,水流向下滲流
B.流土多發(fā)生在黏性土中,而管涌多發(fā)生在無黏性土中
C.流土屬突發(fā)性破壞,管涌屬漸進式破壞
D.流土屬滲流破壞,管涌不屬滲流破壞
3.土透水性的強弱可用土的哪一項指標來反映?()
A.壓縮系數B.固結系數
C.壓縮模量D.滲透系數
4.發(fā)生在地基中的下列現象,哪一種不屬于滲透變形?()
A.坑底隆起B(yǎng).流土C.砂沸D.流砂
5.下屬關于滲流力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其數值與水力梯度成正比,其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
B.是一種體積力,其量綱與重度的量綱相同
C.流網中等勢線越密集的區(qū)域,其滲流力也越大
D.滲流力的存在對土體穩(wěn)定總是不利的
6.下列哪一種土樣更容易發(fā)生流砂?()
A.砂礫或粗砂B.細砂或粉砂
C.粉質黏土D.黏土
7.成層土水平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A.>B.=C.與垂直方向的等效滲透系數<的關系是
()o8.在滲流場中某點的滲流力()。
A.隨水力梯度增加而增加B.隨水利力梯度增加而減少C.與水力梯度無關
9.評價下列說法的正誤。()
①土的滲透系數越大,土的透水性也越大,土的水力梯度也越大;
②任何一種土,只要水力梯度足夠大,就有可能發(fā)生流土和管涌;
③土中任?點滲流力的大小取決于該點孔隙水總水頭的大??;
④滲流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水力梯度,還與其方向有關。
A.①對B.②對C.③和④對D.全不對
10.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流網中網格越密處,其水力梯度越小
B.位于同一條等勢線上的兩點,其孔隙水壓力總是相同的
C.同一流網中,任意兩相鄰等勢線間的勢能差相等
D.滲透流速的方向為流線的法線方向
11.土體滲流研究的主要問題不包括()。
A.滲流量問題B.滲透變形問題
C.滲流控制問題D.地基承載力問題
12.某岸邊工程場地細砂含水層的流線上A、B兩點,A點的水位標高2.5米,B點的水位
標高3.0米,兩點間流線長為10米,計算兩點間的平均滲透力最接近下列()個值。
(A)1.25kN/m3;(B)0.83kN/m3;(C)0.50kN/m3;(D)0.20kN/m3?
13.四個壩基土樣的孔隙率和細粒含量(以質量百分率計)如下,試按《水利水電工程地
質勘察規(guī)范》(GB50287-99)計算判別下列()選項的土的滲透變形的破壞形式屬于管
涌。(A)
(0;(B);(D);o
四、判斷改錯題
1.繪制流網時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流線和等勢線必須正交。
2.達西定律中的滲透速度不是孔隙水的實際流速。
3.土的孔隙比愈大,其滲透系數也愈大。
4.在流網圖中,流線愈密集的地方,水力坡降愈小。
5.發(fā)生流砂時,滲流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
6.細粒土的滲透系數測定通常采用“常水頭”試驗進行。
7.繪制流網時,每個網格的長寬比沒有要求。
8.在流網中,任意兩相鄰流線間的滲流量相等。
9.管涌發(fā)生在滲流溢出處,而流土發(fā)生的部位可以在滲流溢出處,也可以在土體內部。
五、計算題
1.如圖3—1所示,在恒定的總水頭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過兩個土樣,從土樣1頂面溢
出。
(1)已土樣2底面c-c為基準面,求該面的總水頭和靜水頭;
(2)已知水流經土樣2的水頭損失為總水頭差的30%,求b—b面的總水頭和靜水頭;
(3)已知土樣2的滲透系數為0.05cm/s,求單位時間內土樣橫截面單位面積的流量;
(4)求土樣1的滲透系數。
圖3—1(單位:cm)圖3—3(單位:cm)
2.如圖3—2所示,在5.0m厚的黏土層下有一砂土層厚6.0m,其下為基巖(不透水)。
為
-23測定該沙土的滲透系數,打一鉆孔到基巖頂面并以10m/s的速率從孔中抽水。在距抽
水孔
15m和30m處各打一觀測孔穿過黏土層進入砂土層,測得孔內穩(wěn)定水位分別在地面以下
3.0m和2.5m,試求該砂土的滲透系數。
圖3—2(單位:m)
3.某滲透裝置如圖3-3
所示。砂I的滲透系數
;砂樣斷面積A=200,試問:;砂II的滲透系數
(1)若在砂I與砂H分界面處安裝一測壓管,則測壓管中水面將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
(2)砂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家長學校評價反饋職責
- 2025年行政人事部崗位職責梳理年終總結及工作計劃
- 幼兒園工會職責與家長溝通機制
-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安全隱患排查計劃
- 學校健康觀察室疫情排查職責他
- 解放思想推動養(yǎng)老服務創(chuàng)新的個人心得體會
- 中小企業(yè)發(fā)展調研報告范文
- 2025年八年級班主任班主任自我提升計劃范文
- 消防工程確保醫(yī)療機構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
- 剪紙文化非遺傳承計劃
- 型錄制作的基本要求試題及答案
- 空氣能維保合同協(xié)議
- 前廳主管考試試題及答案
- 市政道路交通導改方案
- 電鍍化學品及配套材料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中急救培訓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討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件 第七章 面向對象編程
- 2024年遼寧沈陽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糧油倉儲管理員職業(yè)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現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第三大題分析題庫2025春期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