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有的六大觀念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_第1頁
教師應有的六大觀念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_第2頁
教師應有的六大觀念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_第3頁
教師應有的六大觀念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_第4頁
教師應有的六大觀念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應有六大觀念河西學院王映學第1頁教育觀: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fā)展和德性培育。教學觀:對促進學生心智健康發(fā)展外在環(huán)境條件安排。教師觀:學生發(fā)展輔助者和影響者。學生觀:各有合理差異且富有千秋發(fā)展中學習者。德育觀:培養(yǎng)學生對規(guī)則奉守和依存,培養(yǎng)有德性含有幸福感合格社會公民。評價觀:要從發(fā)展過程角度而非結果、量長而非量短角度對待我們學生。第2頁教育觀教育是什么?教育宗旨?教育方式?第3頁

教育是什么?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保ā墩f文解字》)“教育是要立人?!保斞福敖逃菐椭唤逃私o他能發(fā)展自己能力,完成他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人造成一個尤其器具。”(蔡元培)“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第4頁我們認為教育不僅是探索知識與技能途徑,也是塑造人格、追尋自我生命意義過程。我們確信“愛”是教育主導力量,愿以身教言教方式,互愛互敬態(tài)度,師生共同追求成長。(原中原大學校長熊慎干)教育目標首先是要教會做人,做一個大寫人,一個不但有謀生技能,能享受物質生活人,而且同時做一個有高尚道德人,一個脫離于低級趣味人,一個追求智慧和真理人,個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堅強性格人,一個不停促進社會和人類本身進化人(周光召)。第5頁我們要活書,不要死書;要真書,不要假書;要動書,不要靜書;要用書,不要讀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教科書。(陶行知)任何人假如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他人。(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植根于愛。(魯迅)第6頁我所提倡“三好”長者對幼者職責生育——頭腦好養(yǎng)育——身體好教育——性格好德性好第7頁教育宗旨:

性格好、德性好良好習慣適度自尊悅納他人含有同情心第8頁播種行為,能夠收獲習慣;播種習慣,能夠收獲性格;播種性格,能夠收獲命運。(英國作家薩克雷)假如良好習慣是一個道德資本,那么,在一樣程度上,壞習慣就是道德上無法償清債務了。(烏申斯基)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能夠教得好,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忘記。……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輕易地自然地就能發(fā)生作用了。(洛克)習慣真是一個頑強而巨大力量,它能夠主宰人一生,所以,人從幼年起就應該經過教育培養(yǎng)一個良好習慣。(培根)

第9頁教育方式班杜拉(A.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獎勵與強化在習慣養(yǎng)成方面,示范最為有效在德性培育方面,行為垂范和觀察學習是有效方式要讓學生取得對你持久尊重,身教重于言教第10頁教學觀什么是教學?教學該做什么?怎樣教學才是好教學?第11頁什么是教學?教學是對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外部事件安排教學相長教學是“教”與“學”整合,對年幼個體講,先有教后有學,對年長個體講,無教也可有學教學主要不是傳遞,而是引導;對應地,教學首要目標不是傳遞并取得經驗,而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leaningtolearn)第12頁教學該做什么從靜態(tài)看,教學應該讓學習者取得知識與技能從動態(tài)看,教學應讓學習者取得探索性思索問題、處理問題方法;探索性學習方法從靜-動維度看,教學應讓學習者取得與自己、與他人、與環(huán)境正確互動價值觀第13頁怎樣教學才是好教學?讓學生得到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學,素質教育所提倡也正是這一點。讓每個學生各得其所教學,也即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不但取得做事本事(知識、技能與能力),也取得做人本事教學。第14頁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褪钦f咱們當教師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圣陶)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興趣學問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加起來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方法。(盧梭)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事,學生能講明白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魏書生)

第15頁教師定位教書:傳道、授業(yè)、解惑-策略性知識(授魚莫如授漁)育人:為人之榜樣-做合格社會公民科研:做教書育人研究者教師追求生活型教師-工作型教師-事業(yè)型教師教師品質仁慈之心是教師最主要品質

教師觀第16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感人以言者,其感不深;感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李贄)好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做老師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全部教育結果從此為之毀滅。(盧梭)只有愛才是最好教師,它遠遠超出責任感。(愛因斯坦)第17頁學生觀期待視野中學生(羅森塔爾效應)多元視野中學生(多元智力理論)發(fā)展視野中學生(建構主義理論)第18頁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了解為他是一個含有個人特點、含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結構人時候,這么了解才能有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贊科夫)從我手里經過學生成千上萬,奇怪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并不是無可挑剔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一樣孩子。(蘇霍姆林斯基)第19頁一味地諷刺、貶低,會造成孩子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布魯諾)你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頓,你嘲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小學生。(陶行知)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蘇霍姆林斯基)第20頁德育觀什么是德育?德育內容建構德育目標德育方式德育教學評價第21頁什么是德育德育是培育健康人格與良好德性教育德育是基于生活、情境德育需要有道德教師和有道德環(huán)境德育應該而且能夠做到與政治保持距離第22頁德育內容建構道德教育:對社會規(guī)范奉守和依存思想教育: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政治教育: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教育法制教育:法制理念與依法行事教育環(huán)境保護教育:經濟社會發(fā)展可連續(xù)性教育第23頁德育目標從社會本位角度講,德育目標是:培養(yǎng)合格社會公民從個體本位角度講,德育目標是:培養(yǎng)有德性人,享受幸福生活人第24頁德育方式依特定德育內容而定對于低齡兒童講,身先垂范是最好方式對于高齡兒童講,身教與言教結合是可選方式道德教化幾個可用方式說服:單面與雙面證據(jù)-情理說服-逐步要求角色飾演:體驗是道德養(yǎng)成有效方式獎勵與處罰:獎勵意在重復期望行為;處罰意在防止戒免行為并指向期望行為(R-S)第25頁德育教學評價學科化課堂化生活化情境化第26頁評價觀什么是評價?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為何進行評價?怎樣進行評價?第27頁什么是評價?評價總是與目標進行對應有必要說明幾個相關概念:測驗與測量評價是基于測量結果而進行一個價值判斷科學、正確評價前提是測驗與測量科學與正確第28頁評價什么?對學生而言,評價內容包含:個體心智健康發(fā)展、個體探索性處理問題和自主學習能力、個體知識與技能取得對教師而言,評價自然包括自己主要工作領域,包含教學能力、育人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第29頁評教學內容(即課程和教什么問題)教材處理:科學性、容量、重難點課程開發(fā):教材拓展、情景材料補充評教學策略(既教法和怎么教問題)激勵性策略:興趣(語言生動幽默、教學過程優(yōu)化設計)、氣氛、媒體自主性策略:問題設計最優(yōu)化、教學過程活動化、重視學法指導創(chuàng)造性策略:大膽質疑(主動提問)、對教學內容發(fā)表不一樣意見和獨創(chuàng)性看法、進行研究性學習。評教學效果學習狀態(tài):興趣、注意力、參加面、思維學習結果:目標達成、水平提升第30頁為何進行評價?評價基于過去,但指向未來評價意在改進工作評價主要功效是反饋而非檢驗評價意在檢驗目標達成情況評價目標在于激勵,而非懲戒第31頁怎樣進行評價?診療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止性評價水平性評價-選拔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標準參考評價-常模參考評價-個人內差評價第32頁表3-5小學數(shù)學測驗雙向細目表取得基本知識了解概念原理利用概念原理分析知識邏輯關系綜合知識邏輯框架評價知識邏輯體系累計四則運算位置與方向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小數(shù)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統(tǒng)計數(shù)學廣角2234231152443422536556212121121020021201101101101781617121875累計1826331085100注:學習內容選自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shù)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版。

第33頁假如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也在學校外都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林格倫)人類本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