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11課《老王》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第11課《老王》核心素養(yǎng)教學設計
一、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梳理“我"和老王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把握老王人物形象——小人物的苦與善。
2.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聚焦文章開頭、結尾的關鍵語句,聚焦表達方式的轉換,理解作者的愧怍。
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熟讀精思,從作者的愧怍中提煉“大”精神,學習知識分子的擔當與自省。
4.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小人物老王身上的大品格,體會楊絳對老王的復雜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文本細讀、分析,探究平淡詞語背后的深意,深刻感知老王及楊絳的“活命"狀態(tài)。
教學難點:
理解“幸運的人”、“不幸的人"、“愧怍”。
三、教學設想
統(tǒng)編教材在編寫時,教讀課主要起閱讀的示范引領作用,所以本節(jié)課重熟讀精思,帶領學生關注文中的反復及特別之處,咀嚼關鍵語句,感受文章的意蘊。
新課標強調(diào)要優(yōu)化課堂形態(tài),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應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和學生經(jīng)驗之間的關聯(lián);應整合關鍵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體現(xiàn)運用語文解決典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所以本節(jié)課設計了“精品散文推介會”,為《老王》一文“設計推介海報”的任務情境,通過任務驅動,引領學生深入閱讀,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老王》一課,安排2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先由作者簡介導入,再組織學生走進“精品散文推介會"的學習情境,通讀課文,為推介海報設計“文章概要”和“人物勾勒"。以讀代析,熟讀精思。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特別之處,走進人物內(nèi)心,思考“愧怍”之因。最后,師生創(chuàng)寫“推介語”,致敬高貴的靈魂,啟迪自我的成長。
四、教學方法:
運用板塊教學,設計理解老王的“苦”、楊絳的“善"、老王的“善”、楊絳的“愧怍"四大既獨立又緊密聯(lián)系的主要板塊。通過“朗讀法、討論法、講授法”解讀課文,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積極參與、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構建開放且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音頻、視頻
六、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些弱勢群體,他們生活艱難,不被人重視,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楊絳先生寫的《老王》,相信學完后,我們會有不少感觸。
二、預習檢測
1.作者簡介
楊絳,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生于1911年,著名的作家、翻譯家、學者。著名作品有《我們仨》,《洗澡》等,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yōu)秀的翻譯佳作。她的丈夫是著名學者、作家錢鐘書先生,著有小說《圍城》。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是文壇的佳話。
2.介紹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三、誦讀訓練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積累字詞(根據(jù)導學案,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完成)
(主要檢查各小組合作完成情況,對不懂的進行解析)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生字注音
楊絳(jiàng)荒僻(pì)鑲嵌(qiàn)
翳(yì)干校(gànxiào)骷髏(kūlóu)
攥著(zuàn)滯笨(zhì)愧怍(kuìzuò)
傴(yǔ)取締(dì)荒僻(pì)
2.理解詞義
惶恐:驚慌害怕?;钠В夯臎銎?。
塌?。核萜茢?。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扶?。簬е?做某件事)。
傴:彎(腰)曲(背)。
翳:眼角膜病變后留下的疤痕。
骷髏:干枯無肉的死人頭骨或全副骨骼。
愧怍:慚愧。
四、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一)思考下列問題,小組自由討論。
1.作者一家對老王又是怎么樣的呢?文中寫到了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作者一家的什么品質(zhì)?
明確:作者一家對老王給予了同情和關心
①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②“我”女兒知道他有夜盲癥,便送了他大瓶的魚肝油——“我"女兒關心他
③老王再客氣也給他應得的報酬;詢問老王能否維持生計;老王送來香油、大雞蛋,不能讓他白給,也給了他錢——“我”關心老王
體現(xiàn)了作者一家富有愛心、同情心,尊重別人的品質(zhì)。
師小結:從這些平常的小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人是富有愛心、同情心、尊重別人的人。對于老王這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苦人來說,正是因為作者一家人的同情、關心與尊重,使得老王對作者一家充滿了感激,為了報答恩情,老王做了許多看似平常的小事,體現(xiàn)出了人性之美。
2.在送來香油和雞蛋的第二天,老王就離開了人世。得知了這一消息后,楊絳有怎樣的感受呢?為什么楊絳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么關心、愛護呢?
明確:楊絳覺得“愧怍”。
首先,作者是一個作家,是一個知識分子;而老王是一個處在社會底層的人,是地位低微的人,作者卻沒有瞧不起他,并不認為他低人一等,這體現(xiàn)了作者的平等觀。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作為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其次,作者非常同情和關心老王,這說明作者非常有愛心,體現(xiàn)出一種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尊重個人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全面發(fā)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有著這種精神的,從作者一家對待老王的具體事情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
3.學生齊讀最后一段后思考,怎樣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明確: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與老王一生的辛勞相比,作者夫婦在那個特殊時期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運的人。老王是如此善良,又是如此不幸,作者卻無法給他更多的幫助,無法改善他的處境,無法改變他的命運,更無法改變千千萬萬個像老王這樣的不幸的人的命運。這在作者這樣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心里,會是怎樣的不安和愧疚。我們知道,當時作者身處困境,她其實無法給予老王更多的幫助,但她仍能淡化自己的痛苦,體諒別人的愁苦,以悲憫的情懷關注比自己更為不幸的弱者。因此,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心里感到“愧怍”。
(二)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1—4):介紹老王的基本情況,表現(xiàn)出他生活上的苦。
第二部分(5—7):作者回憶了與老王交往的三個片段。
第三部分(8—22):詳寫老王臨終前贈送香油和雞蛋,既表現(xiàn)了老王的深厚情意,又抒發(fā)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七年級下冊必讀名著中有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本書以舊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外號“駱駝"名叫祥子的人力車夫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層的廣大勞動人民的痛苦,暴露了舊社會的罪惡。祥子的職業(yè)是人力車夫,是靠自己的力量拉車謀生的人,書中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像一部悲情電影,今天我們學習楊絳先生筆下同一職業(yè)的老王,感受老王的人物形象,探究老王的人生。
二、精讀課文,小組合作
任務一:初讀課文,分析不幸
1.同學們閱讀課文,完成老王的個人簡歷表。
2.同學們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說一說這樣概括的理由。
例如:
“窮苦”理由:老王只有一輛三輪車賴以活命,且生意不好,過得很辛苦。
“悲慘"理由:從他的家庭情況他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無親無故,無人可依。
“艱苦”理由: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身世無人知曉,不被人重視,生活和工作都很艱苦。
“孤獨”理由:他無組織可依,無親朋可依,臨死之際,他也只能到對自己最好的一個客戶那去,送“雞蛋"油”來表示自己對她的感謝。
“善良"理由:老王幫楊絳把她先生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還悄悄問她有錢沒有。
小結:體會老王的人物形象:生活艱難,孤苦伶仃;居住條件差;身體上的缺陷;受人歧視;謀生手段苦。在這樣悲苦的生活下,仍然能夠保持善良淳樸、老實厚道、知恩圖報,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過渡:作者楊絳講述老王的不幸時,是一個旁觀者在敘述,但我們卻從其中體味到了那份深深的不幸,那份“沉重的慨嘆”。不幸的老王,與作者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任務二:細讀課文,體會善良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談談作者在文章中寫了與老王交往的哪幾件事呢?
提示:按照“我"一家是如何對待老王的,老王如何對待“我”一家的分別梳理。
1.請同學們思考:你從作者的這些回憶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老王、一個怎樣的楊絳?結合課文用自己的進行概括。
從送錢先生看病讀到一個善良體貼的老王,因為他堅決不肯拿錢,還悄悄問楊絳是否還有錢。
從送香油雞蛋讀到一個知恩圖報的老王,因為他托著病體,在臨死之際將最后的財產(chǎn)一一香油雞蛋,送給讓他覺得比較溫暖的楊絳。
(補充:在那個特殊年代,一個城鎮(zhèn)戶口一個月只能分配到二兩油。雞蛋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更是奢侈品,所以這可能是老王傾其所有的財產(chǎn)、傾其所有的付出)
從常坐老王三輪讀到一個善良的楊絳,因為她不嫌棄老王一眼為瞎,還一直照顧他生意。
楊絳先生對老王工作上的支持,以及別人對老王工作上的態(tài)度做對比讀到楊絳先生是一個很好的主顧,不會占老王的便宜,不會讓他吃虧,因為她和老王交往時,每次都要給足老王錢。錢是楊繹尊重老王的誠實勞動、表達謝意的方式,也是對生活窘困的老王表達同情和關懷的物質(zhì)手段。
過渡:在楊絳與老王的交往中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善良,溫暖,互助,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是以真心換真心的。但為什么作者在文末卻說“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怎樣理解?
任務三:悟讀課文,理解愧怍
1.“那是一個幸運的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有人認為楊絳與老王的交往其實是不對等的,是有距離的交往。請你結合課文進行分析。
例如:
(1)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分析:兩個“也許"楊絳對老王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僅僅是猜測,還是女兒給藥吃緩解眼睛癥狀。
(2)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后來我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分析:對于老王的住址也是偶爾路過了解。
(3)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時候……”……我也不懂,沒多問。
分析:老王去世也是從老李口中得知,沒有過多追問。
(4)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愿意給我們家?guī)?,車費減半。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每天清晨,老王抱著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麊≈ぷ忧那膯栁遥骸澳氵€有錢嗎"……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分析:老王對我們家的照顧以及臨終前強撐病體來到我家,是因為將“我”視為親人的善意……
小結:楊絳僅僅是在物質(zhì)上幫助老王,并沒有真正走進老王的內(nèi)心世界,感同身受地去體察他的不幸,楊絳并不知道老王的情感需求,二人關系看似“親近"實則“遙遠”.隱含著作者的“愧怍"之情。
其實,“那是一個幸運的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庇X得和老王相比,作者有家人、有住處,有生活費,是幸運的,老王是作者“幸運"的參照物。特別是她后來意識到,是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里,她意外地得到了一份親情。而對老王來講,他付出了親情,卻僅僅獲得了友情,甚至僅僅獲得了同情。所以,一想起這個,楊絳心里面就充滿著“槐怍”。作者的這份“愧怍“里包含著對老王的一種緬懷,也包含著對他的遲到的感謝。這個時候,她才知道有些感謝是不能用錢來表達的,而是要用情去回報情。
三、體悟愧怍,聚焦表達方式的轉換
1.那么,文章的意蘊僅僅在于歌頌善良、真誠的人性之美嗎?
單元導語提示我們:本單元的學習注重熟讀精思,要注意從結尾處發(fā)現(xiàn)關鍵語句,感受文章的意蘊。讓我們一起讀讀文章結尾部分。
我回家看著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2.了解楊絳之苦
善良的楊絳,在老王死后卻總覺得心上不安,她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那么,她是個幸運的人嗎?
課前,咱們布置了預習作業(yè),通過閱讀《楊絳傳》節(jié)選片段,了解了楊絳一家在文革時期的遭遇,誰來說說?
預設: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陣營。1969年,錢鍾書夫婦先后下放到干校接受勞動改造。1972年3月,錢鍾書夫婦由干?;丶遥獾搅俗≡谒麄兗业摹案锩信钡亩敬?、迫害,被迫離家逃走,在外過了三年的流亡生活……
小結:當時,楊絳身處巨大的不幸之中,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她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勞動改造,掃廁所,被剃成陰陽頭,時時被批斗。她不僅生活艱苦,心境更是凄苦,但始終葆有一個知識分子待人接物的善意,去關愛老王這樣的不幸者。
3.聚焦表達方式的轉換
那應該怎么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呢?
【屏顯】中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盧翎說:“楊絳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芍^‘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老王》更是一篇足以體現(xiàn)她“樸素本色”卻“別致耐讀"的語言風格的佳作。
當覺得困惑不解的時候,我們要再次回到文本,這就是熟讀精思。
①關注文章表達方式的轉換:思考1-7段,8-16段主要表達方式如何轉換?
預設:敘述(1-7段),描寫(8-16段)。
②關注1-7段中以下句子劃線處,你讀出了什么?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
“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
預設:作者與老王的關系有等級距離的主雇關系。
“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有人說”
“不知什么病,花錢吃了不知什么藥"。
預設:作者只是偶然關心生活艱苦的老王,但從沒想去真正了解他。
在細微的敘述語言中,可以讀出作者的隱隱的“愧怍”。
③關注8-16段中告別場景的對話,你讀出了什么?
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p>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p>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也許"說明“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揣測著理解老王,并非真正明白老王的需求。
④貧苦的老王一定是費盡心力才能得到珍貴的香油雞蛋,貧病交加的老王一定是艱難地忍著病痛才一步步來到“我"家門口,可見,這時候的老王已把“我”看做是他生命中最親的人。
請用以下句式,幫老王補出他真正想說的話。
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___。"
預設:
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我只是想報答你們對我的好,請你們吃這些新鮮的大雞蛋,健康?!?/p>
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我只是想要一個親人般的臨別擁抱,我的身體已經(jīng)不行了。"
老王沒有說出他的需求,最后留給讀者的只是他骨瘦如柴,滯笨僵直,漸漸下樓遠去的背影,關于雞蛋、錢的對話變成了最后的告別。過了十多天后,得知老王已經(jīng)過世了,“我”一再反省,自己沒有把老王當做親人,還是當做外人,同時也一再琢磨,也才明白老王的深情厚誼,心里感到無比愧怍。
小結:關注文章表達方式的轉換,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安排了敘述(第1-7段)與描寫(8-16段)的轉換,從“隱隱"的愧怍到“深深”的愧怍,由此引出反思——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四、再悟愧怍,提煉精神
1.善良的楊絳,認為自己是比老王幸運的人,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應多關心。當她回想起老王忍著病痛來家里告別的場景,覺得對老王的關愛還不夠,因沒能真正理解老王而愧怍。那么,還有誰更該愧怍?
預設:那些嘲笑、非議、拋棄老王的人??墒撬麄儧]有愧怍,只有楊絳在一再琢磨,一再自省。
2.知識分子的擔當與自省
【屏顯】盧望軍老師說:“楊絳的愧怍里有知識分子的擔當、良知和自省。知識分子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改造人類的靈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像魯迅一樣,批判國民性,改造別人的靈魂;一種是像楊絳一樣,刀刃向內(nèi),通過改造自己的靈魂,來達到凈化全社會的靈魂的目的。"
這就是我們說的反思、自省——楊絳是在反思自己,也是在呼喚整個社會的反思,這是對全社會的一種警醒——唯有不斷自省,才能使靈魂擺脫污濁,走向高貴。
3.再讀關鍵句,再次聚焦老王的“家”,體會小人物的處境。
經(jīng)過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著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后來我在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那個荒僻、破落、塌敗的小屋,不僅承載著老王的善和苦,也承載著楊絳的善良、反思、自省。學完這篇小人物文章,希望我們能像老王和楊絳一樣善良,一樣體察別人;在熟讀精思中,學習楊絳的大精神、大情懷——知識分子的擔當與自省,讓社會這個大家庭多一些溫暖與善意!
五、關注老王
在我們的身邊或者是我們所看不見的地方也有著許許多多像老王一樣遭遇的人,我們不應該忽視他們的存在。
(展示身邊的像“老王"這樣的人)
1.本文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為自己對老王的關愛還不夠和自己無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2.這篇課文敘述的事情較多,作者是怎樣組織的?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開頭三段寫老王的基本情況,按邏輯順序編排,一是職業(yè),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內(nèi)容按時間順序安排,回憶與老王的交往。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作者布局謀篇的方法。)
3.你認為應如何對待自己周圍的“老王”
從許多人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為現(xiàn)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從上面兩個問題任選一個讓學生進行回答)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實現(xiàn)情感目標,以健康的心態(tài)善待不幸者。)
六、深入探究理解文章的主旨
1.分析到這里,我們還是回到最后一句話,楊絳為什么對老王感到愧怍呢?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楊絳對老王也很好,也付出了感情和關愛,但感情和關愛也是有層次的:有物質(zhì)金錢幫助的憐憫同情;還有親人般的真誠無私付出。楊絳對老王的感情,關愛層次是金錢幫助,是憐憫是同情有客氣有疏遠,用金錢客氣疏遠了老王的表達和贈與。而老王對楊絳則是親人般的真情付出。兩者相比楊絳覺得自己對老王的關愛是那樣微不足道,覺得自己對老王關心還不夠,沒有真正體察到并尊重老王善良的情感和高貴的品性。這對于善良的楊絳來說無疑是一種揪心般的痛,無比的愧怍。
這是作者對不幸者的認識的反省和自我批判,同時也是對所有幸運者對待不幸者的認識的警醒。作為幸運者同情和關注不幸者的時候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江嘉興市南湖投資開發(f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山東棗莊東林農(nóng)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6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紡織設計師需關注的客戶需求試題及答案
- 風格變化對紡織品設計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工程材料轉讓合同協(xié)議書
- 口腔門診投資合同協(xié)議書
- 樓房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范文
- 《逆序法施工技術》課件
- 各種合同協(xié)議書
- 合同 變更 協(xié)議書
- 項目積分制績效管理辦法優(yōu)秀資料
- DB31∕696-2020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板)單位產(chǎn)品綜合能源消耗限額
- 認識分式 課件
- 大商業(yè)結構拆改加固專項施工方案(44頁)
- 給排水專業(yè)ppt課件
- 四年級數(shù)學家長會ppt
- 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表范例
- 安裝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國家開放大學《C語言程序設計》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機房加固設計方案(承重)(共7頁)
- 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用戶思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