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花都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廣州市花都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廣州市花都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廣州市花都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廣州市花都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市花都區(qū)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考試模擬沖刺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動力革命是第一、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動力變革的先后順序是A.水力—電力—蒸汽 B.蒸汽—水力—電力C.水力—蒸汽—電力 D.電力—水力—蒸汽2.導致中東地區(qū)和科索沃地區(qū)矛盾激化的主要因素有()①民族問題②領土問題③宗教問題④歷史問題⑤西方大國的干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3.一學者在分析中國商業(yè)發(fā)展時說:“雄漢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說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趙宋王朝,中國的經濟特別是城市商業(yè),也還是世界上最繁榮的?!毕聢D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 B. C. D.4.小紅同學為“新中國杰出人物事跡展”搜集材料,其中選材恰當的是()A.鄧稼先——兩彈元勛 B.焦裕祿——黨的好干部C.王進喜——鐵人 D.張謇——狀元實業(yè)家5.英國《泰晤士報》曾報道:“太后進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幾分鐘沒有放開。她渾身顫抖,抽泣硬咽地說進攻使館區(qū)是極大的錯誤,她后悔莫及?!边@一報道出現(xiàn)于下列哪一場戰(zhàn)爭之后()A.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甲午中日戰(zhàn)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6.有人認為:“中國的資本主義是頭腳倒立、逆向發(fā)展的,其發(fā)展歷程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過程則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后器物”階段是始于A.新航路開辟B.第一次工業(yè)革命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7.“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鼻逭疄榱思訌婌柟探y(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治,規(guī)定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A.西藏首領的統(tǒng)一 B.中央政府的派遣 C.中央政府的冊封 D.駐藏大臣的批準8.如圖是某博物館展出的一張珍貴歷史圖片,該圖片與下列選項有關的事件是A.中華民國成立B.五四運動C.遵義會議D.重慶談判9.以下有關文藝復興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①否定神的絕對權威②鼓勵人們探求知識,追求幸福生活③強調人的價值的力量,發(fā)展人的個性④宣揚忍受苦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歷史學者徐中約曾說“這場持續(xù)了約35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卻完全被忽略了。”這里“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指的是()A.工業(yè)技術 B.有用的政治體制C.對外開放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11.20世紀上半期發(fā)生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以下關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在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fā)展 B.都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戰(zhàn)爭C.都在戰(zhàn)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D.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12.對文藝復興運動表述正確的是A.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B.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C.以理性主義為核心D.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前提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華民族實現(xiàn)民族復興和國家獨立的核心力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道路創(chuàng)新是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重要保障。在土地革命時期,黨在井岡山探索出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這一道路的開創(chuàng)與世界現(xiàn)代史上哪一革命的爆發(fā)有關?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建設目標?體制創(chuàng)新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1992年為改變計劃經濟體制長期束縛社會經濟發(fā)展這一問題,黨又提出哪一目標?理論創(chuàng)新是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共十九大上,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哪一思想?這一思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有什么歷史地位?14.為加速法西斯國家的滅亡,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采取了哪些重大軍事行動,用史實加以說明。15.這次革命從發(fā)明珍妮機開始,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為資本主義的鞏固打下了基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首先在哪個國家進行?有何影響?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把人類推動到“蒸汽時代”,蒸汽機解決了工業(yè)革命的動力問題,取代了水力等自然力;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把人類推動到“電氣時代”,電力得到廣泛應用。答案選C。2、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東地區(qū)和科索沃地區(qū)矛盾不斷激化,由于歷史淵源,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巴勒斯坦等地的領土沖突、伊斯蘭極端組織的出現(xiàn),現(xiàn)實問題突出,一戰(zhàn)后和二戰(zhàn)后這一地區(qū)受到大國頻繁的插手,這些都使得沖突不斷升級,矛盾進一步激化,因此①②③④⑤均為主要因素。故選D。3、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反應出了宋朝商品經濟的繁榮和城市的興旺,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作品不是“趙宋王朝”的作品,不符合題意;故選D。4、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杰出人物。張謇是近代的狀元實業(yè)家,不屬于新中國成立后的杰出人物,故選D。5、D【解析】

根據材料可得出以下信息:太后對進攻使館區(qū)感到后悔。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義和團運動爆發(fā)后,清政府先是利用其抵抗帝國主義侵略者,慈禧太后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義和團又先于清軍進攻天津租界的使館區(qū)。后由于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戰(zhàn)爭,攻入北京,清政府無力抵抗,慈禧太后倉皇出逃,又隨即轉為鎮(zhèn)壓義和團,并向八國聯(lián)軍投降。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6、B【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是先學習西方的技術,如洋務運動;再學習制度,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最后是思想,如新文化運動;英法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程是先思想,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再制度,如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最后是進行工業(yè)化,如工業(yè)革命,因此“后器物”階段應開始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7、C【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清朝時期,順治帝接見五世達賴,賜予他“達賴喇嘛”的稱號;后來康熙的賜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稱號。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經過中央政府冊封。從而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C選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題干圖片是1945年8月毛澤東和周恩來到重慶談判時在機場的合影。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陰謀,經慎重研究,中共中央決定,毛澤東在周恩來等陪同下前往重慶談判,故D符合題意;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遵義會議與題干無關,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9、A【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強調人的價值力量,發(fā)展人的個性;鼓勵人們探求知識,追求享受現(xiàn)世生活。①②③正確,A項符合題意;基督教在1世紀是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傳說耶穌就是基督教中的“救世主”,耶穌宣揚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④錯誤,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10、A【解析】

結合所學和材料可知,洋務運動前期學習軍事技術,后期學習生產技術,從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購買外國機器,學習西方技術,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建設軍事工業(yè)需要大量費用,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又提出了求富的口號,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洋務運動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大機器生產,但封建生產關系嚴重阻礙了先進生產力。洋務派想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嫁接在中國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上,顯然違背了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自救運動。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場反法西斯的戰(zhàn)爭,ACD說法都是二者的相同點,B說法不是二者的相同點,所以答案選擇B。12、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xù)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實際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選項B符合題意;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是文藝復興的表象;啟蒙運動是以理性主義為核心;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前提。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俄國十月革命;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窘馕觥?/p>

(1)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先后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一系列武裝暴動。毛澤東在領導秋收起義過程中,逐漸將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農村,開辟了一條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這一道路的開創(chuàng)與世界現(xiàn)代史上,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fā)有關;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俄國十月革命;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1992年為改變計劃經濟體制長期束縛社會經濟發(fā)展這一問題,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在中共十九大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中國革命道路、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的史實,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14、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1945年5月蘇聯(lián)紅軍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國先后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對中國東北的日關東軍發(fā)起全線進攻中國的抗日力量也向日、偽軍展開全國規(guī)模的反攻(答出其中三件)【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初,美、英、蘇等26國共同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同盟的正式建立。為加速法西斯國家的滅亡,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采取的重大軍事行動有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1945年5月蘇聯(lián)紅軍攻占柏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