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西南石油院附屬校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南充市西南石油院附屬校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南充市西南石油院附屬校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南充市西南石油院附屬校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南充市西南石油院附屬校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南充市西南石油院附屬校2024屆中考歷史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共產黨黨史史料》記載:“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繼續(xù)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努力。1937年2月,中國共產黨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經過一番斗爭,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一項實際上接受中國共產黨題意的決議案,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庇纱丝芍?,中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于()A.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七七事變以后C.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D.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后2.唐太宗曾說:“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彼谖黄陂g,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保證農民的土地和生產時間,促進了社會發(fā)展。唐太宗的執(zhí)政措施實質體現了A.道家的“自然無為” B.法家的“以法治國”C.墨家的“兼愛非攻” D.儒家的“仁政德治”3.1912年3月13日,孫中山頒布《大總統(tǒng)令內務部通飭各省禁纏足文》。1940年2月,國民參政會通過關于“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工作案”,切實查禁女子纏足。1944年5月,政府再次發(fā)布禁止婦女纏足條款??梢娊鐣钭冞w的關鍵是A.辛亥革命的勝利 B.政府的政策C.民眾的覺悟 D.社會經濟的進步4.有學者認為:甲年中日戰(zhàn)爭“以清政府失敗而宣告結束。于是,(中國)近代化的新陳代謝過程驟然加快?!辈牧现械摹凹涌臁敝饕憩F在A.開始引進西方的工業(yè)文明B.開始制度變革的嘗試C.大力倡導實業(yè)救國D.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5.發(fā)生在19世紀中期,為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而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事件有①日本明治維新②美國南北戰(zhàn)爭③俄國1861年改革④中國洋務運動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6.雄安新區(qū)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區(qū)建設對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qū)優(yōu)化開發(fā)新模式意義深遠。元朝把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及以西的這片地區(qū)叫做"腹里",就是現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東以及內蒙的一部分。管轄元朝“腹里”的行政機構是()A.行省 B.宣政院 C.中書省 D.六部7.英國人到19世紀中葉幾乎已開始相信有一種在世界各地經商的神圣權力,并認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國家自由貿易是不合自然規(guī)律、應受譴責的。英國人形成這種認識的主要原因是()A.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掌握海上霸權B.確立君主立憲政體C.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D.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工廠”8.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過曲折和失誤。下列屬于“曲折和失誤”的是①一五計劃②大躍進③人民公社化運動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G20峰會、APEC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些活動反映了①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②國際社會合作不斷加強③各國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體④世界多極化格局已經形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A.《權利法案》 B.1787年美國憲法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11.梁啟超針對明清時期的社會狀況說過:“鄭和之后,再無鄭和”,中國逐漸脫離世界發(fā)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時期()A.重農抑商 B.閉關鎖國C.君主專制的加強 D.八股取士12.近年來,美國與中國周邊國家日本、菲律賓頻繁軍演,插手中國東海、南海事務,其狼子野心與上世紀初的行為如出一轍。上世紀初,美國為爭奪亞太地區(qū)的霸權()A.參加了巴黎和會 B.簽署了《九國公約》 C.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D.加人了國際聯盟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請寫出《三國鼎立圖》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國名。A.B.C.14.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多極化格局?!耙怀笔侵该绹?。冷戰(zhàn)后,美國為了稱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戰(zhàn)略。發(fā)生在1999年的什么事件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zhàn)?“多強”中的有一個是國家聯盟。它的名稱是什么?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頭脫離該聯盟,該聯盟成立是時間是多少?“多強”中還有中國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兩次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侵華戰(zhàn)爭,這兩次戰(zhàn)爭分別是什么戰(zhàn)爭?“多強”中另一個國家曾最早加入蘇聯的聯邦。它是哪個國家?在列寧領導下,為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蘇俄實行什么樣的經濟政策?蘇聯后期,哪兩位領導人針對斯大林模式進行了改革?15.某班同學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進行探究,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什么?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的事件是什么?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是什么?黨的歷史上生死放關的轉折點是什么?使北平獲得解放的戰(zhàn)役是什么?中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的標志是什么?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的事件是什么?回首復興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繼續(xù)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努力。1937年2月,中國共產黨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經過一番斗爭,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一項實際上接受中國共產黨題意的決議案,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可知,中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于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后,故正確答案為D。ABC均與題意不符,故選D。2、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唐太宗親身經歷了隋末的動亂和隋王朝的顛覆,認識到了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并吸取了這些教訓,即位后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與民休養(yǎng)生息,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本思想。唐太宗的這種思想和孔子主張“愛人”,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弄殺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故選D??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二);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貞觀之治3、B【解析】

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民參政會通過關于“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工作案”,切實查禁女子纏足。1944年5月,政府再次發(fā)布禁止婦女纏足”表現了政府在社會生活的變遷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4、B【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的“洋務運動結束”“維新運動早產”說明這場戰(zhàn)爭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而此戰(zhàn)爭刺激清政府開始了維新變革,使中國由學習西方的器物轉向了制度,B項正確。開始引進西方工業(yè)文明和改變落后軍事觀念的是洋務運動,A、D項錯誤;大力倡導實業(yè)救國的是張謇,C項錯誤。所以答案選B。5、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世紀中期俄國進行了1861年改革、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使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美國早在獨立戰(zhàn)爭后就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南北戰(zhàn)爭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掃清了障礙。中國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故B.①③符合題意;含有②④的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军c評】注意識記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各自的內容及影響。6、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時期實行行省制度,其中管轄腹里的行政機構是中書省,選項C符合題意;管轄地方的行政機構是行省,排除A;宣政院是管轄西藏地區(qū)的機構,排除B;元朝時期沒有六部,排除D。故選C。7、D【解析】

根據材料“19世紀中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葉,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yè)革命成為了“世界工廠”,因此他們有相信在世界各地經商的神圣權力,故D正確。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是在16世紀,故排除A項。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是在17世紀,故排除C項。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是在18世紀,故排除C項。故選D。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失誤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由于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fā)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上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發(fā)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毛澤東發(fā)動了“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了嚴重挫折,所以屬于“曲折和失誤”的是②③④,D項符合題意。而①一五計劃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排除。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9、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G20峰會、APEC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些活動反映了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體現了當今國際社會之間的合作在不斷加強。故①②符合題意;③“消除了矛盾”表述太絕對;④世界多極化格局是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趨勢,并未正式形成。所以③④表述錯誤,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B【解析】

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制訂了1787憲法,確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三權分立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權力分屬三個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機構,由三者互相制衡,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美國的《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B正確;ACD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學生辨識能力,考查1787年美國憲法。11、B【解析】

根據題干“中國逐漸脫離世界發(fā)展潮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中國夜郎自大,覺得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能夠自給自足,不用跟外國來往,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了中國的落后。所以答案選B12、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和會上重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tǒng)治新秩序,并未就亞太地區(qū)霸權分配做出規(guī)定;二戰(zhàn)期間,美國、英國、蘇聯等國家為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走向聯合,1942年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這是正義的組織,并非霸權主義產物;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1920年1月國聯成立,但由于無法從中撈取利益,最終美國沒有加入國聯,故ACD選項均排除。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召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朔奖?,是美國爭奪亞太地區(qū)霸權的表現。B符合題意,故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A魏B蜀C吳【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轉而經營關中,掃平關中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北方的統(tǒng)一。劉備占領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發(fā)展,攻取四川、云貴地區(qū)。孫權一邊把他的統(tǒng)治范圍延伸到福建、廣東,一邊又搶奪了劉備在湖北湖南的勢力范圍。200年,曹丕在洛陽自稱皇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蜀漢;222年,孫權在建業(yè)稱王,國號吳。至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故答案是A魏B蜀C吳。14、(1)科索沃戰(zhàn)爭。(2)歐洲聯盟或歐盟;1993年。(3)甲午中日戰(zhàn)爭,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4)俄羅斯聯邦;新經濟政策;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窘馕觥?/p>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超”是指美國。冷戰(zhàn)后,美國為了稱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戰(zhàn)略。發(fā)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zhàn);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的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5月8日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造成三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科索沃戰(zhàn)爭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美國不甘心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力圖阻止其他國家的迅速發(fā)展,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地區(qū)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使其轉換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強”中的有一個是國家聯盟。它的名稱是歐洲聯盟或歐盟;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強”中還有中國和日本。日本在近代史上曾兩次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侵華戰(zhàn)爭,這兩次戰(zhàn)爭分別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中國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遭到慘敗。(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強”中另一個國家曾最早加入蘇聯的聯邦。它是俄羅斯聯邦;1922年12月,蘇維埃俄國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礎上,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最初加入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后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在列寧領導下,為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蘇聯后期,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針對斯大林模式進行了改革。15、(1)鴉片戰(zhàn)爭。辛亥革命。(2)中共一大的召開;遵義會議。(3)平津戰(zhàn)役。(4)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6)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