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涪城區(qū)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yè)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綿陽涪城區(qū)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yè)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綿陽涪城區(qū)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yè)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綿陽涪城區(qū)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yè)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綿陽涪城區(qū)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yè)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綿陽涪城區(qū)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yè)考試模擬沖刺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侍從中的青壯年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軍事集團。這一集團形成的紐帶是A.封賜土地B.血緣關系C.主仆關系D.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2.李慶新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寫到:“唐朝與海外發(fā)生官方關系的國家和地區(qū)有70余個”。由此可見,唐代對外交往比較活躍。出現(xiàn)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②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③經濟繁榮、文化輝煌④對外交通發(fā)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如下圖是戰(zhàn)國形勢圖,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的四個諸侯國依次是()A.燕、齊、楚、秦 B.齊、楚、秦、燕C.秦、楚、齊、燕 D.燕、秦、楚、齊4.下列四幅圖片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農村政策,有關其表述正確的是A.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經營方式B.都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C.結果都保護了農民利益D.都改變了土地所有制性質5.法西斯國家德意日建立的邪惡同盟是A.同盟國B.協(xié)約國C.軸心國D.國際聯(lián)盟6.下圖是英國各行業(yè)就業(yè)人數(shù)占總就業(yè)人數(shù)的比例變化數(shù)據表,這反映出工業(yè)革命加快了英國()A.農業(yè)的發(fā)展 B.城市化進程 C.戰(zhàn)勝封建主義 D.確立對世界的統(tǒng)治7.1949年10月3日的英國《泰晤士報》刊登了這樣一則報道:“這是亞洲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時刻,雖然不是所有的中國都在共產黨的手中,但毫無疑問,無論好壞,這是擁有近5億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同質種族群體的政府?!毕铝袑@一事件理解不正確的是A.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開創(chuàng)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C.中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結束百年恥辱,真正實現(xiàn)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8.《文獻通考》記載:“(北宋)初蜀人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這則記載說明當時()A.統(tǒng)一貨幣為圓形方孔錢 B.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C.成立了市舶司管理貿易 D.出現(xiàn)世界上最早的紙幣9.“大戰(zhàn)歷時4年多,將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億人口卷入戰(zhàn)爭……飛機、坦克、毒氣首次用于戰(zhàn)爭……戰(zhàn)爭期間參戰(zhàn)各國共死傷達3000余萬人,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上述材料敘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A.原因B.性質C.過程D.影響10.這一事件“既幫助統(tǒng)一了國家,也停止了內戰(zhàn)”,促進了國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現(xiàn)。這一事件是()A.五四運動B.國民革命C.西安事變D.重慶談判11.即將畢業(yè)的木明同學準備寫一篇關于中古時代中東國家狀況的畢業(yè)論文,他可以參考的古典文學著作是()A.《荷馬史詩》 B.《被縛的普羅米修斯》C.《俄底浦斯王》 D.《天方夜潭》12.1937年12月,馬保三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抗日游擊隊第八支隊的名義,宣布武裝起義。同時,正式通知民黨縣長宋憲章,要求聯(lián)合抗日,從中得出的準確信息是()A.臺兒莊戰(zhàn)役利結束 B.八路軍發(fā)起百團大戰(zhàn)C.第二次國共合作未開始 D.中國工農紅軍完成改編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墼唬骸胺蛎徽⒀圆豁?,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資治通鑒》“魏主”指的是誰?上述材料是其改革中的哪一項?你能列舉出其改革中改變鮮卑族風俗的其他內容嗎?本次改革有何影響?從“魏主”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魏晉南北朝時期另一社會特征是什么?14.識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圖一人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是誰?他領先西方近千余年的數(shù)學成就是什么?圖二人物是誰?他的哪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一時期我國的哪項發(fā)明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圖三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他的什么理論鼓勵了人們追求美好未來的信心?15.社會治理是國家的基本職能,中國古代歷朝統(tǒng)治者都重視對國家的治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秦皇漢武締造了秦漢帝國的輝煌,實現(xiàn)了秦漢大一統(tǒng)局面。請分別舉出他們?yōu)榧訌娭醒爰瘷喽鴦?chuàng)新的地方治理措施。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開明君主,對推動唐王朝的發(fā)展繁榮作出重大貢獻,說出他們在治理國家上的共同之處。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設置了什么機構?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大莊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莊園事務。中央對地方逐漸喪失了控制能力,社會局勢動蕩。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小的武士團追隨、服從一個更強大的首領,組成大的武士團。因此這一紐帶是主仆關系,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項。故選C。2、D【解析】

唐代對外交往比較活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繁榮、文化輝煌,對其他國家有吸引力;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為對外交往提供了前提條件;對外交通發(fā)達是客觀條件;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這在政策上有利于對外交往。ABC不全面,D符合題意,故選D。3、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戰(zhàn)國七雄分別為齊、楚、燕、趙、韓、魏、秦,七雄中最東部的諸侯國是齊國,最西部為秦國,最北部為燕國,最南為楚國,圖中可以看出趙魏韓三國,由此可以判斷,①為燕國,②為齊國,③為楚國,④為秦國,故選A?!军c睛】要求學生有一定讀圖能力,了解戰(zhàn)國七雄的相對地理位置。4、A【解析】

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圖一是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圖二是三大改造,圖三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圖四是1978年后實行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挫傷勞動者的積極性,故BC兩項不正確;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農民分配了土地,屬于個體經營;人民公社化運動屬于集體經營;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集體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故A項正確;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堅持公有制,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沒有改變土地所有制的性質,故D項不正確。綜上可知,本題選A?!军c睛】本題以四幅圖片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知識點。5、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20世紀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起來,結成了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這個集團稱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它的形成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故C符合題意;同盟國、協(xié)約國是一戰(zhàn)前形成的軍事同盟,故AB不合題意;一戰(zhàn)后國際聯(lián)盟形成,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最先開始于棉紡織業(yè)。英國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1840年前后,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yè),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大機器生產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動了英國的城市化進程。CD在工業(yè)革命前就已經完成,A明顯錯誤。因此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7、C【解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在1956年,其標志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D【解析】

根據“……為券,謂之交子……”可知,這就是紙幣——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故D符合題意;統(tǒng)一貨幣為圓形方孔錢是在秦代,故A不符合題意;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有利于文化的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成立了市舶司管理貿易,推動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9、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上述材料敘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大戰(zhàn)歷時4年多,將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億人口卷入戰(zhàn)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戰(zhàn)火燃遍了歐、亞、非三大洲。戰(zhàn)爭期間參戰(zhàn)各國共死傷達3000余萬人,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這場戰(zhàn)爭對人類而言是一場浩劫,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0、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等條件,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聯(lián)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故C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是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國民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故B不符合題意;重慶談判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反映阿拉伯文化的古典文學著作是《天方夜譚》?!短旆揭棺T》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間故事集,書中所講的辛巴達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神燈等故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真實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境內各族人民的生活及東方古國的風土人情,所以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均是歐洲文學著作,排除。故選D。12、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臺兒莊戰(zhàn)役開始于1938年春,百團大戰(zhàn)是在1940年8月開始,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開始于1937年9月,而題中事件的時間是1937年12月,故ABC均不正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不久,國共兩黨發(fā)表宣言,兩黨實現(xiàn)了第二次合作,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即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題中馬保三所在的抗日隊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抗日游擊隊第八支隊”,可以看出中國工農紅軍已經完成了改編。D符合題意,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北魏孝文帝(2)學習漢語。(3)穿漢服;采用漢姓;與漢人通婚(4)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fā)展。(5)富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6)政權分立【解析】

(1)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改革的描述。魏主是孝文帝。(2)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學習漢語內容改革的描述。(3)根據所學可知,除了學習漢語,還有采用漢姓;在朝廷上官員必須穿戴漢族服飾;鼓勵鮮卑人與漢族貴族通婚等。(4)依據所學知識,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tǒng)治,還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fā)展。(5)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學生主要圍繞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富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等。(6)依據所學知識,公元220-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融合,所以另一特征是政權分立?!军c睛】本題主要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特征等內容的掌握情況,回答問題要注重根據材料展開并根據題目言簡意賅的回答問題。14、(1)祖沖之;他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7位數(shù)。(2)畢異;活字印刷術;指南針。(3)生物進化論。【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圖一人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祖沖之。他領先西方近千余年的數(shù)學成就是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數(shù)字。(2)結合所學知識,圖二人物是北宋平民科學家畢異,他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fā)展。(3)圖三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他提出了生物進化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1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