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蘇省大豐區(qū)第一共同體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江蘇省大豐區(qū)第一共同體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江蘇省大豐區(qū)第一共同體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江蘇省大豐區(qū)第一共同體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江蘇省大豐區(qū)第一共同體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蘇省大豐區(qū)第一共同體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東漢末年,關中地區(qū)人口從240萬減少到50萬,揚州從320萬增加到433萬,荊州(今湖北境內)從359萬增加到620萬.導致這一時期南北人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區(qū)開發(fā) B.北方戰(zhàn)亂頻繁 C.經濟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強2.馬克思在1848年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說:“資產階級,由于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進文明中來了?!辈牧现刑岬降哪軌蚪o人類帶來便利的交通工具應包括①瓦特蒸汽機②火車③輪船④飛機A.②B.①②C.②③D.②③④3.“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A.民族平等B.民族團結C.民族互助D.民族區(qū)域自治4.整個19世紀,是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這些都是在法國大革命的標志下進行的,以下對法國大革命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顯示出了法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的斗爭精神B.徹底推翻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C.打擊了歐洲國家的封建制度D.所有人都享有民主、平等與自由5.我國是個統(tǒng)-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團結、民族相互交融的局而。下列歷史事件不能體現(xiàn)此觀點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B.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C.回族的形成D.遣唐使來唐學習6.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類文明的交流可劃分為三個時期:1500年以前稱之為遭遇時期,1500年~19世紀末稱之為沖擊時期,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則是相互作用時期?!笔澜绮煌貐^(qū)的文明“遭遇”的標志性事件是()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C.啟蒙運動 D.工業(yè)革命7.如圖圖片是某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明,這次工業(yè)革命把人類帶入了A.蒸汽時代B.電氣時代C.信息時代D.鐵路時代8.“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一說法,今天是通過()A.計算機網絡實現(xiàn)的 B.高新技術實現(xiàn)的C.通訊技術實現(xiàn)的 D.學校教育實現(xiàn)的9.歷時兩年的長征,中國共產黨堅持把自己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把軍事上的戰(zhàn)略轉移與政治上的戰(zhàn)略轉變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這表明長征A.使中國共產黨面臨雙重壓力B.標志著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C.是中國共產黨既定抗日行動D.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10.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初葉,“大部分科技進步不是像在17世紀那樣來自牛津、劍橋、倫敦,而是來自利茲、格拉斯哥、愛丁堡、曼徹斯特,尤其是伯明翰”。這一現(xiàn)象表明()A.科技進步的速度明顯加快 B.工業(yè)革命推動了科技進步C.科技進步決定了時代的發(fā)展變化 D.工業(yè)革命受科技進步的影響較大11.小明同學進行探究性學習,他搜集了“契丹的興起”“澶淵之盟”“宋夏和戰(zhàn)”的相關資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題是()A.中華民族的起源 B.多民族政權的并立C.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D.繁榮與開放的唐朝12.運用年代尺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學在復習程中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A.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 B.建國后我國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C.建國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D.鄧小平理論的發(fā)展13.“中華”是“中國”與“華夏”的合稱,所謂“中”就天下之中,所謂“華”就是指有文化的民族??梢姟爸腥A”二字集中概括了我們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自信,在“中華”幾千年文明發(fā)展史中,我們已形成這樣民族自覺共識()A.漢族是中國最主要的民族B.中華民族是用以稱呼中國的主體民族C.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D.中華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4.讀圖說史:讀下圖,解讀正確的是A.北方自然環(huán)境惡劣B.北方民族學習中原文化C.江南地區(qū)相對發(fā)達D.民族交融和江南開發(fā)15.李鴻章自稱“一生風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材料是()A.清朝封建統(tǒng)治西方先進科技 B.清朝封建統(tǒng)治君主立憲制度C.清朝封建統(tǒng)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統(tǒng)治火藥、槍炮、養(yǎng)兵練兵之法16.比較法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和法蘭克王國對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較,他們的共同之處是A.屬于封建性質的改革,促進本國封建制度形成 B.實行無條件的土地分封C.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D.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17.如圖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國工業(yè)發(fā)工業(yè)發(fā)展速度展速度示意圖,對此表述不正確的是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發(fā)展不平衡B.日本工業(yè)高速發(fā)展,發(fā)展最快C.日本工業(yè)位于資本主義國家第一D.英、法兩國發(fā)展相對緩慢18.1899年他在鶴年堂抓藥時買到種叫龍骨的藥材,對上面的圖形文字進行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該發(fā)現(xiàn)轟動中外學術界,把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股商時代,他也成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這位奠基人是A.王懿榮B.裴文中C.郭沫若D.康有為19.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這些簡稱源于西周時期的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內閣制20.“列強的炮聲驚醒了清王朝的美夢,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中國近代史開始了”。“列強的炮聲”指的是A.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鴉片戰(zhàn)爭 D.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21.政治漫畫將過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藝術形式進入了人類記憶的空間。該漫畫(下圖)反映的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 D.北伐戰(zhàn)爭22.1947年,中共的一項決議指出:占鄉(xiāng)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鄉(xiāng)村人口90%的貧農、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們終年勞作,仍不得溫飽。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土地改革的內容C.土地改革的性質D.土地改革的影響23.關于先秦百家爭鳴的說法符合史實的是()A.法家學說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B.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C.墨家學說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D.道家學說奠定了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的基礎24.學習歷史需要辨別史料的價值、從研究司馬遷史學思想的角度來看,《史記》屬于A.第一手資料B.第二手資料C.實物資料D.影像資料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近代中國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近代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是這一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6.重要事件推動社會發(fā)展。1848年《》的發(fā)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1898年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發(fā)明大王發(fā)明照亮了人間,徹底改變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27.1921年,列寧實施__________,促使國民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1933年,美國實施____________,逐步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農奴制改革的俄國沙皇。你同意材料中關于農奴制改革的觀點嗎?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對人的尊重和關愛,推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聞訊回家,看見焦土殘垣,急切地問:“傷人了沒有?”對財產的損失卻只字不提。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莎士比亞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愿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鼱柼┎牧弦恢?,孔子的這種行為體現(xiàn)了他的什么主張?材料二中莎士比亞對人的贊美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什么核心思想?材料三表明了伏爾泰的什么觀點?18世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這一觀點?(舉一例即可)結合上述問題用一句話談談你的認識。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從1928年到1937年,蘇聯(lián)連續(xù)實施了兩個五年計劃,通過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集體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證高積累、高投資等方式,快速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的初期目標,使蘇聯(lián)從一個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進入到工業(yè)化國家行列?!陡咧袣v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指出蘇聯(lián)實施兩個五年計劃期間的領導人。小歷同學認為,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成就既顯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的優(yōu)勢,又存在著嚴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嗎?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末年,由于戰(zhàn)亂,北方人為了遠離戰(zhàn)火而開始向人煙稀少的南方遷移,,導致這一時期南北人口變化,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火車是在1825年發(fā)明的,輪船是在1803年發(fā)明。1848年的時候,給人們帶來便利的交通工具的是火車和輪船,故C正確。蒸汽機不是交通工具,飛機是在1903年發(fā)明的,故排除ABD項。故選C?!军c睛】本題的限定詞語有兩個,一個是1848年,一個是交通工具。根據交通工具這一限定詞語排除A項。根據時間排除飛機,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qū)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qū)域和自治機關。因此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選項D符合題意;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互助,這是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4、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顯示出了法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的斗爭精神,打擊了歐洲國家的封建制度,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享有民主、平等與自由只是少數人,民主、平等與自由是寫在旗幟上的理想與目標。所以不正確的是D,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5、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遣唐使來唐學習屬于中外交往,不能民族友好、民族團結、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故D符合題意;北魏孝文帝改革、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回族的形成屬于民族友好、民族團結、民族相互交融的史實,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6、A【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yè)聯(lián)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A選項符合題意;14世紀中葉,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B選項不符合題意;啟蒙運動,指發(fā)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C選項不符合題意;工業(yè)革命,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fā)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fā)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飛躍,它開創(chuàng)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7、B【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的發(fā)明是電燈,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明,19世紀70年代初,發(fā)電機、電動機被發(fā)明出來,電力成了帶動機器生產的新能源。電力得到廣泛應用,電動機逐漸取代了蒸汽機。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8、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末,人類進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時代,以因特網為主要特征的數字化正在改變著世界,引起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化,人們可在網上瀏覽新聞、查詢信息、傳遞郵件、通知,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購物、上課……,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幫助我們實現(xiàn)“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故答案是A。9、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34—1936年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題干中的“實現(xiàn)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與此吻合,故D符合題意;使中國共產黨面臨雙重壓力、標志著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是中國共產黨既定抗日行動與題干無關,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0、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從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工業(yè)城市里面的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促進了科技的發(fā)展,故B符合題意。從材料可以看出,牛津劍橋倫敦主要是科研中心,17世紀,自然科學誕生于這些地方,而利茲、格拉斯哥、愛丁堡、曼徹斯特,尤其是伯明翰是新興的工業(yè)地區(qū),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許多的科技成就來自工廠的發(fā)明,材料不是強調科技發(fā)展速度,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時代的變化是由科技決定的,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應該是工業(yè)革命對科技的促進,而不是科技促進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B【解析】

10世紀初,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各部,960年,阿保機稱皇帝,建立契丹政權;1004年,遼軍對北宋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1005年遼宋簽訂“澶淵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044年宋和西夏達成和議,促進了與西夏的和平交往,推動了西北邊境地區(qū)的發(fā)展,題干反映了宋、西夏、遼多民族政權的并立,B正確;ACD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故選B。12、A【解析】

根據“1950年”、“1953年”、“1958年”、“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年代尺反映的是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1950年,土地改革開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1953年開始三大改造,對農業(yè)的改造是引導農民加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定,改革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A符合題意,BCD項的發(fā)展時間與年代尺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3、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中華”的理解。漢族的前身華夏族是由炎黃部落結成聯(lián)盟后不斷發(fā)展形成的,炎帝和黃帝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各民族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中華民族不是一個簡單的稱呼,故答案選C。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中華文明的起源?華夏之祖14、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北方由于戰(zhàn)亂,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zhàn)亂,大量南遷,不僅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間的關系逐漸融合起來,北方人民的南遷,不僅使江南經濟得到開發(fā),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同時也改變了南方人的社會生活。因此解讀正確的是D;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15、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中體西用。即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落后的封建制度。一生風雨裱糊匠是形象的比喻的方法。屋子比作封建制度,材料代表西方近代科技。故選A。BC錯誤,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都是資本主義政體;D說法不全面。西方科技不僅包括火藥、槍炮、養(yǎng)兵練兵之法??键c:洋務運動思想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洋務運動運用西方科技興建了一批近代軍用、民用企業(yè),但是并不能挽救沒落的封建制度。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洋務運動的背景和影響等也需要掌握。16、A【解析】

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法蘭克王國的土地分封制都促進了本國封建制度的形成,A正確;法蘭克王國對土地分封的條件是以軍事義務為條件,B排除;C適用于日本,排除;D符合大化改新的內容,排除。故選A。17、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國工業(yè)發(fā)工業(yè)發(fā)展速度示意圖”,可知1874——189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發(fā)展不平衡;日本工業(yè)高速發(fā)展,發(fā)展最快;英、法兩國發(fā)展相對緩慢;選項ABC表述是正確的,但是不符合題意;日本工業(yè)位于資本主義國家第一的說法錯誤,題干內容也沒有反映,C符合題意,故選C。18、A【解析】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清朝末年,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在田地里挖到的獸骨和龜甲,賣給藥店,這些獸骨和龜甲被稱為“龍骨”,是一種中藥。19世紀末,清朝著名學者王懿榮在買回來的藥材里,發(fā)現(xiàn)了龜甲和獸骨上刻有符號,他斷定這是中國失傳已久的文字,甲骨文就這樣被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最早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9、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時期周天子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和人民分給王室子弟和功臣,形成了諸侯國,魯、晉都是西周分封諸侯形成的。選項A符合題意;郡縣制是秦朝實行的制度,排除B;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隋朝時期,排除C;內閣制是明朝創(chuàng)建的制度,排除D。故選A。20、C【解析】

題文史料中的“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中國近代史開始了”的標志是鴉片戰(zhàn)爭,因此“列強的炮聲”指的就是鴉片戰(zhàn)爭。故答案選C。21、C【解析】

漫畫中的三個拳頭和文字指的是工人、學生和商人參與斗爭,漫畫中的三個人物指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這些信息都和五四運動有關。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2、A【解析】

由“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占鄉(xiāng)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可知,地主、富農占有大部分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而貧農、中農和雇農占有少量土地,終年辛勤勞動,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這種封建的剝削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這是說這種土地制度必須廢除,是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故A符合題意。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制度,這是土地改革的內容;土地改革是反封建,是新民主主義的任務之一,這是土地改革的性質;土地改革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鞏固了人民政權,為工業(yè)化準備了條件,這是土地改革的影響;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3、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儒家學說主張仁、實行仁政,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故B符合題意。道家學說主張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面可以互相轉化,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故AD不符合題意。法家學說治國要靠法、術、勢,強調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它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24、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第一手資料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第一手資料指:文獻資料(指原創(chuàng)的)和實物資料、口述資料;從研究司馬遷史學思想的角度來看應該是第一手資料,是最直觀可靠的史料,所以答案選擇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鴉片香港島馬關條約工廠辛丑條約【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年,日本發(fā)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及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銀二億兩;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恶R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英、法、德、意、奧等八國發(fā)動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保;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qū);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表格(1)鴉片(2)香港島(3)馬關條約(4)工廠(5)辛丑條約?!军c睛】此題應識記與掌握近代史上列強的侵華戰(zhàn)爭的相關史實。熟記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的有關內容。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年,日本發(fā)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英、法、德、意、奧等八國發(fā)動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6、(1)共產黨宣言(2)京師大學堂(3)電燈【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8年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京師大學堂。(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發(fā)明大王發(fā)明電燈照亮了人間,徹底改變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27、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結束了國內戰(zhàn)爭之后,為恢復被戰(zhàn)爭嚴重破壞了的經濟,蘇俄于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為應對嚴重的經濟危機,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立即實行新政,《全國工業(yè)復興法》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新政開創(chuàng)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的先河。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亞歷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國1861年改革的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窘馕觥?/p>

(1)根據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改革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這次改革使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點。(2)根據材料“……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農奴積極性非常高,熱烈擁護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農奴性積極性很高,很高興。我不同意材料中關于農奴制改革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俄國1861年改革的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俄國1861年改革頒布法令規(guī)定:宣布農奴獲得人身自由,還規(guī)定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土地,但須高價贖購買。這次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掃除了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所以說俄國1861年改革的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军c睛】(1)問材料“俄國農奴制改革給農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知反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