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第一六六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六六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六六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六六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六六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六六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模擬精編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郵票是歷史的縮影,方寸之間,融入歷史千年風云。下列一組郵票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完善的政治制度B.友好的和平往來C.和睦的民族關系D.燦爛輝煌的文化2.下列關于下圖B段對應歷史時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輪船、火車等新型交通工具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②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chǎn)領域③電話、電報等新通訊手段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④內燃機的發(fā)明促進了石油開采、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元朝設立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qū)和宗教事務,尊奉喇嘛教首領為帝師;明朝制定了“多封眾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達賴喇嘛與駐藏大臣共治的局面。材料反映出明清時期對西藏治理的特點是A.政教合一 B.因俗而治 C.嚴密控制 D.冊封首領4.2015年4月24日,出席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60年前,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團長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這位團長是()A.毛澤東 B.周恩來 C.鄧小平 D.江澤民5.和“俄國革命的鏡子”、《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關的偉大作家是A.列夫托爾斯泰B.莎士比亞C.但丁D.達爾文6.1973年,在威海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秦代鐵權(見下圖),上有銘文“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指隗狀)、綰(指王綰),法度量則不壹(統(tǒng)一),嫌疑者皆明壹之?!睆倪@篇銘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①統(tǒng)一了六國②確立了皇帝稱號③統(tǒng)一了度量衡④開鑿了靈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19世紀70年代,日本通過“開發(fā)國民多數(shù)之智德很能,進入文明開化之域”,實現(xiàn)了國家富強。據(jù)此推知明治政府A.重視教育B.廢藩置縣C.實行征兵制D.允許土地買賣8.下圖是古羅馬發(fā)展演變的線索示意圖,其中②處應填寫A.前509—前27年 B.前27—395年 C.395—476年 D.395—1453年9.英國工業(yè)革命完成的標志是()A.凱伊發(fā)明飛梭 B.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珍妮機”C.機器制造業(yè)誕生 D.瓦特成功研制出“萬能蒸汽機”10.中世紀晚期以來,歐洲人把關注的中心由教會所代表的“神”轉到人類自身上,這就是歷史學家所說的“人的發(fā)現(xiàn)”。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C.手工工場的出現(xiàn) D.工業(yè)革命11.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要證據(jù)。下面一組圖片反映的是不同時期的遺址發(fā)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夠見證我國信史(文字記載歷史)開始的文物圖片是()A. B.C. D.12.下面這幅漫畫的標題是“小球轉動大球”,展示了中國“乒乓外交”的魅力,從此A.中美之間博弈更加激烈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C.中美關系的堅冰開始融化D.中國正式走上國際舞臺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請舉出表明世界“近代社會的發(fā)展與終結”的重大歷史事件。14.請根據(jù)下列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內容。孫中山領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一一中共七大確立的黨的指導思想一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一一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一一15.觀察下圖,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本題以一組郵票圖片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古代的文化成就。司母戊鼎是我國商朝時期鑄造的青銅器,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蘭亭序》是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之作,京劇被稱為是中國的國粹,這些都反映了我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化。故D項正確。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選D。【點睛】注意對圖片的解讀,識記我國古代的文化藝術成就。2、B【解析】

題干給出的示意圖中B階段開始時間為1870年,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此階段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而①輪船、火車等新型交通工具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①不符合題意,據(jù)此可排除含①的ACD項,故選擇B。3、B【解析】

根據(jù)“明朝制定了‘多封眾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達賴喇嘛與駐藏大臣共治的局面”可知,材料反映出明清時期對西藏治理的特點是因俗而治,B符合題意;ACD項題干沒有體現(xiàn),排除。故選擇B。4、B【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中國、亞洲、非洲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平,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故B符合題意;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5、A【解析】

A.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故A正確;

B.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不符合題意,故B錯誤;C.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神曲》抨擊了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的各種罪惡,譴責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貪婪。故C錯誤;D.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以自然選擇的理論解釋了生物的進化,從根本上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從而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故D錯誤;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6、A【解析】

根據(jù)材料和所學可知,①項,秦代鐵權上提到“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反映了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史實。故①項正確。②項,“立號為皇帝”反映了秦始皇確立了皇帝稱號。故②項正確。③項,“法度量則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說明秦始皇為鞏固統(tǒng)一,針對當時天下度量衡不一的情況,命令丞相隗狀、王綰統(tǒng)一-度量衡。故③項正確。④開鑿了靈渠,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故④項錯誤,綜上所述,①②③正確,故選A。7、A【解析】題干的“開發(fā)國民多數(shù)之智德很能,進入文明開化之域”需要通過教育來實現(xiàn),為此,明治政府重視教育。故A符合題意;廢藩置縣、允許土地買賣屬于明治政府的措施,與題干的“開發(fā)國民多數(shù)之智德很能”不符,故BD不符合題意;實行征兵制與題干材料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認識教育能“開發(fā)國民多數(shù)之智德很能”。為了實現(xiàn)“開發(fā)國民多數(shù)之智德很能,進入文明開化之域”,明治政府重視教育。8、B【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7年,羅馬進入了帝國時代。395年,羅馬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個國家。羅馬帝國結束。故B正確。公元前509-前27年是羅馬共和國存在的時間;395-476年是西羅馬帝國存在的時間;395-1453年是東羅馬帝國存在的時間,ACD均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D項。故選B。9、C【解析】

依據(jù)題干“英國工業(yè)革命完成的標志”,凱伊發(fā)明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的興起,故A不符合題意。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珍妮機”標志工業(yè)革命的開始,故B不符合題意。英國工業(yè)革命以19世紀30、40年代機器制造業(yè)機械化的實現(xiàn)為基本完成的標志,故C符合題意。瓦特成功研制出“萬能蒸汽機”解決了工業(yè)革命的動力問題,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A【解析】

依據(jù)題干關鍵詞“人的發(fā)現(xiàn)”,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開始于14世紀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這種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故A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手工工場的出現(xiàn)、工業(yè)革命與題干我國,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1、C【解析】

本題考查甲骨文的有關知識。甲骨文是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C【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以小球影響大球的“乒乓外交”轟動了世界。被國際社會譽為“乒乓外交”,打通了中美關系。使中美關系的堅冰開始融化。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俄國1861改革、美國內戰(zhàn)、日本明治維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窘馕觥?/p>

通過題中“近代社會的發(fā)展與終結”角度的要求,可以得知,本題需要我們列舉世界近代史中能夠表現(xiàn)資本主義政治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促使近代史結束的重大歷史事件,如,俄國1861改革、美國內戰(zhàn)、日本明治維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等?!军c睛】注意世界近代史與現(xiàn)代史普遍認為是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為界,之前為近代史,之后為現(xiàn)代史。14、(1)三民主義(2)毛澤東思想(3)鄧小平理論(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析】

(1)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上,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是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而提出的,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4)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長期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