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講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規(guī)律第一章【課程標準】1.認識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2.知道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3.認識元素在物質中可以具有不同價態(tài),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實現(xiàn)物質的相互轉化。強基礎增分策略一、氧化還原反應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特征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及聯(lián)系
3.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1)雙線橋法:①標變價,②畫箭頭(反應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數(shù)目,④說變化。用雙線橋法標出MnO2與濃鹽酸加熱反應的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應用提升
(2)單線橋法:箭頭由失電子原子指向得電子原子,線橋上只標電子轉移的數(shù)目,不標“得”“失”字樣,線橋只出現(xiàn)在反應物中。用單線橋法標出銅與濃硝酸反應的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應用提升
4.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
應用提升
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關系的解讀(1)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的復分解反應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2)有單質參與的化合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3)有單質參與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如3O22O3等。易錯辨析
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物質不能是同種物質。(
×
)(2)合成氨反應中,N2作氧化劑,發(fā)生還原反應,故NH3只是還原產(chǎn)物。(
×
)(3)在Na2O2與CO2的反應中,生成1molO2時轉移4mol電子。(
×
)(4)反應SO2+H2O2===H2SO4是氧化還原反應,也是化合反應。(
√
)二、氧化劑和還原劑1.氧化劑和還原劑(1)常見的氧化劑常見氧化劑包括某些非金屬單質、含有高價態(tài)元素的化合物、過氧化物等。例如:(2)常見的還原劑常見還原劑包括活潑的金屬單質、非金屬離子及低價態(tài)化合物、低價金屬陽離子、非金屬單質及其氫化物等。例如:2.氧化性和還原性
(1)氧化性
氧化劑得到電子的能力(或性質)氧化劑在反應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在反應Fe+H2SO4
===FeSO4+H2↑中,
H2SO4
作氧化劑,表現(xiàn)出氧化性。(2)還原性
還原劑失去電子的能力(或性質)
還原劑在反應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在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
Cu
作還原劑,表現(xiàn)出還原性。
(3)性質與元素價態(tài)的關系元素化合價處于中間價態(tài)的物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應用提升
性質與元素價態(tài)的關系解讀(1)物質所含元素處于最高價,只具有氧化性;物質所含元素處于最低價,只具有還原性。(2)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處于中間價態(tài),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以其中一種性質為主。例如,Fe2+、
主要表現(xiàn)還原性,H2O2主要表現(xiàn)氧化性。易錯辨析
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實現(xiàn)“Br2→Br-”的轉化過程,必須加入較強的還原劑。(
×
)(2)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中,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3)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產(chǎn)生大量氣泡,說明Fe3+具有氧化性。(
×
)(4)向3mLKI溶液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顯藍色,則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強。(
√
)增素能精準突破典例突破實驗室中利用固體KMnO4進行如圖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G與H均為氧化產(chǎn)物B.實驗中KMnO4只作氧化劑C.錳元素至少參與了3個氧化還原反應D.G與H的物質的量之和小于0.25mol答案
B考點一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及關系解析
加熱KMnO4固體的反應中,氧元素化合價由-2價升高至0價被氧化,加熱K2MnO4、MnO2與濃鹽酸的反應中,氯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至0價被氧化,因此O2和Cl2均為氧化產(chǎn)物,A正確;KMnO4固體受熱分解過程中,錳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部分氧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因此KMnO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錯誤;在反應過程中含錳元素的物質及化合價的變化為
,另外可能存在剩余的KMnO4與濃鹽酸的反應,因此錳元素至少參與了3個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每生成1
mol
O2轉移4
mol電子,每生成1
mol
Cl2轉移2
mol電子,若KMnO4轉化為MnCl2的過程中得到的電子全部是Cl-生成Cl2所失去的電子,則氣體的物質的量最大,由2KMnO4~5Cl2可知,生成氣體的物質的量應為0.25
mol,但該氣體中一定含有O2,因此最終所得氣體的物質的量小于0.25
mol,D正確。針對訓練1.(2022浙江6月選考)關于反應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SO4發(fā)生還原反應B.Na2S2O3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D.1molNa2S2O3發(fā)生反應,轉移4mol電子答案
B解析
H2SO4轉化為硫酸鈉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均未發(fā)生變化,故沒有發(fā)生還原反應,A項錯誤;Na2S2O3中的S的化合價為+2價,其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S(0價)和SO2(+4價),故其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項正確;該反應的氧化產(chǎn)物是SO2,還原產(chǎn)物為S,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C項錯誤;根據(jù)其中S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情況可知,1
mol
Na2S2O3發(fā)生反應,要轉移2
mol電子,D項錯誤。2.(2023上海崇明二模)一種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圖所示,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中每生成1molLi3N轉移電子數(shù)為3NAB.反應①②③均為氧化還原反應C.反應③中O2為氧化產(chǎn)物D.整個過程的總反應可表示為2N2+6H2O4NH3+3O2答案
B解析
反應①為氮氣與鋰反應生成氮化鋰,每生成1
mol氮化鋰,轉移電子數(shù)為3NA,A正確;反應②為氮化鋰與水反應生成氨和氫氧化鋰,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反應③為電解氫氧化鋰生成鋰、氧氣和水,反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氧氣是氧化產(chǎn)物,C正確;整個過程的總反應為氮氣與水反應生成氨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N2+6H2O4NH3+3O2,D正確。歸納總結基于元素價態(tài)變化,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聯(lián)系考點二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比較典例突破(2023福建福州模擬)為探究物質的氧化性,某實驗小組設計如圖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圓底燒瓶中發(fā)生的反應為Ca(ClO)2+4HCl(濃)===CaCl2+2Cl2↑+2H2O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起吸收尾氣的作用C.CCl4可用淀粉溶液替換D.試管下層出現(xiàn)紫紅色,可證明氧化性:Cl2>Fe3+>I2答案
D解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Ca(ClO)2,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化學方程式為Ca(ClO)2+4HCl(濃)===CaCl2+2Cl2↑+2H2O,A正確;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可吸收多余氯氣,起吸收尾氣的作用,B正確;下層四氯化碳出現(xiàn)碘單質時顯紫紅色,淀粉溶液遇碘單質顯藍色,可用淀粉溶液替換CCl4檢測碘單質,C正確;氯氣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也有氧化性,無法確定是什么物質氧化KI,D錯誤。思路點撥實驗中先制備氯氣,然后利用氯氣與不同物質的反應,分析氧化性的強弱。注意分析實驗中試劑的作用,并注意尾氣處理問題。針對訓練1.(2023湖南邵陽三模)關于下列物質的應用或分析錯誤的是(
)A.常溫下,用鐵槽車運輸濃硝酸利用了濃硝酸的強氧化性B.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燒蝕材料中含有石棉,說明石棉易燃燒C.用維生素C做NaNO2中毒的急救藥,利用了維生素C的強還原性D.《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石硫黃(S)能化銀、銅、鐵”,這句話體現(xiàn)了石硫黃(S)的氧化性答案
B解析
常溫下,鐵在濃硝酸中鈍化,用鐵槽車運輸濃硝酸利用了濃硝酸的強氧化性,A正確;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燒蝕材料中含有石棉,說明石棉不易燃燒,具有阻燃性,B錯誤;用維生素C做NaNO2中毒的急救藥,維生素C被NaNO2氧化,利用了維生素C的強還原性,C正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石硫黃(S)能化銀、銅、鐵”,硫與金屬單質生成金屬硫化物,體現(xiàn)了石硫黃(S)的氧化性,D正確。2.有下列四個反應: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④Cl2+2Br-===2Cl-+Br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②③④中的氧化產(chǎn)物依次是I2、Fe3+、MnCl2、Br2B.氧化性:KMnO4>Cl2>Br2>Fe3+>I2C.根據(jù)反應①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D.在反應③中,當有1molKMnO4參加反應時,有8molHCl被氧化答案
B解析
反應③中錳元素由+7價降低到+2價,MnCl2是還原產(chǎn)物,A錯誤。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根據(jù)反應①~④分別可得氧化性:Cl2>I2、Fe3+>I2、Br2>Fe3+、KMnO4>Cl2、Cl2>Br2,綜合可得氧化性:KMnO4>Cl2>Br2>Fe3+>I2,B正確。根據(jù)①可得氧化性:Cl2>I2,根據(jù)②得Fe2+的還原性強于Br-,無法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C錯誤。反應③中,有1
mol
KMnO4參與反應,同時消耗8
mol
HCl,其中只有5
mol
HCl被氧化,D錯誤。歸納總結基于“性質強弱規(guī)律”,巧解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比較的題目(1)熟記物質的性質強弱規(guī)律:①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②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2)巧用反應先后的兩個規(guī)律:①同一還原劑與多種氧化劑反應時,氧化性強的物質優(yōu)先發(fā)生反應,常見氧化劑的氧化性:KMnO4(H+)>Cl2>Br2>Fe3+>H+。②同一氧化劑與多種還原劑反應時,還原性強的物質優(yōu)先發(fā)生反應,常見還原劑的還原性:S2->>I->Fe2+>Br-。(3)利用“假設法”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能否發(fā)生。假設某反應能夠發(fā)生,依據(jù)該反應判斷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再與題干中給出的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對照,若其強弱順序一致,則此反應能夠發(fā)生,否則,不能發(fā)生。研專項前沿命題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及應用
題型考查內容選擇題非選擇題考查知識側重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強弱”“價態(tài)律”“先后律”“守恒律”等核心素養(yǎng)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考向1“價態(tài)轉化”規(guī)律及應用例1.關于反應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2H3IO6發(fā)生氧化反應B.KI是還原產(chǎn)物C.生成12.7gI2時,轉移0.1mol電子D.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7∶1思路指導
答案
D突破方法“價態(tài)轉化”規(guī)律及分析(1)“價態(tài)歸中”規(guī)律含有不同價態(tài)的同種元素物質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該元素的價態(tài)變化一定遵循“高價+低價→中間價”,即“價態(tài)相鄰能共存,價態(tài)相間能歸中,歸中價態(tài)不交叉,價升價降只靠攏”。例如:(2)“價態(tài)歧化”規(guī)律同一元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不同價態(tài)的物質時,該元素的價態(tài)變化一定遵循“中間價態(tài)→高價態(tài)+低價態(tài)”,不會出現(xiàn)“一邊倒”的現(xiàn)象,即生成物中該元素的價態(tài)不能都比反應物中該元素價態(tài)高,或都比反應物中該元素價態(tài)低。具有多種價態(tài)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發(fā)生“歧化反應”,例如,針對訓練1.KIO3常用作食鹽中的補碘劑,可用“氯酸鉀氧化法”制備,該方法的第一步反應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產(chǎn)生22.4L(標準狀況)Cl2時,反應中轉移10mol電子
B.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6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應產(chǎn)生的Cl2制備漂白粉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鉀溶液檢驗食鹽中
的存在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的分析與物質的檢驗、用途等知識。反應中的電子轉移情況為:。據(jù)此可知,生成1
mol
Cl2時,反應中轉移20
mol電子,A項錯誤;根據(jù)電子轉移情況,可判斷反應中碘單質作還原劑,氯酸鉀作氧化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1∶6,B項正確;工業(yè)上常將氯氣通入石灰乳中制得漂白粉,C項正確;酸化的碘化鉀溶液可與食鹽中的碘酸根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碘單質(+5I-+6H+===3I2+3H2O),淀粉遇碘單質變藍,D項正確。2.關于反應4O2F2+H2S===SF6+2HF+4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2F2在該反應中同時發(fā)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B.O2是氧化產(chǎn)物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D.若2.24LH2S被氧化,則轉移0.8mol電子答案
C解析
O2F2中氧元素:+1價→0價,氟元素未變價,則O2F2在該反應中只發(fā)生還原反應,A錯誤;氧元素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則O2是還原產(chǎn)物,B錯誤;硫元素化合價由-2價升高到+6價,H2S是還原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C正確;1
mol
H2S被氧化,轉移8
mol電子,題目未指明2.24
L
H2S是否處于標準狀況,不能確定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D錯誤??枷?“反應先后”規(guī)律及應用例2.已知氧化性:Cl2>Br2>Fe3+>I2。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曲線d代表溶液中Br-變化情況B.原溶液中FeI2的物質的量為2molC.原溶液中n(Fe2+)∶n(Br-)=2∶3D.當通入2molCl2時,溶液中離子反應為2I-+2Fe2++2Cl2===I2+2Fe3++4Cl-思路指導
答案
B
突破方法“反應先后”規(guī)律及應用當一種氧化劑與多種還原劑(或一種還原劑與多種氧化劑)反應時,要考慮還原劑的還原性(或氧化劑的氧化性)強弱,判斷物質發(fā)生反應的先后順序。(1)一種還原劑與多種氧化劑的反應在濃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同時含有多種氧化劑,加入還原劑時,將按照物質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發(fā)生反應。例如,向CuCl2、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由于氧化性:Fe3+>Cu2+,Fe先與Fe3+反應生成Fe2+,剩余鐵粉再與Cu2+發(fā)生置換反應。(2)一種氧化劑與多種還原劑的反應在濃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同時含有多種還原劑,加入氧化劑時,將按照物質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發(fā)生反應。例如,在FeBr2和FeI2混合液中通入Cl2時,由于還原性:I->Fe2+>Br-,故被Cl2氧化的先后順序為I-、Fe2+、Br-。針對訓練3.在硫酸鐵溶液中,加入少量銅粉至完全溶解后,又加入一定量鐵粉,充分反應后有殘余固體,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B.殘余固體一定全部是銅C.殘余固體可能為鐵、銅的混合物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答案
C解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發(fā)生的反應有:Cu+2Fe3+===Cu2++2Fe2+,Fe+2Fe3+===3Fe2+,Fe+Cu2+===Fe2++Cu。由于氧化性:Fe3+>Cu2+,鐵粉先與Fe3+反應,再與Cu2+反應,經(jīng)分析存在幾種情況:①加入鐵粉過量,剩余固體為鐵、銅,溶液為FeSO4溶液;②加入鐵粉少量,剩余固體為銅,溶液為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③加入鐵粉恰好與溶液中的Fe3+與Cu2+反應,剩余固體為銅,溶液為FeSO4溶液。4.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向FeBr2溶液通入少量Cl2:
。
(2)向FeBr2溶液通入過量Cl2:
。
(3)向FeBr2溶液通入等物質的量的Cl2:
。(4)向FeI2溶液通入少量Cl2:
。
Cl2+2Fe2+===2Fe3++2Cl-2Fe2++4Br-+3Cl2===2Fe3++2Br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田小學年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模版
- 紅橙可愛卡通校園安全模板
- 區(qū)塊鏈技術教育應用探索與案例
- 中介分銷合同范例
- 辦公自動化新趨勢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食品行業(yè)應用案例
- 幼兒園新入職小班教師年度工作總結模版
- 醫(yī)療健康數(shù)據(jù)治理的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建設
- 信托公司合同范例
- 小兒肺炎的護理
- 專業(yè)商鋪轉讓合同范例
- 村里安全隱患排查
- 雨季燕窩知識講座
- 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多元文化多樣魅力》
- 昆蟲的生存技巧和適應能力
- 危急值報告制度培訓課件
- 2022年深圳市南山區(qū)教育系統(tǒng)招聘公辦幼兒園副園長考試真題
- 鋰電池出租合同范本
- 咽喉癌病歷書寫
- DB63T 2187-2023 丹巴腮扁葉蜂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
- 基坑降水計算-潛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 幼兒園安全教育課件:《嘴巴里的小精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