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第7課新課導入高考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方式是什么呢?選拔人才的方式是如何演變的呢?貳三省六部制壹選官制度叁賦稅制度目錄九品中正制·背景請大家閱讀教材P38頁歷史縱橫,結合所學分析九品中正制產生的背景。人口流動加劇,鄉(xiāng)里清議失去社會基礎地方大族操縱選拔權曹魏求賢若渴,需要人才察舉制九品中正制陳群察舉制材料1

漢武帝即位后,他建立了新的選拔官吏的制度,其一為察舉制,漢文帝時已有“賢良”、“孝廉”之選,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漢武帝始以明文規(guī)定下來,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舉,經過考核,任以官職?!旖B侯《中國古代史》材料1體現了什么選官制度?察舉制以賢良、孝廉為主要名稱,由中央及地方官員進行推舉,并經過考核,最后任以官職。九品中正制·內容材料2

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是以九品中正制為考核、品評機制,即在州郡設置中正、小中正,專司品評人才,向朝廷推薦。由于中正官均由本州郡的世家大族、貴族官僚擔任,九品中正制遂成了門閥士族把持選舉的工具?!旖B侯《中國古代史》盛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yōu)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是對察舉制的發(fā)展。九品中正制

一、選官制度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措施:標準:曹魏時期,曹丕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而推行。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應的官職。從初創(chuàng)時期的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發(fā)展到西晉時期主要看重家世。(一)九品中正制2.內容九品中正制·影響材料3

中正評定人才,越來越依據士人的家世,父祖為高官者,在選舉上占了越來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門第高者品級就高,門第低者品級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時,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們的意見,連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漸喪失。終于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的局面?!獜堷Q《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導論》

(積極)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局限)逐漸成為維護門閥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材料一:居承平之世,不知有長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zhàn)陣之急。

——《顏氏家訓·涉務篇第十一》材料二: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额伿霞矣枴ど鎰掌谑弧凡牧先簾o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额伿霞矣枴っ銓W篇第八》士族沒落庶族興起

隨著門閥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開皇年間被隋文帝廢除,改為主要通過察舉選拔官員。隋唐時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階級強烈要求加入政權,分享政治權力,唐代統(tǒng)治者也在治國方針上確立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的原則??婆e制便在這樣的氛圍中確立??婆e由應試人于一定時期,投牒自進,按科應試,共同競爭,試后有黜落,中試者舉用之,然后為真正考試。……秀才、明經等科是由察舉轉化而來,進士科為新設科目。

——鄧嗣禹《中國科舉制度起源考》

②特點

選官標準為考試分數;選官權集中到中央手中①原因

◆庶族地主勢力增強,要求分享政治權力;◆統(tǒng)治者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九品中正制不適應歷史的發(fā)展科舉制

一、選官制度的創(chuàng)新(二)科舉制隋文帝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選拔人才;隋煬帝時,始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為主;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人數,首創(chuàng)武舉和殿試;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1.演變歷程閱讀教材并梳理:科舉制是如何形成、并不斷發(fā)展完善的?

一、選官制度的創(chuàng)新(二)科舉制此制用意,在用一個客觀的考試標準,來不斷的挑選社會上的優(yōu)秀分子,使之參與國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優(yōu)點,在使應試者懷牒自舉,公開競選??梢悦馊h代察舉制必經地方政權之選擇;可以根本消融社會階級之存在;可以促進全社會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而提高其愛國心;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tǒng)治。

——錢穆《國史大綱》2.影響(積極)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約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依據材料,說明科舉制度對中國歷代王朝的統(tǒng)治有什么影響?(1)科舉制使一批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加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2)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3)削弱了門閥士族勢力,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4)推動了古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5)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一、選官制度的創(chuàng)新(二)科舉制科舉制的推行,對歷史的發(fā)展,也帶來很大負面效應。首先,它使得學校體系從此以后就和選官制度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學校成了科舉的附庸?!怪袊緛砭驮摪l(fā)展起來的科學技術,受到了影響,以至于長期無法進化。其次,科舉雖然強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體系吸走,影響了社會整體發(fā)展。其三,科舉制雖然推動了人們向學,但也極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長。整個社會的運行,都圍繞著官僚體制打轉,這對于中國社會以后的發(fā)展影響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獜堷Q《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導論》2.影響(消極)(1)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識、新學科的發(fā)展,束縛了人們個性和才能的發(fā)揮。(2)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礙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時間制度方式標準趨勢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清選官制度的演變歷程——從以名取士到以文取士世卿世祿制

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自下而上推薦孝廉中正官評定授官初為家世道德才能,后為門第分科考試才學血緣世襲軍功爵制中央任免軍功標準科學客觀方式公平公正權力集中中央(創(chuàng)新之處)

二、中央官制的創(chuàng)新三省六部制1.演變歷程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隋文帝時,中央正式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時,常給品位較低的官員以宰相名號,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

二、中央官制的創(chuàng)新三省六部制2.特點(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書舍人(中書省的官員)起草。起草完畢,由中書令、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署名后,交由門下省審查、署名,再呈送皇帝書面批準。已批準的詔令又送往門下省,正本存檔,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蓋章印,在送往尚書省施行。

——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1)以皇權為中心;(2)相權三分,分工明確,相互制衡(3)節(jié)制君權。閱讀材料并觀察圖示,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何特點?三省六部制·完善尚書省門下省皇帝中書省政事堂材料5

中央政府設政事堂,作為宰相的議事機構,一切重大事務,都要由政事堂會議討論,經皇帝批準后頒行。三省的首長:中書令(中書省)、待中(門下省)、左右仆射(尚書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其他官員也是宰相,他們都帶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等銜,所以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點在于,相權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專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體議事,三省又互相牽制,避免了個別宰相專權……唐初,完備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與三省互相制約,共同治政,構成了相對和諧的政治體制?!畼渲尽秶犯乓肥疽鈭D宰相議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三省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勢。三省六部制·作用(1)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2)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3)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期政權組織權力分配趨勢西漢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決策、行政、用人、審議和司法于一身。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宰相權力不斷分化武帝后中外朝制中朝決策,外朝執(zhí)行。東漢三公和尚書臺三公榮譽,尚書臺掌決策和行政。魏晉南北朝尚書、中書、門下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輔助決策。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書起草詔令、門下封駁審議、尚書執(zhí)行。中央官制的演變歷程—君權與相權的博弈漢代田稅較輕,人口稅和更賦很重實施租調制度隋唐魏晉租調按戶征收的說法摘自《中外歷史綱要》

三、賦稅制度的創(chuàng)新

三、賦稅制度的創(chuàng)新(二)兩稅法1.背景仔細觀察地圖,唐鼎盛時期和唐后期戶口數有何變化?戶口銳減,逃戶增多,稅收不足。兩稅法·背景土地買賣兼并盛行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下降二傻,把你家地都賣給我吧!壕照這樣下去,地都不在我手上了。二傻,把你家地都賣給我吧!二傻,把你家地都賣給我吧!快跑,朝廷又來收稅啦!嗚嗚,都收不到稅了!土地兼并逃稅、避稅如果你是唐朝的統(tǒng)治者,會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挽救危局呢?兩稅法·內容材料

炎因奏對,懇言其弊,乃請作兩稅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現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度所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其田畝之稅,率以大歷十四年墾田之數為準而均征之。——劉昫等撰《舊唐書》請大家閱讀材料2,概括兩稅法的內容①量出制入②按人丁和財產收稅③行商也要納稅④分夏秋兩次納稅⑤取消租庸調、雜徭⑥按田畝繳納地稅

三、賦稅制度的創(chuàng)新(二)兩稅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1.實行“量出制入”的原則,中央根據財政支出的預算征收總額,分配到各地征收。2.不分主戶和客戶,一律就地落籍納稅。3.每戶按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4.戶稅按戶等高低征錢,地稅按畝繳納谷物。5.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2.內容◎唐德宗像特征:不再按丁征稅,改為按資產和田畝征稅。閱讀教材第40頁史料閱讀,概括兩稅法的內容。

三、賦稅制度的創(chuàng)新(二)兩稅法1.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緩和社會矛盾。2.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3.兩稅法“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4.兩稅法以貨幣為主要征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3.影響(積極)租庸調制兩稅法征稅標準征稅項目征稅對象征稅次數放松了人身控制簡化了稅收名目擴大了收稅對象人丁財產田租、戶調、力役、雜稅等戶稅、田稅授田農民不分主客農商,一律納稅旬輸月送夏、秋兩季簡化了稅收時間比較租庸調制與兩稅法創(chuàng)新之處“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制度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薄暯酵卣寡由焖逄浦贫鹊淖兓c創(chuàng)新變化:商周世卿世祿制——曹魏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創(chuàng)新:標準科學客觀、方式公開公正、權力集中中央。中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