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課時練習: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含答案)_第1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課時練習: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含答案)_第2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課時練習: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含答案)_第3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課時練習: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含答案)_第4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課時練習:第三單元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基礎達標1.對于德國軍備問題,法國主張嚴格限制德國,英、美的主要興趣是削弱德國的海軍力量,而對陸軍則主張“寬大為懷”,給德國保留一支為鎮(zhèn)壓布爾什維克所必須的力量。英、美與法國意圖不同的原因是 ()A.維護各自國家利益 B.英、美與德國同屬戰(zhàn)敗國C.防止德國東山再起 D.德國是社會主義國家2.下面漫畫《巴黎和會的代表》可以反映出巴黎和會 ()A.是維護公理正義的和平會議 B.是一次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C.中心議題是如何處置意大利 D.與會的各國利益已達成一致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宣稱:“搜遍德國人的口袋,也要把錢找出來。”但他私下卻說:“我們所起草的條約,將為20年后的戰(zhàn)爭埋下伏筆。”下列有關該“條約”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是對德國的一次宰割 B.激化了德國與英國的矛盾C.為世界和平埋下了隱患 D.能夠保障世界長久和平4.1922年,在華盛頓會議上簽署的《九國公約》宣稱,各國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這些內容的實質是()A.開始形成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B.開始形成美國控制中國的局面C.中國的主權和獨立開始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D.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5.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先后召開了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下列不屬于這兩次會議相同點的是 ()A.都由帝國主義國家操縱B.都侵犯了中國主權,損害了中國利益C.都促進了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建立D.都促進了世界的長久和平6.對下列一組圖片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A.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B.巴黎和會上最大的受損國是德國,華盛頓會議上最大的受損國是日本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D.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里充滿著矛盾和斗爭7.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和1921—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得以形成。下列關于這一體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重新調整和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和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B.重新調整和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和歐洲、西亞、非洲的統(tǒng)治秩序C.重新調整和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太平洋地區(qū)和東亞、非洲的統(tǒng)治秩序D.重新調整和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8.國際關系是超越國家界限的國際社會關系,其發(fā)展變化是以國家的利益為核心,由當時國際環(huán)境、各國關系、各國力量的對比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主要方法之一。上圖是某同學學習本課后列的圖示。請幫助他完成A、B、C處的內容。A(條約名稱):;B(會議名稱):;C(影響):。

(2)兩次會議是怎樣欺凌中國的?巴黎和會中關于中國的決定在中國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3)你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形成的這一國際關系新格局?能力提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zhàn)后不穩(wěn)定的最后一個主要原因是存在著這樣一個棘手的事實,即:“德國問題”不僅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變得更加難以處理和更加緊張了……當巴黎和約條款帶來了更多的恥辱時,大多數(shù)德國人都紛紛對這一“奴役性條約”和同意這些條款的魏瑪民主政治家們進行譴責?!幾员A_·肯尼迪《大國的興衰》材料二華盛頓會議后,日本并不滿意在華盛頓會議上得到的利益,美國依舊是日本在亞洲的主要對手,兩國的矛盾有增無減。1923年,日本發(fā)生關東大地震,美國發(fā)放高息債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發(fā)了反美抗議浪潮,甚至有人叫囂要用戰(zhàn)爭解決問題。英國在華盛頓會議后就認定今后與日本之間必有一戰(zhàn),并開始在新加坡擴建海軍基地,修建防御工事,與日本的關系驟然緊張。——摘編自劉長敏《國際關系體系與格局(1618—1945)理論框架與歷史變遷》(1)“巴黎和約條款”是在哪次會議上簽訂的?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德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變得更加緊張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對華盛頓體系不滿的原因。(3)根據(jù)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殖民地分贓歐洲西亞東亞太平洋地區(qū)機會均等門戶開放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基礎過關1.A能力達標巴黎和會是一場帝國主義間的分贓會議。在巴黎和會上,法國主張最大限度限制德國,英、美與法國意圖不同的原因是維護各自國家利益,故A正確。2.B能力達標據(jù)漫畫《巴黎和會的代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是一次帝國主義列強的分贓會議,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關系。3.D能力達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搜遍德國人的口袋”的和約是指《凡爾賽條約》。該條約中對德國的嚴厲處置并沒有消除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之間的矛盾,反而加劇了它們之間的矛盾。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事實證明該條約并未給世界帶來長久和平。4.D5.D能力達標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都由帝國主義國家操縱,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都促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重建,因而A、B、C三項是正確的。在這兩次會議的基礎上,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充滿矛盾,不可能長期存在,也無法保證世界的長久和平,故選D項。6.B能力達標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華盛頓體系中,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華盛頓會議上最大的受損國是中國。7.A8.(1)《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zhàn)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的關系(2)巴黎和會: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給日本。華盛頓會議:要求中國“門戶開放”,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機會均等,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影響:中國爆發(fā)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進入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協(xié)調了戰(zhàn)后帝國主義國家間的利益,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久地維持下去。能力達標(1)巴黎和會?!斗矤栙悧l約》最大限度地懲罰了德國,表面上解決了戰(zhàn)前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實質上卻隱藏了德國與協(xié)約國的矛盾;隨著德國實力的恢復和經(jīng)濟危機的發(fā)生,這種矛盾不斷被激化。(2)華盛頓會議限制了日本海軍的發(fā)展;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獨霸的局面;美國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