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29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60講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9/0B/wKhkGWZQu3qAAKZ7AAJcqGdU0ys017.jpg)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29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60講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9/0B/wKhkGWZQu3qAAKZ7AAJcqGdU0ys0172.jpg)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29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60講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9/0B/wKhkGWZQu3qAAKZ7AAJcqGdU0ys0173.jpg)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29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60講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9/0B/wKhkGWZQu3qAAKZ7AAJcqGdU0ys0174.jpg)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29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60講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9/0B/wKhkGWZQu3qAAKZ7AAJcqGdU0ys01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九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時空坐標主干線索線索1:商路與貿易。古代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為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物質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為東西方物質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近代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與工業(yè)革命的擴展,世界各洲間貿易的擴大,全球貿易網逐漸形成。線索2:文化交流。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促進了各國的文化交流。古代絲綢之路及世界其他區(qū)域的商路,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對促進文化交流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各國文化隨同其商品一道,傳播到世界其他地區(qū)。文化在不斷交流借鑒中向前發(fā)展。第60講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課程標準素養(yǎng)考向1.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2.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xiàn)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從“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的角度了解古代中西方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以及近代以來全球貿易網的形成過程2.從“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角度理解古代商路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解商品與文化交流的關系一、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一)絲綢之路1.標志: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被稱為“鑿空”。2.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據(jù)、戰(zhàn)亂等因素影響,加上東西方的海路聯(lián)系日益活躍,絲綢之路在東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漸趨下降。[拓展]張騫通西域的影響(1)政治:加強對西部邊疆地區(qū)的有效管轄,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2)經濟:促進物種的交流,有利于邊疆開發(fā)和經濟發(fā)展。(3)外交:促進絲綢之路暢通,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擴大中華文明的影響力。(4)文化“鑿空”和“絲路”精神,成為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歷史象征。(二)歐亞大陸其他重要商路1.“草原絲綢之路”:從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亞西行,經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歐洲或小亞細亞。2.“西南絲綢之路”:從關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橫斷山麓南下,跨越瀾滄江、怒江,向西進入緬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亞、西亞等地。3.“海上絲綢之路”(1)早在西漢,中國就已經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2)宋元時期,廣州、泉州、明州等沿??诎叮蔀楹I辖z綢之路的重要交易樞紐。[特別提示]“海上絲綢之路”兩條航線(1)南線:漢武帝時,開通由嶺南合浦郡徐聞縣(今廣東徐聞縣)到達印度南部的航線。(2)北線:由山東半島到朝鮮、日本的航線。[拓展]宋代轉為海上貿易為主的原因(1)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崛起,阻斷了陸路絲綢之路。(2)北宋滅亡后,南宋建都臨安,政治中心南移,促進了海上貿易發(fā)展。(3)兩宋時期,經濟重心由北方黃河流域轉移到江南地區(qū),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3)明初鄭和下西洋達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交通的巔峰。[特別提示]“鄭和下西洋”中的貿易特征鄭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國朝貢貿易體制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貿易通過朝貢與賞賜完成,以不計經濟效益“宣揚國威”的政治目的為主。隨著明朝綜合國力的下降,無力承擔遠洋航行費用,傳統(tǒng)遠航走到盡頭。(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質和技術(1)對外輸出①隨著中國絲綢的不斷向西出口,養(yǎng)蠶和繅絲技術逐漸傳到東羅馬帝國。②漆器及其制造技術、鐵器及冶鐵技術,也很早經由中亞向西傳播。③瓷器主要經由海路外銷到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東非等地。④西亞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國各類瓷器。(2)對內引入①西漢獲得了大宛國當?shù)爻霎a的良種“汗血馬”,同時引進了優(yōu)良的飼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②西瓜和古代文獻中帶有“胡”字的物種,如胡桃、胡瓜、胡蔥、胡椒、胡蘿卜等,基本都是通過西域傳入的。③中亞和西亞的服飾、飲食對隋唐社會產生重大影響。④宋元時期,棉花從陸、海兩個渠道傳入中國。⑤香料、珠寶、金銀器皿等外來商品,早期多從陸路輸入,自宋代起基本來自海路。[拓展]古代中國絲綢之路貿易商品的演變漢唐時期,東西方貿易的主要商品為絲綢,故橫跨亞歐大陸的貿易通道被稱作“絲綢之路”。唐宋以后,東西方貿易主要商品轉變?yōu)榇善骱筒枞~。[特別提示]棉花的輸入與傳播棉花原產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區(qū),宋朝時傳入中國。元朝上海松江地區(qū)的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到明朝成為百姓的主要衣料。2.精神和文化(1)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此后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思想、文學和藝術創(chuàng)作。(2)絲綢之路沿線保存下來的著名佛教石窟,融匯了東西藝術風格。(3)繼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陸續(xù)傳到中國。(4)中亞和西亞的雜技、魔術、音樂、舞蹈在漢唐王朝廣受歡迎。(5)中醫(yī)藥知識隨著煉丹術傳到阿拉伯地區(qū)。二、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15世紀之前:世界貿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2.“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1)背景: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2)表現(xiàn)①國際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shù)量大大增加,咖啡、煙草、可可等出現(xiàn)在歐洲市場并成為歐洲人喜愛的商品。②歐洲的產品也開始在美洲市場銷售。③貿易的擴大促進了股份公司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如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等。④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特別提示]新航路開辟的實質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逐漸掌握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導權,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實質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與東方農耕文明之間的一場較量。3.工業(yè)革命以后(1)形成了西歐、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2)類型豐富的工業(yè)產品,通過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輸送到世界各地。[特別提示]工業(yè)革命后國際分工發(fā)展本質上是由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所操控的世界市場格局,他們利用世界市場提高工業(yè)制成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和原材料價格,把亞非拉等殖民地作為他們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4.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20世紀上半期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5.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1)因冷戰(zhàn)的發(fā)生,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簽署的《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以及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仍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fā)展。(3)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冷戰(zhàn)的結束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世界貿易突飛猛進。(4)生產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fā)展,一些產品往往由眾多國家的公司合作完成。(二)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1.條件(1)買賣雙方的接觸、洽談、協(xié)商、協(xié)議,以貿易為平臺輸送的各種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產者、消費者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2)同時也以直接和間接的渠道呈現(xiàn)各自的知識、信念、道德、藝術和習俗等。2.表現(xiàn)(1)飲茶風俗①16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qū)。②中俄之間形成了著名的“萬里茶道”。③英國茶會上用中國茶和中國的茶具來招待客人成為主人炫耀的方式。④各國創(chuàng)造出新的茶文化?!哺拍铌U釋〕中國茶文化中國茶文化的含蓄內斂包含了道家清靜無為和儒家強調自我修養(yǎng)的思想內涵,與講究嫻靜淡雅的東方美學相結合,成為中國文化的標志性符號之一。(2)服飾變化①17世紀末,回到法國的傳教士穿著中國服裝參加舞會。②中國服裝的面料、款式、紋樣等,融入法國18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③20世紀初,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有取名為“孔子”的中國大袍式系列。④民國早期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服裝的特點。(3)鐘表技術①鐘表誕生于歐洲,大約在16世紀中期經由澳門傳入中國內地。②到18世紀,中國進口鐘表的數(shù)量已經很多。③鐘表在社會中下層中逐漸流行。④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其外觀多體現(xiàn)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色。3.發(fā)展(1)進入20世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2)除了傳統(tǒng)的與吃、穿、用等相關的商品,電影、音樂、電視節(jié)目、動漫、書籍等各國文化產品也銷往世界各地。主題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絲綢之路[史料一]唐朝的對外貿易范圍更加廣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開明,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時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來貿易,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中國商人的足跡也遠達非洲和歐洲許多地區(qū)。——摘編自楊曉璐《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綜述》[史料二]絲綢之路在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過了漢朝,設置安西四鎮(zhèn),駐兵防守,由安西都護府管轄……為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時期,從事國際商貿的粟特人,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的轉運貿易。他們不僅在經濟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幾苑畼渲尽秶犯乓穂問題1]根據(jù)史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絲綢之路繁榮的原因。[提示]原因:唐朝封建經濟繁榮為絲綢之路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唐朝政策開明,社會安定,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為絲綢之路的繁榮提供了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唐朝西部疆域廣闊,先后設置機構管轄,保護沿途商旅貿易往來,為絲路的繁榮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榮,制度先進,對很多國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漢朝以來形成的良好基礎等。[史料三]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yè)貿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歷史上,中國的絲綢、陶瓷通過陸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這些傳統(tǒng)的商品至今依然在陸上絲綢之路廣袤的沿線上煥發(fā)著青春。[問題2]根據(jù)上述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絲綢之路的作用。[提示]作用: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成為貫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成為歐亞大陸人民的交往橋梁。[拓展]1.陸海絲綢之路興起的原因(1)陸上絲綢之路①軍事外交:秦漢帝國建立后,形成了“御胡”和“拓疆”戰(zhàn)略。當時朝廷致力于與外藩的朝貢關系,探察并消弭“夷狄”對“天朝”的軍事威脅是國家政策的重心,因此,兩漢派出的使節(jié)幾乎全部肩負軍政使命,正是這種軍事外交推動了張騫“鑿空”的偉業(yè)。②商業(yè)訴求:西漢以前,從中原到西域早就有斷續(xù)、零星的民間商貿活動。張騫通西域后,從長安到中亞、西亞的使節(jié)、商賈往來不絕,而東漢的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的經營活動,除軍政目的外,也有確保商路暢通的意圖。③傳道弘法:在絲路上,既有外域高僧沿絲路來華傳教,如鳩摩羅什、菩提達摩等;也有中土高僧西天取經,如東晉法顯和唐朝玄奘。(2)海上絲綢之路①北方戰(zhàn)亂頻繁,陸上絲綢之路受阻。②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工商業(yè)經濟的繁榮。③中國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④唐宋政府重視海外貿易,實行官商分利的政策等。2.絲綢之路的特點(1)起源早,歷史悠久。最早的絲綢之路距今已經有2600余年的歷史。(2)線路多,覆蓋面廣。古代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覆蓋了歐亞大陸乃至非洲地區(qū)。(3)時間長,歷時千年。從漢代張騫“鑿空”到明代絲綢之路衰敗,歷時1600余年。(4)重經濟,互利互惠。張騫出使西域主要是出于軍事目的,但他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揭陽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題
- 2025年德州下載b2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考試
- 2025年商丘駕??荚囏涍\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電視臺合同范本(2篇)
- 電力服務績效合同(2篇)
- 山西省陽曲縣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二章 自然環(huán)境 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說課稿 晉教版
- 2024-2025學年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5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設計蘇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的探索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 馬栗種子提取物片說明書
-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9 建設《永續(xù)發(fā)展的美麗中國》 聽課評課記錄
- 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心得體會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與規(guī)劃(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深度學習革命》讀書筆記思維導圖PPT模板下載
- SAP可配置產品學習課件
- 傳統(tǒng)運動療法易筋經教案5
- GB/T 8014.1-200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1部分:測量原則
- 股票基礎知識(入市必讀)-PPT
- 雅思閱讀題型與技巧課件
- 招商銀行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
- 公文與公文寫作課件
- 車削成形面和表面修飾加工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