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30CCSR87DB50代替DB50/T548.2—20142024-03-14發(fā)布重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50/T548.2—2024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一般規(guī)定 5機動車車行道寬度 6指示標線 6.1指示標線的分類 6.2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6.3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6.4潮汐車道線 6.5車行道邊緣線 6.6左彎待轉區(qū)線 6.7路口導向線 6.8導向車道線 6.9人行橫道線 6.10道路出入口標線 6.11停車位標線 6.12停靠站標線 6.13導向箭頭 6.14路面文字標記 7禁止標線 7.1禁止標線的分類 7.2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 7.3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 7.4禁止停車線 7.5停止線 7.6讓行線 7.7導流線 7.8中心圈 7.9網狀線 7.10車種專用車道線 7.11定向車道線 8警告標線 8.1警告標線的分類 8.2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 8.3減速標線 8.4立面標記 419其他 429.1突起路標 42IIDB50/T548.2—20249.2輪廓標 42 44DB50/T548.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是DB50/T548《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的第2部分。DB50/T548已經發(fā)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道路交通標志;——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線;——第3部分:道路交通信號燈;——第4部分: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本文件代替DB50/T548.2—2014《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線》,與DB50/T548.2-2014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按照標線功能分類將章節(jié)排列為指示標線、禁止標線、警告標線、其他(見第6~9章);b)增加了指示標線的分類(見6.1);c)更改了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特殊情況下的線寬標準(見6.2.1,2014年版的6.1.1);d)更改了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的設置場景(見6.2.2,2014年版的6.1.2);e)更改了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設計速度分類數值(見6.3.2,2014年版的6.2.3);f)增加了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2車道變3車道劃法(見圖5);g)增加了潮汐車道設置于外側車道的劃法及配圖(見6.4.3,圖7);h)更改了車行道邊緣線白色虛線設置場景(見6.5.3,2014年版的6.4.3);i)更改了道路中央有隔離設施時,隔離設施側車行道邊緣線的劃法(見6.5.5,2014年版的6.4.5j)更改了左轉彎待行區(qū)線劃法配圖(見圖11、12、13,2014年版的圖12、13、14);k)更改了待行區(qū)標線的設置方法(見6.6.6,2014年版的6.5.6);l)增加了可變導向車道線的長度及地面文字設置方法及配圖(見6.8.5.3,圖23);m)更改了人行橫道線設置場景(見6.9.1,2014年版的7.1.1);n)增加了人行橫道線設置“禮讓行人”“守法過街”文字要求(見6.9.3);o)增加了斜交人行橫道線的設置要求(見6.9.5);p)增加出入口標線在出入口處的設置長度要求(見6.10.3);q)刪除“不宜設置傾斜式停車位標線或垂直式停車位標線”的要求(見2014年版的8.2.1.6);r)更改了限時停車位標線設置要求(見6.11.3,2014年版的8.2.3);s)更改了路面文字標記規(guī)格要求(見6.14.1,2014年版的8.8.1);t)增加了白色虛實線的設置方式(見7.3.3);u)更改了禁止停車線的設置方式(見7.4,2014年版的6.8);v)增加了導流線的設置方式(見7.7.3);w)增加了網狀線的設置方式(見7.9);x)更改了公交專用車道線的設置方式(見7.10.2,2014年版的8.7.2);y)增加了定向車道線的設置方式(見7.11);z)增加了減速標線的設置要求(見8.3)。IVDB50/T548.2—2024本文件由重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提出并組織實施。本文件由重慶市公安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重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芃、封勝、徐佳、郭斌、湯展、楊益、戚靜、汪華、王少飛、馮明兵、萬馳、王維、馬紅江、鐘繼科、郭明衛(wèi)、黃程遠、趙平恒、朱湧、查坤、肖云鵬、李游、楊寶寶、高顯鵬、楚嘉文。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2014年首次發(fā)布為DB50/T548.2-2014;——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DB50/T548.2—2024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線本文件規(guī)定了城市道路交通標線的一般規(guī)定、機動車車行道寬度以及各類型交通標線的設置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城市道路交通標線的設置。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GB5768.3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GB5768.8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8部分:學校區(qū)域GB/T16311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GB/T24722路面標線用玻璃珠GB/T24725突起路標GB/T24970輪廓標CJJ193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T280路面標線涂料DBJ50/T391城市公交專用道技術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道路交通標線roadtrafficmarkings施劃或安裝于道路上的各種線條、箭頭、文字、圖案及立面標記、實體標記、突起路標和輪廓標等交通設施的總稱。3.2人行過街安全島pedestriansafetyisland設置在道路上,供行人橫穿道路臨時停留的交通島。3.3定向車道線directionallanemarkings根據道路預設方向到達的不同地點,指定某車道僅供駛向規(guī)定地點、規(guī)定方向的車輛使用,駛向其余地點方向的車輛不得駛入的專用車道標線。2DB50/T548.2—20244一般規(guī)定4.1道路交通標線應向道路使用者傳遞有關道路交通的規(guī)則、警告、指引等信息,可與標志配合使用,也可單獨使用。4.2道路交通標線應根據道路等級、運行狀況、交通流特性、車輛行駛和行人行走軌跡以及交通組織等要素合理設置。4.3交通標線應使用反光型涂料或預成型標線帶,可試點使用新型交通標線材料。4.4交通標線涂料應符合GB2893、GB/T16311、GB/T24722和JT/T280等有關規(guī)定。成品和材料應由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范檢測合格。4.5道路交通標線按照功能可分為指示標線、禁止標線和警告標線,按照設置方式可分為縱向標線、橫向標線和其他標線三類。5機動車車行道寬度機動車車行道寬度指車行道兩側標線中心之間的距離。如圖1所示。寬度根據設計速度和行駛車輛類型參照表1執(zhí)行。圖1機動車車行道寬度表1機動車車行道寬度(一般值)對照表m>60注:條件受限情況下不宜小于3m。特殊情況下,經交通工程論證需采用最低值時,最低不得小于2.8m,彎道車6指示標線6.1指示標線的分類3DB50/T548.2—20246.1.1縱向標線包括:a)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b)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c)潮汐車道線;d)車行道邊緣線;e)左彎待轉區(qū)線;f)路口導向線;g)導向車道線。6.1.2橫向標線包括人行橫道線。6.1.3其他標線包括:a)道路出入口標線;b)停車位標線;c)??空緲司€;d)導向箭頭;e)路面文字標記。6.2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6.2.1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一般設置在道路的中心,但不一定設置在道路的幾何中心線上,用來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流,顏色為黃色,一般線寬為15cm,車道瘦身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106.2.2用于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流,允許車輛越線或轉彎的路段,可跨越對向車道分界線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雙向2車道,車行道路幅寬度大于等于6m的無中央分隔設施的道路,在滿足超車視距且交通量較小的一般平直路段,設置黃色單虛線,在禁止跨越超車段設置黃色單實線;b)路幅寬度大于等于5m的雙向非機動車專用車道,應設置黃色單虛線。6.2.3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為黃色單虛線,線段和間隔分別為400cm和600cm。如圖2所示。600400圖2黃色單虛線可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6.3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6.3.1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用來分隔同向行駛的交通流,線寬為15cm,車道瘦身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10cm。同一行駛方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車行道,并允許車輛變道或短時跨越行駛時,應劃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4DB50/T548.2—20246.3.2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為白色虛線,設計速度不小于40km/h時,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線段和間隔分別為600cm和900cm,如圖3所示。設計速度小于40km/h時,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線段和間隔分別為200cm和400cm,如圖4所示。圖3設計車速不小于40km/h時的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圖4設計車速小于40km/h時的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6.3.3車道數量發(fā)生變化的道路,同向車行道分界線應平滑連接或對齊導向車道線,優(yōu)先考慮內側車道直行車輛行駛的連續(xù)性,如圖5所示。圖5可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2車道變3車道6.4潮汐車道線6.4.1根據交通管理需要以及車流量潮汐變化特點,可設置潮汐車道。6.4.2潮汐車道線為黃色雙虛線,線寬15cm,兩條虛線間橫向距離10cm~15cm,線段長度以及間隔長度應與同一路段的車行道分界線一致。如圖6所示。DB50/T548.2—2024圖6潮汐車道線6.4.3當潮汐車道線設置于外側車道時,該側可不設車行道邊緣線。如圖7所示。圖7潮汐車道線設置示例6.4.4潮汐車道線應與車道指示信號燈及相應的交通標志等設施配合設置。6.5車行道邊緣線6.5.1車行道邊緣線用以指示機動車道的邊緣或用以劃分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分界,城市道路應設置車行道邊緣線。車行道邊緣線分為白色實線、白色虛線、白色虛實線三種,一般線寬為15cm,車道瘦身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10cm。6.5.2車行道邊緣線白色實線用以指示禁止車輛跨越的車行道邊緣。如圖8所示。圖8車行道邊緣白色實線6.5.3車行道邊緣線白色虛線用以指示車輛可臨時越線行駛的車行道邊緣。在出入口、交叉口及允許路邊停車路段等允許機動車跨越邊緣線的地方,可設置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未設置停止線、讓行線的s6DB50/T548.2—2024路口應施劃車行道邊緣線白色虛線,線段和間隔分別為200cm和400cm。相鄰出入口間距小于100m時,車行道邊緣線可連續(xù)設置。如圖9所示。圖9車行道邊緣白色虛線6.5.4車行道邊緣線白色虛實線表示虛線側允許車輛跨線行駛,實線側不允許車輛跨線行駛。實線和虛線間橫向距離為15cm~20cm,虛線線段和間隔分別為200cm和400cm。如圖10所示。圖10車行道邊緣白色虛實線6.5.5采用綠化帶、隔離欄等實體隔離車行道時,應同步施劃車行道邊緣線。道路中央有永久性物理隔離設施分隔對向交通流時,靠近隔離設施的車行道邊緣線為白色實線;城市道路上采用活動護欄等可移動隔離設施分隔對向交通流時,靠近隔離設施的車行道邊緣線為黃色實線。6.6左彎待轉區(qū)線6.6.1左彎待轉區(qū)線用以指示左彎車輛可在直行時段進入待轉區(qū)等待左轉的位置。6.6.2左彎待轉區(qū)線應在設有左轉彎專用信號且辟有左轉彎專用車道時使用,設于左轉彎專用車道前端,伸入交叉路口內,但不得妨礙對向直行車輛的正常行駛。6.6.3左彎待轉區(qū)線為兩條平行并略帶弧形的白色虛線,線寬15cm,線段和間隔均為50cm,前端配合設置停止線,在待轉區(qū)內施劃白色左轉彎導向箭頭,箭頭長300cm,一般在左彎待轉區(qū)的起始位置和停止線前各施劃一組,左彎待轉區(qū)較長時,中間可重復設置導向箭頭,左彎待轉區(qū)較短時可僅設置一組導向箭頭。并同時施劃地面文字,顏色為白色,文字字高應為150cm,字寬應為100cm,間距應為50cm,文字居中布置,由近及遠排列,左彎待轉區(qū)較短時地面文字可橫向排列。如圖11所示。7DB50/T548.2—2024b)圖11左彎待轉區(qū)標線8DB50/T548.2—20246.6.4交叉口同一方向設置有兩條及以上左彎待轉區(qū)線時,外側左轉專用車道的待轉區(qū)可略長于內側車道。如圖12所示。圖12同一方向設置兩條左彎待轉區(qū)線6.6.5在有條件的地點左彎待轉區(qū)可設置成多條待轉的形式,增加左轉彎的通行能力。如圖13所示。圖13一條變兩條左彎待轉區(qū)線9DB50/T548.2—20246.6.6在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可設置待行區(qū)標線,通過引導信號指示車輛進入路口待行。如圖14所示。待行區(qū)標線應由白色虛線、停止線、導向箭頭和地面文字組成:待行區(qū)白色虛線線寬15cm,線段及間隔均為50cm,且前端配合設置停止線;導向箭頭長300cm,宜在待行區(qū)起點處及停止線前各施劃一組,待行區(qū)較長時可重復設置,較短時可僅設置一組;待行區(qū)起點處應設置“待行區(qū)”白色地面文字,文字橫向均勻排列,字高為150cm,字寬為100cm。圖14待行區(qū)標線示例6.7路口導向線6.7.1路口導向線設置在平面交叉口面積較大、形狀不規(guī)則或交通組織復雜,車輛尋找出口車道困難或交通流交織嚴重的路口。6.7.2路口導向線為弧形的黃色或白色虛線,線段和間隔均為200cm,線寬15cm。6.7.3連接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的路口導向線為白色圓曲(或直)虛線。如圖15所示。圖15連接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的路口導向線DB50/T548.2—20246.7.4連接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的路口導向線為黃色圓曲(或直)虛線。如圖16所示。圖16連接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的路口導向線6.7.5兩條相對的路口導向線之間應保證100cm以上的安全距離,且不應在路口內交叉設置。如圖圖17相對方向路口導向線示例6.8導向車道線6.8.1導向車道線是指在交叉口駛入段用以指示車輛應按導向方向行駛的車行道分界線。導向車道線為白色實線,線寬可選10cm或15cm,長度應按交通流量及交通管理需要確定,一般不小于30m。如圖18所示。在交通流量較大的交叉口,導向車道線末端宜至少間隔設置2組導向箭頭。DB50/T548.2—2024圖18導向車道線6.8.2臨近交叉口的路段內車行道數量少于路口導向車道數量時,導向車道線與車行道分界線應平滑連接,車行道一般正對直行導向車道。如圖19所示。圖19導向車道線與車行道分界線平滑連接6.8.3十字交叉路口導向車道線設置。如圖20所示。圖20十字交叉路口導向車道線DB50/T548.2—20246.8.4交叉路口應盡量開辟左右轉彎專用車道,增加路口導向車道數量。根據道路條件采取適當的路口加寬與適當的路口車道寬度縮減、縮小中央分隔帶的寬度、縮小中央分隔帶寬度并縮小車行道寬度、偏移道路中心線并縮小車行道寬度、縮小路肩(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寬度等方法。6.8.5可變導向車道線6.8.5.1可變導向車道線設置在需要變化行車方向的交叉口導向車道內,為白色齒形線,齒寬15cm,齒高30cm,與行車方向成45°,齒形線間隔為100cm。可變導向車道內不設置導向箭頭,其長度應不小于其他導向車道線的設置長度。如圖21、圖22所示。圖21可變導向車道線圖22可變導向車道線設置示例6.8.5.2可變導向車道線應與可變的車道行駛方向標志配合使用,車道行駛方向由可變的車道行駛方向標志的指向確定。進入可變導向車道的車輛必須按車道行駛方向標志顯示的指向行駛。6.8.5.3上游路段至可變導向車道起點處,由近及遠間距20m~50m施劃1組~2組“注意可變車道”地面文字,字高3m,字寬1m,間距1.5m。如圖23所示。DB50/T548.2—2024圖23可變導向車道設施平面布置圖示例6.9人行橫道線6.9.1無過街人行天橋或地道等其他過街設施時,人行橫道線應根據需要設置在:道路交叉口;次支路上大型公共建筑、超市、學校、幼兒園、醫(yī)院、養(yǎng)老院、軌道站出入口等行人過街較為集中的路段;路側有出入口且人流集中區(qū)域,高峰小時橫穿道路人流量大、集中的位置;其他有人行橫道設置要求的路段。人行橫道線宜與無障礙通道、盲道、人行步道等設施相連接,確保行人通行安全無障礙。6.9.2人行橫道線為白色平行粗實線,人行橫道的寬度依據行人橫穿道路的流量和街道寬度確定。人行橫道線最小寬度不得小于3m,并可根據行人流量以1m為一級加寬。人行橫道的線寬為40cm,線間隔為60cm。6.9.3“禮讓行人”地面文字面向來車方向,“守法過街”地面文字面向行人方向。字體采用黑體,顏色采用黃色,“禮讓行人”地面文字在停止線與人行橫道線空白區(qū)域居中布置,字符高度、間距應根據人行橫道線與停止線距離作適當調整(停止線應距人行橫道1m~3m)?!笆胤ㄟ^街”地面文字標識施劃于人行橫道線與人行道之間空白區(qū)域(間距不夠時可取消1根人行橫道線地面文字在人行橫道線與人行道空白區(qū)域居中布置,字符高度、間距應根據人行橫道線與人行道距離作適當調整。字高、字寬、間距及設置組數宜按照表2選取,人行橫道線及地面文字樣式如圖24所示。表2人行橫道地面文字尺寸1212DB50/T548.2—2024圖24人行橫道線6.9.4公交車站附近設置人行橫道線時,宜設置在??抗卉囕v后方。在急彎和陡坡、橋梁、隧道、公交車站前方、車行道寬度漸變路段等視距受限、影響安全的路段不宜設置人行橫道線。6.9.5當設置斜穿交叉口的人行橫道線時,必須設置人行全綠相位,各方向人流全部放行,所有方向機動車輛必須全部停車等待。斜穿交叉口的人行橫道線和其他人行橫道線應配合設置。6.9.6相鄰兩條人行橫道之間的間隔距離一般不小于150m,在無其他行人過街設施且有行人過街需求的路段,間隔距離一般不大于800m;繁華街道人行橫道之間的間隔可視行人橫穿道路的實際需要設置。如圖25所示。圖25相鄰兩條人行橫道線間隔距離6.9.7無信號燈控制的路段人行橫道前,應設置停止線和兩組人行橫道預告標識。人行橫道預告標識為白色菱形圖案,邊緣寬20cm、長300cm、寬150cm。如圖26所示。DB50/T548.2—2024圖26人行橫道預告標識6.9.8人行橫道預告標識宜設置兩組,第一組距導向車道線起點10m~20m,兩組間距10m~20m。交叉路口和信號燈控制的人行橫道前不設置人行橫道預告標識。如圖27所示。圖27人行橫道預告標識設置示例6.9.9交叉口人行橫道線盡量靠近交叉口中心,同時要考慮車輛轉彎順暢及交叉口人行橫道的整體布局。應避開電線桿、燈桿、廣告牌、樹木、花壇等影響行人正常行走的永久設施,兼顧殘疾人行走的便利,與路側人行步道上的無障礙坡道(盲道)順暢連接。6.9.10人行橫道線與路緣石延長線之間宜預留50cm~100cm空間,以保證交叉口內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如圖28所示。圖28人行橫道線與路緣石延長線距離DB50/T548.2—20246.9.11行人過街交通量特別大的交叉口,可并列設置兩道人行橫道線,并輔以方向箭頭指示行人靠左右分道過街,方向箭頭長度為100cm。如圖29所示。圖29并列兩道的人行橫道線6.9.12畸形交叉口的人行橫道應靈活設置,盡量選擇行人橫穿車道的最短距離,并符合行人的行走軌跡,減少繞行。如圖30所示。圖30傾斜式人行橫道線設置示例6.9.13因用地條件、地形條件等因素限制,為確保人行過街安全島面積能夠滿足行人等候信號放行的停留需要,或避免橋墩等其他構筑物遮擋機動車駕駛人視線情況時,可將人行橫道線錯位設置。如圖31所示。DB50/T548.2—2024a)b)圖31錯位人行過街安全島設置示例6.10道路出入口標線6.10.1出入口標線主要設置于立交橋匝道出入口處。出入口標線的顏色為白色,用于引導駛入或駛出車輛的運行軌跡,提供安全交匯,減少與突出緣石碰撞的可能。出入口標線包括出入口的橫向標線和三角地帶的標線,并根據實際情況配合使用導向箭頭、出口指示文字標記、減速讓行線或停車讓行線。6.10.2出入口標線的尺寸如圖32所示。圖32道路出入口標線DB50/T548.2—20246.10.3快速路出入口前后主路車道數不變時,出入口處的三角地帶標線長度與縱向標線的實線段長度之和宜占整個出入口段總長度的1/3~1/2。6.10.4出入口標線應結合立交的形式和出入口的具體線形進行設計布置。出口標線設置如圖33所示,入口標線設置如圖34所示。a)無隔離帶出口標線b)有隔離帶出口標線圖33出口標線設置示例a)無隔離帶入口標線b)有隔離帶入口標線圖34入口標線設置示例DB50/T548.2—20246.10.5出口指示文字標記。出口指示文字標記設置在出口車道內,與出口標線配合使用,顏色為白色。如圖35所示。圖35出口指示文字標記6.11停車位標線6.11.1一般規(guī)定6.11.1.1停車位標線標示車輛停放位置??稍谕\噲龌蚵愤吙盏?,車行道邊緣或道路中間適當位置設置。無特殊說明時,停車位標線應和停車位標志配合使用。6.11.1.2以下場景均不應設置停車位:人行橫道、急彎路、寬度不足4m的窄路、橋梁、陡坡、隧道及距離50m以內的路段;公交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或消防隊(站)門前及距離30m以內的路段;水、電、氣等地下管道工作井及1.5m以內的路段;消防通道、消防撲救場地等周邊5m范圍內的路段;雙向通行低于6m、單向通行少于2車道的路段;路外停車場等周邊200m范圍內的路段。6.11.1.3停車位標線的顏色為白色時表示此停車位為收費停車位,為藍色時表示此停車位為免費停車位,為黃色時表示此停車位為專屬停車位。停車位標線寬度為10cm。6.11.1.4不同排列方式的停車位尺寸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采用平行式排列方式的停車位按尺寸分為大型停車位和小型停車位。當道路條件受限時,平行式小型停車位長度(Lb)可適當降低,但不應小于5.5m;寬度(La)可適當降低,但不應小于2m。6.11.1.5停車位標線可根據車行道的寬度、停放車輛種類、交通量、道路狀況等情況設置為以下幾種形式:a)平行式:車輛平行于通道的方向停放,如圖36所示;b)傾斜式:車輛與通道方向成30°~60°角停放,如圖37所示;c)垂直式:車輛垂直于通道方向停放,如圖38所示。DB50/T548.2—2024圖36平行式停車位標線圖37傾斜式停車位標線圖38垂直式停車位標線表3停車位一般尺寸—————— 6.11.1.6對停車方向有特殊要求時,可在停車位標線中附加箭頭,箭頭所指方向表示停車后車頭的朝向。如圖39所示。DB50/T548.2—2024圖39固定停車方向的停車位標線6.11.2出租車停車位標線6.11.2.1出租車停車位標線設置應遵循停車位標線設置的一般規(guī)定。6.11.2.2停車位里附加“出租車”文字且停車位標線為實線時,表示出租車專用待客停車位。如圖40a)所示。停車位里附加“出租車”文字且停車位標線是虛線時,表示出租車專用上下客車位,僅允許出租車短時停車上下客。如圖40b)所示。a)待客停車位標線b)上下客停車位標線圖40出租車專用停車位6.11.3限時停車位限時停車位標線由10cm寬虛線邊框、準許停車時段文字和箭頭組成,邊框顏色、準許停車時段文字和箭頭均為白色。限時停車位標線應與限時停車標志配合使用。限時停車位標線與一般停車位標線類似,有平行式、傾斜式、垂直式三種設置形式。如圖41、圖42、圖43所示。DB50/T548.2—2024圖41平行式限時停車位圖42傾斜式限時停車位圖43垂直式限時停車位6.12??空緲司€6.12.1一般要求DB50/T548.2—20246.12.1.1停靠站標線分為港灣式??空緲司€和路邊式??空緲司€,由漸變段引道白色虛線、正常段外邊緣白色實線或白色填充線組成。港灣式??空緲司€又分為機動車港灣式??空緲司€和車種專用港灣式??空緲司€。6.12.1.2學校區(qū)域校車??空緲司€應符合GB5768.8有關規(guī)定。6.12.2機動車港灣式停靠站標線機動車港灣式??空緲司€設置在道路內允許機動車??康奈恢谩H鐖D44所示。停靠站較寬,以保證??繀^(qū)域寬度處于合適范圍時,正常段使用白色斜線填充。如圖45所示。港灣式??空緲司€應由漸變段的白色虛線、站臺段的白色實線(或白色填充線)兩部分組成;所有線寬均為45cm,白色虛線的線段與間隔均為1m。圖44機動車港灣式??空緲司€設置示例(一)圖45機動車港灣式??空緲司€設置示例(二)6.12.3車種專用港灣式停靠站標線車種專用港灣式??空緲司€指示公交車輛、校車等特定車輛的停靠位置。在港灣內標注專用車種的指示文字,字符高度3m,寬度1m,間距1.5m,在??空緟^(qū)域以黃色實折線填充??空菊6纹渌麉^(qū)域,指示除特定車輛外,其他車輛不得在此區(qū)域停留。如圖46、圖47所示。圖46車種專用港灣式??空緲司€設置示例(一)DB50/T548.2—2024圖47車種專用港灣式停靠站標線設置示例(二)6.12.4路邊式??空緲司€6.12.4.1當公交車線路客流較少、道路條件受限制或用于校車??繒r,可在路邊施劃路邊式??空緲司€,指示公交車或校車停靠站位置,并指示其他車輛不得在此區(qū)域停留。6.12.4.2標線外圍為黃色實線,內部填充黃色實折線,并在中間位置標注??寇囕v的類型文字。如圖48所示。圖48路邊式??空緲司€設置示例6.13導向箭頭6.13.1導向箭頭設置在需要指示車輛行駛方向的地點,主要用于交叉路口的導向車道內,出入口匝道附近及對渠化交通的引導,顏色為白色。6.13.2根據設計車速,合理設置導向箭頭的尺寸。具體參照GB5768.3中的相關要求。導向箭頭樣式可根據實際導向需要設置,組合使用時不宜超過兩種方向。進口道為單車道且允許左、直、右三個方向通行的路口可設置“左+直+右”的導向箭頭,如圖49所示。圖49指示前方可直行或左轉或右轉箭頭示例2sDB50/T548.2—20246.13.3進入交叉口前應至少設置三組導向箭頭。第一組導向箭頭距停止線3m~5m;第二組在導向車道的起始位置設置,尾部與導向車道線平齊;第三組作為預示箭頭,設在距第二組箭頭30m~50m處,預示箭頭指示方向應與前方導向車道允許流向保持一致。如圖50所示。圖50交叉口導向箭頭設置6.13.4在合流車道上或車道變更時,應使用相應的導向箭頭,提示前方道路向左或向右變更車道。如圖51車輛合流導向箭頭設置6.13.5除掉頭車輛外,其它車輛的行駛方向均應遵循導向箭頭的指示。機動車在有禁止掉頭或者禁止左轉彎標志、標線的地點以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禁止掉頭處不得掉頭。在沒有禁止掉頭或者禁止左轉標志、標線且道路條件允許的地點可以掉頭,但不得妨礙正常行駛的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6.14路面文字標記6.14.1一般規(guī)定6.14.1.1路面文字標記的字體應采用黑體。除對路面文字尺寸有特殊規(guī)定外,路面文字標記的高度、寬度及間距與設計速度的關系宜按照表4選取。表4路面文字標記規(guī)格mmm131624DB50/T548.2—20246.14.1.2路面文字標記不宜設置在曲線路段或道路的下坡處。6.14.2車道標記車道標記根據實際需要設置于機動車道內,顏色為白色,由近及遠豎向排列,必要時可重復設置。6.14.3指路文字標記指路文字標記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于車行道內,顏色為白色,文字由近及遠豎向排列。如圖52所示。圖52指路文字標記7禁止標線7.1禁止標線的分類7.1.1縱向標線包括:a)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b)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c)禁止停車線。7.1.2橫向標線包括:a)停止線;b)讓行線。7.1.3其他禁止標線包括:a)導流線;b)中心圈;c)網狀線;d)專用車道線;e)定向車道線。DB50/T548.2—20247.2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7.2.1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一般設置在道路的中心,但不一定設置在道路的幾何中心線上,用來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流,顏色為黃色,一般線寬為15cm,車道瘦身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10cm。分為單實線、虛實線、雙實線。7.2.2在無中央分隔帶的道路上,當禁止車輛跨越對向分界線行駛,應設置黃色單實線或黃色雙實線;僅允許一個方向車輛跨越對向分界線行駛,應設置黃色虛實線。7.2.3雙向大于等于4車道的城市主干路或次干路,沒有設置中央分隔帶,除交叉口、允許車輛左轉彎或掉頭的路段外,均應連續(xù)設置黃色雙實線,當條件受限時設置黃色單實線。7.2.4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相鄰對向行駛時,設置黃色單實線;雙向2~3車道的城市次支路,下列情況應設置黃色單實線:a)兩個方向超車視距均不滿足要求的路段;b)人行橫道線或其他相交道路前一定范圍內;c)其他受道路影響或交通管控要求,需施劃黃色單實線的路段。7.2.5下列情況應設置黃色虛實線:a)雙向2車道道路,單側視距受限的平豎曲線路段、有其他危險需實行單側禁止超車的路段、交通管理僅允許單向車輛超車或左轉彎的路段;b)已設置黃色雙實線的路段或交叉口處,允許單側車輛左轉或掉頭的位置;c)機動車道一個方向是雙車道,另一個方向是單車道且視距良好時,設置為黃色虛實線,雙車道側為實線,單車道側為虛線。如圖53所示。圖53黃色虛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7.2.6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a)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黃色雙實線和黃色虛實線兩標線內緣的間隔一般為10cm~30cm。除交叉口或允許車輛左轉彎(或掉頭)路段外,均應連續(xù)設置。如圖54所示。圖54雙黃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DB50/T548.2—2024b)在路面較寬時,為保證車行道寬度不大于3.75m,中心雙黃線間隔可適當調整。在雙黃線間隔大于50cm時應用黃色斜線填充兩條黃實線間的部分。斜線為黃色實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如圖55所示。45°4545°45圖55黃色斜線填充雙黃實線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7.3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7.3.1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用來分隔同向行駛的交通流,顏色為白色,線寬為15cm,車道瘦身等特殊應用情況下,線寬可采用10cm。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為實線。7.3.2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設置于交通特別繁雜而同向具有多條車行道的橋梁、隧道、彎道、坡道、車行道寬度漸變路段、交叉口駛入段、接近人行橫道的路段或其他需要禁止變換車道的路段。7.3.3白色虛實線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對快速路分合流點距離較近而設置輔助車道的路段,宜設置白色虛實線;b)對快速路出口或沿線單位出入口距離交叉口停止線較近,限制車輛隨意變道,可設置白色虛實c)單向大于等于4車道的路段,其中間車道分界線根據交通管理、交通組織需要可分段設置白色虛實線;d)其他根據交通管理、交通組織的需求,路段可設置白色虛實線。7.3.4白色實線及白色虛實線中的實線應設置在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上,白色虛實線中的虛線應設置于允許越線行駛方向的一側。白色實線的設置范圍應為不允許車輛越線行駛路段及前后的適當長度的路段。7.4禁止停車線7.4.1禁止長時停車線為黃色虛線,表示禁止路邊長時停放車輛。線寬15cm或與路緣石寬度相同,施劃于路緣石正面及頂面,無路緣石的道路可施劃于路面上,距路面邊緣30cm,線段和間隔均為100cm??膳浜稀敖雇7拧甭访嫖淖趾徒归L時停放標志一并使用,并可根據需要在輔助標志上標明禁止路邊停放車輛的時間或區(qū)間。如圖56所示。DB50/T548.2—2024圖56禁止長時停車線7.4.2禁止停車線為黃色實線,表示禁止路邊停放車輛。線寬15cm或與緣石寬度相同,施劃于路緣石正面及頂面,無路緣石的道路可施劃于路面上,距路面邊緣30cm??膳浜稀敖雇7拧甭访嫖淖趾徒雇7艠酥疽徊⑹褂茫⒖筛鶕枰谳o助標志上標明禁止路邊停放車輛的時間或區(qū)間。如圖57所示。圖57禁止停車線7.5停止線7.5.1在有交通渠化的道路上,停止線設置在用于車輛讓行或等候放行情況下的停車位置。停止線應盡量靠近交叉口的中心,并兼顧安全距離等各種因素。雙向行駛的交叉口,停止線應與車行道中心線連接。單向行駛的交叉口,停止線應橫跨整個路面。7.5.2停止線為白色實線,線寬根據道路等級選取,快速路、主干道線寬為40cm,次干道、支路線寬為30cm。設有人行橫道時,停止線應距人行橫道線100cm~300cm。如圖58所示。圖58停止線DB50/T548.2—20247.5.3畸形交叉口的停止線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成傾斜形或階梯形。如圖59所示。圖59階梯形停止線設置示例7.5.4在無人行橫道的交叉口,停止線應在距橫向路緣延長線100cm~300cm處設置。如圖60所示。圖60無人行橫道停止線設置示例7.6讓行線7.6.1讓行線分為停車讓行線和減速讓行線。讓行線應設置在最有利于駕駛人瞭望的位置。7.6.2如有人行橫道線時,讓行線應距人行橫道線100cm~300cm,如圖61所示。如無人行橫道線時,讓行線應距路緣石延長線100cm~300cm,如圖62所示。圖61停車讓行線與人行橫道距離DB50/T548.2—2024圖62減速讓行線與路緣石延長線距離7.6.3停車讓行線7.6.3.1停車讓行線為兩條平行白色實線和一個白色“停”字,應配合設置“停車讓行”標志。7.6.3.2雙向行駛的交叉口,白色雙實線應與車行道中心線連接;單向行駛的交叉口,白色雙實線應橫跨整個路面。白色實線線寬20cm、間隔20cm、“?!弊謱?00cm、高250cm,距離停止線200cm~250cm。如圖63所示。圖63停車讓行線7.6.4減速讓行線7.6.4.1減速讓行線為兩條平行白色虛線和一個倒三角形,應配合設置“減速讓行”標志。7.6.4.2雙向行駛的交叉口,白色虛線應與車行道中心線連接;單向行駛的交叉口,白色虛線應橫跨整個路面。虛線寬度20cm,長60cm,間隔20cm,兩條虛線間隔20cm,倒三角形底寬120cm,高300cm。如圖64所示。DB50/T548.2—2024圖64減速讓行線7.7導流線7.7.1表示車輛需按規(guī)定的路線行駛,不得壓線或越線行駛。主要用于過寬、不規(guī)則或行駛條件比較復雜的交叉路口,立體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點。導流線應根據交叉路口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情況進行設計。7.7.2導流線的顏色分為黃色和白色兩種。一般情況下,白色導流線用來分隔同向行駛的交通流,黃色導流線用來分隔對向行駛的交通流。當導流線用來分隔三個(及其以上)不同方向行駛的交通流時,應設置成黃色。7.7.3導流線的形式可分為單實線、V型線和斜紋線三種。在交通分流或合流處的導流線,內部填充線應為V形線,V形線的尖端應面向車流方向。當其他場合導流線的外圍線一側與機動車道相鄰,或兩側與對向行駛機動車道相鄰時,內部填充線應為斜紋線。導流線設置示例如圖65、圖66、圖67所示。圖65分隔同向交通流導流線圖66分隔對向交通流導流線DB50/T548.2—2024圖67分隔多方向交通流導流線7.7.4導流線圍成的導流島其形狀、大小、面積沒有特定的標準,應根據道路具體情況設置。導流線外圍線寬15cm,內部填充線寬40cm,間隔100cm。導流島填充線的方向與相鄰車道來車方向呈45°角。導流島填充線設置示例如圖68所示。圖68導流島填充線設置示例7.7.5導流島的設置應考慮車輛最小轉彎半徑,符合車輛的行駛軌跡,兼顧車輛行駛的安全與順暢。7.7.6導流島的邊緣線應與臨近的車行道邊緣線、車行道分界線順暢連接。7.8中心圈7.8.1中心圈設在平面交叉口的中心,用以區(qū)分車輛大、小轉彎及交叉口車輛左右轉彎的指示,車輛不得壓線行駛。7.8.2中心圈直徑及形狀應根據交叉口大小確定,直徑一般不低于120cm,菱形中心圈的對角線長度不小于150cm,顏色均為白色。如圖69所示。DB50/T548.2—2024a)圓形中心圈b)菱形中心圈7.9網狀線7.9.1網狀線用以標示禁止以任何原因停車的區(qū)域,視需要劃設于易發(fā)生臨時停車造成堵塞的交叉路口、出入口及其他需要設置的位置。7.9.2標線顏色為黃色,外圍線寬20cm,內部網格線與外邊框夾角為45°,內部網格線寬10cm,斜線間隔100cm~500cm,如圖70所示。圖70網狀線7.9.3根據道路實際條件,網狀線可簡化成如圖71所示的形狀,即在方框中加叉,網狀線為黃色,線寬為40cm或45cm。簡化網狀線最大邊長應不大于12m,否則應用圖70所示的網狀線形式。DB50/T548.2—2024圖71簡化網狀線7.10車種專用車道線7.10.1概述7.10.1.1車種專用車道線設置于僅限某車種行駛的專用車道。主要包括:公交專用車道線、小型車專用車道線、小客車(客車)專用車道線、貨車專用車道線、大型車車道線和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7.10.1.2公交專用車道線:表示除公交車外其他車輛及行人不得進入該車道,應配合公交專用道標志使用。7.10.1.3小型車專用車道線:表示該車道為小型車專用。7.10.1.4小客車(客車)專用車道線:表示該車道為小客車(客車)專用。7.10.1.5貨車車道線:表示貨車應在該車道內行駛。7.10.1.6大型車車道線:表示大型車應在該車道內行駛。7.10.1.7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表示該車行道為有多個乘車人的多乘員車輛專用的車道。7.10.2公交專用車道線7.10.2.1公交專用道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只允許公交車輛及其他指定車輛通行的車道。其他指定車輛是指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使用公交專用道的車輛。7.10.2.2公交專用道標線由公交專用車道線、黃色網狀線、借道進出標線、地面文字標記四類構成,應統(tǒng)一協(xié)調使用。7.10.2.3公交專用車道寬度宜為350cm~375cm,路段最低不得小于325cm,路口(進口)最低不得小于300cm。公交專用車道線由兩條平行虛線及文字組成,顏色為黃色。虛線線段長400cm,間隔400cm,線寬20cm或25cm。如圖72所示。DB50/T548.2—2024圖72公交專用車道線7.10.2.4公交專用車道標線根據交通管理的需要可直接延伸到交叉口停止線。7.10.2.5公交專用車道線設置于道路最右側時,設置公交專用車道線部分可不設置車行道邊緣線。7.10.2.6公交專用道其它相關要求按照DBJ50/T391執(zhí)行。7.10.3客車、小客車專用車道線和貨車車道線線寬20cm。如圖73所示。圖73分車種專用道標線7.10.4小型車專用車道線和大型車道標線在車道內標注“小型車”、“大型車”文字。如圖74所示。圖74分車型專用道標線DB50/T548.2—20247.10.5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多乘員車輛專用車道線應由白色虛線和白色文字組成;白色虛線的線段長應為400cm,間隔應為400cm,線寬應為20cm或25cm;白色文字應為多乘員專用;分時專用車道應在文字下標注專用時間。7.11定向車道線7.11.1定向車道起點設置綠色抗滑薄層及定向車道起點信息,終點設置綠色抗滑薄層及定向車道結束文字信息,在路段中間可設置綠色抗滑薄層及嚴禁變道文字信息,設置示例如圖75所示。圖75定向車道綠色抗滑薄層設置示例7.11.2定向車道與同向車道分界線采用白色實線,在車道內標注規(guī)定的行車方向。如圖76所示。圖76定向車道路面文字8警告標線8.1警告標線的分類8.1.1縱向標線包括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8.1.2橫向標線包括減速標線。8.1.3其他標線包括立面標記。DB50/T548.2—20248.2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8.2.1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路寬或車道數變化,應謹慎行車,并禁止超車。標線顏色為黃色。如圖77、圖78所示。M為警告標志前置距離值,最小可取安全停車視距。L為漸變線長度,按8.2.2規(guī)定。D為路寬縮減終點標線延長距離,設計速度不小于60km/h的道路D取40m,設計速度小于60km/h的道路D取20m。在路寬縮窄的一側應劃車行道邊緣線,并應配合設置窄路標志或車道數減少標志。圖77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一)圖78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設置示例(二)8.2.2漸變段的長度L按下列公式計算:W——變化寬度,單位為m。式(1)、式(2)計算結果大于下表所示最小值時,采用計算結果作為實際漸變段長度,反之采用下表所示最小值作為實際漸變段長度。漸變段長度最小值如表5所示。表5漸變段長度最小值DB50/T548.2—2024m8.2.3路面(車行道)寬度漸變段標線可用填充線形式,填充線為傾斜的平行粗實線。線寬45cm,間隔100cm,傾斜角度為4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單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人員管理篇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集粹選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匯編大全人員管理十篇
- 《語文作業(yè)要求》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職工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合集職工管理
- 單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職員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范例匯編員工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匯編【人力資源管理】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大全員工管理十篇
- 手術室發(fā)生地震應急預案演練
- 配合、協(xié)調、服務方案
- 市政工程監(jiān)理大綱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六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A卷)
-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 2024年北京市學業(yè)水平合格性地理試卷(第一次)
- 期末測試卷(一)2024-2025學年 人教版PEP英語五年級上冊(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八年級(上)期末英語試卷
- 漢服娃衣創(chuàng)意設計與制作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
- 廣東省中山市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卷
- 8款-組織架構圖(可編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